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4 06:32:3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美術課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美術課作用研究論文
美育一般通過藝術審美的方式達到教育目的。美術課對學生進行美育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直觀性,包括對自然美的直觀,社會美的直觀,藝術美的直觀。而美術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欣賞、繪畫、工藝三大類課業非常直接地體現著這種直觀性。
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藝術技巧來撥動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奮發,與之共鳴,從而產生強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賞董希文的油畫《開國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過構思,構圖和色彩,表現了中華民族永遠起來了的信心和氣魄。欣賞白石老人的國畫《卻教蜂蝶為花忙》,透過蜜蜂在艷麗的鳳仙花旁飛舞采蜜的忙碌情景喻意頌揚了勤奮勞動的精神。作者從普通的生活景致中表達出高雅的審美情趣,學生通過對作品的品味、鑒賞激起了對普通勞動者的敬慕。
美術繪畫課的教學除了學習線條、形體、空間、明暗、色彩和構圖等藝術、語言”之外,還要學習臨摹,寫生和創作等藝術的表現手法。例如靜物寫生課,不管是一瓶沐浴著陽光、擺在窗前的鮮花,還是隨意堆在桌上的肥碩水果;不管是一組閃耀著光澤的玻璃器皿,還是剛買回來的新鮮蔬菜,那生意盎然的色彩、情趣橫生的形態,都能人學生以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
人物頭像繪畫課,不僅使學生明白頭型的“八格”、五官的比例尺“三停五眼”,還要懂得“形神兼備”的意義。人像的美,并不是“濃眉大眼”或“櫻桃小嘴”等概念,關鍵是創造生活中有個性特征的感人形象。例如周思聰先生的肖像畫《老礦工》,極為生動地刻畫了一位從舊社會生活過來的老礦工的形象。在老礦工布滿班痕的臉上,可以看到這位煤礦工人的艱苦勞動的一生,然而他又是那樣善良,淳樸和敦厚。美術作品并不是以“像不像”“美不美”“好看不好看”為評價標準。教師應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對形象的感受、想象與思考,認識肖像畫的藝術美,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在美的感受中受到教育。
工藝課是一種帶有設計意識的藝術實踐活動。在美術課上學過色彩知識和造型規律,學生掌握這些形、色的審美常識,有助于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觀點,對于學生盲目追求流行時裝、奇怪發式的現象,有正確引導的作用,同時也有助于他們思想品德的提高。
另外,美術在開發學生智力發展中起著突出作用。根據科學研究,人腦的左半球分管抽象思維,右半球分管形象思維,許多復雜的精神活動是由大腦兩半球協同完成的。學生的文化課學習一般多用左腦思維,而美術課則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美術課的任務正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想象、創造等形象思維能力,特別是觀察能力。在繪畫課上,教師總是強調學生觀察、觀察、再觀察,由表及里的觀察,由近及遠的觀察,由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觀察。只有正確的觀察,才有正確的感知,也才能形成積極的形象思維,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概念的東西形象化,進而是邏輯思維的發展。這樣也就有利于多方面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發揮人腦的潛力。
美術課說課問題分析論文
一、什么是說課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為了提高美術教師的業務素質,在教學研究活動中,增添了一個新的課題——說課。什么是說課?我們認為,說課就是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在上課前向領導或者同行們闡述一堂課的教學設計及其理論依據。具體地說出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的分析和對教材的處理,包括教學程序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采用,學法上的指導等方面的觀點。說課是教師互相交流,共同切磋教學的一種好形式。它有利于推動美術教材教法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美術課堂教學質量。
二、說課說什么
說課的內容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一)說教材。說教材主要從教材的知識結構和教材的編排體系上說對教材的理解。主要從以下三點去說:
(1)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是什么,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以及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理由是什么。
美術課培養學生想象力論文
摘要:小學美術課是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啟迪智慧,陶冶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美術新課程標準》有指出:"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現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如何使學生在每一節美術課中表現出大膽的想象、創新,進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目標,值得我們每一位美術老師去研究與探討。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則中認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而現在很多人將兒童美術教育簡單的理解為教孩子"學畫畫",即由不會畫到會畫、由畫不像到畫得像。有一則這樣的事例:一位國內重點小學的學生,移民到美國,上第一節美術課,教師要求他們畫一顆圣誕樹,這位中國小朋友的畫技讓美國教師和小朋友都很驚嘆,因為他畫得太像了,跟墻上貼的一模一樣。可是當教師要求他自己創作一幅時,這位小朋友卻搞了半天也無從下筆。這位同學的美術水平在國內學校算比較可以。人家評價我們"中國小朋友臨摹能力強,但創造能力差。"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如下幾個因素。社會因素:人們習慣以"像不像"來評價孩子一幅畫的好壞,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的關系。教學問題:許多教師上美術課,因缺乏資料或圖省事只教學生臨摹作品。還有家長過早給兒童買來臨摹的畫冊,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往往是通過看、摸、聽、嗅等認識手段來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杰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當前美術活動中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提高其藝術修養,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
一、了解兒童,在生活中萌發想象意識
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識、科學定率、傳統觀念、道德習慣、規則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現實物象中的真實限制,決不是現實的機械翻版,因此教師不能以"像不像"來評價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評價。教師這次以"像不像"為標準,下次孩子們的畫就都會向"像"靠攏,喪失了想象力。教師在繪畫活動中,可嘗試提出疑問讓學生改變思路肯定他們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種僵化、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如畫《游太空》,可以先對學生設問:今天我們要到太空去遨游,你們準備怎樣上太空呢?請每個學生不要忙著回答,多動動腦筋,然后,將各自的想法畫下來。這時,就會發現有多種多樣情景:有的學生坐太空船;有的乘坐熱氣球;有的插上一對大翅膀飛去;有的用長長的天梯……總之,十個同學有十種獨特的想法,都是屬于他們自己的畫。通過教師對學生的繼續提問:那么,我們到了太空又看到什么了?他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并畫出了夸張、與眾不同的太空物象。教師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他們就一定會更加夸張,想象會隨之出現更加擴張。所以在繪畫活動中教師應多提問、多肯定學生,引導他們將現實的物象任意夸張、錯位、變形、組合、打亂、改動……從而萌發每個孩子的想象意識。兒童的想象潛力是巨大的,他們天真的童趣,獨特的想法往往給人新的啟迪。
二、利用大自然的活教材,啟發兒童的想象力
美術課導入環節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在新課改大潮的洗禮下,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整體素質的提高,優化了教學環境,使初中美術課教學呈現出一派蓬勃生機。當現代教學的方式在突破傳統,培養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一定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出現了片面追求新、奇、特,忽略課堂常規教學的現象。本文就此一現象進行客觀分析,就導課環節進行探討,以避免新課改的矯枉過正。
[關鍵詞]:初中美術課、導課、常規教學
美術教育,美術教學有很多功能,客觀的就其學科意義來說,我認為首先是一種常識性的工具功能。之所以這樣說,道理很簡單,如果連美術的基本常識都不了解,對美術的其它功能就無從談起。換句話說,對工具功能的問題沒有解決好,那么教育最重要的基礎也就沒有夯實。在沒有基礎的前提下去談審美教育和審美學習,對教師是在自欺欺人,對學生是在誤人子弟。
初中美術課經過課改大潮的洗禮后,從優化教學環境、提高教師素質、轉變教育理念、轉換課堂教學角色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美術課堂教學呈現出一派蓬勃生機。然而也正是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在對大連市初中近百位不同年齡、不同教齡、不同環境條件下工作的美術教師的調查中了解到,新理念、新方法使美術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也使一些教師盲目追求新、奇、特,忽略了常規教學的必要性,使美術課的教學偏離了學科教學的軌道。比如課程的導入環節,就需要作課教師在提高重視程度的同時去很好的進行研究。
導入是一堂課的初始階段,它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創新能力,提高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美術課應植根于生活,把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美化生活,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因此,對于美術教師來說就要獨具慧眼,將實際生活于美術課堂教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用生活作為載體,在課程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互相溝通的橋梁,讓學生沿著教師指引的這條“導入”的路去不斷地尋找美、發現美,引發學生從全新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去看待身邊的客觀世界,更深層次的去感悟事物,啟發、豐富想象力,并運用自己的藝術語言及藝術表現形式將“美”表達出來。由此看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無疑是一種“溝通”與合作的活動,沒有這種“溝通”就談不上教學。從這個意義上去分析我認為,說美術教學是一種視覺語言型溝通或視覺語言性活動,是對美術學科教學特征的最好詮釋。而導入正是體現實施這一特征的重要環節。
如何導入,導入又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小學美術課審美教育論文
一、培養學生發現美并應用于創造
美源于生活,藝術之美又高于生活,在小學階段首先要培養學生欣賞美,眼要看到,心中要想到,手才能創造。美是平凡的,和諧的,只要你有一雙美的眼睛,就可以發現。小學生對美的認識是直觀的,所以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升感受力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教學生用線來表現事物時,首先要讓學生感受線條的魅力,這種魅力正是來源于生活中的動物斑馬,學生通過欣賞斑馬等動物的圖片,內心產生一種美的享受,心中有了美的形象,再去表現會更容易一些,學生通過看感受到了斑馬的美,斑馬的美又表現在它身上的一條條線形花紋,那花紋就是線的魅力所在。除了從視覺入手,我還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觸覺,進行多感官的體會,通過眾多感官的訓練,提升學生的感受力,使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美,然后讓他們用不同的色彩表現出來,產生正確的審美能力。
二、激勵學生大膽想象,敢于創新
在小學階段,在選擇教學內容的原則中指出:“小學美術課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有利于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和假設,并有意識地啟發學生去思考。在教學《我們的社區》這課時,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社區哪些地方規劃得好可以借鑒,哪些地方你覺得還不完善,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整理規劃,通過組與組的競爭和互相學習,樓房的樣式越來越多,社區的建筑越來越豐富。學生的思維在一定的時間里可能會固定不變,通過組與組的互相觀摩和學習,拓寬了學生的思路變化,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時常讓學生分組合作,由一樣事物而引發各種各樣的創想,這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常常使他們的畫面異彩紛呈,別具一格。此外,在欣賞課、手工課上也可以鼓勵學生不以老師的范例為標準,自己大膽地想象創新。在學生創新的同時要不斷地調整學生和教師的思路,及時糾正學生的一些小偏差,在這些時候,我認為小組的合作是很重要的,可以帶動一些同學向積極方面發展,抵制一些不良的思想變化。通過想象,我發現了學生獨特的審美角度,我和學生共同創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美的世界。
三、正確看待學生的創作,形成正確的審美教育
美育是以真善美去凈化人們的心靈,包括思想感情、性格品質、道德情操、文化修養等。美育可以使學生提高正確判斷人類社會中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能力,使人的品格純潔化、高尚化,進而身心得到美化。在一次自由繪畫課上,一個學生畫了這樣一幅畫:一片湛藍的夜空中閃爍著無數顆小星星,一個孩子坐在月牙上,只能看到畫中孩子的背影。學生在評價作品時眾說紛紜,可是,我感覺雖然畫面簡單,卻給人一種意味深長,充滿無盡想象的空間。尤其是星空,點點星光若隱若現,讓人遐想無限,于是我引導學生打破日常生活中單一地把事物的形式歸于某一類的思考習慣,激勵學生樹立以自己的體驗和理解的情感模式對事物進行審美分類。并讓這名學生給同學們講了他繪畫時的心理想法,并鼓勵學生在創作中加進自己的心情變化或思想意識,美術課程以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力求體現素質教育,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系,使學生發展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品位。通過審美的方式教育人,感化身心,使之凈化、升華和提高。
學生美術課想象力培養論文
摘要:小學美術課是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啟迪智慧,陶冶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美術新課程標準》有指出:"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現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如何使學生在每一節美術課中表現出大膽的想象、創新,進而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目標,值得我們每一位美術老師去研究與探討。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則中認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而現在很多人將兒童美術教育簡單的理解為教孩子"學畫畫",即由不會畫到會畫、由畫不像到畫得像。有一則這樣的事例:一位國內重點小學的學生,移民到美國,上第一節美術課,教師要求他們畫一顆圣誕樹,這位中國小朋友的畫技讓美國教師和小朋友都很驚嘆,因為他畫得太像了,跟墻上貼的一模一樣。可是當教師要求他自己創作一幅時,這位小朋友卻搞了半天也無從下筆。這位同學的美術水平在國內學校算比較可以。人家評價我們"中國小朋友臨摹能力強,但創造能力差。"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如下幾個因素。社會因素:人們習慣以"像不像"來評價孩子一幅畫的好壞,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的關系。教學問題:許多教師上美術課,因缺乏資料或圖省事只教學生臨摹作品。還有家長過早給兒童買來臨摹的畫冊,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往往是通過看、摸、聽、嗅等認識手段來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杰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當前美術活動中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提高其藝術修養,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
一、了解兒童,在生活中萌發想象意識
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識、科學定率、傳統觀念、道德習慣、規則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現實物象中的真實限制,決不是現實的機械翻版,因此教師不能以"像不像"來評價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評價。教師這次以"像不像"為標準,下次孩子們的畫就都會向"像"靠攏,喪失了想象力。教師在繪畫活動中,可嘗試提出疑問讓學生改變思路肯定他們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種僵化、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如畫《游太空》,可以先對學生設問:今天我們要到太空去遨游,你們準備怎樣上太空呢?請每個學生不要忙著回答,多動動腦筋,然后,將各自的想法畫下來。這時,就會發現有多種多樣情景:有的學生坐太空船;有的乘坐熱氣球;有的插上一對大翅膀飛去;有的用長長的天梯……總之,十個同學有十種獨特的想法,都是屬于他們自己的畫。通過教師對學生的繼續提問:那么,我們到了太空又看到什么了?他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并畫出了夸張、與眾不同的太空物象。教師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他們就一定會更加夸張,想象會隨之出現更加擴張。所以在繪畫活動中教師應多提問、多肯定學生,引導他們將現實的物象任意夸張、錯位、變形、組合、打亂、改動……從而萌發每個孩子的想象意識。兒童的想象潛力是巨大的,他們天真的童趣,獨特的想法往往給人新的啟迪。
二、利用大自然的活教材,啟發兒童的想象力
美術課創新改革管理論文
實施新課程標準和使用新教材以來,如何進行美術課的改革,是擺在全體美術教師面前的最新科研課題。
我在小學執教十五年了。在傳統的美術教育中更多地注重學生的寫實性的繪畫造型能力。美術課以專業美術人員的造型能力為目標進行課程計劃,對觀察和表現都定了較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比例、透視、體積、明暗、構圖、質感、色彩等造型藝術的基本知識,還要做到能準確真實地描繪觀察對象。但這種教學方法用在兒童美術教育上,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其中造型技能技巧的難度,是理解力還不強的兒童難以達到的。它容易把兒童已有的藝術直覺、潛意識的藝術創作活動壓制下去,使兒童的藝術思維局限在某一特定的模式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傳統美術教育培養的學生,其創作出來的作品大多以簡筆畫、卡通形象居多,這就是明證。
從傳統教法到素質教育,從傳統教材到新的課程標準,在十多年來的兒童美術教育教學法中,我對兒童美術教育教學改革和實踐《美術課程標準》深有體會。我覺得,貫徹實踐好課程新標準,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提煉生活的能力上,讓學生逐漸嘗試學習作品的創作,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一、培養學生洞察生活的能力
生活是創作的惟一源泉。從人的心理發展過程來看,創作的過程就是對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的過程,沒有感知生活的基礎就不可能產生豐富的想象,創作便成了無源之水。兒童畫的創作過程無疑也是這樣。
兒童的活動是有限的,憑空想象、閉門造車是創作不出優秀作品的。我們應給予孩子更多更自由的活動和發揮想象的空間。
多媒體擴展美術課論文
在小學美術課運用多媒體教學,主要表現在教師課堂教學演示,學生上機操作兩種形式,這是一種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教學手段。那么電腦多媒體教學在哪些環節更能發揮作用呢?通過教學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美術欣賞。以往要上好美術欣賞課,需要搜集大量的圖片、幻燈片、錄像帶,在講課時需要大量的口頭講解,不少教師把上欣賞課視為畏途,學生對乏味的欣賞課也持不歡迎的態度。將電腦多媒體應用于教學,美術欣賞課的效果則大為改觀。只要教師擁有一臺多媒體電腦,把存有美術欣賞資料數據的光盤裝進光驅,當你欣賞經典著作時,鼠標一點,某個畫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紹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窺見作品的全貌,還可以放大局部進行觀察,學生身在課堂,卻能打破時間、空間、地域的界限,馳騁中外,跨越古今,在美術長廊中漫步,在想象空間飛翔,審美教育寓于潛移默化之中。
比如,我在設計五年級的《郵票設計》這一課中,搜集、制作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郵票欣賞資料,每張郵票有整體和局部的欣賞,以及郵票的設計構思,每張郵票有不同的動畫轉換,并配以優美的音樂,學生可以自己點擊,了解郵票的歷史背景。欣賞建筑藝術,不但可以用慣常的視覺方式欣賞建筑物靜止狀態下的形態或內部構造,而且可以做動感顯示,讓建筑物旋轉起來,欣賞建筑物的多個側面。學生有一種現場感、真實感,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間的建筑風格。至于欣賞美術的其他門類,如雕塑、工藝美術等,同樣是豐富而生動的。
多媒體光盤資料容量大,選擇性強,在學校里能用極少的空間建立一個美術欣賞圖書室。電腦多媒體教學演示直觀、生動、形象,圖形、文字、聲音相結合,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打破了“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
美術工藝設計。小學美術課中工藝課及設計課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加了。在工藝與設計基礎教育中,教師要做大量的示范,學生要做大量的訓練,由于這類教學內容的圖形,如各種幾何圖形的組合等,非常規范、嚴格,填色技巧很講究,因此范畫的制作或作業的完成都非常耗時費力。然而在電腦中進行圖形繪制、著色、編輯和修改,都非常方便、快捷,比如說傳統圖案中的單獨紋樣、二方連續紋樣、四方連續紋樣等在電腦中生成圖形都是比較容易的事情。平面構成中點、線、面等元素的構成,以及重復構成、漸變構成、發射構成、反轉構成等一系列構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電腦中顯示。在軟件中如果安裝了中文美術字庫,那么各種字體的選擇和使用,對字形進行位移、縮放、拉伸、傾斜、立體化、材質化等編輯處理,自然是得心應手,使人感受到,過去在平面設計中遇到的大量復雜的手寫美術字問題,終于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電腦美術設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對于造型能力、創造能力尚低的小學生來說,運用電腦設計可以彌補手繪基本功的不足,還可以加強創意、想象、欣賞、評論等能力的培養。
小學美術課情境教學論文
多媒體集形、聲、光、色、動、靜為一體,突破時空限制,可以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愉快地參與教學活動。教學實踐證明,在小學美術課中引入多媒體教學,可創造生動、活潑、愉悅、高效地課堂學習氛圍,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和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向一個更科學、與日俱增先進的方向發展。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探求新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開始是教師譜寫一首優美的教學樂章的前奏,是師生情感共鳴的第一音符。精心設計好這個“開端”,使學生從新課開始就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對于學生學習新知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美術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針對性的原則,根據新課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巧妙運用電教媒體,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如:我在教學《海底世界》一課伊始,演示一段展現海底世界的視頻影像進行欣賞,絢麗的色彩,變化無窮的神秘海底,以及優美的音樂,給學生的視覺、聽覺以美的享受,使課堂教學進入輕松、愉悅的氛圍,這樣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探究新知識奧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們帶著強烈地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始了新課的學習,為完成教學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達到了“課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學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再現情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掌握新知。
美術教材的重點、難點部分,教師可借助電教媒體,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再現情境,把教材、教師所講和學生思維融在一起,幫助學生開闊視野,積累素材,進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如:在教學《森林王國》一課時,我依據本教材中的知識點和重點、難點,用電腦制成的動畫情景:四季的森林以及大量的動物圖片欣賞,學生沉浸在對森林的無限遐想和神往中,情感處于最佳狀態,加入娓娓動聽的語言啟迪,從而解決了本課重點,突破了難點,并使學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愫的滋潤的同時,積極、主動地掌握了新知,開擴了視野,提高了他們的認識能力,為學生的繪畫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創設了有利的條件。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演繹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鞏固新知。
美術課導入方法論文
一堂課能否成功,導入是一個關鍵的因素。要想上好一節美術課,除按照大綱要求,鉆研教材,認真備課以外,還要開動腦筋精心設計一堂課的導入。力求在課的一開始就將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抓住,用獨特的導入方法激起學生的興趣。為此,筆者結合去年自治區美術教學能手評選中的競賽課,談談幾種較好的導入方法。
利用談話導入
談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最簡單的交流方式。利用談話,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從教師的談話中受到啟發和感染,從而引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如學習《繪畫日記》時,伊寧市十五小學奚澤霖老師是這樣設計導言的:“同學們都寫日記,日記能夠記錄當天發生的有興趣的或感受最深的事,那么,既然我們都會畫畫,為什么不能給日記配以簡單的畫面,使日記更直觀、更形象呢?”簡潔的一句話既點明了繪畫日記是在日記上配畫的課題,又以一個反問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想要嘗試的學習欲望。這時,教師板書課題———繪畫日記,接著,教師趁熱打鐵,利用實物投影放大文字日記和繪畫日記的范圖,讓學生觀察,讓他們說說,文字日記和繪畫日記有什么不同(前者只有文字,后者既有文字又有繪畫)?再問這些繪畫是干什么用的?學生會很快回答:“是為了表現文字內容的。”這時,教師小結:“文字日記與繪畫日記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表現和記錄每天發生的有意義的或重大的事情。但繪畫日記比文字日記表現得更直觀、更形象。”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繪畫日記的課題意思,而且通過范圖和啟發分析,加深了他們對繪畫日記表現特點的了解,從而讓學生產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愿望,為學好創作課《繪畫日記》打下了基礎。
利用想象導入
想象在美術課中用得較多,往往能啟迪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如在學習《想象畫———我飛起來了》時,奎屯市第四小學宋環老師是這樣利用想象導入新課的。上課一開始,教師先啟發學生:有一只小鳥在天空中飛呀飛,一副悠閑自得的樣子(教師頭戴小鳥頭飾模仿小鳥在空中飛翔的動作,以便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模仿興趣)。課堂氣氛開始活躍,學生的注意力被老師漂亮的頭飾和模仿小鳥飛翔的動作吸引了。教師問:“同學們,你們愿意像小鳥一樣在空中飛嗎?”學生爭先恐后地說:“愿意!”教師高興地說:“好!現在我們就來飛一飛。請大家慢慢地站起,伸出胳膊,閉上眼睛飛起來。”說著教師打開錄音機,配上輕松的音樂,在樂曲聲中教師有表情地朗讀:“在藍藍的天空中,陽光燦爛,霎那間,我長出了一對翅膀,像小鳥一樣在空中飛起來了。飛過天山,飛過草地,看到了家鄉的新面貌,有高樓大廈,有草原牧場,還有我們新建的學校。還有……”這時,學生的思維活躍,都急不可待地想表現自己。教師抓住學生的表現心理,鼓勵學生按順序接著發揮想象,說出自己飛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待多數學生一一說出自己豐富的想象后,教師讓學生慢慢地睜開眼睛,問:“剛才你真的飛起來了嗎?”學生回答:“是想象自己飛起來了。”教師說:“同學們說得對極了,這節課我們就來畫一畫《想象畫——我飛起來了》(板書課題)。這樣的導入,既創設了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又點明了課題,達到了導入新課的目的。
利用實錄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