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分類矯治工作意見

時間:2022-07-05 11:21:52

導語:司法局分類矯治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局分類矯治工作意見

為切實增強社區矯正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矯正對象教育改造質量,維護刑罰執行的嚴肅性和延續性,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經過一年的試點和實踐,決定在全區社區矯正對象中實施分類分階段教育矯治工作。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為

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運用科學管理手段,堅持以人為本,因人制宜、分類施矯,有效降低社區服刑人員的人身危險性,提高再社會化程度,推動社區矯正工作健康深入地發展,為保障全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和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二、目標和內容

以“對象層次化、方法人性化、項目精細化、管理規范化”為目標,針對個體犯罪的特點,著眼于個性化矯治,堅持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結合,以心理矯治為切入點,以勞動實踐為融入點,以幫扶解難為著力點,以預防犯罪為落腳點,通過采取不同程度的教育矯正措施和相應的矯治方法,對社區服刑人員分類別、分層次、分階段進行心理矯治和行為矯治,消除和緩解矯正對象的對立情緒,提高自我控制與自我約束的能力,使他們在實踐中逐步完成人格社會化,增強對社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實現“監獄人”向“社會人”的轉變。

三、分類分階段的依據和類型

以社區服刑人員的人身危險性(心理健康狀況、社會評價)

和回歸社會趨向(對社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進行綜合狀態評估,對評估結果的優劣劃分為A、B、C三種類型,并對這三種類型分別施以寬松式矯治、牽引式矯治和嚴促式矯治,每種矯治方式分為初矯期(前一至三個月)、常規期和出矯期(后一個月)三個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程度的措施實施教育矯正。

(一)分類的標準

1、符合下列條件的歸為A類

(1)經心理測試,無明顯的心理缺陷和問題;

(2)社區、鄰居、近親屬、原單位對本人的現實表現反映較好;

(3)通過接觸談話,本人與社會的對立情緒較小,社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較好;

(4)本人接受社區矯正的態度良好,自愿遵守社區矯正的各項制度和規定;

(5)家庭關系、經濟狀況等基本情況良好,家人及近親屬愿意配合矯正組織落實對本人的教育監督。

2、符合下列條件的歸為B類

(1)經心理測試,存在心理缺陷和問題;

(2)社區、鄰居、近親屬、原單位對本人的現實表現反映一般;

(3)通過接觸談話,本人對社會存在對立情緒,社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稍差;

(4)本人接受社區矯正的態度一般,對應遵守的行為規范和有關規定不積極;

(5)家庭關系、經濟狀況不穩定,家人及近親屬配合矯正組織落實對本人的教育監督態度不積極。

3、符合下列條件的歸為C類

(1)經心理測試,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和障礙;

(2)社區、鄰居、近親屬、原單位對本人的現實表現反映差;

(3)犯罪前有過不良記錄;

(4)通過接觸談話,本人與社會的對立情緒大,社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差;

(5)本人對接受社區矯正有較大的抵觸情緒,對應遵守的行為規范和有關規定漠然處之;

(6)家庭關系、經濟狀況差,家人及近親屬不配合矯正組織落實對本人的教育監督。

(二)矯正措施

1、寬松式矯治(A類)

對此類人員進行矯治,要以日常監督管理為重點,做到內緊外松,矯正措施和方法要體現寬松化。

(1)初矯期。司法所要根據心理測試、社會調查、見面談話掌握的情況,制定符合實際的矯正個案,明確矯正責任人;走訪矯正對象,與其配偶或直系親屬等達成協議,確定協助監督管理責任人,簽訂《協助監督管理協議書》;采取個別談話、家庭走訪、集中教育等形式告知矯正對象應遵守的行為規范和有關規定;成立“一對一”幫教小組,簽訂結對幫教協議,通過面對面、走上門的互動式教育,掌握思想動態和行動去向,有針對性地實施幫教。

(2)常規期。加強矯正對象日常行為的監督,采取報告制或走訪制,由矯正對象每月書面向司法所報告,或司法所根據實際需要到矯正對象家中走訪,掌握其現實表現和思想動態。加強矯正對象的思想引導,強化法德教育,不斷增強他們的道德觀念和法制觀念,提高其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集中學習每半年不少于1次;適時為矯正對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促其良好心態的形成,培養健康的人格;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組織矯正對象參加公益勞動,每月服義工不少于4小時。矯正對象有工作的,商請所在單位對其實施監督,詳細記錄勞動的時間、內容及表現,每月將勞動情況反饋于司法所;對矯正對象在就業和生活中存在的特殊問題或困難要盡可能幫助解決,做到生活狀況有人問、思想工作有人做、發生問題有人管、遇到困難有人幫。

(3)出矯期。司法所督促矯正對象寫出個人總結,并會同派出所依據有關規定和程序解除矯正,由街道幫教組織接茬開展安置幫教工作。

2、牽引式矯治(B類)

對此類人員進行矯治,要堅持日常管理與重點監督相結合,矯正措施和方法要寬嚴并濟。

(1)初矯期。召集有關人員研究制定矯正對象的矯正方案,內容要具體,措施要有針對性;成立由司法所人員、公安干警、社區居委會人員、律師、志愿者、矯正對象家屬等組成的矯正小組,確定矯正責任人和協助監督管理責任人,簽定結對幫教協議書;找準切入點,加強與矯正對象的溝通和談心,使其從思想上接受社區矯正,并積極爭取其家屬的支持與配合,共同做好矯正對象的教育改造工作。

(2)常規期。司法所與公安派出所密切配合,采取有力措

施,將矯正對象的行為限定在法律和制度規定的范圍內;針對矯正對象的特點,找出矯治的側重點,采取集中學習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強化矯正對象的榮辱觀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其不良行為得到矯正,人生觀、價值觀、是非觀得到明顯轉變,集中學習每季度不少于1次;要關心矯正對象的心理健康,通過心理咨詢、心理輔導等形式做好矯正對象的心理疏導,矯正其不良心理,使之盡快適應社會生活,以健康的心態融入社會,避免重新違法犯罪,心理咨詢輔導每季度不少于1次;加強行為的引導,組織矯正對象參加清理非法小廣告、社區保潔、扶老助殘、參與治安巡邏等公益勞動,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公益勞動每月不少于6小時;掌握矯正對象的生活狀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生活困難的對象排憂解難。社區公共設施維護、社區保潔、社區保綠、植樹造林、為老幼病殘人員服務、公益性演出以及其它符合社會公共利益的勞動項目,(3)出矯期。司法所督促矯正對象寫出個人總結,依據考核結果,會同派出所根據有關規定和程序解除矯正,由街道幫教組織接茬開展安置幫教工作。

3、嚴促式矯治(C類)

對此類人員進行矯治,要堅持強化管控與人文關懷相結合,加重監管力度,突出心理矯治,實施多元化的教育矯正。

(1)初矯期。成立由司法所人員、公安干警、心理專家、社區居委會人員等組成的矯正小組,對矯正對象進行“會診”,從心理矯治和行為矯治上提出詳細周密的矯正方案,確定矯正責任人;會同公安派出所與矯正對象見面談話,告知其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規定,對拒不服從管理的必要時可采取相應的強制措施;做好矯正對象家屬的思想工作,最大限度地爭取其家屬的支持與配合,協助矯治其犯罪惡習;成立心理幫教、法律幫教、學習幫教、生活困難幫教分組排列體系,對矯正對象實施全方位地教育矯正。

(2)常規期。密切與公安派出所的配合,對矯正對象實施

重點監控,嚴格執行矯正對象的報到、遷居、外出請銷假制度,將矯正對象穩控在視線之內。矯正過程中,要在心理矯治上下工夫,做好矯正對象經常性的心理輔導和心理疏導,消除心理障礙,提高適應性,使其人格缺陷得到復健和預防,心理矯治每兩個月至少1次。強化思想引導,利用多種形式,大力開展以人生觀、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講案釋法為內容的法制教育,從思想上強化其自律意識和遵紀守法觀念,集中學習每月不少于1次;強化矯正對象的社會勞動實踐,加大公益勞動服務的力度,組織參加社區環境凈化、美化、綠化和社區服務等勞動,彌補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提高悔罪意識和自新意識,增強其社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公益勞動每月不少于10小時;積極推進勤探訪、勤談心、勤糾正、勤救助的“四勤”工作法,隨時掌握矯正對象的動態和現實狀況,千方百計為其排憂解難,使矯正對象感受社會的溫情,以健康平和的心態融入社會;對素質低、無一技之長、就業困難的矯正對象實施重點服務,協調勞動、民政等部門做好技能培訓、就業指導、和生活救助。

(3)出矯期。司法所督促矯正對象寫出個人總結,依據考核結果,會同派出所根據有關規定和程序解除矯正,由街道幫教組織接茬開展安置幫教工作。對矯正期間表現差的矯正對象在接茬幫教時列入重點對象管理。

四、具體要求

(一)認真組織,切實加強領導。對社區矯正對象實施分類管理是我區進一步深化社區矯正工作的重要舉措,也是有效提高教育改造質量的有效方法和有益嘗試,意義深遠,責任重大。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統籌安排,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為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證。

(二)整合力量,密切工作配合。各單位要善于利用社區資源優勢,借時借力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并在工作中明確分工,加強協作,統籌兼顧,各負其責,在管區形成齊抓共管、通力合作的良好氛圍,確保分類矯治工作積極穩妥地推進。

(三)求真務實,確保實際效果。推行社區矯正分類矯治法,要在求真務實、講究效果上下工夫,避免形式主義和敷衍了事。各街道司法所要綜合分析矯正對象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進行科學分類,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矯治措施和方法,嚴格工作程序,完善工作內容,強化工作措施,豐富工作載體,運用人性化的手段把教育改造工作向社會延伸,向矯正對象心靈延伸,向其家庭延伸,確保工作質量和社會效果。

(四)調查研究,拓展工作新思路。各單位要認真開展調查研究,不斷創新新思路、新形式、新方法,并及時總結工作中的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不斷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社區矯正分類管理辦法的有效實施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