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成熟度模型與信息化判定

時間:2022-08-25 11:04:57

導語:管理成熟度模型與信息化判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成熟度模型與信息化判定

【內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的常用方法,參考CMMI模型提出針對企業管理水平的成熟度模型,并通過分析企業管理與信息化之間的關系,提出一種基于信息化水平快速判定企業管理成熟度等級的方法,可幫助企業快速了解自身管理水平,有針對性地提升企業管理效率。

【關鍵詞】企業管理;成熟度模型;信息化;運行效率

企業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企業運行效率,管理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企業運行效率的高低。企業管理的核心是生產經營活動,企業運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產經營活動的效率。企業經營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鑒于企業具有復雜性、多樣性和動態性等特點,如何評價其管理水平和經營水平成為困擾管理者的難題。對于管理水平,業界通常采用效率研究方法進行評價,一般選擇管理費用率(管理費用與營業收入比率)和資本收益率(凈利潤與平均資本比率)分別作為管理效率和經營效率的量化評價指標。有學者研究中國制造企業后發現多個規律:所有制屬性對管理效率影響頗大,管理費用率和資本收益率存在顯著的負向關系,開發國外市場和開發新產品會導致管理費用率上升,市場競爭能有效促進管理效率提升等。事實上,影響企業運行效率的因素很多,涉及組織機構、規章制度、職責分工、業務流程、人員素質、激勵考核、企業文化、發展階段等方面,不僅涉及面廣,而且相互關聯或交叉。顯然,提高企業運行效率是個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系統性等特點,很難立竿見影,需要長期堅持,單純使用管理費用率來評價管理效率缺乏全面性。當今,企業都在通過數字化轉型來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智慧企業的概念已經提出多年,但尚未形成統一定義。有學者認為,智慧企業是站在企業整體的角度,強化物聯網建設、深化大數據挖掘、推進管理變革創新,將先進信息技術、工業技術和管理技術深度融合,實現企業全要素數字化感知、網絡化傳輸、大數據處理和智能化應用,從而使企業呈現出風險識別自動化、決策管理智能化、糾偏升級自主化的柔性組織形態和新型管理模式。有學者認為,智慧企業應該具備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企業內外部生產要素高度融合,在生產、管理或服務過程中實現自主決策、自主執行和自主演進的能力。也有學者從培育世界一流企業角度出發,提出了企業應具備的13項共性要素,包括公司治理、人才開發與企業文化、業務結構、自主研發、自主品牌、管理與商業模式、集團管控、風險管理、信息化、并購重組、國際化、社會責任、績效衡量與管理等;世界一流企業可視同智慧企業的初級階段。那么,如何了解數字技術對智慧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程度呢?

企業管理成熟度模型

從微觀執行層面看,企業經營與管理有明顯區別;企業管理主要面向內部,所追求的是企業的運行效率,屬于企業內功;企業經營能力主要面向外部,所追求的是企業的經濟效益,不確定性很大。智慧企業需要強有力的經營管理能力,本文引入管理成熟度模型概念,以有效評估和持續改進智慧企業管理水平。智慧企業管理成熟度模型用于評價智慧企業的“智慧”水平,分為五個等級,并將最高三級命名為初級智慧階段、中級智慧階段、高級智慧階段;但是,該模型將企業經營管理能力作為整體進行評價,沒有對管理能力和經營能力進行區分。本文以智慧企業管理成熟度模型結合CMM/CMMI模型(劃分為五個成熟度等級),緊密圍繞企業運行效率的提升和改進,在充分考慮影響企業管理效率的關鍵要素和堅持成熟度等級可評價的基礎上,提出了企業管理成熟度模型,將企業管理水平劃分為五個等級(I級為最低,V級為最高),如表1所示。

企業管理成熟度等級判定方法

1.常規方法:過程域判定方法CMM/CMMI模型采用過程域機制來判定成熟度等級是否達標。過程域是指執行過程中影響效率和質量的同一類關鍵因素或主題的統稱,如需求管理、質量保證、項目策劃等,每個過程域均包含多個目標和實踐。企業管理成熟度模型需要參照CMM/CMMI已有過程域和企業管理領域特點,設計相應的過程域及其目標和關鍵實踐。根據企業管理水平不同等級的特征或目標,將過程域分解到不同的成熟度等級中;企業如果實現了某個成熟度等級及更低等級的所有過程域的所有目標和關鍵實踐,就可視為該企業管理水平達到了該成熟度等級。過程域方法經過幾十年的實踐驗證,不僅全面性、客觀性和準確性高,而且擴展性和通用性也很強,但是存在復雜度較高、評判工作量較大、周期較長等不足。2.新思路:信息化判定方法由于企業管理存在以下特點,使企業信息化水平與管理水平之間建立了一種必然的關聯關系:企業管理涉及內容的范圍與數量繁雜多樣,其復雜性特點可能導致執行層面細節的準確性很難保證,使得規章制度流于形式、運行流程被隨意干涉或調整、業務數據相互矛盾影響決策等現象成為常態。因此,需要引入信息化工具,實現重復性工作的自動化處理、相互關聯或勾稽數據的智能化驗證、執行層面的細節管理等管理效果。企業管理涉及領域相互交叉、相互影響,其系統性特點可能導致牽一發而動全身,使得管理效率的提升缺乏有力抓手,管理措施經常半途而廢。因此,需要引入信息化工具作為提升管理效率的有力抓手,通過先進管理思想和實施方法,可實現綱舉目張的管理效果。此外,信息系統基于業務模型構建,在推進過程中必然會發現企業管理現狀與其存在差距,如果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信息系統無法真正發揮作用。顯然,信息化工作本質上是管理問題,通過信息化水平可以快速判定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基于信息化水平快速判定企業管理水平的成熟度等級,依據各等級管理目標(同特征描述)可具體判定。(1)初始級。信息化判定依據:無。(2)已管理級。信息化判定依據:①已使用信息系統對規章制度的發文過程進行統一管理,并對歷史版本統一歸檔,方便員工查閱,至少覆蓋企業主要規章制度;②已使用信息系統對關鍵對象進行基本管理,包括臺賬、成本、規模數量、變更、統計等。(3)已定義級。信息化判定依據:①已制定與企業流程相關的技術及管理規范,并設置專門機構統一管理;②已使用信息系統對企業流程的構成要素進行統一管理,并建立流程與制度的對應關系,至少覆蓋企業主要流程,能夠發現無制度支撐的流程或存在沖突的制度問題并及時解決;③已使用信息系統對企業流程的運行過程進行審批和跟蹤,至少覆蓋企業主要流程,能夠發現運行效率低下的流程并及時解決。(4)定量管理級。信息化判定依據:①已制定與企業核心價值鏈相關的數據規范、業務規范、風險規范、財務規范等;②已使用信息系統對企業核心價值鏈基礎數據進行統一管理,確保準確唯一;③已使用信息系統對企業核心價值鏈全過程進行一體化管理,至少包括業財一體化、進銷存一體化、生產制造一體化等,應覆蓋所有主營業務,能發現不增值的流程和崗位并及時解決,業務數據可按需獲取;④已使用信息系統對每筆主營業務收入和支出(含各項費用)進行統一歸集和分析核算;⑤已使用信息系統對主營業務的風險進行策略設置和監控預警。(5)優化級。信息化判定依據:①已制定企業管理效率持續改進的工作流程與獎懲機制,并設置專門機構統一管理;②已使用信息系統對低效或無效因素(如制度、流程、崗位、數據等)進行統一管理,提供及時預警、在線培訓、多渠道查詢等方式提升管理效率;③已使用信息系統對最佳實踐進行統一管理,包括識別、試點、推廣、評估、完善等關鍵過程。結論本文首先分析了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的常用方法,然后參考CMMI模型提出了企業管理水平成熟度模型,并通過分析企業管理與信息化之間關系,提出基于信息化水平快速判定企業管理水平成熟度等級的方法。該信息化判定方法可幫助企業快速確定自身的管理水平,通過橫向或縱向比較,找準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升企業管理效率。當然,企業也不能脫離實際一味追求過高等級的管理水平,企業管理水平應該與經營水平相匹配。企業發展大致可分為創業期、發展期、成熟期、高峰期、轉型期等,不同時期企業的管理水平不同,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對企業經營造成不利影響和資源浪費。

主要參考文獻

[1]涂揚舉,等.智慧企業——框架與實踐[M].2版.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18.

[2]陳勁,黃海霞.智慧企業理論模式——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為例[J].技術經濟,2017(8).

[3]況繼秋,李鋒.論企業管理的效力[J].華東經濟管理,2005(12).

[4]蔡蔚,余宇新.中國制造業企業管理效率影響因素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12(12).

作者:張明德 單位:中國國際技術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