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籃球教學策略

時間:2022-09-27 11:41:07

導語:高校體育籃球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籃球教學策略

快樂教育理念最初由蒙田在《論對孩子的教育》一書中提出,其核心理念是通過賦予教學活動更多的樂趣,激發受教育者的求知欲,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環境中接受教育,收獲知識與技能。快樂教育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對傳統教師主導式的教學方式的一種顛覆,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高校體育教育作為塑造大學生強健體魄和健康心態的課程,應當自覺融入快樂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充滿趣味性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將體育課程從一種“課程任務”的角色轉變為興趣愛好或生活方式的一種,循序漸進增強自身體質健康和運動水平。其中,籃球作為一種兼具趣味性、運動屬性強、觀賞價值高、技巧性強的運動項目,是非常適合貫徹實施快樂體育教育理念的一門課程。在快樂教育理念引導下,教師將以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獲得快樂作為主要目標,根據實際需要對傳統籃球教學課程進行優化改良,設計新的教學環節,開創新的籃球運動教學方式。經過實踐證明,在快樂教育理念下實施的籃球教學,多數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滿意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收獲和整體的運動鍛煉水平也有明顯提升,引領著高校體育教學的全面改革。由叢向輝撰著的《高校籃球運動開展研究與教學創新》(中國紡織出版社,2019年1月)一書從理論和實踐雙重角度研究了高校籃球運動及其教學開展情況,從籃球運動起源、特征作用、基本教學理論、課程組織與開展、安全營養保健到體能準備、技術戰術教學、游戲教學等各個環節,尋求快樂教育理念與高校籃球運動教學的緊密融合,對重建高校籃球體育教育結構具有開創性意義。具體論述如下:

一、詳細解析籃球運動屬性,尋找快樂教育理念與籃球運動的融合點

籃球是一種皮革材質的體育用具,呈立體球形,現代籃球大多經過優化設計,握感更加符合人體工學原理,適合高校體育教學使用。在此書中,本書還對籃球作為一種體育運動項目所特有的屬性作了詳細介紹,在詳細梳理籃球運動屬性的基礎上,根據當前籃球課程教學特點,圍繞“快樂教育”理念,研究如何促進課程教學機制的優化。從籃球運動規則來看,籃球是一項群體性運動項目,球隊中每個隊員有固定的位置和所負責的任務。正規比賽中,兩對隊員一般共10人,每隊有七名替補隊員,前鋒、后衛、籃板每個隊員有自己的位置和防守任務,并且要求隊員密切配合,靈活運用不同的戰術來提高得分,最終贏得比賽勝利。可見,籃球是一種講究團隊合作、戰術運用且具有對抗性的球類運動。對籃球比賽規則充分了解之后,本書試著將“快樂體育”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通過對籃球運動形式、規則進行調整,改變傳統籃球教學方式與流程,使學生參加籃球運動時既能收獲運動對身體、意志鍛煉的效果,也能收獲趣味教學過程的快樂,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提高籃球運動水平和身體素質。關于如何使高校籃球教學更加豐富、生動、趣味,本書在詳細了解規則并融會貫通處理的前提下,提出了以下幾點融合創新方式:首先是打破唯分數論,推動體育課程教學評價體系改良。傳統籃球體育課程重在錘煉技術,教師讓學生通過大量反復的運動訓練,打磨學生運球控球、戰術配合能力,筑牢學生籃球運動基本功。將追求較高的課程學分作為籃球體育教學的唯一目標,過于注重結果,卻忽略了籃球教學過程的趣味性、豐富性。學生在如此教學氛圍中則難以體會到籃球運動的樂趣,也就難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對應的,課程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必須從源頭上入手,改變以往唯分數論的體育教學理念,改良現有體育課程教學評價機制。在籃球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課程效果、關注學生體驗;改變以往課程組織方式,融入趣味性教學環節,不斷提升籃球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保持較高的課程黏性,將趣味性、生動性、組織方式多元化、課程滿意度等指標融入課程評價體系中,引導高校體育籃球教育科學轉向。第二是深入貫徹寓教于樂理念,推動課程組織形式轉變。傳統體育籃球運動課堂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專業型,一類是非專業型。專業型課堂主要由教師傳授成體系的籃球運動技巧為主,重在技術訓練;而非專業則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活動時間,較少進行技術指導。這兩種課程組織形式都忽略了快樂教育理念,未能與課程教學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對現階段籃球課程組織形式進行創新改良,是貫徹寓教于樂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徑之一。

二、加強籃球文化宣傳,讓學生充分感受籃球運動魅力

隨著國家對大學生體質健康教育的重視逐步提高,對大學生體能體質和運動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相對完善的體育運動設施滿足了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需求,體育運動的方式也更加多樣。隨著媒體全球實況轉播技術的發展,大學生能夠足不出戶觀看到世界各地的籃球賽事。特別是以NBA為主的美國籃球賽事,成為許多大學生接觸籃球文化的窗口,也是許多籃球運動愛好者的文化啟蒙。現階段,籃球文化在高校中的傳播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對于熱愛籃球運動的大學生來說對各種籃球文化如數家珍,而對于對體育鍛煉和籃球運動缺乏興趣的同學來說則是聞所未聞。而體育作為一門公共必須課程,這種文化傳播普及現狀顯然是不利于開展籃球教學的。因此,籃球教學必須重視籃球文化的宣傳普及,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籃球運動的魅力,更自覺地參與到趣味性的籃球教學中來。關于籃球文化在高校中的普及推廣,具體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以多渠道推動優秀籃球文化傳播。一來可以利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以線上轉播的方式將精彩籃球賽事向學生推廣,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優質籃球文化。二來可以通過組織線下活動,人工推廣的方式,挖掘潛在的對籃球運動有興趣的愛好者,形成愛運動、愛籃球的校園文化氛圍。二是組織形式多樣的大學生籃球比賽,調動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積極性。比如以學院為單位組織校際大學生籃球比賽,從賽事動員、后勤準備、運動員的選拔訓練到賽事組織、結果評比等一系列環節,積極動員大學生參與,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籃球比賽中來,這也會讓大學生潛移默化中提高對籃球文化的認可。三是在籃球運動教學中向學生普及籃球文化。體育籃球教學不能光傳授籃球運動技巧而忽略籃球文化的普及,教師要有意無意地向學生傳播優質籃球文化,來提升技能教學的效果。

三、加強籃球運動技能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籃球作為一項講究技巧的運動項目,不是體能和力量的單方面博弈。要想在籃球比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運動員必須磨煉自身運動技巧。包括個控球、傳球、過人、上籃、搶籃、封蓋、斷球等個人基本功,也包括團隊之間的戰術配合,因為畢竟藍球是一項集體競技項目。本書將籃球運動技能教學分為技術教學、戰術教學和游戲學練三部分。運動技能教學包括基本理論教學、進攻技術教學、防守技術教學,籃球技術是籃球運動員的基本功,戰術運用則是團隊配合是否密切,最終能否取得比賽勝利的決定性因素。而游戲教學能讓運動員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磨煉基本功,主要是通過一些趣味性的小活動來磨煉個人技能或戰術技巧,比如接傳球游戲、運球類游戲、投球類游戲、腳步動作類游戲等,此類游戲在鍛煉運動員個人籃球技巧的同時也能提高隊員之間的合作默契度,對于提升整體團隊整體實力是不可或缺的。籃球作為一項對抗性、觀賞性不錯的體育項目,球隊中個人的出色發揮或團隊的密切配合都能大大提升比賽的精彩程度,而要讓比賽更加好看,就必須苦練基本功,對隊員的個人基本功和團隊協作能力都要很高的要求。關于個人技能訓練,本書認為每個籃球運動員必須明確自身定位,對自己的籃球運動長處和短處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揚長避短,確定自身在球隊中扮演的角色。控球能力強的一般作為控球后衛、突破能力強的一般作為上籃選手、投籃精準度高的隊員一般負責得分、彈跳能力強的一般負責搶藍護球,每個隊員各司其職,方能提高球隊整體實力。此外,本書強調,在快樂教育理念下,體育籃球的各種訓練要更多地追求訓練過程的趣味性,而非單純追求技能提升。要對個人籃球技能訓練、團隊協作訓練、游戲教學過程進行創新優化,貫徹快樂體育理念,充分激發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

四、優化課程組織方式,突出快樂體育教育理念

籃球體育教學課程組織形式側面反映了教師體育教育理念,在快樂體育教育理念下,籃球教學課程應當是將運動和樂趣很好地融合的平臺,因此在課程組織方面要平衡樂趣與效率比重,不斷提升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感和獲得感。一般高校傳統籃球教學課程組織形式要么過于保守,要么顯得用力過猛。表現為放養式的自由活動課或單純的籃球比賽,而很少能從學生運動興趣培養的角度來設計課程活動。放養式的體育課程完全背離體育課程的開設初衷,學生既不能收獲提升運動能力,也不能從運動中獲得快樂,這是不可取的;將籃球課辦成籃球比賽,忽略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這也會讓那些對籃球運動原本不感興趣的學生更加遠離這項運動,對于學生整體的體育運動熱情的培養是不利的。貫徹快樂體育教育理念,離不開對體育課程組織方式的優化。從課前準備到課堂教學環節設置再到課后評價,從實踐教學活動場地設施準備到活動策劃設計,需要進行全程優化,將快樂教育理念更徹底地融入籃球教學中。比如將技術訓練課程改良,由傳統大量重復的單人肢體和動作訓練改為雙人或多人一組的配合訓練,以回合制游戲競爭的方式進行,解除傳統訓練方式的限制,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權。如此,學生能夠在籃球運動訓練中獲得更多的樂趣,更能體會到參與籃球運動的快樂。又比如,在傳統的小組比賽中,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獎懲環節,如輸掉比賽的一隊表演娛樂項目,給原本嚴肅緊張的比賽制造更多歡樂的氣氛,也能夠增強團隊之間的良性互動。總之,高校籃球體育教育在追求效率的同時,也要與時俱進,積極將快樂體育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通過優化課程組織方式、創新體育教學模式、調整課程組織設計,讓學生在籃球課程開展全過程體會到運動的快樂,不斷激發大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熱情,最終達到籃球運動水平和體能體質提升的目的。

作者:弓劍 單位:河南輕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