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深度學習教學設計探討
時間:2022-10-09 09:09:25
導語:地理深度學習教學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地理課堂活動中存在著“活動無協作、協作無構建、構建低水平”等問題,增強學生的知識建構有利于學生從淺層學習向深度學習轉變。基于協同知識構建模型建立地理深度學習模式,并以“植被”為例,設計深度學習教學方案,實踐結果表明該學習模式有利于促進地理核心素養的落實。
關鍵詞:深度學習;知識建構;地理教學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規定地理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等地理核心素養,培養高質量的人才,而深度學習是落實和實現該目標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知識建構”模式進行地理教學設計,旨在提高學生的知識建構能力,達到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目的。
一、何以可能:知識建構讓地理深度學習發生的學理闡釋
深度學習是一種發展高層次認知水平的學習方式,其理論基礎為奧蘇貝爾的“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本質是學生真正參與學習過程,對知識進行意義性建構,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認知和思維能力。何克抗認為深度學習的實施在于科學教育觀的運用、教學模式的有效性、組建共同體、創設學習環境[1]。張浩從認知理論出發,認為建構主義可以從學習過程、條件和結果方面解釋深度學習[2]。知識建構在研究學生學習過程的理論中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研究話題,由于個體存在差異性,且每個人的認知水平各不相同,同伴間共同解決問題、構建知識,可持續產生新的想法。國外學者認為知識建構是個人表達觀點并與其他成員交互信息得出結論的過程,個體所獲得的知識是共同體共享共創的結果[3];由知識建構衍生的協同知識建構是個體在一定的組織內,通過協同合作的方式達到學習目的,并共同生成智慧產品的過程[4]。它旨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協同合作的方式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進而豐富認知結構,實現深度學習,所以通過知識建構可以促進深度學習的發生。
二、何以可為:破解地理深度學習的三個向度
11.以“標”解“深”根據課標要求可解讀出深度學習的重要性。依據《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地理教學的建議,明確指出要重視問題式教學,課堂設計應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基礎,以學生充分理解為前提,參與到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保證學生形成全面的認識,建立地理知識框架,鼓勵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22.以“教材”創“深”“植被”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植被與土壤”第一節的內容,主要為學生通過肉眼觀察或觀看視頻等方式識別植被,掌握植被的概念、分類和演化過程;重難點為植被的垂直結構以及形成原因、植被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包括環境影響植被的類型和特征以及植被改造自然環境。教師要熟練掌握教材的邏輯順序和學生的認知結構發展水平,基于教材內容創新性地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33.以“學情”融“深”日常生活中學生對于植被已有所了解,初中地理階段也學習了森林、草原和荒漠及其植被特點等內容;世界氣候類型分布、水熱情況差異等內容;亞馬孫熱帶雨林森林資源開發和保護及與人類活動關系的內容。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已形成有關植被的認識,教師在掌握學情的基礎上,融入有關深度學習的方法和措施,以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
三、基于協同知識建構模型的地理深度學習教學設計
本文在對照相關研究成果基礎上[5-8],根據協同知識建構模型,將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分為個體知識建構、組內協同知識建構、組間協同知識建構,以充分體現知識建構的階段性和遞進性,并結合人教版高中地理“植被”第一課時的內容進行實證分析,使學生更好地實現知識建構,以達到促進深度學習的目的。11.基于協同知識建構模型的地理深度學習活動模型構建基于協同知識建構原理,組內協同建構可分為共享、論證、協作、創作等部分;組間協同建構可分為小組展示、組間對抗、共識升華等部分。地理基礎性知識包括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地理學科知識論包括地理思想和地理方法[9],筆者認為地理感性知識適合個體知識建構,地理理性知識適合組內協同知識建構,組間協同知識建構是師生對地理基礎性知識的修正,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知識建構過程中必須要有地理思想和地理方法的滲透,如地理核心素養和時空分析教學方法。在該模型的建構上,筆者借鑒組內和組間協同知識建構過程,將共享、論證、協作歸為認知沖突的消除,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設計個人知識建構,形成三個循環的開放性環節,展示知識納入認知結構中的過程,以及三種知識建構的內在聯系(圖1)。22.基于知識建構的地理深度學習模型的教學設計結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第一節的內容,用上述模型開展教學內容設計。將本節內容分為個體、組內和組間三個類型的知識建構,并在教學設計中闡述知識建構如何發生。植被的概念、分類和演化過程需要借助地理感性知識來學習,歸于個體知識建構;植被的垂直關系及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則需要學生借助理性思維進行討論探究,歸于組內知識建構,形成如下教學設計(表1).
四、總結與反思
本教學設計基于建構主義理論以“植被”為例展開分析,根據課程內容的邏輯關系和學生的認知基礎優化教學過程,意在建構學生的地理知識框架,培養學生的知識建構能力,提高學生的深度學習效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以學生為基點進行主動的個體知識建構,創設一系列的“情境—問題—知識”鏈,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潛移默化地貫徹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
作者:李慶改 董國松 姜冉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環境與資源學院
- 上一篇:校企融合文化育人體系建設新路徑
- 下一篇: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