氣候變化帶來的危害范文
時間:2023-12-20 17:57: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氣候變化帶來的危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病蟲害;氣象災害;農業;氣候變化
[中圖分類號]S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1-0293-01
前言
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是雙向的,有利于增加部分地區的糧食產量,但也會加重農業方面的災害,從而降低農業的產量。氣候變化改變了農業生產的部分條件,帶來嚴重的氣象災害,還會降低農作物的適應性,增加農業投資成本,加大農業的投資幅度。另外對病蟲害的影響也會造成農業產生巨大的損失。因此研究本課題具有重要意義。
1在氣候變化情況下農業氣象災害受到的具體影響
1.1影響風雹災害
我國每年發生的風雹災害的次數最多達到2150次,最少的風雹災害發生次數也有400多次。因其具有局部災情重、頻次高、范圍廣的特點,所及風雹災害累積造成的損失約占全國總損失的10%。風雹災害對農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暴雨、冰雹、大風,暴雨影響較大,但時間短,在發生暴雨之后會造成農田積水、農作物被淹等災害。冰雹在北方主要發生在4-6月份,在這個季節發生冰雹將損害作物的生長,嚴重的化會致使農作物顆粒無收。發生大風天氣對農業的影響主要是會將農作物刮倒,降低農作物的產量[1]。
1.2影響洪澇災害
洪澇災害在我國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季節中,而夏季是災害的頻發季節,同時具有最為嚴重的危害。發生洪澇災害的主要地區是東南部,黃淮河流地區、長江流域是集中發生災害的地區,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下,對我國東南部影響較為劇烈的氣候就是臺風。洪水災害的頻繁發生,造成農業生產損失嚴重。根據相關部門統計,近幾年洪澇災害發生率已超過60%,并逐年上升。
1.3影響干旱災害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北方的干旱范圍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其中形勢較為嚴峻且干旱面積迅速擴大的地區有華東北部、華北地區,而干旱面積擴大速度相對較小的地區為華中北部和東北地區,干旱面積擴大趨勢不太顯著的地區為西北東部,近幾年的平均受旱面積為11452、15268、24141、25349、26500×103hm2形勢越來月嚴峻,而在這寫受旱地區成災地區的面積為4072、5410、8059、10631、12295×103hm2。在嚴重的旱災損害下,造成經濟作物損失的資金數額達到了480億元,糧食減產578千克。而甘肅省是干旱發生的典型省份,在氣象災害中干旱出現的頻次占到70%,受災面積也占到農業面積的57%[2]。
2在氣候變化情況下農業病蟲害受到的具體影響
2.1氣候變暖的影響
氣候變暖提高年有效積溫,加快害蟲的發育時間,縮短害蟲的越冬休眠期,從而增加害蟲的繁殖代數。其中草地螟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間可以繁殖兩個完整的世代,甚至在常發區可以繁殖三個世代。在溫度上升的同時,就會提前害蟲發育的起點日期,從而增加其繁殖代數,而較高的溫度就會延長其活動期,從而提高成活率,促進了害蟲的種族增長,使許多害蟲都可以在原有的繁殖基礎上多繁殖出1-3代的害蟲。從而對農作物造成損壞,不利于農業部門對其控制。另外氣候變暖還會擴大遷飛性害蟲的分布范圍,如粘蟲越冬的界限會從向北移動三度,移到北緯36°,接近于一月份的-2℃等溫線,而粘蟲的繁殖帶也會移到北緯30°,從而擴大粘蟲的數量。這樣不但會使越冬作物的病蟲害范圍擴大,還會使遷飛害蟲的基數增加[3]。2.2暖冬的影響出現暖冬現象會提前蟲害的發生期,例如提前小麥蚜蟲的發生期,增加其發生危害的總時間,造成其數量的危害程度不斷增多。溫度能夠有效的控制病蟲害,當氣候變暖,溫度升高就會使害蟲的適生區域擴大,冬季較高的溫度就會促進小麥條銹病流行程度和發生速度。目前大約升高了100-300米的小麥條銹病發生海拔高度,擴大了病蟲害危害范圍,發生蟲害的時間也提前到2月。另外小麥條銹病還有向南發展的勢態,由于暖冬增加了小麥種植密度,致使小麥條銹病不到18×103hm2的隴南地區的蟲害面積顯著擴大,已超過59×103hm2,發展的速度極快[4]。
2.3地區的影響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帶分布較廣,在溫度升高的背景下,各地區出現不同變化的降水量。而針對于本地區來說,呈現增加降水量的情況。在這種較大空氣濕度、較多降水的環境中,使喜濕性病害的發展尤為迅速,如小麥赤霉病、小麥條銹病等。但卻抑制了棉鈴蟲、蚜蟲等病蟲害的進一步蔓延和擴展。加上本地區是重要的糧食產區,冬季溫度顯著提升,就會降低越冬病蟲卵的死亡率,增大蟲源、病源的有效越冬基數,減少病蟲害的冬眠時間。同時加長害蟲生長季節、作物生長季節,增大農作物受害的次數、幾率,另外還有可能引發新型病蟲害,是以往寒冷的冬季生存不下來的蟲害,在氣候變暖之后找到了適宜的環境,從而迅速繁殖起來。給病蟲害防治部門帶來新的挑戰[5]。
3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氣候變化對農業氣象災害與病蟲害的影響的深入分析,從中可以看出氣候變化對農業造成的危害相當嚴峻,氣候變暖不但會增加農業發生病蟲害、氣象災害的頻率和次數,還會增加災害造成的經濟財產損失,降低農作物的生產效率,使農作物得到大面積的減產,因此氣象部門應當加大氣候變化的研究力度,仔細探究氣候變化的規律,為農業部門及時公布異常的氣候變化,以便相關部門及時做出應對措施,降低災害對農業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1]謝立勇,林而達.糧食生產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敏感性與脆弱性[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05:25-30.
[2]劉盛梅.氣候變化對烏魯木齊市農業氣象災害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03:301-302.
[3]潘根興,鄒建文.應對氣候變化對未來中國農業生產影響的問題和挑戰[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1,09:1707-1712.
[4]張德來,楊揚.氣候變化對錦州地區農業氣象災害的影響[J].農業災害研究,2011,02:52-54.
篇2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唐華俊日前表示,有關研究表明,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我國種植業生產能力在總體上可能會下降5%~10%。到21世紀后半期,中國主要農作物,如小麥,水稻和玉米的產量最多可下降37%。
而據綠色和平早些時候的報告預測,到2050年,溫度升高、農業用水減少和耕地面積下降等因素更會使中國的糧食總生產水平下降最高達23%。
根據《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中國計劃到2020年糧食生產能力將達到11,000億斤以上,較現有水平新增1000億斤。
然而,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比如氣溫上升、水資源短缺和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將使糧食生產系統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和挑戰。
經科技部批準,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優勢單位,于今年九月啟動了為期5年的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系統的影響機理及適應機制研究項目。
作為19個由科技部立項的全球變化研究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之一,該項目將緊緊圍繞氣候變化與我國糧食生產系統之間的關系,針對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促進糧食主產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國家重大需求,重點解決氣候變化背景下資源要素(水分、熱量、土壤肥力和作物品種)時空變化對糧食生產系統的影響機理及適應機制以及生物(主要病蟲害)和非生物災害(旱災)災變過程、致災成災機理及適應機制等關鍵科學問題。
項目研究組將在東北、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華南和西北糧食主產區依托現有的11個農業長期定位觀測站,深入研究氣候變化對當地糧食生產的影響。
作為項目首席科學家,唐華俊表示:“我國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行業。氣溫上升和水資源短缺等帶來的負面影響已在近幾年開始顯現。”
目前,旱災是影響中國糧食生產最大的災害,而且旱災的影響是全國性的。1995~2005年我國因旱災造成的糧食減產損失約為每年1500~2500萬噸,約為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8%,占因災總損失的55%以上。此外,極端天氣事件,如暴雨、冰凍等也在一些地區給農業生產造成巨大的危害。
同時,因氣候變化直接導致我國糧食生產的熱、水、光等氣候資源條件變化,直接影響作物布局和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近年來,我國玉米種植面積急劇上升,成為第二大作物,而小麥從1995年開始下降為我國第三大作物。
“隨著近些年氣溫升高,我國華北地區很多農民普遍將種植的小麥品種換成春性品種。這是個好消息,因為冬小麥和春小麥相比在產量上有優勢。有關研究表明,冬小麥的安全種植北界已由長城沿線向北擴展了約100~200公里。”唐院長說。
篇3
2016年夏季,13歲的女孩弗伊琳的家鄉路易斯安那州遭遇了歷史罕見的洪水,導致至少11人遇難,4萬座房屋被毀,近3萬人被迫轉移,包括首府巴吞魯日在內的多座城市都被浸泡在洪水之中。弗伊琳說,那天凌晨5點多鐘,她被大人們叫醒。當她下床時,臥室里的水已經齊踝深。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她家的位置并不在泛濫平原內。
洪水過后,弗伊琳查閱了很多資料,她得知洪水泛濫的一大部分原因緣于氣候變化,而氣候變化還會帶來風暴、干旱和海平面上升,他們的生命、自由、財產權會受到嚴重的侵犯。雖然奧巴馬在處理氣候變遷事宜上所做的工作值得稱贊,但弗伊琳覺得他們這些沒有投票權的孩子不該為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買單,于是決定狀告奧巴馬。
弗伊琳的提議得到了來自美國各地的孩子們的支持,最后,有20個孩子勇敢地站了出來,要和弗伊琳一起并肩作戰,其中最小的才9歲。“也許有人認為這是毫無意義的奮斗,但氣候變化是真的。所以,你仍然要為之奮斗,因為這是你們唯一能做的事情。”
有媒體認為,這一案件既涉及憲法爭議和損害賠償,也涉及在政府已經知情的情況下,是否對使用高污染能源系統的后果采取了故意漠視的態度。律師稱,在某種程度上,不能將具體的污染聯系到特定的危害上,案缺乏判斷這些關系的標準。
很多人說,就目前的狀況看來,這樁案子不大可能勝訴,但這群可愛的孩子并不打算放棄,他們堅定地說:“沒有什么比保護地球,讓它更適宜于人類生活更重要的事情了。”
篇4
關鍵詞:氣候變化;黑龍江省;林業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S718;F307.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8-0028-02
氣候變化已經對地球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產生了明顯而深遠的影響,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環境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906―2005年間,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56―0.92℃(IPCC ,2007)。森林也受到氣候變化的重要影響,氣候變化已影響到森林生態系統(尤其是高緯度的寒溫帶森林)的結構、組成、功能和生產力。全球氣候變化將導致極端氣候事件頻發,會增加森林災害(火災、病蟲害等)的發生頻率與強度,從而危及森林的安全[1]。
一、區域自然條件概況
(一)地理條件概況
黑龍江省位于中國最北部,地處中緯度亞洲大陸東岸,地域遼闊、地勢復雜、土地資源豐富、氣候條件適宜, 是全國重點林業基地之一;氣候變率大,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域之一。
(二)森林資源情況
黑龍江省是我國的重要林區之一,擁有全國面積最大的天然林。黑龍江省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及東部山地,從北到南熱量的差異,形成了寒溫帶針葉林和溫帶針闊混交林,依次分布為:寒溫帶針葉林在大興安嶺以興安落葉松為主,而在小興安嶺以云冷杉為主;溫帶針闊混交林在大興安嶺上由蒙古櫟和興安落葉松組成,在小興安嶺則形成了云冷杉闊葉紅松林。
黑龍江省有大森林之美稱,全省林業經營面積3 127 萬公頃,林業用地面積2 389 萬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1 895 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15 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43. 6 % ,森林面積、森林總蓄積和木材產量均居全國前列,是國家最重要的國有林區和最大的木材生產基地;森林樹種達100 余種,利用價值較高的有30 余種。
二、黑龍江省近年來的氣候變化情況
黑龍江省處在由暖溫帶向寒溫帶、濕潤區向半干旱區過渡的地帶, 具有季風氣候特征明顯、大陸性氣候特征突出、氣候時空差異顯著等特點。
近百年全球氣候變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氣候的顯著變暖,全球氣溫升高0.3~0.6℃。中國的氣溫在近百年來上升了0.4~0.5℃,20世紀80年代后期則出現顯著增暖。黑龍江省的氣候變化趨勢與全國基本一致。根據黑龍江省氣象局整編的1961―2005年逐日平均氣溫資料, 經過計算得出:45年來,黑龍江省平均升溫0.88℃。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強烈的增溫趨勢,正距平年份幾乎占該期的全部,見圖1。
三、氣候變化對黑龍江省林業發展的影響
(一)氣候變化對森林分布的影響
受氣候變化影響,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黑龍江省森林的分布與組成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已觀測到的研究結果表明,黑龍江省1961至2003年間因氣溫升高造成分布在大興安嶺的興安落葉松、小興安嶺及東部山地的云杉、冷杉和紅杉等樹種的可能分布范圍和最適分布范圍均發生了北移。
(二)氣候變化對森林生產力的影響
受氣候變化和CO2濃度倍增的影響,未來森林生產力將有所增加。未來僅溫度增加就將使得我國東北主要針葉樹種生物量下降,闊葉樹生物量增加;若溫度和降水同時增加,則有利于東北地區森林總生物量的增加,東北地區森林NPP和NEP對溫度升高比對降雨變化更為敏感。
(三)氣候變化對林火的影響
氣候變化引起干旱天氣的強度和頻率增加,森林可燃物積累多,防火期明顯延長,早春火和夏季森林火災多發,林火發生地理分布區擴大,加劇了森林火災發生的頻度和強度。氣候變化對林火的影響已經初步顯現出來。2000年以來,東北林區夏季火嚴重,森林火險期明顯延長,夏季火對森林造成的危害更大。大興安嶺是我國對氣候變化最敏感、反應最劇烈的地區。
(四)氣候變化對蟲害的影響
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事件的增加,使我國森林病蟲害分布區向北擴大。黑龍江省是我國林業大省,同時也是森林病蟲害的重災區。森林病蟲害是黑龍江省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其危害性和毀滅性遠超過其他森林災害。根據林業部門統計,近年來,黑龍江省森林病蟲害的年發生面積始終在400萬畝左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7億元。加之全球變暖等氣候因素的影響,害蟲越冬死亡率低,發生面積又有所上升 。
四、黑龍江省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對策
(一)制定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政策法規
應加快《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的修訂,起草《自然保護區法》,制定濕地保護條例等。特別是在有關法津法規中增加和強化與適應氣候變化相關的條款,為提高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提供法制保障。建立健全林業生態補償機制,解決好依靠森林或生活在森林附近地區的人們的利益關系,通過經濟手段保護和促進地方林業發展。
(二)大力發展碳匯林業
森林在吸收CO2,減緩氣候變化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我國林業正處于新的增長期,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無論從增加森林數量,還是提高森林質量上,都具有很大的碳匯潛力。要繼續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活動,進一步擴大森林面積和資源總量,以增加林業碳匯。同時,要大力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強化對現有林的經營管理,提高森林資源質量,進一步增加林業碳匯。
(三)加強氣候變化條件下森林可持續經營
加強氣候變化條件下森林可持續經營應做到以下幾點:
1.大力營造混交林。混交林無論是生物多樣性還是穩定性都優于純林,因此,在氣候變化背景下,應大力發展混交林。
2.積極推進良種選育對策。遺傳多樣性相關理論表明,遺傳上具有較好緩沖性能的林木種群,能夠較好地適應變化的環境條件。
3.加強森林生態適應氣候變化的間伐和輪伐期經營對策。
4.進一步加強林地、林木、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管理。
(四)強化森林資源保護
加強和改進森林資源采伐管理,確保穩定高效地發揮公益林生態效益。加強林地征用管理,提高林業執法能力;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加大執法力度,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進一步提高森林火災防控能力,全面提升森林火災綜合防控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森林火災發生次數,控制火災影響范圍。進一步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控能力,加強森林病蟲害監測預警工作和國家級中心測報點建設和管理。
(五)加強林業適應氣候變化的研究和基礎能力建設
深入開展森林對氣候變化響應的基礎科學研究,緊跟國際研究發展前沿,系統、全面研究森林生態系統與氣候相互作用的機理、機制。結合森林的地理分布區域和生態環境類型特點,加強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站的規劃和建設,強化森林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響應的定位觀測;通過開展生物多樣性、森林火災和森林病蟲害等定位觀測技術研究,逐步完善森林生態系統觀測網絡和監測體系。加強林業基礎能力建設,指導各級林業發展。加強森林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技術選擇、成本效益與適應效果評價等研究,不斷提高林業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五、結論
當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話題,如何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危害成為當前全世界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林業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有獨到的優勢,因此,如何加強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研究至關重要。首先,政府應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規,這對今后林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其次,應加強林業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資源利用率;再次,應大力發展碳匯林業,發展低碳經濟,使林業成為減緩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最后,要加強國際與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更好地促進黑龍江省林業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建華,侯振宏,張治軍,等.氣候變化與森林生態系統:影響、脆弱性與適應性[J].林業科學,2007,43(11):138-145.
[2] 葛全勝.中國氣候資源與可持續發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3] 徐文鐸.吉良的熱量指數及其在中國植被中的應用[J].生態學雜志,1985,(3):35-39.
篇5
關鍵詞:“十二五”規劃;全球氣候變化;節能減排
中圖分類號:TE08文獻標識碼: A
自從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經濟發展程度之快倍受世界矚目,但同時,我們也面臨著生存與發展之間的巨大矛盾經濟的不斷發展與資源環境的不斷破壞。本文結合發展經濟學知識,對“十二五”環境規劃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出了見解。熊焰(2010)認為低碳經濟是在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雙重作用下,一場徹底改變人類社會經濟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要迎接挑戰,把握機遇。葛全勝、方修琦(2010)運用化學方法結合科學知識對如何“減排”做了系統的介紹。這些學者的研究都使我們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危害性和“減排”的重要性及可行性有了充分了解。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07年第四次報告明確表示,氣候變化90%的因素來自人類活動排放。“碳量的變化是導致氣候變化最主要的驅動因素”中科院植物所馬克平所長介紹到,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生產能力得到迅速提高,自然界通過幾十億年所形成的陸地化石資源,人類有能力在數百年內開發并消耗殆盡,這種爆炸式的開發與能源使用,釋放出帶有巨大能量的溫室氣體。
我國是全球氣候變暖特征最顯著的國家之一。氣候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危害首先是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淡水資源匱乏,炎熱、干旱、洪澇、風暴等氣象災害頻發,沙塵暴和荒漠化加劇,進而可能影響到疾病流行、糧食產量減少和一些物種的滅絕。
人類在工業文明時代盲目發展經濟的同時,正在清晰的感受到地球升溫反饋給人類的惡果。為了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們應當尋求新的經濟發展之路。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教授賀強表示,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既可以大量的節約資源,還可以保護環境,它是全世界經濟發展可走的長久之路,同時也是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必由之路。
那么何為低碳經濟?
低碳,英文為low carbon。意指較低的(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它的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清潔能源結構,追求綠色GDP。
一、全球氣候變化對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
全球氣候變化是指在全球范圍內,氣候平均狀態統計學意義上的巨大改變或者持續較長一段時間的氣候變動。氣候變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內部進程,或是外部強迫,或者是人為地持續對大氣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變。我們發展經濟學中所說的氣候變化通常是指人為因素對氣候起到的使其反自然規律而達到變化或惡化的狀態。
(一)氣候變化導致農業生產布局、結構的變化
因為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干旱的地方更干旱,降雨多的地方雨更多。對防御暴雨氣候災害和預防抗旱的要求就更高了,但是有些偏遠地區并沒有那么健全的防御機制,所以可能導致部分地區糧食的減產甚至危機到糧食自給。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雖然氣候變化導致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強,使某些地區農作物生產周期發生改變而利于農作物生長,但是對大部分地區的農產品生長周期和防止蟲害等造成了不利的影響。長此以往,氣候變化將使得我國農業產量大幅度減少,對第一產業產值和國民經濟帶來相當不利的影響,甚至可能威脅到民生。
(二)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威脅沿海地區的生存環境和經濟環境
全球大約有六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線六十公里的范圍內,經濟發達,城市密集。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海洋水體膨脹和兩極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區,特別是那些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河口和沿海低地。這些地區可能會遭受淹沒或海水人侵,海灘和海岸遭受侵蝕,土地惡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劇,港口受損,并影響沿海養殖業,破壞供排水系統。部分以沿海旅游業為主要經濟增長來源的國家受到嚴重影響。
(三)氣候變化加劇洪澇、干旱及其他氣象災害
氣候變暖導致的氣候災害增多也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就可能帶來頻繁的氣候災害過多的降雨、大范圍的干旱和持續的高溫,造成大規模的災害損失。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都處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全球變暖會導致干旱的地方更干旱,由威脅生態環境進而發展到威脅生存環境。
(四)氣候變化導致病毒肆虐,傳染病流行,危害人類健康
氣候變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險和死亡率,增加傳染病。高溫會給人類的循環系統增加負擔,熱浪會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昆蟲傳播的瘧疾及其他傳染病與溫度有很大的關系,隨著溫度升高,可能使許多國家淋巴腺絲蟲病、血吸蟲病等增加或再次發生。在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這些疾病傳播的危險性可能會更大。
基于以上的氣候變化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影響,中國正在努力尋求一種環境、資源與人類發展相平衡的可持續發展道路。2010年10月擬訂的“十二五”環境規劃建議正是站在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個出發點,以“節能減排”、“植樹固碳”、“能源替代”“責任共擔”為切入點,向世界展現了一個發展中大國是如何對待越來越緊迫的環境問題的。
二、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
1.中國可再生能源很豐富,雖然可再生能源成本較高,但相當一部分已經商業化
例如太陽能熱水器,農村的小沼氣,運用的很普遍;水電、部分發展較好的風電(如新疆塔里木的風電)等,也非常有競爭力;中國每年所利用的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能,折合標準煤約三億噸,如果每年的能源消費總量是30億噸,生物質能只占了10%。已經商業化的可再生能源,可以進一步推廣。
2.太陽能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兩種技術現在都在運行
歐洲有一項遠大的工程規劃,準備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上建大的太陽能光熱發電器,然后建遠距離輸變電系統,把電力輸送到歐洲。中國有廣袤的戈壁灘,如果太陽能發電技術成熟,戈壁灘的開發前景將非常廣闊。現在我們就可以研發投入,做好前期準備。
3.交通領域,汽車不再只燒石油和液化天然氣,現在有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等
電動汽車時速可以達到150公里,最遠可以跑400公里,如果蓄電池性能再好一點、動力更強一點,競爭力就會更大。太陽能汽車、氫能燃料電池等技術也在研發中,如果成熟,我們的交通服務將實現很少的碳排放甚至是零排放。
三、引導消費者行為
通過提高消費者的節能意識來加速低碳經濟建設進程,至關重要。為此,我們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
1.二氧化碳對氣候變化有副作用,是有環境成本的,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對他征稅。碳稅跟能源稅是不同的,征能源稅可能會打壓可再生能源,但如果我們加以區分,只對碳征稅,那么就只會打壓高碳能源。高碳能源的比較收益降低,零碳或低碳能源的比較成本就降低了,市場競爭力就會增強。
2.要提高研發投入
很多地毯能源技術、產品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開發,政府公共財政投入和企業商業化的投入,可以雙管齊下。
3.對公共消費加以控制
篇6
我國正處于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時期,預計在未來的三四十年內這一趨勢仍將持續。與此同時,在經歷了二百多年的高速工業文明發展階段后,全球正面臨著氣候變化和資源環境的巨大壓力。特別是在當前氣候變化和碳排放已成為國際關系、國際貿易和政治家的重要話題的情景下,城市作為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作為與高碳排放緊密交織的城市化過程已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怎樣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已對我國的城市發展戰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決策者和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氣候變化正在加劇我國城市的脆弱性
碳排放成為影響全球氣候增溫的主要因素已是不爭的事實。氣候變化涉及的科學問題已越來越關注人類活動的影響。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綜合評估報告(IPCC,2007)認為:氣候變化指隨時間發生的任何變化,無論是自然變率,還是人類活動引起的變化。氣候系統變暖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從全球平均溫度和海洋溫度升高,大范圍積雪和冰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觀測中可以看出氣候系統變暖是明顯的。氣候變暖90%以上的可能是人類活動所致,特別是源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導致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隨著氣候變化的科學確定性得到不斷的證實,全球各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政治意愿和商業意識不斷增強。當前全球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爭論的焦點,已經從是否應對轉向了如何應對。
氣候變化導致我國城市的脆弱性不斷顯現并有加劇的傾向。脆弱性是指某個系統易受到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包括氣候變率和極端氣候事件,但卻無能力應對不利影響的程度。脆弱性隨一個系統面臨的氣候變化和變異的特征、幅度和速率、敏感性及其適應能力而變化。城市作為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中心,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也是資源和能源消耗最集中的渠道。就全球來看近一半以上的人口聚集在城市,溫室氣體排放占到了全球總量的75%左右。從我國來看,到2008年我國城市化率也已達到45.7%。隨著我國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城市擴張速度越來越快,熱極端事件、熱浪以及強降水事件的頻率也更加頻繁,城市也因此變得越來越脆弱,頻繁發生的氣候災害已經威脅到了城市居民正常的生產生活。而溫室氣體效應和快速城市化進程是造成這種復雜趨勢的主要原因。
應對氣候變化將成為我國城市發展的基本目標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提高我國城市化有機結合。在黨的十七大上,總書記提出了到2020年人均GDP在2000年的水平上翻兩番的目標。根據目前的趨勢預測,這一目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國繼續推進城市化的情況。而城市化過程也將成為我國未來溫室氣體排放增量的重要來源。很長時間以來,我國地方政府并沒有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治理的首要問題。但是2007年中期以后,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很多省份開始成立專門組織領導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一些省份已經開展氣候變化研究,并且開始對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措施做了具體規劃,省級政府也要求所轄市級政府成立相應組織,并組織力量來設計和執行應對氣候變化的規劃。為此,城市管理者應及早采取行動,制定相關戰略和計劃,探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方式。在能源效率、清潔能源以及消費方式等方面發揮建設性作用。
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與城市發展規劃有機協調。災難風險管理認為自然災害和氣候變化影響的后果可以通過減緩戰略和加強預防而得到減輕。引起災難的大多數危險都是不能預防的,但危險的嚴重程度卻可以降低或者減緩,適應計劃能使全社會在面對其他災難時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溫室氣體排放的早期減緩戰略將減少未來適應戰略的成本。然而,即使旨在穩定溫室氣體濃度的努力取得了相對的成功,一定程度的氣溫上升及其相關影響仍將發生。那么城市層面上,有效的氣候變化應對措施就應該包含減緩(避免失控)和適應(處理好無法避免的問題)兩方面內容。有效的氣候適應戰略與地方發展計劃是并行不悖的。因此,試圖減少災難影響的措施并不鮮見。國際社會依靠自身努力和技術的進步,已經在減少災難對人類和民生造成影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且造成這種城市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以及城市的有效管理缺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城市豐富的資源、強大的資源調動力以及創新能力又為推動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提供了機會。例如新加坡的天然氣發電廠采用聯合循環燃氣輪機技術,大大改善了新加坡整體的發電效率,從2000年的37%提高到2004年的44%,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量減少。
用減緩和適應戰略促進我國城市低碳發展
著眼于發揮城市減緩氣候變化的作用,把握城市低碳發展的關鍵平臺。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署(UNISDR)認為,減緩戰略指的是“可以限制自然災害、環境退化和技術風險負面影響的建設性和非建設性措施”。減緩戰略包括減少未來災難危害程度的行動。其中建設性的減緩行動包括城市地區環境保護條令和建筑規范的修訂;非建設性的措施包括實行學校安全方案和增強公眾意識的計劃等。加強預防的行動包括城市旨在靈活部署人員和提高醫院預防能力的緊急應對方案。災難風險管理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能夠使災難傷亡最小化的快速反應機制。據曲建升等研究,2006年我國CO2排放總量呈由東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地區遞減的趨勢,內蒙古―河北―遼寧―山東―江蘇―浙江一線(以環渤海區和長江三角洲為主)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排放量相對較高的地區,而這些區域總體上是我國的城市密集區。因此,要將二氧化碳這一主要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就必須發展城市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指溫室氣體排放量盡可能低的經濟發展方式,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低碳經濟是我國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我國實現新一輪城市發展的巨大機遇。在通過規模化利用現有或開發應用新的低碳技術,推進溫室氣體減排,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低碳經濟的發展可帶來城市能源安全、降低空氣污染、增加投資和就業機會等一系列協同效益,增強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和競爭力。
著眼于提高城市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鞏固城市持續發展的有效載體。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小組在其第三次評估報告中指出,適應戰略是自然界或人類對新的、不斷變化環境的一種調整。適應戰略通過減少了氣候變化帶來的損失而降低了氣候變化的成本,不過其本身并不對全球氣溫升高的過程產生影響。即使將適應戰略的成本計入在內,適應戰略的凈利益依然存在,也就是說,適應戰略總是能帶來好處的。人類的生存需要一定的適應能力,一個適應能力強的城市能通過應對那些威脅、損害,甚至可能毀滅城市的問題和事件以維系自身的發展。適應能力受城市治理質量和政府所提供的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的影響很大。對城市而言,對風險的認知以及用以應對威脅和創造機會的工具和資源能增強其適應能力。將可預見的氣候和自然災害事件考慮在內的事前規劃和基礎設施設計也能提高城市的適應能力,因為這些工作能改善現存的基礎設施,提高其抵御這類事件的能力。如建立和完善城市氣象災害的監測體系和網絡,及時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利用各種宣傳媒體,開展廣泛的科普教育,提高廣大公眾抵御和防范氣象災害的意識和能力。再如解決海平面上升的問題就是如何確定合理的適應戰略的問題。上海就是在這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一個例子,上海出臺的洪水控制計劃:這項分為兩個階段的項目將有效管理該地區的水文流動,減少洪水的傷害,并為監控水質提供管理平臺。它能提供實時的水位數據,水管理部門能全面掌控全區域的水文情況,并設計和制定行動計劃,防止區內徑流形成洪澇災害。這個系統通過區域內防洪閘門和泵站的實時監控對防洪工作進行了優化,還為低成本調整工作提供了便利,未來擴展該系統時也很方便。另外在城市地區,減貧工作所包括的改善住宅質量和提供基本的基礎設施和服務,也正是適應戰略的核心內容。成功的、治理得當的城市能大大降低低收入階層面臨的氣候變化相關風險。
篇7
[關鍵詞] 棉花管理 病蟲害防治 動態研究
[中圖分類號] S5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6)08-0061-01
我國棉花種植面積占各個地區農田面積的30%到50%,并且棉花的種植面積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受不同地區氣候的影響,棉花病蟲害的種類和數量也有較大區別。隨著抗蟲棉品種的不斷更新研制,傳統性病蟲害黃蔞病、棉鈴蟲、棉蚜等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地老虎、眩燈蛾、苗病、枯萎病等次要病蟲害頻頻出現,給棉花種植帶來極大的困擾。此外,棉花植株耐旱不耐澇,容易在雨天過后出現病蟲害泛濫的情況,因此,農業研究人員需要深入分析各個生長期棉花病蟲害的動態研究,掌握病蟲害出現的規律,制定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1 誘發棉花病蟲害發生的影響因子
1.1 氣候變化延長了棉花生長期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棉花種植范圍的不斷擴大,棉花的生長期逐漸變長,為病蟲害重發并發提供了可能。在同一季度中棉花害蟲依靠棉花植株繁衍后代,增加數量。一旦棉花植株的生長期延長就會給蟲蛹孵化提供充足的時間,增加病蟲害對棉花的危害。根據統計,西北、華北棉花種植區受盲蝽、棉蚜、棉葉螨等蟲害的影響,會造成3%到5%的損失。
1.2 覆膜滴灌技術為黃萎病提供了條件
覆膜滴管技術起到了保水保肥的作用,提高了棉花出苗率,但使得黃萎病害加重,并且對8月份病害治理產生負面影響。地膜覆蓋和滴灌技術為黃萎病菌提供了生長繁殖的空間和條件,在氣溫逐漸升高中發展起來,給棉株染上病害。8月份后,地膜與土壤表層緊密連在一起,地面長期處于低溫潮濕狀態,使得其他病菌生長旺盛,出現新一輪的棉株病害。隨著棉花種植范圍的擴大,覆膜滴灌技術得到極大的推廣,由病菌產生的病害逐漸增加,給棉株管理和防護治理帶來的極大挑戰。
1.3 作物混種套種為害蟲越冬提供了保障
在各個棉花種植區都存在著作物混種套種情況,最大程度的發揮土地價值,種植冬春季作物。這些作物為棉花害蟲提供了越冬寄主,使得多種棉花蟲害成功越冬。除此之外,很多地區沒有冬灌、翻耕的習慣,沒有破壞蟲害的生活環境,反而為害蟲提供了順利越冬的條件。從表面上看,實現了一年兩熟,增加了農業收益,但大大增加了對病害的防治工作,增加了治理成本,值得從技術和實踐兩個層面進行深入分析。
2 各個生長期防治病蟲害的措施
2.1 關注氣候變化,為棉花種植提供科學指導
根據數據分析,棉花生長期正在延長,夏季雨量呈現不斷上長的趨勢。冬天的氣溫也在逐漸上升,棉花生長期平均每10年上浮0.5攝氏度。雖然看起來并不會產生巨大影響,但可以讓棉鈴蟲、棉蚜等害蟲多繁衍一代,越冬害蟲基數翻倍性增加。這樣的危害已經在現代棉花管理種植中得到有效驗證。由氣候變化引發了更多的棉花病蟲害。研究人員需要根據各個地區的具體情況和生態環境進行治理。氣候變化容易出現干旱洪澇兩種災害,需要做好灌溉和泄洪準備,確保農田無積水、不干旱。
2.2 加大對各個生長期病蟲害研究,提前防治
棉花病蟲害出現的高峰期在苗期、蕾鈴期、吐絮期。在棉株生長初期,容易遭受黑斑病、炭疽病的傷害,造成植株枯死。地老虎幼蟲、棉蟲螨破壞棉花葉子和幼小的根莖;在蕾鈴期,植株根莖進一步粗壯,枯萎病、黃萎病成為主要的病害,棉鈴蟲、斜紋夜蛾成為主要的蟲害,如果棉株處于較為干旱的狀態,害蟲繁殖速度會減慢;如果棉株雨水充足,則蟲害達到最高峰,需要進行農藥治理;在吐絮期,病蟲害會導致爛鈴、枯死、生長較弱,甚至會讓全鈴腐爛,作物產量和質量就此改變。因此,農業研究者應對各種害蟲的蟲蛹、蟲卵期進行針對性的管理,將害蟲殺死在萌芽狀態。
2.3 打破越冬害蟲生長環境,減少棉花的潛在威脅
翻耕和冬灌是棉花種植容易忽視的環節,并且現代農業對農業的依賴性增加,冬灌和翻耕的土地面積不斷減少。從深層次看,越冬害蟲基數決定了下一年植株蟲害的情況。應在在11月前后收完棉花的基礎上,對土地進行處理,破壞越冬害蟲的生存環境。除此之外,還應采用優質抗病抗蟲品種進行春季播種,減少土壤中病菌的侵害。根據實驗對比分析,進行冬灌和翻耕的土地對棉株早期生長有積極作用,可以多收棉花3%左右。
結語
棉花產區比較多,每個地區的氣候、管理方法、病蟲害類型都存在著差別,但病蟲害的成因和規律是基本一致的。農業研究者需要深入實地,對癥下藥,做到“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才可以確保棉花植株處于正常的生長狀態,才可以有條不紊的控制和消滅害蟲,降低病蟲害對棉株的危害,確保棉花的增產、增收。
參考文獻
[1]屈西峰,姜玉英,張躍進.我國轉基因抗蟲棉應用現狀和對策[J].植保技術與推廣,2001,21(4).
篇8
氣候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任何變化都會對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社會經濟系統產生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將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層次的,既包括正面影響,同時也包括負面效應。
但目前它的負面影響更受關注,因為不利影響可能會危及人類社會未來的生存與發展。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會給人類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適應氣候變化會花費不小的代價。
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并將繼續產生明顯影響
觀測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許多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已經產生了影響,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縮、凍土融化、河(湖)封凍期縮短、中高緯生長季節延長、動植物分布范圍向南、北極區和高海拔區延伸、某些動植物數量減少、一些植物開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態系統由于適應能力有限,容易受到嚴重的、甚至不可恢復的破壞。正面臨這種危險的系統包括:冰川、珊瑚礁島、紅樹林、熱帶林、極地和高山生態系統、草原濕地、殘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帶生態系統等。隨著氣候變化頻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在數目上會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圍也將增加。
自然生態系統按其生長環境可分成陸生與水生兩大類生態系統。前者又可按其植被類型分成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態系統,也可按地形劃分高山、盆地、海岸帶等生態系統。后者可分成海洋和淡水兩類生態系統,其中淡水又分靜水(湖泊、池塘、水庫、濕地與河口灣)生態系統與流水(江、河、溪流)生態系統。下面選取冰川、湖泊、江河、海岸帶、植被(森林、草原)和農業等對氣候變化較為敏感的生態系統為例,介紹全球氣候變暖對自然生態系統影響的觀測事實和未來可能的演變趨勢。
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與物種組成可能發生明顯變化
氣候是決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全球生物群落的分布型與全球年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有很好的對應關系。自然植被分布的變化最能體現氣候變化的影響。距今6000年前左右的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階段,我國植被帶明顯偏北。現今西北地區的草原與荒漠區,在全新世曾是廣闊的溫帶森林和森林草原,各種草原動物也非常豐富。但隨著全球氣溫的波動式下降,同時受第四紀冰期氣候波動和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山地隆升的影響,我國自然環境出現了明顯的區域差異,生物多樣性也隨之發生了顯著變化。
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取決于氣候變化后物種相互作用的變化,以及物種遷移后與環境之間的適應性平衡。在移動過程中,生態系統并不是作為一個一個單元整體遷移的,它將產生一個新的生態結構系統,生物物種構成及其優勢物種都將會變化。這種變化的結果可能會滯后于氣候變化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植被模擬研究顯示,氣候變化時,某些物種由于不能適應新環境而面臨滅絕的危險,也可能出現新的物種體系。
全球變暖將對我國植被的水平及垂直分布、面積、結構及生產力等產生很大影響。氣候變化將改變植被的組成、結構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發生變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等。
小冰期后期以來的變化
天山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地面立體攝影)
2002年3月27日,內蒙古中部地區迎來今春第一場區域性、大范圍連續降雨,一些地區出現雨加雪天氣。這次降水覆蓋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盟等地,并向自治區中東部錫林郭勒盟、赤峰市等地移動。內蒙古中東部地區已連續3年大旱,給當地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巨大損失。這次降雨將遏制內蒙古中東部地區的揚沙、沙塵暴天氣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春旱。在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曹家洼村,一群綿羊冒著雨雪趕路。
冰川、凍土和積雪可能減少
高山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冰川將隨著氣候變化而改變其規模。由于全球變暖,一些冰川出現了減少和退縮現象。如非洲乞里馬扎羅山的冰川面積在1912~2000年間減少了81%。1889年它完全由冰雪圍繞,今天只剩下15%由冰雪圍繞,且主要由季節性冰雪覆蓋。
我國烏魯木齊河源1號冰川,自小冰期后期以來,一直處于后退狀態。1962年至1980年,冰川退縮了80米;1980年至1992年,冰川又退縮了60米。據1959年開始觀測以來所積累的資料,該冰川的物質平衡虧損20世紀60年代平均為-53毫米/年,20世紀80年代增到-346毫米/年,1990~1991年間更增至-706毫米/年。1959~1986年累積負平衡達6130000立方米,相當于冰川減薄3.25米。在烏魯木齊河流域,1964年航測地形圖上共量算到的冰川面積為48.2平方公里,1992年再次航測冰川面積已減至40.9平方公里,減少15.1%。
據資料推算,我國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積自“小冰期”以來減少了24.7%,達7000平方公里左右。
隨著全球進一步增暖,山地冰川將繼續后退萎縮。根據小冰期以來冰川退縮的規律和未來夏季氣溫和降水量變化的預測,估計到2050年我國西部冰川面積將減少27.2%,折合冰量約16184km3。其中,海洋性冰川減少最顯著,為52.5%,6925km3;亞極地型冰川次之,為24.4%,6631km3;極地型冰川最少,為13.8%,2629km3。三類冰川的冰川物質平衡每年虧損值分別高達-1318毫米、-900毫米和-623毫米,冰川平衡線高度將分別上升238米、168米和138米。未來50年西部地區冰川融水總量將處于增加狀態,天山北麓與河西走廊最大融水徑流預計出現在21世紀初期,其年增長量為幾百萬到千萬立方米不等;柴達木及青藏高原的內陸河流域冰川融水高峰預計出現在2030~2050年,年增長約20%~30%;塔里木盆地周圍高山冰川2050年前徑流增加量可達25%左右。
我國西北各山系“小冰期”冰川與現有冰川比較(單位:平方公里)
山系“小冰期”盛時冰川面積(平方公里)現有冰川面積(平方公里)面積變化(平方公里)百分比(%)
阿爾泰山449293-156-53.2
天山122489196-3052-33.2
帕米爾28822206-676-30.6
喀喇昆侖山66305925-705-11.9
昆侖山98358735-1100-12.6
祁連山32881972-1316-66.7
總計3533228328-7004-24.7
隨著全球進一步增暖,凍土面積繼續縮小。未來50年,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空間分布格局將發生較大變化,80%~90%的島狀凍土發生退化,季節融化深度增加,形成融化夾層和深埋藏凍土;表層凍土面積減少10%~15%,凍土下界抬升150~250m,亞穩定及穩定凍土溫度將升高0.5~0.7℃。
隨著全球進一步增暖,高山季節性積雪持續時間將縮短,春季大范圍積雪提前消失,積雪量將較大幅度減少,積雪年際變率顯著增大。到2050年,冬季氣溫將升高1~2℃,隨著降雪量緩慢增加,青藏高原和新疆、內蒙古穩定積雪區積雪深度將分別以2.3%和0.2%的速度緩慢增加。同時,雪深年振幅將顯著增大,大雪年和枯雪年的出現更為頻繁。到2100年大范圍積雪將可能于3月份提前消失,春旱加劇,融雪對河川徑流的調節作用將大大減小。
氣候變化可能是導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積萎縮的主要因素之一
湖泊作為降水和有效降水的歷史和現代記錄,更能反映氣候變化的空間變化和區域特征。以我國青海湖為例,氣候變化可能是導致其水位下降和湖面萎縮的因素之一。青海湖水位在15~19世紀的近500年間盡管存在較大的升降波動,但出現明顯的直線式下降趨勢卻是在近百年,特別是20世紀20年代以來,僅在1908~1986年間就下降了約11米,湖面縮小了676平方公里。有實測記錄以來,1957~1986年間下降了2~3米,湖面縮小了264平方公里。
50年代至80年代我國西北主要湖泊面積變化(單位:平方公里)
湖名50年代統計60年代地形圖量算70年代衛星照片量算80年代統計
艾比湖1070823522500
博斯騰湖996980930864
布倫托海835790770765
瑪納斯湖550590
塞里木湖454454457457
巴里坤湖1401148890
艾丁湖124230
青海湖45684304
另外,我國西北各大湖泊,除天山西段賽里木湖外,水量平衡均處于入不敷出的負平衡狀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湖泊均向萎縮方向發展,有的甚至干涸消亡。
有關研究表明,在未來氣候增暖而河川徑流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平原湖泊由于水體蒸發加劇,入湖河流的來水量不可能增長,將會加快萎縮、含鹽量增長,并逐漸轉化為鹽湖,對湖泊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利;高山、高原湖泊中,少數依賴冰川融水補給的小湖(如帕米爾高原的一些湖泊),可能先因冰川融水增加而擴大,后因冰川縮小后融水減少而縮小;地處山間盆地以降水、河川徑流或降水與冰川融水混合補給的大湖,其變化趨勢引人注目,如青海湖長期處于較大的負平衡狀況,湖水位呈下降趨勢。如未來溫度繼續升高,湖區水面蒸發和陸面蒸散均會有所增加,若多年平均降水量僅增加10%,仍不足以抑制湖面的繼續萎縮,僅趨勢減緩,如降水增加20%或更多,湖泊來水量會增加,湖泊會擴大,水面上升,湖水淡化,有利于湖泊漁業和湖周地區生態與環境的改善。這樣的機遇有可能在下世紀某個時間出現。
海平面升高將影響海岸帶和海洋生態系統
1900年以來,全球變暖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這將會嚴重影響珊瑚礁、珊瑚島、礁島、鹽沼以及紅樹林等海岸帶生態系統和海洋生物資源,進而影響海岸帶環境和經濟。
沿海主要驗潮站的實測資料顯示,我國海平面近50年呈明顯上升趨勢,上升的平均速率為每年2.6毫米,近幾年上升速率加快。據專家預測,我國未來海平面還將繼續上升。這將使許多海岸區遭受洪水泛濫的機會增大、遭受風暴影響的程度和嚴重性加大,這將會引起海岸灘涂濕地、紅樹林和珊湖礁等生態群喪失,海岸侵蝕,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層,沿海土地鹽漬化等,從而造成海岸、河口、海灣自然生態環境的失衡,給海岸帶生態環境系統帶來災難。同時,也將對社會經濟產生嚴重的影響,因為我國海岸線漫長,沿海低洼地區約占整個海岸線地區的30%。約有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和近60%的國民經濟,集中在東部經濟帶和沿海地區。
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增加
目前對氣候變暖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出現的變化了解甚少。現有的研究指出,與全球變暖關系密切的一些極端事件,如厄爾尼諾、干旱、洪水、熱浪、雪崩和風暴、沙塵暴、森林火災等,其發生頻率和強度可能會增加。由這些極端事件引起的后果也會加劇。如干旱發生頻率和強度的增加,將加重草地土壤侵蝕,因而將增大荒漠化或沙漠化的趨勢。
綜上所述,全球變暖可能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是全方位、多層次的,許多是不利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氣候變化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可能以負面為主
氣候作為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同時作為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兩個不同的方面在社會經濟系統中發揮作用。氣候變化會程度不同地影響到全球各地區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如主要農作物及畜牧業的生產、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資源供給、沿海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人類居住環境與人類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人類社會系統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隨其地理位置、時間、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條件而變化。
我國農業生產將面臨產量波動增大、布局與結構調整、成本與投資增加等問題
農業可能是對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的部門之一。氣候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環境,更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物質資源之一。氣候變化也對種植業、畜牧業和水產業的生產環境、布局和結構產生影響。
試驗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對作物產量的影響取決于諸多因素。這些因素包括:作物品種及培育、土壤性質、病蟲害、二氧化碳對植物的直接影響,以及氣溫、二氧化碳濃度和作物適應能力等因子之間彼此的相互作用。現有關于不同氣候變化情景下未來(2020年,2050年和2080年)全球三大作物(小麥、玉米和水稻)產量變化的研究結果表明,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作物產量將減少,北半球發達國家的產量將增加。由于氣候變化影響存在的這種區域差異性,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將更為嚴峻。以亞洲為例,目前亞洲地區谷物進口量隨著人口的增加,已從1961年的2000多萬噸,增長到1998年的8000多萬噸。在未來氣候變化情景下,亞洲糧食供應與需求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我國是農業大國,氣候變化將使我國未來農業生產面臨以下三個突出問題:
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增加,產量波動大
氣候變化對我國作物生產和產量的影響,在一些地區是正效應,在另一些地區是負效應。對產量的影響可能主要來自于極端氣候事件頻率的變化,而不是平均氣候狀況的變化。
研究表明:氣候變暖后,灌溉和雨養春小麥的產量將分別減少17.7%和31.4%。氣候變暖后,不考慮水分的影響,早稻、晚稻、單季稻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均呈現出不同幅度的減產,其中早稻減產幅度較小(-3.7%),晚稻和單季稻減產幅度較大(-10.5%)。氣候變暖后,我國玉米總產量平均減產3%~6%,其中春玉米平均減產2%~7%,夏玉米減產5%~7%;灌溉玉米減產2%~6%,無灌溉玉米減產7%左右。
總之,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倍增時,溫度升高、作物發育速度加快和生育期縮短是作物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據估算,到2030年,我國種植業產量在總體上因全球變暖可能會減少5%~10%左右,其中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減產為主。但氣候變暖對不同地區和不同種類作物的產量影響不同,我國水稻、小麥以及玉米品種多,品種間差異也很大,因此要有意識地調整農業種植制度、選育抗逆性強的品種和選擇適當的生產措施等,使之適應氣候變化。如果能夠對不利影響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的話,未來30~50年(2020~2050年)的氣候變化還不會對全球乃至中國的糧食安全、重要基礎設施和自然資源產生重大影響。
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將出現變動
氣候變化對我國農業影響的研究表明,年平均溫度增加1℃時,大于10℃積溫的持續日數全國平均可延長15天左右,冬小麥的安全種植北界將由目前的長城一線北移到沈陽——張家口——包頭——烏魯木齊——線。氣候變暖還將使我國作物種植制度發生較大的變化。據計算,到2050年,氣候變暖將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千米之多,從長江流域移至黃河流域;而兩熟制地區將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區的中部,一熟制地區的面積將減少23.1%。
氣候變暖后,我國主要作物品種的布局也將發生變化。華北目前推廣的冬小麥品種(強冬性),因冬季無法經歷足夠的寒冷期而不能滿足春化作用對低溫的要求,將不得不被其它類型的冬小麥品種(如半冬性)所取代。比較耐高溫的水稻品種將在南方占主導地位,而且還將逐漸向北方稻區發展。東北地區玉米的早熟品種逐漸被中、晚熟品種取代。
氣候變暖后,蒸發相應加大,如果降水量不明顯增加,將會使我國農牧交錯帶南擴,東北與內蒙古相接地區農牧交錯帶的界限將南移70公里左右,華北北部農牧交錯帶的界限將南移150公里左右,西北部農牧交錯帶界線將南移20公里左右。農牧過渡帶的南移雖然可增加草原的面積,但由于農牧過渡帶是潛在的沙漠化地區,新的過渡帶地區如不加保護,也有可能變成沙漠化地區。
農業生產條件改變,農業成本和投資大幅度增加
氣候變暖后,土壤有機質的微生物分解將加快,造成地力下降。在高二氧化碳濃度下,雖然光合作用的增強能夠促進根生物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土壤有機質的減少,但土壤一旦受旱,根生物量的積累和分解都將受到限制。這意味著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滿足作物的需要,施肥量的增加意味著投入的增加。
氣候變暖后,農藥的施用量將增大。隨著氣候變暖,作物生長季延長,昆蟲在春、夏、秋三季繁衍的代數將增加,而冬溫較高也有利于幼蟲安全越冬。溫度高還為各種雜草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因此,氣候變暖可能會加劇病蟲害的流行和雜草蔓延。另外,氣候變暖后各種病蟲出現的范圍也可能擴大向高緯地區延伸,目前局限在熱帶的病原和寄生組織將會蔓延到亞熱帶甚至溫帶地區。所有這些都意味著,氣候變暖后可能不得不增加施用農藥和除草劑,而這將增大農業生產成本。
氣候變暖將導致地表徑流、旱澇災害頻率和一些地區的水質等發生變化,
特別是水資源供需矛盾將更為突出
水資源對全球變暖的響應問題,是事關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大問題。全球變暖會影響整個水循環過程,可能使蒸發加大,可能改變區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極端異常事件的發生,導致洪澇、干旱災害的頻次和強度增加,以及使地表徑流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地表徑流將發生變化
對于全球變暖后地表徑流的變化,現在比較一致的預測是:到2050年,全球年平均徑流變化將表現為高緯和東南亞地區徑流增加,中亞、地中海地區、南非、澳大利亞減少的趨勢。對我國而言,七大流域天然年徑流量整體上呈減少趨勢。其中,長江及其以南地區年徑流量變幅較小;淮河及其以北地區變幅最大,以遼河流域增幅最大,黃河上游次之,松花江最小。全球變暖后,我國各流域年平均蒸發將增大,其中黃河及內陸河地區的蒸發量將可能增大15%左右。
臺灣缺水:2002年4月24日,在中國臺北縣附近的一座水庫,一名當地男子在幾近干涸的水庫庫區察看情況。臺灣持續的干旱少雨使得當局被迫決定在夏季關閉游泳池以節省用水,必要時還要實施配給供水。
水資源的供需狀況將出現變化
隨著徑流減少,蒸發增大,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與供需矛盾。盡管由氣候變化引起的缺水量小于人口增長及經濟發展引起的缺水量,但在干旱年份氣候變化引起的缺水量將大大加劇我國華北、西北等地區的缺水形勢,并對這些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全球變暖對農業灌溉用水的影響遠遠大于對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響,尤其是在降水減少和蒸發增加的地區。預計,2010~2030年西部地區缺水量約為200億立方米,2050年將缺水100億立方米。而且西部地區由于缺乏供水工程等水利設施,水資源系統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較大。
旱澇災害出現的頻率將發生變化
全球變暖可能增強全球水文循環,使全球平均降水量趨于增加,但降水變率可能隨著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發生變化,蒸發量也會因全球平均溫度增加而增大,這可能意味著未來旱澇等災害的出現頻率會增加。
一些地區的水質將出現變化
全球變暖后,一些地區由于蒸發量加大,河水流量趨于減少,可能會加重河流原有的污染程度,特別是在枯水季節。同時,河水溫度的上升,也會促進河流里污染物沉積、廢棄物分解,進而使水質下降。當然,年平均流量明顯增加的河流,水質可能會有所好轉。
對氣候變化敏感的傳染性疾病傳播范圍可能增加,危害人類健康
眾所周知,許多通過昆蟲、食物和水傳播的傳染性疾病,如瘧疾等,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全球變暖后,瘧疾和登革熱的傳播范圍將增加,這兩種通過昆蟲傳播的疾病將殃及世界人口的40%~50%。而且,氣候變化可通過各種渠道對發病產生影響,危害人類健康,其中包括對人體直接影響,對病毒、細菌、寄生蟲、敏感原的影響,對各種傳染媒介和宿主的影響,對人的精神、人體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的影響等等。
人們因氣候變化而產生不適應的感覺,也會助長某些疾病的蔓延,使病情加重,甚至導致死亡。據研究,氣溫變化與死亡率有密切關系,在美國、德國等國的城市,當有熱浪襲擊時總體死亡率呈上升趨勢。全球變暖后,高溫熱浪將隨之增加,這將引起與熱有關的疾病和死亡增加。
全球變暖對人類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對貧窮地區的人口將是最大的。
氣候變化將影響人類居住環境
大量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將從下述三個方面對人居環境產生影響,一是氣候變化后,資源生產、商品及服務市場的需求產生了變化,使支持居住的經濟條件受到了影響;二是氣候變化對能源輸送系統、建筑物、城市設施以及工農業、旅游業、建筑業等特定產業的一些直接影響,轉而對人居環境產生了影響;三是氣候變化后,因極端天氣事件增加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使得居住人口遷移。
人類居住地尤其是河邊和海岸帶居民受氣候變化最普遍、最直接的威脅是洪澇和滑坡。人類居住環境目前正遭遇包括水和能源短缺、垃圾處理和交通等環境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因高溫、多雨而加劇。
低海拔海岸區的城鎮化快速發展,正在迅速地增加那里的人口居住密度,使得人為財富(城市)處于海岸氣候極端事件的威脅之中。
面臨氣候變化時,居民收入大部分來源于受氣候支配的初級資源產業,如農業、林業和漁業的經濟單一居住區,比經濟多樣化的居住區更脆弱。
盡管目前關于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系統的影響研究只是初步的結論,但氣候變化會對全球各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將直接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一點是確定的。
氣候變化可能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
大部分熱帶、亞熱帶區和多數中緯度地區普遍存在作物減產的可能;對許多缺水地區的居民來說,水的有效利用降低,特別是亞熱帶區;同時,受到傳染性疾病影響的人口數量增加,熱死亡人數也將增加;另外,大暴雨事件和海平面升高引起的洪澇,將危及許多低洼和沿海居住區;由于夏季高溫而導致用于降溫的能源消耗增加。
篇9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總書記和總理親自關注和領導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國務院專門成立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并頒布實施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2008年2月1日,周五,中國氣象局科技大樓貴賓廳。
秘書引領記者落座。片刻,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王守榮滿面微笑地走過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頭發稀疏,一身西裝,身高約170厘米,語氣和緩但抑揚頓挫,說話開門見山。就全球氣候變化、中國大陸近年來極端的氣候現象,以及中國在全球氣候變化中所擔當的角色,王守榮接受了《財經文摘》的獨家專訪。
歷史上的極端氣候現象
《財經文摘》:首先,何謂極端氣候現象?極端二字該如何定義、如何區分?
王守榮:從其本質上看,氣候的定義與某種天氣事件的概率分布有關。當某地天氣氣候狀態嚴重偏離其平均態時,就可以認為是不易發生的事件。在統計意義上,不容易發生的事件就可以稱為極端事件。
目前在氣候極值變化研究中,國際上最多見的是采用某個百分位值作為極端值的閾(指界限或范圍,音)值,超過這個閾值被認為是極值,該事件即可被認為是極端事件。一般來講,這個閾值取為10%。
干旱、洪澇、高溫熱浪和低溫冷害等事件,都可以看成極端氣候事件。某一地區的極端氣候事件(如熱浪),在另一地區可能是正常的。
平均氣候的微小變化,可能會對極端事件的時間和空間分布以及強度的概率分布,產生巨大影響。許多重要的氣候影響不是取決于平均值的變化,而是取決于一些超出正常變化范圍的罕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氣候事件是小概率事件,但對人類環境和社會經濟影響很大。
《財經文摘》:縱觀中國數千年人類文明史,發生極端氣候現象的比例如何?該變化趨勢呈現一個怎樣的波動曲線?
王守榮:歷史時期(儀器觀測記錄以前)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以依據各類古氣候代用記錄來識別。至今,歷史時期極端事件的劃分標準以及如何由代用資料來確定的問題,尚亟待研究。下面論及的歷史極端事件,為歷史時期出現過的重大氣候異常事件。
這些歷史極端事件,主要依據歷史文獻記錄所建立的代用氣候序列,并參照歷史氣候的實況復原結果和用歷史文獻記錄做出的定量推斷值來認定,有些事件還可用其他代用資料,如樹木年輪和冰芯的記錄予以佐證。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事件的嚴重程度超過現代(最近100年、50年)的極端個例。
《財經文摘》:中國歷史上最為密集且最值得關注的極端氣候現象主要有哪些?呈現怎樣的地域分布特征?
王守榮:這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極端寒冷事件和高溫事件。中國歷史上的嚴冬極端低溫寒害事件,屢見于歷史文獻的記載。嚴寒的標志是冬季強寒潮活動頻繁,廣大地區出現異常寒冷的記錄,如井水結冰、大范圍的竹木凍死、果樹種植業遭受毀滅性的凍害、罕見冰雪的南嶺以南地區大范圍冰雪霜凍為害等。
這些寒冷情景在20世紀未曾出現過。雖然嚴冬通常集中地出現在氣候寒冷時期,值得注意的是,它們在不同的冷暖氣候背景下或不同的冷暖氣候階段,均有發生。
關于歷史高溫事件,據《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普查中國歷史文獻中的炎夏氣候事件,得到最近一千年間中國典型炎夏事件19例。其中,1743年華北的炎夏,是15-19世紀最極端的高溫事件。
歷史干旱/雨澇事件。研究表明,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過大范圍的持續時間3年以上的嚴重干旱事件,它們分別出現于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氣候背景下。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極端干旱個例發生在不同的冷暖氣候背景下。
各干旱事例中,以1637-1643年的干旱事件(通常又稱崇禎大旱)持續時間最長;以1585-1590年干旱地域最廣,且地域分布變化最大,前期北旱南澇轉變為后期北澇南旱;以1876-1878年為北方大旱的典型,旱區中心的山西南部二百余日無透雨;以1785年為長江中下游干旱之典型――“太湖水涸百余里,湖底掘得獨木舟”;以989-990年為中原地區干旱之典型,1989年開封地區的年降水量僅190mm,比常年減少7成以上。
歷史時期有過嚴重的雨澇災害事件,或為流域性的,或跨流域甚至多流域齊發生的,或雨期長且強度大,或雨期雖不長而強度卻特大,成災嚴重的。
有同一地域連年多雨的,如1569-1670年,華北地區持續大雨,造成歷史上范圍最廣的大水災,黃、淮流域5省受災;有全國大范圍多雨,同一年內先后有華南、華北、東北和長江流域久雨成災,如1794年的情形。一些個例的天氣氣候特點,與現代實例相類似,如1823年長江流域為主的大范圍多雨,類似于1954年的情形。
沙塵暴。歷史時期的沙塵暴現象,有著相對頻發時期。據史料記載,給出公元300年以來的“雨土年”頻數曲線,可見近千年間其頻發時期大約有五個,即1060-1090年,1160-1270年,1470-1560年,1610-1700年,1820-1890年。
歷史時期沙塵暴事件的實況復原結果,可與現代的記錄做對比,如1980年4月17-20日的一次強沙塵暴過程,與歷史重大事件相比,乃屬較輕的一種。
《財經文摘》:依據您的理解,這些極端事件發生的機理是否在變化?大致有多少可供關聯的因素?
王守榮:這些極端事件發生,可供關聯的因素有:大氣本身的自我調節,大氣成分的變化,下墊面(陸地、海洋)等的溫度變化,地表本身的特征(粗糙度、反照率等)變化,太陽活動、火山活動,海洋環流的變化,人類活動的影響等。影響的因素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區的貢獻大小可能不同,其更深入的機理研究尚待進行。
全球變暖下中國的角色
《財經文摘》:在全球變暖的國際大背景下,世界各國開始思索經濟與環境間的關系,并開始有步驟地增進國際合作。依據您的推斷,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應對全球變暖問題上,分別面臨怎樣獨特而艱巨的挑戰?
王守榮: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它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但歸根到 底是發展問題。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指出,歷史上和目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排放相對較低。但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額將會增加,以滿足其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我們認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是國際上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機制和主渠道,要堅持公約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氣候變化問題是在發展中產生的,也必須在發展中解決。我們要堅持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的協調發展,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應對氣候變化,努力實現發展經濟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雙贏目標。
同時,應該積極加強各種雙邊和多邊的對話和討論,推動在公約機制下國際應對措施的達成。中國政府主張,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應該綜合考慮減緩、適應和發展的協調關系,依靠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財經文摘》:這其中,中國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王守榮: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總書記和總理親自關注和領導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按照科學發展觀做好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戰略指導方針。國務院還專門成立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并頒布實施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財經文摘》:很多人關心,氣候變暖對全球尤其是對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將產生哪些顯著影響,帶來哪些顯著變化?這些變化是否將對人類生活方式亦產生影響?
王守榮:氣候變暖將導致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是對防災減災提出挑戰。氣候變暖最直接的威脅,就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可能增加,強度可能增強,因而引發更加極端的氣象災害。中國目前抵御極端氣象災害的風險能力總體上較弱,因此,應對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已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是影響經濟安全。氣候變化對中國經濟安全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農業、水資源和能源等重大國計民生領域的影響。
農業可能受全球變暖影響最大,許多地區作物減產,糧食安全受到威脅。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產量波動幅度增大,農業布局和結構發生變化,病蟲害加重,生產成本和投資進一步增加。
水資源問題日益嚴峻。1950年以來,中國六大江河的徑流量減少,北方部分河流發生斷流,地下水資源銳減。同時,局部地區洪澇災害頻繁發生,洪災損失日趨嚴重。未來中國水資源供需矛盾可能會加劇。
能源保障面臨巨大壓力。
此外,氣候變化還影響到生態安全、軍事安全、重大工程安全,并對沿海地區構成威脅,還威脅到人類健康。
《財經文摘》:那么,該采取何種措施消除其負面影響?換言之,有無此可能?
王守榮:總體上看,未來氣候與環境的變化,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既有正面的影響,也有負面的影響,其中負面影響更受關注。因此,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成為中國面臨的突出和重大問題之一。
采取適應性措施,可以減輕氣候與環境變化造成的負面影響;采取減緩措施,控制和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排放,可在源頭上減緩氣候與環境變化的速率和程度。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應對氣候變化,需要綜合考慮減緩與適應之間的協同作用,以權衡取舍。
極端氣候不是孤立現象
《財經文摘》:在過去的三兩年時間里,重慶、四川等地相繼發生干旱、水澇等災害性氣候現象。對此,已有學者撰文指出,人為因素、人類活動為造成此征候的根本原因,尤以大江大河的改造為要。您對此如何分析?
王守榮:重慶、四川的干旱、水澇等災害性天氣,是在全球氣候變暖、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增加的大背景下發生的。正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某些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增加。
自20世紀60年代以后,北半球中高緯度陸地地區的極端冷事件(如降溫、霜凍)逐漸減少,而極端暖事件(如高溫、熱浪)的發生頻率明顯增加。2003年夏季,歐洲大部地區遭受高溫熱浪襲擊,造成3萬多人死亡。2005年,號稱世界“綠肺”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地區,也遭受了60年一遇的嚴重干旱。而上述地區近年來并沒有大規模的人工筑壩工程。
因此,從全球來看,重慶、四川的極端高溫干旱、洪澇事件并不是孤立的,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增強的表現之一。
另外,重慶地區是中國長江流域著名的“火爐”,是高溫伏旱的主要頻發區之一。中國大部分地區處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包括重慶、四川等都屬于氣候變化的敏感區,高溫干旱的易發區。地形對重慶氣候有較大的影響。
從歷史上來看,近兩三年重慶的極端高溫干旱事件并不是最極端的,這是由重慶自身典型氣候特征所決定。也就是說,即便沒有三峽大壩,高溫干旱對于重慶也是常見的。此外,四川、重慶極端氣候事件的出現,與下墊面熱狀況和大氣環流異常特征密切相關。
《財經文摘》:從國際上的江河工程經驗看,特大型水庫的建設是否會影響周邊環境和氣候變化?抑或僅僅略有關聯,還是說并無實質聯系?
王守榮:國際社會在特大型水庫的生態和環境影響問題上,還存在較大的爭議,但一般認為,水庫的建成蓄水對大范圍氣候的影響并不明顯。
例如,位于巴西和巴拉圭兩國交界的伊泰普大壩,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與中國三峽庫區的氣候和環境類似。對伊泰普水文站在水庫建成(1984年)前后的監測數據分析表明,水庫周圍的年均溫度和空氣相對濕度都增加很少,興建水庫并未引起庫區周邊地區的氣候發生任何趨勢性的變化。
埃及境內的阿斯旺水庫(1967年建成)是非洲最大的水庫。國外相關研究表明,該水庫未對附近地區的氣候和大氣環流產生明顯的影響。
三峽水庫是一個典型的河道型水庫,雖然對周圍地區的小氣候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但影響范圍不大。
該水庫對氣溫的影響范圍垂直方向不超過400米,兩岸水平方向不超過2公里,年平均氣溫增加幅度只有0.2℃左右,夏季月平均氣溫可降低0.9-1.2℃。三峽庫區春、夏、秋三季相對濕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水庫流域內的年均降水量約增加3毫米左右(僅0.3%)。水庫附近范圍內降水的時空分布略有變化,但影響范圍僅涉及庫周幾公里至十幾公里。
三峽水庫自2003年6月蓄水以來,國內、國際都非常關注大壩建立之后,是否會對周邊氣候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其中,利用高分辨率的區域氣候模式,研究由三峽水庫蓄水造成的陸面狀況改變對周邊氣候的可能影響,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國內外目前都有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其結果都表明,三峽水庫的建設,不會對周邊區域氣候帶來明顯的負面影響,在某些方面還會改善周邊的氣候特征。
此外,在三峽工程建設開始之時,中國就啟動了“長江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系統工程”,經過多年的監測觀察,并沒有發現三峽庫區蓄水量的變化對氣候造成明顯的影響。
《財經文摘》 :這是否意味著,三峽水庫蓄水并未對重慶、四川等地造成異常天氣和氣候變化?
王守榮:造成近兩三年重慶、四川干旱和洪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氣候系統內部自然變化的結果,既與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增加有關,也與大氣環流、下墊面熱狀況的異常有關。三峽水庫蓄水,僅對局部地區的氣候產生很小的影響,影響范圍最大不超過10公里。
需要說明的是,重大工程建設與氣候變化的關系比較復雜。一些工程建設在一段時期以后,必然會對天氣氣候帶來影響,天氣氣候的變化,反過來也會對工程本身的運行和發揮效益產生影響,這些都需要持續觀察和深入研究。各級政府有關有重大工程建設的決策,仍然必須關注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因素。
全國極端氣候現象增多
《財經文摘》:除卻四川等地,全國其他地區亦出現不同程度、不同表現方式的氣候特征,該如何認識以及如何應對這些現象?此番現象是否有大爆發的可能?
王守榮:近100年來,中國年地表平均氣溫明顯增加,升溫幅度約為0.5℃至0.8℃。隨著全球氣候變暖,2007年,中國氣溫繼續升高,全國年平均氣溫為1951年以來的最高值,也是連續第十一年高于常年。從1986/1987年冬季開始,中國已連續經歷了22個“暖冬”。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近50年來,中國主要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出現了明顯變化。
極端降水事件趨多、趨強。尤其在上世紀90年代,極端降水量比例趨于增大。長江及其以南地區年降水量和極端降水量都趨于增加,江淮流域暴雨洪澇事件發生頻率增加。
中國北方干旱事件發生頻率增加,華北地區近20多年來,干旱形勢不斷加劇,上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更是連年出現大旱,不少地區連續五六年遭遇干旱。
夏季高溫熱浪也增多。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最高溫度大于35℃的高溫日數顯著增多。
在剛剛過去的2007 年,中國部分地區氣候異常,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氣象災害多發、并發。總體上看,全年干旱面積偏大,暴雨洪澇損失重,城市內澇頻發,雷擊災害傷亡多,氣候年景屬中等偏差。
夏季,淮河流域發生特大暴雨洪澇;北方地區出現歷史罕見秋雨,并發生大范圍春旱;東北出現嚴重夏伏旱;江南、華南遭遇嚴重高溫伏旱和50年一遇特大秋旱。同時,熱帶氣流登陸增多,強臺風“圣帕”、“韋帕”和“羅莎”,給南方多省帶來嚴重損失
對這些極端現象的出現,我們要用科學的態度來看待,不要恐慌。可以采取適應性措施,來減輕氣候與環境變化造成的負面影響;采取減緩措施,控制和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的排放,減緩氣候與環境變化的速率和程度。加上自然所具有的自我調節能力,所謂此番現象大爆發的可能性基本不會出現。
《財經文摘》:對于極端氣候現象,該如何預防及應對民眾的潛在恐慌心態?依據您的分析,極端氣候現象是否存在根治的可能性?
王守榮:對于民眾來說,要用科學的態度來看待極端氣候事件,既要高度重視防御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也不應過于恐慌。要多看一些氣象方面的信息,多了解一些安全保護常識,做到心中有數,遇事不慌。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出現,包含人為的因素,但也是一種基本的自然現象,根治是不可能的。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形勢下,首先應當樹立科學的態度,高度重視防御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同時,提高全社會防御和減輕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災害的能力,必須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掌握和運用科學的方法。
《財經文摘》:在應對極端氣候現象方面,政府的責任該如何體現?應如何加強國際戰略合作?
王守榮:第一,要完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氣象災害預警和災害應急體系。
中國氣象災害的種類比較多,對國家安全有嚴重影響的重大或突發性氣象災害,主要有臺風、暴雨洪澇、干旱等。
首先要建立健全重大氣象災害防御體系,組建重大突發性氣象災害應急機構,提高對各地發生災情的快速、聯動氣象應急能力。
其次要建立重大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不斷提高重大氣象災害的預報預測能力。同時,要完善重大氣象災害預警體系,讓廣大農(牧、漁)民更及時、更方便地獲得所需要的氣象信息和服務。
第二,要以人為本,進行科學預防和救援工作。加強對弱勢群體應對氣象災害的社會救助,保障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加強科學調度,保障能源和水資源安全。
第三,要加大氣象科普知識的宣傳力度。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異常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強度偏強。各級氣象部門在做好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服務的同時,要加大氣象科普知識的宣傳力度,特別要做好臺風、雷電、暴雨、強對流等重大災害性天氣危害的科普宣傳,不僅要讓民眾看懂、讀懂,認識重大災害性天氣的危害,而且要以直觀形象、貼近生活、科學實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做好宣傳,還得向民眾普及防災避災的措施。
《財經文摘》:應如何加強國際戰略合作?
王守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防御和減輕氣象災害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國際合作十分重要。國際社會應共享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信息和防災減災經驗,加強人員、技術交流。
篇10
關鍵詞:低碳經濟;財稅政策;措施
1碳排放過量對地球環境造成的危害及現狀
至今為止,人類活動造成的碳排放對生態環境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也給人類的社會和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1.1碳排放過量造成全球氣候變暖
經過近十幾年來科學家對全球海平面高度和全球平均溫度等數據的監測發現,兩極地區冰雪大范圍融化,全球氣候變暖十分明顯。很多數據表明,全球生態系統已經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這些影響在目前看來有好有壞,但從長遠來看,整體是弊大于利。
1.2碳排放過量主要由全球工業化導致
自英國等發達國家率先進入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造成的碳排放越來越多。研究表明,自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紀末,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已經增加了近一倍,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等。而全球氣溫升高又導致全球氣候異常,如大旱、大澇、氣溫差異大等極端天氣,給人來生活造成很大不便。
1.3全球碳排放過量還將持續很久
科學家根據現有數據做出預測,如果世界各國仍沿用如今的做法,未來幾十年,全球氣候變化仍將持續下去。到二十一世紀中期,全球氣候將進一步變暖,并將進一步誘發全球氣候的很多變化,甚至比如今造成的影響更加嚴重。
2實行低碳經濟對我國發展的積極意義
人類活動造成了全球碳排放過量問題,給人類帶來很多負面影響,甚至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安全。因此,全球各國應該團結起來,控制碳排放,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效應。對此,我國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戰略目標,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國家。
2.1發展低碳經濟可以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實現科學發展觀
我國雖然地大物博,自然資源豐富,然而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數量很少,因此實現低碳經濟對我國經濟發展十分重要。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仍以煤炭等化石能源為基礎,而這些能源的使用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這也是我國如今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因此,我國想要發展低碳經濟,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提高我國能源使用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如風能、潮汐能等,從而改變我國目前的能源結構,減少碳排放。除此之外,我國還應盡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我國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經濟的綠色增長和低碳發展。另外,還應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依靠技術進步帶動資源利用率的提高,大力發展低碳技術,推動整個社會的科學技術的進步。
2.2發展低碳經濟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條件
環境的好壞對我國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最近我國很多城市都頻繁出現霧霾天氣,導致空氣能見度降低,空氣中充滿大量的有害顆粒,人類呼吸了這樣的空氣后,很容易導致呼吸器官疾病。另外,很多地區的酸雨天氣造成建筑等腐蝕,莊稼顆粒無收,給人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發展低碳經濟,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我國目前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黨和國家為了改善民生,保證我國人民的健康安全,改善我國人民的生活質量,必須將科學發展觀落實到黨和國家工作的每一步上,從各個方面解決氣候變化和高碳經濟帶來的民生問題。
2.3發展低碳經濟有助于提高我國的國際形象
氣候變化如今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它不僅需要我國的努力,更需要全球各國的大力支持。氣候變化不僅僅關乎一國,它關系到各國的社會經濟的發展,關系到世界人民的生存與發展。如今,世界各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簽訂了許多公約,使世界各國得以公平合作。在這種環境下,為了滿足我國的長遠發展,必須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碳排放量減少迅速的國家也將獲得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有助于樹立我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
3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
從財稅政策方面,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主要有以下措施:
3.1完善與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與碳排放以及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然而這些法律法規已經不能適應如今社會中追求低碳經濟的目標,因此,黨和相關部門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完善與低碳經濟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和低碳經濟發展有關的法律法規,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
3.2政府應出臺相關的政策來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政府除了要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有在政策上給予低碳企業一定的優惠措施,具體到財稅政策上就是減免一定比例的稅收,從而鼓勵企業實行低碳經濟,體現國家對低碳經濟的重視。同時,國家應該在總體上制定相關的碳排放控制目標,并鼓勵全社會企業來積極完成。在宏觀上,國家應積極主導經濟的發展方向,給我國工業化企業指明道路,幫助其改變自身高碳排放的發展方式,使其轉變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4總結因此,為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發展,首先應在法律制度方面給予支撐,并在國家政策上給環境友好型企業適當的支持,其次國家應對其起到宏觀調控作用,牢牢把握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給全社會制定出相應的目標,給我國企業指明發展方向。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為我國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郭代模,楊舜娥,張安寧,等.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基本思路和財稅政策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09(58):2-8,40.
[2]王順敖.對我國低碳經濟背景下財稅政策的思考[J].前沿,2010(16):67-70.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氣候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