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設計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3 00:06:5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美學設計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美學設計

產品設計美學及經濟審美

1.問題提出

當前中國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機遇。經過30年的發展,我們的財富獲得了巨量增長,但也遇到了新的瓶頸,傳統的資源配置型壟斷發展模式越來越不可持續,基于價值增值型壟斷的發展模式正成為國家發展路徑的新選擇,并逐漸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創新大國轉變。實現國家發展戰略轉型的一個最主要載體就是我們生產與創造出來的產品,提高產品的設計創新能力進而提升產品附加值已上升到國家的意志層面。提高產品附加值的一條重要途徑就是提高產品的設計價值,提升產品的設計價值就不能回避對產品的美學觀念研究。一直以來,我們的產品設計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低下,其背后更多的是因為產品設計的美學觀念陳舊,一直沒有與國際接軌。這需要我們從中國經濟發展的具體實踐過程中尋找原因,洞悉國際發展的潮流和國內社會需求變化的趨勢,理清我國在產品制造與設計過程中的美學觀念演變過程及其動因。經濟審美化的趨勢是20世紀70年代出現的,經濟審美化對經濟的重要作用,在于企業把“美學作為一種戰略手段”,實現“企業美學的管理”,建立“企業美學戰略管理”。實際上所有的營銷活動都涉及到美學,比如新產品的開發和計劃、品牌管理、產品分類管理、服務管理、廣告和促銷、包裝、交互式媒體傳播,以及公共關心等。

2.研究的意義

產品設計美學的哲學內涵就是使產品更加符合發展的規律,能夠更好地滿足促進人的發展這個終極目標。生產方式的變遷、技術的進步、社會關系的變化都深深影響著需求市場,并最終影響到產品生產與設計的過程。當下這種潛在的市場需求變化正在推動產品設計美學發展的方向。實體經濟是經濟復蘇與發展的關鍵,創新成為一條重要途徑。經濟審美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設計、技術及風格化,“美學”已經滲透到現代生產的世界,通過市場營銷、設計以及風格化,“圖像”提供了對于軀體的再生模式與虛擬敘事模式,絕大多數的現代消費都建立在這個軀體上。美學已經滲透到現代生產中,商品具有文化屬性,并且這種文化屬性不再像蛋糕上的酥皮一樣,僅僅是商品的一種裝飾,而是溶入到了商品內部。經濟審美化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有助于推動我國的經濟轉型。同時,經濟審美化為美學研究開辟了新的、廣闊的空間。

3.美學化現狀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改變了市場的供需狀況,市場由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推動了企業的產品研發設計速度,拓寬了產品生產實踐的空間和設計水平,并進一步影響了社會審美觀價值觀念的變化。對一個品牌來說,品牌識別的設計必須以美學為基礎,一個強有力的、以美學為基礎的識別,應當是贏得并留住顧客的新起點,而不是反面作用。可口可樂依靠品牌營銷獲得極大的成功,然而這種成功不是由于飲料配方、而是由于產品的審美化取得的。因此,只有對企業實際經驗活動進行美學分析,促進產品設計美學理論與經濟審美緊密結合,賦予美學鮮活的生命力,同時也才能為企業經營者改變思路,使企業邁向價值鏈高端、早日置身于先進制造業行業。好孩子集團是江蘇昆山市最大的民營企業。它的前身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一家負債100萬的農村中學校辦廠。然而,它現在享有“世界童車之王”的美譽。好孩子集團取得的成績,正是推行產品設計美學與經濟審美化的結果。在好孩子集團的產品中,“爸爸搖,媽媽搖”的手推童車完美地體現了功能美。同樣,對于同一種產品,歐美市場和國內市場表現出明顯的審美差異,好孩子集團對于內銷和外銷產品顏色、造型都進行了不同變化。

查看全文

國外設計美學觀分析論文

信息時代數字化的生存方式使人類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生存狀態,設計已成為連接技術和人文藝術的橋梁。受高科技發展和后現代主義設計理念的影響,設計在過去一直處于漸進的變革中。越來越多的設計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設計風貌,由統一邏輯向多元共存發展,承認文化的多樣性和人性的多元化,在設計中以視覺符號映射人類意識和文化的根源,表現無形的概念性的文化理念,

由于日本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使其在造型、建筑、園林等設計美學上與其它國家相比有其獨特之處,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方面:

1、反映人性的美學觀——瑕疵美學

瑕疵的美學觀,是認為完美是不切實際的意念,轉為欣賞殘缺的事物,這種美學觀強調的是“不完整的狀態”也就是在事物不完整或不足的情況下,借由“缺”“拙”來表現美,因為有瑕疵,缺憾或不完美才有余韻的空間來體會感受不足之處,進而延伸、體悟物象傳遞的觀念或涵義,通過觀者與物象的互動將這種“不完全”的空白空間加以“完全”。瑕疵因為不完美才更具有人性化,正如禪學所主張的不完全的形式與有瑕疵的狀態更能表達精神特性,因為完美的形式容易使人僅僅注意形式本身,而忽略內在的精神。“沒有終極”的理念代表著未完成的狀態,也因此預留了極大的空間予觀者來演繹這個未完成的空間。同時因為不足衍生出無限增進的可能性,帶給觀者更大的想像空間。

這種“未完成”的設計觀念,傳達出“設計的開放性”,在這種設計理念中一直存在著正向和反向的思維,設計者面對正反的設計思辨扮演著詮釋的角色,注重平衡完成與未完成的狀態,并利用不同的正反假設來評估最終完成的形態。在我們長期接受的知識與訓練追求完美無暇之際,接受這種從日本文化涵構所衍生的瑕疵美學,使我們能從不同角度及觀點去欣賞、學習不同文化所衍生的美學及美學背后的人文思想,進而創造出更體貼人性的設計哲學。

2、極少主義

查看全文

小議現代設計中美學的形成

世紀交疊的自然美學

人們接受新事物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即使從前感到深惡痛絕的東西,也并不代表將來不會喜歡上。正如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法國,人們開始接受鐵材做的裝飾品,開始欣賞工業文明下新材料的美感。在那個時期,鐵的角色十分有趣。它既是裝飾材料,也是結構材料。當時,巴黎有許多設計師們都嘗試用新材料詮釋新的美學觀念,它源于自然的形態,用植物的曲線作為母題。這種美學思潮也被稱作“新藝術”。十九世紀九十年代,藝術家們都效仿自然形態、追求不對稱和自由的線條。大眾的審美被引導到一個有趣的分支上——效仿自然之美。而到了一九零三年,許多歐洲國家開始疏遠新藝術,在法國到處可見的曲線裝飾過于臃腫和極端,人們又開始重新思考什么才是功能主義。新藝術跨立在兩個世紀的分界線上,它的歷史意義在于超前的革新方法。新藝術對自然曲線的追求;對日常用品的關注;對維多利亞時代的歷史主義風格的拒絕都遠遠超越了以往的運動。新藝術并沒有太多借鑒中世紀風格,也沒有太過排斥機械化或是新材料。相反,它可以運用各種手段和風格將對自然的理解,將美學的概念自由地表述出來,這是順應歷史的,也是為后面現代主義的興起開辟了道路。

現代審美的雛形

如果說麥克默多的圖案設計是新藝術的先驅,那么他的家具設計則是現代主義運動爆發的導火線。麥克默多那蜷曲的線條并沒有運用在家具設計里,相反,他考慮到功能的實用性,因此運用了大量的直線來設計。這一做法對早期的麥金托什影響頗深。麥金托什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英國設計師,他的建筑設計沖破了傳統的模式,建筑的體量棱角分明,墻面不加修飾,結構材料裸露在外。這種將立體主義的審美與功能主義結合在一起的設計方法,在當時是大膽的創新。麥金托什是不排斥工業化制造的,在他的設計中屢屢出現金屬和玻璃,運用多種材料拼湊出幾何形式的造型,立體感非常強。然而有趣的是,對麥金托什的美學反響最大的地區并不是他的實踐地英國,而是奧地利。當時維也納分離學派的幾個主要成員分別寫信邀請麥金托什去奧地利辦展覽、開講座。他的美學似乎與奧地利人的傳統審美觀非常貼近。縱橫交錯的直線;理性的畫面構成;新材料的運用等等。在二十世紀頭十年的歐洲大陸,經過了維多利亞風格的“統治”和新藝術風格的熏陶,人們逐漸將視線轉移到簡約和理性上來,形成了現代審美的雛形。這除了要歸功于幾位影響深遠的設計師以外,還要看到時代的潮流。人們的審美是緊貼時尚的,但有的時尚只是曇花一現,有的卻能承啟未來。現代主義的核心思想需要尋找一種形式作為載體,而這種形式感能否被大眾審美所接納尤為重要。

工業化的藝術

藝術與工業的結合是歷史的趨勢,但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審美與技術相互制約和推進,對老一套風格的反叛與設計師們師對新材料的征服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在十九世紀末,許多橋梁是用鐵建成的。而后,不僅鐵和混凝土這兩種材料慢慢地浮出了水面,像混合型的新材料也被大眾接受。混搭的材料在結構和審美方面都具有優勢。如霍夫曼設計的斯托克萊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無論是建筑的外立面還是室內的空間布局,幾何形的樣式都能看出設計是基于功能和工業化。一九零七年在德國創立的德意志制造聯盟,是工業設計的起源地。里面的設計產品包括茶具、電水壺、玻璃制品和電扇等。德國人以自己驕傲的理性審美將工業化的藝術運動推向了高潮,一切都是以批量生產為前提的設計,滿足大眾的需求。藝術已經不再為少數貴族和資產階級服務,無產階級也能享用的藝術才是真正的藝術。在二十世紀之初,我們工業化的藝術終于邁出了成功的一步。這一步經歷了長時間的醞釀,幾經周折才使美學觀念得到的轉變,最后通過不計其數的設計實踐造就出來的。就如上面寫到關注新材料、崇尚機器、提倡工業化設計思想的建筑師和設計師并不在少數,但他們離新材料建造的建筑、機器化的外觀、批量生產的設計產品仍然有一段距離。顯然,這種設計思想的轉變和實現,是必然要基于當時審美的改變和制造技術水平的提高,時代的局限來自傳統美學和傳統技術,打破它們是設計師們敢于推陳出新的勇氣。

查看全文

平面設計色彩美學研究

【摘要】對于高速發展的現代生活,平面設計作為集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及美學于一體的現代綜合性內容,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因為平面設計本身主要是根據受眾者現實需要創造出符合大眾審美的設計作品,而作品的呈現最直觀的形式就是視覺觀察,而視覺觀察又是通過色彩差異傳達情感的,所以平面設計與色彩美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深入研究平面設計中的色彩美學內容,不僅能為人們的生活及工作提供更好的觀感體驗,同時也能提高生活品質激發人們的活動熱情。本文將從色彩美學的角度對平面設計進行具體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平面設計;色彩美學;研究分析

平面設計本身就是通過視覺傳達給大眾最直觀的明確的思想內容,因此在進行平面設計內容的探討時,最先考慮的就是色彩美學的研究。這里所說的色彩美學并不是簡單的色彩拼接或者顏色搭配,而是基于色彩變化而產生的感情變化,所以將色彩美學滲透于平面設計,更主要是想幫助人們在欣賞設計作品時獲得心靈的交流。

1色彩美學之平面設計的重要性

1.1色彩美學和平面設計的關系平面設計是將虛化想象的東西具象化,形成真實可見的事物。而任何事物,人們對其本身的觀察都是從觸覺、視覺、聽覺等多方面領悟,然而,這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視覺主觀觀察,以眼睛觀察事物體的構造形象色調等,其中最重要的又是色調變換。在這個世界上,萬物被賦予顏色,人們可以通過觀察顏色的變化來感受其內在想表達的情感,所以說色彩是最能直觀體現事物本體內涵的要素之一。對于平面設計來說,這一點的體現更加突出。在為了突出不同種類的商品特點,經常會用與感覺相吻合的色彩來表現,冷色調主要為了烘托氛圍的嚴肅凝重,暖色調則為了強調內容的溫暖和諧,通過這種區分更加清晰展現作品所想表達的情感;此外為了突出主題,提高視覺沖擊力,加強知覺動力,給觀察者帶來更加直觀的視覺體驗,也將色彩進行完美融合或者采用撞色的大膽創意,以達到提供觀察者更加具有沖擊力的視覺感受。因此,綜合考慮色彩美學與平面設計的關系應該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平面設計不能離開色彩美學提供的視覺沖擊,色彩美學也離不開平面設計的實物依托,所以,只有將兩者完美結合,才能為我們提供更加真實并富含情感的現實世界。1.2色彩美學對于平面設計的意義色彩作為平面設計中的重要元素,相較于文字或者聲音的傳達更加直接,并且產生的沖擊也是最強的,例如將一個產品擺在一個人面前,使他最先產生印象的就是由視覺觀察得到的色彩,在接收到色彩產生的感官意識之后才會有意識的去觀察文字或者圖案等內容,所以現在制造商更加重視對于色彩的搭配,而從深層情感角度分析,將色彩美學滲透于平面設計之中可以更好地增強作品的吸引力。任何作品的出現都會有它自身的主題或者核心,為了將這個內容更好地突出表達給顧客,就需要色彩美學的支持,通過色調變化或者融合的方式達到主次分明的目的,例如在一些廣告牌或者標識牌的制作上,為了增強對人們的吸引力,通常使用差異化比較大的兩種顏色進行搭配。所以,目前對于平面設計工作者來說,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能夠利用色彩美學更加鮮活靈動的凸顯設計作品的深層含義與自身價值,這是設計師需要掌握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從最基礎的層次充實自己的設計作品。

2平面設計中色彩運用的美學研究

查看全文

傳統美學對廣告設計的影響

摘要:中國傳統美學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受到傳統藝術機制的影響,傳統美學理念對現代廣告設計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影響著現代廣告設計的表現形式、基礎布局以及色彩運用。基于此,通過研究傳統美學理念對現代廣告設計的影響,顯得意義深遠而重大,作為當前學術界所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

關鍵詞:傳統美學;現代廣告設計;影響

盡管廣告行業作為我國新興產業,但是其歷史久遠,早在周朝時期,有人將銘文刻在青銅器之上,被后人挖掘出來,作為我國最早的廣告。隨后,相繼被發現的廣告數量眾多,作為我國古代的主要廣告形式,主要以幌子、聲響、實物廣告為主。近代以來,隨著信息產業的興起,廣告設計逐漸發展成為現代廣告設計,步入商業化領域,商業廣告設計層出不窮,進一步豐富了廣告市場多元化體系。19世紀末期以后所出現的廣告均被視為現代廣告,運用了信息、系統、控制等理論知識,以經濟市場為導向,以創新創意為核心,以整體戰略為主體,以信息化、現代化技術為模式,充分呈現出企業品牌形象力,影響著現代人的生產、生活方式,作為藝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現代廣告設計在發展和創新過程中,吸收和借鑒了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使得我國現代廣告設計美學理念得以充分提高,同時體現出世界文化藝術的獨特魅力。長期以來,受到國內傳統文化的深度影響,中國傳統美學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東方一顆璀璨明珠,同時是中華民族藝術瑰寶。傳統美學內涵豐富、特征鮮明、歷史悠久,其藝術成就頗高,地位十分穩固。21世紀以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進一步加快,文化產業得到空前發展,受到國外文化體制的影響,我國傳統文化受到巨大沖擊,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然而,傳統美學理念對于現代廣告設計的影響作用依然很大,直接影響到廣告設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作為現代廣告設計的制勝法寶。因此,現代廣告設計過程中,必須加大對傳統美學理念的運用力度,提高傳統美學理念的運用水平,最終滿足現代廣告設計基礎需求。

一、傳統美學理念對現代廣告表現形式的影響

對于現代廣告表現形式來講,傳統美學理念的影響作用非常之大。現代廣告的核心理念是為了起到一定的宣傳和推廣作用,讓人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到更豐富的知識和信息。為了從根本上滿足現代廣告設計的核心目標,必須在廣告設計過程中滿足圖文并茂、音效齊全、視覺豐富等需求,通過運用信息化、現代化手段,來增強現代廣告設計的整體美感。所以說,現代廣告設計不可過于簡單、通俗,而是要在符合實際的前提下,通過運用夸張、擬人、比喻等手段和方法,突出廣告設計的主題思想,給人一種全方位的視覺沖擊。中國傳統美學理念在現代廣告設計表現形式方面有著根深蒂固的位置,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能夠提升廣告宣傳和推廣運用水平,達到創新、創意的目的。從某種層面來講,傳統美學理念深刻影響到現代廣告表現形式,完成了局部到全部的重要過程,塑造了典型藝術形象,真正突出了現代廣告廣而告之的表現形式。

二、傳統美學理念對現代廣告基礎布局的影響

查看全文

生態美學視野下的藝術設計探析

摘要:中國傳統哲學中蘊含著豐富的生態美學思想,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了不竭的藝術靈感與創作源泉。立足于審美視角洞察中國古典哲學中的生態美學,從傳統造物文化中窺見生態審美元素,展現傳統審美意蘊與設計品質,并將其運用到現代藝術設計之中。旨在賦予藝術設計以全新的生態寓意與審美價值,追求“人、物、境”的和諧統一,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共生,開辟現代藝術設計新出路。

關鍵詞:傳統哲學;生態美學;藝術設計

中國傳統哲學是本土文化的根基,“中國傳統生態美學產生于中國古典哲學沃土之上”[1]。生態美屬美的本質屬性,是美學形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中國傳統生態美學追求人、物、境的動態平衡,強調自然本性中的美學意境,主張在自然變換中展現美的境界,以遵循“人—社會—自然三大要素”[2]的和諧發展為基礎構建起的生態美學體系。中國傳統哲學中儒、道、釋等學派積淀著豐富的人文思想與生態智慧,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了動力源泉。中國傳統生態美學中,造物者在設計時對自然生態的美學關照,是生態設計的基礎與核心,以此來實現人、物、境的平衡與統一。中國造物文化以對藝術作品傾注的人文關懷為基礎特征,進而發掘藝術作品的社會屬性,這種人文文化正逐漸滲透于現代藝術設計之中,并延伸成一個獨特的生態美學文化體系。該體系中包含中國傳統造物文化與生態美學,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參照標準和指導思想。

一、傳統美學審美標準: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指天與萬物、與人構成的相應相和,緊密聯系的統一整體,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注重合一性、和諧性,整體性。它是特有的東方傳統美學智慧,是傳統美學基本的審美標準,彰顯我國傳統的文化精髓與哲學精神。其中,“天”意為自然界,天人合一所倡導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而人們對自然中山水的喜愛正體現著這一生態觀念。孔子有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正是人們對自然山水無限熱愛的文化寫照與生態審美態度。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內涵豐富,在人與自然的相處融合中反映二者的關系,在很多古代藝術設計中都可以追尋天人合一思想的蹤跡。天人合一思想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非中國傳統建筑莫屬,古人在建筑設計時總是將自然融入其中,如,濟南大明湖被謂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杭州西湖中樓臺亭閣,游船通舫,桃柳相間,拱橋相連,三潭映月中水擁島、島抱水,島中有湖、湖中有島;蘇州古城則以水為中心,河流與道路密切相連,街道依河,河繞城墻,“小橋、流水、人家”構成山環水繞的獨特城市風貌。這些城市建筑中利用人與自然的緊密交融,充分展現著天人合一的生態美學思想。另外,中國古典園林遵循天、地、人和諧共處的生態理念,人、自然、建筑三位一體的美學原則,構成融合自然同時又回歸自然的古典園林風貌。如北方宮苑代表避暑山莊,借其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在園林中充分展現自然生態之美。避暑山莊中既有湖泊、州島、草原,又有森林、山巒、錘峰、溝壑,整個園林在山環水抱中峰回泉流,“勝境山靈秘”,借助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其建筑景觀達到了幾近理想的藝術境界。人與自然本就是一個整體,一個系統,古代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設計理念,對于現代藝術設計同樣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構筑設計與其他生態系統元素間的和諧,成為了現代藝術設計美學追求的不懈目標”[3]。將“天人合一”思想融入建筑設計,可引導設計師關注對外部環境的綜合利用,對內外部環境的合理交融,將建筑本體融入自然生態的有機體重,在注重外觀造型的同時,更加重視融入人性化的關懷,增進人與自然的溝通交流,促進二者間的和諧共榮。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整體建筑,就是將“天人合一”理念融入現代建筑中的藝術典范,“‘天人合一’的和諧美是中國傳統美學的最高追求”[4]。“藝術設計中的形式美首先體現為自然美”[5],這里的校園建筑,沒有冰冷的鋼筋水泥式的高樓大廈,有的是充滿人文情懷的中國傳統園林式建筑。設計師在整個建筑設計以受眾需求為基點,傾注對受眾的關愛,利用原有山水合理布局建筑群,使之成為有著獨立空間語言的建筑。整個校園由一處處場所和小山小水構成,房子和山水猶如在互相交流對話,互相唱和欣賞一般,營造出和諧安靜的古典氛圍,在傳統建筑風格與現代建筑藝術的交融中碰撞出文化的花火,激發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深思,對現代文化的憧憬,這些也更加契合高校的文化氛圍,塑造出高校特有的人文精神。

二、生命形態的美學要素:“氣”

查看全文

設計美學評價論文

摘要:設計的本質是“按照美的規律為人造物”。美的因素作為考察設計成果優劣程度的重要標準之一。只有技術與形式完美結合的產品,才會被廣大消費者認可。本文以技術—形式坐標體系理論為基礎,以技術美和形式美為總綱,以體驗美為節點,結合模糊數學的評價方法,試圖探究產品設計美學的量化評價標準,為產品設計提供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設計美學評價方法。

關鍵詞:設計美學評價;技術美;形式美;模糊評價法

設計作為一種藝術性的造物活動,其本質是“按照美的規律為人造物”。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雖然“美”并不是設計的唯一屬性和最終目的,但就設計成果而言,美的因素卻成為考察其優劣程度的標準之一。美是喚起和激發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狀態,它是人類設計、創造本質的最深刻反映。“美”的設計能使產品有效地使用,并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視覺印象,提升產品的審美體驗。美是抽象的,但同時它又是可感的。如何讓見仁見智的美學評價在產品設計中形成有一定參考價值的標準來指導我們的設計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一、設計美學評價標準體系的架構基礎

由卡耐基梅隆大學設計學院CraigVogel教授與工程學院JonathanCagan教授合作創立、并在《創造突破性產品》一書中推出的技術—形式定位圖,顯示了同一域的不同產品在技術和形式為軸的坐標系中的定位。根據他們在坐標體系中的不同方位,可以得出針對性的市場定位及驅動因素。由此得出結論:只有形式好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才能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當今社會的消費者不但了解自己的境況,也了解可供選擇的產品。他們所尋求的是一種完整的、能夠體現自身價值和素質,并豐富生活的產品。形式與技術便成為我們在對產品進行評價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在形式—技術坐標體系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將設計的美學理念融會其中,以此來作為的我們衡量產品設計的美學量化綜合指標及評價內容。

二、設計美學模糊評價標準的具體闡述及數學模型的建立

查看全文

設計美學公共藝術教育分析

【摘要】藝術教育是我國中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通中職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將對我國公共藝術教育現階段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并分析設計美學等理論教育于公共藝術教育中的啟示。

【關鍵詞】設計美學;公共藝術;理論基礎;目標定位

1.公共藝術教育的形勢

近年來各個教育階層已逐漸認識到美育的重要性,美育在健全人格培養之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不僅能夠廣泛而深入地影響著人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發展人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還能在政治品質、道德面貌和思想感情方面起到積極作用。主席在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回信中強調:“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足以體現美育的重要性。目前各大院校將公共藝術課程納入到公共課范圍內就是為了響應號召普及美育教育。1.1公共藝術教育的必要性。藝術教育具有普通語言教育所無法替代的功能,是通過藝術的形式提升藝術修養、培養審美能力、挖掘大腦潛力和創造力、完善人格的一種教育手段。錢學森指出:“搞科學的同樣需要靈感。而我的靈感,許多就是從藝術中悟來的。”同時藝術教育也是德育教育中較為重要的一個部分。1.2公共藝術教育所面臨的問題。藝術教育包括專業藝術教育和非專業藝術教育,通常公共藝術課程任課教師均為專業藝術教育出身,精通某一門或幾門專業技能,并未達到公共藝術范疇所涉及的廣度,在教學方面很容易混淆教學目標與定位,一個是將藝術課程過于理論化,將此類課程歸為文化類課程教學方式之一,二個是過于專業,將非專業人群按照技能培訓方向培養,從而背離了大眾化、普及化的初衷。

2.設計美學于公共藝術教育中的啟示

設計美學是關于多維度設計范疇的形式美、功能美、技術美和材料美方面的研究,是一門以技術和藝術為基礎并在應用中使二者相結合的邊緣性學科,它的研究對象、研究范圍和具體應用等都有別于傳統的藝術學科,設計美學相對于傳統的美術教育而言內容更加的廣泛。2.1設計美學為公共藝術教育提供了理論基礎。針對大多數非藝術專業學科的學生來講,學習公共藝術課程對于他們提升綜合素質個人審美修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長期理性思維的訓練下,讓這一部分非專業的學生在理解感性類視覺化的信息藝術方面來講是非常吃力的,例如在他們看到蒙克的繪畫作品《吶喊》以及凡•高的大部分作品,通常被解釋為是他的心理問題和藝術家的創作狂熱問題的圖畫表現。介于此類作品,往往大多數公共藝術教師在教學上都很難去闡釋作品在創作時的意識由來,然而在理解過設計美學的基礎上就能夠幫助我們去定義在藝術作品的表現的理論依據。在理解此類作品時,就不會出現純粹的認為藝術家在創作藝術作品時都是精神失常而產生的令人難以理解的作品。學生對于此類藝術作品的“距離感”就能夠慢慢消除,雖然在表現形式上難以理解,但是從理性的思維角度來分析,這些看似艱深的作品實際上還是來源于意識中的生活點滴。2.2設計美學能夠輔助公共藝術教育目標定位。藝術教育其目標應該定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一個沒有美學指導的藝術教育,是盲目的和不成熟的藝術教育,正如不聯系藝術實際的美學是空洞的美學一樣。”[2]設計美學理論則能夠充分的幫助學生實現培育藝術素養的目標。公共藝術教育的重點不是增長知識、提高道德,而是陶冶情趣、豐富心靈,它所關注的不是人類精神的外向探索的結果而是內部體驗及其表達。相對于理性認識而言,“藝術更為全面、更為細致地體現人類心靈發展狀況,更豐富、更模糊,也更敏銳、更具前瞻性,表現在最敏感的人群———藝術家的心靈中活躍著成長著的人類心靈。”[3]設計美學理論基礎下的公共藝術是美育的主要環節,可以促進人的情感世界和感覺系統的發展,提升人的文化表達能力;同時,也以其喜聞樂見的方式促進德育,以其激發創造力的功能促進智育,以其優美和諧的情趣品位改善體育,以其人本理念和藝術表現手法深刻改變勞育,使人按照美的規律來生產和生活。因此,設計美學理論可加強和改進公共藝術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2.3理解設計美學能避免學生學習公共藝術的誤區。對于大多數非專業類學生來講,他們并不能很好的區分藝術品與設計產品的范疇與定義,往往抽象的認為凡是隨意的一個概念創作就能稱之為一個藝術品,這是大多數人所理解的誤區,認為藝術創作和設計是一項簡易隨性的工作,然而真正的藝術或設計必須是按照很高的標準表演或創作的。我們公共藝術的學習最終目標是培養人的綜合素質,是為未來的生產工作所服務的,我們在注重表現形式的同時也不能忘記了一個高質量的產品才是最為重要的,“內外兼修”才能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查看全文

傳統美學下汽車造型設計思考

摘要:汽車造型設計一直在不斷的進步發展,最初是以功能性為主要設計目標,后逐漸注重于對外觀上的設計,在功能與外形設計中可以將其總結出人、車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本文主要通過預見性現代設計與中國傳統美學相結合的模式,給予未來汽車造型設計全新的設計理念,因為未來汽車在設計中會出現多種風格并立的現象,因此,只有在汽車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才可以保證汽車設計的最終目標得以實現。

關鍵詞:中國;傳統美學;汽車造型設計

1引言

汽車造型在設計期間的形式美,就是在汽車外形與功能結合的模式下給予人們形式美感,這也是現代人們對美學的一種審美意識,基于人們心理與生理為基礎進行總結與歸納,繼而形成公認的基本規律[1]。中國傳統美學就是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對美的定義用于整個汽車設計中,從而保證設計出的汽車能夠具備特色中國文化,為我國未來汽車造型設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汽車造型設計的流變

2.1汽車造型設計。汽車造型主要是由機械工程學與人機工程學等因素而進行決定,這也是整個汽車設計的根本,包括機械傳動、氣壓傳動與液壓傳動三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同時也是研究空氣與汽車在運動時所產生規律的一門學科,在研究中涉及到多個領域,并通過研究后的信息對人們使用設備與系統進行評估。隨著時代不斷進步發展,人們在汽車設計中可以逐漸發現并且總結出這些理論,并通過完善汽車的設計理論,以設計出更適合于這個時代的汽車。2.2汽車造型經歷變化階段。我國汽車原始形狀與馬車有一定相通性,是在座位下方安放發動機而開始,隨著時代進步發展,在機械工程理論研究中有了一定進展,也為汽車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1908年福特公司生產的T型汽車雖然在外觀而言并不漂亮,但是卻堅固耐用,20世紀30年代,隨著我國人們對汽車的設計研究越來越升級,以致使“甲殼蟲”汽車問世,且逐漸成為世界上生產量最高的汽車之一。2.3多元化汽車時代。汽車造型在設計歷經了較多的發展時期,但是對于多元化汽車時代而言,這只是一個過渡階段,而不是汽車的發展階段,因為自20世紀60年代之后,市場上就已經形成了各種造型的汽車并行階段出現,在這種階段影響下,汽車造型已經逐漸百花齊放,以多種模式展現給大眾視野之內。基于汽車整個發展時期而言,現在汽車的設計已經不再是滿足患者功能需求的階段,而是承載著人們對審美方面的需求,以成為抓住消費者消費的主要因素[2]。雖然汽車在我國應用已經十分廣泛,但是基于古代工藝角度而言,古代設計思想與現代汽車設計之中并沒有絕對的關聯性,且汽車也并不是誕生于中國,因此,在背后的深意能夠與中國傳統思想找到共鳴之處。

查看全文

平面設計中的美學應用

摘要:本文首先解釋了平面設計與美學的含義,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和平面設計的四大基本原則。接著介紹了平面設計的三大元素,對每個元素的特點、分類以及重要性和意義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最后從平面設計的藝術性和實用性兩大方面著手,講解了古代的美學觀念對現代設計的影響,并且提出了實用性是設計最終目的的觀點,全面介紹了平面設計中美學運用的理念和原則。

關鍵詞:平面設計;美學;實用性

當前平面設計已經成為一種穩定的職業崗位。隨著商品時代的發展和藝術設計的大眾化,平面設計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已經十分普遍,隨處可見。提高平面設計的美學性,將實用性與藝術性完美融合,是當下設計中的重中之重。只有美化平面設計,才能達到宣傳的目的和力度,而且能夠為大眾營造出藝術性的生活和消費氛圍。

一、平面設計與美學的概念

首先,平面設計就是二維空間設計,利用圖形、色彩、文字的三大元素進行設計組合,反映在平面上,體現出它的美學效應和實用價值。平面設計在現代已經十分流行,包括pop廣告設計、報紙雜志設計、書籍封面設計、宣傳海報和宣傳單設計等類型。平面設計有四大基本特征:相關、對齊、重復、對比。相關是指將相似的元素組成一個視覺單位,使整個平面結構清晰,避免分散帶來混亂的感覺。對齊是指將各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排列,使元素間產生一種視覺的聯系,形成清晰、巧妙的外觀。重復是指字體、顏色、形狀等元素在一定情況下要相同或者相似,例如字形一致或者顏色同系等。避免造成眼花繚亂的感覺。對比是為了突出某些特點或主題。其次,對于美學的概念而言,美學是哲學的范疇,也是藝術的范疇。因此,美學與哲學思辨和藝術表現息息相關。平面設計就是美學的運用,平面設計需要講究思想,也必須講究藝術,二者缺一不可,又相互滲透。

二、平面設計的構成要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