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背景機關后勤服務發展路徑

時間:2022-10-24 10:42:13

導語:經濟下行背景機關后勤服務發展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下行背景機關后勤服務發展路徑

摘要:隨著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疊加疫情影響,機關后勤服務壓力凸顯,盈利能力下降,不少服務板塊已經到了盈虧平衡點。發展機關后勤服務,要承認后勤服務屬于服務業范疇,具備一般經濟屬性,既要作為政治機關規范運作,也要符合經濟規律,利用經濟手段破解難題、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

關鍵詞:經濟下行;后勤服務;機關事務治理

1機關后勤服務特性

政府治理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對社會的治理;二是對政府自身的治理。機關后勤服務屬于政府自身治理范疇,主要以政府機關及機關工作人員為服務對象,提供辦公場所、會議場所、餐飲、交通等保障服務為內容的公共服務。與社會服務機構相比,服務對象更為明確、服務范圍更為清晰、服務要求更為嚴格。機關后勤服務作為現代服務業的組成部分,在社會參與度、服務可替代性上,能與市場經濟進行更好融合,經濟屬性、商品屬性較為清晰,相較于常規服務業,后勤服務特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政治性強

機關后勤服務的對象是政府部門及政府工作人員,工作內容直接與黨和國家的政治任務、行政職能、政府運作相關,后勤服務的質量影響政府行為效率,具有極強的政治性。

1.2復雜程度高

機關后勤服務屬于政府治理的一部分,其服務過程與政府運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涉及人員多、范圍廣,遠比普通社會服務更為細致和精確。

1.3標準要求嚴格

機關后勤服務的行為規范和工作要求更為嚴格,代表政府甚至國家形象,如國家級會議、會談中的禮賓排序,出現差錯會引起外交爭端。這種嚴格標準的背后往往有著深刻的政治考量,對后勤服務提出了極為嚴格的要求。后勤服務要遵循的重要原則,就是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務效率的過程中,注重服務質量的保證和提高。機關運行順暢程度和廣大干部職工滿意度是評價機關后勤服務水平的主要標準。同時,隨著社會服務業的發展,國家政策的變化,機關職能外延不斷擴展,后勤服務需求的產生會動態調整。機關后勤服務要滿足多重功能:從安全穩定角度考慮,要注意安全性、三防保密因素;從公共服務要求考慮,提升服務質量,提高公眾滿意度很重要;從經濟效益考慮,交易成本的高低、經濟收益等要素很重要。

2經濟下行期間機關后勤服務困難加大

2.1綜合成本不斷攀升

我國企業低成本優勢近年快速弱化,這在機關后勤服務中同樣表現突出。2.1.1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隨著社會發展水平提高,我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2010—2020年,我國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年均增幅接近10%,在疫情嚴重的2020年仍然高達7.6%,而同期勞動生產率年復合增長率不足12%,原有的低成本優勢快速消失。國際橫向比較顯示,我國工資上漲速度不僅快于發達經濟體,也快于南非、巴西等新興經濟體。2.1.2企業稅負較重2017年中國大口徑宏觀稅負為34.5%,已經高于美國并接近發達經濟體平均水平,與我國發展階段并不相稱,近年有所降低。目前企業“五險一金”繳費比例占職工工資總額38%左右,是全球繳費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2.1.3土地成本高漲以北京為例,2016年北京市工業地產成交地面均價為1303元/平方米,2017年增長至2184元/平方米,是美國工業用地價格的約9倍。外交領事服務中心將要搬入朝陽區豐聯廣場新址,面積2904平方米,物業費30元/平方米,僅每年需繳納物業費就高達105萬元。2.1.4融資、用能、物流成本仍在高位2019年中國工商業平均電價折合120美元/千瓦時,是美國的1.5倍;中國物流費用14.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3%,占GDP14.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4.35%,不僅高于同期美國和日本,也是全球除巴西之外在主要經濟體中利率最高的。

2.2應對方式優劣分析

2.2.1降低成本的優勢與局限性通常在面臨效益下滑時有兩種選擇,降低成本和開拓新業務增長點。成本控制是企業增長盈利的主要途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降低成本都可以增加利潤、抵抗壓力、求得生存。企業通常會降低非生產性成本,包括裁員、降薪。從財務報表利潤構成看,減少管理成本確實能直接提高利潤水平,顯著改善當期績效。需要看到降低成本并不能提高競爭力,也不能為未來業績增長儲備動力,即不存在慣性效應。也就是說,降低成本戰略具有當期性和短暫性,不構成提升組織核心競爭力。通過對處于虧損邊緣的部分上市企業進行研究,降低成本沒有導致下一年度業績上升。這表明實施緊縮性策略只是被迫之舉,是沒有更好的投資機會,無法打開市場,甚至可能進一步喪失競爭力。2.2.2新業務研發應區分行業對待處在經濟下行區間不能只求緊縮,更應開拓創新。開拓新業務增長點屬于戰略調整,需增加研發創新投入,短期看投入增大。同時,戰略調整能否改善業績,特別是服務機關與大環境有很大關系,有可能“叫好不叫座”,投入了人力物力,收入卻無法彌補成本。長期看,研發會增加產業競爭力,提升未來業績。從部分上市企業數據分析得出,研發工作滯后性一般為兩個財務年度,即第三年業績會有明顯提升。同時,不能忽視行業背景,朝陽產業和夕陽產業研發投入對績效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如該板塊所在行業發展前景良好,只有由于疫情等暫時性困難造成業績下滑,此時增加研發投入有助于提升業績,如所在行業屬于夕陽產業,那么減少成本支出可能更為可行。后勤服務工作開展,往往難以考慮行業發展狀況,而是以解決內部機關需求為導向。但應意識到,當進入的該行業發展前景良好,處于成長期,即使暫時處于不盈利的狀態,通過增加自身產品競爭力或進一步開發更大的機關內部市場空間,仍然能夠改善績效。相反,如果該行業已經處于衰退期,效益下滑時,應該減少費用支出,將有限的資金布局新興產業。這就是行業發展特性決定研發投入的差異性。

3下一步工作建議

3.1樹立“團結就是力量”的理念

應在此基礎上盡快調整人力資源結構,以人員在中心各單位流動、出國工作等多種方式,消除不合理配置,形成相對穩妥的分流。同時進行戰略人才儲備,重視對行業領軍型人才的引進,拓展領軍人才引進渠道,創新領軍人才引進機制,優化領軍人才生態環境,發揮領軍人才引領作用。高端人才在經濟景氣時很難引入,現在卻是人力資源重點優化的好時機,“抄底”相應人才以提升服務、經營的專業化水平。

3.3盡快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信息技術正以其廣泛的滲透性、無形價值的凸顯性與傳統產業結合,發展成為新經濟增長點和企業發展的助力器。像機關服務中心這樣輕資產的服務型機構,信息化程度還不高已經嚴重制約自身發展。要認識到信息化是一次深刻的社會革命。通過大數據和網絡空間,推動服務中心主動進行思維模式和服務經營模式的自我顛覆,加速產業信息化與信息產業化過程,“智慧服務中心”“外交后勤”App將使服務中心在互聯網中奔跑起來。

3.4優化績效考核體系

服務中心的績效考核體系是建立在一個較為復雜的多元化集團基礎之上,目前的評價指標較為綜合,更注重結果管控,對一線業務單位與機關職能處室的績效考核導向不明顯??冃Э己岁P乎生存與發展,意義重大。開展績效考核首先要分析戰略定位問題,這是制訂績效考核體系的基礎,決定著績效考核的導向。從考核到評價,再到獎懲,體現出公平與效率。精細化的處理方式,應是“一家一策”,精細化處理方式,綜合考慮戰略發展目標、中心管控、多元化業務、指標權重的特點,多方面進行指標考核。避免由于戰線較長、多元化板塊較多,績效考核指標設置的不科學導致服務中心總體戰略目標分解之后,各業務板塊偏離核心戰略目標。

3.5加大中心協同發展力度

中心各業務單位在本行業深耕多年,積累了相當的資源、渠道與人脈,應認真謀劃,尋找適宜的切入點,協同發展。領事服務中心策劃2022年召開“一帶一路企業發展研討會”,以我眾多辦證企業為基礎客戶群,事前發放調查問卷,詳細了解他們在“一帶一路”發展過程中的關切與困難。我方積極對接部有關司局、駐華使館。召開研討會,中外各方到會溝通研究,中心各單位現場推介本單位業務,中心領導親自到會推動,形成上下左右聯動狀態。

3.6推進“機器人代工”進程

智能制造是發展趨勢,目前中國是全球機器人最大市場。機器人將成為服務行業重要支撐裝備,也將成為服務中心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F在機器人投資回收期已縮短至1.3年。機器人代工,不僅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勞動力成本、推動向高端轉型升級,而且物聯網、5G、人工智能技術和機器人的深度融合將帶來前所未有的多領域跨行業合作,有力整合服務中心眾多板塊邁向智能化、模塊化,將服務中心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推升至新高度。機關事務治理的實踐經驗表明,只有以體制機制為抓手,不斷深化改革創新,才能真正解決面臨的問題,推進機關事務治理現代化。機關事務治理的本質,是在管理總體格局中,如何定位政府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如何進行權力配置,如何劃分各方職責。從機關事務治理主體角度分析,直接決定其行為能力和管理效能。機關后勤服務發展應該與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同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解決經濟社會生活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促進科學發展,保障機關高效運轉,實現財政資金節約,服務水平提升,保障效率提高。機關事務工作是運用公共資源服務機關使其正常運行的管理實踐,其特殊性在于,既擔負服務保障職能,又要符合后勤經濟運行規律。隨著我國在推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不斷發力,如何實現從制度優勢到治理效能的有效轉換,將是機關服務中心下一步工作的創新命題。

參考文獻:

[1]楊潔篪.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N].人民日報,2021-11-26.

[2]彭宗超,曾學華,曹峰.整體性治理視角下黨政機關事務的整合與協同[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9(1):44-51.

[3]李震,沈坤榮.降低我國制造業企業綜合成本的政策取向研究: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視角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7(8):12-14.

[4]李強,趙先進.虧損邊緣企業的業績改善:增加研發抑或削減成本[J].財會通訊,2021(18):75-79.

作者:李森 單位:外交部機關及駐外機構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