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城區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新機制工作匯報
時間:2022-02-22 11:47:00
導語:建立城區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新機制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落實屬地管理加強社區建設
近年來,周口市川匯區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在川匯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周口市人口計生委的指導下,進一步深化城區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夯實城區計劃生育工作基礎,全面落實“屬地管理、單位負責、居民自治、社區服務”的城區計生管理和服務工作新機制,做到“兩明確、三加強、建立四項制度”,有力推動了城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改革城區體制落實屬地管理
管理機制是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運行的基礎與核心。
1999年以前,川匯區城區計劃生育管理工作沿用的是“單位負責,條條管理”的管理體制,全市市直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和駐周單位的計劃生育工作由市計生委城區科直接管理,1999年由新華街道辦事處接管。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快,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人口和計生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主要表現是:下崗待業人員、失業人員和無固定職業人員大量出現;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城區;流動人口數量大幅增加;戶籍制度的改革使農轉非人員和人戶分離現象日漸增多等等。這些現象和問題的出現,使原來城區的人口和計生工作以“條條”和戶籍為主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的發展。
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依據《國家計生委、民政部、中國計生協關于加快城市社區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改革的意見》,成立了以市委副書記為組長,主管計生工作的副市長為副組長,相關的8個委局和5個街道辦事處行政正職為成員的人口和計生屬地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并以市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兩辦的名義先后出臺了《關于完善城鎮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管理體制的意見》、《關于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意見》、《關于明確計劃生育工作職責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圍繞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做到“兩個明確”。
(一)、明確屬地管理對象。
2003年9月,川匯區城區區劃由原來的1個街道辦事處擴大為5個街道辦事處。市政府適時召開城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管理體制改革會議,對原新華街道辦事處管理的191個公共單位和24個社區居委會按照新的管轄區域重新進行了劃分,在劃分和交接過程中我們明確規定,所有公共單位無論級別高低,無論單位屬性,其計劃生育工作均有新的街道辦事處負責管理。同時,社區居委會要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協助街道辦事處做好單位和居民的人口和計生工作。
(二)、明確工作職責。
街道辦事處統一管理駐本轄區的所有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工作、居住在本轄區的常住人口、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承擔宣傳動員、監督檢查、組織協調、日常管理及綜合服務的職能。轄區單位嚴格實行法定代表人責任制,自覺貫徹執行人口和計生法律法規和政策,服從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的管理、指導和協調。負責本單位的出生統計、生殖保健、避孕節育等日常業務,落實計生獎勵和優惠等有關政策和保障措施。
各公共單位的計生工作既要向所在地街道辦事處負責,又要向本系統的主管委局負責。市委、市政府還規定對有政策外生育的單位實行“一票否決”,一級機構對其下屬的二級機構有政策外出生的負連帶責任。近年來,先后對8個二級機構有政策外生育的單位實行了“一票否決”,對其主管的6個委局實施了通報批評和黃牌警告等處理,對單位的正職和主管副職、計生專干分別進行責任追究。
二、加強社區建設,夯實基層基礎
社區居委會是城市的基層組織,也是搞好城區人口和計生工作的落腳點。
新的管理體制建立后,他們按照《河南省城市社區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規范》的要求,制定了《川匯區創建規范化社區居委會計劃生育工作實施方案》,首先在新華路街道通橋路社區開展了計劃生育規范化社區試點的創建工作,今年三月在5個街道的所有社區開展了計劃生育規范化創建活動。通過創建活動達到了“三個加強”。
(一)、加強了隊伍建設。
建立健全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居民小組(樓院)→門棟四級人口和計生管理服務網絡。街道辦事處成立有人口和計生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管理本轄區的人口和計生工作;每個社區居委會配備計生副主任;住宅小區或者若干個住宅樓組成的樓院配備一名樓院長,擔任計劃生育宣傳管理員;選取計生協會會員、社會志愿者、退休老黨員、老干部、低保戶等人員擔任樓長或門棟長。
在樓院長的配備上,他們做到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參加競聘者要同時具備五個條件:一是女性;二是在本樓院居住;三是年齡一般在45周歲以下;四是具備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五是沒有違反計生政策。通過民主推薦、筆試、面試、民主評議、組織考察,5個街道的24個社區居委會配備了480名計生樓院長,并對她們進行了崗前培訓,使她們很快進入角色。為了更好地穩定隊伍,調動其積極性,市財政每年增撥12萬元經費,使24個社區居委會的計生副主任月工資達到400元。市人口計生委每年從計生事業費中擠出十幾萬元,給計生樓院長每人每月發放20元的崗位補貼。
(二)、加強了陣地建設。
他們統一明確陣地創建標準,先后投入資金20萬元,對社區居委會的計生辦公服務場所進行升級改造。每個社區居委會設立計劃生育辦公室、宣傳教育室(人口學校),具備條件的設立健康咨詢室(悄悄話室)、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圖書閱覽室、娛樂活動室等。在宣傳教育室(人口學校)和康檢咨詢室設置了優生優育、生殖保健、避孕節育、政策法規等宣傳版面,在社區居委會和樓院附近設置了固定的人口和計生宣傳版面、標語、宣傳櫥窗和政務公開欄,使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在社區能及時享受到計劃生育的宣傳服務。
(三)、加強了軟件建設。
根據屬地管理的要求,他們設計并統一印制了社區樓院人口和計劃生育戶口登記表,更新完善了社區居委會的計生臺帳。原來的社區居委會計生臺帳是以戶口為基準建立的,人戶分離和空掛戶的問題突出。今年三月份開始,他們逐樓逐戶逐人進行排查登記,做到轄區不漏樓、樓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按現居住實有人員為基準,重新建立社區居委會的計劃生育臺帳,做到一樓一冊,一戶一頁,并對已婚育齡婦女實行分類管理。
對居住在轄區內無固定職業、失業的以及與單位脫離勞動人事關系的已婚育齡婦女按主管類管理,由社區居委會負責出生統計、生殖保健、避孕節育等日常的管理和服務業務。
對居住在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在職已婚育齡婦女按協管類管理,此類人員由已婚育齡婦女所在單位具體管理和服務,并由單位所屬的街道(鎮)計生辦向社區居委會出具全市統一的《川匯區計劃生育管理證明》,工作單位定期向社區居委會通報該職工的生育節育及康檢信息,由社區居委會協助單位進行管理和服務。對居住在轄區內的流入已婚育齡婦女按流動類管理,對此類人員和常住人口一樣納入正常的管理和服務,做到同管理、同服務、同宣傳、同考核。
經過4個月的努力,他們共建立已婚育齡婦女檔案15289人,其中主管類2288人,協管類11669人,流動類1332人。排查出漏檔漏管已婚育齡婦女655人,剝離和移交到鎮村管理的已婚育齡婦女532人。目前社區居委會達到了“網絡隊伍建立健全,計生臺帳更新完善,管轄區域不留死角,服務陣地溫馨美滿”。
三、建立完善制度,規范管理措施
為有效地開展城區屬地化計生管理服務工作,他們建立了“四項制度”,實現了日常管理規范化。
(一)、建立定期清查和信息采集制度。
各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定期對轄區居民樓院集中入戶排查登記,對漏管漏檔的常住和流動人口已婚育齡婦女及時建立樓院臺帳,納入管理和服務。樓院長、門棟長每周到所轄居民樓院了解情況,收集人口和計生變動信息。社區居委會每月召開一次人口和計生工作例會,收集各樓院的新婚、出生、節育、遷出、遷入、失業、就業、流入、流出等信息,及時變更樓院計生臺帳。
(二)、建立信息通報和手續移交制度。
嚴格落實公共單位與職工居住地社區居委會之間的計生信息通報制度。單位每半年向職工居住地社區居委會出具全市統一格式的《川匯區在職已婚育齡婦女生育節育康檢信息通報單》。對辭職、辭退、除名等脫離原工作單位的已婚育齡婦女,由單位在30日內向社區居委會移交計生管理服務手續,社區居委會接收到《信息通報單》和移交手續后向其單位反饋接收信息。
(三)、建立流動人口計生管理服務制度。
街道計生辦固定專職人員分片包段,主要負責沿街門店和較大的市場中的流動人口計生管理服務工作。社區居委會對流入、流出居民樓院和背街小巷的已婚育齡婦女及時上門登記建檔,協助街道計生辦做好《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的辦理、查驗、康檢和催寄康檢證明等工作。他們對流動人口全部實行免費辦證、免費康檢、免費四術、免費發放避孕藥具的“四免一上門”服務。
(四)、建立目標管理考核制度。
市委、市政府對各市直單位簽訂了工作目標責任書,要求其內部要建立垂直負責體系和目標責任制。市人口計生委對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的計生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實行分類考核。對純屬農村的永安路、紫荊路街道辦事處按照農村的考核方案進行;對純屬城區的新華路街道辦事處按城區的考核方案進行;對既有農村又有城區的杜甫路、孝義街道辦事處分別按兩種方案考核,其成績按照城區和農村所占總人口的比例分別記分,合并后記入總成績。
四、幾點體會
川匯區城區的屬地化計生管理體制改革之所以取得一些成績,他們感到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領導重視是關鍵。
由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排除阻力,調動各部門、各方面的力量才能推動城區屬地化管理機制的進行。為做好屬地化管理體制改革工作,市委、市政府專門召開會議,下發文件,明確了各街道辦事處的管轄單位和相關部門的職責。市、街道兩級財政每年都把城區和流動人口計生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足額投入到位,將城區計劃生育工作納入政府目標工作責任制,由過去的計生部門唱獨角戲,轉為“黨政牽頭、部門配合、齊抓共管”,綜合治理得以真正落實。
(二)、社區建設是基礎。
落實屬地化管理與服務機制,關鍵是發揮社區居委會的作用。只有加強社區計生網絡隊伍建設和陣地建設,確保社區計生工作經費的到位,積極搭建社區服務平臺,才能把城區計生工作融入到社區、服務到社區、落實到社區。
(三)、強化責任是動力。小陳老師工作室原創
市委、市政府堅持對各街道辦事處和市直單位計生工作職責的落實情況每年進行兩次督促檢查,市人口計生委每年對各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進行考核排序。做到了年初有布置,年中有督查,年底有考核,并依據考核結果兌現獎懲,落實“一票否決”,增強了各級的責任心和危機感。
總之,經過近幾年努力,川匯區改革和完善了城區屬地化管理與服務機制,初步理順了關系,健全了管理服務網絡,城區的人口和計生工作初步步入了規范化管理服務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