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監督體系對教學質量的意義
時間:2022-12-20 04:56:20
導語:校內監督體系對教學質量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職業院校校內督教的實然狀態
高職院校的督教體系存在各類瑕疵。筆者認為,其中應重點關注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督教人員職能定位偏差提高督導工作的效率是學校行政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很多學校都聘請了不同背景的督教人員以監督和指導課堂教學,督教人員也確實試行了很多的方法,但督教人員對職能定位的偏差,影響了督教的成效。有的督導人員將自己定位為檢查人員,例行巡視課堂,很少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有的針對教學內容提出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希望任課教師能夠模仿這些方法和技巧。督教人員的主要任務是如何幫助任課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不是想方設法挑出缺陷,二者是相生而不是相克的。通過訪談,基本可以認定,有相當一部分督教對工作內容和性質定位不準確,督教工作仍存在傳統上“督大于導”的問題。
2.指標體系不合理筆者收集、整理了上海部分高職院校正在使用的督教人員對課堂教學的記錄。雖然樣本有限,也可以窺見一斑。督教基本采用評分表的形式。第一,部分高職院校指標體系缺乏科學性,對審核點定義不明確,評價過程中督教人員的個人經歷與喜好對評價結果影響較大,可能導致主觀性較強。比如,對于“學生掌握了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在沒有筆試或口試等考核的情況下,不同督教人員會給出不同的判斷;部分審核內容,過于表面化,評分結果一目了然。其次,督教審核主要集中在教學計劃的執行、教學秩序的規范、教學環節的全面等方面,但對于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度、教學內容的組織安排、教學方法和內容與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等方面的審核則缺乏關注。第三,審核指標主要集中在課堂教學一個環節,對于課前準備與課堂教學的結果缺乏必要的監控。比如,部分督教記錄顯示“是否有備課教案”,但對于因課堂教學情況發生變化,而導致的教案更改情況則缺乏跟蹤。第四,每所學校所有的督導使用統一的表格,沒有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進行督教內容的區分,不同專業、不同特點的課程在督教指標體系上雷同。總之,筆者認為,大部分督教記錄對課堂教學考核的內容之間缺乏足夠的關聯度,考核標準設置片面,不能對課堂教學效率做出完整公正客觀的評價。
3.缺乏即時信息反饋大部分學校采用二級或三級督教體制,即在主管校長與教務處領導下,院系層次為一級,教研室為二級,班級以學生為主體的評教為第三級,且基本為單向信息傳導模式。督教人員來自各個院系,接受教務處的行政領導。基本的督教流程是,督教了解課堂教學情況,填寫記錄表后與任課教師做簡單溝通,將記錄表上交教務處統計、備案。在此過程中,一級督教機構可能沒有將結果反饋給二級機構,一般情況下,二級機構也不會把督教信息反饋給一級機構,而三級機構的信息更是不能夠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及時的反饋與調整。最重要的是,沒有由相關部門和人員,共同分析總結收集到的督教信息的過程,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反饋,或者反饋的意見不具有建設性,只有問題,沒有可供參考的解決方案。另一個問題是,信息反饋不夠及時,比如一學期一次或一年一次,或者即使是在學期中間形成了一定的意見和建議,反饋到任課教師手中,也接近課程教學的尾聲,沒有充分的時間做出教學上的調整。導致的結果是,任課教師的小錯誤、小缺點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課堂教學中不斷重現,影響到一批又一批的學生。
二、從實然到應然的改革途徑
重構督教工作課堂教學指導的內容,需校內督導管理人員和督教人員轉變觀念,明確督教任務,理順督教關系。部分高職院校的督教實踐仍過分強調監督、檢查的功能,所以應盡量弱化督教人員的行政層級觀念,加強其引導、輔助的職能。比如,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可持續發展與崗位遷移能力變化帶來的新的教學要求等。導向工作是保證教學工作正確方向的重要職能,比如,人文素養的提升比專業知識更重要,但對學生人文素質提高的努力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需要長期地貫穿在每一門課程的教學活動中,而條塊分割的專業知識教學任務容易使任課教師忽視對學生人格素質的培養和影響,督教人員適時地提示與指導,則會幫助學生和任課教師,使教學活動的主體均終生受益。督教監控點的選擇直接關系到督教的質量成效。所以,為優化課堂教學質量,應將對教學內容與具體教學方法的指導作為督教指標體系的核心。督教人員在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指導時,避免隨意性的選擇,應根據督教人員自身的專業特長,與督教課程結合。
從專業課程內容的角度,充分利用督教人員的專業特長和執教經驗,有針對性和系統性地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組織等,與任課教師共同、深入地探討,以找到更適合高職學生特點的理論與實踐內容教學方法,比如新舊知識點之間如何銜接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新的理論內容如何引入可以讓學生更輕松的掌握,如何控制高職層次理論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如何利用學校現有資源進行教學實踐等,而不是一般性的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的淺層次說明。各職業院校可以結合督教人員和任課教師的要求,實行督教人員與任課教師“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或多對多”的導師制,以便在每一學期,每位任課教師都能夠在至少一門課程的教學中得到指導,而非蜻蜓點水、形式大于內容的監督。大部分高職院校應理順督教流程關系,充分利用各部門、各時期收集整理的課堂教學記錄情況,與激勵和約束機制結合,調動任課教師的創新能力,推動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而不是只將督教記錄整理備案、束之高閣。沒有經過分析、整理并被再利用的數據,是沒有價值的數據,不能被稱為信息;收集整理無用信息的過程也就毫無價值可言。
三、結論
在高等職業教育大眾化階段,生源質量的改變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以質量求生存,加強內涵建設,是高職院校發展的戰略重點。只有切實抓好每一節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才可以提高職業教育的社會滿意度,形成對職業教育的認可,產生應有的社會效益。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可以作為提高整體教學質量的起點。各職業院校已建立的督導隊伍的高效運作可以保證整體教學質量的目標贏在起點。
作者:程欣然單位:上海立達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試議大學數學中的計算機
- 下一篇:藥理學教學變革計策研究
精品范文
5校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