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教學在電器設備維修課程的實踐
時間:2022-05-07 15:56:33
導語:任務教學在電器設備維修課程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汽車電器設備維修課程學習任務與中職專業需求相分離、學習對象與實踐過程難匹配、學習過程與提升專業素養不同步的教學問題,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構建基于任務教學的“六步三型”教學方法,結合專業需求開展教學實踐,優化課程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汽修;信息化
汽車電器設備維修作為汽車維修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其目標是在強化學生電器維修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排查電器故障原因的邏輯思維,使學生在工作中對故障排除得心應手。專業學生對故障排查的熟練度直接影響其從事汽車維修工作的效率,因此故障排查的學習一直是本課程的重點。經過調研,筆者發現以往的課程教學面臨著以下三個問題:
(一)學習任務與中職專業需求相分離
故障排查能力是汽修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學生只有通過親自動手實踐,才能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后的工作中,滿足不同客戶的實際需求。現階段使用的教材中,有一些與汽車故障維修崗位需求相關聯的知識,經過實踐練習,學生雖然掌握了電器維修操作技能,但無法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中以解決實際問題。
(二)學習對象與實踐過程難匹配
由于汽車實訓課堂的特殊性,人多車少,課堂中學生學習操作完成時間不同,上課節奏很難統一。在開始實車操作任務之前的空閑時間里,只有少數學生能夠合理利用課堂時間。開始操作時,由于只有單人操作,其他學生只能在旁邊觀察,造成了課堂碎片化時間的浪費。
(三)學習過程與提升專業素養不同步
汽車電器維修過程一般采用基于既定任務的教學設計,學生缺少對任務的橫向分析和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按部就班操作獲得知識技能即為完成任務,缺少了自主分析任務、排除故障原因的環節,不能重新整理應用已內化的知識技能。最后,學生雖掌握知識技能,但沒有同步培養自身的專業素養。
二、策略:“六步三型”教學方法運用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從原因入手,思考解決之道,嘗試運用“六步三型”教學方法解決課程困境?!傲饺汀敝附Y合專業需求開展六步遞進式學習,依據學習特征把學生分為三種類型,在信息化下實現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的個性化。在下文的案例中,三種類型的學生在六個學習階段中,以汽車轉向燈的故障排查項目為載體,實現個性化學習。
(一)學習任務與專業崗位需求整合
任務驅動是汽修專業課堂教學的關鍵手段,教師需要合理選擇信息平臺,為學生創設工作情境,強調故障排查邏輯性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排故”思維,通過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筆者在學校汽修校企合作單位實訓基地,根據實際需求創設工作任務,以一輛故障車為例,把每個技能知識點與企業實際的崗位需求相結合設計教學過程,實現學習任務與專業需求的融合。
(二)學習過程與能力培養目標匹配
改變原有的學習過程,將整個教學過程劃分為“備→基→定→排→評→拓”六個步驟。“備”為課前準備環節,“基”為學習基礎知識環節,“定”為制訂“排故”方案環節,“排”為故障排除環節,“評”為評價環節,“拓”為課后拓展學習環節。
(三)學習內容與學習對象相關
依據學生特征劃分學習對象,讓學生在信息化手段幫助下進行異步學習。每個類型的學生在同一時間所處的學習階段可能不同;同一個學習階段,不同類型的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內容也有所差異。學習對象:將學生劃分為A、B、C三種類型。見圖1。A型是穩定優秀型學生,主動性強,面對未接觸過的新東西也能迅速理解。B型是容易多變型學生,學習能力中等,學習主動性會隨著任務的設定而有所變化。C型是學習薄弱型學生,學習興趣弱,學習能力不足,理解事物較慢。圖1三類學生學習任務:學習任務的不同主要體現在A型、C型學生上。A型學生學有余力,需要增加學習任務;C型學生吸收有限,適當減少學習任務。評價模式:當學習任務、內容異步時,對應的評價模式和評價主體也有所改變。筆者采用的評價形式為結果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為了促進學習交流,設計了集中評價環節,通過自評、互評、師評,選出優秀的學習小組。
三、“六步三型”教學實踐
以轉向燈故障排除為例,用“六步三型”模式開展教學實踐。
(一)學習方法選擇
“六步三型”教學方法實現的基礎是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和多種學習資源。案例中采用的信息化方法有基于VR視頻、AR技術、思維導圖、虛擬仿真等的學習方法。
(二)學習資源整合
第一,錄制VR視頻,使課前學習更直觀。在運用分層異步教學方法時,勢必有一部分內容需要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完成。為節省課堂時間,學生可通過VR眼鏡觀察汽車發動機艙內部結構,了解轉向燈的原件和接線端子的位置。第二,提供思維導圖軟件,小組制訂“排故”方案。汽車的排故是較為復雜的,有許多故障原因,需要根據“排故”邏輯一個個進行排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思維混亂,操作時無從下手。而為學生提供思維導圖軟件,小組合作討論,制訂出故障排除的詳細方案,這樣可以方便學生有步驟、有思路地排除故障。第三,使用虛擬仿真軟件,驗證“排故”方案是否正確。各組學生自行制訂的“排故”方案,不能保證其正確性,此時提供虛擬仿真軟件,結合教師講解,各組學生在軟件中根據自己的方案模擬“排故”過程,驗證其方案的可行性,方便學生找出問題并及時修改。
(三)教學過程實施
課前:自主學習,提前調查。各組學生登錄平臺,打開線上資源進行學習,并完成測試,自學轉向燈電路原理,了解整個電路檢測過程。此環節由A型學生擔任組長,在“問卷星”上移動學習,實現第一階梯的翻轉課堂。據調查,本節課中有27.5%的學生通過翻轉課堂率先掌握了轉向燈檢測的元器件結構。B、C型學生完成問卷,初步了解任務內容,教師通過調查問卷探底B、C型學生,再結合師生在線互動情況,確定學生對項目內容的熟悉程度,調整教學設計,確定分層任務難度的階梯性,確保上課時各類型學生能迅速、充分地理解任務內容。課中:合作探究,排查故障。課中學習形式主要為基于任務驅動的小組合作型探究學習,以轉向燈故障排除為任務主線,設置如下四大環節。環節一:電路連線分析原理。教師分析課前測試結果,VR視頻使用效果良好,學生基本都能認出轉向燈的相關元件,但對電路圖的理解還需加強。此時,教師提供轉向燈電路圖以及AR電路模擬軟件,對電路圖進行分析,學生則根據相關電路圖,利用平板電腦在AR軟件中連接各元件,分析電路走向,形成簡化的電路圖。環節二:思維導圖制訂方案。掌握電路原理后,需要分析整個轉向燈電路中,哪處發生故障會導致轉向燈不亮,此時教師提供思維導圖軟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分析“排故”步驟,學生根據電路原理,在平板電腦中繪制思維導圖“排故”方案,并在虛擬仿真軟件中驗證方案可行性,通過不斷修改,最終完成思維導圖,制訂出最優“排故”方案。環節三:小組合作排除故障。制訂好最優“排故”方案后,允許學生實車排故,學生四人一車,分別檢測車左、右側前轉向燈,一人檢測一人評價,輪換作業。根據思維導圖的流程步驟,開始檢測燈泡原件、供電線路、K9模塊,當學生故障排除出現困難時,教師組織故障原因分析會,各組派代表根據測得數據分析故障原因,找出故障關鍵點,提醒學生注意對比觀察,掌握操作技能。環節四:多方評價促使進步。在學生“排故”過程中,教師給出評價標準,組織自評,組內、組間互評,并根據學生操作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進行點評,給出過程性評價,再利用校內評價系統,對照評價標準,從多個維度對學生進行結果性評價,將各組操作視頻和常見錯誤上傳至教學平臺,供學生回看反思。課后:課外拓展,互幫互助。課后,教師設置課后拓展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平臺上的學習和測試,進行課后鞏固,并在平臺上預習下次課的學習內容,為下次課進行課前學習準備。
(四)取得的成效
首先,緊貼崗位需求,實現學習職業化。根據汽車維修工的實際需求,將某品牌汽車轉向燈檢修的工作案例作為課堂任務,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增強汽車故障分析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強化規范操作的意識,在不改變原有知識技能的基礎上,使學生完成了職業化學習,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具競爭力。其次,運用信息手段,實現學習高效化。課前,引入全景視頻,學生能自學、認識轉向燈元件;課中,學生應用AR技術理解轉向燈電路工作原理。通過思維導圖、仿真軟件,學生制訂正確的檢測流程,分析故障原因。教師借助智慧實訓室,全方位拍攝學生操作細節,利用教學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及在線評價,順利突破教學重難點,達成知識、技能目標,使課堂變得高效。最后,小組合作探究,實現學習主體化。以小組為學習單位,鼓勵生生互助,讓學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內化知識技能;在真實情景中自主應用操作技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重新整理所獲知識技能。
參考文獻
[1]唐翠蘭.自我效能理論下信息化學習資源設計與實踐——以“信息化教學設計”為例[J].韶關學院學報,2014(4):99-104.
[2]丁蕾.基于信息化學習平臺的“翻轉課堂”設計與實踐——以民航英語會話課程為例[J].校園英語,2018(19):57.
作者:徐旭登 單位:杭州市臨平職業高級中學
- 上一篇:藏羌彝戲曲融入高中音樂的可行性
- 下一篇:計算機基礎課程多元化思政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