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概論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1 14:52: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世界經濟概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世界經濟概論

世界經濟長波引論

——對危機與蕭條的研究及預測

內容提要:本文認為,以往的經濟長波理論都不能對1857年以來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長期性波動特征進行完整描述或給予正確解釋。本文在馬克思《資本論》的基礎上,結合大量歷史資料和國內外有關經濟長波的著作,通過對四種具有內在一致性規律的波動的解析,試圖描繪出一幅周期為50年的世界經濟波動圖卷,進而對世界經濟前景進行預測。

關鍵詞:經濟危機經濟長波經濟預測

一.經濟長波研究綜述

經濟長波通常是指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大約周期50年的波動。1925年,原蘇聯經濟學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D.Kondratieff)在其著作《經濟生活中的長期波動》中,運用英國、法國、美國和德國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價格、利率、進口額、出口額、煤炭和生鐵產量等時序資料對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波動現象進行實證研究,最早系統而明確地提出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長度為48-60年、平均約50年的周期性波動,他認為固定資本的更新是經濟長波產生的原因。在此之后,許多經濟學家都對現實經濟中是否存在長波進行證實與檢驗,并定性分析經濟長波產生的原理。在實證上,最著名的要數麻省理工學院福雷斯特(Forrester)教授所主持的美國系統動力學模型。該模型模擬結果表明經濟活動中確實存在著一種交替出現的波動,間隔時間大約是50年,包括10年蕭條期,30年技術創新和活躍的資本投資期,以及10年經濟不穩定期。福雷斯特認為這種50年左右不斷重復的上升和下降的經濟活動就是康德拉季耶夫經濟長波。在定性分析上,影響最大、居于主流的是以熊彼特(JosephA.Schumpeter)、格•門施(G.Mensch)和范•杜因(J.J.vanDuijn)為代表的技術創新理論。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其1939年出版的《商業循環》一書中首次提出技術革新是資本主義經濟長期波動的主要誘因,熊彼特用技術革新解釋經濟長波的理論被后人稱為長波技術論。以此為基礎,形成了現代長波技術論學派,該學派經濟學家強調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起關鍵性作用,代表理論有英國克•弗里曼的勞工就業長波論、美國格•門施的長波變形模式論、荷蘭范•杜因的創新壽命周期長波論,其共同點是都把基礎技術創新看作產生經濟長波的根本誘因。除了技術創新長波論以外,國外許多經濟學家也從其它角度對長波的形成進行分析。如羅斯托(Rostow)的相對價格長波論,曼德爾(Mandel)的以分析平均利潤率為核心的利潤率變動長波論。我國對經濟長波理論的研究以趙濤為代表,她的《經濟長波論—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長期波動研究》是目前國內關于經濟長波理論的權威著述,下面援引了該書的一些重要內容:

經濟學界一般把1640-1660年發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看作是資本主義歷史期間的起點。而對于長波周期的劃分,一般的說,研究經濟長波的學者均認為經濟長波運動的起點遲于資本主義歷史期間的起點,要從英國進入產業革命算起,時間大致為1760年左右。比如,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曲線第一次波動從1760年到1830年,第二次從1830年到1880年左右,第三次從1880年到1930年左右,第四次波動從1930年到1980年(以上端點年份為峰值點)。再如,日本一橋大學經濟學家篠原三代平認為“世界經濟當然不會是對過去歷史的簡單重演,但我們暫且假定今后的歷史進程同過去是一樣的”,他對世界經濟周期的劃分為:1870-1920,1920-1970,1970-2020,各個時間段分界點都處于世界經濟發展的頂峰。又如,美國動態系統模型對美國經濟長波的劃分是:1830年以前,1830-1880,1880-1930,1930-1973(1973年為應用模型的年份,不是該長波的端點)。

查看全文

經濟全球化下文化多元化發展分析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人類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在不斷的“碰撞”中發展。如何正確看待經濟全球化下與文化多元化的辯證發展呢?在新時代到來之際,新時代需要適合這個時代要求的“文化”,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看,傳統文化是否會適應這個時展的需要呢?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主張對文化采取批判繼承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多元化;文化;發展

如果說要給文化做一個統一的描述,或者給其設置一個定義,是一件極其難的事情。對“文化”這個概念的描述與解釋,沒有統一的標準。漢語里的文化是指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文化”,在漢語詞典里的解釋是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意思,通常來說文化就是區域人類的生活要素形態的統稱,即衣、食、住、行、等等。漢語中的“文化”一詞的最初意義即通過觀察人文,以文教化,使人類達到文明狀態。在西方言語里“文化”一詞最初起源于拉丁語的cultural,意思是對土地的耕耘、改良和加工。其中的“文”原意指紋理,“化”指變易、生成。“文”與“化”并用是在戰國末年“(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關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這里,“天文”是指天道自然規律,“人文”指人與人之間的人倫關系。在東西方的詞典或百科書中有一個較為相近的解釋: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生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可見,無論在古代西方,還是在古代中國,“文化”一詞都突出了“人為的”或“教化的”性質,都是指人所確立的不同于外部自然與生物本能的行為規范和價值體系。文化作為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對社會經濟、政治生活做出反應,又對全部社會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傳統文化就是文明在演化的過程中匯集成的一種反應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化、觀念形態、思想文化。文化多元化,是說一個國家或者是一個民族在其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繼承本民族的優秀的文化基礎上,兼收其他國家精華,或者其他民族優秀的文化,從而形成以本國文化為主,外來文化為輔,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和諧社會氛圍。

一、在對立統一中堅持文化的發展

“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過程。一切事物,只有經過一定的過程,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的發展。”[2]文化就其性質來說有先進和落后之分。先進文化就是反應先進生產力要求的、符合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體現社會進步方向的文化。世界各地,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在《復興之路》第六篇——繼往開來中,季羨林講“一個民族要想復興,首先從什么地方下手,首先從文化下手”。顯然,在新的背景下,只有產生新的文化,才可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我們必須知道:“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與源泉,是新事物產生和舊事物滅亡的內在根據。”[3],時刻銘記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與源泉,是新事物產生和舊事物滅亡的內在根據,落后就要挨打,自覺堅持先進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堅持哲學的時代性,弘揚中國“新文化”。值得驕傲和肯定的是中華文明頑強的生命力來源于特有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中始終是沒有中斷的文明,在五千年的發展歷史中,幾經磨難,卻百折不撓。在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的有機整體里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要推進中國社會發展,必須弘揚中國新時代“新文化”,堅持哲學的時代性。這就意味著我們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必須堅持文化與時俱進。

二、在個性與共性中堅持文化的發展

查看全文

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研究

摘要:本文論述了“電子商務概論”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有機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對立德樹人的必要性,對“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設計進行了探討,并結合實踐案例做具體分析。文章研究認為,立德樹人是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課程教學則是育人的重要載體,“電子商務概論”課程必須合理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在教學過程中有機融入課程思政元素,才能達到樹德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電子商務;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課程思政是指在各類課程教學過程中,有機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這一戰略舉措,影響甚至決定著接班人問題,影響甚至決定著國家長治久安,影響甚至決定著民族復興和國家崛起[1]。

1“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電子商務,一般指通過互聯網開展的商務活動[2]。“電子商務概論”課程主要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使學生掌握電子商務基本概念、基本模式、電子商務技術與法律環境、電子支付、電子商務物流、網絡營銷、電子商務安全等知識,具備在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管理及實踐應用的能力。

1.1電子商務已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查看全文

解除對華限制建立世界金融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中美貿易發展的歷史及現狀;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原因研究;對華出口限制對美國貿易發展的危害;解除對華限制,建立世界金融新體系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給世界經濟發展蒙上了陰影,原有的世界金融體系也受到了挑戰、中國建立后最初二十幾年美國一直不承認中國政府的合法地位、中美貿易繼續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中美之間的貿易不平衡是由許多原因共同造成的、長期的貿易逆差使得美元面臨嚴重的貶值壓力、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垮臺到美國今天的經濟危機、美國的次貸危機已經逐漸蔓延到了世界范圍內,而且在逐漸發展為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危機、建立更加平等的貿易環境,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爆發于美國的次貸危機已經逐步演變成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危機。美國貿易發展的長期不均衡性對危機的擴大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2007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額高達2371億美元,占其貿易逆差的32%。長期以來,美國對華出口限制政策導致中美兩國貿易不平衡逐年拉大。對華出口限制已經嚴重的影響到美國貿易的發展,威脅到美元世界性貨幣的地位。解除對華出口限制將對避免類似于次貸危機的經濟危機爆發產生積極效果,對新的世界金融體系的建立與世界經濟的增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給世界經濟發展蒙上了陰影,原有的世界金融體系也受到了挑戰。宏觀調控失效,金融監管不利,信用評級不完善都是導致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長期以來,美國貿易發展的不平衡性也對危機的擴大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美國貿易額中逆差所占的比例在逐年增大,僅就中美貿易來看,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巨大。巨大的貿易逆差使得美元一直面臨著巨大的貶值壓力,美元貶值將會影響到它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巨大的貿易逆差也說明美國市場長期信用擴張,消費無度,這些都是次貸危機爆發的原因。其中最為嚴重的中美貿易逆差由許多原因造成,但是美國對華出口的嚴格限制是貿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為了建立新的世界金融體系,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美國應該加快解除對華貿易限制的步伐。

1中美貿易發展的歷史及現狀

中國建立后最初二十幾年美國一直不承認中國政府的合法地位。從1950年到1971年美國對華一直實行貿易禁運。1972年中美關系開始解凍,截至到1979年中美建交的這7年里中美貿易發展速度緩慢,雙邊貿易額從1972年的9500萬美元增加到1979年的11.48億美元。1979年以來,中美貿易開始高速發展。2005年中美貿易額突破了2000億大關,達到了2116.3億美元。美國也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出口國,同時中國也是美國的第四大出口國。

進入21世紀,中美貿易繼續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是中美貿易之間的不平衡性卻越來越嚴重。中國在1993年以前對美貿易始終存在逆差。但是此后就由逆差轉變為順差,而且這一順差還不斷擴大。2007年中美之間的商品貿易順差達到了2371億美元,占美國全部商品貿易逆差的32%。大量的貿易逆差嚴重的影響到了中美之間的貿易發展,使得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不斷。

查看全文

有關當前大學生法制教育的質量探討

依常理,必備的法律素養應當是青年大學生立足社會的基本條件。然而,現實中不斷發生在大學生身上的各類違法甚至犯罪現象,卻時刻提醒我們:高校的“法制教育”課并未讓學生們真正懂法守法。曾備受媒體關注的馬加爵殺人案、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硫酸傷熊事件、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農學系學生周一超兇殺公務員案等等,都成為大學生法制意識淡漠造成血案的悲傷案例。

造成大學生法律意識淡漠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學校法制教育的脫離實際現象可以說是重要因素之一。現在各高校中,一般都近乎統一地以開設一門《法律基礎》來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而《法律基礎》課的學時安排又較少,一般是本科生安排32個學時,專科生安排28個學時。由于課時少,所學內容又龐雜繁多,于是上課的教師為趕進度,只能是簡單地進行一堆知識羅列;而學生,更是疲于應付,靠死記硬背,應付考試,師生都苦不堪言。

因此,探討如何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何提高大學生法制教育的質量實屬必要。

一、法制教育的地位要重新定位

我國目前的學校法制教育從性質上講是從屬于德育教育的,這一點從2002年10月25日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綜治辦、共青團中央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的規定中可以直接看出。該文件明確規定:“學校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

同時,國家教委1995年11月23日頒布試行的《中國普通高等學校德育大綱》指出:“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隨之,高校設置了統一規范的德育課程體系:統一的大綱、統一的課程設置、統一的教材(國家和省兩級)、統一的課時要求,并作為各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課程設置分兩類:即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簡稱“兩課”。

查看全文

我國跨國公司發展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經濟必將全面地融入到世界經濟之中,對于我國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來講,面臨著身份的重新定位和市場角色的徹底轉變,從過去專注于國內的單一資源、一個市場,轉變為國際化經營,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國際分工與合作,走國際化發展的道路,積極響應國家“走出去”的戰略號召,不斷拓展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空間,迅速成長為世界級的跨國企業。這既是順應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戰略選擇,也是企業不斷成長壯大,成為有實力的跨國公司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跨國公司,發展,全球化,對策

0引言

全球性公司作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正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為這種多國經營有利于相互合作,采用新技術;其次,有利于突破貿易限制,進入市場;再次也為各自進入地方市場提供了便利,從而節約了市場調查和建立市場網絡的費用。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普遍認為,全球性公司的興起,是國際經濟活動中的健康現象,并預言這將是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經濟必將全面地融入到世界經濟之中,對于我國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來講,應當積極響應國家“走出去”的戰略號召,成為有實力的跨國公司。本文分析了我國跨國公司的現狀和主要問題,從企業自身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發展我國跨國公司的主要策略。

1本世紀初全球跨國公司發展情況

毋庸置疑,在本世紀末以前的130多年里,跨國公司成功而迅速的發展,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及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21世紀初跨國公司的發展將會出現以下一些走勢:

查看全文

思想和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課教學論文

摘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是高等學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一。課程教學是否具有實效性關系到大學生能否正確認識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采用適當的教學法對于提高“概論”課程的實效性,培養大學生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義。比較教學法在“概論”課教學中的充分運用對于提高課程的實效性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比較教學法;課程;運用

一、創新“概論”課教學方法的必要性

“概論”課程是一門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著重講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及其理論成果,幫助學生系統掌握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基本原理,創新教學改革,通過講述生動故事、厘清理論淵源、抓住歷史脈絡、挖掘現實意義、進行對比分析等,使教材中的這些理論能夠在這些方法的滋養下“活”起來,達到吸引學生、說服學生、教育學生的目的,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在學生中真正得以體現、得到認可,堅定學生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

1.有利于系統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明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是“概論”課的重要教學目的。經過初中、高中的各種政治歷史教育,大學生對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其領會的深度不夠,一知半解;不能形成完整的思想認識和思想體系;缺乏廣闊的視野,無法知曉理論重點和精髓,難以把握理論本質。目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主要經歷了五個階段:(1)以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創立了思想,產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2)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拉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的序幕。(3)以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繼續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進一步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4)以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一步深化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認識,繼續向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立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5)以習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全局視野和戰略眼光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等思想,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完善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推向了新的高度。根據人類思維的特點,比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維的基石。通過采用比較教學法,學生可以更深刻地認識上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及未來發展,同時可以比較各個進程的具體情況,從理論角度提高認識深度,明白為什么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馬列主義、思想既是一脈相承,又是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體系。

查看全文

高校經濟法理論教學及學習

隨著經濟全球化在全球范圍內拓展進程不斷加快,中國融入世界經濟大家的需求成為必然,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外交流不斷擴大,國際間貿易往來日漸頻繁。中國經濟建設和發展離不開經濟管理類人才的犧牲和支持,未來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對于經濟管理類人才將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實踐技能。作為國內經濟類、管理類高校專業基礎課的《經濟法概論》,長期以來,支撐和推動了中國經濟、法制生活的深化發展。不同于普通經濟類課程的一個法學學科,《經濟法概論》結合了經濟學科、法學學科兩者的內涵關系,并在實踐教學中將兩者融會貫通。讓學生能夠在經濟社會活動中接受法學學科的規范和指導。最早一版的《經濟法概論》是由我國著名經濟法學家劉隆亨教授在總結當時社會經濟形態、時政現象后于北京大學出版的。起初名叫《經濟法簡論》,后更名為《經濟法概論》。作為一部能記述我國經濟法建設歷程以及反映我國重大經濟決策的著作,自出版以來,具有了理論性、應用性、超前性和真實性的屬性。在之后,不斷修訂、豐富更新,到目前已經修訂了七個版本,印刷發行總量超過幾十萬冊,無論是作為經濟類學科教程抑或是法學類教程,《經濟法概論》均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為高校經濟學教學與學習教程。《經濟法概論》的修訂更新歷程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一、辯證詳實地記述了我國經濟法制建設以及經濟法學建設的歷程

歷史的記述,離不開著作的記載和描述。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經濟騰飛的翅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經濟為核心”、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的目標被確立,中國經濟、社會體制全面重新確立、改革。尤其是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經濟法制建設的具體規劃,使得依法治國的思潮具體貫徹到經濟領域,黨中央提出經濟體制的改革和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讓經濟社會中的各類活動、行為在固定的法律形式下運行。依法治國成為經濟社會領域國家管理的準繩,“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具體內涵的形式表現。在“建立和完備經濟法規體系”的目標下,國家立法部門加快立法,司法部門加強對經濟類案件的審查工作,在《經濟法概論》第二,三版中一一都有記述。隨著中國“九五”計劃推出建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第四版的《經濟法概論》詳實反映了應盡快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需求。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升級以及加入WTO的步伐不斷拓展,《經濟法概論》的第五版闡述了“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重點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法律體系”在經濟法和法學領域的需求。

二、結合實際需求,開啟經濟法的新理念、新視角和新體系

從《經濟法概論》出版開始,作者提出并堅持“把經濟法作為獨立法律部門”、“經濟法是調整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而不是所有經濟關系”的新理念,新視角。作為對經濟生活的總結概括,《經濟法概論》在黨和國家重大經濟決策的問題上有著準確地反映。它是經濟法區別于民法、行政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部門的根本點”的新理念。在經濟法體系構建上,《經濟法概論》總結歸納了四個部分即:市場經濟規制法、宏觀調控法、資源分配與保護法、經濟矛盾中沖突的法律解決機制是作為解決社會主義市場問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必然選擇。作者理論完整、注重結合實際應用、反映經濟現實、并具有一定超前性。

三、著書注重大眾理解、圖文并茂,深入淺出

查看全文

《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世界經濟十大變化

一、輝煌永駐,呼喚創新

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是偉大的科學共產主義的綱領性文件。當時正處在歐美國家工業革命已經完成(英國)或即將完成(法德美等)的重要歷史時期。《宣言》對共產主義必勝的精辟分析和科學預言至今仍指引著我們努力奮斗。其中關于世界經濟及其發展前景的判斷和預言,例如,“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到處落戶,到處創業,到處建立聯系”;“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工業腳下的民族基礎”已被挖掉;以往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1)等等,越來越被歷史進程所證實。在國際分工更加細化、各國經濟相互依賴進一步加深、經濟全球化廣泛推進的今天,我們重溫《宣言》,無不為其“透徹鮮明的筆調”(列寧語)和天才的科學預見所震撼。正如《宣言》發表25年后作者在其《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所指出的,“《宣言》中所發揮的一般基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2)但是,《序言》隨后也明確指出,由于25年來“大工業已有很大發展”,由于出現了新情況、新變化,“這個綱領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3)此后,資本主義和世界經濟不斷出現新發展、遇到新問題、面臨新形勢,馬克思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隨之出現了新的發展和新的理論突破。今天,中國和世界都處于歷史性巨變當中,時代在強烈呼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突破和社會主義實踐的新發展。有鑒于此,很有必要回顧一下自《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世界經濟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變化,這將使我們在繼往開來的偉大事業中獲得新的理論信心和實踐勇氣。二、物換星移,十大變化

《共產黨宣言》發表至今,世界經濟歷經150年風雨,變化之多,難以盡言。僅就對世界足以產生全局性影響的變化而言,有以下十個方面。

1、工業革命的完成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使人類歷史進入一個以國際分工為基礎、以世界市場和世界經濟體系為紐帶的新時期,這也是今日經濟全球化的發端。

在工業革命之前雖然也有國際貿易活動,如東西方貿易、地中海地區的貿易、北海和波羅的海地區的貿易,但其性質僅僅是互通有無或自然分工,并非源于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分工。這時的國際貿易還沒有構成再生產過程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國際分工是由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開創的。建立在國際分工基礎上的“對外貿易和世界市場既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前提,又是它的結果”。(4)資本主義的先驅英國于19世紀30年代、法德美于五六十年代相繼完成工業革命并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由此人類歷史進入了以國際分工為基礎的新時期。國際分工是世界市場和世界經濟全部發展過程的基礎。由于國際分工的出現和發展,19世紀六七十年代形成世界市場和世界經濟體系,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形成了囊括全球的統一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如果說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標志著人類全球整體歷史觀的開端,那末國際分工的出現則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擁有一個各個部分有著內在聯系、具有整體意義的全球經濟。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起市場分工體系即世界經濟體系是資本主義最重要的制度成就之一。至今,我們仍然處在以國際分工為基礎的歷史時期,仍然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國際分工使各國之間的經濟交往從過去的人為性和隨意性變成了客觀和必然。國際分工作為全球經濟活動的生命線,把各國再生產過程緊密而有序地整合在了一起。此外,國際分工使本屬國內的某些問題如環境問題,越來越成為跨越國界的全球性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反過來又強化了國際分工。例如,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今天已成為國際經濟合作新的粘合劑與動力源。

世界經濟的發展史是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細化,不斷出現新形式的過程。工業革命開始把以往僅限于一國之內的城鄉對立與分離擴散到境外。歐美國家工業革命的完成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進一步加深了世界范圍內城市與鄉村、工業與農業的分離與對立。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被瓜分完畢后,這種國際分工格局的特點集中體現在宗主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間的經濟關系上。至二次大戰前,世界經濟體系一直維持著“世界城市”與“世界農村”的分工格局。

查看全文

國際債務綜合措施論文

究其原因可列出許多條,但主要原因有兩條:第一,世界經濟的舊秩序對發展中國家不利。據經濟史學家麥迪遜說,從1820年以來世界人口增加了5倍,世界實際產出是原來的50倍。然而這些巨大收獲的分配十分不均,主要表現在各國之間:19世紀初,在世界上最富和最窮的國家之間,人均實際所得比率是3:1,到1900年是10:1,2000年則上升到60:1。烏拉圭回合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更加困難。人民生活下降了2%。第二,一些發展中國家犯了政策上錯誤。有些發展中國家過高的估計本國的潛在資源和開發能力,追求高速度的經濟發展,于是大量借款,盲目投資,結果負債過多,超過了償還能力。20世紀90年代以來先后發生的墨西哥、亞洲、俄羅斯、土耳其和阿根廷金融危機,更加劇了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債務,而從2000年下半年以來的世界經濟放緩繼而低迷,又使國際債務問題雪上加霜。

表1發展中國家的外債

年份19851991199719981999

外債總額(億美元)8634120002500027000300000

表2非產油發展中國家的外債

年份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