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位授權點申報策略

時間:2022-06-15 14:52:04

導語:高校學位授權點申報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學位授權點申報策略

摘要:高校所擁有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數量是高校學科建設水平的重要體現,所以歷年來高校都非常重視學位授權點申報工作,作為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高校,在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中更需要抓住機遇,凸顯自身特色,優化學科布局,凝練學科方向,制定更加詳細的申報工作方案,實施切實可行的具體建設舉措,才能提高申報成功率,獲批更多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科整體建設水平,推動學校學科高質量發展,提升學校綜合辦學實力和影響力。

關鍵詞:地方高校;學位授權點申報;策略研究

高校所擁有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數量是高校學科建設水平的重要體現,所以歷年來高校都非常重視學位授權點申報工作,而學位授權點申報工作,國家一般3年啟動一次,間隔周期相對較長,一旦高校沒把握好申報機會,將錯失重要發展機遇,三年時間相關政策也可能有調整,對學校發展不利,所以很多高校都是提前謀劃和布局,提前做準備,地方高校作為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中更需要抓住機遇,凸顯自身優勢特色,制定申報工作方案,實施切實可行的具體建設舉措,提高申報成功率,獲批更多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

1地方高校學位授權點建設現狀

地方高校由于歷史、區域等客觀原因,缺乏底蘊、體量小、辦學經費緊張、綜合實力不強;在學科建設方面,缺乏頂級優勢學科,學科結構不合理,下面結合學科建設現狀,分析地方高校學位授權點申報與建設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

1.1學科資源分布不均

地方高校學科資源往往集中在少部分學科,這些學科擁有比較強的學科團隊和科研平臺等資源,以及相對充足的學科建設經費,學科基礎較好,實力較強,特別是一些行業類地方高校,資源大多集中在與行業發展密切的相關學科,比如南京郵電大學,屬于電子信息類行業高校,所以電子信息類相關學科實力非常強勁。

1.2優勢學科平臺較少

地方高校往往缺乏優勢頂尖學科,除了與自身起步發展或者行業密切相關的學科之外,普遍缺乏優勢學科、強勢學科,學科梯隊建設亟須完善。地方高校往往只有1—2個優勢學科以及與優勢學科相關聯的學科,這些學科水平相對較高,還有相當一部分地方高校不是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有的甚至都不是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層次不高,缺乏高層次學科平臺支撐。

1.3高層次人才普遍缺乏

地方高校由于缺乏高端學科平臺、科研平臺等原因,對高層次人才吸引力不夠,而學位授權點申報對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干要求非常高,一般都有明確的指標條件,可以說是申報的關鍵核心,人才是基礎,隊伍是核心,所以地方高校的學位授權點申報特別是博士授權點申報往往受制于學科帶頭人以及學術骨干不符合條件,說明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引培工作不到位。

1.4存在“重申報,輕建設”現象

地方高校為了提高學位授權點申報成功率,完善充實申報材料,申報的時候往往會集中申報學科相關的一些學科資源,包括師資隊伍、論文、平臺、項目以及獲獎等,而對后期學位授權點如何建設則缺乏充分論證和考量,對學位點合格評估也缺乏足夠重視,對下一輪學位授權點申報也往往思考不足,缺乏通盤考慮和長遠規劃,重申報結果,輕建設過程。

2地方高校學位授權點申報現狀原因分析

為了更有針對性地提出學位授權點申報的改進舉措,從地方高校自身以及國家政策導向、區域產業發展需求等不同方面進行歸納分析,找出這些共性問題的深層次原因。

2.1地方高校自身

2.1.1地方高校學科建設基礎方面地方高校大多建校歷史短,體量規模都不大,學科基礎也大多較弱,往往缺乏高水平的學科平臺,對高層次人才和高質量生源吸引力有限,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地方高校,由于區域環境、辦學經費等因素,發展面臨的困難更大,為了能夠在學位授權點建設中有成績有突破,往往都是集中全校之力申報,集中全校的學科資源支撐所要申報的學科,可能會導致學科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2.1.2地方高校學科發展戰略方面地方高校對于學位授權點申報肯定是非常重視,但是在學科建設頂層設計方面,很多地方高校面臨著許多矛盾點,一方面學校要發展,上規模,需要獲批更多學位授權點,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增加研究生招生規模等,但是另一方面申報更多的學位授權點同時也要避免盲目的求大求全,同質化競爭,導致學科結構的不合理,所以地方高校一定要明確適合自身發展的學位授權點申報思路和策略,重視學科建設內涵和質量,結合學校自身實際優化布局,科學規劃,確立合理的學科發展戰略。

2.2國家政策導向

2.2.1注重內涵和質量學位授權點的申報將嚴格按照學位授權審核基本條件的要求,更加注重質量,注重內涵,特別是博士學位授權點申報,把關將更加嚴格,除了要滿足基本條件,國家還要根據申報學校數量進行綜合研判,測算分配名額,國家層面不追求數量,看重是否符合申請基本條件,學科水平和建設質量,更多關注的是學科內涵建設,所以雖然有很多學校申報了許多學位授權點,一次申報10個、15個學位授權點不等,但是最后批準通過的卻很少。2.2.2注重國家戰略、區域產業發展需要國家層面審批學位授權點,還要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區域產業發展等方面綜合考量,優化統籌,有所側重,會重點支持某些學科領域申報學位授權點,比如2020年度學位授權審核就支持鼓勵專業學位授權點申報,明確對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提出了限制申報,對數量和領域都有明確的要求,所以國家相關政策導向也非常重要,這是各個高校申報的“說明書”,高校要及時根據政策導向調整申報策略。

3地方高校學位授權點申報策略優化路徑分析

學位授權點申報與建設對學校發展來說極其關鍵,地方高校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克服劣勢,突破重圍,脫穎而出,彰顯自身特色和優勢,獲批更多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提升學科建設水平?需要全面考慮,科學謀劃,吃透政策,并結合自身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具體舉措。

3.1加強組織領導

地方高校要緊緊圍繞申報核心任務,強化頂層設計,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學科建設整體規劃和申報工作思路,成立專門的申報領導小組或工作專班,讓相關校領導“揭榜掛帥”,制定申報工作方案,進一步細化任務,明確責任人,制定時間表,科學謀劃,統籌協調,制定工作例會制等,及時掌握申報工作進展情況,推動申報工作落實落細,切實提高申報成功率。

3.2優化學科布局

地方高校在申報的時候要充分結合國家戰略和區域產業需求,優化學科布局,凝練學科方向,構建健康合理的學科發展體系,要突出自身優勢特色,盡量規避同質化競爭,積極申報那些和區域產業契合度高的學科,推動地方高校與區域產業的協同發展,盡量不要申報社會需求飽和的相關學科,要重點向工程類專業學位等方向傾斜,專業實踐性更強。

3.3明晰政策標準

地方高校務必要吃透申報相關政策,仔細研究,對照學位授權審核申請基本條件等相關文件,重點圍繞學科方向與特色、學科隊伍、人才培養、培養環境與條件等方面,結合擬申報學科,找短板,補弱項,重點在補缺項方面下功夫,要保證申報的時候達到或超過學位授權審核要求的基本條件,要認真填寫申報簡況表,盡量不要留空白項,這樣上報才不會因為不符合基本條件被淘汰,申報通過率會大幅度提升。

3.4堅持以人為本

地方高校要牢固樹立人才培養中心地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對照學位授權審核申請基本條件關于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培養“高精尖缺”創新型人才,積極推進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大力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和實踐能力,著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3.5注重隊伍建設

地方高校要充分認識高層次人才在學位授權點申報中的重要性,學位授權審核申請基本條件中對學科帶頭人與學術骨干都有明確的要求,具體每個學科要求不一樣,學科帶頭人與學術骨干是基礎,申報簡況表中很多的內容都是以此為基礎,所以地方高校務必要重視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育,注重學科團隊建設,對照不同學科要求的條件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科帶頭人與學術骨干的培育建設,達到文件要求的條件。

3.6強化科研服務

地方高校要提升科研服務能力,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相關指標在學位授權點申報中占的比例較高,也是重點需要關注的部分,地方高校要仔細對照學位授權審核基本條件中的相關要求,全面提升科研服務能力,在國家基金項目申報、橫向科研到款等方面采取針對性舉措,提升科研水平,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

3.7加大投入力度

地方高校要加大學位授權點建設的投入力度,給予充分政策和資金保障,結合申報條件要求,要在高層次人才引進、儀器設備購買、數據服務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有些高校每年從學校財務統籌拿出一部分資金作為學科建設專項經費,制定詳細的分配方案和考核評價要求,專門用于學科建設,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建設效果顯著,學科水平提升較快。地方高校務必要抓住三年一次的學位授權點申報契機,以戰略眼光、系統思維,科學謀劃,聚焦學科內涵和質量建設,凸顯優勢特色,通過獲批更多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進一步完善學校人才培養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科建設整體水平,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產業發展,推動地方高校高水平學科和高水平大學建設取得實實在在的成績。

參考文獻

[1]范麗麗,吳瑞林.“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學位授權點申報和建設質量問題——基于專項評估和動態調整結果數據的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5):70.

[2]毛欣,衣淑娟,陶桂香.“雙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基層學院學科與學位授權點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9(7):70.

[3]劉蘭英.合格評估視角下的研究生學位點內涵建設[J].教育發展研究,2019(3):66.

[4]翟翠霞.學科內涵建設與學位授權點申報[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325.

作者:孫蓀 單位:常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