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時間:2022-05-26 15:01:07
導語: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構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中政治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要意義。新高考背景下更加注重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察學生的政治學科素養。但是,當今高中政治教學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如教師教學觀念過于陳舊、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動機仍為應試、學習方法靠死記等等,導致了課堂教學效果低效甚至無效。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適應新的高考要求,構建學科素養為導向的高效課堂,提高教學實效,實現課程育人目的。本文主要探究新高考背景下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策略
在高中政治學習的過程中,有時學習內容理論性強,比較抽象,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對學生的吸引力不高,有時還有許多難以改變的習慣忽視學生課堂的內心感受,有時教學方式仍然陳舊,死記硬背、機械刷題、填鴨式教學方法等,漠視學生的成長需求,忽視學生應用能力培養、核心素養培育,導致政治課堂缺乏活力,課堂教學效果低效甚至無效。隨著新高考制度的改革,政治學科的教學也被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政治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政治學科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新高考背景下,更加注重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察學生的政治學科素養,強化政治學科的德育功能。因此,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式,構建素養目標為導向,自主、合作、探究為特征的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課程育人目的。筆者在本文中對新高考背景下如何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課堂進行探索,以期能促進當前政治學科的發展。
一、認真研讀新高考評價體系、新課標、新教材,做到高效備課
2020年教育部考試中心制定出臺了高考評價體系,提出了“一核”“四層”“四翼”,涵蓋了考查目的、考查內容和考查要求。“一核”為考查目的,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是對素質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為什么考”的問題;“四層”為考查內容,即“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是素質教育目標在高考內容中的提煉,回答“考什么”的問題;“四翼”為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是素質教育的評價維度在高考中的體現,回答“怎么考”的問題。該評價命題明確新高考背景下發生3大轉變,即從單純考試到立德樹人,從知識能力到綜合素養,從解答問題到解決問題轉變。《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簡稱新課標)對學科核心素養、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提示、課程評價、實施建議等進行了規定,新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自主發展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對高考改革和高中政治教學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認真研讀高考評價體系、政治課程標準,并以此為依據,把握好方向,同時仔細鉆研教材,明確各單元的教學目標,依據單元目標制定合理地課時教學目標,然后再根據班級學生學習現狀,完善教學設計和教學案,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做到高效備課,這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例如,在講授《價值的創造和實現》這一框題時,課程標準要求是:探尋實現人生價值的條件和途徑,可把學習目標續寫為:1.通過查閱、收集資料,了解袁隆平的故事,提升歸納和概括能力,說出勞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人的存在方式,闡明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認同勞動,認同奉獻,認同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增強政治認同意識。2.結合袁隆平研究團隊的事跡,聯系現實生活,科學把握如何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創造和實現價值,學會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提升歸納與解釋能力,正確認識客觀條件對于人生價值實現的意義,防止夸大或忽視客觀條件的錯誤,樹立科學精神。3.結合袁隆平自身的事跡,并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先進模范人物典型案例,闡明在砥礪自我中創造和實現價值,真正理解實現人生價值的主觀條件。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全面發展,頑強拼搏,投身實踐,勇于奉獻,實現人生價值,提升公共參與素養。
二、依托議題教學,打造活動型課堂,提高學生興趣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在教學與評價的具體建議中指出圍繞議題,設計活動型學科課程。議題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主張讓教師和學生就不同的觀點進行討論,使課堂成為知識交流的共同體,既能活躍學生思維,又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對議題的精心設計,并實施相關活動來激活學生的學習欲望,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辯論、社會調查、情景劇表演等活動方式來探究議題。在議題討論中,學生會主動質疑,積極思考,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理解知識,提升能力,內化學科素養。例如,在高中政治《全民守法》一課的教學中,選擇的議題是全民守法,共建美好家園。議題活動一是凝聚共識,筑牢信仰———全民守法有哪些內涵?議題活動二是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推進全民守法?同學們圍繞現實生活中的網絡欺凌案件,改編成了情景劇,場景一:佳佳和同學美美發生一點小誤會。場景二:美美在網上辱罵佳佳,發布不實信息“人品不好,考試作弊,同時交往多個男朋友”等。這些信息在多個微信公眾號上迅速傳播,佳佳遭遇人肉搜索、人身攻擊,開始厭學并患上抑郁癥。場景三:為了刪除文章,佳佳被迫支付公眾號2000元。設置了議學任務:小組合作完成:1.你如何評價美美的行為?劇中出現了哪些違法行為?請說明你的依據。2.如果你是佳佳,你如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3.劇中的違法行為有什么危害?也可列舉其他違法行為,闡明其危害性。4.如何在生活中推進全民守法?問題層層遞進,分別引出全民守法的表現、內涵、意義,進而得出全民如何守法。在教學互動過程當中,學生也更愿意參與到政治課堂,學生會逐漸從被動的學習向主動的學習轉變,在合作、探究、分享當中學到了知識,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對學習政治的積極性,確保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和質量。
三、大單元教學設計,進行模塊的整合,提高學習效率
當前部編版高中政治包括四本必修、三本選擇性必修,一共七本書,時間緊、內容多,任務重。有的內容還有交叉的地方,如果按章節重復教學,極易讓學生產生“炒冷飯”的重復印象,“學過了”的無謂形態,課程育人目標自然無法實現。我們可以更新教學觀念,大膽重組教材,進行大單元教學、模塊整合來學習,節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單元教學設計是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著眼于關鍵能力的培養和必備知識的掌握,按照“學科內容結構化”的要求,對知識、技能、情境、問題、活動、作業、評價等要素進行有序組織,使之成為一個有機單元的教學設計方式。因此,通過大單元教學設計,對知識進行重構重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高耗低效”問題。例如,必修3《政治與法治》可以整合為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個大單元,其中“人民當家做主”可以整合為“我國的國體”(第一課第一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第五課第一框和第二框)、“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第六課第三框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第七課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必修四第九課第四框《全民守法》可以和選擇性必修2《法律與生活》進行模塊的整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第三課《把握世界的規律》辯證法部分可以與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辯證思維等部分內容整合,既有利于知識的系統化,學科內容的結構化,也有利于節約時間、提高效率。
四、精心設計作業,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精選練習試題。在高一高二基礎年級可以適當選擇和本課時內容相關的、略微簡單點的高考題目進行訓練,讓學生提前接觸高考試題,了解高考要求。在高三要重點選擇一些經典高考題和模擬題,作為常規練習,并針對課時學習目標進行限時訓練,做到及時高效。構建思維導圖。政治學科知識體系龐大,有很多細碎、零散的知識,學生掌握起來困難。可以通過構建思維導圖,借助思維導圖的邏輯性、直觀性、發散性等顯著特點,這樣有利于把零散的、雜亂的知識進行整理和補充,便于學生系統全面掌握知識。例如在學完《哲學與文化》哲學部分內容時,可以布置學生按課本的目錄,單元標題、課標題、框標題、目標題、精確到目標題下的重要知識點等,后面標上在課本的哪一頁,構建哲學知識體系,繪制知識樹。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很好地結合起來,將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學習的思維痕跡用圖畫和線條的形式展現出來,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體系,提高學習效率。設計分層作業。針對不同的班級不同學生的特點,設計一些必做題和選做題,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完成選做作業。同時還注意作業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如志愿服務、社會調查、專題訪談、參觀訪問、各種職業體驗等,讓學生把完成老師作業當作一件樂事。避免作業中的重復現象,盡量設計簡而精的作業,作業布置要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逐漸樹立學習的信心。
五、增進師生互動,構建高效課堂
師生互動是高中政治高效課堂創建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教師要適當的補充和拓展教學內容,強調教學課堂的開放性,體現出開放的教學形式,包括教學內容的開放、問題討論的開放、學生發言的開放,創建輕松的教學環境,實現個性化、開放化的教學。教師要在教材基礎之上拓展教學內容,補充教材中的知識點,體現出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的人文性、思想性,培養學生正確的創新觀念、人文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教師要在課堂活動中,將學生作為主體,發展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能力,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使學生成為高中政治課堂上的主體,體現出學生的個性化地位,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作用,改變應試教育理念中由教師主導課堂的模式,不再以灌輸式的講解知識為主,而是要讓學生自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參與到教學情境中來,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精心的課堂設計、精彩演示,讓學生們從中獲取啟發,主動的參與到問答環節中,改變沉悶、枯燥的課堂形式,提高學習效果,強化學生的自主性,增進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教師要作為課堂上的指導者和引導者,由學生作為課堂上的主體,增進與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語言交流又可以分為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兩種不同的交流形式,有聲語言是在政治課堂講課時所應用到的語言,是傳遞信息最基本的媒介,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注重對內容的優化,掌握節奏美、內容美,向學生傳遞美,使學生體會到政治學科知識的魅力所在,將教師的激情融入其中,發揮出教師的引導和帶動作用,激活學生參與課堂知識學習的主動性,迅速地融入到對政治課堂知識的探索和研究中。無聲語言則是指教師的目光等無聲的信息交流途徑,教師應正視、點視學生,改變教學習慣,避免采取斜視、逼視等方式,給學生造成較大壓力,在有聲和無聲語言的合理運用下與學生溝通和交流,消除負面影響,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共鳴。在課后教師可組織和開展實踐活動,與學生之間共同就某一知識點和問題進行討論,增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讓學生們大膽發言,發揮想象力,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例如班級辯論賽、小型的探討活動等。以“經濟生活”這一課程的教學為例,在該課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探討人民幣匯率變動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這一話題,讓學生們分成不同的辯論小組,由教師當做裁判,讓學生們展開對課題的辯論,持不同觀點,在此類活動中學生和學生之間形成了思維上的火花碰撞,由教師引導,加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水平。在實時的溝通和交流中,形成融洽、輕松的學習關系、學習環境,有利于發展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意識,在互相學習中,進入到良好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習效率和高中課堂的教學質量,構建高效課堂。結束語總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認真研讀新高考評價體系、新課標、新教材,做到高效備課。同時依據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還應該依托議題教學,打造活動型課堂,提高學生興趣。還需要進行大單元教學設計,進行模塊的整合,提高學習效率。最后精心設計作業,優化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理念上轉變,教學上創新,打造輕松和諧的政治高效課堂,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實現課堂效率的最大化,以適應時代潮流的發展,做好學生求學路上的引路人,從而促進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和綜合品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德芳.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74):127-128.
[2]鄧明媚.巧用思維導圖,優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以《生活與哲學》為例[J].長江叢刊,2020(8).
作者:李永萍 單位:山東省青島第十七中學
- 上一篇:新媒體時代中小學學生廉潔教育方式
- 下一篇:本科高校市場調查與分析課程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