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1 21:11:2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世界歷史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關鍵詞:“茶飲”史話
茶與可可、咖啡并稱為世界三大飲料。在這三大飲料中,只有茶的故鄉在中國。種茶、制茶和飲茶都起源于中國。但茶葉在中國成為一種普遍的飲料,并進而走向世界卻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歷史歲月。
中國對茶的飲用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神農氏時代。相傳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先祖神農氏創立了醫學。為了幫助人們戰勝疾病,他通過遍嘗百草來識別和了解藥性,尋找治病的藥草。有的草會含有毒性。據說有一日他嘗了72種毒草,中毒72次。但是他都通過飲用一種神奇的藥草而化險為夷。這種神草名叫“荼”。“荼”就是后來的茶。茶在古代還被稱為“茗”,“皋蘆木”。從這個傳說看,中國人開始認識茶樹及其藥用功能已經有5000余年的歷史了。
從文字記載的歷史來看,我國先民發現茶也有二、三千年的歷史了。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
中就有了“采荼薪樗”的詩句了。意思是說農夫們采摘茶葉,砍柴為薪。世界上飲茶,種茶起源于中國,那么中國的茶樹栽培和飲用又起源于那里呢?研究表明,它起源于巴蜀地區人文歷史論文,即今天的四川一帶。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顧炎武認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飲之事。”東晉《華陽國志·巴志》上記載:“就丹、漆、荼、蜜……皆納貢之。”意思是說古代四川向中原地區交納,丹藥,油漆、茶葉、蜂蜜等當地特產。從地名學來看,蜀國在古代又稱為葭萌郡。葭萌是古蜀人對茶葉的一種稱謂。因此葭萌郡的意思是茶郡之意,即生產茶的地方論文服務。歷史記載,西漢時巴蜀一帶便已經飲茶成風。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茶具出售。茶具的市場化正是茶飲普及化的表現,也是茶飲民間化、群眾化的結果。
三國兩晉時期,飲茶之風在中國的范圍日漸擴大。特別是當時的文人更是把以茶待客作為交往的一種重要方式。正是由于文人們的參與,中國的茶飲很快發展演變成茶藝,并進而形成獨特的中國茶文化。到了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盛行,和尚坐禪破睡,飲茶發揮了獨特的功效。因此各地的寺院開始大量種茶和飲茶。飲茶之風也就隨之盛行開來,當時的人們稱“茶佛一味”。唐朝時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頂峰,社會經濟的空前繁榮也推動了茶飲之風在世界范圍的流行和傳播。世界歷史上第一部,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有關茶飲的學術專著,陸羽的《茶經》就在這一時期問世。為了紀念陸羽在推動中國茶文化方面的獨特貢獻,人們把“茶神”的桂冠送給了他,并將他供奉在官府的茶葉庫和民間的茶肆之中。自唐以后,茶飲之風不但在中國大行其道,并成了人們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而且隨著各國商人,使者紛紛前來唐朝進行商貿和文化交流,而將茶飲之風也帶到了世界各地。中國通往西方的絲綢之路確切講來應該稱為“絲茶之路”,因為茶葉也是當時商貿交流的重要商品。中國的近鄰日本茶道之風更是盛行。據說唐朝時日本高僧最澄來中國求佛,回國時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進行種植并獲得成功人文歷史論文,從此日本人也開始有了飲茶的習慣,并將中國的茶藝技術發揚光大,形成了在今天仍然風靡全日本的具有大和民族特點的日本茶道文化。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中國人飲茶已不但是為了解渴、保健和提神,而是將茶飲當作一項高雅而又精致的藝術生活來看待。茶除了它的實用功效外同時也富有欣賞情趣,可以陶冶一個人的情操。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能鑒別茶的優劣,更帶有神思遐想和通過茶因所產生的情趣。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或濃或淡的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或與朋友對飲,不但能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還可以在細啜慢飲之中,得到美的享受,使精神境界提升到一種高雅藝術境界之中。正因為茶飲的這種功效它特別受到歷代文人墨客們的青睞和追捧。也正是他們的參與,使茶飲已變成了國人的一種文化行為。品茶待客成了我們生活中一項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
篇2
論文摘要:市場是競爭的核心。沒有任何企業經營者敢忽視市場的價值。再好的產品找不到市場就沒有了價值。
市場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現代經濟中充滿了市場這個概念。任何企業都與市場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市場不僅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起點和終點,也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成功與失敗的評判者。認識市場,適應市場,駕馭市場,使企業活動與社會需要協調起來,是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核心與關鍵。市場猶如大海,可以載舟,亦可覆舟,問題在于你如何看待市場。對于市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公司依據實際情況對市場也賦予不同的內涵。下列幾種含義對于市場營銷活動都是有意義的。
一、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場所
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場所,亦即買主和賣主發生作用的地點或區域。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市場看作是商品買賣的場所。如集市、商場、批發市場等。市場最早是指買主和賣主聚集在一起進行交換的場所。在這里,市場是一個時空市場概念,也是最為古老和樸素的市場,是“作為場所的市場”。很明顯,任何一個企業都要考慮本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在何種場所銷售。
二、市場即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
由于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的發展及貨幣的出現,每個獨立的生產者進行商品生產,為了滿足相互不同的需要,必須相互轉讓其勞動產品,形成商品的供應與需求,從而出現了實現商品交換的商品流通。如果站在社會大角度或社會再生產的角度而言,市場就是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是流通領域。
商品流通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過程,是商品交換過程連續進行的整體。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包含著兩個相互對立、互為補充的商品形態變化:商品-貨幣(賣)是第-形態變化,貨幣-商品(買)是第二形態變化。在商品流通中,一切商品都經歷著由這兩個相反的形態所組成的循環:首先是商品形式,然后由商品形式轉化為貨幣形式,最后又復歸為商品形式。而一種商品的形態變化,又和別種商品形態變化交織在一起:每一種商品的第一形態或者第二形態變化,就是另一種商品相反方向的形態變化。這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的表現,就是這個人的買(或賣)是和另一個人的賣(或買)聯系在一起的。這樣,許許多多商品的形態變化組成的循環不可分割地交錯連結在一起,就形成了許多并行發生和彼此連結的商品交換過程,形成了商品流通全局。因此,各種產品的市場也就不可分割地連結在一起,形成了有機的整體市場。
任何一個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的買賣活動必然會與其它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的買賣活動發生聯系,因此,市場成為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空間和環境。企業應在整體市場環境中找準自己的位置。
三、市場是指某一產品現實買主和潛在買主的總和
經濟學家用市場一詞來泛指交易某類產品的買方和賣方的集合,如汽車市場、鋼材市場、蔬菜市場等。但市場營銷者認為市場是某一產品的所有現實買主和潛在買主所組成的群體,即企業的目標市場,也就是消費者群。當人們說:“北京的水果市場很大”時,顯然不是指水果交易場所的大小,而是北京對水果的需求量很大,現實的、潛在的買主很多。
企業開展營銷活動首先應該明確自己的目標市場在哪里,由哪些消費者或用戶構成。所謂企業要“面向市場”,“以市場為導向”就是指要面向消費需求,亦即面向自己的顧客,以顧客為中心開展市場營銷活動。失去了顧客就失去了市場。
四、市場是由人口、購買力和購買動機(欲望)有機組成的總和
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市場的大小,取決于那些有某種需要,并擁有使別人感興趣的資源,同時愿意以這種資源來換取起需要的東西的人數。”這說明市場是多因素的集合體,用公式表示就是:
市場=人口+購買力+購買欲望
人口是組成市場的基本細胞,購買力是組成市場的物質基礎,購買意向是購買力得以實現的條件。市場的這三個要素相互制約、缺一不可的,只有三者結合起來才能構成現實的市場,才能決定市場的規模和容量。一般說來,只有人口既多,購買力又強,才能成為一個有潛力的大市場。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眾多,但收入很低,購買力有限,則不能構成容量很大的市場;又如,購買力雖然很大,但人口很少,也不能成為很大的市場。只有人口既多,購買力又高,才能成為一個有潛力的大市場。但如果產品不適合需要,不能引起人們的購買欲望,對市場營銷者來說,仍然不是現實的市場。所以,市場是上述三個因素的統一。
五、市場是商品供求雙方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總和
從商品供求關系的角度看,市場是“作為供求強制的市場”。“買方市場”、“賣方市場”這些名詞反映了供求力的相對強度,反映了交易雙方力量的不同狀況。在買方市場中,商品供給量大于需求量,需求力量占據有利地位,商品價格趨于下降、直至很低;在賣方市場中,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給量,賣方也就成了支配交易關系的主導方面,商品價格往往高于正常水平。顯然,判斷市場供求力的相對強度和變化趨勢,對于企業進行營銷決策是十分重要的。
可見,一個企業要在市場上生存不僅要研究本企業每一種產品的銷售地區、目標顧客、供求態勢,而且必須面對整體市場,通觀流通全局,理清本企業的營銷活動與整體市場的內在聯系。只有這樣,才能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地開展好本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
參考文獻:
篇3
近幾年來,我們開設了大閱讀課,引導學生閱讀了大量的課外書,并寫出讀書筆記,開闊了學生的眼界,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但是由于學生受其生活閱歷的限制,在自讀過程中對作品形成的形象往往不夠完整,在大腦中的印象也就不深,有時往往一閃而過。如何讓些形象深刻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我想到了繪畫。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樂于畫畫,愿意用圖畫來表達他們的思想。我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做筆記的同時,拿起彩筆,把自己在閱讀中想到的畫到筆記本上,把自己在閱讀中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充分享受閱讀的快樂。學生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形象的圖畫的過程往往就是一個對閱讀內容回顧、加工的過程,等他把這幅畫畫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獲表現了出來。例如:圍繞著“抓住事物的特點寫”這一訓練重點,我向學生推薦的閱讀書目中有自讀課本中《高大的皂莢樹》這篇文章,大多數學生在課下讀了這篇文章并做了讀書筆記,在筆記本上畫下了自己印象中的皂莢樹:有的只畫了一棵枝繁葉茂的皂莢樹;有的又進一步突出了高大這一特點;有的則在這棵皂莢樹下又畫上了一些正在玩耍的孩子……總之,他們都畫出了心目中的皂莢樹。透過這一幅幅彩畫,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在閱讀中的收獲是不一樣的。同樣的一棵皂莢樹,在孩子們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卻不一樣,有的只抓住了表面特征:又高又大;而有的卻深入到了內里特征并受到了心靈的震顫。其中有個學生在這枝繁葉茂的皂莢樹干上畫上了眼睛、嘴巴、鼻子,組合成一個正在微笑著的母親頭像,這位母親正在用溫柔的目光注視著一群用皂莢樹葉烘烤著小手的孩子。這個學生在閱讀收獲中這樣寫道:這棵高大的皂莢樹多么像一只知奉獻不知索取的媽媽呀!我也要學習她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彩圖畫好之后,再讓學生把文中的優美詞句抄寫在筆記本上進行對照,做到圖文并茂,學生就會找出自己圖畫的不足,并且在腦海中又把圖畫變成了文字,于是又在自覺不自覺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畫筆走進學生的閱讀世界,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為能充分利用好自己的筆記本,使其美觀實用,學生在打開每一頁筆記時,都要在布局結構、色澤搭配上費一番心思,許多學生還給自己的筆記本配上了漂亮的花邊及一些漂亮的小圖案,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創造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了他們閱讀的樂趣。
篇4
一、什么是咨詢
咨詢似乎并不能稱之為一個行業。在工商局,婚姻介紹所和管理顧問公司是劃為一類的。這種劃分,其實并沒有什么道理,之所以這樣,我認為,很大原因是因為沒有一個對咨詢的準確定位。
現在,許多人認為咨詢就是信息中介和人才中介,因為他們都貫之以"信息咨詢公司"、"就業咨詢公司"的名字。實際上,這樣的工作與真正意義上的咨詢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他們可以稱之為"資訊"公司,因其提供的就是一種信息(港臺稱為"資訊"),他們的主要工作是進行信息儲備,然后根據需要,選擇、打包交給客戶,僅僅是一個傳遞的過程,其工作是有規模效應的,每一次服務的收費不會很高。
咨詢則不同,比如審計、稅務、財務咨詢、營銷咨詢等,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在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客戶情況,形成個性化方案。其價值主要是咨詢顧問們在一定的管理模式和相關知識(經驗和咨詢公司的研究積累)平臺上,針對客戶的個性情況,進行創造性思考,提出解決方案。由于它的成果是完全針對客戶定制的,成果的完成基于顧問的人數和工作時間,很難產生規模效應,咨詢項目的收費也會比較高。
在咨詢中,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代替客戶解決問題,完成客戶需要完成,但自己沒有能力或由于某些限制不能完成的工作。比如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稅務工作。在其中,客戶參與很少。而且,已經形成較為規范、固定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允許個人發揮的空間較小,其工作著眼于短期問題的解決,結果易于衡量。比如:一份審計報告。
另一種是幫助客戶解決問題,與客戶一起解決,正如咨詢行業的標準制訂者Mckinsey&Company所言,Weseektosolveproblemswithourclients,notforthem.(我們尋求與客戶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整個過程客戶參與很多(Weworkascloselyaspossiblewithkeymembersoftheclientorganization)。工作中要求個人發揮的部分很大,工作著眼于組織長遠發展,包含幾個層次,有成形的報告,有過程中思想的交流,有文化和價值觀的轉變,不易于在短期業績中表現出來。
第二種類型咨詢的典型代表是管理咨詢,這其中又分成業務發展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營銷、財務流程優化等咨詢活動。下面著重就人力資源管理咨詢談談我的認識和理解。
二、人力資源管理咨詢
對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的通常理解就是指咨詢公司利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在職位分析的基礎上,就招聘、培訓、薪酬、績效考核等人力資源操作系統提出的解決方案。佐佑公司在解決人力資源操作系統的問題時提出了基于職位族而不是職位來搭建績效管理、薪酬、招聘、培訓體系的思想,并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基于職位族的人力資源操作系統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招聘、培訓與發展、薪酬、員工績效管理等工作是人力資源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他們要擬定政策、實施政策或協助其他部門實施。以往這些工作都是基于職位的,按照職位說明書的要求招聘、確定薪酬標準、進行績效考核等。為什么佐佑要提出基于職位族的人力資源操作系統呢?職位族,是具有相似工作性質的一類職位的通稱,它是跨越部門和職位的。同一個職位族的工作性質相似,比如人力資源專員、行政專員、文秘等,都是從事專業支持工作,素質要求也相似,都要求有服務意識,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溝通能力等。這樣一個人力資源操作系統的平臺,更加具有靈活性,使工作輪換成為很正常、很簡單的事情,招聘的范圍也會更加寬泛。同時,也使員工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職業發展通道。更為重要的是,在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它提供了一種相對的穩定性,因為職位會經常變化,今天設一個,明天可能就撤銷了,但職位族不會,就不至于給人力資源工作帶來很大的動蕩。
每一個職位族中又分了幾個層級,每一個層級都有相應的素質要求、工作職責,也有薪酬標準。根據素質要求和工作職責招聘到新員工之后,就納入到這樣一個系統中,確定薪酬和培訓發展方向。日常和定期的績效管理,就可以找到員工培訓發展的需要,績效考核時也圍繞不同職位族層級的要求,結合工作計劃來對員工進行考核,結果會影響薪酬。這就使得人力資源工作成為一個系統。
(二)咨詢對象
基于職位族的人力資源操作系統的咨詢對象包括主管人力資源管理的高層領導和人力資源部。所謂人事無小事,人力資源政策要體現高層的戰略意志和傾向,主管人力資源的高層領導要傳達高層的戰略意志;人力資源部是具體操作、落實人力資源戰略的部門,他們也最知道操作中的問題和難點。
(三)咨詢價值
其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建立專業的人力資源系統,落實人力資源戰略,支持組織目標的實現。
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比如薪酬方案、招聘程序。
培訓人力資源管理隊伍,轉變他們的觀念,使之學會專業、系統的思維方式,這主要通過過程中的討論和交流。
(四)咨詢過程
咨詢的過程是這樣的:
第一步,訪談調研,了解客戶的業務和組織現狀;
第二步,提出思路,與人力資源總監(副總)、人力資源部討論,共同確定解決方法。
第三步,要提交書面報告,但是,因為我們的書面報告是對思路的具體闡釋(Typically,therefore,ourwrittenreportscontainnosurprise;rather,theyconfirmrecommendationspreviouslymunicatedanddiscussed.),更重要的,基于中國的現實情況,為了使具體操作建議方案的人能夠真正理解方案的思想,以保證實施效果,書面報告一般可由客戶方的人力資源部撰寫,由我們進行指導。
三、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咨詢
佐佑認為,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絕對不限于操作系統,而且,隨著專業化分工,人力資源操作是可以外包的。所以,佐佑提供的更主要的是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咨詢。
(一)什么是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咨詢
在現代社會,人力資源是組織中最有能動性的資源,如何吸引到優秀人才,如何使組織現有人力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用,支持組織戰略目標的實現,是每一個領導者都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這也正是為什么企業的最高領導越來越多來源于人力資源領域的一個原因。在這種情況下,人力資源工作就不能再局限于傳統人事工作的范疇。所謂戰略性人力資源,就是在戰略的高度,用戰略的眼光看待人力資源工作中招聘、選拔、調配、激勵等一系列工作。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咨詢,主要有以下內容: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的對象是客戶的決策團隊。為什么是決策團隊呢?因為決策團隊要關注組織的長期持續發展,他們有責任從戰略的角度考慮組織中的問題,也就是說,戰略性思考只能出自決策團隊,而非客戶中的其他人。而且,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的成果必須通過決策團隊才能對組織發展起到作用。羅蘭貝格咨詢公司專長于企業戰略與結構變革,她認為:"不管一個管理咨詢顧問是否愿意,為一個企業作戰略、結構等方面的咨詢,最后都會變成為企業的老總做個人咨詢"。
(三)咨詢價值
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強調認為要用戰略、系統、全局的眼光看待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操作,強調人力資源管理必須著眼于支持組織戰略目標的達成。它的成果不易于在短期業績中衡量,它對組織的價值往往體現在未來,所以,顧問公司和客戶必須在事先對咨詢的價值達成共識,否則項目根本無法進行。相互之間的信任是項目得以進行的前提,也是項目成功的保證。咨詢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構建人力資源系統的方法。
在過程中促使領導團隊就人力資源戰略達成共識。嚴謹的企業家相信,"戰略"及其嚴格的實施能帶來成功,對自己的人力資源要嚴格的規劃,所以,達成一致的人力資源戰略,對于組織的價值是很大的,它將隨著組織的發展越來越顯現出來。
促使高層觀念轉變和戰略思維方式的提升。通過多次深入的溝通交流,可以轉變高層領導的觀念,比如對績效管理的認識,就從單純的考核上升到了全面的PDCA的管理,這將在很多地方指導他們的政策和行動,從而影響整個組織的工作方式。
創造適宜于組織發展的文化。組織是由人組成的,在這樣一個人群中,總會形成某一種主文化,這種文化可能適于,也可能阻礙組織發展,通過明確組織的遠景、使命、核心價值觀,有意識的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可以按照決策團隊的意愿,形成一種適宜于組織發展的文化。
(四)咨詢過程
佐佑公司采用的,也是咨詢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與客戶一起討論,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首先,經過與決策團隊的充分溝通,找到客戶的真正需求,以保證能夠有的放矢。
然后,訪談調研,包括對員工的訪談和問卷調查等,了解客戶的業務、組織現狀和員工感受、期望等。
主要的過程是與決策團隊的多次交流,將顧問的專業理論、思維方式、咨詢經驗與決策團隊對自己組織的理解和期望結合起來,一起找到解決思路和方法。正如一家著名咨詢公司說的"TheConsultingGroupdoesnotknowyourbusinessormarketbetterthanyoudo(咨詢公司不會比你們更了解你們的業務和市場)"。咨詢公司和決策團隊的目標是一致的,雙方必須緊密合作,共同達成目標。咨詢的大部分價值就要在這個過程中提交。
篇5
近年來節能建筑在市場上開始興建,其不僅在規劃、設計、施工和使用過程中需要執行節能標準,而且對于材料、設備和施工技術也要嚴格按照節能的標準進行選用,而且在建筑項目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對各種自然資源如太陽能、風能和地熱等能源的充分利用。長期以來我國建筑節能僅僅體現在住宅建筑的圍護結構保溫節能上,隨著節能的深入進行,近年來對于一些公用建筑也開始了保溫節能措施的應用。而且在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上也對建筑節能工程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大量新型的節能的材料、設備和工藝也開始在建筑市場上涌現出來,這對于節能產生了極大推動作用,有效的緩解了當前能源緊缺的局面,對構建節約型的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加快了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2建筑節能工程施工前的監理工作要點
2.1對監理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監理人員需要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對建筑節能工程具有明確的認識,這一方面需要監理單位加強對監理人員關于建筑節能工程的培訓,另一方面也需要監理人員更好的在監理工作中履行好自身的職責。通過對節能工程項目全方位的監控,加強對合同、信息的管理,更好的在工作中進行充分的協調,從而實現對項目的質量、進度、成本和安全進行有效控制。這就需要監理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的技術知識,而且還要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熟悉相關合同法的內容,可以說監理人員需要具有各方面的綜合知識,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確保監理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公正、科學的完成監理工作。
2.2專業監理注意與各項節能法律法規相結合目前在進行現場監理機構調置時,會根據各專業監理工程來對自己的本專業的監理工作進行負責,同時建筑節能監理工作也由本專業的監理工程師來承擔。但相對于一般的土建工程來講,建筑節能工程具有特殊性和新穎性,所以在進行監理前,監理單位需要結合各專業節能工程的特點來對監理人員進行相關節能知識的培訓,同時還要對的各項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進行必在的關注,將其具體落實到各專業監理工作中。
2.3加強對設計文件的熟悉和節能設計的審查只有經過審查機構批準合格的節能工程施工圖才能進行使用,所以在施工前監理人員需要對節能工程施工圖審查看是否合格,同時還要對備案情況進行審查。由于在節能工程質量驗收時不僅需要達到行業的標準要求,同時還要滿足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要求。所以監理人員需要在施工前對設計文件進行熟悉,對施工圖紙進行會審和技術交底,對于各節能分項工程和驗收規范進行細劃,對各分項工程施工時的節能質量檢驗標準進行確定。
2.4審查建筑節能施工技術方案對于施工單位編制的節能施工標準進行審查,并依此來對節能監理的實施細則進行編制,明確各監理工程師的分工,將具體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監理人員頭上,確保監理過程中做到責任分明。
3建筑節能工程施工中的監理工作要點
3.1節能原材料控制常用的墻體節能保溫材料有:灰砂磚、粉煤灰砌塊、陶粒混凝土砌塊、復合輕質隔墻板、加氣混凝土等等。對于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監理工程師必須進行質量的檢驗,如:進場材料應具備齊全的生產許可、性能檢測證明、合格證書等等;砌體材料的外觀、密度、規格等要符合設計時的要求;材料進場后的儲存方式以及對其的防火措施要符合規范要求等等。對于沒有取得監理單位的檢驗驗收或是不合格的原材料等,對其監理人員要嚴格控制,杜絕讓施工單位將其適用于本工程中。
3.2施工進度控制首先監理單位要督促施工單位制定符合合同要求的施工總進度計劃以及各個分項工程的進度計劃,然后監理單位對其嚴格認真審查,對于不符合合同要求以及工程實際情況的進行計劃要提出修改意見。在工程的實施過程中,要求施工單位定期進行進度計劃和實際進度的對比,如果出現進度后置現象,監理單位要協助施工單位進行進度調整,如提高某些分項工程的進行,以保證總的施工進度得以實現。
4建筑節能工程竣工時的監理工作要點
在建筑節能工程的整個過程當中,竣工驗收關極具重要性,在該階段需要監理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和標準來對工程質量進行驗收,及時發現工程存在的質量隱患,并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整改。對于完成施工的工程,則首先需要由施工單位自檢完成后,再申請監理單位進行驗收,驗收時對于不合格部分要求其進行限期整改,并進行復驗,整體工程合格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監理人員才能夠進行簽字確保驗收合格。對于節能工程中某些重要的部分,則需要進行專項質量評估,由總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單位負責人審核簽字認可。在進行節能工程監理工作中,監理人員還要對各項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做好工作總結,并進行歸檔。以便于日后查找或是為其他工程做參考。
5結束語
篇6
本文以某水利工程為例對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的截流施工技術展開了論述,該水利工程建筑是由水墊塘、混凝土雙曲拱壩、右岸泄洪洞、二道壩、左岸引水發電建筑物等建設組合而成,在工程等級中屬于一等工程,其中永久性重要建筑物是1級建筑物,3級建筑物屬于永久性次要建筑物,該工程最高水壩可達210m,總庫容達到7.42億m3,水電站的正常蓄水位達到1,130m,該水利工程建設中所使用的電站裝機容量是4×650MW。該水利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運用了兩條導流,該工程兩岸分別布置一條,導流的斷面呈現城門洞形,導流斷面的尺寸都為12.5m×15m。該水利工程所處的地區兩岸山體十分雄厚,基巖,且谷坡陡峻,一般情況下的自然坡度為40~60°,兩坡之間的相對高度差在600m之上,整個河谷呈“V”字形峽谷。
二、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截流施工中的流量設計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截流施工與整個水利工程建設相比,施工工序相對較為簡易,但并不意味著它就可以隨意進行施工操作。在截流施工之前仍然要對整個截流施工工序進行合理化設計,嚴格把控截流施工施工中的各個環節,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后期施工工序開展的規范化與合理化,以下是截流施工中流量設計的主要內容:
1.截流流量設計
所謂的截流流量設計實則是指在規定的截流時間內對施工所需要的截流流量進行設計,在截流流量設計過程中應采用相關流量標準,同時結合水利工程截流施工現場的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及水文環境等因素,對截流流量進行全方位的設計。一般情況下,要保證水利工程截流流量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其在設計中會以當地水文氣象預報修正法為依據,從而合理確定截流流量。當然,截流流量設計手段并不只是這一種,設計人員還可以根據該工程特點及工程需求選擇其他的截流流量設計方法。比如在截流流量設計中還可以采取頻率法,根據本工程的截流時段,對一定時間內的截流流量進行設計與控制。可以用于截流流量設計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實測資料分析法,但是它主要應用于河道水文特性較為穩定、水文資料比較長的水利工程,由此可見每種截流流量設計方法都有其特點,在設計應用時要全面考慮水利工程整體概況。
2.截流時間確定
截流時間在截流施工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對截流施工質量控制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截流施工設計中一定要準確定位截流時間。在截留時間確定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四方面因素。(1)水利工程是否有泄流的條件,用來進行導流泄水操作的建筑物是否能夠順利建設或者是建筑物建成后是否能夠達到導流泄水的施工要求;(2)截流施工完畢后還要設定一定的空閑期,該空閑期應設置在汛期之前,要趕在汛期之前將截流工作處理完成;(3)在截流時間選定期間,應全面考慮通航要求,截流時間的設定應盡量減少對通航的影響。(4)還要考慮水利工程所在地區,不同的地區截流時間的設定也有很大的差別,比如說在北方地區較為寒冷的冬季的流冰期內就不應該進行截流施工操作,因為在這一時期不僅會加大截流施工難度,同時還會給施工人員帶來一定的危險性。
3.龍口位置及寬度確定
龍口位于截流戧堤軸線位置上,戧堤軸線主要是根據河床的地形地質以及通航情況等因素進行設定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在龍口位置及寬度設計中要以這些因素的相關數據信息對龍口進行綜合性確定,龍口位置確定是在截流戧堤的基礎上進行設定的。在龍口所在位置其周邊應較為寬闊,并留設一定的空間,另外還要保證龍口與材料場地的距離較近,這樣有利于截流施工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材料運輸時間,降低了施工成本。此外,從地質方面來講,龍口應設置在覆蓋層比較薄的地方,這樣能夠減少截流施工中水流產生的沖擊,大大延長了水利工程使用壽命。從另一方面來講,龍口應設置應與主流位置相對,此做法的目的是為了讓大量洪水泄流,從而保證整個水利工程施工的規范性與安全性。
4.截流技術施工中的拋石材料選擇
在水利工程建設截流施工過程中,若進行截流施工操作時其所處的水文環境較差,那么可以通過鋼筋混凝土構造面、六面體及四面體等因素,幫助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截流施工操作,從而確保整個水利工程建設截流施工質量。拋石材料是截流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材料之一,直接關系著水利工程節流效果,因此在截流施工之前一定要正確選擇拋石材料,確保拋石材料質量滿足截流施工要求。施工人員在施工前應對拋石材料進行檢驗,拋石材料需要重點把握兩個因素,第一,拋石材料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在起重及運輸建設過程中較為簡易,不會給相關人員帶來很大的困難。第二,在拋石材料選擇中應結合當地運輸條件及拋物類型,充分考慮其中可能出現的損失、地質及水文數量等因素,然后再進行拋石材料選擇,以此同時還要保留適當的備份拋石材料。
三、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截流施工方法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施工中的截流施工技術方法在具體施工操作中不具有唯一性,目前水利工程截流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方法有兩種,分別是立堵法與平堵法,這兩種方法都有其本身獨有的功能性及特點,本文對這兩種截流施工方法進行了對比分析如表1所示。
四、降低截流施工難度的有效措施
水利工程截流施工操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截流施工之前需要對截流流量、截流時間、拋石材料選擇及龍口位置確定等因素進行全面考慮,由于種種原因目前我國水利工程截流施工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影響了截流施工的順利開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經驗提出了以下幾點降低截流施工難度的措施:
1.加大分流,改善分流條件
在截流施工中首先要確定導流結構的截面尺寸、底標高及斷面形式等因素,在此過程中要注意水利工程下游航道開挖爆破等問題,這是影響截流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中要對重要環節進行嚴格把控,全面改善分流條件。
2.轉變龍口水利條件
在截流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水文落差,一般情況下水文落差控制在3m以內都屬于截流施工的穩定安全范圍,如果水利工程水文落差超過了4m,那么結應采取單戧堤的截流方式,若水利工程流量較大,那么應采取雙戧堤及三戧堤或者寬戧堤等截流方式來達到分散水文落差的目的,順利完成整個截流施工操作。
3.增大物料拋投的穩定性,降低物料流失
在物料拋投施工操作中,可以采取葡萄串石、大型架構及異型人式投拋體等處理措施,當然也可以采取投拋鋼構架或者大塊礦石等處理措施,采取這些方式能夠保證截流施工中所使用骨料的穩定性,對截流施工的良好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還可以在龍口下游位置設置攔石坎,此措施能夠保證物料拋投的穩定性,可以有效降低物料在截流施工過程中的大量流失,是保證截流施工整體質量的重要途徑。若水利工程截流施工環境及水利條件較差,應采取四面體、鋼筋砼構造及六面體等一些人工塊體,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施工環境,從而達到良好的截流施工效果。
五、總結
篇7
圖像數字化是計算機圖像處理之前的基本步驟,目的是把真實的圖像,轉變成計算機能夠接受的存儲格式。數字化過程分為采樣與量化處理兩個步驟,采樣的實質就是要用多少點來描述一張圖像,比如,一幅640×480的圖像,就表示這幅圖像是由307200個點所組成。可見,想要得到更加清晰的圖像質量,就需要使用更多的點來表示圖像,也就是使這幅圖像具有較高的分辨率。但相對需要付出更大的存儲空間的代價。采樣的結果就是通常所說的圖像分辨率。量化是指要使用多大范圍的數值,來表示圖像采樣之后的每一個點。這個數值范圍包括了圖像上所能使用的顏色總數。例如,以4個bits存儲一個點,就表示圖像只能有16種顏色。數值范圍越大,表示圖像可以擁有更多的顏色,自然可以產生更為細致的圖像效果。但是,也同樣必須占用更大的存儲空間。量化的結果是圖像能夠容納的顏色總數。兩者的基本問題都是視覺效果與存儲空間的取舍問題。
在采樣與量化處理后,才能產生一張數字化的圖像,再運用計算機圖像處理軟件的各種技巧,對圖像進行修飾或者轉換,方能進一步達到所希望的圖像效果。
數字化后的圖像數據在計算機中一般有兩種存儲方式,一種是位映射(Bitmap),即位圖模式;而另一種是向量處理(Vector),也稱矢量圖模式。位映射是將圖像的每一點數值存放在以字節為單位的矩陣中。當圖像是單色時,一字節可存放8點圖像數據;16色圖像每兩點用一個字節存儲;256色圖像每一點用一字節存儲。這樣就能夠精確地描述各種不同顏色模式的圖像畫面。所以此種存儲模式比較適合于內容復雜的圖像和真實的照片。
向量處理不存儲圖像數據的每一點,而是存儲圖像內容的輪廓部分。例如,一個圓形圖案只要存儲圓心的坐標位置和半徑長度,以及圓形邊線和內部的顏色。該存儲方式缺點是經常耗費大量的時間做一些復雜的分析演算工作;但圖像的縮放不會影響到顯示精度,也即圖像不會失真,且圖像的存儲空間較之位圖方式要少得多。所以,向量處理比較適合存儲各種圖表和工程設計圖,而一般圖像文件較少采用向量處理方式。
總體來看,位圖是記錄每一個象素的顏色值,再把這些象素點組合成一幅圖像;而矢量圖是保存節點的位置和曲線、顏色的算法,所以,位圖占用的存儲空間較矢量圖要大的多,而矢量圖的顯示速度較位圖慢。
多媒體圖像處理中的調色板是包含不同顏色的顏色表,每種顏色以紅綠藍(RGB)三種顏色的組合來表示,圖像的每一像素對應一個數字,而該數字對應調色板中的一種顏色,如某像素值為1,則表示該顏色為調色板的編號為1的顏色。調色板的單元個數是與圖像的顏色數對應的,256色圖像的調色板就有256個單元。真彩色圖像的每個像素直接以三個字節(RGB)表示顏色,因此不需要調色板。對于16色或256色圖像并非全部的圖像都采用相同的16種或256種顏色,由于調色板中定義的顏色不同,則不同圖像用到的顏色是千差萬別的,所謂16色或256色圖像只是表示該幅圖像最多只能有16種顏色或256種顏色。不同的圖像有不同的調色板,在多媒體系統中如果需要同時顯示多幅圖像時,由于系統在同一時刻只能支持有限的顏色,如使用256色驅動程序,則系統必須以256色來同時顯示多幅圖像,因此,必須使用調色板編輯工具進行調整,以達到不失真地同時顯示多幅圖像。
下面就針對幾種有代表性的圖形圖像文件作一些簡單說明。
BMP文件:是MicrosoftWindows所定義的圖像文件格式,最早應用在Microsoft公司的MicrosoftWindows窗口系統。眾所周知,MicrosoftWindows現今已成為PC機環境下窗口系統的事實上的工業標準,因而BMP圖像文件格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在Windows環境中運行的圖形圖像軟件都支持BMP圖像格式。
BMP圖像文件有下列五個特點:
(1)該結構只能存放一幅圖像。
(2)只能存儲四種圖像數據:單色、16色、256色、全彩色。
(3)圖像數據有壓縮或不壓縮兩種處理方式。
(4)調色板的數據存儲結構較為特殊。
(5)Windows設計了兩種壓縮方式:RLE4和RLE8。RLE4只能處理
16色圖像數據;而RLE8則只能壓縮256色圖像數據。
BMP圖像文件的文件結構可分為三部分:表頭、調色板和圖像數據。表頭長度固定為54個字節。而只有全彩色BMP圖像文件內沒有調色板數據,其余不超過256種顏色的圖像文件都必須設定調色板信息,可見其結構較為簡單。對于BMP圖像文件的顯示,16色BMP圖像與256色圖像的掃描行數據組織都是從左上角開始。只是16色圖像采用緊縮像素法,每像素占用二分之一個字節,即4bits,而256色圖像的每一個像素占用一個字節。
GIF文件:GIF文件是"GraphicsInterchangeFormat"(圖形交換格式)的縮寫,是由CompuServe公司為了方便網絡和BBS使用者傳送圖像數據而制定的一種圖像文件格式。目前,GIF圖像文件已經成為網絡和BBS上圖像傳輸的通用格式,經常用于像動畫、透明等特技制作。
GIF文件有下面七個特點:
(1)文件具有多元化結構能夠存儲多張圖像,這是制作動畫的基礎。
(2)調色板數據有通用調色板和局部調色板之分。
(3)采用改進版LZW壓縮法,該壓縮優于RLE壓縮法。
(4)圖像數據用一個字節存儲一點。GIF圖像文件在壓縮圖像數據之前,必須先將圖像數據處理成一個字節只存儲一個圖像點的值。
(5)根據標識符尋找數據區。GIF圖像文件內的各種圖像數據區和補充區,多數沒有固定的數據長度和存放位置。為了方便程序尋找數據區就以數據區的第一個字節做為標識符,讓程序能夠判斷所讀到的是哪種數據區。
(6)圖像數據有兩種排列方式:①順序排列;②交叉排列。
(7)最多只能存儲256色圖像。
GIF圖像文件結構一般是由七個數據單元組成,它們是:表頭、通用調色板、圖像數據區以及4個補充區。而只有表頭和圖像數據區是文件不可缺少的單元,對于通用調色板和其余的4個補充區不一定會出現在文件內。
在GIF圖像文件內可以有多個圖像數據區,而每個圖像數據區存儲一幅圖像,通過軟件處理和控制(如PaintShopPro和AnimationShop)使得這些分離的圖像能夠形成一個連續有動感的畫面,即動畫圖像。所以,GIF圖像文件常用于制作Web網頁和多媒體系統的特技效果。
TIF(TIFF)文件:TIFF文件是"TagImageFileFormat"的縮寫,是由Aldus公司與微軟公司共同開發設計的圖像文件格式。它有如下特點:
(1)善于應用指針的功能,可以存儲多幅圖像。
(2)文件內數據區沒有固定的排列順序,只規定表頭必須在文件前端,對于標識信息區和圖像數據區在文件中可以隨意存放。
(3)可制定私人用的標識信息。
(4)除了一般圖像處理常用的RGB模式之外,TIFF圖像文件還能夠接受CMYK、YcbCr等多種不同的圖像模式。
(5)可存儲多份調色板數據。
(6)調色板的數據類型和排列順序較為特殊。
(7)能提供多種不同的壓縮數據的方法,便于使用者選擇。
(8)圖像數據可分割成幾個部分分別存檔。
TIFF圖像文件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表頭、標識信息區和圖像數據區。文件內固定只有一個表頭,且一定要位于文件前端。表頭有一個標志參數指出標識信息區在文件中的存儲地址,而標識信息區也有一組標識信息,用于存儲圖像數據區的地址。標識信息區內有多組標識信息,每組標識信息長度固定為12個字節。前8個字節分別代表標識信息的代號(2字節)、數據類型(2字節)、數據量(4字節)。最后4個字節則存儲數據值或標志參數。文件有時還存放一些標識信息區容納不下的數據,例如調色板數據就是其中的一項。由于應用了標志的功能,TIFF圖像文件才能夠實現多幅圖像的存儲。若文件內只存儲一幅圖像,則將標識信息區內容置0,表示文件內無其他標識信息區,只存儲單幅的TIFF圖像文件結構。若文件內存放多幅圖像,則在第一個標識信息區末端的標志參數,將是一個值非0的長整數,表示下一個標識信息區在文件中的地址,只有最后一個標識信息區的末端才會出現值為0的長整數,表示圖像文件內不再有其他的標識信息區和圖像數據區。
PCX文件:PCX圖像文件是由Zsoft公司在80年代初期設計的,專用于存儲該公司開發的PCPaintbrush繪圖軟件所生成的圖像畫面數據。目前PCX文件已成為PC機上較為流行的圖像文件。
下面是PCX圖像文件的幾個特點:
(1)一個PCX圖像文件只能存放一張圖像畫面。
(2)它是使用RLE壓縮方法來進行壓縮的。
(3)PCX圖像文件有多個版本,能處理多種不同模式下的圖像數據。(4)4色和16色PCX圖像文件有可設定或不設定調色板數據的兩種選項。
(5)16色圖像數據可分為一個或四個bitPlane來處理。
TGA格式是由Truevision公司為視頻攝象機圖象而設計,用于幀捕捉的最主要的24位圖象格式,其典型的圖象尺寸為400*512個像素,每像素16.24或32位彩色。目前各電視臺節目制作時疊加的臺標或欄目標花多是以.tga圖片文件引入字幕機的。在電視臺節目的制作中,制作人員有時也需要利用非線性編輯設備從錄象帶上抓取畫面(抓幀),然后將所抓畫面用于印刷或上網新聞圖片。這時抓幀所得的圖象就是TGA文件格式,可以利用PhotoShop進行格式轉換。
JPEG格式一般用來顯示照片和WWW以及在線服務的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文件,它能保存RGB圖象中的所有顏色信息。JPEG也是一種帶壓縮的文件格式,但在壓縮時文件有信息損失。當需要在INTERNET上新聞圖片時,一般以.jpg格式的圖片上載,不能太大,一般為180*160像素,以免文件過大,影響網民下載興趣。
以上粗略地對一些常用的圖像文件作了一點簡單的介紹,無論選擇哪種文件格式,都要考慮文件的大小。下面以一副8英寸*11英寸,分辨率為72dpi的圖象為例,來比較一下不同的文件保存它時的文件大小。
作為電視制作人員,面對如此多的紛繁復雜的圖象格式,怎樣做到心中有數,使用起來得心應手?本人以為首先必須區分清楚各種文件格式在計算機中何時出現?如何實現它們彼此之間的格式轉換?以及在什么情況之下,一種格式好于另一種格式,然后就可以根據實際應用情況,有區別的決定選取的文件格式。
BMP格式是WINDOWS和OS/2機的本機文件格式,當計算機系統平臺是基于這兩種軟件時,我們打開計算機最常見到的屏幕保護畫面(即壁紙)一般就是.BMP文件。這可以通過打開控制面板中的顯示設置看到。當然如果您使用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附件提供的畫圖板(PAINT)創作時,系統默認的保存格式也是.BMP,您也可以選擇存為.JPEG或.GIF格式,并把它們用作屏幕保護畫面,使您的屏保與眾不同。BMP格式也是您與沒有圖象處理軟件的用戶共享圖象文件的一種很好的格式。在一些個人計算機中還普遍支持另外一種圖象文件格式,即PCX。PCX文件是壓縮的,因此同一幅圖象用PCX格式保存比用BMP格式小。PICT是Macintosh系統的本機文件格式。
TIFF(帶標記的圖象文件格式)是一種很好的跨平臺格式,如果需要保存帶有選擇區域信息的Alpha通道圖象,可以選擇這種格式,TIFF文件能夠保存一個Alpha通道。
JPEG格式包含有顏色深度信息,在保存照片和具有平滑漸變或混合模式的圖象時,最好選擇JPEG格式。它的壓縮比可以達到100:1,壓縮比越高,圖象質量受到的損失越大。使用時系統一般會要求選擇圖象大小和分辨率。
GIF格式用于保存許多幀可一幅接一幅顯示的畫面,通過軟件處理和控制,這些畫面能夠演示一個連續有動感的畫面。這種能力使得GIF成為網上最流行的選擇。由于WWW瀏覽器只支持GIF和JPEG格式,所以目前從INTERNET上下載的某個網頁的內容時,除了可以得到文字及JPEG格式的圖片外,還會得到許多的GIF文件,一般為一組或幾組分離的小畫面,它們就是該網頁所含動畫的組成子畫面。其實利用Photoshop可以很容易的創作動畫。在Photoshop上創建一幅每層有一幀新畫面的圖象,然后將它存為本機PSD格式,并輸出給一個動畫程序,如Gamma公司的GIFMovieGear,并設置每一幀畫面的持續時間,然后執行轉換,就可以生成一個動畫文件了。制作自己的網頁時,動畫制作是免不了的。
篇8
(一)階段性總結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正是一種階段性總結,它可以將那些很多在大學物理實驗中已經復現在課堂上的所學物理理論知識的原理與結果再一次進行總結和歸納,從而實現自我分析和思考的目的,這是一種深度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大學物理實驗,很多物理知識得到了最為直觀的展示和呈現,增加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而進行及時的階段總結式的論文撰寫可以使得學生將實驗中的種種物理實驗現象進行紀錄和分析,加深其對有關物理知識的理解,給出一個相對來說是客觀和真實的總結。
(二)階段成果固定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可以使得其階段性成果得到鞏固。大學物理實驗不應該只是按知識分類簡單串聯起來構成的一系列的實驗,而是一個有著確定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的能力培養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參與物理實驗來感知物理知識的應用并親身操作和體驗,此后,學生需要將自己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和得到解決的問題都得以記錄和反思。這就是一個階段成果固定的過程。在此階段,學生可以將物理知識在實踐中的反映以論文的形式總結并鞏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個性發展創造條件。
(三)階段性修正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也是一種階段性修正。在物理實驗中,為了實驗結果的客觀和準確,往往會盡可能地排除外界的許多干擾或是影響因素,突出其中的主要因素,其目的是使得物理知識的獲取既要源于實踐又要高于實踐,可以說,它是一種發現物理學理論而又檢驗物理學理論的標準且具有唯一性。然而,在物理實驗中,學生會發現自身在學習中的一些問題,即是對于物理知識本身的理解或是對于實驗中各種結果的分析等,這些都可以在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中得到修正。
二、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形式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形式因其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就其中的方法性論文、反思性論文以及結論性論文進行介紹,希望對于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有所幫助。
(一)方法性論文
大學物理實驗中的階段性論文可以是以方法性論文的形式進行撰寫。大學物理實驗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控制實驗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客觀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因此,在此過程中必須通過某些方法來加以實驗和研究,從而撰寫出最后的階段性論文。通過方法性論文,可以將大學物理實驗中的觀察和調查應用其中,以干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重新認識和檢驗對于研究對象所形成的理論知識。由于物理實驗會在實際操縱中受到實驗條件等限制,或是人為地改變研究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等,都會使得實驗結果產生差異性,所以,一定要使得物理實驗符合科學認識的需要,這就需要科學的方法觀和方法論,將論文撰寫之前的基礎———科學實驗按照要求和研究需要來操作和實踐,借助各種可行性的方法技術來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性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展開實驗和對比,從而完成最后的論文撰寫。
(二)反思性論文
大學物理實驗中的階段性論文可以是以反思性論文的形式進行撰寫的。如前所述,由于物理實驗會在實際操縱中受到實驗條件等限制,或是人為地改變研究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等,都會使得實驗結果產生差異性,這就需要在論文撰寫中得到體現,從而有了反思性。在大學物理實驗課中,學生可以將物理理論知識得以驗證和檢驗,使得很多平時難于理解或是不好理解的物理理論知識直觀化和形象化,可以說,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許多理論就是多次實驗而得出的結論。因此,在我們進行大學物理實驗操作之后,必須要進行反思和深度思考,并將其展現在論文撰寫之中,從而達到物理理論與實驗實踐相結合,在撰寫中體現反思,凸顯出實驗者的主動性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進行物理實驗誤差分析時,論文中需要將其中的各種條件所限進行反思,例如,“為何每一次的測量值與真值間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在論文撰寫中就會提出諸如此類的問題,并在之后的論文撰寫過程中進行諸如實驗方案、測量技術以及實驗條件等方面進行不斷的反思和探索。
(三)結論性論文
大學物理實驗中的階段性論文可以是以結論性論文的形式進行撰寫。大學物理實驗通過總結性的方法對于物理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從而上升為更深層次的理解并將其撰寫為結論性論文。需要做到:第一,通過物理實驗的操作和分析可以進行探討性研究,然后進行討論內容的最后歸納、總結,從而形成新的發現或是新的認識或是新的觀點;第二,結論性論文中的對于研究對象的本質和規律性的知識和理論可以進行具有科學性和高度性的總結和概括;第三,總結性論文中還需要指出本研究的理論意義和今后的應用意義;第四,在總結性的論文中還需要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可以深化的課題等。總之,結論性論文是以“討論”為前提的,是對包括在整個討論中所有研究內容的總結,具有確定性和概括性,給出最終的結論。
三、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內驅引領作用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內驅引領作用是指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會起到發現性引領、啟發性引領和階段成果驅動性引領作用。對大學生來說,論文是一個階段的學結,也是學習成果的重要體現,也是同行進行學術交流的媒介。這種內驅動性引領,可以推動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術技能應用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快速的成長。具體到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的撰寫來說,它可以起到幫助大學生將物理理論知識進行內省化,從而實現其內驅引領作用。
(一)發現性引領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具有發現性引領作用,這是指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通過對于大學物理理論以及知識在實驗中的重現和檢驗,對于這種物理知識和理論由客觀事物到人的主觀認識的“意化”并到最后的書面表達的“物化”。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新的發現或是新的認識或是新的觀點會隨之出現,這就是發現性引領作用的體現。在大學物理實驗中,通常某一物理現象被作為基本的探究內容并最終以撰寫論文的形式進行完善,使得學生在此過程中可以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和討論,完成對于新發現或是新認識或是新觀點的發現,從而最終使得學生得到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實現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式學習向主動探究性學習的根本轉變。可以說,當物理實驗中有新的發現、出現新的結果時,學生在撰寫論文時就會得到新的靈感和動力,以此來促進其對自然規律的探索向廣深推進。
(二)啟發性引領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具有啟發性引領作用,這是指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通過實驗性的操作,很多物理理論和知識會重新給予論文撰寫者一些具有啟發性的認識,啟發他們進行研究和探討。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科學的世界觀,這是科學實驗能力的基礎和最終目標。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可以不斷地促進學生對于以往所學的物理知識和理論進行嶄新的認識和思考,學生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得到不斷的啟發并進行探究,從而實現其啟發性引領作用。
(三)階段成果驅動性引領
大學物理實驗中階段性論文撰寫具有階段性成果驅動性質的引領作用。通過每一次的物理實驗,物理知識可以在有效的實踐內得到檢驗和鞏固,并使得其中的那些較為抽象或是晦澀的內容給以具體化和形象化,使得學生在此階段的學習中盡快形成自己的學習觀點并取得一些成果性收獲。大學物理實驗中的階段性論文可以有助于學生在接受物理理論和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物理科學的研究工作,從而促進其物理學知識面和知識結構的擴充和增加,從而在某一階段中形成具有成果性的研究論文,并將其中的物理學具有嶄新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研究成就得到體現和歸納總結。
四、結語
篇9
長期受到國際關系研究者關注的現象稱為“均勢”,在無政府狀態下與市場進行類比是均勢得以成立的基本假定。通過沃爾茲的研究,我們發現,構建一種沒有政府狀態下的秩序構造要建立在充分考慮有關微觀經濟學原理的基礎上。這和市場經濟是非常接近的,國際政治系統在根本上是自發形成的,也是個人主義的。與國際結構一樣,市場的建立與維護也根源于每個單元所遵守的自助原理。所以,每個單元的存在或消亡都取決于自己。這種理論利用無形的手來調配市場資源,把國際政治構造比作了自由競爭的市場,以達到整體均衡的目標。沃爾茲的理論假設有一條大概是這樣的:只要系統的成分是相似的,那么各種領域當中都可以使用構造的含義。經過改正之后的某一特定領域的理論,同樣可以適用在類似的領域中。
二、宏觀經濟學的適用價值
目前,西方學者已經達成共識: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可以綜合在一起,兩者只是通過不同的角度來論述同一種事物,并不是有分明的界限。宏觀經濟學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市場能夠自動達到均衡的假設,這樣,一些有關宏觀經濟學的原理就給均勢理論帶來了不小的沖擊,由于國際政治關系中理論機構與單元件的互動缺乏,導致無法完全否定宏觀經濟學的存在,但對宏觀經濟學理論還是有一部分的否定。在微觀經濟學中,由看不見的手協調而實現的自動均衡的原理,單純強調邏輯推導,在很大程度上脫離了市場實際。這個理論亞當•斯密在他的著作中已經進行了出色的論證,這是一個很好的研究起點,但絕對不是終點。在之后的微觀經濟學中,亞當•斯密也證明了這個假設。競爭關系下的平衡需要具備的條件有很多,所以一些利己的市場主體行為,即使完全競爭也無法實現最好的均衡狀態。還有一些學者的觀點是國家也是可以理性行動的個體,所以國家的自助行為也同樣可能造成平衡而無法確立。價格戰會使得每個消費者得到最大的滿足,由于這種情況,自由放任國家不干預經濟生活應該是最好的政策。但沃爾茲并不承認這個觀點,他認為外力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均勢沒有確立的原因。這一觀點受到的沖擊還來自宏觀經濟學給自動成立均衡帶來的挑戰。假設一般情況下,均衡的成立需要許多條件,那么沃爾茲沒有看到的論點就可以被肯定,就可以將平衡的破壞與維護統一到一個層面上來。這樣的研究方式對于已經被建立起來的結構現實主義層面的均勢理論構成了挑戰和補充。例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于喜好,購買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促銷產品,這種不理智的行為就為市場經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所以市場微觀主體的大部分決定都是有一定的情感傾向的,并沒有加入理性的思考,這種情況同樣存在于國際政治生活中,國家進行調控對為關系經濟學中的均衡是自動生成的進行了一定的批判,每個國家在作出重大決定時,都要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要考慮到自身的收入以及需求。
三、結構現實主義均勢理論與宏觀經濟學的關系
當前的國際關系中,每個國家都是獨立的,這些獨立的個體間又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國際政治秩序想要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就要求每個國家都能夠理性地掌握自己的行為,但這種結構并不能夠長期存在。以上表明,市場中的平衡狀態主要是依靠沒有瑕疵的理性而達成的,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狀態根本無法實現,雖然沃爾茲發現的理論并沒有建立在每個國家理性的基礎上,但是這個論點確是理性活動的基礎,是達到市場平衡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有力的干預,市場就很難實現均衡。在個體與群體有嚴格的沖突時,這種理性的成立就會有嚴格的約束條件。由此可見,沃爾茲對均衡達成條件的認識,并不能徹底排除宏觀經濟學。所以,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并沒有完全分隔開,宏觀分析的方法一樣具有悠久的歷史,對于宏觀經濟學要就事論事,要建立均衡的形態,就需要有完全的理性。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理論為均勢理論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研究角度,并使其吸引力增強。所以我們必須承認的是:沃爾茲提出的理論拓展了理論的視野,具有不能完全證明的部分,對宏觀經濟學的適用也應當區分條件和場合,而不能將其一概排除。
四、結語
篇10
關鍵詞:廣播電視敘事學語言學轉向圖像轉向
從時間上看,廣播電視的出現與敘事學的興起均發生在同一時期。敘事學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末的蘇聯,并在結構主義大背景下于60年代正式誕生于法國。這也正是廣播電視從誕生到不斷成熟的幾十年。電視理論家薩拉•科茲洛夫(SarahRuthKozloff)在《敘事理論與電視》一文中指出:“廣播電視從發明、問世到不斷成熟的這幾十年也是對新批評領域內一門學科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這門新學科就是敘述學,或簡而言之,就是敘事理論。”(Thesamedecadesthathavebroughtthegradualinvention,birth,andincreasingmaturityofbroadcasttelevisionhavealsoplayedhosttothedevelopmentofanewcriticalfield,“narratology”or,moresimply,“narrativetheory.”)(1)
這幾十年間廣播電視和敘事學的發展情形是怎樣的呢?廣播電視的發展與敘事學的興起有著怎樣的關系呢?
一
廣播電視這種新媒介在19世紀末期就已有雛形,而正式誕生于20世紀初葉。1895年俄國的科學家波波夫和意大利科學家馬可尼兩位科學家經過各自獨立的研究,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無線電收發報機,并先后成功地進行了長距離通信試驗。1906年加拿大人費森登教授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建立了無線電廣播實驗室,并在圣誕節前夕通過無線電波首次進行了聲音傳播。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座廣播電臺誕生,這是由美國匹茲堡西屋電氣公司開辦的商業廣播電臺,呼號為KDKA。
電視的誕生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1884年11月6日尼普可夫把他發明的一臺叫作“電視望遠鏡”的儀器申報給柏林皇家專利局,一年后專利獲得了批準。1924年貝爾德采用兩個尼普可夫圓盤制作了一臺電視機,首次在相距4英尺遠的地方傳送了一個十字剪影畫,貝爾德本人則被人尊稱為電視之父。1924年俄裔美國科學家茲沃雷金的電子電視模型出現。1931年茲沃雷金又制造出攝像機顯像管。1936年11月2日,英國廣播公司在倫敦郊外的亞歷山大宮,完全采用電子電視系統播出了一場頗具規模的歌舞節目,這一天被公認為是世界電視的誕生日。1954年彩色電視在美國試播成功。1957年10月,蘇聯發射了“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這是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1962年6月19日,美國發射了“電星1號”,衛星首次成功地轉播了電視信號。
無可否認,電視這種新媒介的出現,對整個的社會思潮、文化研究、文學理論等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正如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所言:“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對個人和社會的任何影響,都是由于新的尺度產生的;我們的任何一種延伸(或曰任何一種新的技術),都要在我們的事務中引進一種新的尺度。”(2)
二
敘事學誕生在“語言學轉向”的20世紀,而20世紀對西方文學理論影響最大的事件莫過于“語言學轉向”了。“語言學轉向”(thelinguisticturn)一詞最早是由古斯塔夫•伯格曼在一本名叫《邏輯與實在》(1964年)的著作中提出的。他認為,“語言學轉向”發生的標志是哲學家們共同采納了語言分析的方法。隨后,這一用語主要由理查德•羅蒂編輯的一部題為《語言學轉向——關于哲學方法的論文集》的書而被廣泛傳布。什么是“語言學轉向”呢?這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三言兩語很難說透。但是從根本上來說,“語言學轉向”有兩大特征,這兩大特征又是相互聯系的。之一,由歷時語言學研究轉向共時語言學研究。這是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創始人索緒爾創立的,他認為語言研究的著眼點應為當今的語言符號系統,應該研究語言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而不是去追蹤這些成分之間的歷史演變過程。之二,由語言學研究轉向話語學研究。什么是“語言”和“話語”呢?“語言”一般被看作是一個由一整套固定的語法規則構成的完整體系,確定性、清晰性、規律性是語言的重要特征。“話語”則是能夠表達一個完整意義的言語,話語意義的確定不僅要取決于話語自身,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語境所決定的。語境的構成包括對話者所處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心理狀態、文化修養等因素。因此相對于語言來說,不確定性、模糊性和非規律性成為話語的一些主要特征。這種轉向分為兩個階段,前者可以說是語言學階段,后者是轉向話語學階段。如果說在本世紀前半期,西方文學批評得益于“語言學轉向”,使得文學研究更加科學化,對文學對象的把握更加確定,那么到了本世紀的后半期,這種轉向由于發生了質的變化,使得以結構主義為代表的文學語言學批評所確立的研究對象的確定性,變得不確定起來,甚至連語言的表征都產生了危機。人類文明賴以依存的載體變得不可靠起來。當代西方的文學批評,特別是以解構主義為代表的批評陷入了自我解構的困境。這便是文學話語學批評產生的開始。
“語言學轉向”催生了一些新學科和新理論,敘事學便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敘事學最初起源于俄國形式主義。什克洛夫斯基、艾享鮑姆等人發現了“故事”和“情節”之間的差異,“故事”指的是作品敘述的按實際時間順序排列的所有事件,“情節”側重指事件在作品中出現的實際情況,這些直接影響了敘事學對敘事作品結構層次的劃分。普洛普的《民間故事形態學》直接影響著敘事學的誕生并被公認為是敘事學的發韌之作。普洛普打破了童話故事傳統的分類方法——按人物和主題進行分類,他認為故事中的基本單位不是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他按照不同的“功能”從俄國民間故事中分析出31種類型,建立了一種被稱為故事形態學的框架。他的觀點被列維—斯特勞斯接受并傳到了法國。列維—斯特勞斯主要研究神話之中內在不變的因素結構形式,并試圖用語言學模式發現人類思維的基本結構。1945年列維-斯特勞斯在他的《語言學和人類學中的結構分析》一文中首先提出把音位學中的結構分析法運用到人類學研究中去的觀點。到了60年代,大量關于敘事作品結構分析的作品開始出現。格雷馬斯和托多羅夫都開始譯介俄國形式主義的論述。1966年,《交流》雜志第8期刊登了以“符號學研究——敘事作品結構分析”為標題的專號系列文章,宣告了敘事學的正式誕生。不過,“敘事學”一詞直到1969年才由托多羅夫提出,他在1969年發表的《〈十日談〉語法》中寫道:“•••這部著作屬于一門尚未存在的科學,我們暫且將這門科學取名為敘事學,即關于敘事作品的科學。”(3)托多羅夫對敘事學的定義是:“敘事學:關于敘事結構的理論。為了發現或描寫結構,敘事學研究者將敘事現象分解成組件,然后努力確定它們的功能和相互關系。”(4)
受“語言學轉向”大背景的影響,敘事學又分為經典敘事學或結構主義敘事學和后經典敘事學兩個流派。“經典敘事學旨在建構敘事學語法或詩學,對敘事作品之構成成分、結構關系和運用規律等展開科學研究,并探討在同一結構框架內作品之間在結構上的不同。”“后經典敘事學將注意力轉向了結構特征與讀者闡釋相互作用的規律,轉向了對具體作品之意義的探討,注重跨學科研究,關注作者、文本、讀者與社會歷史語境的交互作用。”(5)經典敘事學向后經典敘事學的轉變大概發生于20世紀80年代以后,是受到后結構主義、新歷史主義、女性主義、讀者反應理論、文化批評等多種理論或者流派的影響的結果。三
“語言學轉向”幾乎滲透到所有的人文學科,就像電視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各個角落一樣。W.J.T米歇爾說:“羅蒂哲學史的最后階段便是他所謂的‘語言學轉向’,這一發展已在人文科學的其他學科產生紛繁復雜的共鳴。語言學、符號學、修辭學以及文本性的種種模式已經變成對藝術、媒介以及文化形式進行批判審思的通用語言。社會便是一個文本。自然以及對它的表征已經成為‘話語’,甚至連無意識也如語言一般結構而成”。(6)至此,我們會進一步追問:“語言學轉向”是怎樣發生的呢?導致這種人文學科“紛繁復雜的共鳴”現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W.J.T米歇爾在《圖像轉向》一文中歸納了這種變化的原因。他說:“思想界及學術界的話語中所發生的這些轉變,更多的是它們彼此間的相互作用,與日常生活及普通語言關系不大。這樣說的理由并不見得有多么不言自明,但是人們似乎可以明白看出哲學家們的論述中正在發生另一種轉變,其他學科以及公共文化領域中也正在又一次發生一種紛繁糾結的轉型。我想把這一轉變稱為‘圖像轉向’。在英美哲學中,這一轉向的變體向前可以追溯至查爾斯•皮爾斯的符號學,向后到尼爾森•古德曼的‘藝術的語言’,兩者都探討作為非語言符號系統賴以立基的慣例及代碼,并且(更為重要的是)它們不是以語言乃意義之示例范型這一假定作為其開端的。”(7)也許我們會再進一步追問:什么是“圖像轉向”?導致“圖像轉向”的原因又是什么?金元浦教授作了這樣的解釋:“美國學者W.J.P.米歇爾說,當下社會科學以及公共文化領域正在發生一種紛繁糾結的轉型,而在當代哲學家的論述中,這種轉向也是明白無誤的。他把這一變化稱為‘圖像轉向’。那么,圖像的轉型轉向哪里?這不是向幼稚的摹仿論、形象化再現或圖像的輔助解說轉變,也不是向主體客體相互對應的理論回歸,更不是一種關于圖像‘在場’的玄學的死灰復燃;它是對圖像的一種后語言學、后符號學的再發現。它從根本上動搖了長期以來由傳播手段限定和形成的人類文明的發展趨向,即文字長期居于獨霸地位的現實。而是把圖像當作視覺性、機器、體制、話語、身體和喻形性之間的一種復雜的相互作用的綜合體來加以研究。因為重要的現實是,圖像現在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響著文化的每一個層面,從最高深精微的哲學思考到大眾媒介最為粗俗淺薄的生產制作,無一幸免。”陶東風教授說:“通俗報業的圖像化,電影和電視的數字圖像化、后成像術的出現和醫學成像術的發展,成了轉換的標志,更不用說互聯網無休止的圖象轟炸了。因而繼文化研究,怪異理論和黑人少數民族文化研究之后,西方興起了視覺文化這個時髦的、也有爭議的研究交叉科學的新方法。視覺影像成了從事攝影、電影、電視、媒體研究、藝術史、社會學及其它視覺研究者共同關注的中心。”(8)我們有理由認為,只有影像媒介的出現才標志著“圖像轉向”時代的來臨,技術的發展和后現代的動力一道完成了“圖像轉向”的重任。維克多•維坦查說:“文字與圖像誰更卓越,今天是圖書和電視的卓越之爭•••電視以其隨機的不連續的圖像與線性傳統作對,打破了邏輯和思維的習慣。(9)
四
視覺和圖像作為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古希臘以來就在文學藝術中占著重要的地位,如西方繪畫與雕塑等視覺藝術的影響幾乎在西方文學影響之上。中國的詩學也是很重視形象的,如“言不盡意,立象以盡意”之說等等。但是,“圖像”在中西傳統敘事中卻未能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敘事方式,即使是近代電影的出現,也因為局限于“非現實”的藝術領域,其敘事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于德山在《視覺文化與敘事轉型》一文中指出:“電視圖像敘事真正創造、釋放了‘圖像’敘事的威力與作用,以電視圖像為代表的視覺文化強勢階段開始形成•••以電視圖像敘事為代表的視覺化敘事類型開始成為主導型的敘事類型,開始占據社會敘事格局的主流。電視敘事鋪衍著社會的話語,構成了西方后現代現實典型而駁雜的敘事文本。”(10)薩拉•科茲洛夫說:“在當今的美國社會里,電視也成為最主要的故事敘述者。”(11)
電視作為影像敘事媒介,可以說是處處浸透著敘述,也可以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轉換成敘事文本。薩拉•科茲洛夫指出:“大多數的電視節目——情景喜劇、動作系列片、卡通片、肥皂劇、小型系列片、供電視播放而制作的影片等等,都是敘述性文本。”同時,“敘述不僅是電視上起主導作用的文本類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敘述結構就像是座大門或一只格柵,即使是非敘述性的電視節目也必須穿其而過。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世界是由這一敘述話語規則構成的世界。”(12)電視敘事的包容性和整合性,在很大的程度上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也改變著我們以前的經驗。麥克盧漢在1961年就指出:“電視是一種整合性的媒介,它迫使長久分離和分散的經驗成分之間產生相互作用。”(13)
電視不僅僅是作為一種敘事媒介滲透到我們的文化中,它已經是一種無處不在的日常生活。羅杰西爾弗斯通在《電視與日常生活》一書中也指出:“電視融入日常生活的明顯之處在于:它既是一個打擾者也是一個撫慰者,這是它的情感意義;它既告訴我們信息,也會誤傳信息,這是它的認知意義;它扎根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軌道中,這是它在空間和時間上的意義;它隨處可見,這么說不僅僅是指電視的物體——一個角落里的盒子,它出現在多種文本中,——期刊、雜志、報紙、廣告牌、書、就像我的這本;它對人造成的沖擊,被記住也被遺忘;它的政治意義在于它是現代化國家的一個核心機制;電視徹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構成了日常生活的基礎。”(14)我們有理由認為:電視的日常生活化的諸種意義也應該包括了對于敘事學這門學科的主導作用的意義在內。
以上是我們循著薩拉•科茲洛夫的思路,從廣播電視迅速發展的幾十年間在人文社會學科所經歷的兩大事件——“語言學轉向”和“圖像轉向”的因果關系中,從電視媒介對于社會文化和對于整個社會生活的介入及其影響中,追溯了敘事學誕生的背景和主導成因,為薩拉•科茲洛夫的斷言——“廣播電視從發明、問世到不斷成熟的這幾十年也是對新批評領域內一門學科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這門新學科就是敘述學,或簡而言之,就是敘事理論”找到了一種事實上和邏輯上的因果鏈。
注釋:
(1)SarahRuthKozloff:NarrativeTheoryandTelevision,inRobertC.AllenChannelsofDiscourse,the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Press,1987,42。并參考麥永雄等譯《重組話語頻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版。
(2)(13)[加]埃里克•麥克盧漢弗蘭克•秦格龍等編:《麥克盧漢精粹》,何道寬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版,第226頁,439頁。
(3)參閱譚善明:《敘事學》
(4)Todorov.T:GrammaireduDecameron(M),Mouton:TheHague,1969,69.
(5)申丹:《敘事學》,《外國文學》2003第3期
(6)(7)W.J.T米歇爾:《圖像轉向》,范靜曄譯
(8)金元浦/陶東風:《視覺新景與文化焦慮——文化研究二人談》
(9)熊澄宇編選:《新媒介與創新思維》,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版,第249頁。
(10)于德山:《視覺文化與敘事轉.型》,《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