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體制改革安排意見
時間:2022-08-02 11:24:40
導語:衛生局體制改革安排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有序有力有效推進改革,確保醫改取得預期效果,惠及全市人民。現對醫藥衛生體制六項重點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提出如下分工意見。
(一)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
1.鞏固擴大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主要工作目標:
進一步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覆蓋面,參合率繼續穩定在95%以上。
2.全面提升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增強保障能力。主要工作目標:
(1)擴大門診統籌實施范圍。普遍開展新農合門診統籌,將符合定點條件的村衛生室全部納入定點,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使用的新農合報銷藥物目錄內藥品和收取的一般診療費按規定納入支付范圍。
、
(2)明顯提高保障水平。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力爭達到70%左右。參合農民住院實際補償比:鄉鎮衛生院不低于60%,縣級醫院不低于50%,縣外醫院不低于40%。門診統籌在鄉村兩級機構的實際報銷比例不低于35%。所有統籌地區新農合政策范圍內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達到10萬元以上。
(3)積極開展提高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試點。按照省衛生廳部署,著力落實重大疾病醫療保障試點政策,積極開展試點工作。
3.提高新農合基金管理水平,方便群眾就醫結算。主要工作目標:
(1)加強新農合基金收支預算管理,建立基金運行分析和風險預警制度,控制基金結余,提高使用效率。新農合統籌基金當年結余率控制在15%以內或累計結余不超過當年統籌基金的25%。指導基金當期收不抵支的縣區采取切實措施確保基金平穩運行。
(2)加強新農合對醫療服務的監管。加強定點醫療機構動態管理,進一步規范定點醫療機構服務行為。依法加大對醫療機構欺詐騙保行為處罰力度。
(3)做好各項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政策和管理的銜接,實現信息共享,避免重復參保。
(4)發揮新農合對醫療服務供需雙方的引導和對醫療費用的制約作用。對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的,在支付比例上給予傾斜。以提高新農合基金使用效率和調動醫療機構積極性為重點,改革支付方式,大力推行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建立風險共擔機制。積極探索建立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藥品供應商的談判機制。
(二)鞏固完善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確保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層全覆蓋
4.鞏固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成果,確保基層全覆蓋。主要工作目標:
所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落實基本藥物新農合支付政策。
5.健全規范基本藥物和省補充藥品采購機制,完善基層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主要工作目標:
(1)對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的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使用的基本藥物和省補充藥品實行以省為單位網上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確保基本藥物和省補充藥品安全有效、品質良好、價格合理、供應及時。
(2)指導各縣區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貨款實行統一支付,原則上從交貨驗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過30天。
(3)加強督導檢查,認真執行基本藥物基層配備使用政策,確保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
(4)保障基本藥物及時配送。鼓勵提高現代物流等多種手段,提高配送效率,確保藥品及時配送。
6.鞏固完善基層醫藥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建立新的運行機制。主要工作目標:
(1)指導縣區執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般診療費收費標準,在不增加群眾現有個人負擔的前提下,合理確定新農合支付比例。
(2)進一步健全績效考核機制,根據工作數量、質量和服務對象滿意度、居民健康狀況改善等指標,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及醫務人員進行綜合量化考核,考核結果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助和醫務人員收入水平掛鉤。
(3)積極推進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完善財政補助和醫療服務收費政策,落實對村醫的補助和扶持措施,保障村醫待遇。
的地方將非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進行合理補償。
(三)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7.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大力培養適宜人才。主要工作目標:
(1)為鄉鎮衛生院招收4名本科層次定向免費醫學生(其中中醫學2人)、11名專科層次定向免費醫學生(其中中醫學4人)。
(2)安排40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崗人員進行全科醫生轉崗培訓。
(3)鼓勵和引導醫療衛生人才到基層服務,穩定基層醫療衛生人員隊伍。繼續開展公開招募大學畢業生到鄉鎮衛生院工作,嚴格落實招募政策,并對招募的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組織開展全科醫生崗位培訓。(牽頭科室:中醫科教科;配合科室:人事科、基婦科)加大鄉鎮衛生院執業醫師招聘力度,完成國家下達的招聘執業醫師任務。(牽頭科室:人事科;配合科室:基婦科)繼續開展農村在崗衛生技術人員成人大專學歷教育工作。(牽頭科室:中醫科教科;配合科室:基婦科、人事科)為鄉鎮衛生院培訓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412人次,為村衛生室培訓衛生人員1363人次(牽頭科室:基婦科;配合科室:中醫科教科、人事科);培訓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科醫生骨干20人、全科醫師174人、社區護士及其他衛技人員150人。
8.轉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模式,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主要工作目標:
(1)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主動服務、上門服務和巡回醫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積極建立全科醫生團隊,推進家庭簽約醫生服務,為轄區居民提供方便、連續的健康管理服務。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中醫藥等適宜技術和服務。
(2)大力推行院長(主任)負責制,落實管理責任,提高管理效率。結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推行規范化、精細化管理,運用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處方集,規范基層用藥和醫療行為,控制基層門診輸液和抗生素、激素使用。
(3)明顯提高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診量占醫療機構門診總量的比例。
(四)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
9.全面開展9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高居民健康素質。主要工作目標:
(1)拓展和深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擴大服務人群,提高服務質量,2011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25元。
(2)完善并嚴格執行9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服務標準、操作規范和考核辦法,提高服務水平。(牽頭科室:基婦科;配合科室:防病應急科、衛生監督所)。城鄉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電子建檔率達到50%左右。進一步提高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質量。做好農民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進行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體格檢查。繼續規范開展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發現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納入管理。
(3)完善基層健康宣傳網絡。通過互聯網等多種渠道開展健康宣傳教育,普及健康知識,積極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全民健康素質的提高。(牽頭科室:基婦科;配合科室:辦公室、防病應急科)
10.完成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落實預防為主。主要工作目標:
(1)全面完成15歲以下人群的補種乙肝疫苗任務。
(2)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95%以上;繼續開展農村生育婦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費補服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
(3)為1500例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開展復明手術。
(4)在前兩年工作基礎上,完成8000戶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任務,累計完成1.83萬戶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任務。
(5)繼續實施艾滋病母嬰傳播阻斷項目。
11.加強專業公共衛生能力建設,提高服務可及性。主要工作目標:
(1)落實傳染病醫院和其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從事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的待遇政策。
(五)積極探索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12.深化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提高醫療體系整體效率。主要工作目標:
(1)著力提高縣級醫院服務能力,使縣級醫院成為縣域內醫療衛生中心,帶動鄉村共同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積極推進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形成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的高效運行機制。(牽頭科室:醫政科)認真貫徹國家出臺的公立醫院編制標準,結合實際研究制定縣級醫療機構編制標準,推進綜合性醫療機構特別是縣級醫院的機構編制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建設。
(2)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市人民醫院對口支援縣級醫院長期合作幫扶機制。(牽頭科室:醫政科;配合科室:基婦科、計財科)重點幫助縣級醫院加強人才培養和能力建設,安排12名縣級醫院醫務骨干人員到三級醫院進修學習。
(3)鼓勵采取多種方式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縣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合作的激勵機制,引導有資歷的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執業活動。探索建立長期穩定、制度化的協作機制,逐步形成基層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服務模式。組建專家醫療小分隊技術下鄉,為農村、邊遠地區提供診療技術指導、巡回醫療服務。
(4)開展衛生信息化建設試點項目工程。在3個縣醫院、1個農村人口超過30%區醫院建設縣級醫院PACS系統。所有行政村實施村衛生室信息化建設項目。
13.以病人為中心完善公立醫院內部運行機制,方便群眾就醫。主要工作目標:
(1)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市人民醫院實行預約診療服務。優化門診診療流程,實行錯峰、分時段診療,全面推廣叫號服務,合并掛號、收費、取藥等服務窗口,簡化就醫手續,縮短群眾候診時間。推行雙休日和節假日門診。廣泛開展優質護理服務。
(2)制定并落實控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的政策措施。規范公立醫院臨床檢查、診斷、治療、使用藥物和植(介)入類醫療器械行為,對醫療、用藥行為全過程追蹤管制,鼓勵公立醫院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和適宜技術。加強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和成本核算。完善醫用設備和醫用耗材管理、采購和價格等政策,政府投資購置的公立醫院大型設備按扣除折舊制定檢查價格,降低檢查費用。加大對“大處方”行為的查處力度。合理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開展按病種等收費方式改革試點。
(3)開展臨床路徑管理試點,推行電子病歷,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醫療行為管理。
(4)加強和完善監督機制。發揮衛生行政部門全行業監管職能,加強對服務行為和質量的監管。強化行業自律和醫德醫風建設,堅決治理醫療領域的商業賄賂,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懲處力度。健全多方參與的社會監督機制。
14.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主要工作目標:
(1)積極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財政支持,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對公立醫院和非公立醫院一視同仁。
(2)認真貫徹衛生部和省衛生廳關于執業醫師多點執業的規范性文件,增加執業地點數量,擴大執業地點范圍。鼓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在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間合理流動。
(3)保障醫務人員合理待遇,建立和推行改善執業環境的長效機制。
15.鼓勵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格局。主要工作目標:
(1)完善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建設規模、標準和貸款行為,新增或調整醫療衛生資源在符合準入標準的條件下優先考慮社會資本。
(2)積極發展非公立醫療機構。落實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政策,促進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鼓勵社會資本舉辦普通醫療機構,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高端醫療機構,控制公立醫院開展特需服務比例。
(六)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
16.實施中醫藥“三名”(名院、名科、名醫)工程。主要工作目標:
(1)認真落實省中醫藥“三名”工程實施方案,開展“十二五”省級、市級重點中醫專科專病建設項目評審工作及中醫藥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才培養工作。
(2)加強縣級中醫院建設,改擴建縣級中醫院。
(3)扶持特色中藥院內制劑研發和推廣應用。
17.推進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主要工作目標:
以市為單位,實現100%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1名以上中醫執業醫師或中醫專業大學畢業生。
18.開展公立中醫醫院改革試點工作。主要工作目標:
確定一個縣啟動農村中醫藥縣鄉村一體化管理試點工作。
- 上一篇:干部財務舞弊的表現及因素
- 下一篇:財務審計風險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