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范文
時間:2023-12-20 17:31: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當今世界經濟格局中,世界經濟格局的主體是發達國家,是強國和大國,而發展中國家則發生了分化,一些發展中國家加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少數幾個發展中大國成了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則只是這個格局中的附庸部分。看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形式又是怎樣的呢?
發展中國家面臨著高科技革命的挑戰和全球化的外部影響及內部政治經濟問題的困擾,發展經濟可謂是既有有利條件又有不利條件。關鍵得看如何處理。發展中國家發展近代化起步一般較晚并且都不是內發型,經驗不足同時又面臨著日益復雜的國際局勢,可以說是先天不足,后天失養。國際競爭的加劇使得發展中國家的處境更加危險。發展中國家面臨著以下四種趨勢:1、邊緣化趨勢。2、外切化趨勢。3、分裂化趨勢。4、從屬化趨勢。在這樣的條件下,發展中國家應采取新的對策以提高自身發展的能力,依靠發達國家并非長久之計,依靠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也并不可靠。既然原有的發展基礎被削弱了,那么發展中國家應該積極利用新的條件,加入全球化而不趨同于別國,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謀求發展、富強。發展中國家要想發展需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正確認識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全球化現已成為現實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問題是決策者如何利用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總體來看,全球化給我們帶來了空前的利益。但另一方面,全球化在帶來經濟和社會進步等機會的同時也使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發展中國家應清醒地認識到與全球經濟接軌未必就能改善經濟狀況促進經濟增長。同時應該認識到,全球化首先是世界發達國家的發展而引起的,他們是全球化程度最深同時也是全球化最大的獲益者。發展中國家只是處于全球化的非核心部分或全球化之外。發展中國家必須根據自己的條件決定自己參與世界經濟的程度,不能按照全球市場或國際多邊體制設定的目標處理自己與世界經濟的關系。
第二,形成自己的發展模式。從歷史我們可以看出,二戰后,凡是經濟發展較為成功的國家,都基于本國國情制定了不同于常規的發展政策。所以,發展中國家要有真正選擇和抵制一面倒的發展模式。具體包括對內:1、正確處理內向發展與外向發展的關系。因此,發展中國家必須在積極推進外向發展的同時,學會保護自己,趨利避害。必須把外向發展與內向發展巧妙地結合起來,并隨著自身經濟實力的增強,逐步放開國內市場;必須根據本國生產要素的相對優勢,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對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2、在經濟體制上,正確處理國家干預和市場調節、國有經濟和私人經濟的相互關系。3、在經濟發展戰略中,在追求經濟高速發展時,要根據本國國情,正確處理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國民經濟中重大比例關系。4、在經濟改革調整的同時,必須相應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主要是指:(1)要有一個經濟發展所必需的良好的政治環境:(2)要有一個廉潔、公正、有效率的政府機構;(3)要建立一套健全的法律制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治改革的當務之急,從本國的國情出發,建立健全的公務員制度,完備的法律制度,正常的遴選制度,廣泛的群眾參與制度和對政府權力機構與干部的有效監督制度。
對外:加強發展中國家的合作,爭取建立國際經濟和政治新秩序。國內經濟改革的順利進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加強,是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基礎。雖然現在發展中國家已發生了變化,團結的基礎已不如以前。因此,在目前的條件下,發展中國家之間應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努力消除相互之間的歧見和分爭,盡力加強相互之間經濟政治合作;應加強“七十七國集團”和“不結盟國家組織”等協調機構在國際上的作用;應爭取務實的做法,積極發展發展中國家之間區域性和次區域性的經濟合作;最后,應該在不放棄建立國際新秩序的目標之下,首先就南北之間的一些緊迫問題進行談判,力爭取得發達國家更大讓步。
篇2
世界經濟力量對比發生變化
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量的快速提升是影響經濟格局重構的主要因素之一。過去20年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速一直高于發達國家,使得其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GDP占全球的比重從2007年的43.7%上升到2009年的46.2%。特別地,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中國的GDP總量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此輪金融危機爆發后,發達國家受到危機的沖擊較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由于全球化程度不深,受到的沖擊較小,從而得以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IMF預測,2010年全球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率將達7.1%,不但遠遠高于發達國家3%的經濟增長率,也高于5%的世界經濟增長率。隨著危機期間實施的刺激政策退出、物價上漲壓力加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面臨經濟潛在增速下降的壓力,但是仍將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發達國家的復蘇步伐雖然可能進一步加快,但難以恢復至危機前的水平。
從長期趨勢來看,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量的快速提升,使得其與發達國家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對比發生變化。IMF預測,2013年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GDP占全球GDP的比重將超過發達國家。這種變化將對世界經濟格局重構產生重要影響。反映在新興市場國家這邊,就是開始謀取獲得國際經濟價值鏈的更高份額;反映在發達國家這邊,就是對部分發展較快的新興市場國家戒心日重,并要求其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
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
金融危機爆發后,許多國家再一次揮動起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全球貿易已經呈現下降趨勢。2009年全球商品貿易占GDP的比重下降到40.95%,遠低于危機前53.04%的水平,也低于近10年來的平均水平。
2009年2月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的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中包含“只買美國貨”的條款,同時美國提出重振制造業、提高出口來解決其自身巨大的貿易逆差和經濟失衡問題。法國總統薩科齊提出“如果關閉工廠也要關閉國外的工廠,要保證國內汽車工人的就業”,而意大利則發出了“意大利人吃意大利食品”的號召。除了這些傳統的貿易保護手段外,一些國家還采用了規避制裁和把貿易保護主義合理化的措施,其中包括以低碳技術為壁壘工具的“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由貿易壁壘引起的貿易摩擦在各經濟體之間以及經濟體內部不斷加劇,2010年前10個月中國遭遇的貿易摩擦達到16起,其中不僅有來自歐美發達國家的反傾銷案,還有來自印度、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的貿易壁壘。因此,貿易保護主義也是影響全球經濟格局重構的重要因素。
低碳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削減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全球面臨的挑戰。世界各國盡管在達成新的碳減排協議上步履維艱,但碳排放必須減少的大方向是一致的。碳減排必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刻影響。本次金融危機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將發展低碳產業和碳減排提上了戰略議程。美國提出在未來三年要將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產量提高一倍,到2012年新能源發電量將占總發電量的10%, 2025年要占到25%。在未來十年,美國將投資1500億美元發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2009年4月,歐盟通過了《氣候行動和可再生能源一攬子計劃》。德國則提出,計劃在2020年前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就業規模超過傳統的汽車產業。此外,世界各國也在重新審視和調整本國的核電發展計劃,一些國家已經制定了新的核電站建設計劃。
低碳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同時低碳經濟發展所導致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經濟發展模式、生活模式和消費模式的變革,必將會導致國際金融業發生結構性變革,由傳統金融走向碳金融。碳金融旨在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一旦碳排放指標和碳減排額度被確定和分配,各國的國際收支平衡、碳貿易摩擦、匯率問題、碳減排配額及其分配問題等,都會與碳關稅的征收高度聯系起來,碳排放權將可能成為未來重建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金融秩序的基礎性因素。因此,低碳經濟和碳金融的發展,也是影響全球經濟格局重構的重要因素。
但是,在低碳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并不對等。發達國家已經完成工業化布局,碳排放量呈下降趨勢,在節能減排技術上擁有絕對領先優勢,在根據全球氣候談判確定的世界新體系中必將進一步強化其主導地位,并且從長遠來看,碳交易市場及碳金融市場的不斷擴大,為發達國家主導世界格局增加了一個新平臺。而發展中國家巨大的經濟發展要求、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對發達國家高碳產業的承接,使得發展中國家面臨碳排放量不斷上升與承擔減排責任的雙重壓力,在新的世界分工格局和碳交易市場體系中處于不利地位,其長期經濟增長潛力面臨中樞下移的風險(經濟潛在增長中樞指在充分就業情況下的經濟增長速度)。因此,新興市場國家在發展低碳經濟的過程中,將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世界經濟治理機制變革將一波三折
“實力決定地位,地位決定影響力”。隨著經濟實力上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治理體系中要求更大的話語權。
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和世界銀行這三大戰后成立的多邊經濟協調機構的缺陷和困境越加凸顯,國際社會目前正在積極推動世界經濟治理機制變革,試圖通過改進和改善已有框架,形成兼顧效率和公平的世界經濟治理機制。G20已經代替傳統的G8成為國際經濟協調與合作的主要平臺,在G20框架下,新興經濟體的投票權和發言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2010年4月下旬,世行通過了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投票權的改革方案,后者投票權上升了3.13個百分點,至47.19%。IMF11月也通過決議,2012年之前將份額向發展中國家轉移6個百分點,將歐盟國家在執行董事會中的8個席位讓出兩個給發展中國家),世界經濟治理機制進入變革期,將對全球經濟格局重構產生重要影響。
但是,世界經濟治理機制的變革不會一帆風順。多哈回合談判多年來難達成果。2009年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雖然有55國提交了減排承諾,但沒有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2010年召開的坎昆氣候大會最終未能完成“巴厘路線圖”的談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發達國家試圖混淆與發展中國家的責任區別,不按照承諾中的條款采取行動,這與聯合國“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背道而馳,導致世界經濟治理機制調整面臨較大風險。
篇3
【關鍵詞】國際金融格局 格局調整 應對措施
一、前言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加強,我國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越發深刻,為了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保持我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穩定發展,我們需要深入認識當前的國際金融格局,只有充分了解目前的格局形勢,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一眾相關問題。本文將對我國如何應對國際金融格局調整的問題進行一系列的探討。
二、當下的國際金融格局形勢分析
隨著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危機在全球范圍內不斷蔓延,國際上的金融格局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世界范圍內引起波動的金融危機其實并不罕見,早在上世紀70年代起,全球就已出現了多次影響較大的銀行危機。不過,這些危機絕大部分爆發于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發展還比較穩定;直至本世紀,作為頭號經濟強國的美國卻慘遭次貸危機,這場危機使許多國家被卷入其中,這也表明了金融危機已經逐漸從經濟落后的國家蔓延到了經濟強國。相似的情況還有原本多發于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上世紀80年代,發展中國家頻發債務危機,但是因為一些經濟強國普遍重視推行高社會福利的政策,并且在其他方面也加大了財政支出,導致負債情況嚴重,最終引發債務上的危機。
此外,世界金融格局正向多元化發展。在以往的經濟格局中,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極具優勢,在世界經濟中長期占據著重要地位,但美國出現次貸危機的遭遇,使得美元貶值、地位下降、占據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從而丟失了原有的霸主地位;其他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地區同樣在這場危機中深受其害,遭到重創。反觀此前金融地位相對低下的發展中國家,如我國和印度等,因其自身所采取的政策與這些經濟強國有所不同,所以能夠借此機會逐漸攀升上較高的金融地位。
三、應對國際金融格局調整的建議
我國在這些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得以保持穩定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著我國長期堅持的政策方針,我國的金融行業相對美國等國家來說發展得比較保守,因此當危機來臨時,我們能夠及時有效地規避這些風險。不過,雖然我國目前尚能夠抵御住這些金融危機的侵入和傷害,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憑借此前的辦法一勞永逸;面對不斷發生改變的國際經濟格局,我們還需對規避風險的問題作進一步的探討。
(一)進行金融體制改革
金融改革的內容共有四項。首先,完善銀行和保險等行業的管理機制,健全其創新機制,此外還要把合理科學的風險防范機制建立起來,提高服務的質量,增強其對抗金融風險的能力。其次,加強對金融行業的監管力度;我們要獲得發展,勢必要放開一些金融政策,這種做法能夠推動我國經濟的進步,但也存在不小的風險,所以我們不能對金融的監管工作產生松懈的心理。不過在監管的同時,也要鼓勵金融行業積極發展,避免因監管過度引發發展的止步不前。再次,國家要對金融、資本市場和金融法規進行完善,協調好投、融資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進行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最后還要加強與國外金融行業的合作,為我國的金融行業增加經驗學習的機會,并打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二)推動社會經濟轉型
為適應金融危機后世界金融格局的變化,我們要在保持經濟穩定發展的前提下積極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轉型,使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金融危機后,許多國家出現了貿易保護的行為,各國在市場和資源上的矛盾日益突出;而我國原有的經濟增長方式對能源和勞動力的消耗大,對環境的污染也相當嚴重,在國際競爭中難免受挫。因此,我們需要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通過增加科技投入等方式,推動經濟的轉型,進一步發展我國的經濟實力,增強競爭力。
(三)調整產業結構
在獲得金融行業支持的基礎上對我國的經濟產業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金融創新對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理應加快金融行業的創新速度;調整金融行業的產業結構要以高新技術產業化為重點,改變金融行業原始的產業結構,實現產業的升級。此外,還要鼓勵金融企業進行自主創新。
(四)發展開放型經濟
我國要獲得長遠的發展,自然不能閉關鎖國,將自己同世界隔絕起來。雖然發展開放型經濟會讓我們面臨更多復雜、多變的風險,但是我們也可以把承受著的壓力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刺激我國經濟的發展。并且,開放型經濟可以為我國的金融行業提供更多與國外接觸的機會,促進國內金融行業的發展,提高其發展的層次。對于風險,我們可以通過前文所提及的金融改革等措施來進行規避。
四、結語
我國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果越來越顯著,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大,并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發展經濟總會遇到一定的風險,但危險也往往伴隨著機遇,我們在謹慎規避風險的同時,不要忘記抓住發展的契機,只有牢牢把握住發展的機會,才有可能獲得快速的進步,進而增強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因此我們在進行自我保護的同時,應采取一些積極的應對措施,主動走到國際經濟發展的行列當中,使我國的經濟得到更快速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安毅.常清.付文閣.歷次國際金融危機與世界經濟格局變化探析――兼談中國的未來出路和應對之策[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9(05):74-79.
篇4
一、美、歐、日的經濟實力地位
(一)多極之首的美國經濟
10年前的人們對三極實力地位的概括是:崛起的日本,復興的歐洲,衰落的美國。然而90年代后的情況表明,美國遏止了實力地位相對衰落的態勢,顯示了其不僅是世界經濟多極之一,更是實力之首的實力。其經濟自1991年3月美國經濟走出低谷至2001年3月,已連續增長10年,10年中年增長率達3.5%,創造了世界上最長的經濟持續增長周期的記錄。而且不僅僅是經濟持續增長,還出現了“一高兩低”并存的所謂新經濟現象,主要動因在于新技術革命的推動和經濟全球化的作用。為期10年比較良好的經濟發展使得美國經濟實力有所增長。其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24.2%提高到28.6%。
(二)泡沫破裂的日本經濟
90年代后的世界經濟三極中,日本的經濟發展勢頭、狀態與美國產生此消彼長的位置互換。50年代至80年代的每一個10年,日本經濟發展速度都是既快于西歐、更快于美國的,從而使日美經濟實力對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民生產總值由50年代初的日本約相當于美國的6%上升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經濟達到高峰的同時,其經濟泡沫也達到了頂點。1989年末,日本的資產價格(股票、土地和其他金融資產的價格)是國內生產總值的15倍;日本的國土面積僅為美國的4%,而其市場價值是美國的5倍多,僅東京房地產的市價總額就可以購買美國兩次。但是泡沫是不可能長期膨脹的。1990年,以當時發生的經濟周期性危機為契機,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并使日本經濟在90年代以低于美國經濟增長率兩個多百分點的劣勢陷入經濟停滯,這是日本戰后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在這樣一個經濟不景氣狀況中,又遇上了1997年東亞經濟危機的發生,這對日本經濟是再糟糕不過的事情了。這場金融風波既充分顯露了日本經濟實力地位的下降和對世界經濟的消極影響,反過來又對不振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1997年日本出現0.7%的負增長,1998年進一步惡化為2.8%的負增長,1999年勉強出現0.6%的經濟微弱正增長,2000年,由于國際經濟比上年加快(世界經濟增長率為4.7%),也由于日本近年來以國債為支撐擴張的財政政策逐漸顯效,日本經濟開始有所好轉,但也僅僅是1.5%的增長率。用經濟合作組織的話說,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掙扎了幾年的日本經濟已經開始出現適度的復蘇。
過去的10年是日本經濟“失去的10年”,受泡沫經濟破滅和東南亞金融危機雙重打擊的日本經濟目前依然困難重重,但是日本的經濟實力猶存。可以說,日本的經濟實力、影響力只是相對于美國而減弱或相對于泡沫經濟高漲時而收縮,而并非基礎經濟大倒退。日本目前的國民生產總值約相當于排在世界第三、四、五位的西歐三大國德國、法國、英國的國民經濟生產總值之和。未來10年,日本將以接近2%的年均經濟增長速度發展,二十一世紀的日本經濟仍是多極世界經濟中的重要一極。
(三)一體化的歐盟經濟
西歐的經濟發展態勢在美歐日三者中始終處于中間的位置。80年代及其以前,西歐的經濟增長速度不如日本,但快于美國;進入90年代后,西歐的經濟增長速度超過日本,但落后于美國。以一個國家集團的實力計,歐盟的一些主要實力指標不僅大大高于日本,甚至超過美國。比如國內生產總值,歐盟占世界的29%,美國占28%,日本占13%。但不能簡單地據此認為歐盟的實力地位世界第一。歐盟是一個國家集團,15個國家的集合,盡管其一體化程度較高,可以作為一個實體與美、日并立,但畢竟不像美、日那樣作為單一國家成為世界經濟之一極。這要求歐盟既要加強經濟一體化,又要加快經濟發展,即通過“集中”和“積聚”兩個方面的努力,以鞏固和增強自己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實力地位。
如何在較低通脹率和較低失業率情況下提高經濟增長率,是歐盟目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著力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相比于美國近年來已出現“一高兩低”的新經濟現象,歐洲要遜色一些。
二、美、歐、日經濟“軟著陸”狀況
從理論上講,宏觀經濟“軟著陸”是指一國國民經濟的運行出現“一高兩低”的良好態勢,即經濟高增長率、低失業率、低通脹率并存。
(一)經濟增長率
1997年以來,美國每年的經濟增長率都在4%以上。歐盟的經濟增長狀況是,1997年為2.7%;1998年為2.8%;1999年為2.3%;2000年經濟增長率第一次突破3%,達到3.4%,為1989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但仍低于美國;2001年,據經合組織等預計,歐盟的經濟增長率仍會保持在3%以上,從而將9年來第一次超過美國。從更長期的發展看,自現在起到2010年每年的經濟增長率為3%,已是歐盟確定的發展目標。
(二)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率是與經濟增長率密切相聯的。按照西方傳統的經濟理論和實踐,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其在2.5%至3%的情況下是合適的,這既會使就業增加,又不會使通貨膨脹率過于上揚。歐盟近年來在經濟增長率、失業率、通脹率三個指標上,只有在低通脹率方面可以與美國相媲美,甚至比美國還低。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歐盟通脹率1998年為1.4%,1999年為1.3%。然而伴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美國是在經濟增長率突破了傳統的界限的情況下,仍保持了較低的通脹率。歐盟則面臨著既要經濟增長率突破3%,并把高失業率降下來,同時又不至于使通脹率有大的上揚的艱難任務。事實上,自1999年下半年歐盟經濟增長速度加快以來,歐盟的通脹率也呈小幅攀升態勢。歐洲央行行長杜伊森貝赫2000年7月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說,“我們絕不反對經濟增長率高于3%,我們所不希望的是通貨膨脹達到這一水平”,因此,歐洲央行對影響歐元區物價穩定的因素保持警惕,將繼續實行“把通貨膨脹壓力消滅在萌芽狀態”的長期戰略。從現在的發展態勢看,歐盟2001年、2002年的通脹率將回落到2%和1.8%。
(三)失業率
高失業率一直是多年來困擾歐洲經濟發展的一大難題。與美國近年來失業率壓低到4%的情況相比,歐盟的失業率高達10%左右。失業率與經濟增長率是密切相聯的兩個指標。一方面,高失業率是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壓力。據歐洲的統計,歐洲每年用于失業、貧困人口救濟和社會福利保障的開支高達1萬億到2萬億歐元,占各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2%到20%。如此巨大的開支拖累了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提高經濟增長率是增加就業、降低失業率的主要途徑。近年來,隨著經濟增長的趨強,歐盟的失業人數在減少——從1996年及其之前的約2000萬人減少到1997年3月的1,800萬人、1998年5月的1,700萬人、1999年的1,600萬人和2000年1月的1,230萬人;歐盟的失業率也在降低——從1996年的10.8%降至1997年的10.6%、1998年的10.0%、1999年的9.1%和2000年的8.4%,預計今明兩年將繼續降至7.8%和7.3%。
篇5
關鍵詞:世界經濟失衡;經常賬戶逆差;美元匯率
中圖分類號:F1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4543(2009)06-0032-05
2005年2月2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托在《糾正全球經濟失衡――避免相互指責》的演講中正式提出了世界經濟失衡(global imbalance)。他指出,世界經濟失衡是一國擁有大量貿易赤字,而與該國貿易赤字相對應的貿易盈余則集中在其他一些國家。世界經濟失衡并不是一個新現象,截止目前,共出現了三次世界經濟失衡。第一次世界經濟失衡以“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而告終。第二次世界經濟失衡以“廣場協議”的簽署和美元貶值得到解決為結果。兩次經濟失衡都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巨大沖擊,需要關注世界經濟失衡及其解決方式,使世界經濟失衡對經濟的沖擊最小化。第三次世界經濟失衡始于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常賬戶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99年的3.22%上升至2007年的11.31%。與此相對應,美國的凈對外債務余額從3600億美元上升至2萬多億美元,2006年美國的貿易赤字創歷史新高,達7636億美元,經常賬戶逆差達8115億美元,所欠外債高達2.54萬億美元,其經濟處于嚴重失衡狀態。由于美國經濟約占全球經濟的30%,加上美國經常賬戶的逆差總額相當于全球主要順差國順差總額的3/4。因此,經濟學界把美國經濟失衡稱為全球經濟失衡。
一、世界經濟失衡的表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世界經濟失衡看成是以美國為一方(逆差),以其他國家為另一方(順差)的失衡。IMF認為,世界經濟失衡表現為美國的巨額貿易和財政赤字,而與美國巨額赤字相對應的是其他一些國家,即日本、中國和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以及石油輸出國的盈余日益增大。伴隨著全球經濟增長,世界經濟失衡還將擴大,這可能會對世界經濟增長帶來突然的破壞。這種觀點從貿易失衡角度對世界經濟失衡進行了闡述,但是沒有說明造成貿易失衡和經濟失衡的深層原因。
Ricardo J.Caballero和Arvind Krishnamurthy從金融危機發生角度對經濟失衡的表現進行了闡述。認為流入其他國家的資產是追求更高收益,而流入美國的資產主要是追求資產保值,這促使美國金融機構過高的杠桿化,進而引發了資產證券化泡沫,是世界經濟失衡導致了金融危機的發生發展。他們的看法得到了美國一部分學者的認同,但是明顯的缺點是對世界經濟失衡的原因沒有闡述,并且對世界經濟失衡表現的分析限于表面化。
Dooley,Landu和Garber把全球經濟失衡看成是一種新布雷頓森林體制。把當前的全球經濟失衡看成是盈余國家和赤字國家之間有意識的、穩定的安排,稱這種安排為“新布雷頓森林體制”,認為成功的經濟發展是由凈儲蓄從貧窮國家向富裕國家的流動所推動的;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是布雷頓森林體制恢復的必然結果。這種觀點有一定的代表性,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也著重從新布雷頓森林體制或是復活的布雷頓森林體制角度對世界經濟失衡進行了分析,但是這種分析并沒有給出本次世界經濟失衡的解決方式。
劉威提出了全球經濟失衡的三個特點:第一,全球經濟失衡是由各國之間貨物貿易失衡引發的,主要表現為各主要經濟體之間的經常賬戶收支失衡,其中,收支逆差方主要集中在一個國家――美國。第二,經常賬戶順差方主要集中在東亞經濟體和主要產油國。第三,經常賬戶收支失衡進一步引發了各經濟體之間的跨國資本流動,使其資本與金融項目也出現失衡。并且認為,兩個因素制約了全球經濟失衡的調整:一是各主要經濟體在調整全球經濟失衡上缺乏積極性。二是各主要經濟體的傳統觀念難以改變。
羅納德?麥金農和岡瑟?施納布爾提出了全球經濟失衡的兩種含義:第一,全球性的儲蓄(貿易)失衡,主要反映在美國的高額貿易逆差及中國、日本、德國、石油出口國和許多小國家的貿易順差上。第二,由中國對美國龐大的經常賬戶盈余導致的金融中介機構的大規模失衡。由于中國的貿易順差不能通過私人資本流出等正常渠道流出,中央銀行積累了大量外匯(其中有些投資于美國國債)。國家之間儲蓄與投資不平衡是當前最受關注也是最棘手的問題。
劉駿民和李凌云認為,全球經濟失衡有三種表現形式:第一,美國和歐洲許多國家(如英國、西班牙)的經常項目逆差持續增長。第二,德國、日本以及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中國)和主要產油國持續處于經常項目順差狀態。第三,全球資本流動格局的失衡。
與上述觀點不同,曾珠著重從經濟格局變化角度論證了世界經濟失衡的表現形式:一是世界經濟增長格局的變化:中國與印度的崛起。二是世界貿易格局的演變:中國成為世界貿易大國。三是國際資本流動中的二元結構:國際直接投資與金融證券投資的二元分裂。四是全球人口流動與商品和資本流動的非對稱性:勞動收入與資本收益日益走向背離。
總體來看,世界經濟失衡的主要表現是美國的巨額經常項目赤字和石油出口國、中國等國的巨額經常項目順差。由于分析的側重點不同,所以專家學者在對世界經濟失衡的具體表現方式上的看法存在差異,但是公認的看法是:美國及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特別是美國在世界經濟失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同時,全球經常項目逆差和順差越來越集中于少數幾個國家并且數額越來越龐大,以至于其可維持性成為問題,出現了調整的必要性,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全球經濟出現了失衡。
二、世界經濟失衡的成因及持續性
對于世界經濟失衡的成因及持續性,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
(一)從美國作為中心國家地位不變的角度看,失衡狀況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這種觀點認為,美國的外部失衡是由于美國內外政策選擇、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和金融服務水平以及美元的中心地位造成的。
Bemanket提出美國經常帳戶逆差的根本原因在國外,是過去十年中全球性儲蓄過剩所導致的。認為全球范圍內的意愿儲蓄大于意愿投資,由于美國的經濟、美元的優勢使得過剩的儲蓄投向了美國市場,從而壓低了長期的實際利率,抬升了美元匯率,并引起了20世紀90年代末期的股市泡沫和隨后的房地產價格上漲,美國國內居民在財富增長的情況下,增加了商品和服務消費,這其中包括大量進口商品的消費。這種觀點在美國政客中得到了廣泛認同,但是遭到了眾多學者的反駁,事實證明這種觀點與實際不相符。
Chinn和Ito,Dooley等學者認為,美國的外部失衡是美國內外經濟政策選擇的結果,美國財政赤字是引起其經常帳戶赤字的重要原因。Gourinchas和Rey,Caballero等學者的研究則從資源重新配置角度,強調了美國的增長潛力和金融服務體系在全球經濟失衡中所起的作用。不過,
Caballero等學者更為強調美國經濟較高的增長潛力以及金融服務體系的資源配置功能,Gourinchas和Rey則是從資產組合以及美國金融地位轉換角度來進行分析的。
Carol C.Bertaut.Steven B.Kamin和Charles P.Thomast通過美國收支平衡表的一個局部均衡模型,表明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還會繼續擴大。與美元價值較高的時期相比,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短期仍然是可持續的,但長期是無法持續的。
雷達和黃族勝認為,美國宏觀經濟政策制定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國內經濟增長以及充分就業,而不是內外均衡同時實現。21世紀以米,美國宏觀經濟政策是美國經常賬戶赤字擴大以及全球經濟失衡加劇的重要原因。次貸危機的發生,可能會使2007年以來美國經常賬戶好轉的勢頭發生逆轉。
李新功認為,全球經濟失衡是由于長期的歷史因素造成的,這些因素改變了世界經濟的運行方式。此次全球經濟失衡主要是由美國的政策機制造成的,有關國家還對該機制起到了維護作用,致使全球經濟失衡現象難以改變,但長期“失衡”下去畢竟會造成嚴重后果。
王宇認為,全球經濟平衡是相對的、短期的,不平衡是絕對的、常態的。短期內,全球經濟失衡能否持續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一是美國經濟能否繼續增長、雙赤字是否能減少。二是亞洲能否逐步降低儲蓄率。三是世界經濟能否繼續保持低通脹下的較快增長。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三個方面都顯示出較好的態勢。
(二)從美國赤字風險積累的角度看,外部失衡狀況很難維持
Eichengreen,Obstfeld和Rogoff等認為,隨著美國經常項目赤字的積累和亞洲各國內部通貨膨脹壓力的增大,亞洲國家將不再對美國提供廉價融資資本,拋售美元的結果只能促使美國通過美元貶值方式來調整國際收支。
陳繼勇認為,全球經濟失衡形成的基礎是美國貿易赤字的持續擴大,而美中貿易收支不平衡是美國貿易赤字不斷擴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考察全球經濟失衡是否可持續的實質是美中貿易失衡是否可持續。從長期趨勢看,由于外商對華加工裝配類制造業直接投資與美國對華技術出口管制難以持續,使美中貿易失衡呈現不可持續的發展趨勢。在其影響下,全球經濟失衡最終將難以持續。
唐朱昌和丁騁騁側重從國際資本流動角度來分析經濟失衡。通過對48個國家(地區)國際收支平衡表兩個賬戶順差、逆差年份的均值檢驗發現:普通法系和大陸法系國家在國際收支表現上存在顯著差異。一國國際收支資本賬戶的資本流入與該國的金融市場發達程度有關,而金融市場的發達程度又與法律淵源有著緊密關聯,由此認為,法律制度影響到國際間的資本流動,是造成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之一。
吳宏和劉威認為,世界經濟失衡的實質是一種美國與亞洲經濟體之間的結構性貨物貿易失衡。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全球產業轉移的驅動,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在亞洲發展中國家或地區集聚,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業在發達經濟體集聚,帶來了美國等發達經濟體與亞洲發展經濟體之間互補貿易的迅速發展,最終形成當前的世界經濟失衡。由于多種因素長期發展趨勢的不確定性,致使當前的世界經濟失衡很可能難以持續。
劉駿民和李凌云側重從經濟虛擬化角度論證了經濟失衡的成因,認為當前全球經濟失衡的根源是貨幣虛擬化。貨幣虛擬化導致了國際貨幣與非國際貨幣的區分,這為國際貨幣發行國換回大量商品和資源提供了條件,也使得全球經濟失衡成為可能。在以美元為本位的全球經濟失衡格局下,當前的國際貨幣秩序從根本上講不穩定,這種不穩定狀態是世界金融市場和現行國際貨幣體系存在危機的根源。
可以看出,世界經濟失衡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各國經濟政策和生產條件差異是形成世界經濟失衡的重要原因。雖然對世界經濟失衡是否可持續的認識存在差異,但是一致的看法是:世界經濟失衡狀態在長期內是不可持續的,必須改變世界經濟失衡局面,以避免經濟失衡給世界各國帶來巨大沖擊和影響。
三、世界經濟失衡的調整方式
世界經濟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分析的側重點不同,因此,調整經濟失衡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Rui Mano提出了漸進性地調整美國經常賬戶赤字的3種方式:一是名義產出增長和可能的不用產出增長路徑,在未來有助于減緩美國經常賬戶失衡。二是政策干預,包括大多數亞洲國家、石油出口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逐漸減少對美元的持有量,增加本國貨幣調整的靈活性和減少資本流動的限制,都有利于減少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三是大部分亞洲國家增加本國匯率的靈活性。
Obstfeld和Rogoff主張美元應該對世界主要貨幣貶值30%~35%,以進行主動調整,并以此來規避投資者喪失信心所導致的被動調整帶來的巨大風險。這種看法得到了一定的認同,但是仍然存在問題:美元貶值雖然能從一定程度上改善美國經常項目逆差的狀況,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經濟失衡的局面。
丁騁騁以中國的“雙順差為例”,將傳統的國際收支結構分析方法從經常賬戶拓展到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認為經常賬戶不平衡可能與一國的產業結構有關,而資本賬戶失衡則可能是國內金融結構缺陷造成的。在調節全球國際收支失衡時,無論是支出轉換型政策還是支出增減型政策,只能起到數量和規模上的調節作用,要根本解決一國國際收支失衡,需要通過供給政策實現結構性調整。
夏斌認為,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問題,是國與國之間充滿利益博弈的長期摩擦過程。美國應該承擔起大國的責任,相關國家在不希望美國經濟“硬著陸”的同時,應配合美國經濟漸進式的結構調整,加快自身的結構調整。
劉威認為,應該漸進式地調整外國對美國的資金流入,縮小中、美之間的結構性貿易逆差,建立各主要經濟體之間的政策協調機制,以逐步解決國際經濟失衡問題。國際經濟失衡問題的解決是一個有序的過程,無序調整將會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的破壞。各主要經濟體需要進一步加快建立雙邊或多邊的協調機制,制訂具體的行動時間表,為調整失衡制定明確的政策方向與行動重心。
篇6
[關鍵詞] 世界經濟 經濟全球化 經濟發展 國際分工 國際產業
一、引言
世界經濟格局是世界各國或國家集團間通過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形成的一種世界經濟結構。傳統的世界經濟格局主要描述各類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及其演變,如20世紀90年代之前,經濟實力最強,人均生活水平最高,對世界經濟事務影響力最強的美國、歐盟和日本三“極”之間的經濟權力分配關系是世界經濟格局的主要內容。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帶動了全球知識經濟的蓬勃發展,由于各國或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上的差距,各國的知識經濟發展水平和進度出現較大的差異。在知識經濟發展水平各異的前提下,各主要國家經濟出現了不同的發展趨勢,各國之間在國際分工、貿易、金融和投資關系上也發生了較大改變,它們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也因此發生顯著變化,世界經濟正形成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新的經濟格局。
二、區域集團化是經濟全球化和各國國內經濟發展之間矛盾運動的產物
區域集團化是在經濟全球化趨勢加深的情況下不斷加強的,這種現象絕非偶然。區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必須結合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來探求區域集團化發展的原因。二戰以后,亞、非、拉各洲落后國家紛紛獨立,曾主導世界經濟發展的西歐已雄風不再。美國作為資本主義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開始在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推動其經濟自由的理念;各國也吸收戰前高貿易保護、以犧牲他人利益來獲取自己利益的零和競爭方式的教訓,客觀上也有減少貿易壁壘,促進經濟合作的要求。這樣,經過布雷頓森林會議,全球層次的各種經濟協調組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關貿總協定等逐步建立。這些組織的一個基本宗旨就是推進全球范圍的經濟自由。這些組織對促進經濟的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全球范圍的經濟自由和國家經濟發展之間有著深刻的矛盾。幼稚產業論、保護就業論、平衡國際收支論等許多保護貿易理論為一國貿易保護提供了充分的論據。這樣,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為了在和發達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的競爭中獲得優勢,落后國家紛紛聯合起來,組建各種形式的區域組織;西歐發達國家各自的經濟實力有限,同樣為了共同利益,與美國和蘇聯競爭,也紛紛組建起各種形式的區域組織。于是,在20世紀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第一次區域集團化浪潮就開始了。
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整個世界出現了市場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正是市場經濟在世界范圍的一體化,才真正使世界經濟出現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規律在全球范圍發揮作用的必然結果。這樣,經濟全球化趨勢第一次是在全球范圍,而不是在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展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全球性經濟競爭大大加劇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國要發展,必須充分利用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的資源,不開放是不行的,這方面,自由貿易理論提供了充分的論據;但在一國經濟實力較弱的情況下,這種開放又必須是有條件的,這方面保護貿易理論提供了同樣充分的論據。這樣,一國既想利用世界資源,又不想使自己的競爭力受到損害,和有共同文化淵源、地理位置相近、生產力發展程度相當或經濟結構具有互補性的國家結盟,在一定范圍內享有更高程度的經濟自由就是一個十分現實的選擇。這種情況使區域集團化趨勢再次得到加強,于是,區域集團化的第二次浪潮就開始了。由此可見,區域集團化不過是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國家經濟發展之間矛盾運動的結果。
三、中國參與國際分工延長了國際產業鏈,提高了世界經濟的整體效率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深化引發了世界價值體系的組合重構和產業鏈的跨國延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范圍內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建立和逐步完善,各國貿易壁壘逐漸降低,生產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趨勢不斷加強,產業鏈的眾多環節越來越具有了空間上的可分性。處于主導地位的廠商,出于資源優化配置的考慮,在全球范圍內尋找最有利的區位進行相關產業鏈環節的生產布點,使得傳統的主要以產業或產品為界限的國際分工,逐漸演變成為同一產業、同一產品內某個環節或某種工序的國際分工。產業鏈國際分工作為全球化經濟本身發展出現的新特點,即使沒有中國的參與也會發展,但中國的積極參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際產業鏈的延長,從而進一步深化了國際產業鏈分工。中國無與倫比的廉價勞動力優勢大大延長了產業鏈條上的勞動密集型環節,中國相對廉價而數量增長驚人的科研人員,進一步延長了產業鏈條上的技術密集型環節和產品的研發環節,現代服務業中的一些環節也在中國國內得以延伸。可以相信,隨著中國的發展和更為深入的融入世界體系,國際產業鏈會得到更大的拓展效率要求以最少投入獲得最大產出,社會分工或專業化的不斷深化是效率提高的主要途徑。相對傳統的以不同產業或產品為對象的國際分工,產業鏈國際延長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增加了公司利潤,發揮了各國的比較優勢,因而更能夠促進世界經濟整體效率的提高。而中國通過對國際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深化了國際分工,為世界經濟整體效率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總結
近幾年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貿易多年持續順差。但是客觀地分析中國經濟實力可以看出,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各國要求人民幣升值,是富有的工業化經濟大國不愿意為治理全球經濟失衡問題承擔相應的責任。全球經濟是世界的,各經濟大國應通過協商和妥協,各自承擔相應的合理的責任,不僅有利于各國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全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經濟再平衡;東亞經濟;戰略選擇
一、 引言
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造成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盡管各主要經濟體協調行動,全球經濟在2009年底出現復蘇跡象,但這次危機加深了人們對世界經濟失衡及再平衡緊迫性的認識。本文將從世界經濟失衡的原因以及再平衡的方向出發,結合東亞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在經濟再平衡中面臨的挑戰,對中國經濟的戰略選擇做出探討。
二、 世界經濟失衡問題再認識
普遍認為這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是世界經濟失衡累積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盡管失衡表現不一,對再平衡的理解也尚有分歧,但對失衡原因及本質達成的共識離不開如下兩個方面:
1. 世界經濟格局長期演變導致全球經濟出現結構性變化是失衡的根本原因。二戰后,全球經濟快速發展,新興經濟體崛起極大改變了原有的世界經濟格局。至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為加快全球經濟一體化提供了穩定的國際政治環境,國際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新興經濟體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期,幾乎所有生產要素如資本、商品、技術等都實現了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和交易,只有勞動力不能實現自由的跨國界轉移,因此,可流動生產要素向不可流動生產要素所在區域聚集,使得發展中國家利用勞動力成本上的比較優勢,承接了大量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從而形成了發展中國家生產,發達國家消費的二元結構。這一結構性的變化極大改變了貿易產品結構,貿易流向及貿易利得分配,因此,世界經濟內生的結構性變化是導致世界經濟失衡的最根本原因。
2. 當前的世界經濟失衡是一次全方位的系統性失衡,但當前暴發的危機并非全球性的總危機。全方位失衡一方面指涉及國家廣,既包括美日歐等發達國家,也包括“金磚四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另一方面指失衡范圍寬,既有各經濟體內部的經濟增長結構失衡,也有國際環境的外部失衡; 而系統性失衡則是指世界經濟體因國內產業結構、儲蓄投資結構失衡,導致國內經濟不均衡增長,并直接影響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展規模,最終通過對外貿易和投資傳遞,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各處兩端的一個相互影響、相互強化的循環流程。失衡累積到一定程度便以危機的形式出現自發性調整。但2008年的危機還只是一次周期性危機,并非全球性的總危機,危機后的調整并不是對現有格局的徹底改變,而只是量的微調。因此,無論是失衡還是再平衡,其中涉及到一系列全球性的利益分配、制度治理、經濟增長等問題,因此注定世界經濟再平衡將是一個長期而曲折的過程。
三、 世界經濟再平衡與東亞國家面臨的挑戰
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當務之急是經濟的再平衡。世界經濟再平衡既需要各主要經濟體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也需要各國在經濟政治方面的協調與合作。然而各國采取何種再平衡路徑,不僅取決于對危機的認識,還受制于各國面臨的不同經濟環境。
美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其GDP約占全球經濟的25%,對其他國家的經濟政策調整具有重大影響。在再平衡進程中,美國主要側重于兩個方面。一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平衡與調整;二是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和改革。在再平衡政策取向方面,美國明確提出要以出口增長來刺激經濟復蘇,轉變過去的“消費推動型”為“出口推動型”經濟增長,通過實體經濟回歸推動經濟增長和就業。對內扶持戰略新興產業,通過了具有“購買美國貨”條款的”國家經濟振興方案”;對外則實施“國家出口戰略”,通過推動區域及雙邊貿易合作力度,加大“兩反一保”的貿易救濟措施以及“碳關稅”實施規則的制訂,大力推行貿易保護主義。
歐盟:是世界經濟多元化中的重要一極,然而歐盟各國經濟實力與發展模式相差較大,而且缺乏統一的財政政策制定和執行機制,導致歐盟《穩定與增長公約》中的約束性財政指標難以實現。截止2010年底,希臘,意大利國債占GDP的比重已達到142%和119%,而西班牙預算赤字占GDP比例也高達9.2%①,遠高于公約規定的60%及3%的上限。當前,歐債危機持續發酵,歐盟整體上既要削減支出、緊縮財政,同時還面臨希臘退出歐元區,金融市場信心不足等諸多風險。這對改善世界經濟需求,穩定世界經濟增長都帶來不利影響。歐盟的再平衡政策取向類似美國,一方面是強調區域內各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另一方面則是運用“雙反”措施大力推行貿易保護主義。
篇8
【關鍵詞】 經濟全球化 市場整合 中國經濟對外開放戰略
關于經濟全球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為:“全球化是跨國商品與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經濟全球化要求各個國家和地區實行市場經濟體制,開放市場。經濟全球化進程,伴隨著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出現,同時又推動著世界市場進一步的繁榮和發展。總體而論,市場整合過程,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全過程。一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以該國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的融合為基點;一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當中的地位與影響力,取決于該國在全球市場體系當中的角色與處境。
一、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市場整合的關聯性
1、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市場整合的內涵分析
作為跨區域的貿易、資本、信息、市場、企業和人口的擴展過程,經濟全球化既是各國經濟交流進一步加深的過程,也是國際經濟關系和行為重新組合并不斷系統化的過程。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進程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特點:一是商品、資本、技術、人才的國際間流動規模、速度與水平都有所提高,經濟活動向能夠提供最好條件的國家轉移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二是世界市場的擴大、跨國公司的發展促進了國際直接投資的迅速擴張,生產與貿易全球化進程大大加快;三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的依賴性不斷增強,各國經濟政策協調的內容更多、程度更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逐步成為各國的普遍選擇;四是國際經濟組織日益發展壯大,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對國際政治經濟的影響力不斷增強。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使得政治、社會文化的全球化趨勢也不斷加強,各國立足于自身的歷史和現實條件,積極探索建立更加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的民主政治體制和法治模式。
一般意義上說,世界市場的實質,是關于世界商品、勞務、資本、技術等的交易關系的總和。作為反映市場發展變化的系統過程,世界市場整合,包括市場主體多元化、交易對象與交易方式多樣化、交易規則制度化。市場主體多元化,是指參與世界市場活動的主體數量、類型日益增加,經濟影響力不斷增強;交易對象與交易方式多樣化,指的是除了傳統的商品和服務貿易活動以外,各類經濟資源以及在其基礎上形成的衍生品都進入市場交易領域,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交易都得到進一步的擴大和發展;交易規則制度化則是指世界市場各類交易規范日益完善,有些已經成為國際間經濟活動共同的準則,并且經由國際經濟組織,開始逐步成為國際經濟活動過程中的制度性規范。
2、經濟全球化進程與世界市場整合之間的內在關聯
從產生與發展的角度看,經濟全球化進程與世界市場整合之間的內在關聯性表現在:一方面,沒有世界市場的發展,就無所謂經濟全球化進程,世界市場運行的矛盾問題同樣見于經濟全球化進程;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推動著世界市場的發展與變遷,賦予世界市場運行諸多新的內容和新的形式,使世界市場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更加深遠。
首先,從歷史的角度看,經濟全球化進程發端于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又由于經濟全球化進程的發展而呈現出新的形勢。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市場和全球化,實際上都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了世界性的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的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個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16-18世紀的世界市場上,歐洲殖民主義者主要輸出工業制成品,進口農礦產品,導致以歐洲工業生產與亞非拉原料生產為支柱的國際分工體系不斷得到鞏固。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資本輸出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動力,越來越多的國家被納入世界市場體系之中。“摧毀萬里長城的不是別的,是資產階級所代表的先進生產力和廉價商品”,伴隨國際貿易的發展,國際資本和勞動力的大規模流動,世界市場對各國各地區的影響日益增強,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不斷增強,民族國家經濟運行也呈現出國際化特征。這都成為經濟全球化進程產生和發展的動因。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沖擊與中斷以后,經濟全球化進程在20世紀中期逐步形成了第三次。隨著國際直接投資的不斷發展,美國、歐洲和日本的跨國公司開始走上國際經濟舞臺。冷戰結束后,科技革命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降低了世界市場運行成本,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影響全球合作的政治因素和體制因素逐步得以消除,使得世界市場更加完整和統一,各國國民經濟主體能夠在相對統一的市場經濟規則下進行競爭;跨國公司的戰略聯盟不斷出現,其決策全球化、經營多元化、交易內部化和母國區位分布分散化的趨勢,對于世界市場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國際經濟組織的形成與發展,為世界市場健康運行又提供了規則與制度方面的保證;世界市場規模與影響力都達到了新的高度。
其次,從根本上說,經濟全球化進程是資本國際化的結果,資本運行過程所固有的諸多外部性的矛盾,使得世界市場整合過程同樣面臨諸多矛盾問題。作為世界經濟規則日益趨于統一,各國共同利益日益增多的過程,經濟全球化使得任何國家無法回避世界市場的影響。無論在經濟全球化問題上的價值判斷和政治立場有何差異,各國從自身生存與發展考慮,都無法置身于經濟全球化趨勢之外,更不可能逆潮流而動。以資本國際化為源動力的經濟全球化進程,完全打破了市場的國別界限。在資本自由流動、國際化運營的條件下,一國的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已經沒有了清晰的界線。資本國際化,推動著全球范圍內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著貿易自由化、生產全球化和金融國際化的發展,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世界經濟的基本結構和運行機制。在促進各國各地區內部市場融合的同時,經濟全球化進程還加深了不同經濟制度的較量,使得民族國家的進步、民族利益的調整、民族文化的發展都要置身于全球范圍內來統籌安排。作為全球資本的主要所有者,發達國家通過主導資本國際化運營,一方面,左右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當中的利益安排,使得發達國家成為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另一方面,發達國家憑借其經濟實力、貿易規模和在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力,維護其主動和主導的有利地位,使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始終處于與發達國家無法相比的不利地位,發展中國家謀求生存與發展空間的困難進一步增大。與此同時,經濟全球化本身還存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與風險規避機制尚未形成之間的矛盾。資本國際化推動下的世界市場整合,使得各國經濟與世界市場聯系日益緊密,世界經濟越來越融為一體,但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經濟規則體系卻并未相應地形成和發揮應有的作用。基于全球化經濟的管理與協調機制的相對薄弱的實際,世界市場在的風險防范能力和安全保障機制方面也都存在嚴重的不足。
最后,從現實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發展的形勢下,世界市場整合過程,實際上取決于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展狀況。20世紀90年代以來,簽署雙邊和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參與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構建一體化程度有別、不拘于特定形式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日益成為世界各國把握世界市場的普遍選擇。美國國會于2002年8月通過了《貿易促進授權法案》(TPA),恢復了1994年中斷的美國總統與外國簽訂貿易協定的權力,布什政府據此提出了美國全球貿易戰略目標和雙邊貿易協定、美洲自由貿易區和全球貿易協定的總體架構;歐洲聯盟決定2004年之前吸納波蘭等10國加入;拉美各國共同推動區域自由貿易一體化,積極參與簽署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協定;亞太地區各國紛紛加快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中國與東盟已經確定在2010年成立自由貿易區,日本、韓國、泰國也都與周邊國家洽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加快,使得世界市場與政治經濟格局方面的歐洲、北美和亞太三大板塊結構進一步鞏固。作為該三大板塊結構的現實載體,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已經構成了全球經濟區域化的基本框架。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展,特別是世界市場整合向區域性方向發展,世界主要經濟力量對比和民族國家綜合實力較量,也開始呈現出相互滲透和彼此融合的特征。不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及其載體的發展水平與未來趨勢方面的差異,使得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面臨新的不確定性,世界市場力量的整合,也開始呈現出復雜而多樣的雙邊多邊互動關系。
二、世界市場整合的國際政治經濟效應分析
縱觀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世界市場的整合過程以國際分工的形成和演進為基礎。國際分工體系是要素稟賦結構的體現。一般而論,一國要素稟賦結構由該國的發展水平所決定,要素稟賦的差異決定了各國在世界市場運行過程中所得到的利益狀況。世界市場整合過程及發展方向,取決于世界主要經濟力量對比和變化情況,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變遷也是在此基礎上展開的;世界市場整合過程對于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影響,從根本上講是一種正相關的關系:世界市場的主導力量對于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作用是決定性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對于世界市場整合的影響也是重要和基礎性的。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盡管要素的國際流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各國原有要素稟賦結構和要素的供求形勢,從而改變要素的價格,但是,要素收入的國際差異卻不會因此而改變。21世紀,在由知識經濟所決定的國際分工新格局引發的世界市場新一輪整合過程當中,由知識經濟所表現出來的要素稟賦差異同樣是國家發展水平不同的結果。與此同時,知識經濟核心要素的國際差異會由于收益的國際差異而進一步增強:發達國家掌握著知識經濟主導性要素的金融要素和信息要素,就能夠在金融和信息產業發展方面占據主動地位,從而保持其在國際分工體系中占主導的長期優勢;發展中國家由于其要素稟賦結構的弱勢地位長期得不到根本性改變,其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和競爭力都難以與發達國家直接抗衡。從根本上說,發展中國家所擁有的生產要素只適合已經成熟甚至落后的產業的發展要求,而先進的、主導生產力發展方向的新興產業的核心要素依然主要為發達國家所控制。就此而論,世界市場整合過程本身就反映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體系中地位與作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主導與從屬的基本經濟關系,依然貫穿于世界市場整合過程。
首先,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市場整合,主要還是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基本經濟關系的基礎上展開的,控制與反控制還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經濟關系的基調。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處于主導和優勢地位,廣大發展中國家處于從屬和劣勢地位。在傳統國際分工理論的長期影響下,發達國家的水平分工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進行垂直分工成為國際分工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礎上,發達國家之間以產業內貿易為主,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以產業間貿易為主。發達國家專業化于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中國家專業化于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盡管目前傳統國際分工的邊界開始弱化,跨國公司取代民族國家成為國際分工的最重要主體,但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體系當中的不利地位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變。主要屬于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實行全球化經營,把生產分工深入到價值增殖的各個連接點上,使得國際分工進一步得到深化,發展中國家資源的開發利用乃至國民經濟發展也將更加失去自主性:跨國公司利用全球規模經濟,在多國或多區域的生產營銷科研組織活動中實行高度專業化分工,協調形成企業內部一體化國際生產的經營模式;全球化經營,不僅使跨國公司避免了依賴單一或分散的國家資源的限制,而且建立起一種更加高效利用并整合全球生產要素的分工體系;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跨國公司分散于全球各地的子公司不再是獨立運作或者只是與母公司發生聯系,而是保持與母公司及其他分公司間高度一體化的關系;跨國公司依據不同區位建立在要素密集度之上的比較優勢,將生產活動和其他功能進行更加深刻的專業化分工;每個海外投資企業服務對象不再是分散的獨立的海外特點市場,而是整個跨國公司所占有的市場,乃至世界市場;基于跨國公司內部產品、技術、人員在其遍布全球的分公司之間的跨國界流動程度更強,國際分工聯系更加緊密的實際,世界各國的生產過程經由跨國公司分支機構活動建立起更加有機的聯系,從而成為世界生產體系的實體部分;跨國公司對全球產業部門控制力的增強,使得國際分工超越了產業和國家的邊界,轉向企業內部。比如,在技術環節、生產環節和營銷環節上,跨國公司一般將高附加值的環節留在母國,而將低附加值的環節輸出到海外,尤其是輸出到發展中國家。這樣以來,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性繼續不斷增強,世界市場整合以跨國公司為基本主體的事實,更讓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就始終處于與發達國家無法相比的不利地位上。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市場發育不完善、經濟結構相對脆弱、資金匱乏、科技落后等不利因素短期內不可能得到化解,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經濟,尤其容易受到資本國際流動造成沖擊。總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基本經濟關系的控制與反控制的實質,在世界市場整合過程中將繼續發揮作用。
其次,維護國際金融市場健康運行,是世界市場整合與世界經濟穩步發展的內在要求;在資本國際化進程與全球金融市場整合當中扮演什么角色,直接關系到各國各地區在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當中的地位和影響力。資本市場國際化,已經成為大多數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的必要選擇。對于發達國家來說,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其在全球范圍內配置金融資本,從而實現高收益。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資本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最重要因素。資本市場開放對于一國的金融安全具有多方面的影響。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上的地位和影響力都還無法與發達國家相提并論,資本國際間流動對發展中國家金融安全的沖擊相當突出。
作為金融小國,發展中國家國內金融市場規模相對比較小,不可能左右國際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只能被動地接受外來影響。在資本市場開放的條件下,國家對匯率、利率的調節權被削弱了,國際投機資本的大量涌入,對國內金融市場產生諸多消極影響。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金融領域的動蕩往往能夠發生連鎖反應。提高資本市場抗沖擊能力,不僅是一國國內經濟增長的內在要求,而且日益成為世界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在世界市場整合過程中,金融市場穩定就成為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金融全球化過程中,伴隨著金融創新產品的不斷出現,相應的金融體系風險更加突出。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在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過程中所面臨的經營性風險、競爭性風險等金融機構風險日益增加,民族金融機構經營環境惡化,市場份額下降,導致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金融監管能力受到削弱。由此,國際金融市場與金融體系的平衡受到威脅,國際金融監管更加困難,國際資本市場風險不斷積累,增加了國際金融動蕩與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金融市場整合,被納入世界市場整合的過程之中。在資本國際運行和全球金融市場上發揮主導作用的國家和地區,無疑能夠在國際金融市場整合過程當中發揮更加積極的,甚至是主導性的作用。相應地,基于資本國際運行和世界金融市場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變化,也以此為主線。
最后,世界市場整合過程中,基于不同的國內國際市場空間,各國國民經濟的基本產業部門面臨不同的發展形勢;各國為此所進行的調整與改革,對于世界市場上的產業構成與演進,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從經濟規模與市場規模的相關性而言,不同國家在國內市場規模方面存在差異。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跨國公司國際直接投資由傳統的以尋求自然資源或廉價勞動力為導向的投資向以尋求知識創新為導向的投資轉變,國際直接投資在產業分布和區位選擇上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知識密集型產業,諸如制造業中的信息技術產品、生物化工、醫藥等部門,服務業中的電信、軟件開發、金融、保險、管理咨詢等,日益成為跨國公司投資的熱點;能夠提供優秀人才和富有知識創新能力的區域,日益成為跨國公司國際直接投資的首選之地。此外,組建戰略聯盟成為跨國公司進行國際競爭的新形式,世界市場格局因此發生了重大改變。戰略聯盟利用其優勢地位,為成員企業進入世界市場創造積極條件,實現企業技能和資產互補,使企業能夠分攤高昂的新型關鍵零部件的開發費用,幫助企業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行業技術標準,實現規模經濟。規模經濟造成的成本優勢、保護無形資產的制度對市場競爭的制約,使得現實經濟當中,絕大部分市場為少數幾個企業所支配。在高科技領域,世界市場的集中程度日益提高,發達國家在,世界高科技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方面占據主導地位。一般說來,任何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和應用,都要以巨大的投資為基礎。新技術用于改造傳統產業,經濟結構升級同樣需要大量投資支持。大量投資支持,促進了發達國家經濟結構的優化和提高。基于經濟結構的高級化,發達國家在國際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過程當中,同樣發揮出更加積極的作用。
總之,世界市場整合過程對于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已經產生了重要影響。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政治問題盡管還是國家層面上的問題,經濟問題卻日益開始成為全球層面上的問題。一個國家維護自身國家利益最大化的基礎性選擇,從很大程度上講,在于確保本國經濟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在經濟發展方面壓倒其他國家。世界市場整合過程,在相當程度上已經演化成為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圍繞經濟利益進行戰略博弈的過程。
三、中國經濟對外開放戰略探討
對外開放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國策。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后,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更加密切,彼此已經形成了一種明顯的互動關系:一方面,中國可以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與國際資源,加速經濟的國際化進程,促進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與推動作用。世界市場整合,不能脫離中國市場這個當今世界上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中國經濟發展,也取決于中國拓展國際市場空間的狀況,中國經濟對世界市場的依賴性進一步增強。為此,中國經濟的對外開放發展戰略,必須從國內市場與世界市場相輔相成、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大循環相協調、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變遷當中的處境等諸多角度進行統籌協調。
一方面,中國必須把握住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客觀形勢,進一步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積極、主動地參與世界市場整合過程。從機遇方面看,中國目前已經成為關系到世界市場健康運行的重要力量,世界市場整合不應該,也不可能將中國排除在外。從外貿規模本身來看,中國早已經成為世界市場上的貿易大國。作為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促使中國由貿易大國轉變為貿易強國的對外貿易總體發展戰略,已經使中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吸引外資的經濟發展政策,則使得中國的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進程進一步加快。伴隨中國吸收國際資本規模的不斷擴大,跨國公司對華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中國國民經濟產業部門的升級與世界市場整合的相關性日益增強,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將面臨更多的機會:中國有望在已經成為世界加工制造業重要基地的基礎上,從國際產業轉移的接受者逐步成長為世界新技術的策源地。通過這樣的過程,中國經濟對世界市場和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將進一步增強,中國市場與世界市場之間的良性互動,更有可能成為現實。從挑戰的方面看,伴隨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的進一步加大,中國經濟對世界市場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由于中國出口商品結構和貿易結構方面一直還存在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較低的問題,進出口市場過于集中,中國目前還沒有進入貿易強國之列。總體上看,中國國際貿易總體格局中,加工貿易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主經營和創新能力不足。中國目前整體競爭優勢依舊集中在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和中低技術或成熟技術產品或者工序方面,主體技術和加工制造檔次還處在低端水平上。與此同時,伴隨外資規模的不斷擴張,中國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已經開始或多或少地受到外資的影響。外資試圖加強對中國經濟控制的努力,并未因為中國的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融合而減弱:為了不斷強化其技術控制力,維持高進入壁壘,跨國公司通過大量招聘中國的科技人才,并購中國的科研機構,在中國開展研究開發,推出適合中國市場的新產品,以保持其在中國市場的技術優勢地位;有些跨國公司還積極利用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的矛盾問題,謀取不正當利益;跨國公司從發展戰略的高度,還將努力延續對我不利的局面,即確保絕大多數中國企業在世界市場上不具備與之相抗衡的實力。
總之,中國要繼續擴大對外開放,要積極參與世界市場整合過程,必須從增強綜合國力的高度,扎實推進本國企業的國際化經營進程,從推出能夠在世界市場上生存和發展的經濟主體著手,真正發揮出中國經濟的比較優勢。
另一方面,中國必須從加強國內市場體系建設入手,以完善的國內市場、健康的國民經濟發展為基礎,駕馭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過程,通過不斷增強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當中的影響力,來爭取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當中的有利形勢。一般來說,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特別是在世界市場合過程不斷推進,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不斷變遷的形勢下,評價一國在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當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依然要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諸多角度或指標上展開分析。經濟全球化,使得世界市場整合過程,已經成為檢驗各國綜合實力,特別是經濟實力的“試金石”:一國的經濟主體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情況、一國在全球貿易格局當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一國在世界市場運行規則和制度方面的“話語權”狀況,已經逐步成為評價該國在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當中地位和影響力的客觀指標。
為此,從經濟發展戰略來看,中國必須進一步加快改革開放,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改善國內市場與世界市場接軌的宏觀經濟環境,實現國民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良性互動。從對外開放和對外經濟貿易發展戰略方面看,中國要在進一步探索和實踐擴大加工貿易、進入跨國公司經營體系的同時,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切實做到趨利避害,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在對外經濟合作方面,要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鼓勵企業開展國際投資和跨國經濟合作。此外,中國尤其要繼續致力于推動建立旨在維護公正與公平的世界經濟新秩序,發揮負責任大國的積極作用,努力縮小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不合理的經濟差距。
綜上所述,經濟全球化導致世界市場開始了系統整合過程,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已經產生了諸多影響,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著新的形勢和任務。在經濟全球化和中國經濟日益國際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對外開放戰略一定要與時俱進,與國際政治戰略相輔相成,通過國際政治經濟戰略和策略的協調,來追求政治經濟利益,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 季鑄:世界經濟導論[M].人民出版社,2003.
[2] 王振中:政治經濟學研究報告[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3] 李其慶: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 謝震:經濟影響國際關系的探源習慣思考[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3(5).
[5] 李琮:經濟全球化地區化與中國[M].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
篇9
關鍵詞:科技進步;全球化;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周期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2265(2015)05-0029-02
1964―1974年是二戰后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戰后重建帶來了歐洲和亞洲經濟蓬勃發展,美國也出現了歷史上最長的景氣周期。在此后50年中,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中低收入國家開始加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引擎,科技進步和經濟全球化改變了整個世界。回望過去50年,世界經濟的重大變化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科技創新
可以想象,如果這篇文章寫于1964年,我們只能使用操作煩瑣的打字機,而不可能是今天方便快捷的電腦,當時可以查閱的資料僅為那些已經發表的期刊和書籍。并且,從印刷出版到公開發行,要花費許多時間。今天得益于技術進步,我們能夠在很短時間內查閱到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通信與交通領域的技術進步還帶動了許多領域的創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國際貿易和金融發展。在這些進步中,以計算機和手機為載體的交流方式變化最為重要。始于1991年的互聯網革命是一個里程碑事件,它使得“地理距離”的概念越來越淡化,使手機通訊成本越來越低。在過去50年中,交通領域也取得了巨大進步,今天的貨運時間大大縮短、成本大大降低。這些變化使得小本生意也能做到世界各地。技術進步促進了能源領域的發展:盡管在過去半個世紀內,全球能源消費量已經翻了三番,但技術創新使得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二、全球化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這句話的含義在1964年還不是那么清楚,今天已經無人不切實感受到它的意義。全球貿易和金融一體化加快,高速便捷的通訊和交通工具,使得世界各國之間的依賴不斷增加。商品、資本、勞動力和服務的流動也加快了思想、文化的傳播與融合。不過,與貿易和金融方面的一體化相比,勞動力市場的整合有所不及。盡管如此,全球每年的移民人數已經從1970年的7700萬飆升至今天的2.3億。20年前移民還主要是從發展中國家進入發達國家,如今移民更多地發生在發展中國家之間。
三、新興市場經濟體
在過去50年中,不少發展中國家取得了獨立,獲得了發展。但整體而言,世界仍然處于南北兩極的固化格局。“南極”由低收入的、勞動力密集型的國家構成,主要提供農產品和初級原材料給以發達國家為主的“北極”。“北極”國家擁有較為發達的制造業,是國際金融市場和世界貿易的主要參與者。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這一固化的南北格局開始改變。一些“南極”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提速,生產基地遍布世界,出口產品由傳統的農產品逐漸轉向制造業和服務業。盡管這些國家占世界總人口和勞動力數量的比重沒有太大變化,但其GDP總額在世界經濟中的占比已經翻了一番,1965―1974年它們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30%左右。在過去10年中,發達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降至17%,發展中國家則突破了70%。在發展中國家,表現最為突出的是“金磚四國”,即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這四個國家貢獻了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半左右。就經濟體總量來說,中國和巴西分別從1970年的第8位和第16位上升至現在的第2位和第7位;韓國和印度尼西亞也擠進了世界前20大經濟體。
四、經濟周期
20世紀60年代以來,每隔10年左右就會有一次嚴重的經濟衰退。比如,1975年、1982年、1991年和2009年,在這些年份中世界人均GDP大幅降低,國際貿易活動相應減少。盡管每次經濟衰退僅持續一年左右的時間,但其造成的損失不可低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是自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2009年全球共有8300萬失業者,為過去20年最高紀錄。
五、貧困和不公平
世界總人口已經從1965年的30億增長至2013年的70億,幸運的是,全球經濟總量增長得更快,這意味著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醫藥衛生發展使得死亡率下降,盡管出生率也在走低,但人口保持正增長,并且平均預期壽命已經由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55歲上升至今天的70歲。同樣取得長足進步的是教育領域,完成小學教育的學齡人口比例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的80%增長至2012年的92%。但是,這些社會進步成果并沒有被所有人平均享有。國家之間的不平等程度在20世紀90年代末達到峰值,此后有所下降,但始終高于20世紀80年代。
回望過去的50年,世界格局已由“兩極”轉為“多極”,發展中國家異軍突起,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下一個50年,世界會是什么樣子,沒有人能預測,唯一可知的就是世界仍在變化中。
篇10
“十一五”期間,中國原油產量將進入穩定增長期,達到年產1.85億至1.95億噸,并可一直穩定到2020年左右。中國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石油工業體系。在全國范圍內的東部、中部、西部、海域四大油氣區中,目前已有油田576個,輸油管線1.13萬公里。2007年中國原油產量增長1.6%,達到1.8665億噸;2008年中國原油產量增長2.3%,至1.9億噸(1.8973)。另外,中國石油儲量目前仍屬穩定增長時期,隨著勘探范圍進一步擴大,儲量仍有望進一步出現較大增長。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能源需求迅速增加,石油需求也呈現快速增長勢頭。2004年中國原油表觀消費量達29182.7萬噸,同比增長15.5%。2008年1-11月中國原油表觀消費量為33530.5萬噸,同比增長5.8%。而到2008年年底石油表觀消費量將達到39171萬噸,實際消費量將達到38142萬噸。從現在起到2020年之前,正是中國經濟工業化過程的關鍵時期,中國石油消費將處于迅速增長階段。預計到2020年,中國石油消費量將達 6.1億噸以上。
我國石油產業目前仍處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幾大國有企業壟斷的局面。雖然民營油企近年有所發展,但主業基本集中于中、下游煉化、銷售領域。上游勘探開采仍被國有石油企業控制。全國共有成品油批發企業2505家。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全資和控股批發企業1682家,占總數的67%;全國共有加油站9.5萬座,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全資、控股及特許加油站數量已達到8萬座,占加油站總數的51%。規劃建設中的外資加油站、包括油氣合建站共有1770座,占加油站總數的2%左右。國內成品油零售市場初步形成了以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為主導,其他國有石油公司、民營企業、國際石油公司共同參與競爭的格局。
石油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目前,國內總體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產成品市場供不應求。在現階段經濟過熱的大環境下,行業投資的增長速度過快,行業投資風險在逐漸增加。石化產業是國家重點調控的行業之一,大量未經批準或手續不齊全的石油在建項目面臨政策性風險。同時,民營石油企業正遭遇國內巨頭與外資的兩面夾擊,國家著手調整改行業的市場結構,盡管中國在形式上打破了成品油市場的壟斷格局,但企業經營每況愈下。目前在國內大約有90%以上的民營企業不符合或不具備再次申請資格,并將在此次整頓、整改中通不過年度檢查,拿不到新的經營牌照,面臨“出局”的危險。
中國石油市場應變對策與思考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在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的今天,中國經濟已經深深地融入世界經濟的發展之中,相互影響加大,互動關系也更加緊密。中國在保持自身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同時,以“中國制造”向世界輸出物美價廉的產品,為世界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中國城市化、工業化的進程,以及中國制造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也將使中國的能源需求特別是石油需求保持較快的增長。
第二,中國需要加強能源信息統計系統的建設,使包括石油生產、消費、進出口和庫存等在內的各個環節的運行情況能夠得到更加及時的反映,使相關數據更加透明和準確,在此基礎上,加強供需前景分析和預測,以便為宏觀調控和企業經營提供基礎信息。
第三,石油作為不可再生的資源,其供應趨緊是未來世界將長期面對的問題,更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將長期面對的嚴峻挑戰。國內外石油市場發展和法制化進程為我國石油政策趨向提出了公平競爭、適度集中的客觀要求,我國無論是能源政策主管部門還是石油企業,都必須順應大勢,不斷地調整相應的對策,以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
- 上一篇:停車場的盈利模式
- 下一篇:青年文明創建申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