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職業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4 20:46:5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培訓職業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培訓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專業帶頭人培訓策略

摘要:職業教育專業帶頭人培訓是提升教師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針對當前職業教育專業帶頭人培訓存在的問題,從更新培訓理念、創新培訓模式、擴充培訓形式和創設培訓評價四個方面對專業帶頭人的培訓進行了策略研究,以期為我國職業教育專業帶頭人的培訓提供可借鑒的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職業教育;專業帶頭人;培訓;策略

我國職業教育經過近二十年的快速發展,以往的外延擴張的發展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社會的發展,內涵建設是當前職業教育擺脫困境的主要方法,而專業建設則是內涵建設的重中之重[1-3]。專業帶頭人作為專業建設的引領者,肩負著職業教育內涵轉型的關鍵任務。然而,在職業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專業帶頭人并沒有較好地引領職業教育改革[4]。為此,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期通過針對性培訓來改善此種現狀。《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17-2020)的意見》中指出要加強專業帶頭人領軍能力研修;《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教師〔2019〕6號)中也特別提出加強專業帶頭人領軍能力的培養。然而,現有的培訓缺乏科學的系統化策略研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通過對專業帶頭人領軍能力培訓的策略研究,在分析已開展的專業帶頭人相關培訓的現狀和問題的基礎上,針對新時代背景下教育部、省教育廳關于職業教育專業帶頭人的相關文件要求,構建專業帶頭人領軍能力培訓體系,設計培訓方案,制定跟蹤評價體系,為專業帶頭人的培訓提供指導性建議,從而進一步提升培訓質量,是當前亟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職業教育專業帶頭人培訓現狀分析

職業教育中,專業帶頭人肩負著整個專業的建設和發展、人才的培養和規劃等一系列重大任務,專業的升級改造一方面要求他們在專業方面有所引領,另一方面更要求他們在專業改革謀劃方面有所作為。然而根據當前調查研究顯示,大多數專業帶頭人在專業方面能力較為突出,但對本專業綜合發展的推動能力欠佳,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與產業的溝通交流,知識能力跟不上產業的高速發展。教師培訓是當前職業院校教師提升專業能力的主要方法,也是新時代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職業教育高速健康發展的重要方法[5-7]。專業帶頭人培訓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專業發展的全方位能力,意義重大。從各級的職業教育的專業帶頭人培訓的情況來看,目前的培訓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對培訓理念的誤解

查看全文

職業教育教師培訓研究

摘要:職業院校是為我國培養優秀的應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場所,所以對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有較高的要求,應該加強對職業教育教師的培訓。文章對我國現階段職業教育教師培訓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然后提出改進的建議,希望能夠對提升職業教育教師培訓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師培訓;模式;現狀;建議

職業教育教師的綜合水平直接關系到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而在我國現階段的職業教育教師培訓中還存在種種問題,培訓內容落后,培訓形式單一,培訓考核辦法不合理等,都制約了職業教育教師的培訓質量和培訓效果。這種培訓模式不僅浪費了教師的時間,而且對實際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應該對現有的培訓模式進行反思,然后進行相應的改進,提高專業教師的執教能力,打造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一、職業教育教師培訓模式的現狀

我國現有的職業教育教師培訓模式存在很多問題,直接影響到教師的培訓質量。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培訓內容更新速度慢。現階段的職業教師培訓大多采用“菜單式”培訓,主要在教室中對教學技能和教學方法進行理論內容的講解,每期都是固定的內容,更新速度慢。同時,培訓內容與職業院校的實際教學需求相脫節,接受培訓的教師無法將培訓內容應用于實際教學工作中。第二,教學形式單一。目前主要的培訓形式為班級授課,而職業院校的教學特點是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技能,教師缺乏實踐操作方面的經驗和技能,就無法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學,所以教師培訓缺乏實踐鍛煉是現階段最大的弊端。第三,培訓缺乏自主性。有些學校的教師培訓為被迫式參與,教師事先不知道培訓具體內容和培訓模式,多數為行政命令的安排,沒有遵從教師的意愿,同時有的教師還會參加重復性的培訓,導致培訓資源的浪費。第四,培訓考核模式不科學。在教師接受培訓后,為了檢驗培訓效果,直接對教師進行紙面考核或者以教學課時為標準,而完全沒有注意到教師是否將受訓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導致教師培訓流于形式,沒有實際價值。職業教育教師的這種培訓模式,不僅導致資源的浪費,同時也阻礙了職業教師的專業成長,不利于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打造,最終影響到職業院校的教學效果。

二、職業教育教師培訓模式的改進建議

查看全文

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教學特征論文

加拿大是一個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比較發達的聯邦制國家。本文論述了加拿大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的教學特征,體現了充分發揮學生創造能力,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等的特征,這些教學特征對于我國的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啟發和借鑒功能。

一、引言

2006年的9月,我參加了天津市教委組織的職業院校骨干教師赴加拿大的進修學習。經過這次出國進修學習,開闊了眼界,增長了不少見識,拓寬了思維面,使我對西方國家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教學特征有了進一步了解,對中西方職業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體驗。加拿大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專門技能、非凡技能的勞動者或企業短缺人才,并為他們提供技能和進修的機會,以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加拿大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先進理念,為我們進行職業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指導和啟示。

二、加拿大職業培訓的教學特征

在加拿大以進行英語語言強化培訓和計算機專業職業培訓為主要內容,培訓課程教學方法特征突出。

1.英語語言培訓的教學特征

查看全文

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教學論文

加拿大是一個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比較發達的聯邦制國家。本文論述了加拿大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的教學特征,體現了充分發揮學生創造能力,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等的特征,這些教學特征對于我國的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的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啟發和借鑒功能。

一、引言

2006年的9月,我參加了天津市教委組織的職業院校骨干教師赴加拿大的進修學習。經過這次出國進修學習,開闊了眼界,增長了不少見識,拓寬了思維面,使我對西方國家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教學特征有了進一步了解,對中西方職業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體驗。加拿大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專門技能、非凡技能的勞動者或企業短缺人才,并為他們提供技能和進修的機會,以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加拿大職業培訓和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先進理念,為我們進行職業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指導和啟示。

二、加拿大職業培訓的教學特征

在加拿大以進行英語語言強化培訓和計算機專業職業培訓為主要內容,培訓課程教學方法特征突出。

1.英語語言培訓的教學特征

查看全文

職業教育培訓管理論文

摘要:充分認識職業教育和培訓對于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這兩個方面的價值,實施以人力資源開發為目標,以就業、轉業、創業能力建設為本的職業教育、職業培訓體系建設,是政府擴大就業和治理失業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國外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市場化、終身化、綜合素質化和國際聯合化的趨勢為我們提供了經驗和啟示。

關鍵詞:職業教育;職業培訓;終身教育

一、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的經驗及其啟示

1.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發展經驗

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發展各有特色。英國是最早提倡終身教育的國家,并不斷完善其繼續教育和成人教育。德國非常注重員工培訓,政府官員、管理人員、企業內部各級人員都要接受成人繼續教育,并建立起以動手能力為特色的職業培訓體系。美國以社區學院為特色,成為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規模最大的國家。加拿大的教育很注重能力培養,其最突出的是建立起以能力為教學基礎的CBE教育思想體系。日本積極推進終身教育,是經濟飛速發展的國家。雖然各國職業教育和培訓各具特色,但體現著共同的發展趨勢。

(1)建立需求導向的培訓制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韓國首爾召開了第二屆國際技術與職業教育大會,教科文副總干事鮑維爾在主題報告中提出:“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是通向未來的橋梁,但是,必須有一條由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作為導向的就業道路,否則我們就是在制造新問題。由此可見,我們需要的不僅是重振活力和更加協調的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計劃,而且是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就業結合的新局面——我們需要把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聯系起來的新模式,使教育、培訓、就業和社會福利幾個方面工作在一個國家內、在國際范圍內聯系起來。”近年來,社會伙伴合作辦學已成為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和培訓的主流模式。社會伙伴合作辦學就是政府各級教育部門、就業部門與社會的工業部門、雇主組織和工會組織等通力合作,對于職業教育的辦學體制、方向、內容等進行協商,同時就業部門、經濟部門、雇主組織等越來越多地參與職業教育的管理和決策。在這個機制中,政府除了從事技術和職業教育的實際辦學以外,還要起到組織領導、協調辦學、建立質量保障制度等作用。而各種社會組織,特別是企業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就業需求的信息,提供有效的實習、培訓場所和就業渠道,使學員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了解和掌握企業的動態,提高培訓質量,建立需求導向的培訓制度。

查看全文

職業教育培訓研究論文

摘要:充分認識職業教育和培訓對于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這兩個方面的價值,實施以人力資源開發為目標,以就業、轉業、創業能力建設為本的職業教育、職業培訓體系建設,是政府擴大就業和治理失業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國外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市場化、終身化、綜合素質化和國際聯合化的趨勢為我們提供了經驗和啟示。

關鍵詞:職業教育;職業培訓;終身教育

一、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的經驗及其啟示

1.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發展經驗

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發展各有特色。英國是最早提倡終身教育的國家,并不斷完善其繼續教育和成人教育。德國非常注重員工培訓,政府官員、管理人員、企業內部各級人員都要接受成人繼續教育,并建立起以動手能力為特色的職業培訓體系。美國以社區學院為特色,成為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規模最大的國家。加拿大的教育很注重能力培養,其最突出的是建立起以能力為教學基礎的CBE教育思想體系。日本積極推進終身教育,是經濟飛速發展的國家。雖然各國職業教育和培訓各具特色,但體現著共同的發展趨勢。

(1)建立需求導向的培訓制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韓國首爾召開了第二屆國際技術與職業教育大會,教科文副總干事鮑維爾在主題報告中提出:“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是通向未來的橋梁,但是,必須有一條由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作為導向的就業道路,否則我們就是在制造新問題。由此可見,我們需要的不僅是重振活力和更加協調的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計劃,而且是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就業結合的新局面——我們需要把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聯系起來的新模式,使教育、培訓、就業和社會福利幾個方面工作在一個國家內、在國際范圍內聯系起來。”近年來,社會伙伴合作辦學已成為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和培訓的主流模式。社會伙伴合作辦學就是政府各級教育部門、就業部門與社會的工業部門、雇主組織和工會組織等通力合作,對于職業教育的辦學體制、方向、內容等進行協商,同時就業部門、經濟部門、雇主組織等越來越多地參與職業教育的管理和決策。在這個機制中,政府除了從事技術和職業教育的實際辦學以外,還要起到組織領導、協調辦學、建立質量保障制度等作用。而各種社會組織,特別是企業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就業需求的信息,提供有效的實習、培訓場所和就業渠道,使學員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了解和掌握企業的動態,提高培訓質量,建立需求導向的培訓制度。

查看全文

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論文

摘要摘要:充分熟悉職業教育和培訓對于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這兩個方面的價值,實施以人力資源開發為目標,以就業、轉業、創業能力建設為本的職業教育、職業培訓體系建設,是政府擴大就業和治理失業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國外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市場化、終身化、綜合素質化和國際聯合化的趨向為我們提供了經驗和啟示。

摘要:職業教育;職業培訓;終身教育

一、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的經驗及其啟示

1.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發展經驗

國外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發展各有特色。英國是最早提倡終身教育的國家,并不斷完善其繼續教育和成人教育。德國非常注重員工培訓,政府官員、管理人員、企業內部各級人員都要接受成人繼續教育,并建立起以動手能力為特色的職業培訓體系。美國以社區學院為特色,成為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規模最大的國家。加拿大的教育很注重能力培養,其最突出的是建立起以能力為教學基礎的CBE教育思想體系。日本積極推進終身教育,是經濟飛速發展的國家。雖然各國職業教育和培訓各具特色,但體現著共同的發展趨向。

(1)建立需求導向的培訓制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韓國首爾召開了第二屆國際技術和職業教育大會,教科文副總干事鮑維爾在主題報告中提出摘要:“技術和職業教育和培訓是通向未來的橋梁,但是,必須有一條由技術和職業教育和培訓作為導向的就業道路,否則我們就是在制造新新問題。由此可見,我們需要的不僅是重振活力和更加協調的技術和職業教育和培訓計劃,而且是技術和職業教育和就業結合的新局面——我們需要把技術和職業教育和培訓聯系起來的新模式,使教育、培訓、就業和社會福利幾個方面工作在一個國家內、在國際范圍內聯系起來。”近年來,社會伙伴合作辦學已成為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和培訓的主流模式。社會伙伴合作辦學就是政府各級教育部門、就業部門和社會的工業部門、雇主組織和工會組織等通力合作,對于職業教育的辦學體制、方向、內容等進行協商,同時就業部門、經濟部門、雇主組織等越來越多地參和職業教育的管理和決策。在這個機制中,政府除了從事技術和職業教育的實際辦學以外,還要起到組織領導、協調辦學、建立質量保障制度等功能。而各種社會組織,非凡是企業在其中的功能主要是提供就業需求的信息,提供有效的實習、培訓場所和就業渠道,使學員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了解和把握企業的動態,提高培訓質量,建立需求導向的培訓制度。

查看全文

職業教育和培訓價值與策略

[摘要]NEET族是指既沒有正式工作,也不接受學校教育或培訓,必須依靠家庭提供生計的青年群體。這個群體具有就業意愿不高、人力資本不足的特征。通過職業教育和培訓,可以促進NEET族提高人力資本、提升培訓參與度并且提升培訓效能。要促進NEET族就業,就必須構建完備的就業培訓與援助體系,為提高NEET族的人力資本打下基礎;提供符合個體需求的職業教育和培訓內容,激發NEET族群體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加強學校勞動教育,職后在崗培訓,降低NEET族產生率。

[關鍵詞]NEET族;就業;職業教育和培訓

NEET族(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一詞指“既沒有正式工作,也沒有接受學校教育和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必須依靠家人為生的青年人”①。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1999年英國社會排斥辦公室(SEU)的一份報告中,而后在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逐步被廣泛使用。在我國,NEET族通常被稱為“啃老族”。受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加上缺乏勞動力市場所需的工作技能、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或由于家庭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使一部分無法就業的青年選擇逃避勞動力市場,成為“啃老族”。根據國際勞工組織2017年的數據,“全球NEET族人數占青年人口總數的21.8%,其中發展中國家為12.1%,新興國家為25.2%,發達國家為13.1%”②;“東亞地區NEET族人數占東亞地區青年總數的3.7%,與亞洲其他地區及其他大洲相比,所占比例最低,但是與往年相比也呈現上升趨勢”③。目前我國沒有政府部門關于NEET族人數及其構成的相關統計資料,但有學者研究顯示“2000~2010年,我國NEET族人數占青年總人口數的比例從9.4%上升至20.4%”④。如何激發NEET族青年的工作意愿、提升工作競爭力,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一、NEET族的成因

NEET族在我國的存在是不爭的事實,其對國家經濟發展、產業轉型以及社會穩定等都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探析NEET族形成的原因將有助于形成預防NEET族出現以及促進NEET族就業的相關對策。從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來看,NEET族的成因具有國別差異。1.國外NEET族的成因。國外NEET族的成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教育、培訓不足。在技能方面,OECD2013年的平均數據顯示,“在讀寫能力方面,具有較高讀寫技能的人占NEET族人數的比例低于6.94%,而NEET族中具有低讀寫技能的人的比例則接近26.11%;在計算能力方面,具有高計算技能的人占NEET族總人數的比例僅在6.16%左右,而具有低計算技能的人則占到25.21%左右。”⑤從個人層面來看,技能水平低、教育基礎差、培訓不足也是讓一些青年成為NEET族的原因之一。不過,OECD2015年的數據顯示,雖然OECD國家的NEET族在學歷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大部分至少接受過高中階段的教育。這表明技能文化水平低下并不是阻礙NEET族就業的唯一因素。其二,社會資本不足。在家庭方面,OECD對12個國家的調查結果顯示,本地出生的移民后代與本地出生的當地人后代相比,僅兩個國家的當地人后代的NEET族比例高于本地出生的移民后代。LaurentGobillon等人也提出,根據空間不匹配假說,擁有低技能的少數族裔居住在就業機會較少的地方,很難進入勞動力市場,也就很難獲得工作的機會;同時,由于移民身份,他們在社會福利和就業援助、社會資本方面獲得的幫助可能比當地人少,這些因素都可能使得他們在就業中比本地人缺乏競爭力。2.我國NEET族的成因。就我國來看,除了區域經濟水平、社會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等一些影響NEET族出現及數量的因素外,受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調整以及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NEET族的產生還有一些特殊的原因。第一,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對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斷增大,而NEET族缺乏就業競爭優勢。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產業結構開始調整、轉型及升級,大量行業出現人才短缺情況。從2017年開始,一些一線、二線城市開啟“搶人大戰”,陸續出臺了大量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但與此同時,仍有大量畢業生難以就業。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7年公布的畢業生數據顯示,“2016年的未就業人數與2017年的待就業人數及中職畢業生數相加,預計2017年將產生1500萬待就業人員。”⑥追根究底,造成搶人大戰與待就業人口過剩并存的兩難局面的原因,是我國經濟新常態對人才結構的需求發生了轉變,而大量待就業者仍然沒能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發展。根據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國畢業后未就業青年主要集中在16~24歲,占畢業后未就業總人數的80.7%;未就業人口中,高中及以下學歷占到63.12%,專科及以下學歷占到87.72%。”⑦相對而言,未就業人員整體受教育水平較低。過去我國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就業情況受青年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影響相對較小。隨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以及“中國制造2025”等一系列科技強國戰略的提出,許多受教育水平、技能水平較低的青年人畢業即失業,難以滿足和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在求職的過程中屢屢碰壁。同時,他們又缺乏參加職業培訓、提升受教育水平或技能水平的意識和途徑,導致求職意愿逐漸減弱,部分青年人選擇放棄求職。第二,職業教育和培訓缺位,導致NEET族接受再教育和培訓的機會不足。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帶來了青年就業的陣痛,一方面,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移,許多崗位對就業者的受教育水平及技能水平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經濟變革帶來的教育大變革尚未完成。在基礎教育階段,缺乏相應的職業啟蒙教育、勞動教育和職業教育,在學校后教育階段缺乏相應的職業教育和培訓,導致NEET族接受再教育和培訓的意愿不強。職業培訓機構是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成人職業技能培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對于提升一線勞動者的文化素養和職業技能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根據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職業培訓機構數2013—2017年五年間減少了23082所,下降幅度達到20.56%。除了培訓機構的減少,2013—2017年五年間職業培訓機構注冊生數和結業生數的下降幅度基本超過10%。職業培訓機構整體規模和質量下降,大批待就業青年難以獲得再教育和培訓的機會。第三,受傳統儒家文化影響,學生缺乏相應的生涯教育與實踐能力。“學而優則仕”是中國許多人奮斗的終極目標,這種價值取向在社會職業選擇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它潛伏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表現在人們的職業選擇上。這樣的傳統觀念表現在教育上就是學校和家長關注應試教育,缺乏對實踐能力的認識,盲目追求熱門專業,未考慮勞動力市場的實際需求;學生以考上好學校為目標,缺乏實踐能力和相關技能的培養,難以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由于缺少對勞動力市場的準確認識,在嘗試進入勞動力市場時容易出現自我定位偏差,面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就業局面,對就業產生畏懼心理,進而放棄就業。此外,傳統家庭觀念也對青年就業產生了影響。有些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過多干預,使孩子在很多方面難以做出自己的決斷。同時,由于受傳統家庭觀念的影響,即使孩子已滿18歲,父母仍然認為撫養孩子是自己的義務,導致有些青年就業的意愿相對較低。

二、我國NEET族的基本特征

查看全文

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

一、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評估:經驗

(一)評估的依據與內容標準

目前,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評估的依據與內容標準有《VET質量框架(2011)》和《VET課程認證標準(2012》。為確保職業教育與培訓質量持續提升,2011年澳大利亞出臺了《VET質量框架(2011)》,旨在注冊與監控方式及培訓機構標準的執行實現全國更大的統一性。質量框架由注冊培訓機構標準、對法人的健康要求、財政可行性風險評估要求、數據提供要求和學歷資格框架五部分組成。其中核心部分是注冊培訓機構標準,注冊培訓機構標準是注冊評估的依據與主要內容,也是職業教育與培訓持續發展的追求目標,其內容標準有內部質量保障體系、遵守平等參與原則、辦學目標和宗旨、財務管理制度、資格證書和課程證明管理。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分為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建設和先前學習認定三個方面,教學內容達到認證課程標準;教師經過必要的培訓且具備必要評價能力,至少達到與其教育或鑒定同等級別的職業能力水平,能直接展示其承擔培訓與鑒定行業領域有關的技能,還要看是否給教師提供了必要的專業發展機會;先前能力認定是對現有能力的認定,不考慮學習是如何、何時、何地進行的。遵守平等參與原則是指職業教育培訓要確保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不論其年齡、性別、文化或種族背景、身體缺陷、語言讀寫計算能力、失業或處于偏遠地區都有權接受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機會,且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3]。辦學目標和宗旨必須符合培訓質量框架和國家指導方針。財務管理制度必須公開透明,學費、管理費、書本費及可能涉及到的所有費用都要公開,且表述確切沒有任何歧義。資格證書和課程證明管理有營銷宣傳要求、教學標準要求、證書和證明要求。營銷宣傳必須合理合法,必須使用注冊培訓標識。教學標準要符合培訓包和認證課程標準。證書和證明要在資格框架基礎上統一管理,認可其他機構頒發的證書和證明,以促進與方便學生的終身學習與進修[4]。

澳大利亞基本上每年都出臺課程認證標準,現在所用的為《VET課程認證標準(2012》,《VET課程認證標準(2012》適用于接受技能質量署監管的所有課程,也適用于新制度實施前州和地區課程認證機構認證的課程,該標準主要有課程認定要求和課程設計標準。課程認證要求為:①課程必須符合行業、企業和社區需求;②提供適當的能力結果和令人滿意的評估基礎材料;③符合國家質量保證要求;④符合學歷資格框架的適當水平[5]。課程設計標準體現在培訓包標準方面,培訓包是規范和界定國家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統一資格標準,有能力標準、資格和評估指南三個主體,還包括學習策略、評估材料和職業發展材料等輔助材料[6]。培訓包標準規定行業各崗位從業人員所應具備的文化知識、技能和素質標準,其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標準有工作技能、工作管理技能、事故處理技能與他人合作的技能[7]。課程設計的具體標準為[8]:①課程是基于既定產業企業、教育、立法(或社區)需要而開發的;②課程是經有國家認可能力的單位開發的,與培訓包的開發手冊要求相一致,與已認可的培訓包的資質沒有任何重復;③有些達到與國家學歷資格框架描述相一致的課程或者滿足既定行業、企業、社區需要的課程,但卻沒有滿足培訓資格所需廣度和深度的課程也可得到認證;④業已證明確實為專業或行業機構適用的課程;⑤設計必須符合課程結構原則;⑥評估證明課程是適切的,效果是顯著的;⑦提供了適當的教育信息與路徑;⑧有指定的具體學習要求,有具體限制學習的條件;⑨指定了課程評價的具體策略,如評價是有效的、可靠的、靈活的和公平的,證據是充分的、有效的、真實的和當前的,評價標準與相關培訓包要求一致,確保滿足相關工作場所與監管的需求,能辨別判斷現場評估與模擬現場評估的技能表現;⑩有適當的支付模式導向、限制課程支付和基于工作培訓需求的建議;輥輯訛有專門的設備與資源,有職業技能培訓教師和必不可少的課程發行顧問;輥訛輰整個認證評估期間要確保課程內容和結果隨時可被復查,且始終保障復查材料與評估內容的高度相關性。

(二)評估的過程與結果

培訓機構必須通過注冊授權才可開展培訓工作,成為注冊培訓機構,培訓機構在第一次申請注冊時要接受辦學條件和辦學資格的評估。新注冊機構還要在一年內接受一次評估,辦學一年以上的機構要每年進行一次自評估。注冊培訓有效期五年,到期還需接受繼續注冊評估,繼續注冊評估可以是全面檢查,也可以是局部抽查,還可以依據上報書面材料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來決定培訓機構是否繼續注冊、能否繼續辦學。注冊有效期結束前半年,技能質量署就會提醒培訓機構提交繼續注冊材料,若沒有提交材料,該機構注冊就會失效[9]。注冊評估不僅是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準入要求,還是質量持續改進的要求。注冊評估使培訓機構不斷改進其制度和服務,持續檢查與完善培訓狀況,不斷提高辦學質量,使學生獲得更大成果,不斷滿足市場持續變化的需求。在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外部評估中,初始注冊評估無疑最具代表性。現在通過初始注冊評估來看外部評估的過程:初始注冊評估過程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①注冊資格確認(只有在技能質量署管轄權范圍內的培訓機構才有權申請注冊);②理解注冊要求,遵守包括注冊標準與注冊條件在內的質量框架,理解職業教育與培訓運行的所有知識,包括培訓包、資格框架(AQF)、質量框架在內的國家技能框架(NSF),了解財政可行性風險評估標準(2011)及相關要求;③進行財政可行性風險評估,提交財政可行性評估包。財政可行性風險評估包是由與技能質量署簽約的、有獨立資格的評估師做出,評估師將培訓機構作為一個獨立的財政商業實體對其進行財政可行性評估,主要評估項目為預測財政項目計劃和財政比率。第二階段為申請階段。提交財政可行性風險評估包和包含自評報告的申請書,自評估報告需通過自評估檢測來看其是否遵循質量框架。第三階段為評估階段。①有技能質量署復查所提名的高級和\或有影響的人員的材料來看他們是否滿足適當人選的要求,還可能要通過證券投資委員會(ASIC)調查申請機構的業務狀況;②技能質量署對提交的支撐性材料進行的符合性核查,確認申請機構履行的義務,核查與注冊標準相關制度,確保申請機構準備好培訓所需的資格或能力;③技能質量署現場考察,考察申請機構在運用策略、資源和材料方面的資格或能力,考察管理系統、配送策略、培訓/考核材料的適當性,考察設施和設備的可行性和任用人員的文憑資格;④技能質量署對申請機構是否符合質量框架做出初步鑒定。如果不符合,申請機構可在20個工作日內提交附加或修改證據來證明其符合質量框架,技能質量署會對提供的新證據進行分析后再作出鑒定。第四階段為告知結果階段。在技能質量署做出決定的30天內向申請機構書面通知結果,如果申請批準,則發放注冊證書、注冊范圍文件、注冊時期、注冊細節和注冊詳細費用;如果沒有批準,則以書面通知沒有批準的理由。根據《國家職業教育和培訓注冊2011》第199-200條法規,沒有批準申請的機構可申請重新審查,批準的機構也可就注冊期限與注冊細節申請重新鑒定,申請機構若對評估結果不滿意還可在行政上訴法庭對質量技能署提出上訴[10]。內部評估過程一般為:①創設評估情境;②準備評估;③計劃并準備搜集證據;④搜集證據并做出評估決定;⑤提供評估反饋;⑥記錄和報告評估結果;⑥反思評估過程;⑦參與重新評估和申訴程序[11]。

查看全文

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管理論文

摘要:職業是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職業分工及社會職業領域的不斷拓展,職業教育已經從其內涵形成自己獨有的完整體系。現代職業教育包括技術教育、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等范疇。職業教育既是就業教育、也是創業教育、更是終生教育。職業教育的內涵和體系將隨著人類社會的而不斷發展、不斷完善,并貫穿整個人類始終。

關鍵詞:職業教育技術教育內涵探析

作者簡介:李繼坤(1963-),男,廣東潮洲人,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政工師,從事高校管理與思想教育。

職業教育是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教育體系是相對于傳統普通教育而言的。傳統普通教育體系的本質特點是知識本位、學科導向,按照知識體系的形成過程和發展方向來系統設計各個層次的教育,而忽視行業、職業等社會需求,忽視各類社會成員個性發展的不同需要。①而職業教育則是在現代與社會的快速發展中應運而生、蓬勃成長起來的新的教育類型,它的本質特征是對社會需求的適應性。社會上有什么樣的職業,職業教育領域中就應該有什么樣的教育內容;社會職業結構的復雜性、多樣性決定了職業教育內容的系統性、廣泛性。

首先什么是“職業”?職業是指從業人員為獲取主要生活來源所從事的社會工作類別的總和。

再說“教育”的含義。由顧名遠主編的《教育大辭曲》中對教育的解釋,是國內最具有權威性的解釋。他首先明確了教育屬于社會現象,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實踐活動;其次,規范了這種社會活動是通過傳遞社會生活經驗和培養人來完成的;然后,他把教育劃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教育,泛指人們的意識、內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的各種活動。狹義的教育,主要指等級教育。教育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與人類社會共始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