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教學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2 18:04: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文學教學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專科學生英美文學教學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英美文學教學論文對于大專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的重要性,專科英語專業教學中引入英美文學課程的作用,改造文學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關鍵詞:英美文學教學綜合素質文學欣賞
一、英美文學教學與大專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高等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除了專業素質以外,還應包括道德、科學文化、心理多方面的素質,而文學課在培養、提高以上素質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文學作品的賞析在英語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能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
1.英美文學能夠促進學生語言技能的提高。文學語言是藝術的語言,是語言大師經過雕琢的語言,具有形象生動、精美凝練、典雅深邃的特點,是學生學習和模仿語言的最好材料。學生在閱讀學習英美文學作品時,能夠鞏固他們已經習得的語言知識,進一步養成對英語的敏感性,從而增強他們應用英語語言的能力。
2.英美文學能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英美文學名著這些藝術珍品以新穎獨特的藝術形式,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多姿多彩的藝術技巧,蕩人心魄的藝術魅力,不僅孕育著我們的審美意識,培養提高著我們的審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獲得一種審美經驗,形成一種審美個性,構筑起學生詩意心靈世界。所以,英美文學教學不是講解一部小說的故事情節和人物特征,也不是對藝術特點作靜態分析,而是把這些靜態的材料放進文學的美的語境中引發出動態的、有生命的力量。讓學生在哈姆雷特、麥克白的優美獨白中體會生存和死亡,思考人生的意義;在羅狄克和施曼娜對愛情與責任的選擇中,探討人生的一些根本問題。這樣,英美文學教學才能在人才培養中,起到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作用。
文學作品與法學教學論文
一、文學與法律
文學,一般是指以語言文字對社會客觀現實進行形象化表現的一門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也包括搭建在文學作品基礎之上并具有特定文學功能的電影、電視等藝術形式。文學作品通過塑造形象,真實、具體、典型地再現社會生活,是一定時期內社會生活的集中、形象化的反映。法律主要指有權機關合法制定的成文法,但又不局限于此,還包括在特定階段或一定范圍內實際具備“法律”功能的文件、原則和規范,如民間的習慣法在民事法領域是民法淵源之一。法律是一種“他律”,是人類理性思考的結晶,其嚴密的邏輯性、語言的學術化、思維的明晰性等,成為法律條文構成的顯著特征。相對于經濟基礎,法律和文學作品皆屬于上層建筑,都是人文學科的核心內容之一。法律是一個科學的世界,文學是一個人文的世界。經典的文學作品的基本價值均是通過揭示人性來實現的,而現代法治型的法律也是把人作為表現的邏輯起點,以其內在固有的價值觀念熏陶人、教育人。文學與法律有著復雜的關系,文學可以一定程度上還原法律現象。從文學視角認識法律,能夠使人們對法律的認識更為深刻;從法律視角研究文學作品能夠較好地發掘出作品更深層次的內涵,而其更為重要的一個功能是可以對涉及法律的諸多現象進行一定的還原,引用涉法文學對法律社會學、法律思想史、比較法學、民法學、刑法學、法理學、犯罪心理學的教學有很大幫助。文學作品具有虛構性的特征,它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學具有法學學科所不具有的認同感和親和力,用文學的方式來彰顯的法律正義比以法學的形式來表現更容易讓普通民眾所理解和接受。法律作為文學作品形式表現出來,實際上是通過對廣義上的法律解釋來完成法律的任務。文學作品屬于具象邏輯思維,不同的正義觀念都能得到表達:每個角色通過溝通和對話闡釋自己對公平的主張,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式,而不僅僅是法官一個人的表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伸張法律正義的目的。法律為文學研究提供新的視角。法律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與政治、道德、宗教、歷史、心理、美學等意識形態密切相關,從而為文學提供了廣闊的描寫天地和豐富的素材。文學中的法律傳達了作者對所處時代的法律的全面認識和反映,涉及到法律中立法的指導思想、制定、執行等諸多內容。在中外文學史上,文學對法律的回應普遍存在。翻開《史記》,不難發現,作品中涉及到很多法律內容,如《陳涉世家》提到:“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己失期——失期,法皆斬”,此段文字反映了秦朝刑事法方面的規定。又如馮夢龍的《醒世恒言》第八卷的《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是一起典型的民事和刑事結合的案件,反映了我國古代司法審判的重“人情”輕“法理”的特點。從法律的視角對涉法文學進行闡釋,才能發掘其豐富內涵,如馮象的《木腿正義》、朱蘇力的《法律與文學——以中國傳統戲劇為材料》和余宗其的《魯迅與法律》都對此作了積極的探索。
二、文學作品的運用對法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文學作品在法學教學中的運用,通常是指在教學中結合法學課程的內容,將文學作品中與法律相關的內容運用到法學教學中,讓法律知識與原理同文學作品相互關照,實現較好的教育效果。在當前要求提高法學教育的實效、推進法學教育的轉型這一背景下,法學的教學方法是其主要突破點,而將文學作品引入法學教學,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因此,在法學教學中運用文學作品具有深遠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有助于強化學生的現實認知、熏陶其人文品格
現代社會變革促使物質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與此不相適應的是當下人文精神的日漸衰落和價值關懷的日漸勢微。文學關注人,法律同樣關注人。文學是人學,法學也是人學,文學要尊重人性,法學也要尊重人性。不尊重人性的文學作品,其生命力不能長久,同樣,不尊重人性的法律,是一種不符合自然法則的強行法,即使勉強制定出來,也難以推行。即使短期內得以推行,其后遺癥也遲早會顯現出來。文學對正義的崇尚,對邪惡的鞭撻,這點和法律精神相通。法學教育不僅是職業教育,也是人文教育,法律人應當具備人文素養。文學作品張揚人的自由與人性的尊嚴,一般都展現著人文關懷,因此,在法學教學中運用文學作品闡釋法律現象和法律制度,可以使學生潛在地加深對人性的理解,樹立未來法律人深厚的人文關懷情懷。
語文學生觀指導教學論文
[內容]
我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至今已經十六年。在十幾年的教學中,我對教育對象——學生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模糊到明確的認識過程。其間遇到了不少問題,也存在許多困惑,這些促使我對教學實踐不斷地思考。
第一次教《背影》這篇課文,我是按照很規范的教學模式進行的,介紹背景,朗讀課文,分析課文,還特別注意抓住關鍵詞語和句子進行具體分析。例如:“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讓學生分析其中的動詞所包含的人物思想感情,這些動詞如何用得好,不可替換等等。但是,學生學起來并不認為這篇名作精彩,講到這段內容,學生還覺得很好玩,很可笑,甚至認為父親給兒子買橘子這樣的小事,實在不值一提。作為語文教師,我把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當作重要任務完成,精心設計,認真落實,學生卻并不喜歡,他們沒有真正領會到《背影》這篇文學名作的藝術魅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后來,我又兩次教這篇課文,換了教法:我先談我和父母之間的關系,講父母對我生活上思想上的關心幫助,特別是母親在我插隊、考大學、擇業等重大問題上對我的支持和鼓勵。然后由學生談他和父母之間的關系,談父母對他的關心和幫助。在這兩次教學中,學生都非常激動,發言十分踴躍。更令人感動的是,兩次都有學生含著熱淚向大家講述父母對自己關懷備至的故事。接著師生一起學習《背影》,學生的精神狀態和過去完全不一樣,不但不笑,而且連讓學生表演父親爬上月臺的吃力動作,都非常投入。在這樣特別的情境之中,師生一起認真體味、分析了文章的語言,理解了文章的內容。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達到了一種融和。
我曾經把大量精力放在研究教材、教法上,放在研究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上,因為我最關注的是學科能力。然而,《背影》一課的兩種教法所帶來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教學效果,給我的觸動很大。我問自己,我在教學中首先關注的應該是什么?
按照傳統的教育觀,教師把學生僅僅看作學生,那么教師的任務就是教課,就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關注最多的是學生的認知活動,學生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思想、情感、心理、個性等或是被忽略,或是被置于次要地位。而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甚至是以聽代思的學習。師生雙方的關系是不平等的,教師主宰一切,學生則處于被動狀態,課堂上缺乏“人”的互愛與互信,缺乏民主的、融洽的教育氣氛。但是今天,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已經迫使教師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簡單地看待學生。教師說什么學生聽什么,這樣對待學生,似乎已經不可能。現代社會更注重的是人本身——人的潛能、人的發展、人的個性和人的價值,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學生觀。
文學名著閱讀教學論文
摘要:文學是源于生活,表達生活的一種方式,每一部文學名著都有它特定的歷史背景和寫作環境。因此,對于審美教育視覺下的高中語文文學名著閱讀教學,首先就需要引導學生發現文學名著自身所特有的魅力,進而通過這些文學名著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來使學生獲得更高的文學素養和更加充沛的創作情感。換言之,就是通過高中語文文學名著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提升學生對于語文文學名著的理解能力。
關鍵詞:審美教育;高中語文;文學名著;閱讀教學
目前,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于文學名著的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對于學生的審美能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以審美教育視覺下的高中語文文學名著閱讀教學來激發學生對于文學名著的學習能力和審美興趣,并且進一步令學生認識到文學名著語言文字的創作過程和情感的表達方式,促進學生情感思維的成長和發展。
一、創建高中語文文學名著閱的問題性教學,激發學生的活躍性思維
對于高中語文文學名著的閱讀教學,不能夠只停留于傳統的授課模式,在進行文學名著的教學中需要充分地激發學生的感情思維,從而令學生進入到文學名著所創造的情景當中,真正地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并且從中得到自己的感悟。因此,在審美教育視覺下的高中語文文學名著的閱讀教學中,必須要創建問題型的教學模式,不斷地引導學生在閱讀文學和理解文學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魯迅先生的文學名著時,可以引導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造成祥林嫂如此悲慘命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究竟是什么毀掉了祥林嫂的一生?這些問題都可以使得學生自然而然地開展對于文學名著的探討和思考,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學名著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意義。并且,通過這種問題性的教學,還可以有效地活躍學生的思維,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價值觀。
二、語文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語文學院式教學論文
當前,中學教學體制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在課程課時、教材選用、教與學等諸多方面均有待改革,而高中語文教改工作的開展更是緩慢,面臨著教與學、學與考嚴重脫節的局面,拿不出切實可行的,符合教學規律的有力措施。本著一顆敬業敬職的心,下面我談談“學院式”教學的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學院式”教學的理論依據。首先,從目前國家教委規定的學制看,九年義務教育已經完成青少年語文雙基能力的培養,而高中三年完全可以和現有的大學院校一樣,都屬于基本能力提高和術業專攻的階段,從而演變為大學的初級階段,即“準大學”或“準院校”的性質。其次,從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發育的成熟角度看,如今的青少年較過去的同齡人在生理、心理發育成熟的年齡上,平均提前2~3年。現在的高中生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就相當于過去的大學生。他們有足夠的自覺性,自我安排生活和學習,也有足夠的耐性坐在教室里聽課和思考,敏銳地判斷和解決問題……這樣不妨仿效“學院式”的課程課時安排,將45分鐘/節變為50分鐘/節,并且兩節連著上。在同等工作量下變短課為長課,變零散為集中,以滿足高中生的求知欲。再次,從高中的教與學角度看,“學院式”教學,教師花同等的精力而學生的收效卻大大超過了傳統式教學。顯而易見,“學院式”教學的效率高。
選擇教材編排類型要從實際出發。(1)選擇恰當的教材為我所用。教材是教學的根本,若在選擇教材類型上不從教與學的實際出發,必將導致偏頗和盲目。為了同步于“學院式”的高中教學課時安排,教材上也應有相應的變化。縱觀建國后40多年的語文教學的變革和發展,教材體系主要有合編型(傳統教本)和分編型(實驗教本),筆者認為分編型更適合講座。目前已經在試用的分編型教材有:《閱讀》與《寫作》,《語文》與《作文》,《閱讀》與《表達》,《文言讀本》、《現代文選讀》、《文學讀本》、《文學作品選讀》、《文化讀本》、《文化著作選讀》與《寫作》。此外,還可采納《作文》分編型,如“觀察——分析——表達”三級訓練體系教材等。總之,跨入90年代以后,分編型實驗教材以其特有的靈活性與系統性被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所看好,并有望成為正式課本。(2)可在教材之外,選好并補充與時代聯系較緊的教學材料。我認為,在不偏離教學大綱的前提下,各盛市、地教委可組織人馬,編采臨時教材,以活躍語文課堂。可根據本地經濟發展的特點,大膽地、適當地添補教材內容。學生對課外新知識的好奇心強于課內,好奇心便是驅動力,應順著他們的好奇心,盡可能快地采編有吸引力又積極向上的臨時教材,如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焦點訪談”、“新聞評論”等都是極好的可采編成臨時教材的素材。這樣,課堂緊緊維系著時代與學生,讓他們在完成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同時,又知道是非曲直、善惡美丑,從而更加明確自身的責任感和不足。
改革師資編制,改善教與學的效率。語文科看似零散,實則是一門極系統化的學科。諸如語基、文言、現代文、文學作品、寫作等等都是語文這一“整體”下的若干子系統。試想,若能讓這若干的子系統個個過硬,那么“整體”也就過硬。再想,如何使它個個過硬呢?只有“承包”,也就是讓每個教師承包下自己認為有把握的子系統,然后上大課(兩小班合并或更多合并),即“學院式”的教學。如此做來,有以下幾點好處顯而易見:教師守業和敬業,因為“承包”就意味著責任;可充分發揮教師的潛能,真正做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更易教出“專長”,學出“專長”,因為“講座型”的教學,教師挖掘得深,學生學得也深。
變革的時代呼喚觀念更新,呼喚教育者們大膽地投身當前的教改實踐中。相信運用“學院式”教學的模式,會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走出一片新天地。
語文學習語言教學論文
武漢市洪山區根據我提出的“感受——領悟——積累——運用,加強語感訓練,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科研課題,開展了語文教改實驗,歷時四年,已取得顯著效果,通過了武漢市教委組織的專家委員會的鑒定。我們認為,現在是探討“學習語言”語文教學新體系的時候了。以下是我們的初步構想。
一、抓住一個根本
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什么?換句話說,兒童進學校學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我們認為是為了“學說話”,是學齡前學說話的繼續。學齡前學的是口語,上學后偏重于學書面語,即不只是用口說話,還要學會用文字來“說話”,說比較復雜和高級的話。既然語文課的根本目的是學習語言,那么,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至于思想教育、思維訓練和審美陶冶等,雖然都是重要任務,但都從屬于上述根本任務,決不能脫離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這個根本。離開了語言教育的思想教育,難免是架空了的形式主義的思想教育;離開了語言訓練的思維訓練,難免是智力游戲式的思維訓練;離開了語言品味的審美陶冶,難免是生硬的美學知識的灌輸。學習語言是母體,其它幾項是包孕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
二、遵循一條途徑
“語文”就是指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這里所說的“語言”,不是理論意義上的語言學,而是實踐意義上的語言運用,語文教學就是語言運用的教學。從本質上看,語文教學不是一種知識體系,而是一種能力建構。學生語文能力(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語言實踐。在聽說讀寫實踐中,“感受語言——領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這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一條正確途徑。學齡前兒童學習口頭語言,采用的就是這條途徑。他們聽取(感受)語言,領悟語言(形成語感),記住(積累)語言,說(運用)語言,其實踐是很成功的,值得我們借鑒。我國傳統語文教學,也遵循了這條途徑。傳統語文教學非常重視學生對經典書面語言的感受和積累,在大量感受和積累的基礎上才“開講”。所謂開講,就是對語言材料作些點評,點評哪個字妙,哪句話好,哪段文字精彩,都屬于“語言運用”范疇,旨在幫助學生領悟語言運用之妙。在“開講”的同時,還重視學生對語言材料的自悟,把學生引導到詩文中去,自己吟詠,逐步形成語感。傳統語文教學還重視讀寫結合,重視語言的運用。我們要繼承傳統語文教學重感受、重領悟、重積累、重運用的優良傳統。
“感受——領悟——積累——運用”語言的提法,出于對語文學習的一種全新的理解,認為學習語言不是一種純客觀的認識過程,而是一種帶有濃厚主觀色彩的感性與理性統一的感悟過程。這種感悟,不是純知識性的感知,它包括對文字符號,文字符號所負載的思想內容,文字材料組合的方式方法,文字符號所滲透的情感、韻味等等的總體的綜合性的感知和領悟。語言是思維和信息的載體,又是交際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語言具有整體性和綜合性,一篇文章,一個語段,甚至一句話,都是一個完整的綜合體。它既包括思想內容,又包括情感情緒,還包含語言組合規則和語言運用方法等等。學習語文主要在于吸收、積累語言和習得、積淀語感,從而形成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感受,指對語言材料(包括內容和形式,思想和感情)的整體感受,這就不只是認知意義上的,還有情感上的。領悟,主要指對語言運用之妙的領悟,而主要不是指對思想內容和寫作形式的透徹理解。積累,不能理解為單純的孤立的詞語積累,而是文道統一的、內容和形式一體的成塊語言的積累。成塊語言的積累,不僅積累了語境中的動態的詞語,而且從語言運用的分寸感、和諧感、情味感方面綜合收益,有利于提高語感能力。運用,指運用語言表情達意、敘事狀物,而不是指孤立的語言知識的應用。總之,“感受——領悟——積累——運用”反映了學習語言的規律。感受,是學習語言的前提;領悟,是學習語言的關鍵;積累,是學習語言的基礎;運用,是學習語言的目的。從感受到運用的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感性習得為主的過程,是學生借助于語言知識切身感悟言語意蘊和語言規律的過程。
英美文學教學論文
一、英美文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英美文學是高校外語專業高年級的一門主干課程,該課程由于歷史跨度大,文學流派眾多,作家的風格紛繁多樣,以及不同時期的復雜的歷史社會背景等因素,這門課一直是門難教難學的課程。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經濟全球化的滲透與發展,我國加入WTO以后在各個領域與世界接軌帶來的壓力,正在高校的學子們為了在即將開始的人生中一展雄姿,眼界放得更寬,膽略變得更大,英語是他們必然要攻克的堡壘,然而他們所瞄準的英語已不像以前的學生那樣,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研讀19世紀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18世紀的浪漫主義詩歌或者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原著上了。他們的時間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為了就業,他們要學法律英語、商務英語、經貿英語;為了考研,他們可選的方向有語言學、翻譯學、英美文化以及英語教育等等。雖然他們的專業仍然是“英語語言文學”,他們的學位仍然冠為“文學學士”,但在實際中花在文學閱讀上的時間已經大打折扣,他們的精力不得不用到對考研、出國和就業等問題的考慮上,使本來已經很少的文學學習空間被擠占到更為可憐的地步。除了文學的特殊愛好者以及立志要考上文學研究生的學生外,能完成外語專業規定的閱讀量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有市場經濟大潮沖擊的客觀原因,另一方面也有英美文學教學自身的因素,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諸方面都落后于時代的步伐,使之不能適應當今的形勢和教育對象的要求所致。為此,本文欲就英美文學教學的改革作些探索,以求教于方家。
二、英美文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學者們關注英語本科生文學教學的出發點和角度有別,但所提出的問題都能引起我們的深思。
問題一:讓文學課服務于語言教學當前從事英語文學教學的一大障礙就是讓文學課服務于語言教學。殷企平教授在最近一次題為“文學教學在英語教育中的作用”的發言中指出,文學課有面臨邊緣化甚至被拋棄的危險。文學有可能成為一件“飾物”。殷教授的擔心不是空谷來風,相當數量的老師撰文主張利用文學課來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像《英美文學教學與語言能力的關系研究報告》,《英語文學教學與語言能力培養》,《文學教學課對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的作用》等。
對于英語文學課的本質目的,孫琳等在《談英美文學教材的選編問題》中總結如下:“可以豐富學生對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和社會方面的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文學欣賞和批判能力。”“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郭英劍總結了四個層次:“學其語言”、“學其文學”、“學其文化”和最高層次的“學習人類之文明”。這些觀點都表明,通過文學課學習語言充其量只能是其目的之一。
文學鑒賞教學論文
1.表象閱讀。所謂“表象”,即學習主體在感知基礎上,頭腦中形成和保留的印象。表象閱讀是文學作品閱讀的第一步,它包括“粗知整體”及“品味語言”兩部分。粗知整體。這一閱讀要求可在通讀全篇中完成,它的要求是粗知大意,了解作者寫了些什么。常用如下方法:
①概括法。教師可教學生用以下問題對作品所寫的內容進行概括,如:“這篇散文寫了哪些人、事、物、景?你能為每幅景取一標題嗎?”“這篇小說寫了一個什么故事?你能用一句話說出來嗎?”“這首詩(散文)抒發了作者什么感情?”“這場戲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等等。
②圖示法。教師可引導學生對作品中的材料進行分析梳理,把握其間的結構關系(層次、級位)及性質關系(虛實、正反、襯比、因果等),然后以能集內容、結構于一體的圖象標示出來,達到醒目、直觀的效果。如:
(附圖{圖})
品味語言。文學作品不同于其他文章的特點之一是語言精妙含蓄、耐人尋味,因而鑒賞的基礎便是對語言的揣摩與品味。詞語是構建意象的材料,由語言品味深入下去,才能對作品意象進行探討,因而必須把握好這一環節。常用的方法有:
①朗讀法。這是品味語言、獲得美感的途徑之一,是美育直覺性特征的運用。教師可從感情、重音、停頓、速度、藝術音調等方面進行示范指導,讓無聲的文字變為有聲的語言,把抽象的感情變為具體的感情,使學生能毫無障礙地進入作品,接受漸染熏陶。
語文傳記文學教學論文
傳記文學既是我國文學最早的一種表現形式,又是當代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文學樣式之一。
現行的高中語文課本全6冊教材中,文言文48篇,其中傳記文學共有13篇。傳記文學占整個文言文的四分之一強,足見編者對傳記文學這種源遠流長的文體的重視程度。從1993年至1997年的高考試卷中,文言文閱讀大部分選自傳記文學。
現行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了解一些閱讀文學作品的常識”和“我國文學史的常識”,“能比較熟練地閱讀一般的政治、科技讀物和文藝讀物,初步具有鑒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對于文言文,高一語文中提出要求,“了解文言文閱讀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點”,“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識和古代文體知識”。這從知識掌握的范圍和閱讀能力的培養兩方面對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要求,聯系傳記文學的教學,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幫助學生掌握文體常識。
傳記文學主要是指記載人物的生平事跡,具有較強的文學性的作品。它既是文學,又是歷史,是文學和歷史結合的邊緣學科。在中國古代,它的主要形式有史傳、雜傳、散傳、自傳、專傳等。中學語文課本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等6篇就是史傳;《左忠毅公逸事》、《五人墓碑記》等為雜傳;《記王忠肅公翱事》、《梅花嶺記》都是別傳;《譚嗣同傳》、《柳敬亭傳》等是專傳。另外,《史記》還創立了一個“列傳”的概念,是指與“本紀”相區別的,記載人臣士庶的傳記,如課文《屈原列傳》。
在教學中,應結合課文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傳記文學文體的一些基本常識。
語文學法指導教學論文
[內容]
目下的語文教學改革呈現著千姿百態的可喜景象,從理論和教法兩個方面在進行廣泛的探索和嘗試。然而綜觀這些教改的特點,筆者認為,始終忽略了“學生怎樣學”的研究,而這個問題,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居于主動地位,在學習中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把教法與學法結合起來,是達到“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必由之路。
下面就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學法指導,談一點淺見。
一、精問導思學習法。即在教學實踐中,做到立足教材,把握重點,精問導思,讓學生思有所獲。在說明文教學中,可用“引證提問法”、“因果提問法”、“遞進提問法”、“逆向提問法”、“總結提問法”等側重精問用以導思。如在教《雄偉的人民大會堂》一文時,可采用“引證提問法”來“導”思。《雄偉的人民大會堂》首先對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的特點作了概括性的說明,課文本身采用的是按照參觀路線和空間方位相結合的說明順序寫的。教學中可設問:課文中選了哪些例子,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印證“雄偉壯麗”這一特點。學生通過自讀思考后答出:以萬人大禮堂、宴會廳、人大常委會辦公樓為例,分別從建筑面積、體積及外觀輪廓等方面加以證明,采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讓讀者對人民大會堂有一個鮮明具體的印象。此外,還可提出:“壯麗”的“麗”是“美麗、好看”的意思,為了顯示它的“麗”,課文又采用了哪些較多的描寫說明。學生們看書思考后即明白對“屋檐”、“柱廊”、“國徽”、“石柱”、“大銅門”、“屋頂”、“五星燈”、“挑臺”等的描寫,都表現出人民大會堂不但雄偉,而且壯麗的特點。有的說明文,在文章的段落結構上具有因果關系,如《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可采用“因果提問法”。為了讓學生掌握說明順序確立的依據,可采用“逆向提問法”。通過挖掘教材的難點,采取不同的問法,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表達等能力。
當然,“導”思切忌“滿堂問”,“導”問既要抓住課文的重點,又要適當地把握住啟動學生靈感的突破口。教師要靈活地調整提問的難易程度,及時地糾正學生回答中的偏差。
二、撮要學習法。一篇好文章,總是要有鮮明的主題,有作者的獨見。教學中,只有抓住課文的關鍵,才能使閱讀有條理,主次分明。閱讀課文時可使學生在自讀時提綱挈領,運用序號和符號(圓點、圓圈、三角、橫線、波浪線等),分出層次,勾畫要點。這樣,既可顯示出文章整體結構,又便于理解文章的邏輯聯系。如《恰到好處》一文分為三個層次,可加上序號,總結其大意;第二段中第一句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可用符號標出;第二段中在論證什么是“恰到好處”時,列舉了五個正面例子,應用符號劃出來;第三段中在論證為什么要做到“恰到好處”時,列舉了三個反面例子,也應用符號顯示出來,如此等等。在背誦上,也可采取“撮要”方法。如用板書圖示可指導學生根據課文要求及內容設計出相應的板書圖示,作為讀書筆記,以進一步理解和鞏固所學的知識。例如《魚我所欲也》第一段有九句話,語意曲折,層次較復雜,機械記誦,既費時,又易錯漏句子。若指導學生理解其邏輯聯系,畫出結構圖,照著它逐層誦記,就比較迅速、準確、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