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時間:2022-01-11 02:44:00
導語:大學生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積極響應、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和全國學聯的號召,按照學校和團省委相關文件精神要求,我校緊緊圍繞“青春映沃土,服務新農村”活動主題,繼續組織大學生參加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活動。大學生們在學習、宣傳、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生動實踐中,積極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進程,向人民群眾傳播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思想、先進的科學技術、科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學的發展理念,宣傳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為地方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和新農村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同時大學生們也在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礎上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一、活動概況
我校充分發揮專業特點和學生個人特長,緊扣活動主題,采取點面結合、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點上,我校集中組織了一支全國暑期“三下鄉”重點服務團隊——“大學生新農村建設宣講和科技支農服務團”;在面上,各學院廣泛宣傳、深入發動,以生產實習、教學實習為依托,結合各自實際,組建了58支“三下鄉”服務小分隊,以農業科技服務為重點,廣泛開展形勢政策宣講、新農村建設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企業幫扶、法制普及、經濟指導和未成年人保護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同時,積極號召回鄉度假的2003--2004級同學并要求2005級全體同學學習、宣傳、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就近就便推廣農業科技、普及法律常識、開展支教掃盲、環境保護和社會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與總結中學習、理解和領悟《文選》的精神內涵。爭取完成一批有價值的調查報告和研究論文。
(一)校級“三下鄉”服務團活動情況
今年,我校集中組建了安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農學院、管理科學學院和資源與環境學院等相關學院專業共19人為隊員的“大學生新農村建設宣講和科技支農服務團”奔赴安徽省新農村建設“千村百鎮”示范鎮之一——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義門鎮開展了為期9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1.政策宣傳
在活動中,我校服務團成員走進田間地頭、深入大街小巷,融入農民朋友當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宣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內涵、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觀念,在當地掀起了一股理論學習的熱潮。服務團通過圖片、展板、海報、宣傳單等形式向農民傳遞黨和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實施以工促農、統籌城鄉發展和支農惠農等重大決策部署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宣傳講解《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等有關內容。
2.科技支農
服務團針對當地農業生產現狀及農業生產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頂烈日、冒酷暑,有的放矢的開展了一系列高效、務實的科技服務活動。
(1)科普趕集。在當地集市設立咨詢臺,接受農民咨詢,為農民解答并實際解決蔬菜病蟲害防治、中草藥種植、畜禽疾病防治、土元養殖等生產實際中遇到的難題。同時,向農民介紹了科學安全使用化肥農藥和鑒別真假農資的有關知識。
(2)田間指導。隊員們在專家的帶領下深入到服務地的蔬菜基地、中草藥基地、苔干種植基地、土元養殖基地與農民直接接觸,進行現場指導,并結合技術推廣,幫助農民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進一步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指導農民繼續做好農產品的深加工、保鮮和儲藏,指導農民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當地農村現有的第二、三產業,促進農民多渠道增收。
(3)科技講座。專家教授先后在服務地舉辦了6場累計10多小時的科技講座,分專題講授了蔬菜病蟲害防治、中草藥種植、土壤施肥和肥力測定等實用理論和技術。講座內容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既普及了科學種田知識,又解決了農民遇到的實際難題;既提高了農民務農技能,促進科學種田,又有利于新型農民的培育,得到了農民朋友的一致好評。
3.法律普及
服務團針對服務地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小型講座、報告會、座談會、科普趕集等方式散發宣傳材料,宣傳講解《土地管理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農民工維權等法律知識。隊員們采用“通俗、易懂、實用”的普法宣傳方式,生動形象地的解決了群眾心中的疑惑,收到了良好的普法宣傳效果,增強了農民朋友用法律保護自己合法權利的意識。
4.社會調查
大學生們深入田間、地頭、農舍、學校、企業,以問卷、采訪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社會調查。隊員們與農民朋友共同勞動,促膝談心,與農民朋友的零距離接觸,調查了解當地農產品深加工狀況、村民自治狀況、文化衛生狀況、農民收入狀況等等。同學們向農民朋友虛心請教,與農民朋友進行交流。服務地的許多調查都是在林間的樹蔭下、農戶的家中、企業的廠房里、養殖基地現場完成的,只要是合適的場景,同學們就不失時機的與農民朋友進行交流,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為調查報告的撰寫提供了寶貴的素材,同時也掌握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一手資料。
(二)學院“三下鄉”服務小分隊活動情況
在學校的統一部署下,各學院黨總支、行政高度重視,成立了領導小組,結合各專業特點進行統籌規劃,分別組建了58支小分隊。各服務隊深入農村、深入基層、深入生產第一線,把先進文化、科技知識送到農戶家中,送到田間地頭,應用于生產實踐中。
茶與食品科技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深入黃山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點示范村——黟縣深沖村,開展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服務隊一行先后與該村茶葉經紀人代表、茶農代表進行座談。在聽取有關部門和村負責人關于深沖村新農村建設情況的介紹以及茶葉經濟發展現狀、存在問題、需要解決的困難后,服務隊又深入茶葉制作現場和茶園進行實地調研。針對深沖村的實際情況,結合茶葉市場現狀,服務隊對該村的茶農進行了茶葉技術培訓,贈送了100余份科普宣傳資料,并針對性地選定了深沖村茶葉面積大、技術基礎比較好的10戶農戶作為定點扶持對象,進行長期合作,發展一批、帶動一批,全力“打好茶品牌,做活茶文章”,力促深沖村茶葉經濟再上新臺階,真正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活動期間,隊員們還就農民工、子女上學、綠化美化和農村保險等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問題進行了調查。
動物科技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前往固鎮縣平橋鎮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18位成員頂著高溫酷暑,設立咨詢臺,發放科技宣傳單,為當地老百姓解決農業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與平橋鎮團委召開座談會,針對基層團委建設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走訪養豬大戶以及回族小組養羊戶,現場解答有關養殖方面的疑難問題;對養豬、養牛、養雞、養羊等方面的情況作了具體的調查。服務隊一行用最飽滿、最積極的熱情投入到為村民服務的工作中,開展了一系列貼近農村、農業、農民的有益活動。
管理科學學院赴長豐縣實踐服務隊,由土地資源管理、農林經濟管理、農村區域發展和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共同組成。服務隊分為三個小組,分赴長豐縣的十五個鄉鎮和經濟開發區開展實踐服務活動。實踐服務活動分為新農村土地資源規劃和新農村現狀調研兩部分。在實踐服務活動中,實踐服務隊主要為長豐縣各鄉鎮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全面、詳細、準確、合理的土地資源規劃。在各鄉鎮土管所(局)的組織幫助下,服務隊還與當地黨政領導、農村青年中心負責人以及各村支部書記、村長進行了多次座談交流。服務隊走村串巷,實地調查了各鄉鎮基本保護農田、一般保護農田以及建設用地的利用現狀及規劃等基本情況,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土地政策和當地發展規劃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的技術服務和技術指導。
理學院“四進社區”社會實踐活動服務隊在巢湖路街道以搭設展臺,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問卷調查及街頭隨機訪談深入了解社區中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宣傳情況;服務隊還協助社區居委會進行社區綠化、照顧老人、輔導學生等幫扶服務內容,并利用專業優勢幫助社區居委會完成了居民信息系統的優化與更新。理學院與河濱居委會還達成了長期合作協議。
由城市規劃、園林專業的全體老師和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共同組成的林學與園林學院服務隊赴績溪縣服務隊與績溪縣黨政領導、建委以及各村村長進行了多次座談交流,重點調查了仁里、湖村、揚溪、孔靈、朗坑五個行政村的產業結構、建筑等級、道路網絡等規劃基礎資料,不但提出了“完善鄉村功能,規劃細部景觀,突出民居特色,建設新型農村”的設計指導思想,而且已經初步完成了這五個村的新農村建設詳細規劃。
園藝學院組織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分隊在績溪縣開展為期一周的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宣講、社會主義榮辱觀宣講及以宣傳園藝產品種植、采收、貯藏、加工和病蟲害防治等為內容的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們通過走村串戶,與當地干部、農民座談宣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等精神,并對新農村建設的有關政策在當地實施的情況進行了調研。
植物保護學院暑期“三下鄉”活動設立35個服務小分隊,130名同學參加,以此為基礎,領導小組認真挑選了寧國市為“三下鄉”活動重點服務基地,并與寧國市聯合建立了“安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活動期間,指導老師和同學們立足當地村情、農情,開展廣播電視宣傳、舉辦專題講座、田間調查和指導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受到了農民群眾的一致歡迎,并得到了當地政府和新聞媒體以及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服務隊的全體隊員在學院蔣傳和書記的帶領下來到“阜愛家園”,聆聽艾滋兒童的感人故事,與“阜愛協會”進行了簡單的捐贈儀式,在“阜愛家園”與艾滋孩子進行聯歡。同學們走訪當地艾滋孤兒的家庭。服務隊的隊員精心設計了關于艾滋病的調查報告,在阜陽市區及周邊鄉村進行廣泛的問卷調查,得到了大量寶貴的第一手材料。
(三)學生社團活動情況
我校學生社團會員積極響應校黨委的號召,深入我省利辛、界首和皖南地區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學生社團愛心社的10名大學生志愿者和省青年志愿者協會成員組成的青年志愿者暑期預防艾滋病宣傳隊活躍在界首市的街頭巷尾,隊員們通過懸掛條幅、張貼海報、散發播放宣傳資料、開展同伴教育活動和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向當地群眾積極宣傳艾滋病防治知識;隊員們還深入到部分鄉鎮和田間地頭,通過游戲和知識問答等方式向村民宣傳艾滋病知識和國家農業新政策以及農民感興趣的農業科普知識。
學生社團“綠色家園”環保志愿者協會的同學們來到寧國、績溪,以鹿科動物為主體代表,呼吁社會各界重視對皖南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對瀕危物種開展了精細地野外調查活動,進一步了解野生動物資源的分布、數量、瀕危原因,并提出保護措施和建議。
(四)返鄉度假同學活動情況
我校萬余名同學積極響應團委號召,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利用暑假時間,從事新農村政策宣講、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三農問題”調研、促銷和市場調查等活動,積累了社會經驗,鍛煉了自身能力。18個學院共形成有價值和研究深度的調查報告和論文15000余篇,內容涉及新農村規劃、農業結構調整、農村保險、農村教育、水資源現狀、土地利用、新農村政策落實、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
二、主要收獲
通過我校今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得到了增強,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陶冶了大學生們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了大學生們服務社會的知識才干,有利于大學生們牢固樹立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勇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時代先鋒。各服務團隊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辦實事”的精神,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普遍贊譽,并取得了驕人成績和豐碩成果。
1.活動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好評,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服務團隊的隊員們深入農村、深入基層、深入生產第一線,堅持送理論、送科技進農家,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辦實事、辦好事。得到當地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眾的廣泛贊譽。此次下鄉既檢驗了團組織的戰斗力,磨練了大家的意志品質,又樹立了當代大學生在人民群眾心中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時也提高了我校在社會上的知名度。
2.增進了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解
廣大同學通過深入農村、農戶、養殖場、企業等場所,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傳播科學文化知識、法律知識,生活常識,傳播新觀念、新思想,在接觸社會生產實際的實踐活動中加深了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增強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動性和責任感,牢固樹立了社會主義榮辱觀。活動中,同學們深刻感受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重要性,認識到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必須堅持尊重實際、尊重群眾,要讓農民真正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要引導廣大農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建設自己的家園。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努力學好科學知識,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事業中來,使自己成為先進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踐者,努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3.開展實地調研,明確努力方向,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合格接班人
廣大同學通過自己的調查,特別是與廣大農民、工人和民營企業家的接觸,了解了我省經濟發展的歷程,深深明白了我省經濟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富裕,其源泉就在于黨的正確領導和始終有正確思想的指導。通過這次主題實踐活動,廣大黨員大學生堅定了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了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堅定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定了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和建設和諧安徽、平安安徽、實現安徽跨越式發展以及安徽的奮力崛起的強省富鄉的決心,振奮了精神,明確了努力方向,樹立了做黨和國家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信心。
4.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鞏固了專業思想和服務理念
我校教授和同學們戰酷暑、抗高溫,走進田間地頭開展科技、文化、衛生實踐活動,將科技知識無私的奉獻給了農民。在磨練了意志的同時,通過支農扶貧、義務支教、助學獻愛心等活動奉獻了愛心,同學們切身感受到廣大農民對科技知識的渴求、對脫貧致富的向往,明確了作為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堅定了自己的專業思想,提高了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明確了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事業服務奉獻的方向和目標。
三、幾點體會
1.服務社會,鍛煉自己,大學生志愿者的思想境界有了提高
通過深入社會和基層,大學生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有了更充分的認識,他們親身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農村巨變,加深了和人民群眾之間的感情,進一步堅定了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同時也加深了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深刻內涵的理解。大學生們既推進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先進文化的傳播,維護和代表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促進了農村的和諧發展,又增長了知識才干,提高了綜合素質,從而為他們更好地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大學生們深入到基層對各種社會問題開展深入調研后,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進一步激發,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得到增強,知榮明恥、以榮拒恥的思想得到升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得到進一步端正。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超越功利的理想者氣質、服務社會回報他人的公益精神、純潔樂觀的青春熱情在同學們的心中深深扎根。
2.創新手段,建立機制,大學生“三下鄉”的方式方法需要不斷發展
大學生們在實踐中把所學的專業知識,服務社會、回報群眾,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同時,促進了地方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開創了社會效益和人才效益并蒂開放的良好局面。
如何讓“三下鄉”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不斷探索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實踐證明,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活動內容、方式和手段需要不斷加以創新和發展。今年暑期我校大學生“三下鄉”著重從項目化運作、基地化建設、規范化管理等方面入手,依托地方政府、青年中心,將其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同步建設,通過制定相關制度措施來加強管理,保證師生活動安全,從而積極構建“三下鄉”的長效機制,推動“三下鄉”活動健康發展。近年來,隨著這些措施的貫徹落實,我校的“三下鄉”活動帶有顯著的院校、學科專業特征,涌現出一大批精品項目和特色活動,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3.擴大影響,鞏固成果,“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需要持久動力
開學后,學校對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進行了表彰。在收到的15000余份社會實踐調查報告中,評出了優秀組織獎3個,組織獎4個,先進團隊6個,優秀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論文)75篇,社會實踐先進個人96名。為使社會實踐的觀念深入人心,活動形成良好氛圍,進一步擴大教育成果,我們利用《安農青年》報、校園網、廣播臺、宣傳欄等進行廣泛宣傳,渦陽電視臺、寧國電視臺、《亳州報》、《蚌埠日報》、《新績溪》等媒體對我校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進行了報道,這些宣傳,不但堅定了大學生們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信念,而且為我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進一步深入開展提供了持久動力。
附件:安徽農業大學2006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獲獎名單
中共安徽農業大學委員會
- 上一篇:大學團委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總結
- 下一篇:大學生村官助理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