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職業教育意見

時間:2022-09-16 02:08:00

導語:振興職業教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振興職業教育意見

為加快技能型人才培養,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更好地適應加快發展、富民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現就進一步振興職業教育提出如下意見

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指導職業教育工作

1.充分認識進一步振興職業教育的戰略意義。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階段之后,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經濟國際化的加速推進,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長,職業教育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進一步振興職業教育,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落實科教興皖和人才強省戰略、實施“861”行動計劃、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迫切需要,是加速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客觀要求,是增強產業競爭力、爭取發展主動權的必然選擇。要牢固樹立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發展、抓就業、抓富民、抓穩定的觀念,努力開創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局面。

2.今后一個時期職業教育發展的總體要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驅動、服務就業、主體多元、形式多樣”的要求,創新辦學思想、辦學體制和辦學模式,在深化改革中提高教育質量,在提高教育質量中深化改革,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以深化辦學體制改革為突破口,在充分發揮公辦院校作用的同時,充分調動社會力量辦學的積極性,營造公辦院校和民辦院校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圍繞資源整合和結構調整這一主線,壯大優勢院校和品牌專業,構建城鄉貫通、區域連接的開放式職業教育網絡,形成集職業教育、就業服務、創業指導為一體的公共平臺;抓住轉換辦學模式這一關鍵,確立就業導向,深化產教結合,建立以技能為本的教學模式,提升辦學質量和效益;以優化辦學環境為保障,創新投入機制,建立靈活高效的管理體制,營造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社會氛圍。力爭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形成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形成一批規模較大、競爭力強、特色鮮明的職業院校,使高等、中等職業教育分別與同階段普通教育的比例大體相當,全省每萬人口高、中職在校生數和參加職業培訓人數力爭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使職業教育在促進我省現代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促進勞務輸出特別是開拓國際勞務市場方面取得較大進展,使我省成為國內重要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和供應基地。

二、推進職業教育辦學主體多元化

3.拓寬多元辦學的渠道。堅持政府主導,確保教育質量,在充分發揮公辦職業教育作用的同時,充分調動民資、外資、行業和企業辦學的積極性,大力推動辦學主體多元化,特別要把民辦職業教育作為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營造公辦院校和民辦院校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為職業教育的大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鼓勵創業催生一批。鼓勵民間資本采取獨資、合股等多種形式,舉辦職業院校。特別要鼓勵和支持辦學基礎較好的民辦短訓機構,在符合條件的專業試辦中等學歷層次的職業教育。

——聯合辦學培育一批。支持公辦職業院校與各類企事業單位、民辦職業院校或民間資本合辦職業教育。省級以上重點中職學校要推出一些專業或項目開展聯合辦學試驗。支持公辦高等學校按股份制形式吸引社會投資,通過聯合辦學新建一批按民營機制運行的職業院校。

——推進改制激活一批。支持公辦中等職業學校進行整體改制,每個市可選擇1至2所學校先行試點,改制后原經常性投入辦法和教師身份保持不變。在推進職業院校的重組和整合中,要防止公辦職業教育資源的流失。積極開展中等職業學校校長公開競聘試點。全面推進公辦職業院校內部機制改革,實行更為靈活有效的管理、人事、分配機制,進一步增強辦學活力。

——扶持發展壯大一批。省里通過經費資助、貸款貼息等途徑,扶持若干所辦學基礎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民辦職業院校,使之上規模、上水平。各市也要重點扶持一批民辦職業院校。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組建民辦職業教育集團。

——依托企業發展一批。不能把企業辦職業教育作為企業辦社會的內容加以剝離。支持和鼓勵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發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和培訓。特別要支持和鼓勵大企業興辦一批緊缺的職業教育專業。注重依托企業建設公共實訓基地。

——擴大開放引進一批。積極引進發達地區和境外優質職業教育資源來皖單獨或聯合舉辦職業院校和分校。對來皖舉辦職業教育的,可比照享受有關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

4.完善鼓勵多元辦學的政策。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其實施條例,按照公平競爭原則,完善多元辦學的政策。

——優化審批標準和程序。著眼于鼓勵發展,從實際出發,修訂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并向社會公布。建立職業院校籌建過渡期制度,降低創業門檻。簡化審批程序,今后舉辦各類中等職業學校由省轄市人民政府審批。

——落實并改進投資優惠政策。各地要把各類職業院校建設用地統一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統籌安排。民辦、外資辦、企業辦等職業院校,在征地和減免建設配套等有關費用方面享受與公辦院校同樣的政策。民辦等職業院校可以接納社會捐助,專項用于學校建設,捐助者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和外資盤活公辦院校存量資產,通過校產置換、異地遷建等多種形式籌措經費,收入全額用于職業院校建設。對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達到一定規模的,可按一定比例返還教育費附加。民辦、外資辦、企業辦等職業院校在申報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課題,申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項目,評獎評優等方面享受與公辦院校同等待遇。

——改進招生政策。在充分尊重學校招生自主權的基礎上,統籌招生錄取工作。各市要把民辦、外資辦、企業辦等中等職業學校與公辦職業學校一并納入招生計劃和招生指南,統一向社會公布。允許職業院校免試招收應、歷屆中學畢業生。鼓勵職業院校面向殘疾人開展職業教育培訓。民辦院校可面向全國招生、到外省聯合招生和設立招生點。整頓和規范招生秩序,制止部門和地方保護。

——完善人事管理政策。民辦、外資辦、企業辦等職業院校教師在職稱評審、教齡計算、業務培訓、表彰獎勵、教科研活動等方面與公辦院校教師一視同仁。鼓勵和支持教師通過社會公開應聘、競聘等途徑在公辦與其他類型院校之間合理流動。逐步將各類職業院校教師醫療、養老、失業納入社會保障。允許職業院校設立具有較高收入的特聘崗位,招聘優秀專家上崗任教。允許采取人員經費總額包干的辦法,支持公辦職業院校改革內部機制。

三、深化職業教育資源的整合

5.通過資源重組做大做強一批職業院校。各市要在統籌職業教育資源整合方面切實負起責任,進一步打破地區、部門、學校類型界限,推動各種職業教育資源重組。圍繞優勢學校、優勢專業,采取劃轉、合并、遷建等辦法,每個市力爭組建若干所規模較大、特色鮮明、競爭力較強的中等職業學校。遵循自愿互利、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原則,引導學校、企業、中介組織組建職業教育集團。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職業教育園區試點。抓好職業學校“三重”(重點學校、重點專業、重點基地)建設。

6.多形式推進合作辦學。充分利用發達地區、城市及國外優質的職業教育資源及就業市場,開展城鄉、跨地區、中外聯合招生合作辦學,拓寬職業教育發展空間。

——加強城鄉合作辦學,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采取城鄉學校分段培養、城市學校安排實習與就業的方式,推動城鄉合作辦學。省屬職業院校和省重點職業學校要確定一所或多所農村中職學校,開展聯合招生、合作辦學。要根據“陽光工程”的要求,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工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

——推進跨地區合作,促進向發達地區的勞務輸出。積極組織開展跨地區職業院校聯合辦學洽談會或懇談會,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職業院校的聯系,采取分段合作培養模式,促進畢業生在發達地區就業。

——推進中外合作辦學,開拓國際勞務市場。組織有條件的職業院校,加強與國外職業教育機構的合作,引進國外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和教學管理方法,舉辦涉外職業教育和培訓,開辟畢業生赴國外就業的通道。

7.優化職業教育結構。重點加快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積極實施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計劃,結合我省“861”行動計劃實施,積極調整專業設置,重點加強數控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現代服務、護理等專業群建設。抓好高級技能型人才培養,積極發展技師學院,依托高等職業學院、高級技工學校、骨干職業學校和大型企業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四、加速職業教育辦學模式轉換

8.改革職業院校考核評估標準。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建立健全以就業為導向的考核評估體系,把畢業生就業率作為衡量職業院校辦學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標,推動職業院校面向社會和市場辦學,以能力為本位,深化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9.推進產教結合、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培養。在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教材編寫、實習實訓、就業等環節全面推進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實現從計劃培養到訂單式培養的轉變。國家級、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都要建立行業、企業和社會有關方面參加的聯合辦學機制。各類企業集團、大中型企業都要積極支持職業院校學生到企業實習、實訓,有條件的企業要與職業院校采取多種形式合作辦學。省級以上各類開發區要主動牽頭,組織校企合作辦學。

10.實行靈活、多樣、開放的辦學機制。職業院校要根據經濟社會需求靈活設置專業、開發培訓項目。改革職業院校招生、學籍管理和教學制度,把學歷與非學歷、全日制與部分時間制、職前與職后教育相結合,實行選修制、彈性學制和分層次組織教學,做到學習期限更加靈活,學習形式更加多樣,學習內容更加實用。逐步建立高職、中職、短訓和普通教育之間的學分認證制度。當前,要重點引導職業學校廣泛開展各類短期培訓。

11.切實加強職業技能教育和培訓。面向市場和社會,努力培養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

——根據社會需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圍繞職業技能培養,以崗位實際要求為導向,改進文化課的教育方式,增加應用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把實踐性教學貫穿于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高等職業教育基本學制逐步以兩年制為主,實訓時間應不少于半年;中等職業教育基本學制以三年制為主,實訓時間應為半年至一年。

——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積極采取校際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改善職業院校實習實訓條件。各市要統籌規劃,協調各方投入,加大財政扶助,建設一批區域性、開放式、資源共享的公共實習實訓基地。

——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鼓勵和支持職業院校實行固定崗位與流動崗位相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設崗和用人辦法。允許各市通過公開招考的辦法從企業引進人才到職業院校任教。開辟技能型人才進入職業院校的綠色通道,廣泛吸引和鼓勵企事業單位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員到職業院校專、兼職教學。各市要積極建立兼職職業教師人才庫,促進專業教師流動和共享。建立教師繼續教育進修和企業實踐制度,提高技能水平。加強省級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建設,加快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培養。鼓勵“雙師型”教師申報兩個系列的專業技術資格。

12.推動職業院校與職業中介一體化。職業院校要明確專門機構、專職隊伍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逐步實現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全程化、全員化、專業化、信息化”,推進職業教育和職業中介的緊密結合。省里要建立會員制的專門網站,吸引學校、企業參加,完善職業教育就業信息平臺。

五、全面優化職業教育發展環境

13.創新職業教育投入機制。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建立健全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新機制。

——增加并用好職業教育發展專項經費。把職業教育作為牽動經濟全局的重要先導性產業和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公益性事業加以扶持。省級財政要進一步加大對職業教育發展專項經費的投入。經費的使用要公平面向包括民辦職業院校在內的各類職業院校,重點支持骨干職業院校建設,支持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支持職業院校教師繼續教育和信息化建設。各市、縣(市、區,下同)要設立職業教育發展專項經費,其數額應不低于城市教育費附加的20%。

——實施職業教育扶貧計劃。要把對貧困人口開展職業培訓、鼓勵其學習技能、提高其素質作為扶貧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支持重點貧困縣實施職業教育扶貧計劃。市、縣政府要擠出財力,安排一定資金,通過發放職業教育“教育券”或“特困生補助”等形式,資助貧困生通過職業教育獲得致富本領。開展苦臟累險專業(工種)學生的政府助學試點。健全獎學金、助學金、貸學金制度。

——完善收費制度。根據職業教育特點適當增強職業院校收費管理的靈活性,在控制收費總水平的前提下,允許緊缺專業和品牌專業收費標準適當上浮,以及時反映市場供求,促進職業教育結構的優化。

——強化金融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支持。開發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特點的金融產品。推進銀校合作。支持利用學校后勤服務收費權質押和后勤服務設施抵押等方式籌集信貸資金。政府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要更多采取貸款貼息的方式,支持職業院校擴大融資。職業院校要加強管理,合理安排和使用資金。

14.完善職業教育管理辦法。繼續完善以市為主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獨立設置職業教育職務評定委員會和職業教育專業審定委員會,盡快制定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職稱評定辦法和職業教育辦學質量評估標準。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由學校按教育部制定的專業目錄自主決定,報省教育廳備案;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按照職業崗位群設置,由市級主管部門審批,分別報省教育廳、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備案。依法保障職業院校在招生、學籍管理、教師聘用及經費使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權。

15.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要進一步完善就業準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搞好職業教育(培訓)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銜接,加強勞動執法監察,及時調整和更新有關職業標準,搞好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強化崗位培訓,廣泛開展技能競賽活動。要實施職業教育宣傳工程,大力宣傳職業教育和技能型人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貢獻。表彰和獎勵職業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和優秀教師。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將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高技能人才納入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范圍。

六、加強和改進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

16.建立統籌協調的領導體制。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職業教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實加強領導和統籌協調。做好“十一五”職業教育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完善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職業教育聯席會議的領導力量,黨委分管教育工作和政府分管經濟、教育工作的負責同志都要參加聯席會議。聯席會議要定期研究解決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問題,更好地發揮宏觀指導和組織協調作用。各市、縣黨委、政府要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把職業教育納入總體規劃,統一布局,統一政策,統一管理,統一協調,科學確定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結構,整合和充分利用現有各種職業教育資源,規范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的辦學行為。促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把職業教育列入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對職業教育工作成績突出的市、縣給予表彰獎勵。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改進服務,形成支持、促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

17.加強職業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切實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大力推進職業院校黨團建設工作的創新,進一步做好在教職工和學生中發展黨員和團員工作,特別要加強民辦職業院校設立黨組織和發展黨員工作,為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職業院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把德育放在首位,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8號)和中央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精神,針對職業教育的特殊性,把學做人和學技能結合起來,重點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增強就業能力。

18.明確責任,抓好落實。各市和省直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工作,切實負起責任。要就中央和省關于職業教育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在近期組織進行一次檢查。省直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意見精神,結合本部門實際,制定實施細則,報省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審定后匯總下發。各市、縣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并認真抓好落實。省委、省政府明年適當時候將就職業教育工作組織專項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