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時間:2022-05-18 09:18:01
導語: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高等職業教育重要的教學模式,本文基于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優慕課在線開放平臺+“活頁”教材相互融合的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企業典型生產案例為工作任務,為學生提供技能訓練的“真實”環境,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就業崗位適應性,全面提升了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和學生的信息素養,有力推動了現代高職教育的信息化改革。
[關鍵詞]信息技術;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與普通的學歷教育相比,職業教育更強調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使受教育者獲得從事某一職業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應用于教學輔助中,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打破了原有教學介質的壁壘,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沖擊越來越大,也給高職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研究表明,職業教育50%的學習內容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進行傳授,信息化教學已成為現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學模式,各高校都在建設大規模的信息化教學基礎設施,為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發展和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持,為構建現代信息化職業教育體系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教育教學理念的問題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慕課、微課、遠程教育、云計算的出現,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的信息化水平,促使教學質量大幅提升。而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知行合一”。2.教學內容、課程體系的問題高職院校的教學內容主要存在三個問題:第一,講授內容多是傳統而復雜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較少,不利用學生技能水平的提升;第二,平臺課與核心課的銜接不緊密,無法形成統一的知識體系,不利于學生綜合理解和運用:第三,課程內容過于陳舊,課程設置與時代發展相脫節,不利用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導致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3.教材與教學相脫節的問題高職院校的教材從編寫到進入課堂的時間周期約為1—2年,有的甚至更長。教材內容的更新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教材的實踐環節過少或者缺失,實用性不強,未與產業、行業發展相適應,對學生的技能水平提升幫助不大。4.課程考核單一、教學質量評估難的問題高職院校課程考核形式單一,“一張卷子定終身”的成績評定模式仍普遍存在,這種考核方式過分強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但不能考核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難以全面評價學生的技能水平。同時,對于教師的評價也簡單地以班級掛科率來衡量,這種“唯結果論”的考核評價模式缺失了對教師教學過程的監督和評價,致使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打擊,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高職教學模式改革思路1.堅持“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德技并修”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是中國特色職業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和發展目標。學校在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和實踐環節時,應針對專業服務和就業崗位,設計、開發與之相對應的課程,同時充分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弘揚“大國工匠”精神。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包括教學觀、課程觀、學生觀等教學理念的構建,還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哲學理念的培育,可使教學理念和哲學理念有機統一、相互融合,使“立德樹人”真正落地生根。2.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已具有堅實的技術基礎,將以往的“以教師為主體”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教學設計的主體,典型工作任務的虛擬流程、虛擬工藝、虛擬生產等數字化教學資源,均圍繞學生這一主體開展和實施;教師則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僅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教師利用虛擬化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真實”的企業工作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幫助學生對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進行有機整合,以有效實現教學目的。
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高職教學模式改革的方法
1.以現代信息技術為載體,發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作用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自主完成課程任務并進行一定的探究和思考。課前,教師設計問題,在課程平臺發布預習作業;學生自主學習,完成預習任務。課中,教師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和學生的在線學習反饋進行重點難點講授;學生結合教師的講授進行提問或討論,并完成課堂上的相關教學任務。課后,教師在線上發布課后作業,并在線答疑,鼓勵學生進行拓展訓練;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的基礎上探索拓展問題。同時,教師還[摘要]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高等職業教育重要的教學模式,本文基于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優慕課在線開放平臺+“活頁”教材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使其適應崗位要求,可以將理論知識融入實踐操作中,實現理實一體、知行合一。2.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進行教學模式改革線上線下混合課堂促進了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便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過程性監控,便于學生之間分享學習經驗和學習成果。課堂教學結束之后,利用課程網絡平臺自身的數據整理和分析功能,教師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學生對此次課的反饋,根據反饋的問題及時作出調整和改進,以實現有效教學。當前,學生可借助課程網絡平臺、微信群、QQ群的優勢互補,下載并共享專業學習資源,能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3.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平臺,探尋校企合作的切入點學校應以區域產業發展急需為牽引,堅持育人為本、堅持產業為要、堅持產教融合與創新發展,使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在校企之間實現優勢資源互補。學校依托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專業課程所對應的典型工作任務虛擬流程、虛擬工藝、虛擬生產等數字化教學資源,有效還原了企業生產場景。一方面能為學生提供技能訓練所需的“真實”流程、“真實”工藝、“真實”生產場景;另一方面可以減少企業對新員工的培訓投入,使企業規避了培訓風險,提高了校企合作效益。
以“NX機械三維設計”課程為例的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應用及實踐
從2016年開始,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依托清華教育研究院優慕課在線開放平臺,先后完成了73個專業1100余門公共課、專業平臺課和專業核心課的建設任務,現以專業核心課“NX機械三維設計”為例,對學校的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應用和實踐做重點介紹。1.重構教學內容學校基于“立德樹人”人才培養理念,結合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要求,在充分調研分析的基礎上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內容,培育學生的“大國工匠”精神。教學內容經重新組合后分三個模塊:基礎訓練模塊、機械零件三維建模模塊、綜合類模塊。2.編制活頁式教材“NX機械三維設計”的活頁式教材主要包含活頁教材、活頁筆記、教學資源包及其他教學資料。教材的具體項目源自裝備制造類生產企業中的典型工作任務,如軸套類、叉架類、箱體類等三維建模設計及加工,掃描活頁教材中的二維碼就可以獲取工程圖紙、微視頻、運動仿真等信息化的教學資源。活頁教材具備“教材”和“活頁”的雙重屬性,具有模塊性、靈活性、重組性、時代性的特征。隨著行業產業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學情的變化,專業培養目標要不斷調整和更新,活頁教材的內容也要及時調整和變化,這樣才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活頁”。3.利用優慕課在線開放平臺實現線上線下混合教學(1)課前教學:線上線下并重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所規定的知識和能力目標設計單元導學,準備相關教學資源,規劃線上線下教學活動;在線上發布單元導學、教學資源(PPT、視頻),鼓勵學生開展主題討論并督促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學生掃描活頁教材中的二維碼,獲取工程圖紙、微視頻、動畫、運動仿真、微課等形式的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自學;根據單元導學單完成線上課前學習任務,并參與在線主題討論。(2)課中教學: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前自學情況針對性地講解重點、難點,主要采用講授、分組討論、提問、練習等教學方式,并輔以個性化輔導,或組織學生開展課堂練習、集體討論,以便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整體掌握和評價;使用混合教學平臺所提供的在線點名、在線測試等功能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線下(即課堂)積極與教師互動,根據單元導學任務清單完成課堂學習任務,提交課堂作業;按照教師要求完成簽名點到、線上測試、線上討論等活動。(3)課后教學: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教師在線下總結、提煉下次課的預習重難點;在線上發布課后作業和討論主題,并在線答疑,對教學進行總結性評價和反思,發布下次課的單元導學。學生在線下進行本次課的重難點整理,完成下次課的預習任務;完成線上的課后作業,參與主題討論、作業答疑、知識拓展等活動,完成學習反思和學習記錄。(4)建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評價體系優慕課在線開放平臺可以準確記錄每一名學生參與課程的情況,包括登錄次數、登錄時長、討論次數、測試次數等,可以圖表形式直觀顯示學生的課堂教學參與度,便于優化教學評價、加強學生管理。學校利用機械加工實訓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術技能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為學生設計實習項目或協同創新的項目,并提供技能訓練所需要的“真實”場景,利用學生自評表、學生互評表、教師評價表等,詳細記錄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再將最終結果反饋給學生,促使學生在虛擬的企業環境中更好地提高技術技能水平。
結語
基于優慕課在線開放平臺+“活頁”教材相互融合的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實現了實體課堂學習和網絡虛擬課堂學習的有機結合,將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育教學方法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育教學方法,并以企業典型生產案例為工作任務,為學生提供可以開展技能訓練的“真實”環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崗位適應性,可為企業培養更多具有真才實學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嚴莉.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3):49-51.
[2]丁榮暉.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34):162.
[3]王國棟.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模式創新有效性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11):51-52.
[4]許瑤.慕課理念下的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與思考[J].農家參謀,2020(8):245.
[5]劉樂星,蘭先芳,高輝輝.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高職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J].軟件工程師,2014,17(8):38-41.
[6]肖成林.高職院校“三教改革”內涵發展的幾點思考[J].文學教育,2020(8):156-157.
[7]符秀燕,王家茂.信息技術支持下創新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模式之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32):126.
作者:朱亮亮 陳高鋒 付建軍
- 上一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模式研究
- 下一篇:零基礎老年學員油畫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