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貧工作計劃

時間:2022-04-18 08:03:34

導語:科技扶貧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扶貧工作計劃

根據《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17個扶貧專項2016年工作計劃的通知》和《中共縣委辦公室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編制<2016年17個扶貧專項工作計劃>的緊急通知》文件精神,結合省、州對科技扶貧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為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完善科技服務體系,支撐引領我縣經濟社會快速持續發展,助推脫貧攻堅進程,帶動貧困村和廣大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科技扶貧2016年工作計劃

一、基本思路

以精準脫貧為核心,把握完善科技扶貧體系,以點帶面的科技扶貧總體布局和縣鄉聯動、精準發力的工作方法,以提升能力為主攻方向,以創新驅動和全面小康為目標,全面推進21個鄉鎮建立完善科技扶貧服務體系,以年度計劃脫貧的貧困村為重點,努力建設一批科技扶貧示范村和科技扶貧示范戶。精準制定科技扶貧措施,圍繞我縣優勢資源開發和特色產業發展,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應用,加強人才支持、技術培訓、科學普及、民生改善和平臺建設等,努力推進我縣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和全面小康。

二、主要目標

(一)推進科技扶貧示范體系建設。建立省級科技扶貧示范村2個、10戶示范戶;建立縣級科技扶貧示范村4個、20戶示范戶。

(二)加強科技扶貧服務平臺建設。建立1個縣級科技扶貧專項服務平臺,積極探索“自主建設、投資多元、功能綜合”的建設模式,實施“政府指導、企業運作、院校參與、農民受益”的運行機制,聯動形成核心區、示范區和輻射區,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三)提升特色產業技術支撐。以64個貧困村為重點,圍繞“特色果、綠色菜、道地藥、生態畜”特色農業產業發展,開發轉化新品種1個、新技術2項,轉化先進實用科技成果2項,打造一批能復制、可推廣、有示范性的成果轉化樣板。

(四)加大科技人才支撐力度。依托“縣校合作”機制,聯合縣農牧水務局等涉農部門,精心組織,強化監管,繼續選派科技特派員、鄉土專家深入全縣科技扶貧示范村、示范戶,以及64個貧困村等,有針對性進行科技扶貧服務,提高貧困群眾種養殖技能和水平,為脫貧攻堅提供智力保障。

(五)構建科技普及培訓體系。有效整合各級農村實用人才資源,建立一支由省州農業專家、縣級涉農部門技術人員、鄉鎮農業技術人員、“土專家”、“田秀才”等組成的多元化、多層次“農業專家顧問團”,分類分片區全覆蓋開展農業技術扶貧行動。鄉鎮為每個貧困村確定一名農技員作為聯系人,負責日常技術服務工作,協調顧問團專家開展技術幫扶。年內開展科普活動10次以上,培訓農牧民6000人次以上。

(六)大力加強科技致富明白人培養。立足各村發展農業產業優勢和實際情況,積極培養本村、本地科技致富帶頭人。培養農村科技明白人213人(64個貧困村每村2人、85個非貧困村每村1人)。2016年計劃培育128農村科技明白人。

(七)強化科技服務民生工作。探索推廣貧困鄉村民生科技,聯合相關部門、鄉鎮在人口健康、生態保護、防災減災等領域研究推廣先進適用技術2項以上。

三、重點任務

(一)積極構建科技扶貧示范體系。按照省科技廳科技扶貧方案要求,全面啟動鎮村、村等2個省級科技扶貧示范村和鄉村、鄉村、鄉村、鄉村等4個縣級科技扶貧示范村、培育30戶示范戶。摸清現狀,抓緊擬定科技扶貧示范村、示范戶科技扶貧方案,并組織實施。

(二)加強科技服務專項平臺建設。堅持分類指導、分級組織、分步實施,依托縣生產力促進中心建立1個縣級科技扶貧專項服務平臺,依托64個貧困村建立64個科技特派員服務站點。

(三)提升特色產業技術支撐。一是培育推廣一批新品種。以特色水果、綠色蔬菜、道地中藥、生態畜禽”為重點,推廣一批優質、高產、專用的突破性新品種。以生豬、肉牛、山地土雞等家畜家禽為重點,開展品種改良推廣,培育壯大地方優勢品牌,支持發展現代特色農業。二是集成轉化一批新技術。加強貧困鄉村種植業、養殖業,以及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等成果轉化,優化特色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探索完善一批新模式。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帶動農民增收的示范基地,推進現代農業規模化發展。探索三產融合的全產業鏈增值模式,加強技術鏈協同攻關,構建一二三產融合產業技術支撐體系。探索企業帶動技術脫貧模式,把吸納貧困戶作為重要內容,扶持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職業農民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導農戶與龍頭企業、合作社等建立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

(四)加大人才支撐力度。聯合縣級相關部門和省內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等,繼續實施“三區”科技人員計劃和科技特派員計劃,選派科技人員到貧困鄉、村提供精準科技服務。以64個貧困村為重點,組建由省州農業專家、縣級涉農部門技術人員、鄉鎮農業技術人員、“土專家”、“田秀才”等組成的“農業專家顧問團”,分類分片區全覆蓋開展農業技術扶貧行動。

(五)構建科學普及和技術培訓體系。爭取省州科技扶貧培訓項目支持,與縣農牧水務局、人社局等單位共同為64個貧困村各培養2名科技明白人,85個非貧困村各培養1名科技明白人。

(六)全面推進科技扶貧示范村建設。認真制定扶貧工作規劃,積極爭取和落實各級科技項目和資金,強化措施、分類指導、逐年實施,在2016年至2020年期間,在鎮村、村,鄉村、鄉村、鄉村,鄉村開展科技扶貧示范村建設,探索在新形勢下,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實現助農增收和整村脫貧致富的新模式、新方法。

1.村:由農牧科技人員,對村當年生產、生活狀況進行調研,做好貧困戶年度扶貧工作規劃;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發展道地中藥材、土雞、藏香豬養殖產業,組建專業合作社,深入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和科普培訓,組織貧困戶參加各類培訓班4期,參訓人員20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戶5戶。

2.村:由農牧科技人員,對村當年生產、生活狀況進行調研,做好貧困戶年度扶貧工作規劃;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發展道地中藥材、土雞、藏香豬養殖產業,組建專業合作社,深入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和科普培訓,組織貧困戶參加各類培訓班4期,參訓人員20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戶5戶。

3.村:由農牧科技人員,對村當年生產、生活狀況進行調研,做好貧困戶年度扶貧工作規劃;引進紫山藥新品種新技術,通過科技扶貧項目示范帶動,大力發展紫山藥產業,深入開展種養殖技術和科普培訓,組織貧困戶參加各類培訓班4期,參訓人員20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戶5戶。

4.村:由農牧科技人員,對村當年生產、生活狀況進行調研,做好貧困戶年度扶貧工作規劃;通過中藥材種植企業示范帶動,示范推廣羌活、瓦布貝母等中藥材規范化、標準化種植技術,發展道地中藥材產業,深入開展技術和科普培訓,組織貧困戶參加各類培訓班4期,參訓人員20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戶5戶。

5.村:由農牧科技人員,對村當年生產、生活狀況進行調研,做好貧困戶年度扶貧工作規劃;通過中藥材種植企業和種植大戶示范帶動,發展瓦布貝母產業,深入開展技術和科普培訓,組織貧困戶參加各類培訓班4期,參訓人員20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戶5戶。

6.村:由農牧科技人員,對村當年生產、生活狀況進行調研,做好貧困戶年度扶貧工作規劃;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組建專業合作社,通過企業示范帶動,發展高山綠色蔬菜產業,推廣海椒、洋蔥等優質高海拔種植蔬菜品種;深入開展技術和科普培訓,組織貧困戶參加各類培訓班4期,參訓人員20人次以上。培育科技示范戶5戶。

(七)大力加強民生改善。配合縣級相關部門,在全縣開展大骨節病等地方病防治技術研究及集成示范。開展川西北生態沙化治理、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等技術推廣,加強地震預警、山洪泥石流滑坡災害等減災技術研究與示范,構建區域防災減災技術防控體系。

四、進度安排

(一)制定工作計劃(2016年1月1日-3月25日):深入調研,明確扶貧對象,摸清扶貧對象的現狀,制定年度科技扶貧工作計劃。

(二)工作準備階段(2016年3月26日-4月10日):組織人員撰寫科技扶貧材料,申報科技扶貧項目和資金,動員扶貧對象,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其他科技扶貧相關工作,確保扶貧工作順利推進。

(三)攻堅階段(2016年4月11日-10月31日):組織人員全力推進科技扶貧各項工作,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年度工作任務。

(四)自查驗收階段(2016年11月1日-11月15日):按照年度工作計劃查漏補缺,根據省、州要求嚴格組織自查工作,形成自查報告。

(五)成果提交階段(2016年11月16日-12月31日):根據省、州統一安排,按照計劃提交科技扶貧年度工作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科技扶貧組織領導。建立全縣科技扶貧組織體系,成立縣級科技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科技和知識產權局、縣農牧水務局、縣環保和林業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相關部門分管負責人任成員,主要負責全縣科技扶貧工作的統籌部署,定期研究科技扶貧工作,指導科技扶貧專項行動計劃實施,解決科技扶貧工作中的重大事項。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科知局,負責科技扶貧專項行動計劃的日常工作。

(二)創新科技扶貧投入機制。除精準脫貧專項資金專項用于項目建設外,積極爭取省、州科技扶貧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特色資源培育與研發,培養213名科技明白人等。2016年度組織縣內企業、專合組織等預擬定上報省、州科技扶貧項目申報書5項以上,擬申報項目資金220.00萬元,預計2016年投入科技扶貧產業扶貧和科技服務平臺建設資金130萬元。同時,健全科技金融長效對接機制,引導社會、金融、資本投入,形成支持科技扶貧的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和支持信貸風險補償、科技擔保等多種金融模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

(三)改進科技扶貧項目管理。配合省州科技主管部門,在保證財政資金安全高效使用前提下,降低門檻,簡化程序,優化服務。申報條件上,放寬申報人資格,逐步取消項目資金配套,鼓勵科技人員牽頭與民營科技企業、專合組織聯合申報實施項目;支持方式上,實行無償支持、后補助、貸款貼息、轉移支付等;項目管理上,優化經費科目設計,注重績效考核。

(四)創新科技扶貧服務機制。貫徹和落實省、州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政策,探索建立科技成果所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處置模式。建立保障科技人員服務基層長效利益機制,鼓勵科技人員通過停薪留職、技術入股、技術承包、收益分成等方式深入農村創業服務。組織企業參與科技合作交流,宣傳推廣優勢特色產品。加強科技扶貧宣傳,及時宣傳新進展、新成效、新做法、新經驗和先進典型。

(五)加強責任落實和督查考核。建立工作臺賬制度和督查考核責任制,執行《省科技扶貧專項行動工作實績考核辦法》,落實《省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辦法(試行)實施細則》(川開發[2015]13號),細化分解科技扶貧任務,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加強科技扶貧調研與統計監測工作,構建科技扶貧統計信息報送和反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