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社會矛盾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緊迫課
時間:2022-08-26 08:17:00
導語:正確處理社會矛盾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緊迫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要通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來不斷增強和諧社會建設的物質基礎,通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來不斷加強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保障,通過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來不斷鞏固和諧社會建設的精神支撐。當前,尤其要注重社會公平,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之一。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推進,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也接踵而至,并且呈現出多發性、復雜性的特點。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階段,正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關鍵時期。許多國家的發展進程表明,這個時期既是“發展機遇期”,又是“矛盾凸顯期”。隨著改革的深化、體制的轉換和利益格局的不斷調整,加上人們受各種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經濟利益的磨擦、思想觀念的碰撞,各種社會矛盾隨之增多,社會利益關系更為復雜。能否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使廣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關系到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鞏固,關系到黨的執政使命的完成,也是對黨的執政能力的一個重大考驗。對此,我們務必有清醒的認識。努力探索和著力解決好這一重大而緊迫的課題,應在三個方面下功夫。
選好切入點
解決社會矛盾,最根本的是要從處理好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入手。這是因為,當前的社會矛盾,大多是人民內部矛盾。人民內部矛盾既大量地表現為人民群眾之間的各種矛盾,又突出地表現為黨群、干群矛盾。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一大政治優勢,但脫離群眾又成為執政條件下黨的最大危險。來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性質決定的,是我們黨贏得人民群眾信任、支持和擁護的根本所在。但是,在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一些黨員干部漸漸淡薄了群眾觀念,滋長了脫離群眾的習氣,想群眾的利益少了,想個人的利益多了;想群眾的疾苦少了,想個人的安逸多了;考慮群眾的承受能力少了,考慮個人的“政績”多了;給予群眾的少了,索取群眾的多了;考慮同下面的關系少了,考慮同上面的關系多了;同普通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的聯系少了,同一些“老板”、“大款”的聯系多了;對群眾中的思想問題說服教育少了,采取簡單方法解決多了,等等。對此,廣大群眾很有意見。這些問題雖然發生在少數黨員干部身上,但危害極為嚴重,可以說它是影響、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一個根子,是引起社會矛盾和不穩定的重要因素,如果處理不好,勢必影響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實表明,化解矛盾,穩定社會,鞏固政權,歸根到底取決于人心的穩定。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既是黨執政的一條主要經驗,又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條重要原則。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牢記在心,并用以指導自己的實踐。
要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改起。廣大群眾對少數干部與民爭利和各種腐敗行為以及黨內存在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極為不滿,反映十分強烈,必須痛下決心解決。必須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緊密結合目前正在進行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把解決這些問題作為重點,認真加以整改。在加強思想教育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尤其是抓緊探索建立科學的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干部政績考核評價制度和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監督制度。
要從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群眾是最講實際的,他們是從一件件具體的、實實在在的事情中來觀察、認識我們黨的。只有堅持把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問題作為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從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困難入手,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使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才能得到他們的信任和支持。群眾中的困難、憂愁,要盡心竭力幫助解決。在這個過程中,要始終牢記“發展才是硬道理”,通過不斷推動發展,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多的現實利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這才是贏得廣大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的根本前提。
要從融洽與群眾的感情上著力。感情是密切關系的基礎,是化解矛盾的“潤滑劑”。黨員干部真正與群眾建立了感情,就會得到群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而又暫時無法解決的困難,群眾就能體諒,問題就容易化解。對人民群眾充滿感情,不是惻隱之心,而是政治責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價值取向;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根本要求。要關注民生,善解民困,善待群眾。要傾聽民聲,了解民意,掌握民情。要通過多種方式,同群眾打成一片,和他們講心里話,真正實現與群眾心靈和感情的溝通,與他們建立起魚水般的親密關系。
把握關鍵點
把握關鍵點,即我們常講的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具體來說,就是要根據誘發矛盾的主要成因,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盡量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的產生。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原理,經濟利益問題是“本原性”問題,其他問題常常由此派生出來。實踐也告訴我們,現階段的社會矛盾,盡管滲透于各個領域,表現為多種形式,但從根本上來講,都是利益因素所致。因此,化解社會矛盾的關鍵,就在于搞好社會利益調節,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當前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遏制并逐步縮小社會貧富差距的問題。應該說,社會成員之間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是必然的,但只有在合理范圍內的差距才是正常的。由于種種原因,近年來我國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之間的貧富差距有所擴大,這是一個潛在的社會風險。我們黨作為執政黨,要逐步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就必須注重社會公平,采取有力措施解決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這是維系社會公正、鞏固執政地位的基礎,也是化解社會矛盾、實現社會穩定的客觀要求。因此,必須盡快建立健全社會利益協調機制。要在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的同時,推動先富帶未富、先富幫后富,通過改革稅制、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實施就業再就業工程、抓好扶貧開發、進城務工農民就業等工作,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不斷減少貧困和低收入群體。這是從深層次減少社會矛盾,實現社會穩定的治本之策。
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不僅涉及收入分配、利益調節等社會經濟問題,而且涉及公民權利保障、政府施政、司法公正等社會政治問題。現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不少,廣大群眾的反映也很強烈。因此,必須十分重視對社會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完善,從政策上、法律上、制度上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全體社會成員都能接受教育,都能進行勞動創造,都能平等參與社會政治生活,都能靠法制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當前尤其要在土地征用、城鎮房屋拆遷、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過程中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現在,我們已經具備了解決社會公平問題的一定條件和手段。但我國還處在并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仍然比較低,經濟社會發展又很不平衡,處理社會公平問題必須從實際出發,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制定政策措施要考慮到財力和多方面的承受能力,并兼顧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群眾的利益,不可提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和口號,否則,問題解決不了,只能讓群眾失望,從而加劇矛盾。
抓好著力點
處理和化解社會矛盾的工作,其實質是做群眾工作。提高新形勢下處理和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實際上就是提高做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這方面,要著重做到“六個善于”。
一要善于引導群眾、宣傳群眾、說服群眾。我們黨反復強調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但這并不是放棄對群眾的引導、宣傳和教育。同志曾指出:“黨和群眾的關系的問題,應當是:凡屬人民群眾正確的意見,黨必須依據情況,領導群眾,加以實現;而對于人民群眾中發生的不正確的意見,則必須教育群眾,加以改正。”同志也指出:“改革發展越是處在關鍵時期,黨的群眾工作越要加強。”現在群眾中的一些怨氣,許多與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黨和政府的政策、主張及其所做的工作有關。所以,要加大對黨的方針政策的宣傳力度,運用多種形式,向群眾宣傳黨的每一項主張和具體政策,深入淺出地講清其內容、為什么要這樣做、應當怎樣做。要因勢利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之以法,細心開導,把道理講清講透。要特別注意教育引導群眾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問題,用發展的要求來思考問題,使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黨和政府真正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是為老百姓著想的。
二要善于暢通民主渠道,建立和完善民意表達機制。要按照十六屆四中全會的要求,“建立社會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暢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特別是要把決策的過程變為群眾意志表達和意見統一的過程。在出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和改革措施時,要充分尊重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堅持“大家的事大家議,大家的事大家辦”,積極創造條件,通過推行聽證和公示制度等辦法,鼓勵群眾參與決策,讓群眾充分表達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并吸納基層和群眾的正確意見,從而既保證決策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又加深群眾對決策的理解,增強他們貫徹實施決策的自覺性。同時,要高度重視新形勢下的人民來信來訪工作,努力從制度建設上尋求解決新時期信訪問題的新途徑、新辦法,使群眾的疾苦有地方訴,意見有地方提,怨氣有地方發。這是化解社會矛盾的有效辦法。
三要善于見微知著,取得化解矛盾的主動權。及時地發現問題,敏銳地洞察矛盾,是解決矛盾的基礎。任何矛盾都有其產生和發展的過程。領導干部要對當前的社會情況、現實矛盾以及潛在矛盾做到了然于胸;對一些可能導致矛盾的因素,要提前做好引導、疏導和化解工作,使之盡可能向有利的方向轉化;特別是對一些重大的帶傾向性的問題,要明察秋毫,見微知著,及時果斷地采取措施,以解決在萌芽狀態。一旦出現大的社會矛盾甚至群體性事件,要冷靜對待,審慎處置,及時化解矛盾。當矛盾露頭時,要防止其累積;當矛盾發生時,要防止其擴散;當矛盾擴散時,要防止其變異;矛盾處理后,還要防止其沉淀。
四要善于依法執政,依法化解矛盾。依法執政,不僅是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內容,也是化解社會矛盾的有效途徑。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任何領導干部都不允許凌駕于法律之上。要樹立法制觀念,強化法律意識,養成辦事依法、言必合法、行必守法的良好操守,摒棄以言代法、以權壓法、以權代法的不良行為。要善于把正確的行之有效的政策通過法定程序,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成為全社會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努力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加強對群眾的法制宣傳教育,引導他們按照法定程序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在法律的框架內正確認識和依法行使民主權利,依法解決各種社會矛盾。
五要善于依靠群眾自己解決矛盾,努力構建人民調解機制。一些地方在實踐中創造了依靠群眾自己解決矛盾的好辦法,如在充分發動群眾的基礎上,制定村規民約;把有威望的老干部和群眾代表組織起來,建立群眾調解組織;充分發揮各種社會組織的協調作用,等等。要認真總結推廣這方面的經驗。建立健全人民調解組織網絡,把人民調解工作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并不斷提高人民調解的水平和社會公信力。在堅持黨的領導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工青婦等群眾組織的作用,使之成為群眾利益表達的渠道,進行社會整合的特定主體。
六要善于學習,解決新形勢下做群眾工作“本領恐慌”的問題。要系統而不是零碎地、實際而不是空洞地學習唯物史觀,學習黨的群眾路線;學習歷史,學習法律、政策,學習做好群眾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識;還要學習做群眾工作的方法,乃至工作藝術和技巧。在此基礎上,以積極進取、富有生氣的精神狀態,來研究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不斷提高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
- 上一篇:政府工作如何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 下一篇:提高市縣領導執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