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術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2 06:45: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外美術史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外美術史論文

篇1

關鍵詞:美術史論,審美培養,課程整合

 

美術史課程是師范院校美術教育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作為一種美術專業理論知識,是師范院校美術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美術史學習可以拓展學生的美術專業知識,豐富學生的視覺審美經驗,提高他們的美術欣賞水平。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師范生的美術史知識越豐富,對美術史學習方法掌握的越靈活,畢業后從事美術欣賞教學的專業素質就比較好。反之亦然。

一直以來,國內外的美術教育者,都從觀念和意識上一致肯定美術史學習對美術欣賞能力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具有不容質疑的價值。目前我國大多數學校的美術史教學中,中國美術史和外國美術史是分別進行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和學習美術以加強對自身區域文化的重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普通高校美術專業的課程設置借鑒了專業美術院校,卻忽視了培養目標的不同。

筆者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的方法,了解到大多數學生在中國美術史的學習上,對知識時間段上的對接不是很清晰,只有約43%的學生能夠正確回答中國隋唐時期相對應的知識。可見學生對美術史的整體時間概念掌握缼乏一個清晰的認識,中國美術史課程大多開設在大一這一學年,大一學生思想單純活躍,興趣愛好廣泛,可塑性較強,對老師講授的內容有一種新鮮感,渴求知識。科技論文。但由于思想不牢固,缺乏深入學習的自覺性和創新精神,知識積累不足不好進入研究狀態,所學內容不易串聯,教師在知識點講解上應當注重史話內容的聯系性,以適應現代學生的學習特點。

1 注重美術發展史講授的傳統教學思路。

所有的人類文明、文化無一不是經過歷代的沿襲發展而來的,中國繪畫更是有深遠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也是我國最早的原始繪畫)到唐代的人物畫再到宋代繪畫的鼎盛時期,再到今天中華民族百花爭艷的繪畫局面都繼承著歷代繪畫的精髓。科技論文。作為教師總是以把知識傳給學生為天職,這一點無可厚非。我們設想一下,我們的儲存量有多少,我們的知識有沒有更新。曾經有個教育學家說,我們教師不能給自己定位成一桶水,把水流給學生,因為這一桶水是有限的,水干了呢,所以他倡導教師一方面要給學生灌溉,更重要的是帶領學生找水源。在美術史講解過程中,注重介紹美術史中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由于社會背景、風俗不同而導致的藝術審美觀念和藝術追求演變發展走向,為了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多提倡“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思想指導下吸取藝術養料,把握時代精神提高審美素質。在傳統美術教學中,教師習慣用的是按時間順序講解美術發展過程,以美術的發展的史況作為重點進行講授,如在講解到春秋戰國時期,讓學生試著畫一畫《采桑宴樂戰紋壺》,感受一下上面的剪影式構圖,還可以說一說圖中所表現的內容,既有助于對作品的理解,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種方法可以將繪畫發展演變過程中的理論內容演繹的淋漓盡致,而且講的更加詳細、更加有助于學生理解這一時期的史論內容。

2 注重培養鑒賞能力的教學思路

很多學生對于美術史論課有一個誤區,認為史論課只是要了解一些名家作品,而對生活中的美卻視而不見,不懂得藝術來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服務于生活。科技論文。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紛呈的審美現象,以其經論精妙絕倫的姿態,給人們帶來審美的享受,諸如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等,都在顯露出個人對藝術審美的追求。美術史課中教師往往一講到底,這樣會造成教師很投入而學生默然的尷尬局面,然而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學生主體主動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創造性潛能。教師時刻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不斷探索與自省,全方位的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要與學生共同上網查閱資料,挖掘作品中的故事題材,每一個欣賞內容都可以用生動形象的故事來渲染。如韓熙載的《夜宴圖》可以配與舒緩的音樂,調動學生的情緒,以簡練的語言講述韓熙載是在怎樣的情形下創作出這幅作品,以及作者是以何種方式表現出自己當時的心情的。使學生對中外美術作品及其豐富的古代文化和藝術遺產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引導學生去理解領會和感動藝術的美。老師也要因人而異,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因,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覺得上美術史論課是一種美的享受,而不是可有可無的課程。而美術史論課時一種直覺的審視力,這種審視力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是對美術語言本身的理解以及豐富的情感經驗和對獨特價值的領悟。藝術作品對于學生來說往往是離他們的生活經驗較遠的,他們有更多的“沒見過”、“看不懂”,更不要說的是理解其精髓,感受其魅力了。因此,我們要做的是讓學生對這些藝術作品產生審美認同。

在許多教師看來,美術評論應該是評論家的事,似乎與學生無關,其實不然,在講授課程過程中,學生對于某一個時代、某一幅作品都有一種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覺。而作為教師如何抓住學生的最初感覺,可以做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點,積極引導學生對具體的美術作品進行欣賞,再如在講解油畫作品《開國大典》時,我要求學生仔細地觀察作品,用語言簡單的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課堂呈現一片活躍熱烈的氣氛。在充分的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后,趁機簡單地介紹畫家的生平和創作這幅畫的時代背景,然后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學生們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一堂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同時也獲得了美的享受,實踐證明這樣做的結果是使學生增強了對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對美術作品做深入完整的把握,結合審美感受的理性分析,才能達到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內涵和意義。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造意識,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采取多種辦法。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設生動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創新的潛能,做到敢想、敢說、敢做、敢畫,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激勵的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美術史論教學是高等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美術史論教學承擔著提升美術類學生藝術理論素養、增強藝術鑒賞能力、開拓藝術思維、推動基本技能發展等重要任務。美術史論教學是提高美術類學生藝術素養、人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人的行動總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人的情感對人生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情感的開發與升華,只有通過情感的作用,美育不同于別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種自由的形態,通過寓教于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使人的心靈得以凈化,當下是一個信息充斥、資源共享的時代,面對空前發達的信息渠道,學生們被動或主動地面對古今中外五花八門的文化現象時,常常會有些迷茫和無措。因而希望能夠通過課堂上尤其是文化味和藝術氛圍濃厚的美術史課得到一些深入的學習。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獲得更多更有用的信息,更多更直接地提高審美能力,讓我們易于為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弘揚人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個性和詼諧的發展、努力培養創新型人才而盡力。

【參考文獻】

1.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系中國教研室,中國美術簡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王宏建.藝術概論【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3.彭峰.美學的意蘊【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4.朱光潛.西方美學史【M】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篇2

【關鍵詞】設計史教材 編撰體例 編撰方式 編撰內容

一、問題緣起、界定與研究意義

設計史課程是我國高校各類藝術設計專業指定的必修基礎理論課,它對于藝術設計學科的各個專業方向而言是重要的知識背景,具有基礎性的作用。抓好教材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要上好這門課,選好教材十分重要。

然而,隨著藝術設計學科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出現了設計史教材編撰多管齊下的局面,教材的編撰問題亦日益凸顯。具體來說,主要存在三種狀況:第一,原有的工藝美術史作為專業理論的調整,著重挖掘曾經被忽視的內容,突出工藝規范與工藝加工的內容;第二,把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對應不同的歷史階段,只注重西方設計史而忽略了中國設計史,將設計史視為一種完全工業化之后形成的學科歷史;第三,各類院校設計史教材選擇的基礎知識體系未經嚴格慎選,總的說來以通史型教學為主,部分高校稍涉門類史、斷代史的教學。這些狀況具體到各高校開設的設計史課程,更是名稱不一、內容不一、教材體例不一等。①由此可見,將上述狀況列舉出來,很能說明設計史教材編撰探討的意義和價值。從正式出版的現有教材來看,設計史教材的編撰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便是論題探討的緣起。

本論題主要界定兩點:

第一,隨著學科設置的不斷擴展,設計史教材使用的名稱不一,包括中外工藝美術史、中外設計史,以及諸多直接產生于我國從工藝美術到設計藝術觀念變革背景中的設計門類史,如工業設計史、室內設計史、平面設計史等。這里為了論述的方便,統稱設計史,并分成三類:通史、門類史、斷代史。在本文討論中,以通史型教學的設計史教材編撰為主。

就設計史教材而言,由于設計藝術與工藝美術是一個有機體的不同階段的產物,研究設計史教材編撰,必然離不開對工藝美術史教材編撰的研究,由此把工藝美術史的教材編撰納入設計史教材編撰研究的范圍。本文研究的為設計史教材1960—2012年間文獻綜述編撰的發展,在此領域中,諸多專家學者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績,囿于篇幅,同時也為突出重點,筆者選擇有代表性的設計史教材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第二,教材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本文所討論的教材主要是指狹義的教材概念,是指教科書。

本文通過對20世紀60年代以來設計史教材的搜集、整理、分析,通過對相關研究文獻的梳理,從而對設計史教材發展脈絡進行歸納,有如下幾點現實意義:

1.選題的針對性。關注設計史的研究現狀,是近年來設計史學界持續關注的研究課題,但關注設計史教材的編撰卻鮮有深度研究。通過梳理可幫助我們理解高校設計史教材的面貌,尤其是教材內容的革新、充實、推展,這也是對設計史教材資料留存的一項重要補充。同時,筆者力圖依據高校設計史教材編撰的事實來揭示問題、分析問題,將呈現出來的主要問題,切入到相應的編撰案例之中加以論述,對下一步的教材編撰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2.設計史教材內容及知識結構的針對性。文章通過研究,以期探尋適合分層次教學的適用版本編撰體例。

3.為設計史教學實踐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

本文對既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設計史教材編撰問題進行思考,具有較強的現實性。

二、論題的研究現狀

基于論題的資料論述比較零散,筆者把查閱的資料(包括直接或間接的論述資料)分為四類:

其一,是涉及具體教學內容選取的討論。劉汝醴于1985年明確提出“關于海外的工藝珍奇,我們應該采取‘拿來主義’的態度,拿將過來,為我所容,為我所用”。②田自秉于1988年提出“……我們還應該把研究的范圍拓得更寬一些,不僅需要有工藝美術通史、專題史,更應該有各種斷代史尤其是對于近現代工藝美術史的研究……”③張孟常于1996年完成的博士論文《器以載道——中國工藝美術史分期研究》,論及早期五個教本的中國工藝美術史在課程內容上的革新、充實、推展。諸葛鎧于1998年指出:“從工藝美術的范圍和內容上,工藝美術史都應該得到補充,可用新的觀念寫工藝美術史。”④ 高豐于2000年指出:“許多藝術設計院校在講授這門課程時,或只講西方現代設計史,或還沿用中國工藝美術史的教材,容易給學生造成誤解。就此,探討中國藝術設計史與中國工藝美術史的區別……”⑤趙農于2001年就“藝術設計史論與工藝美術史論的本質區別等幾個問題產生了明確認識”⑥ 。2007年底,在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召開了“設計與中國設計史研究年會”,其中錢鳳根的《世界設計史的中國設計史板塊構建》、杭間的《中國的工藝史與設計史》、諸葛鎧的《關于中國設計史學術定位的思考》、荊雷的《以系統論的方法來研究并從事設計史教育》等文章,其內容都與設計史有關,并從教學資料的搜集、教學內容的選取等層面,或直接或間接地涉及設計史教材內容。2008年,李硯祖指出:“……設計史的研究同樣應在文化研究的平臺上構筑起自己的體系……重寫設計史需要考慮這些問題。”⑦ 這些文論給予本文很大的啟發。

篇3

太原師范學院系國家教育部批準,以本科師范教育和碩士研究生教育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師范院校。

學校位于山西省會太原,學院占地面積1233695平方米,(其中舊校區361252平方米,新校區占地面積872443平方米)。學校擁有先進的語音室、電教室、計算機室、實驗室和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紙質藏書125萬余冊,電子圖書6057GB。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教師821人,其中正高級92人,副高級317人,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歷的有524人。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普通本專科在校生17951人,專業門類齊全:設有文、史、哲、法、理、工、管、教育門類54個師范和非師范本科專業和專業方向,6個研究生專業,涵蓋了基礎教育的所有課程。

太原師范學院熱忱歡迎廣大莘莘學子來這里深造成才!

音樂系

1、音樂學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一定的音樂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本知識,具備一定的音樂實踐技能和教學能力,能在中、小學校特別是基層、中等師范學校、幼兒師范學校和藝術館(所)從事教學研究工作,也能在群眾和文化團體從事管理和宣傳方面工作的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民族音樂學概論、中國傳統音樂理論、世界民族民間音樂、中國古代音樂史、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西方音樂史、音樂美學、藝術概論、田野采風技能、音樂學論文寫作、視唱練耳、基礎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音樂基礎、配器法、歌曲寫作與改編、鋼琴或其他樂器演奏、山西民歌。

2、音樂表演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音樂學科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能在各級各類學校、教學研究機構和文藝團體從事教學、科研和演出工作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聲樂演唱、鍵盤演奏、民族樂器演奏、管弦樂器演奏、合唱與指揮、鋼琴即興伴奏、基訓與身韻、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基礎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音樂基礎、配器法、歌曲寫作與改編、中國音樂史與名作欣賞、西方音樂史與名作欣賞、中國民族音樂、外國民族音樂、山西民歌賞析、藝術概論、朗誦與正音、意大利語音拼讀。

3、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音樂學科理論、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以及電子、電子計算機音樂理論、實踐和創作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可在藝術傳媒、新聞媒體、影視制作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藝術創作工作,也可在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音樂教學和教學研究等工作。

主要課程:作曲與電腦音樂制作、視唱練耳、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配器、合唱與指揮、鋼琴或其他樂器演奏、山西民歌、中國音樂史與名作欣賞、西方音樂史與名作欣賞、中國民族音樂、外國民族音樂、音樂美學基礎、藝術概論、音樂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

美術系

美術系設有美術學、繪畫、動畫三個本科專業,自1986年美術系籌建、招生,至今已培養二十余屆畢業生。2011年,獲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2013年,獲山西省的省級特色專業。

美術系教學設施完善,擁有良好的教學條件,建有多媒體教室、機房、工作室、圖書資料室及美術展廳。美術系現有教職工3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博士1人,碩士14人。學生報考研究生的升學率已達到近20%。

1、美術學專業(本科、師范)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構成、裝飾畫、藝術概論、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美術鑒賞與批評、美學、設計與制作、文化藝術名著導讀、多媒體教學設計與制作、中國畫、油畫、雕塑、攝影、陶藝、水彩畫、水粉畫、多媒體藝術、大學語文、大學英語、教育學、心理學、中小學美術教學論等。

2、動畫專業(本科、非師范)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設計基礎、人體速寫、動畫基礎、動畫概論、人物造型、視聽語言、動作設計、攝影基礎、Photoshop、Flash制作、劇作、Maya、表演、動畫前期、動畫后期、動畫創作、大學語文、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等。

3、繪畫專業(本科、非師范)

本專業有油畫、中國畫、版畫三個專業方向,主要課程:素描、色彩、藝術概論、美學、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油畫材料與技法、油畫創作、中國畫基礎、山水畫技法解析、山水畫創作、工筆人物畫技法、工筆人物畫創作、版畫技法、版畫創作、PS基礎、大學語文、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等。

設計系

設計系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富有經驗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人員2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博士1人,碩士21人;學科帶頭人1人,學術骨干2人。全日制在校生七百余人。開設有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四個本科專業。新建成設計系教學大樓近六千平方米,配備有圖書資料室、計算機實驗室、專業實驗室及獨立專業教室等。

1、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平面構成、立體構成、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工藝美術史、設計學概論、插圖藝術、桌面出版與印刷、界面視覺設計、VI設計、書籍整體設計、數字動畫設計、交互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數字媒體概論等。

2、環境設計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立體構成、空間構成、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工藝美術史、設計人體工程學、效果圖表現技法、建筑與室內設計制圖、中外建筑史、模型制作、建筑設計、室內設計(陳設藝術)、室內設計(商業空間)、景觀設計(住宅小區)、景觀設計(公園街道)、景觀施工設計、展示設計、效果圖表現技法、裝飾構造材料與施工、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3、產品設計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工藝美術史、人機工程學、產品設計效果圖技法、模型制作工藝、材料與加工工藝、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用戶研究與市場分析、計算機輔助設計、制圖、現代家具設計、傳統家具創新設計、燈具設計、包裝設計、設計心理學等。

4、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工藝美術史、服裝設計基礎、服裝手繪效果圖、服裝工藝基礎、服裝設計元素整合、立體裁剪、中國服裝史、西洋服裝史、時尚網站設計、女裝結構與紙樣、服裝材料學、服裝設計與櫥窗展示、服裝商品企劃等。

舞蹈系

1、舞蹈編導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中國舞、現代舞、芭蕾舞等舞蹈編導以及教學與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舞蹈編導、舞蹈基本功訓練、現代舞專業基礎課程、舞蹈素材組合訓練、舞蹈劇目分析、舞蹈創作實習、中外舞蹈史、藝術概論等。

2、舞蹈編導(舞蹈教育方向)(本科、師范類)

培養目標:具備能從事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論的研究、舞蹈教學以及編輯等工作的高等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舞蹈解剖學、 舞蹈心理學、中外舞蹈史論、中外美學史中外文學、芭蕾舞基礎訓練 、舞蹈編導基礎、中國民族民間舞訓練、舞蹈教育學、中國古典舞訓練、現代舞基礎訓練、舞蹈劇目。

3、舞蹈表演(本科、非師范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舞蹈表演方面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舞蹈表演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具有舞蹈表演及評論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舞蹈、戲劇、影視表演原理與技能技巧 舞蹈基礎訓練。

書法系

太原師范學院書法專業,成立于1995年,在山西省內屬首家,在全國也比較早。專業教師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7名,中國書法家協會專業委員會委員2名,省書協副主席3名,省書協專業委員會委員5名。

1、美術學(書法方向)專業(本科、非師范)

主要課程:書法(真、草、隸、篆、行)、篆刻、書法史、古代書論、文字學、古典詩詞、古代漢語、美學、中國畫等。

影視藝術系

1、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戲劇影視文學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通過四年的本科專業教育,使學生熟知并掌握戲劇、廣播、電影、電視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以及劇本創作、影視評論、攝影攝像、影視前后期制作等基本應用能力,能夠勝任廣播電臺、電視臺、影視公司、戲劇院團等制作機構的生產實踐需要,同時能夠從事大眾傳媒、教學科研、文化藝術管理機構、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策劃、宣傳、教學等綜合性的工作需求。

主要課程:中國電影史、世界電影史、視聽語言、電影美學、中國電視史、影視批評、電影作品讀解、影視劇本創作、影視攝影與攝像、電視節目策劃、影視批評寫作、電視編輯、傳播學等。

太原師范學院2015年藝術類各專業招生計劃表

(具體分省計劃以各省招辦公布計劃為準)

科類

專業名稱

層次

學制

學費

(元/年)

計劃數(人)

招生范圍

測試科目

備注

藝術類(文理兼招)

美術學

本科

四年

7800

700

河北、江西、江蘇、河南、甘肅、黑龍江

(山西使用省統考成績)

素描、色彩

除山西以外使用省統考成績的省份以當地招辦公布的計劃為準

視覺傳達設計

本科

四年

7800

產品設計

本科

四年

7800

服裝與服飾設計

本科

四年

7800

環境設計

本科

四年

7800

繪畫

本科

四年

7800

動畫

本科

四年

7800

音樂學

本科

五年

7800

230

山東、河北、河南、甘肅、湖南

(山西使用省統考成績)

歌曲或樂曲一首

音樂表演

本科

四年

7800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本科

四年

7800

舞蹈編導

本科

四年

7800

200

山東、河北、湖南、河南、甘肅

(山西使用統考成績)

舞蹈基本功(40%)、舞蹈片段(30%)、音樂即興(30%)

舞蹈編導(舞蹈教育方向)

本科

四年

7800

舞蹈表演

本科

四年

7800

戲劇影視文學

本科

四年

7800

100

山東、河南、湖南(山西使用統考成績)

筆試80%、面試(即興評述)20%

美術學(書法方向)

本科

四年

7800

200

山東、湖南、河南、甘肅、江蘇

(山西使用省統考成績)

篇4

我們太習慣于用繼承與創新的思維去看待中國畫作品了,似乎畫在宣紙上的畫就要遵循中國畫的筆墨規律。如果是以中國畫的傳統筆墨要求,誰有可能畫出這么燦爛的作品呢?其根本的問題在于,慣性思維總以為宣紙根本無法承受這么豐富的顏色。所以,我們常常看到中國畫家們總是把顏色過濾掉,試圖用水墨表現豐富多彩的世界,然而卻不能使我們感受到這個世界確實是豐富多彩的。這不免讓我們感到失望與無奈。即便有用色彩的也是淡彩偏多;有賦色偏重的,也常常表現得俗不可耐。生宣紙真的就只能停留在水墨和淡彩嗎?看到聶危谷的畫,這個定論被徹底地打破了!他那印象派一般的色彩竟在生宣紙上揮灑得淋漓盡致,印象也就在這淋漓的揮灑中衍化為書寫性的意象,亦中亦西,圓融無礙。聶危谷借鑒于印象派而又升華為意象表現的作品令我陶醉!我很想與作者交流創作心得,并想購藏其中兩幅畫作,遺憾的是當時畫院同仁與畫家聯系不上。于是只得細心品讀,與作品單獨對話了。真的令我感動,聶危谷以全新的藝術理念、全新的審美視角、全新的表現手段開創了全新的獨特面貌。20世紀以來西學東漸,中西繪畫優長互補提升了中國畫的表現能力。在繼承古法的同時,現代中國畫家嘗試了諸多古人未曾想見過的畫法,但留給當今中國畫家再探索的空間仍然不小。聶危谷善以瞬間感受把握整體視覺印象,統領紛繁的建筑結構與雕績滿眼的紋飾,并巧妙利用生宣紙遇墨滲化之氤氳與積色之硬痕,寫出既有婉約朦朧韻致,又有堅韌陽剛骨力的墨色趣味,生成了剛柔相濟的視覺效應,恰到好處地為東西方建筑營造出別具一格的意象美。他筆下的古建筑,尤其是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之類繁花似錦般的教堂和宮殿,都在其揮灑自如的寫照中,獲得了豐富多彩而又渾然一體的表現。然而要做到這一點卻具有相當大的難度,不僅需要畫家具有敏銳的感受力,還必須擁有妙合于對象的表現方法。如果說美國的波洛克滴灑出的是漫無節制的抽象圖像,而聶危谷卻是在造型的約束下自由地跳躍,則更能體現出作者那超凡的膽略和控制力。

這類建筑題材,如果采用工筆畫法,難免拘泥于結構細節而失之于刻板;采用寫意畫法者,又往往大而化之而流于空疏。聶危谷的建筑畫法則顯示出與眾不同的品質。他把紛繁復雜的建筑結構以雜而不亂的草書筆法寫就,金碧輝煌的建筑色調則由流光溢彩的色線匯成。密集的線條與豐富的色彩合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繪畫語言,與我們實際親歷中外歷史建筑留在腦海中的印象處于似與不似之間。是一種熟悉的陌生――既賦予欣賞者與建筑形象相印證的親近感,同時又予人充分發揮自由想象的陌生感。想必正因陌生感的存在,才使得其作品擁有了某種撲朔迷離的魅力而耐人尋味。他拋開所有的觀念、所有的束縛、所有的成法,超越一切,又巧妙地容納著一切,以他綜合的人文修養與才華,盡情地舞動著他那靈性的舞步,當我們不再沉迷于某些可衡量的技巧時,卻可直接感受著他所表現出的那種意境下精神的升華,體驗著作者的內心對人類文明的那份感動!我嫣然看到的是一曲又一曲跳躍在宣紙上的華爾茲。

值其新作展與新畫冊面世前夕,我欣然寫出以上感想,祝愿他的藝術創作取得更加令人矚目的成就。

篇5

關鍵詞:設計概論 教學方法 現代化教學

現代科技的發展,網絡的普及,為我們帶來了更多資源的同時也使得理論課教學面臨新的問題。目前,大學生大都處于90后,思維更為活躍,性格更為自我,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已經不能夠滿足現時代的需求。“中國夢”和新型教育理念的實施更為高校教師提出新的要求。在這種環境下,作為設計概論課程的教師應利用好現代化這把雙刃劍,大膽改革新型教學方法和手段,將培養適應新時代的大學生為目標,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長期發展需要。

一.設計概論課程在高校藝術史論課程中的定位

設計概論課程作為藝術設計等專業的基礎理論必修課,以設計的基本思想、應用原理、設計歷史和設計教育為主要講授內容,是學生學習和掌握設計專業理論的重要基礎,也是進入專業設計學習的綜合性和指導性理論素質培養課程。同時,也作為我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主要科目,體現了這一課程在高等藝術設計教育體系中的意義和價值[1]。可見,設計概論課程開設的必要性。

國內各高校的設計概論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習并掌握設計的基本理論體系,掌握圍繞設計項目運作而形成的基本方法和程序觀念。設計概論課程一般都設置在大一或者大二,主要目的是使學生了解設計的內涵與外延、設計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中外設計之溯源、設計的分類以及設計師和設計批評等基本理論,提高學生的藝術設計文化素養,并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學生提供最基礎的設計方法論。

二.設計概論現實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關于高職院校的設計概論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研究與實踐,在近幾年高校教育改革中也初露規模和成效,例如尹慶民《應用型高校教育改革與教學實踐創新》、金國華《高校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探索》、周湘淅《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策論》等專著,《關于高職院校公共藝術課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思考》、《非遺視角下高職藝術設計類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嘆息高職院校藝術造型類課程的教學模式》、《高職等設計概論課程建設探討》、《“設計概論”課程教學創作型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的“設計概論”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關于高校設計概論課程新的教學實踐模式探討》等論文和期刊都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經驗。但有關新時代下新手段的研究都還處于起步和嘗試階段,而且并未形成規模,仍需要進行第一線的探索和嘗試。

首先,教材相對單一。自2002年起,有關設計概論課程的教材大致有趙平勇、李立新、李硯祖、李立芳、尹定邦和趙農等編著的。一部符合現代教育要求的教材,應當是群賢同道精誠合作的結果;而設計學科本身對“團隊精神”的執意強調,更是這一學科發展的學術基礎[2]。編撰教材并非易事,特別在當下信息、技術、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要把本學科內最優秀的成果傳遞給學生,并要講求科學性,更是困難重重。當前國內的教材大都存在知識陳舊、案例老化等問題,這也是目前設計概論課程中學生普遍認為“理論無用”的原因所在。

其次,教學方法過于傳統。雖然多媒體教學早已普及,但“滿堂灌”、依賴PPT的情況并未改善。單一的采用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傳統授課方式,就會容易使學生產生“假知”,從而導致知識與能力的脫節。而且容易使學生產生依賴和期待心理,抑制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造思維的培養。

第三,與專業課程聯系不夠緊密,社會實踐性較弱。教學與實踐的關系,一直都是高校教改所面臨的急迫解決的問題。目前,對于兩者關系的認識存在兩種錯誤傾向:一種過于強化實踐教學的價值,而否定理論教學的意義;另一種則認為理論是理論,實踐是實踐,過于強調學校理論的專一性,而忽視對兩者的結合。

在當下以及未來的科技發展的動力之下,應變被動為主動,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創建新型的教學結構,探索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確立新的教學關系,使O計概論等理論課程更為有效的與學生自身相聯系,理論聯系實踐,理論幫助實踐,積極地提高設計概論課程在教學中的實效性。

三.課堂教學方法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創新

在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中,轉變教師思維是第一步。課堂不應該是一群“觀眾”面對一個“演員”,而應該是一個“導演”組織一群“演員”。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對史論課程一般都興趣缺缺,而且,大多數藝術專業的學生文化底子較為薄弱,缺乏自我學習能力,加之教師一味地講授,不免會使整個教學效果不佳。因此,首先應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的為學生傳授基本的理論概念,在與具體設計作品的結合中,來感受知識,增強記憶,促進學生思維的活動。比如,在講授設計與科技的關系時,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播放最新科技成果的視頻,學生在贊嘆科技力量偉大之時,再將設計與科技的關系講授給學生,然后再播放些許設計與科技相結合的視頻,使學生感受到設計中的技術美,從而提升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興趣和學習能力。

其次,大學校園是教改的領頭羊。互聯網掀起的數字革命讓人們進入了“在線”的時代。社會呼喚的是有創意的新型人才[3]。微課堂、慕課堂正在顛覆我們的認知。微課的開展,改變了單一的傳統教學,雖短短幾分鐘,但卻可以對不同階段的學生提供因地制宜的教學,進行個別化教學。比如,將設計概論課程的知識點進行分割,分別錄成微課,上傳至學院網站,供學生自由選擇,甚至可以增添彈幕,在提問版塊留言,因材施教。

2012年10月,美國著名的《時代周刊》雜志發表了名為“大學已死,大學永存”的深度報道,探討慕課給現代大學帶來的沖擊[3]。例如在2014年7月,清華大學物理系大三學生楊平凡上了清華大學上線的第一門慕課“電路原理”,并考試合格,以及隨后眾多高校也陸續推出在線課程,不但能和自己所在學校的分數互認,還能拿到外校的第二專業證書[3]。設計概論課程的慕課改革也是行得通的,而且在此基礎之上,還可拓展學生的視野,了解最新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和發展。大部分高職高專學校,以及國內大多數院校,很難做到專家、教授成群,除去可以聘請客座教授或者舉行專家講座外,慕課是獲取教育資源平等最為方便和快捷的方式。

第三,《2014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揭示了今后六項新技術對高等教育教學產生的影響。這六項技術是:翻轉課堂、學習分析、3D打印、游戲和游戲化學習、量化自我、虛擬助理[3]。這些都成為我們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的方向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設計概論等史論課程,可以根據不同章節進行靈活教學。比如在進行設計師章節的教學,我嘗試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讓學生分組,自己制作PPT,請學生自己來分享有關設計師、設計理念和設計作品,并闡述對設計職責和社會服務的認識。然后我再進行總結式講授,一方面起到了推波助瀾、加強記憶的作用,另一方面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進一步豐富知識點,也有利于學生將來確立自己的設計風格[4]。再如講有關中國設計溯源時,帶領學生前往河南省博物院,進行實地講授,這種實物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和教學手段,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會記憶猶新。

四.結語

借助高新科技手段為媒介,打破原有的傳統教學,以“微課堂”、“網絡教學”、“游戲教學”、“理論講授與聲像結合”、“Unity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為實驗,從“以教師為主”向“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轉變。采用課題小組成員探討、與學生代表座談會以及問卷調查等手段,通過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對大學生藝術設計教育載體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新時代下大學生設計概論課程載體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依據大學生藝術與設計理論教育載體發展與創新普遍遵循的原則,使學生具備基本的理論研究能力,反思設計教育、行為能力[5],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并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刺激學生的深入思考,最終提出新時代下設計概論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學科發展與創新的策略。而且對提高學生的設計藝術修養、自主學習能力、造性思維以及人文素養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慧,高職藝術設計理論課程現狀與教學對策[D],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08

[2]尹定邦、邵宏,設計學概論[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4

[3]湯敏,慕課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

[4]成娟,淺探《設計概論》課程的教學方法[J],文教資料?高教高職研究,2008年26期

[5]聶世忠,設計概論課程自主研究性教學談[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5年33期

篇6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裝飾》雜志原常務副主編郭華在長期從事美術設計、繪畫創作和理論研究工作的過程中,認真研習傳統,汲取外來營養,深入生活,體驗自然,逐漸梳理出自己的審美理念和藝術追求,完成了對傳統筆墨的現代轉換,形成其獨具特色的審美樣式。郭華在藝術創作中發現:冬后的群山,萬木蕭疏,因有梅花的裝扮而錦繡壯麗;而梅花在廣袤的山水間,更能呈現出其不畏霜雪、孤高偉岸的氣質。他移情造境,讓梅花與山河情景交融,創造了一種古今畫壇未曾有過的新的山水畫體。他賦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表現出一種氣壯山河的時代精神。

早在1992年中國美術館即批復同意郭華于1993年6月舉辦“郭華中國畫展”,后他因事去美國探親而未能舉辦。但是1994年1月,郭華在美國舊金山成功舉辦了“郭華水墨畫展”,產生了很大影響,獲得了眾多好評,當地《星島日報》于1994年1月31日報道稱:“美洲亞洲藝術學會新春雅集――郭華獲贈博學會士名銜”。

1997年5月,郭華在日本東京銀座“富士美術沙龍”舉辦了“郭華水墨畫展”獲得成功。東京“日中水墨交流協會”數次邀請他在京都和東京博物館舉辦“日中水墨交流合同展”,他三次獲得該會頒發的“感謝狀”和“特別賞狀”。

人民美術出版社于2008年11月出版的《郭華水墨畫集》,受到美術界和有關方面的關注和好評。《北京日報》、《北京晚報》、《藝術報》等數家報刊相繼發表了他的繪畫作品或評論。中國國家圖書館和全國多個城市的圖書館及日本國會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以及國內多家藝術高校,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和美國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圖書館都收藏了該畫集。美國國會圖書館不僅為《郭華水墨畫集》做了編號,還加裝了套封。中國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文化部國韻文化書畫院和中國美協等單位邀請郭華參加“神州風韻――首屆華人書畫藝術年展”以及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傳統風范――中國畫名家四條屏作品展”;《神州風韻》、《藝術之巔》和《中國書畫收藏年鑒》收錄了其多幅作品。

2009年6月,《中國書畫報》發表了郭華畫集中的多幅作品和“自序”,受到了讀者的歡迎和贊賞。郭華的作品之所以給人以美的感染力的同時,會傳達出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是因為其筆下的山與海、水與梅都被賦予了真情和靈性,呈現出從畫家心間流淌而出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給人一種直抵心靈的感覺,因而能產生共鳴。

《中國收藏?書畫》雜志的編輯在發表郭華的作品時就指出:“通常畫梅,均以梅為主體,再輔以花鳥、明月、白雪等‘小景’,然而郭華的梅花別出心裁,將梅花置于山水畫的大背景之中,因此他畫的梅屬于山水畫而非花鳥畫的范濤。讓梅花開在山水之間,既為梅花的生存狀態營造了遼闊的空間,也有了梅花與背景山水的呼應,從而更加凸顯了梅花傲雪、堅忍不拔的精神。”

讓梅花與河山有機地融為一體作為抒發思想感情的載體,是郭華水墨畫的主題,更是他繪畫創作的主旋律。其作品《寒香萬里動山川》是根據《沁園春?雪》中“紅妝素裹,分外妖嬈”而創作的丈二大畫。畫家以多種寒灰色用快筆點的筆法營造了雪后群山云千重、氣勢遼闊的藝術境界。長城腳下橫貫全幅的紅梅,用枯筆重墨揮就的主干曲屈昂揚飽含生命,用斧劈皴繪就的雪后壘石與紅梅相應成趣。畫家把兩棵紅梅虬干處理得縱橫交錯流暢自然,在勢和氣的貫通方面,富有節奏和韻律,與雪后的群山上下呼應、渾然一體,從而使得整個畫面呈現出“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千里雪峰、萬里梅香的錦繡壯麗場面。

廣受讀者贊賞并被買家認定有收藏價值的《巴山春潮急》,描繪了山石間盤根錯枝的黃梅在瀑流湍急的山間情景,豐富多變的用筆、用墨和著色,把久經風雨的山石、急流而下的瀑布和搖曳的黃梅塑造得物象優美、對比分明、動靜相宜、渾然一體。面對此畫,似可嗅其香,聞其聲。

其他如《松梅凌寒立蒼茫》、《眾芳搖落獨喧妍》、《總把清香付蒼茫》、《夕照雪嶺》、《月朦朧》、《峽谷賞梅》、《梅開萬山春》等多幅梅花與山水結合的成功之作,都說明了郭華在傳統基礎上獨辟蹊徑,創造出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郭華對梅花情有獨鐘。為畫好梅花,他踏訪了江南大多數梅花勝地,“搜盡奇枝打草稿”。他從多方面表現了梅花昂揚的精神氣質。他用大虛大實、抽象與具象結合的手法,充分利用宣紙的特性和墨色的效果,結合冰雪中梅的晶瑩剔透之美及其孤高偉岸的氣質之美而創作的《清香四溢》和《冰骨玉肌》,獨特而唯美,在古今畫梅者中實屬少見。

賞讀郭華的繪畫作品,其清新雅健的畫風令人心曠神怡。這首先得益于他幼年酷愛繪畫,廣師敏學。1959年,他以調干身份進入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至1962年。在染織美術系“國畫教研室”,他面對面受教于著名畫家田世光先生,并拜訪了諸多名家,如陳半丁、李苦禪、陳東湖等,受益匪淺,奠定了他終生進行美術創作的堅實基礎。

其次得益于他從事美術設計工作數十年。因為工作需要,他長期到全國各地寫生、采風,眼觀手記,“胸羅萬象”。把在設計工作所積累的表現技法和裝飾手段運用到創作中,是他繪畫作品的一大特點。

第三,得益于他飽覽詩書和中外古今名跡。特別是他對原工藝美術學院圖書館館藏的大量古今中外名作進行編審時,零距離對每件作品進行賞讀和研究,心摹意追,豐厚了他的繪畫學養。

第四,得益于他通覽畫史、畫論和相關的史、文、哲文章。在負責《裝飾》雜志期間,他審讀大量的學術稿件,眼界自高,厚積薄發。他先后在《美術史論》等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了《田世光先生的藝術與人品》、《書法與工藝美術》、《社會審美心理與功能因素》等多篇有關書、畫的學術論文,豐富的學術積累使他能從理論的高度思考和審視自己的創作。

他的學養和繪畫技術令他的創作進入了自由王國。他作畫沒有條條框框,不拘于前人既有的筆墨圖式,不依傍于哪家哪派;他以一顆赤子之心,去體察山川明晦、花開鵲啼。他追求的不是形質的逼真和表象的自然再現,而是對大自然的超越,是物質的,更是精神的,他看重的是作品所展示的氣勢、氣韻和氣質。

郭華在深入生活和創作實踐中獲得靈感,他移情造境,把自然現象與理念結合起來抒感,創造了獨具一格的繪畫作品,這在其“梅花與河山情景交融”系列作品中尤為突出。從畫集首頁《玉宇三英》到最后的《梅開萬山春》等作品中所呈現的新穎結構和人文氣象,充分表現出他的藝術創造力。

對色彩的大膽運用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他運用冷、暖傾向的多種灰色調,為梅花營造冬末的生存環境;用色墨交融的方法于色彩斑斕、光影迷離之間,為作品注入生機和活力。

他長期對書法藝術進行研究和實踐,故能“以書入畫”,操筆狀物,疾得法,既可輕寫蟬翼,又能如高山墜石,大筆揮灑,如大將閱兵,有氣吞萬象之勢。

他吐故納新,熔古鑄今,既有傳統風范,又有時代氣息。他在傳承中,以獨特見解和創新精神創造了自己鮮明的繪畫風格。

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唯有有智慧的、有道德的、人品高尚者,才能得山水之樂。詩家有云:“情致力于中而形于言。”又曰:“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郭華以赤誠之心,提煉自然之神韻,有“盡精微、致廣大”之妙。我們能從他創造的藝術境界里,感受到畫家坦蕩的胸襟、高古的氣度。

郭華深知“藝海無涯”。他冷靜地看待自己的創作,以“老學童”的心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繼續上下求索,深思廣學,力求創作出更好的作品,為中國的美術事業做出貢獻。

Guo Hua, with pen name Hua Zi, was born in Gu Cheng, Hebei province in 1931. He had taken charge of the associate editor of Decorate in Tsinghua University Academy of Art (Former Central Academy of Arts and Crafts). Now he is a member of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specially invited researcher of Shaolin Art Academy of China and a FGPC of Asia Society of Art in San Francisco. He has participated in many exhib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won many grand prizes. Hundreds of his artworks have been reported in famou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Besides, he also published his albums.

篇7

美術理論的意義

“美術理論”的定義有兩種:從廣義上來講,它是指美術史、美術批評和美術基礎理論;狹義而言,它單指美術基礎理論。美術理論是從美術創作、藝術家及其作品,美術同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中總結出的規律。它主要針對美術活動而言,是人們在進行美術活動時探索的結晶。美術理論的研究范圍可概括為美術哲學和美術原理,細分則就是中西美術史、中西美術比較、美術批評、現當代藝術思潮研究、美學,等等。另外,有關美術作品的使用工具、材料、制作手法以及對繪畫創作的經驗總結,都是美術理論研究的內容。美術理論與其他美術學科確實存在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在于,美術理論看似是程序化框架、大篇幅的理論總結,與美術創作無直接聯系,其實不然,美術理論作為美術的一個分支,是藝術實踐的產物,它的孕育與發展并不是孤立獨行,其意義更不僅僅是理論而已。在整個文化體系中,美術與其他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黑格爾說:“每種藝術作品都有屬于它的時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的環境,依存于特殊的歷史的其他的觀念和目的。

藝術的發展與特定的歷史階段緊密相連,是與社會綜合的意識形態、經濟、政治、文明傳統與文化教育水平相關聯的復雜而現實的問題。”從我們對美術作品的欣賞到對美術現象的認識,再到我們自己的藝術實踐,無論是初次學習還是深入剖析對象,我們都會發現學科間的交叉無處不在。人文、地理、政治、自然、社會、歷史、科學等學科間的相互聯系,使得美術學習不僅僅停留在所謂的動手能力上,也不僅僅只是要求美術教師擁有牢固的專業知識功底。對學習美術的學生來說,美術學習更是一個貯備知識、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過程。美術的發展是奇異的探索之旅,在這個旅程中會有萬紫千紅的景象,它向我們展示的不僅僅是東方的自然美、西方的人體美,更從一定意義上見證了歷史的發展。所以,老師曾說:“美術史不僅僅是繪畫史,更是一部濃縮的歷史發展史。”它成了人類文化最經典的組成部分。人類從不自覺到自覺,通過實踐開辟出一條美術之路,順著這條路往下走,美術觀念、繪畫理論自然產生。

觀念一旦形成理論,理論就具備了形成體系的條件。當然,特定時期的美學觀念源自各時期的哲學思想。在哲學背景下,美學研究的是藝術發展的基本規律。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研究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各個時期的哲學思想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回憶中國傳統繪畫理論的發展,每位藝術大師的實踐和每一次繪畫技法的傳承與創新,都建立在哲學思想基礎之上。先秦時期《左傳》里所說圖畫的“使民知神奸”,不僅是中國最早的繪畫理論功能說,而且決定了那個時期的青銅器裝飾藝術風格。魏晉時期“玄學”興起,中國的美學思想在此時有了一個大的轉折。宗白華先生曾說:“從這個時候起,中國人的美感走到了一個新的方面,表現出一種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認為:‘初發芙蓉’比‘錯彩縷金’是一種更高的美的境界。”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國傳統繪畫理論強調的詩、書、畫、印開始勃勃興起。中國傳統美術理論在漢代之前,還處在藝術的不自覺,美術理論也是只言片語,到了魏晉時期,繪畫、審美漸漸自覺。美術史上超級明星東晉顧愷之與南齊謝赫的繪畫美學思想,是中國繪畫理論的先鋒,堪稱中國美術理論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他們的理論成果無不是藝術實踐的總結。顧愷之在作畫時悟出,一幅畫“形”美不代表畫美,“神”才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高要求。于是他身體力行倡導“傳神論”。顧愷之的“傳神論”一經提出,便引來繪畫界的“蝴蝶效應”,其影響從人物畫,擴展到花鳥、山水畫領域。謝赫在顧愷之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主張,這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謝赫繪畫的“六法論”,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轉移模寫”。“六法論”指引了中國傳統繪畫發展方向。唐代以孔孟儒學為正統,繪畫風貌“燦爛而求備”。張彥遠強調“書畫之氣,皆須意氣而成”,張璪從畫與人的角度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論;荊浩的《筆法記》、郭熙《林泉高致集》為后來的山水畫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并成為中國山水畫的最高境界和審美標準。后來劉道醇《圣朝名畫評》,蘇軾、趙孟頫、倪瓚、董其昌、石濤等人的繪畫思想,都為中國美術理論添磚加瓦。

到了近現代,美術理論這個巨大的車輪憑借著自身的慣性繼續向前發展,徐悲鴻、陳師曾、齊白石、潘天壽、龐薰、王朝聞等藝術大師在繼承前人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新時期的繪畫理論思想。這些思想凝聚了藝術大師的智慧。我們要從中吸取藝術養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遠。中國美術的發展正是由于美術理論新鮮血液的不斷注入才擁有風姿卓越的面貌。當然,我們應該結合時代背景來看問題。在學習美術理論時,我們應從傳統的精華中挖掘現代性的元素,因為中國傳統藝術理論中蘊藏著現代性的萌芽。中國傳統美術理論只是全部美術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博大精深的美術理論體系,我們還需要更深刻的認識。

學習美術理論不僅讓我們了解已有的藝術經驗總結,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學會利用經驗的價值,利用前人對美術實踐的總結來指導我們現在的實踐。這就涉及兩個必須:一個是我們必須重視,第二是我們必須學習。現如今,我們處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藝術種類的相互交融,同樣也帶來了藝術的狂躁不安,這不能不說是對美術類師生的一個考驗。實踐在繼續,遺憾的是美術理論卻漸漸不與它齊名。作為一名正在研修美術理論的學生,我深感學習美術理論的重要性,同時也惋惜美術理論課程在高校的不被重視。我曾經就美術理論的重要性這個問題問過身邊藝術類的同學,從反饋中知道,他們還是偏重技法的研究。就美術而言,“重技輕理”明顯是個亞健康發展狀態,如果藝術類學生對本民族傳統的理論精華都不甚了解,忽略傳統文化知識,更不用說其他相關的美術理論知識。在我們進行藝術實踐的時候,沒有理論指導也是盲目的實踐;不能全面掌握美術知識,不重理論修養似乎只是個匠人。新時期,我們要努力做內外兼修的美術教育工作者、藝術設計師甚至藝術家。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從內到外都彰顯藝術氣息,這樣才能夠使自己真正融入美術,才能使科學的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使思想轉變為更富有內涵的藝術作品。#p#分頁標題#e#

美術理論的學習

學好美術理論,首先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對于學生而言,要把美術理論放在一個整體的系統中學習,理論與實踐、技能相結合,這是其一;其二,對老師而言,要善于利用課堂激發學生對美術理論的興趣。在學習階段,我們不僅要打牢美術理論專業知識基礎,同時也要擴展我們的視野。美術理論具有抽象性,而它又是以純粹的理論形式出現的。很多同學會誤以為理論的東西只要記記背背就行了,這是學習美術理論的一大誤區。美術理論作為美術一個分支,它是與其他學科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死記硬背不僅浪費精力,而且,辛苦背下的東西最終還是會被忘得一干二凈。所以,我們在學習這門課的時候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理解與記憶相互結合,雙管齊下。把每一條理論放在特定的背景下,想想為什么每個時代所強調的美學思想不一樣,為什么藝術家之間會有差別。

我們可以嘗試給自己設計問題,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這是一個有效的理論學習方法。學習最需要的是老師的指點,特別是理論課的學習。學習美術的同學一般正規地學習美術理論是在進入大學后,但是,美術理論課程在部分院校只是以輔助課程形式出現,并沒有受到足夠重視。美國教育學家貝斯特認為:“嚴格的智慧訓練,有賴于優良的教學。”有優良的教學,才能給學生一個健康的學習環境。貝斯特在他的研究結論中也指出了理論教學的重要性。由此,要想美術理論真正以學生學習為中心,適當的理論教學改革還是有必要的,如可嘗試著把理論課程與繪畫技法相結合。學生在學習畫畫時,老師可以有意識地把美術理論里面的知識穿插到實踐課堂中,畫石膏模型、速寫、基本素描、靜物寫生、出去采風等都可以結合中西方美術理論的知識點。當然,具體階段要具體分析,比如在初高中繪畫課堂,老師會根據繪畫對象的特殊性,找出其特點,并對學生進行講解。

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把西方繪畫理論中所強調的明暗、光感、體積、線條、透視和色彩等基本的繪畫理論方法傳授給學生。老師可以多介紹一些大師的書籍和作品給學生學習,這個方法在畫畫的初級階段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后期的繪畫學習中,學生的畫畫水平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技法也比較熟練,畫面上的功夫轉而可以上升為畫外精神,這時候,中國美術理論的經典美學思想對藝術實踐能起到指導作用。比如,在中國畫人物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先了解一下中國人物畫的發展史,根據需要選取主要畫家介紹一下他的藝術風格與成就。進入大學,美術理論課程學習偏向中外美術史這部分,好在這部分史論學習有專業老師的帶領,學生也就有機會對它的整體有個大概的認識。理論課內容涉及范圍很廣、種類繁多,特別是中國美術史里面的理論思想更是需要有一定的語文功底才能明白。教師不僅要讓同學們掌握這些知識,還要活躍課堂氣氛,這樣就使課堂教學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在研究生學習階段有教學實踐課,主要就是自己準備課題上臺講課,一方面鍛煉自己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角色互換。

篇8

與之相輔相成的一件大事,是在藝術學學科門類下重新整合了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成為與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相并列的一級學科。很顯然,藝術學理論與其他四個學科有重要區別,這種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從邏輯關系上看,藝術學理論與其他四個一級學科并不是嚴格意義的并列關系,而是一種“包含交叉”關系。“包含”主要體現在: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對象是對其他四個一級學科的一般規律的揭示。也就是說,任何一種具體藝術都應該包含著自身的藝術學理論。也可以理解為,藝術學理論的某個“子理論”是被“包含”在某一具體藝術的學科范疇中的。“交叉”則體現在: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對象除了具體藝術的一般規律之外,還有一部分是著眼于所有具有藝術的“共通”規律研究,有關專家稱之為“跨越各種藝術門類之上,具有高度抽象的藝術學理論”。比如藝術哲學、藝術美學、比較藝術學、藝術文化學、藝術心理學、藝術人類學等。

其次,從學術價值上看,未來的藝術學理論肩負著提升全部一級學科理論內涵的艱巨任務。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就認為,藝術學理論之獨立,是為彌補現有的把藝術學術化的渠道之不足。藝術學理論同具體藝術種類理論一樣要承擔藝術的學術化任務,只是具體渠道及其任務有所區別而已。藝術一般說來并不等于學術,而是具有學術研究的價值,因此屬于學術研究的對象。藝術不是學術,藝術學才是學術。應該說,盡管中國有著悠久的藝術創作史,卻沒有相應豐富的藝術理論史,“藝術家”多而“藝術學家”少,仍然是延續至今的尷尬現實,如《文心雕龍》一般對有關具體藝術作品系統的理性反思研究極少,而將藝術上升到哲學高度進行的研究的本土化著作更少。那么,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的確立并健康發展,長遠來看是破解這一問題的方法。

再次,從學科品質上看,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地位的最終確立,有助于結束長期以來藝術理論研究各自為政的“混亂”局面。記者之所以用了“混亂”這個詞,那是因為我們留意到,在藝術學理論這個學科稱謂確立之前,藝術領域的理論研究長期處于“占山為王”“守著一畝三分地”的狀況。比如“文藝美學”,一般認為它來源于美學、文藝學、藝術學,吸取了以上三門學科的重要內容,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以上三門學科在新時期交叉融合的產物。但從根本上看,文學本身就是一種具體藝術,文藝學從屬于藝術學,文藝理論可以看做藝術學理論的一個研究領域。那么,文藝美學的學科地位就很清晰了,甚至學科稱謂就有修改的余地,因為在藝術學下有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下有藝術美學,藝術美學下有音樂藝術美學、舞蹈藝術美學、文學藝術美學,等等。再比如藝術語言學,有相當多的研究者通過研究文學語言中的“變異現象”來研究藝術語言學,將藝術語言學視為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這同樣是非正常的。諸如此類的無視學科源流而單打獨斗的狀況,廣泛存在于如藝術文化學、藝術人類學、藝術類型學等分支學科的研究中。那么,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的確立,勢必將散落于藝術學大家庭各個角落的理論研究力量整合到一個相對統一的學術矩陣中,進而帶來中國藝術學理論整體實力的提高。

學科基礎:千呼萬喚 水到渠成

現在我們看到的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從其內涵上來看,實際也經歷了學科稱謂的屢次調整。追根溯源,藝術學作為一個獨立學科概念的提出,在我國出現時間較晚,近代王國維、魯迅等介紹西方現代美學思想進入中國,曾一度以“美術”(意即“美的藝術”)指代藝術。20世紀20年代,隨著西方文學理論、藝術理論的大規模引入,藝術及藝術學這兩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逐步得以明確。直到2009年,我國的藝術學一詞在學科上仍存在兩種指涉,一是作為文學門類下一級學科的藝術學,其中包括音樂學、電影學、美術學等八個二級學科;二是作為二級學科的藝術學,和各門具體藝術學并列存在,但主要研究對象是藝術學理論問題。

當然,這是一種容易引起歧義和混淆的狀況。所以,在2011年之前的長達10年的藝術學升門類論證中,如何合理解決這一問題成為各方論證的熱點話題。

藝術學升門類之事,自2002 年起就由時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的中央音樂學院原院長于潤洋先生所倡導。其后張道一、葉朗、仲呈祥、凌繼堯、彭吉象、李新風、陳池瑜、黃等學者起到了關鍵作用。最終在2011年得以確立。

但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是否設立,經歷了一些坎坷,如東南大學王廷信教授在其《藝術學理論的使命與地位》一文中就詳細描述了其中的一些對立觀點:“有學者認為,西方沒有這個學科,學科要與國際接軌,就不必設立這個學科;有學者則認為,西方沒有并不意味著中國不能設立;有學者認為,每一個藝術門類都有自己的歷史與理論,沒有必要設一個凌駕于各藝術門類史論之上的空洞的學科;有學者則認為,恰恰是藝術門類之間的壁壘、藝術各學科之間的壁壘影響了我們對于藝術問題判斷的準確性,藝術學理論可以為打破這種壁壘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學者認為,藝術學理論缺乏明確的研究對象,在人才培養中,無法找到恰當的選題做學位論文;有學者則認為,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對象很實在,人才培養中學位論文的選題當或不當,主要在于人們對于學科的理解足與不足,與學科自身沒有關系。這三大問題是人們針對藝術學理論學科的主要爭議。”

最終被確立為一級學科的藝術學理論,其內涵為,“旨在打通各門藝術之間的壁壘,通過各門類藝術之間的關聯,構建涵蓋各門藝術的普遍規律的宏觀理論體系……本學科的研究對象為各類藝術現象,旨在從各類藝術現象中探尋藝術的普遍規律。藝術現象是指發生在歷史或當下、發生于不同藝術門類中的各類藝術事象。本學科力圖在不同藝術門類當中尋找制約藝術現象的普遍規律。”

如今,經過了近3年的發展,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按照最初的設想穩步推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學科地位取得共識。藝術學理論從最初的“設立不設立”到后來的“有爭議的設立”,再到今天的“具備了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我們欣喜地看到,這一學科正在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藝術學理論學科內涵和外延正在不斷地清晰明朗。正如南京藝術學院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夏燕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所說的:藝術學界對學科定位有了比較統一的認識,即學科發展應足于對藝術學理論探究,系統闡釋藝術歷史和理論問題。其核心領域為藝術史、藝術理論、藝術批評和藝術管理,力求從具體的藝術現象中探尋藝術的普遍規律及發生與發展脈絡。就是說,對于學科現階段發展以至未來規劃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線路圖,是專注于藝術學理論研究,而不是“大拼盤”式的各門類藝術理論分散研究的集成,有著自身學理路徑和方式方法。

其次,專業建設穩步推進。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無論是研究生教育,還是本科教育均有較大的發展,碩士學位授予點和本科藝術史論專業申報的院校增加,使學科的覆蓋面大幅度擴大,促進了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均衡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社會對藝術學理論學科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根據夏燕靖近兩年參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藝術學科評議組和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學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相關文件起草工作所做的調查統計,全國高校和研究院所具有藝術學理論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計有20個。其中,綜合性大學11所,藝術院校(含中國藝術研究院)9所。學術型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計有69個(按照學科特點,該學位點應該不設藝術碩士點,即MFA)。二是本科教育,全國有10所高校經教育部批準設點,專業為“藝術史論”。據統計,已有五六所高校開始招生,預計到2015年春季將會全面鋪開。在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學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擬訂的《藝術學理論類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中,擬增加“藝術管理”和“文化創意”兩個特設專業。這樣,作為藝術學理論類本科專業的建制就比較完整,既有純理論專業,又有應用理論專業。

再次,學術研究日趨繁榮。在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劉偉冬主持編寫的《2013 年度藝術學理論類專業建設熱點與難點調查報告》中顯示,伴隨著從事藝術學理論研究人員人數的不斷增加,相應的學術成果又有明顯的增加,期刊數量和質量有顯著提高,僅2013年,藝術學理論學術論文數量逾2200 篇,論著超過50部,教材超過30 部。藝術學理論學科的發展勢頭不弱于藝術學學科門類屬下的其他四個一級學科。

學科環境:按部就班 日臻完善

藝術學理論是藝術學學科門類下新興的一級學科。藝術學于2011 年升格為學科門類后,經過各單位的申報、評審,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于2011 年10 月頒布了具有藝術學理論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名單。在藝術學門類的五個一級學科中,藝術學理論的博士點最多,為20個。其他四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的數目是:音樂與舞蹈學12個,戲劇與影視學15個,美術學13個,設計學12個。至于藝術學理論碩士點,數目遠遠超過博士點。在全國110個一級學科中,每個一級學科平均擁有博士后流動站約為24個,藝術學理論博士后流動站的數目為全國一級學科擁有博士后流動站的平均數的50%左右。

藝術學理論的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的數量,在藝術學的五個一級學科中均居第一位,這對藝術學理論的內涵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的獨立決定著學科的基本地位。我們不能簡單地把藝術學理論說成是“空洞”的學科,也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說明藝術學其他四個一級學科可以替代藝術學理論。事實上,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對象非但不空洞,而且非常充實。筆者認為,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對象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帶有普遍性的藝術現象。如何理解“普遍”?比如發源于歐美國家的視覺藝術運動,即是通過一種新的理論對普遍藝術現象的全新認知,這種認知方法很輕易地完成了對原有門類藝術的重新整合;再比如國內有關專家所提出的“傳媒藝術”,也是一種在新的學科背景下試圖對與媒體相關的普遍藝術現象的重新認知。這種普遍性的藝術現象作為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對象使其自身跳出了原有門類藝術的概念設定。二是藝術現象中的普遍性。把句子前后互換,產生一種新的意義。這里的普遍,便是大多數專家學者所提出的所謂藝術的“普遍規律”。比如藝術心理、藝術語言、神經藝術、藝術治療等。

第二,理論體系。當我們探究這一話題時,大家會不約而同地產生一個疑問,藝術學理論本身就是一種理論,是否能夠再向下衍生出一種理論體系呢?記者以為,這也正是當初專家學者在琢磨這個學科稱謂時所遲疑的根源。作為一個人文類的一級學科,本身應當具備可再分的理論范疇。比如音樂學,其下名正言順地擁有音樂理論、音樂創作、音樂史三個學科范疇。那么在對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所轄學術范疇進行質的規定時,就出現了“藝術學理論的理論”“藝術學理論的歷史”“藝術學理論的應用”三個天然的范疇。在此,我們只能權且認為,藝術學理論是一個被確認下來的專有名詞,其中的理論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理論,此理論非彼理論。

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博士饒建華認為,藝術學理論是對藝術理論作綜合性、整體性研究,但藝術有其自身特性,有其自身規律。其學科體系的劃分依據應該遵循藝術自身的發展軌跡,注意與其他一級學科的聯系與區別,并把握好特殊性和一般性原則。按照現行藝術學理論的學科體系,藝術學理論下設三個學科:即藝術理論、藝術史、藝術批評。作為構建中國藝術學學科體系的藝術學理論學科,其“學科品質”既要根植于傳統理論,又要為現實社會生活服務,還要有中國藝術精神寓于其中。

不過,有一個目前比較合理的分類方法是“四分法”,即藝術理論、藝術史、藝術批評和藝術管理。除了在學科稱謂上有進一步斟酌的余地之外,記者也比較贊同這種分類方法。在記者看來,藝術學理論所轄的四個二級學科,應當按照“史(歷史)、論(理論)、術(應用)、跨(跨學科)”的學科分類模型來進行設計,這里的藝術史對應“史”、藝術理論對應“論”、藝術批評對應“術”、藝術管理對應“跨”,藝術管理是藝術學與管理學的跨學科分支。

第三,研究方法。學科方法的研究是學科成熟和深化的標志,在歐美國家有關人文社科方法論的研究已經進入專業細分、操作性強的背景下,不少中國學者已經認識到不重視方法研究將不可能推進學科進步,并由此而加強了方法及方法論的研究。有關藝術學理論研究方法可謂包羅萬象,諸如歷史研究、實證研究、田野調查等所有藝術學的傳統方法都可納入其中。饒建華指出,藝術學理論研究應該說是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綜合研究。不僅要關注人文學科、交叉學科、綜合學科的發展,更要加強自身建設以適應新變化。其學科組織應該體現傳承性、時代性、民族性等諸多特點。

第四,核心人物。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的確立,得益于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長期以來的奔走呼號。這其中不乏在關鍵階段起到關鍵作用的核心人物,當然也少不了藝術學理論領域諸多領軍人物的推波助瀾。于潤洋首先倡導將藝術學提升為門類。現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仲呈祥、曹意強以及其他13位學科組成員,是這一過程的全程參與者乃至文件的起草者。另外,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藝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的諸多專家在此期間也做了大量工作。

第五,培養模式。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尚未形成哪怕是相對統一的培養模式。這主要是因為二級學科乃至三級學科并未形成合理的規范。夏燕靖認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對于二級學科以下的三級學科方向設置一般不做統一規定,這也是留給培養單位的自主規劃空間。根據碩士研究生培養方向的設置,歸納起來大致依據有三種:一是參照學科內涵與發展規律來設定,比如,藝術史名下的三級學科方向設有:中國古代藝術史研究、中西藝術史比較研究、當代藝術史研究、藝術史與文獻研究等。二是根據學科點師資結構或導師學術背景來設定,比如,同樣是藝術史就出現美術史、設計史、戲劇史、戲曲史、舞蹈史和電影史等研究,但這有一個前提,就是同一單位沒有其他藝術學一級學科點,如果有就會是重復。三是借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點的名目來發展其他學科,這就出現藝術學理論學科名下的三級學科方向什么名目都有,甚至出現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方向,如聲樂演唱、鋼琴演奏、舞蹈表演、繪畫、雕塑、書法、藝術設計,還有更細化的學科方向。這三種學科方向設置的依據在一般情況下來說都有道理,但后兩種并不符合學科內涵與發展規律的依據,屬于應對現實,或者說是人為需要的設置。問題就出來了,第一種依照學科內涵與發展規律設置,即使學科名目需要更新也是從學科自身規律形成的。比如說藝術史研究,要增加西方藝術史研究方向,起碼立意是從藝術史共性出發來研究,而非具體門類藝術史的替代。如此推論,藝術理論就應該設置藝術學原理研究、藝術傳播學研究,或藝術心理學研究等,就不應出現藝術設計理論、舞蹈美學、美術理論等研究方向。第二、第三種學科方向設置的問題,如果不加以重視,就會出現許多邏輯悖論,外延越寬泛,內涵越模糊,最終會失去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的存在意義,典型說法叫做“掛羊頭,賣狗肉”。

學科體系:群策群力 積極探索

體系,泛指一定范圍內或同類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系組合而成的整體,是不同系統組成的系統。記者認為,具體到“學科體系”這個提法,應當包含兩個重要因素:一是“知識”,二是“結構”。前者主要是指藝術學理論這一學科應當由哪些必要的知識來進行合成?后者則是指這些必要的知識應當以何種排列方式存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后者比前者更具學術價值,因為先進的學科結構形態將牽引學科體系的不斷深化,合理的學科結構分類將促使學科總體建構的逐步完善,優化的學科結構合力將幫助學科群的良性營造。

一個客觀存在的現實是:關于藝術學理論學科體系的設置,在全國范圍內還未達成共識并形成一定的規范。藝術學理論學科的二級學科也尚未明確學科目錄和指導標準。所以,當前學術界對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的學科體系討論仍然停留在探究層面,不同的專家學者立足于自身研究角度,給出了多種合理的設計。

如南京藝術學院教授黃就指出:“現在的藝術學理論學科,前身是作為文學門類學科中一級學科,即藝術學下面的二級學科的藝術學。升格為門類學科之后,藝術學理論成為一級學科,其下的二級學科分類,目前藝術學界比較認可的是:1.藝術理論,2.藝術史,3.藝術批評,4.藝術管理。”記者認為,任何對學科體系的規劃設計都應當有足夠的學理性作為支撐,而上述分類方法的邏輯依據是值得商榷的。記者根據有關專家對學科體系的核心觀點進行歸納提煉,從學科結構角度進行以下分類:

第一,“銜接圓環式”。學科內部的知識體系之間呈現首尾銜接循環運行模式。主要代表人物是王一川,他在《藝術學門類下需要藝術學理論嗎?》一文中,將藝術學知識體系劃分為三個互相銜接的部分:藝術種類理論、學科涉藝理論和藝術學理論。三者之間如同連接在一起的三個圓環,互為依托,缺一不可。簡單來講,藝術種類理論就是音樂理論、舞蹈理論、戲劇理論、電影理論等具體藝術理論。可見,這樣的具體藝術種類的藝術理論彼此各不相同。學科涉藝理論是指具體藝術種類領域之外學問家對藝術的宏觀反思,如哲學家、文化學家、倫理學家、人類學家、政治學家、生物學家等在跨學科、交叉學科思維的驅使下所產生的系統思考,進而產生了藝術哲學、藝術文化學、藝術倫理學、藝術人類學、藝術政治學甚至藝術生物學等。在藝術種類理論和學科涉藝理論之間,還有一種藝術理論,它一方面同具體的藝術種類理論相比更具普遍性內涵,另一方面又同宏觀的學科涉藝理論相比更具具體性內涵,從而屬于一種中介性藝術理論。比如藝術起源論、藝術功能論、藝術類型論、藝術學科論、藝術創造論等等。藝術學理論可以說是在學科涉藝理論的引導下對具體藝術種類理論加以提煉和概括的結果,目的是形成一種比具體藝術種類理論更具普遍性,同時又比學科涉藝理論更具具體性的處在中間層次的藝術理論。

第二,“交叉派生式”。代表人物是夏燕靖。他認為,理論學科體系的劃分通常是依據學科研究對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以及學科派生來源、研究目的與目標等方面來做參照。這與圖書集成分類法有相似之處,都主張以形式邏輯作為分類基礎,提出分類基本級別律、文獻傳承律、交叉學科定位律等。由此,將藝術學理論學科體系作理論藝術學(或稱一般藝術學)和應用藝術學兩類劃分,是目前比較通行的做法,這也是西方近代以來針對理論學科的既有劃分法。

就常識而言,理論藝術學的學科屬性,其指向的基本內涵,應該是以探討藝術學的基礎理論、一般理論為其主要任務,與之相對應的應用藝術學(這里暫不涉及門類藝術學)有著顯著區別。依據理論藝術學可以形成的子學科列項,主要有藝術原理(藝術學原理)、藝術哲學(藝術美學)、比較藝術學、藝術社會學、藝術心理學及藝術批評等其他子項學科等,對所列這些子項學科進行分析,可以分四個層次:其一,藝術學基礎理論和一般理論,由藝術原理(藝術學原理)和藝術哲學(藝術美學)構成;其二,針對專門領域理論的探討,這是藝術社會學、藝術心理學以及藝術批評等所構成的一個層次;其三,運用特定的方法所形成的再生學科,如比較藝術學(或藝術跨學科研究)等;其四,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學科,如藝術傳播學、藝術現象學、藝術發生學、藝術考古學、藝術經濟學以及與藝術實踐等諸多領域相關聯的藝術創作論、藝術方法論等。這樣,理論藝術學就成為一個集基礎理論和一般理論、專門理論和方法理論以及交叉學科為一體的藝術學綜合學科群,所呈現出的特點是基礎性、一般性、方法性和交叉性。

第三,“網格式”。把學科總體看成一張正在編制的大網,各個網格代表了相對獨立的“子知識體系”,這些子學科之間縱橫交錯、相互制約。主要代表人物是北京師范大學的梁玖教授。他在《確立實事求是的藝術學科中國本土建設原則――關于“藝術學理論”二級學科劃分的設想》一文中指出,中國的藝術學科建設應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在具有學科初創性質的時期,吐納借鑒是必要的,但是不應該設置限制。那種認為一個一級學科里只能設置3個或5個二級學科的觀念是不對的。應該根據學科內在的邏輯規定性,實事求是地設置。梁玖認為,藝術學自身是一個學識自閉整體的系統。藝術學整體結構系統至少應該包含16個元素體系:藝術生成體系、藝術生態體系、藝術本質體系、藝術學本體體系、藝術學理體系、藝術信仰體系、藝術創作體系、藝術用途體系、藝術享受體系、藝術評價體系、藝術教育體系、藝術歷史體系、藝術調控體系、藝術學術體系、藝術社會體系、藝術保存體系。按照這一基本認識論。梁玖建議在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下設置10個二級學科:民間藝術、藝術哲學、藝術原理、藝術歷史、藝術批評、比較藝術、藝術教育、藝術美學、藝術應用、新興藝術。

第四,“源流域式”,也可稱為“樹式”。是指把學科發展演化作為河流水系的“源流域”來看待。即任何一個學科猶如一條流動不息的大河,我們把這條大河作為“干流”,那么它一定會有一個最初的“源頭”,還有匯入其中的“支流”,而干流和支流共同經過的陸地區域,我們稱之為“流域”。這種觀點的提出者是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青年學者趙正陽,他在其2013年的博士論文中闡述了這一藝術學科理論模型。他認為,所謂“源學科”是指體現著學科本質特征的學科,比如,物理學的源學科一定包含了力學,文學的源學科一定要有語言學。所謂“流學科”是指在學科的某一流經領域、出于需要而生成的基礎學科,比如“導演學”是在影視創作領域出于更好地協調配合而產生的,但導演學一定不是電影藝術學的“源學科”,因為它并不存在于電影藝術誕生之初。所謂“學科域”簡單來講是學科知識的需求領域,注意是“學科域”而不是“域學科”,也就是說,它只是以“領域”的形式存在的,不具有學科指代意義,在學科域中又分為“主體學科域”和“跨學科域”,“主體學科域”體現著本學科內部的知識體系結構,“跨學科域”則體現著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跨學科又可能進一步形成交叉學科,交叉學科一旦確立,將作為一個新的源學科存在,進而繼續分流,形成新的學科結構。

學科文化:兼容并包 實事求是

學科文化是學科內部的知識傳統和相應的行為準則。每一學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對象、思想范疇、研究方式、學術標準,學科中的成員進入這一領域開始,就受這些學科規范和學科傳統的熏陶,逐漸形成該學科的思維方式、價值評判標準、學科發展理念等。因此,不同的學科形成了不同的學科文化。

藝術學理論是一個“古老”而“年輕”的學科。說它古老,是因為古今中外所有的旨在研究藝術領域一般及特殊規律的藝術學理論著作,都可納入藝術學理論學科范疇;說它年輕,則是因為以往對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多傾向于具體門類藝術理論的研究,以文學理論最多,而正式確立藝術學理論為一級學科只有短短3年。作為一個僅僅成立3年的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的學科文化尚在形成之中。但我們仍然可以根據過去一段時期藝術學理論的發展態勢和趨勢,來設計和展望藝術學理論學科文化的理想狀態。

首先,藝術學理論的學科文化應當兼容并包,在平等化、系統化的學科資源平臺上實現良性互動。從目前已經被批準設立的藝術學理論學科點來看,大多數院校偏向藝術學理論和美術史論或設計史論這幾類專業領域。而傳統的在音樂、舞蹈、戲劇、戲曲、電影等領域有較強優勢的院校,藝術學理論學科布點相對較少。記者認為,這是一種“非正常”的“正常現象”。一方面反映了我國藝術學科長期以來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狀,另一方面反映了部分專業藝術院校過于重視藝術實踐而忽視藝術理論的傳統。這恰恰證明了藝術學理論學科設立的必要性。我們設想的藝術學理論學科文化,首先應當在各級各類藝術院校中形成一種兼容并包的學科建設自覺意識:既有路徑一,即從具體藝術,如音樂、舞蹈、影視等切入,進而升華到“藝術一般”的層面,展開對藝術以及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又有路徑二,即借助于美學或哲學切入藝術的研究;或者路徑三,從藝術史或者門類藝術史的角度對藝術發展的歷史進行梳理。

諸如中央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北京電影學院、西安美術學院等專業藝術院校,可通過路徑一來開展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諸如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綜合性大學藝術學院得益于豐富的學科支撐,可以通過路徑二來開展學科建設。諸如南京藝術學院、云南藝術學院等綜合性藝術院校,則可通過路徑三來開展學科建設。

其次,藝術學理論的學科文化應當實事求是,在文化建設、社會需求、人才培養的社會環境中形成良性循環。當前藝術學理論所面對的質疑,有一大部分來自于該學科人才培養能否適應和滿足社會需求。比如有人認為,藝術史論只能是較高層次的教育,這種“高層次”必須植根于門類藝術史論,而門類藝術史論又必須以藝術實踐為根基。如果專業指導思想及課程設置不明確,很可能會影響對人才基礎能力的培養,弄得大而空,缺乏專業的精深度,難有適應的社會領域。

這其中,有一個藝術教育的概念厘清問題。廣義的藝術教育以藝術鑒賞為基準點,狹義的藝術教育以藝術創作為基準點。當前大量的文化藝術創意及行政管理單位,諸如出版社、報刊社、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或藝術館及文化宣傳部門,它們所需求的人才正是藝術學理論人才。傳統的門類藝術專業對應各個藝術領域,且偏重專才教育,而如今,藝術文化事業的交叉與綜合發展,對于具有綜合素質的藝術人才的培養就提出了新的需求,這一需求即構成了藝術學理論學科專業培養的根本價值。

篇9

【關鍵詞】新教育理念 課程改革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11)04-0013-02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為培養我國音樂教育事業所需師資的工作母機――綜合性大學音樂教育專業在為國家音樂教育事業做出很大貢獻的同時,現行的音樂教育理念、內容、方法、手段和評估體系等各個方面顯然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這種狀況已嚴重影響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教學質量及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提高,制約著我國學校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因而,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不僅勢在必行,更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地深化。我院近年來,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服務于基礎教育,堅持應對社會需求,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在綜合性大學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中如何突出師范性,適應社會需求的培養目標,拓寬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的口徑,如何改革音樂教育專業招生考試內容及方法,進而探索形成有別于傳統音樂學院式的音樂教育專業教學體系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課題,并進行了大膽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明確教學改革的方向

為了更新教育觀念,探索教學改革的方向與路子,我院兩次舉行“音樂教育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討論會”,分學科、分教研室就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專業課程體系的整合、如何突出專業特點、拓寬專業課程的口徑、如何提高綜合性大學資隊伍素質與水平等問題進行大討論,針對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目標和任務,并根據新的形勢要求,確定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路:

第一,提出樹立培養“社會人”的全新的人才培養觀,破除以往的高等音樂教育專業局限于培養“單位人”――學校對學生“三包”:包教、包管、包分配,結果助長了學生的惰性、依賴思想,造成學生競爭性弱、能力不強的做法。

第二,加強教育思想的創新,破除一些陳舊教育教學的觀念、制度、做法,總結辦學經驗,開拓辦學思路,大膽創新實踐。

第三,不斷提出新的、科學合理的目標,在辦學規模、學科結構、人才培養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機制上實現新的突破。

第四,在繼承和發揚原有特色和優勢的基礎上,探索新的辦學途徑、辦學手段,在穩步推進本科教育的同時,適度發展研究生教育,并以發展網絡遠程教育、繼續教育、研究生教育、復合型的音樂教育為突破,努力培養更多更好的符合社會需要的音樂教育優秀人才。

第五,在強調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突出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第六,發揮優勢和特點,加大對外交流合作、培養和造就既能吸收改造各國優秀文化成果,又能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新型人才。

二、綜合性大學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

面對國內外音樂教育的新形勢,經過社會調查和到兄弟院校考察學習,我們對培養目標重新進行科學的定位:即能上好講臺、多能一專、先博而后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校音樂師資、社會教育機構師資以及為音樂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層次培養后備人才。我們不僅應當要求他們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過硬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牢固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根本的教育觀念;正確認識和把握學校音樂課程的性質、價值和培養目標;能深入地理解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還應要求他們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審美能力、教育實踐能力;一定的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等全面的素質。

培養目標緊扣“以人為本”的宗旨,教育教學是為了學生的一切學習,為了一切學生(面向全體)的學習,突出“人本主義”。

三、綜合性大學音樂教育專業課程結構改革的思路――重新整合為與培養目標和規格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培養目標的定位決定了學科課程設置及課程結構的思路。考研了國內外綜合性大學音教的最新動態,結合我院教學實際,我們提出了一個“深大高新寬全大課堂”的理念:“深”――深厚的基礎;“大”――大量的信息;“高”――較高的實踐能力訓練;“新”――新的藝術視野;“寬”――拓寬的專業口徑;“全”――全方位的知識、全面素質的培養。

1.探索有別于傳統音樂學校的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

客觀來說,過去一個時期,由于對綜合性大學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致使我們的專業課程教學出現過一些失誤。我們發現,在教學上承襲和借鑒的基本上是普通音樂學院式音樂表演專業的一整套教學思想、內容、方法、質量觀及評估機制,音樂技術課則長期沿襲傳統“一對一”個別技能訓練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雖對音樂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樂教育專業與音樂表演專業的培養目標不同、招生入學選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這一模式,容易將音樂教育專業的教育教學變成了低水平地重復傳統音樂學院專業培養模式了,這是不可取的。眾所周知,音樂學院培養的主要是上好舞臺的音樂表演人才和音樂創作人才,而音教專業則是培養上好講臺的音樂師資,目標不一致,教育教學就必須突出各自的特點,因此音樂教育專業只能是吸取傳統音樂學院教學模式中有利于發展音樂教育專業的東西,而不能全盤照搬。

2.整合與培養目標、規格和教育教學規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我們認為,一名合格的綜合性大學音樂本科畢業生,從專業學習的角度來看,除必備的專業理論知識外,必須大大加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動口、動手、動體的能力。因此,根據國家教委《關于改革與發展藝術師范教育的若干意見》及《關于下發高等師范專科二年制(三年制)音樂(美術)專業學科課程方案(試行)的通知》精神,參照文化部印發的《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本科專業教學方案》,尤其是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基礎教育音樂的《音樂課程標準》之后,對應新的標準提出的教育教學新的理念、新課程的目標、新的教材、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評估要求,并結合我院實際情況,重新整合課程體系,設置了兩大類課程:

第一大類是國家教育部規定的公共文化課;

第二大類是專業課程,并將專業課程的結構分為四大板塊:

(1)音樂基礎理論及音樂創作、鑒賞知識板塊: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基礎和聲、歌曲作法、曲式與作品分析、配器常識(含小樂隊編配)、中外音樂史、音樂名著欣賞、民族民間音樂概論、電腦音樂制作等。

(2)聲樂演唱知識與技能板塊:聲樂(集體課、小組課、個別課相結合)、合唱與指揮等。

(3)鍵盤演奏知識與技能板塊:鋼琴、手風琴、電子琴演奏、鋼琴伴奏編配(含即興伴奏)。

(4)音樂教育理論與藝術實踐板塊:教育學、心理學、中學音樂教育法、舞蹈、美術常識、藝術實踐、教育實習、畢業論文寫作等。

此外,為使學生的專長得到進一步發揮,知識面得到拓寬,還將選修課程逐步擴大到100余門,開設了作曲、音樂史論、音樂教育理論、音樂文學、各種器樂演奏、美術常識等選修課和有關講座。

綜上所述,我課題組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堅持了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服務于基礎教育,堅持了應對社會需求,堅持了多能一專、先博后深、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堅持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了突出師范性,堅持學習借鑒傳統音樂學院式的音樂教育體系而有所突破創新……。應該看到,雖然在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培養21世紀高素質人才新的偉大工程等方面,音樂教育同樣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不僅勢在必行,更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地深化,不斷探索并形成有中國特色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等音樂教育專業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 國家音樂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5

2 潘懋元著.面向21世紀教育目標研討會報告

篇10

關鍵詞:藝術設計 高教大眾化 教學改革 實踐能力

一、 問題的提出

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數超過適齡受大學教育青年的毛入學率15%稱之為“大眾化”教育。據統計,廣東省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到22%;2006年計劃達到25%左右。教學規模擴大,藝術設計學科在校學生人數的急劇增加,使傳統的教學方式受到沖擊,原來屬于精英化教育的小班教學也因人數的增加而改成大班教學,教師輔導學生課題的時間得不到保證。隨著上世紀80年代末出生的人進入大學殿堂,他們與70年代前出生的人有著迥然不同的群體特征與求學方式。他們所生長的年代正處于中國社會、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轉型期,在他們不少人的身上存在著過于自我、奢侈、不夠刻苦等缺點,但他們具有自信、創新、求變與不滿足于現狀的精神。藝術設計專業的新生群體具有更加明顯的上述特征。很多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都深有感觸地說:“現在的學生難教。”學生的現狀給當前的藝術設計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我們要更客觀地觀察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審視基礎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從中認真思考出符合時代需求、適用于新一展個性創造力的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體系,以適應高教“大眾化”后的學生群體教學要求。這是值得我們認真探討的問題。

二、 學習方式應有別于上世紀的教學模式

提高教學方法與教學質量,必須根據藝術設計專業新生群體求新求變的特點,跟隨信息社會的時代節奏,增加學科的前沿知識,加強學生課題訓練中理論與實踐的聯系,加大藝術素養培養的廣度與深度,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才能適應“大眾化”教育的教學要求。

藝術設計專業是實用性極強的專業,在經濟與科技快速發展的現代信息社會,無論在工業產品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視覺媒體設計或動畫藝術設計等專業門類都體現了藝術設計的重要作用。藝術設計專業成為許多有志于報考美術專業學子日益追求的熱門專業。學生在每個時期的學習目的都有所不同,80年代報考美術專業的學生入學后的理想是當一個畫家,他們勤奮刻苦,更注重繪畫基礎課程;90年代報考美術專業的學生入學后的理想是學實用性較強的專業,更關注手頭表現能力;隨著市場就業形勢的壓力,21世紀的學生更注重社會人才需求,對課程設置更加挑剔,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不是太重視,只強調學習專業設計課程。不少學院的教師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剛進學校不久的新生,在一年級就提出學習專業課與電腦設計軟件課。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啟動,全國教學改革在不斷創新,但大部分院校還是沿用原有的教學大綱與教材;有的人才培養方案只做少部分修改,教學重點不突出,教學方法的單一性使學生往往在二年級后產生厭學情緒。以往的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設置是(不包含公共基礎課):造型基礎課(繪畫基礎)——專業基礎課——專業設計課,其中造型基礎課占課程的30%,專業基礎課占課程的30%,專業設計課占課程的40%。而造型基礎課往往是以傳統的素描、色彩寫生作為主導,基礎課與專業課聯系的教學方法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在專業基礎課中,三大構成(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的教學方法延續了20多年,隨著電腦設計軟件的普及,設計基礎課題訓練的作業方式用何種形式更能夠表現現代設計語言?以什么樣的專業基礎課替代基礎訓練更能符合時代的要求?很多藝術設計院校的專業設計課的教學方法,往往沿襲了80年代的教學模式:教師照本宣科,然后用三到四周的時間完成一個虛擬課題;由于課題應用度不高,學生做完課題后還是一頭霧水,不知道做完的課題是否能得到社會的認可。這種傳統的專業教學法省略了課題的訓練過程,卻忽視了實際的需求,學生因而嘗試不到成功與失敗,缺乏激勵機制。

三、解決的方法

為了適應新時期對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針對上述提出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進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加強基礎教學與專業課程的聯系

應用藝術設計學科的基礎教學是一個以繪圖、制圖技法為起點,進入形態構成、功能要求、設計表達、模型設計等完整的基礎訓練過程。學生必須掌握最基本的表達能力,要盡快把自己的創作構思準確、快速、簡潔地表達出來,通過具體的可視形象,明白無誤地讓人了解設計意圖,這是學習藝術設計的人不可缺乏的基本功。只有掌握基本技能,才能獲得較高超的表達手段,自如地應用設計知識,進入手腦一體的創作境地。

現在的學生的群體特征是輕視基礎課的訓練,在學習時不明白基礎與專業的關系。藝術設計各專業方向所表達的要求不同,基礎造型訓練必須根據不同專業要求進行教學訓練,方式可直接與專業表現技法掛鉤。學環境藝術設計的學生在形體透視關系與塊面結構上要增強學習力度,素描教學訓練從透視基礎——結構幾何體練習——室內景——建筑外觀等進行寫生;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一開始就要理解外形特征與內部結構的關系,素描教學訓練從透視基礎——結構素描——產品透明結構寫生的過程,在寫生中理解專業特征;裝潢藝術設計的學生需鍛煉超寫實的表現能力,訓練延續傳統的明暗調子的表現形式:石膏幾何體——靜物——石膏像等的教學模式,訓練中可強調學生的自我創造能力。基礎素描教學在強調專業特點外還需發揮學生的個性,學生可以自由組合靜物,任意選擇角度,以短期作業為主(三個課時)。表現手法可以用線描表達也可使用明暗調子表達。繪畫基礎訓練不僅使學生掌握寫實的造型本領和提高審美素養,更主要的是它能夠培養學生所必須具有的對物象形體結構、空間組合的表達能力和記憶理解能力。學生要從塊面結構訓練的過程中,鍛煉對形體的理解表達能力,并能憑想象默畫出物體在不同視點中的形體特征。

在當前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的討論中,一些論點認為:“大眾化”后的高等藝術設計教育的基礎教學不需要素描與色彩訓練,學生進入大學后可直接進入專業學習。筆者認為這種觀點過于片面。殊不知藝術設計專業在擴招后,學生群體造型基礎水平遠不如以前“精英化”的大學生,不進行造型基礎訓練將無法適應專業教學的要求。

(二)增強藝術素質與理解觀察能力

從事工作后的學生往往深有感觸地談到自己能動手設計一個作品,但講不出其設計理念與原理。很多大的設計公司也不無感嘆地說:找一個電腦設計操作員非常容易,但要找到一個知識全面的設計總監就相當困難。這說明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的學生很大一部分不能適應于社會。人才培養是提升學生整體素質,人文素養上的缺陷則是影響創造力發展根基性的缺陷。教師在每項課題訓練中必須要求學生從認識——體驗——創造——提高的完整過程去把握設計的真知。

理論講授與課題訓練是藝術設計專業沿用下來的教學模式,教與學是融為一體的。在教師講述一個章節后,就會按照要求布置課題,學生往往按照設計程序進行課題訓練,從市場調查、草圖、討論、設計表現、深化設計到設計完成,這樣傳統的一個教學階段就結束了。現在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好像習慣于這個模式,不經思考分析,完成任務式地應付作業,但這種課題訓練遠遠沒有達到預定目的,課題內容也沒有結束,真正意義的學習剛剛開始。學生應在課題訓練中增強自己的理解能力,必須從課題中尋找新的發現。教師還需要求學生寫設計報告書,按規范查文獻、寫論文,這就意味著學生需在動手能力與思維觀念兩方面同時提高。老師必須明確指出課題完成的全部要求。

藝術設計專業本科教學必須安排史論課、藝術概論、美學欣賞課以及其他素質教育課程的學習。學生認識能力的提高全在于知識面的廣泛。很多設計單位在用人條件中,明確提出人才素質的要求。藝術設計是一種應用學科,不管是平面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還是工業造型設計,都帶有很強的人文特征。一個成功的設計師可以根據不同人的需求,不同的場景特點設計出強烈的個人藝術風格的作品并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古今中外的設計師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多觀摩這些作品的表現手法將使我們受益匪淺。一個好的設計師不但要熟練掌握專業技巧還必須要拓寬知識面,從其他姊妹藝術中汲取營養,針對不同的物體、不同的人,創造出和諧統一的人與物的關系。

(三)強調社會實踐與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在教學課堂上,我們的課題訓練往往停滯在技術技巧上,而不是以邏輯思維解決實際問題。也就是說實踐學習只重視技巧的訓練,而忘記了設計與實際生活的關系。一個課題的完成只停留在紙上,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的要求。

我們強調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并從中積累相應的能力。一個人的時間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在大學學習中,把時間與精力泡在無謂的重復性的課題中,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社會實踐和工作能力。藝術設計教學要注重在“做”中學,學生正是在完整的課題訓練過程中了解設計的實際意義,體驗過程的感受,從中悟出自己的感受。解決各種困難的過程就是獲得新的知識,增長才智的過程。

正確掌握電腦設計軟件,運用電腦進行藝術設計無疑成為學生所追求的目標,熟悉不同的設計軟件,輸入正確資料,就可得到設計的信息,并在電腦中可選擇視點位置,直到得到滿意的效果為止。電腦設計具有強大的優勢,從平面制圖、立體效果圖的描繪到打印在圖紙上,既規范又迅速。在節奏快、效率高的信息時代是必須掌握的技能。現在很多學生對電腦設計課程尤為鐘情,并能較快地操作各種軟件,以至造成學習的偏好,認為掌握電腦設計軟件了,就可以適應社會的需求,這個認識極端錯誤。教師必須提醒學生,設計不應過分依賴電腦。過分“理智”的電腦設計作品不能表達具有濃郁感情的設計,表達也無法個性化,它是設計表達的一種風格,但不是唯一的風格。從基礎教學來說,尤其是藝術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基礎訓練,必須從手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