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傳播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
時間:2022-06-19 08:33:38
導語:藝術傳播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互聯網與數字媒體技術的飛速進步,使圖像與媒介的關聯性日益緊密,藝術創作開始介入社會生活及生產的各個領域。作為“十四五”期間“大美育”建設的重要推動力,藝術傳播學科建設與專業教學應當積極響應國家文化發展戰略,通過對豐富的藝術現象與藝術問題的研究,引導學生從傳播的視角不斷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為社會進步、經濟增效和產業優化提供文化動能。
[關鍵詞]藝術傳播學學科發展專業建設課程教學
隨著圖像要素與媒介要素關聯度的不斷緊密,藝術學與傳播學融合發展的趨勢逐步深入,單一的觀看行為在互聯網+時代藝術消費市場中的占比越來越低,而虛擬仿真多元審美體驗日益成為視覺文化中心力量。藝術行為與傳播行為的相互介入和滲透,使藝術商品化潮流和“總體藝術”創作觀念在當代社會語境中具備了一定的運行基礎,這也契合了當下大美育教學體系的建設,為高等美術院校探索藝術如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思想基礎和理論動力。
藝術傳播學科的發展現狀
藝術傳播學科在國內專業院校中的起步較晚,2011年中國美術學院曹增節教授創立了第一個藝術傳播學博士學位點,并在2013年編寫完成了藝術傳播學教材,被列入文化部教育司主持編寫的中國藝術教育大系叢書,2014年正式出版。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從2018年起增設了藝術傳播學碩士研究生學位點,負責人為詹琰教授、王浩教授、于潤生副教授,其中詹琰教授作為從西安走出去的國內跨學科傳播的領軍人物,曾在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工藝美術大學藝術史專業學習,現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科學傳播系教授。而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傳播學科建設在藝科融合大背景下走在了國內專業院校的前沿。西安美術學院藝術傳播學課程建設始于2014年,在國內與上述學校幾乎同時起步,最早由藝術理論與批評教研室開設。筆者作為藝術傳播學課程的主講教師,從2015年年底接受課程策劃和講授任務之后,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在2016年2月正式開課,首批授課對象是美術史論系2013級學生,涵蓋美術學、藝術史論、藝術設計學、藝術管理四個專業。2017年4月藝術傳播學課程正式列入學校培養方案與課程大綱,課程編號為17611215。后來由于教研室調整合并,課程教學主要由美術學教研室負責實施,其后隨著專業建設的深入發展,課程教學最終由藝術管理教研室負責實施。除了各專業學生自由選課的系內跨專業課程之外,藝術傳播學也正式成為藝術管理教研室大三年級學生的專業必修課,課程編號為130102T0144315。經過四個學年的授課實踐,藝術傳播學課程形成了具有鮮明風格特點的教學理念。同時,藝術傳播學課程的本科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深化之后,形成了全校公共課“藝術概論”的主要教學模塊。在研究生課程“美術理論”中也同步設置了“藝術傳播理論”教學單元,兩者截至目前都已完成四個學年的教學。2020年筆者以藝術管理教研室為依托,申請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在藝術教育與管理方向之下,以藝術傳播學為碩士研究生培養專題,計劃從2022年開始招生,并完成全系列整合教學與研究建制。目前各院校使用的藝術傳播學教材主要有三種:孔正毅的《藝術傳播概論》,陳鳴的《藝術傳播原理》,曹增節的《藝術傳播學——文獻計量學方向》。前兩種分別為傳播學、文學領域的學者撰寫,各自從傳播學和文藝理論的角度進行闡釋,在描述藝術傳播行為的時候比較偏向于藝術本體論,藝術與傳播兩個學科的結合還不夠緊密,其中陳鳴的《藝術傳播原理》從符號、媒介、文本、交流、市場等多方面探討了學科基本原理,脈絡清晰,材料豐富,但對文本媒介、傳媒媒介的劃分還不是特別清晰,未觸及深層的理論。曹增節的《藝術傳播學——文獻計量學方向》是中國美術學院的自編教材,理論精深,涵蓋面廣。不過對本科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其在總體上仍沿襲傳播學單元與藝術傳播單元兩個模塊分開闡述的傳統,未從根本上解決學科交叉融合的老問題。在兩個模塊之后又加了文獻計量學單元,注重對藝術研究文獻進行實證分析,而非闡述藝術媒體的本質與功能,以及不同類型媒體的傳播特色、路徑與效果,且研究資料的時間是截至2013年,在教學應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國由文化大國向文化強國轉變的過程中,通過改進傳播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藝術工作者的作用,既能對國民進行心靈塑形,又能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藝術傳播學科建設是提升藝術生產力的能量倍增器,原創藝術品及其復制品、衍生品和影像記錄等,共同構成了特定的媒介傳播網絡。而基于藝術市場規律、創意產業規律的商業傳播機制,可以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展現國家形象,凝聚人心。此外,我們還應精準[摘要]互聯網與數字媒體技術的飛速進步,使圖像與媒介的關聯性日益緊密,藝術創作開始介入社會生活及生產的各個領調控經濟價值、文化價值的匹配度,全面提升媒體審美判斷力,推動中國藝術形成高原、高峰,積極探索有效的全球藝術傳播模式,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同時,我們也要重視把握好藝術與鄉村、藝術與城市的發展關系,實現中國與西方、全球與當地、傳統與當代、理論與產業、文化與生態相融合的大美之境。藝術傳播學科是開展美育教學的重要路徑,涉及美學與藝術學、教育與社會學、管理與傳播學三大模塊,它的建構與完善,能夠有效提高審美與藝術信息的傳播力度、廣度、效度,與“五四”時期提出的美育思想有著一種跨時代的聯系,既可以助力“十四五”期間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同時又能有效踐行西安美術學院一貫秉承的美術救國、美術興國、美術強國。
藝術傳播學專業建設思路
在藝術傳播學視野下,藝術創作不再是單向度的推進,而是受到歷史與時代的雙重影響,藝術創作成為了現代意義上的藝術生產。任何藝術品都具有圖像和語詞二元質素,圖像背后所蘊含的敘事邏輯既顯現出偶然性、自發性、時效性,同時又有其必然性、自覺性、長效性。我們將“圖像—媒介”這對概念引入藝術傳播學課程,為學生提供一種關于圖像本體論的新解釋,旨在突破以往再現說、表現說、形式說、符號說、幻象說、體驗說、實用說等傳統的認知,嘗試借助媒介理論理解“圖像的生命”及圖像與世界及歷史的關系。在藝術傳播學專業建設中,必須在明確理論觀念的基礎上確定知識結構。1.理論觀念文化傳播機制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重要推動力,它通過與其中最有活力的藝術部分的結合,在傳播行為中引導人們不斷提升生活品質,實現審美化生存,同時促進跨文化交流及跨學科、跨專業、跨門類的融合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藝術評論作為藝術傳播的重要工具,能夠充分發揮藝術理論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實現學術與藝術的交融及藝術與經濟的互動。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闡述藝術交流中的運行機制及其傳播效能;要動態地梳理和分析藝術傳播活動中的各類復雜現象和問題;要從管理學思維的層面對其進行理論研究。這時的藝術管理就成為了一門大學問,這也是我們將藝術傳播學最終開設于藝術管理專業中的初衷。藝術管理在藝術教育中屬于一種頂層設計,起著指揮全局的作用。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將價值管理的銅錢模式與創意管理的北斗模式結合起來,重視傳統美學與數字智能雙重引領文化創意經濟發展的經驗總結,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價值體驗、價值共鳴、價值消費、價值重構的全體系、全流程的藝術傳播管理等。由于互聯網+的巨大賦能效應,視覺形象的數字化趨勢不斷加速,傳播形態、傳播模式、傳播媒體、傳播渠道、傳播平臺日益多樣化,這不斷促使社會產生新的文化需求,智慧城市、媒體城市、數字城市、無線城市正在成為與我們生存的實體城市平行的隱匿城市,數字化藝術形態成為新時代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重要媒介與交流平臺。信息互聯、物體互聯、價值互聯使人們對外部世界的綜合感官印象更加直觀化、視覺化、立體化,不同類型的圖像信息轉化合成多維度的藝術空間信息流,引導受眾在短時間內高效率地獲取更豐富的特定區域藝術信息,提升人們的整體感官審美體驗,進而實現文化結構、文化意識的有效傳遞。同時,在審美經濟學、審美心理學的復合視域下探討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融合,能夠打破各門類藝術之間的限制,將線性的藝術歷史脈絡與立體的藝術空間景觀結合,以代入式的審美認知體驗激發大眾的超感官思維,建構起層疊交錯、流動回旋的美學時空。當今的藝術系統處于一個消費文化極大發展的語境,從單純的實體消費到多元的虛擬消費,從流行的符號消費到高端的品質消費,圖像消費的內涵和外延隨著媒介格局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畫廊、美術館、影像、視頻、紙媒、雜志、網站、電商等傳播平臺的相互角力與合作,使藝術評論視角日漸多樣化、普泛化、即時化,藝術推介機構和藝術消費者的關系變得更復雜微妙。這樣的現實情勢要求人們必須熟悉文化市場經濟規律,在眾多紛繁蕪雜的當代藝術傳播案例中,動態地認識藝術流通機制的運行規律,通過互聯網+的賦能有效集聚藝術資源,將文化勢能轉換成社會動能。此外,我們還要密切關注融媒體傳播,創造性地審視和重塑媒介,對接商業平臺,發揮其經濟驅動作用;對接智庫平臺,發揮其外腦支援作用;對接媒體平臺,發揮其人文傳播作用,推動傳統美學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及創意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2.知識結構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綜合各大專業院校相關課程設置情況,確定了藝術傳播學科的核心知識結構,并將其整合為八大單元:導論部分(生產作為藝術傳播的起點)、藝術傳播行為的產生與發展、藝術傳播的主客體及類型、藝術傳播史與藝術媒介變遷、新媒體語境下的藝術傳播、藝術傳播媒介的相關研究、藝術傳播的經濟學分析、藝術傳播的相關法律問題。其中前四個單元為基礎篇,偏重于概念闡述和基礎性知識,后四個單元為提高篇,偏重于案例分析和拓展性知識。所有領域傳播現象的起點都是生產,而藝術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式,一種塑造審美對象的精神生產也不例外。尤其是馬克思的“藝術生產論”明確了必須在物質生產、精神生產的雙重實踐中,才可能獲得對藝術的最終解釋。萌芽于17世紀荷蘭的藝術商品化潮流,正是現代性起源和早期全球化生產的重要標志。藝術傳播發展到今天,已經從古代的精英階層主體轉變為大眾階層主體,而藝術傳播行為的實現則受到傳播者、信息、媒介、接受者、傳播效果這五個主要因素制約。隨著“媒介化生存”成為當下社會的現實境況,藝術與媒介的邊界日趨模糊,但是各自的概念卻逐漸清晰,即媒介區分為藝術的媒介、藝術中的媒介、借助藝術的媒介,藝術則區分為媒介的藝術、媒介中的藝術、借助媒介的藝術。圖像傳播本身也是一種觀念傳播,它鮮明地體現了權力、資本、倫理、技術與藝術傳播之間的關聯性和互見性。當代藝術家的能力不再單純指創造作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將藝術與媒介充分融合,并生成最優傳播效能的綜合素質。而藝術家所面臨的藝術自洽與藝術介入的糾纏態,其實正是百年前新文化運動所提出的藝術為藝術、藝術為人生之理想的對立統一。新興藝術類型的不斷涌現,使既有的傳統藝術形式一方面受到強烈沖擊,另一方面也在經歷新生。新媒體藝術在跨學科領域里研究審美的問題,遠遠超越了單一感官本身,但卻在更高的維度上返歸人類的本真世界,同時這也契合了當代文化主潮。人工智能和媒介技術的極大發展,使得空間尺度不再成為彼此交流的阻隔,交互式屏幕敘事讓藝術家、作品、觀眾可以進行更親密的交流,靜止的完成態實物轉變為能動的進行態游戲,而藝術品的形象可以是完全虛擬的,世界可以由各種可能性組成。在想象力消費時代,必須要處理好藝術生產者、消費者與藝術行為的組織者、管理者等不同主體之間的關系,并提供一種解釋不同藝術行業經濟現象復雜性的傳播學分析路徑。而要辨明這種復雜性,就必須考慮到人的復雜性,從法律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的角度解讀藝術現象及其具體問題。從藝術傳播學的層面來說,信息資源的公開體現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優秀的藝術作品理應分享給更多人,但也應尊重和有限度地保護著作權,更加理性地發揮藝術審美的社會功能、經濟功能,最終實現文化生產領域合理合法的良性發展。
藝術傳播學課程改革經驗
2016年9月,筆者融藝術傳播學課程籌備體會與跨媒介藝術傳播知識,撰寫了論文《感官聯覺機制的歷史書寫——從古代繪畫到當代藝術》,入選第三十四屆世界藝術史大會研討會,之后又參加了第十二屆全國藝術學年會。拓展性的研究成果獲得西安美術學院學術論著出版資助,2019年由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了同名著作,2020年獲得第五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獎著作獎,得到全國藝術理論界、教育界專家的肯定和鼓勵。筆者還將體現創新教學觀念的“藝術史劇場”課程納入專業建設體系,實現多模塊互動的比較教學。筆者又在西安美術學院學科建設專項基金資助下,2018年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譯著《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與商業》,2018年底上榜全國美術出版聯合書單第31期優秀藝術圖書。筆者翻譯《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與商業》的初衷,就是這本書的著眼點落在經濟與市場如何助推17世紀荷蘭藝術的商業傳播,視角與觀點非常新穎,且符合社會與文化發展的歷史邏輯,對筆者的教學理念也有較大啟示。筆者寫作及翻譯的動機,就是從教研互動的角度出發,注重以研促教、以教帶研,事實證明這樣的做法是能夠取得一定成效的。在平常的教學調研中筆者還發現:有一些骨干教師專業創作和學術科研水平很高,但不太注重教研相長、研學互益,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影響了他們專長和能力的更好發揮。在近五年的藝術傳播學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綜合各專業學生的反饋情況并進行了匯總分析,同時參考國內外相關課程教學案例及經驗與反思,站在面向未來的角度全面考量今后的專業教學,逐步摸索出一些課程改革創新經驗。首先,在理論闡述上真正實現藝術學與傳播學的交叉融合,避免以往同類教材兩部分學科理論分而治之的結構性問題,以及所導致的知識點零散、體系性較弱、學生接受難度大等問題。同時,關注藝術傳播學科領域的發展動向,不斷增補最新理論成果和代表性案例,并且在“大美育”和“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進行動態內容分解和體系重塑,積極打造精品課程。在以上課程改革創新經驗的基礎上,筆者將原先的基礎篇、提高篇兩大部分調整為思路更明確清晰的理論篇、應用篇,形成雙輪驅動教學新模式。理論篇的四個單元分別是藝術傳播的學科屬性(藝術學的理論、傳播學的思維、管理學的視野)、藝術傳播的基本原理(概念與特色、歷史與現狀、價值與功能)、藝術傳播的觀念邏輯(形象與符號、圖像與文本、要素與類型)、藝術傳播的運行過程(編碼與解碼、流通與消費、鑒賞與批評);應用篇的四個單元分別是藝術傳播的實踐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生態價值)、藝術傳播的組織形態(單一結構、交互結構、多元結構、超維結構)、藝術傳播的運營管理(行政管理、商業管理、媒體管理、法務管理)、藝術傳播的評價機制(介入效果評價、創意質量評價、輻射力度評價、產出效能評價)。上下篇各四個教學單元,每一單元都有小結、案例分析、思考題、延伸閱讀材料四個相互銜接的部分,這樣設置也有助于教學過程各階段效果的細分評價,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認知行為,強化學生的主體性學習。
結語
2021年6月,筆者根據最新修訂的西安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培養計劃,完成了藝術傳播學新大綱、教案和教學講義的編制,力爭使新版校本教材與現行其他高校同類教材相比體系更完備,邏輯更清晰,案例更典型,精準反映多級教學目標的各學習模塊,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同時能對學生的校外實踐有較強的指導作用。筆者開設的大二年級的城市美學與創意管理課程及專業選修課跨媒介藝術與大三年級的藝術傳播學課程形成了梯度教學、嵌合教學、互補教學的聯動效應,為今后的學科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成良,甘險峰.融媒體語境下“第三媒介時代”媒介形態研究[J].編輯之友,2018(1):50-54.
[2]甘鋒,李坤.藝術的媒介之維:論藝術傳播研究的媒介環境學范式[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21(5):105-113.
[3]西沐.藝術傳播需要學科式的研究與探索[J].中國拍賣,2019(7):70-71.
[4]鄢紅.“互聯網+”模式下的中國文化藝術傳播[J].中國民族博覽,2020(22):248-250.
[5]楊莽華.國家文化公園歷史空間的敘事結構[J].雕塑,2021(2):50-51.
[6]武小川.為什么要去農村:“關中忙罷藝術節”策劃解讀[J].民藝,2021(3):86-90.
[7]田川流.論藝術傳播管理的基本內涵與實施理念[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21(3):16-24.
[8]曹增節.藝術傳播學:文獻計量學方向[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4.
作者:朱平
- 上一篇:古典家具在新品牌化時代的管理策略
- 下一篇:動機體驗模式野外采藥課程教學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