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勞動實踐基地實踐內容范文

時間:2024-03-28 18:12: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校內勞動實踐基地實踐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校內勞動實踐基地實踐內容

篇1

【關鍵詞】農業高校 實踐教學基地 管理機制

我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在知識經濟時代,社會要求高校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多的高素質、復合型、創新性人才。因此,高校應改革人才的培養模式,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高校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是教學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科研重要基地,是培養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人才的重要場所。加強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與管理,積極研究并探索新形勢下的建設模式及運行管理機制,建立有利于21世紀人才培養、功能定位明確、設施先進和機制靈活、管理科學規范的高等農業院校校內實踐教學基地顯得尤其必要,對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基地的作用,滿足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和職業培訓的需要,提高基地建設的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筆者通過對江西農業大學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調查和分析研究,對農業高校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及運行管理機制作一探討。

一 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江西農業大學是一所地方高等農林院校,多年來,學校一直重視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經過連續多年投入,形成了農業科技園、園林花卉、動物生產與繁殖、生物工程、食品工程、機械工程等一批類型多樣具有一定規模和特色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食品工程基地——南昌三康食品廠,通過了國家QS認證,具備配套生產設備,能夠承擔教學實習、專業勞動、科研中試和人員培訓等任務,并為市場提品,是集教學、科研、生產、培訓四大功能為一體的實踐教學基地。農業科技園擁有大面積的生產實驗田和省級作物品種改良基地,堅持教學、科研、示范、生產相結合。生物工程基地擁有4000多平方米的現代生物技術實驗樓和中試樓。中試樓擁有50~1000 L全自動不銹鋼發酵罐8套及與其配套的下游工程設備和檢測設備,不僅滿足了教學實習和科學研究的需要,還能進行中型規模的發酵試驗。園林與藝術學院的花卉盆景實訓基地設有組培室、花卉繁育室、栽培室和盆景園等。技工實習基地配有數控車床、電火花成型機、線切割機等先進的車、銑、刨、磨、鉆、焊設備,能夠滿足教學實習和崗位培訓的需要。江西農業大學校內實踐教學基地自建設以來,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提高學生實踐技能作出了較大的貢獻。近年來,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社會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的提高,以及傳統實踐教學模式的影響等,校內實踐教學基地難以滿足新形勢下人才培養需要,并存在以下問題:(1)建設指導思想和規劃功能定位不明確,對基地主要職能的認識還有一定的偏差;(2)投資來源單一,投入不足,設備配套率低,裝備技術水平相對落后,沒有形成良性循環;(3)進入基地的教學和科技人員少,安排學生生產勞動和崗位培訓較少,在提高學生實踐技能上發揮作用有限;(4)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對外技術服務少,忽視經濟效益,基地日常維持經費緊張;(5)缺乏管理機制創新,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水平低。缺乏規范的基地管理制度和評價考核體系,沒有充分發揮基地的作用和調動相關部門的積極性。

二 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指導思想和功能定位

1.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必須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課程實驗、教學實習、專業勞動、生產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參與相關的課題研究和社會實踐等。多數實踐教學環節是在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完成。校外基地建設只有建立在技術合作、優勢互補和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才能長久穩定。當前,校外基地建設由于多方面原因越來越難,企業積極性不高,校外基地多數為臨時和短期的,不穩定,實踐教學質量也不高。因此,必須提高加強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認識,明確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是實施教學環節的基礎設施,依托實踐教學基地進行實踐教學,使教學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技術與工程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專業基本技能、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勝任日后的工作崗位。

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目的是服務于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功能,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是學生實踐教學環節的載體,科技成果轉化的平臺,對外培訓和技術服務的窗口。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必須堅持教學質量與辦學效益并舉,達到二者和諧統一,形成良性循環。

2.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功能定位與類型

地方農業高校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功能定位是:承擔相關專業學生的專業勞動、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實施和相關科學研究、中型試驗、崗位培訓任務,以及生產社會需要的產品,努力創造經濟效益。農科基地還要承擔農業科技示范以及青少年素質教育任務,利用學校人才和技術的優勢,實現基地設施現代化、品種良種化、栽培規范化、技術先進化、環境園林化,成為展示農科院校的辦學特色、學術水平和科技成果的重要窗口,將農科基地建設成為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科學試驗、科技示范、現代農業觀光旅游的重要基地。

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功能定位要準確,要有所側重,不能搞大而全或小而全。基地建設要注重近期和中長期規劃,強調專業化和設備的配套性與先進性,提高投資效益,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實境專業勞動和崗位培訓。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要按照遵循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則,本著建設和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原則,緊密聯系行業企業,不斷改善實習和實訓條件,積極探索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新模式。

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根據其功能定位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1)生產型基地。生產型基地具有獨立法人和經營資格,其建設主體多元化和籌資方式多樣化,可由學校、企業或校企聯合設置,采用市場化運行機制。生產性基地的設備與企業生產設備一致、實訓過程與生產過程一致,基地具備生產市場產品的條件。同時,基地還可以承擔教學實習、科研中試以及技能培訓的任務,承擔社會培訓和技能鑒定,成為高級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使基地真正具有生產、教學、科研和培訓功能。在滿足實踐教學需要的同時創造經濟效益,實現基地運行的良性循環。(2)科研中試型基地。以學科的研究基礎或優勢為基礎,建成開放式工程研究中心。主要功能為科學研究、中型試驗、技能培訓和對外技術服務。學生參與項目科學研究,以基地為依托,科研項目為載體,培養學生的科研技能和創新能力。(3)教學實習型基地。主要承擔課程教學實習、技能培訓和專業勞動,基地具備企業生產的設備、工具、環境,可以模擬生產過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相關的實踐教學任務。

三 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模式與運行管理機制的探討

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模式與管理機制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其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如何實現建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引入市場管理機制,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如何加強基地建設立項和規劃論證,明確功能定位,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如何建立評價考核體系,積極吸納學生進入基地生產實訓,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在完成對學生實訓任務的同時,如何主動面向市場、生產市場需要的產品、對外開展技術服務、創造經濟效益、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等。

新形勢下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不斷探索新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模式與運行管理機制。在保證實踐教學的前提下,能夠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以保證基地的設施能夠長期地維護使用和持續發展。針對當前人才培養的要求、市場經濟環境以及地方農業高校辦學經費的相對緊張等情況,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模式與管理機制應根據功能定位的不同而靈活多樣。

篇2

[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模式實踐教學體系

[作者簡介]于桂林(1966-),男,江蘇泰州人,泰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人文科學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從事旅游教育教學研究。(江蘇泰州225300)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09-0172-02

人才培養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對人才培養目標、內容、培養方案、培養規格、學制及教學過程等諸要素的有機組合。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就是根據酒店、景區、旅行社等旅游企業的崗位及崗位群的要求設置專業培養計劃,制定專業教學內容,構建課程體系。同時,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突出實踐教學,做到理論和實踐雙體系教學。所謂“2”主要是指前兩年,學生在校以理論課程學習為主,輔以校內實訓和生產性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所謂“1”主要是指后一年,學生在旅游企業頂崗實習,并在實習中完成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實踐性教學體系的構建在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中,顯得非常重要。

一、建立多元的實踐教學形式

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實踐教學由校內、外實踐教學兩部分組成。校內實踐教學形式主要有校內實訓室“操練型”實習、校內“生產型”實習以及校內第二課堂學生的自主實踐。校外實踐教學形式主要有企業“認知型”實習、企業“頂崗型”實習以及校外學生的自主實踐。在時間安排上,第一學期主要進行校外“認知型”和校內實訓室“操練型”實習,第二、三學期主要進行校內實訓室“操練型”實習,第四學期主要進行校內實訓室“操練型”和校內“生產型”實習,第五、六學期主要進行校外“頂崗型”實習。

1.企業“認知型”實習。學校組織學生到飯店、旅行社、旅游景區等旅游企業參觀學習,由旅游企業的專家介紹旅游企業的基本情況、崗位設置及工作流程、行業職業道德、企業文化建設等,幫助學生形成旅游職業的真實認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情感、職業態度以及對旅游專業的認同感,指導學生制定自己的職業規劃。

2.校內實訓室“操練型”實習。根據旅游管理專業職業技能訓練的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在導游實訓室、形體訓練室、語音室、旅行社實訓室、前廳實訓室、餐飲實訓室、客房實訓室和茶藝實訓室等校內實訓室進行“操練型”實習。學生在“仿真”教學環境中,通過反復操作和練習,認真練好基本功,為頂崗實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校內“生產型”綜合實習。學生在校內營業性的旅行社、飯店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相關崗位上進行綜合實習,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把實訓室中掌握的技能、技巧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同時,通過實習,查漏補缺,發現問題及時補課。進行嚴格的考核,合格者方可參加企業“頂崗”實習;不合格者,可利用暑假、寒假以及雙休日等業余時間,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4.企業“頂崗型”實習。學生在旅游企、事業單位等實習基地的相關崗位上從事真實的工作,在企業師傅的指導下“頂崗”實習。學生在“頂崗”實習中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根據《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規范》,在企業師傅的指導下在相關崗位“輪崗”。如在旅行社實習的學生分別在導游、前廳接待、計導、總經理助理等崗位上輪崗實習;在酒店實習的學生分別在前廳接待、餐飲服務、客房服務、大堂經理助理等崗位上輪崗實習。另一方面,作為企業的一員,他們要以企業員工的標準要求自己,培養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5.學生自主實踐。根據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相關的具有職業場景的各種社團組織,如導游服務社團、酒店服務社團、茶藝表演隊、禮儀服務隊等,并聘請專業教師進行指導。校、系教務科、學工科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職業培養、專業技能競賽等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參加省、市導游大賽等,以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

二、建設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實訓、實習指導教師隊伍

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中,組織實踐教學的實訓、實習指導教師是關鍵,他們既是教師,又是師傅,在高職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必須建設一支具有相關工作經歷、具有高水平實踐教學能力的實訓、實習教師隊伍。

1.旅游企業師傅“教師化”。聘請旅游主管部門的領導、旅游行業專家、旅游企業的高素質導游員及中高級管理人員等擔任兼職教師。但在他們任教之前,需要組織學習教育學、心理學 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讓他們掌握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教學藝術,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2.學校專業教師“企業化”。學校專業教師一般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旅游企業工作經歷。學校要采取相應措施,定期安排專業教師到旅游企業掛職,了解旅游企業最前沿的信息,了解旅游企業的工作流程,掌握旅游企業相關的操作技能,提升專業教師的技能水平,提高專業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建立“仿真型”的校內實訓、實習基地和“緊密型”校外實習基地

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中,實訓、實習基地是實踐教學的基礎,建立“仿真型”校內實訓、實習基地和“緊密型”校外實習基地是培養高職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保證。

1.“仿真型”校內實訓基地的建立。學校根據旅游行業的實際需要,建立相應的“仿真型”校內實訓、實習基地,以營造一個“仿真”的職業氛圍,讓學生在仿真環境下,按照旅游企業崗位群對技能的要求,進行技能操作訓練。導游方向可設立模擬導游實訓室、模擬旅行社實訓室、形體訓練室、語音室等,酒店管理方向可設立模擬總臺實訓室、模擬餐飲實訓室、模擬客房實訓室等,景區方向可設立模擬旅游景觀實訓室等。

2.“生產型”校內實習基地的建立。學校根據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要求,在校內建立營業性的旅行社和旅游飯店等“生產型”實習基地,以生產經營帶動校內實訓。校內“生產型”實習基地具有雙重身份,對外是旅游企業,作為企業法人,要遵循企業運行的規則,面向市場開展相關的經營活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對內是實踐教學的實習基地,要遵循實踐教學的規律,營造一個“準真實”的職業氛圍,讓學生在“準真實”的環境中綜合實訓,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3.建立“緊密型”的校外實習基地。校外實習是學校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途徑。校外實習基地則是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訓練、職業素質培養的重要場所。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是彰顯高職院校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為此,高職院校都積極與旅游企業廣泛合作,建立了一批校外實訓基地。但這些實習基地大都是“松散型”的,往往是校企簽訂協議多,真正運行少;在校企合作真正運行的旅游企業中,又以作為勞動力頂崗實習多,真正按培養目標讓學生輪崗實習并給予指導的少。因此,要建立“緊密型”的校外實習基地,校企雙方不僅要簽訂協議,還要根據培養目標,明確校、企雙方的責任,校企雙方共同做好校外實習基地的教學和管理工作,讓學生真正地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頂崗”實習。

四、建立高效的實踐教學管理體制

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中,建立高效率的實踐教學管理體制是做好實踐教學工作的前提。系部成立“旅游管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由主管教學的主任、旅游主管部門領導、旅游行業專家、旅游企業專家、旅游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組成,主要負責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并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下設實踐課程體系研究指導辦公室,主要負責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調整及實施。實踐課程體系研究指導辦公室由校內實訓指導小組和企業實習指導小組組成。校內實訓指導小組由校內專業教師組成,負責校內實訓課程的開設、實習教材的選定及開發、實習流程的制定、實習成績考核的方式等。企業實習指導小組由實習企業師傅、學校帶隊老師和學校天空教室輔導老師組成,負責制定頂崗實習的具體方案、流程以及考核辦法。形成旅游管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實踐課程體系研究指導辦公室―校內實訓指導小組、企業實習指導小組的三級實踐教學管理體系。這樣的三級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流程短,環節少,各節點分工明確,職責具體,可操作性強,效率高。

五、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中,科學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做好實踐教學工作的保證。

1.建立實踐教學各環節管理制度。為了規范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行為,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在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在校內實訓室“操練型”實習中,制定《導游實訓室管理制度》《形體實訓室管理制度》《語音室管理制度》《餐飲實訓室管理制度》《客房實訓室管理制度》和《茶藝實訓室管理制度》等。在校內“生產型”實習中,制定《旅行社綜合實習管理制度》《酒店綜合實習管理制度》等。在校外“頂崗型”實習中,制定《旅游管理專業頂崗實習規范》等。

2.建立實踐教學督導及反饋制度。一方面,實踐課程體系研究指導辦公室定期對校內實訓進行督導,檢查專業教師的實習教案、指導水平、教學效果等;檢查學生實訓態度、實訓水平以及遵守實訓室管理制度的情況等。對校外實習進行督導,檢查企業師傅指導學生實習的方案實施情況、指導水平、實習效果;檢查學校帶隊老師對學生實習指導、日常生活等方面的管理情況;檢查天空教室教師批改作業的情況等。另一方面,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評教活動,通過填寫“實踐教學質量評價表”,了解學生對實踐教學條件、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方法、指導教師實踐教學態度和水平等方面的意見,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去,充分發揮其教學主體作用。發現問題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相關部門及時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確保實踐教學的質量。

3.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考核體系。(1)校內實訓考核體系。實踐課程體系研究指導辦公室根據旅游企業崗位要求,制定《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校內實習考核細則》。實習指導老師根據細則對學生進行量化考核,考核合格方能參加頂崗實習。(2)校外實習考核體系。實踐課程體系研究指導辦公室根據旅游企業崗位要求制定《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考核細則》,由旅游企業的師傅和學校的老師共同考核。旅游企業的師傅對學生在各個崗位上的業務進行量化考核;天空教室輔導老師對學生的天空教室作業完成情況進行量化考核;帶隊指導老師根據學生在企業的出勤情況、工作表現進行考核。定期將學生的三項考核成績交給實踐課程體系研究指導辦公室匯總,成績合格者,方可進行畢業設計或撰寫畢業論文。

4.建立多元實踐考核方式。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中,以崗位需求作為質量考核標準,強化過程考核,建立考核評價體系。主要采取現場模擬與操作、面試、同學評價、指導老師評價、對項目作業、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解 決實際問題的評價等多元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實踐進行考核評價。重點考核學生解決分析問題、實際問題的能力,把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引入到對學生關鍵能力的評價指標中,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對學生進行評價,并及時把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本人,促進其不斷改進和提高,以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

六、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

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教學體系涉及學校、企業、師傅、教師和學生等多方的利益關系,因此,要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協調各方的利益關系,實現多方共贏,才能保證實踐教學體系的持續運行。

1.學校以服務與企業合作。學校要結合旅游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將人才資源優勢和企業生產要素緊密結合起來,為企業提供職工培訓、企業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等服務。如為企業進行員工培訓、旅游產品開發、企業形象包裝等。學校還可適當調整教學計劃,以學生見習方式幫助旅游企業解決旺季員工短缺的問題。此外,學校在業務上要適當傾斜于建有實習基地的旅游企業,如教職員工的假期旅游、學校的相關餐飲、住宿等業務,同等條件下應優先考慮。

2.企業以崗位與學校合作。在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中,企業要提供相關的實習崗位為學校服務,讓學校根據需要,選擇業務精、責任心強的師傅擔任學生的實習指導老師,并成立企業實習指導小組專門負責實習指導工作,把實習學生當做自己的員工進行培養。

3.學校給予企業師傅津貼。在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中,企業的師傅為指導學生付出辛勤的勞動,學校要給予相應的津貼,以提高企業師傅指導工作的積極性。

4.企業給予學生勞動報酬。學生在旅游企業頂崗實習,一方面,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到生產實踐中,在師傅的指導下,獲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工作經歷,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另一方面,學生頂崗實習,也為企業完成了一定的工作量,企業要根據學生的工作業績給予相應的勞動報酬,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學生學習、生活的部分開支,減輕家庭負擔,還能提高學生頂崗實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工作的熱情和對企業的熱愛之情。

綜上所述,高職旅游管理專業“2+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應從多元實踐教學形式、實訓、實習指導教師隊伍、校內“仿真型”校外“緊密型”實訓實習基地、實踐教學管理體制、質量監控體系和保障體系等方面構建實踐教學體系,以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職業技能和職業拓展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普禮,王曉江,梁熠葆.高職院校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與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0(36).

篇3

關鍵詞:中職教育;實訓基地;建設探索

中職教育是培養具有一定專業理論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富有創新精神、開拓精神的應用型人才。中職學生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的實踐過程主要是在實訓基地中完成。實訓基地建設分為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也可稱為“實踐教學工程”。作為中職教育核心的基礎保障,實訓基地建設直接影響到中職學生的技能儲備,是目前中職學校發展的關鍵。

一、目前中職學校實訓基地建設面臨的難題

(1)校內實訓教學基地建設資金短缺。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但實訓條件滯后成為制約中等職業人才質量提升的突出問題。受學校辦學資金不足的影響,改進或新建校內實訓基地的數量有限。一方面,學校在實訓基地建設的資金投入方面缺乏長遠的統籌規劃,在資金的投入和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另一方面,專業課程教學實驗所需資金數量較大,但經費來源途徑單一,籌措資金難以滿足教學實驗所需。

(2)校外實訓基地亟待拓展。雖然部分合作企業能夠提供一定數量的實習崗位,但合作的企業數量有限且服務項目數和業務量較小,能夠組織學生參與企業工作性實訓的時間和人數有限。究其原因,在于教產合作與校企合作還缺乏更廣闊的思路和能夠提供借鑒的經驗。學校的主觀愿望與企業的客觀需求還不能夠達到協調。因此,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往往是學校熱情很高,企業的參與熱情較低。

(3)實訓教學基地管理制度需進一步完善。目前,各中職學校普遍重視實訓教學基地的建設,投入大量的資金提高實訓教學的硬件條件,使得學生在教學觀摩中受益匪淺。但與之相應的實訓教學基地管理制度的建設還相對滯后,并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完善的與目前實訓教學基地建設有機結合的管理制度,從而影響了實訓教學基地的正常運轉。

(4)實訓基地功能不健全。目前很多中職學校已建有實訓基地,但實訓項目及內容缺乏典型性、遞進性和系統性。實訓內容缺乏統籌,不能體現與工作過程的協調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對實訓基地建設的定位層次不高、目標確定不準;學校缺乏依據市場變化及時開發實訓項目、依據企業運營規律組織實踐教學的能力;實踐教學方法以灌輸為主,學生在實訓基地里的操作被認為只是一個簡單重復到熟練的過程,而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職業素養的養成;實訓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實踐技能弱,不能有效指導學生進行實訓。

二、中職學校實訓基地建設的途徑

(1)校內實訓基地進一步切合實際生產。實訓基地的建設除了重視硬件設備的建設,還應注重職業環境的營造,使實訓過程具有專業基本技能的仿真性。建設具有仿真職業訓練環境的校內實訓基地,學生可以按照未來專業崗位的技能要求,進行實際操作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遵循一切以實際生產為出發點、以工作任務為核心組織教學。通過該方法,學生逐漸體會企業完整的工作過程,提高對所從事的工作的領會,從而基本掌握實際生產中各項工作任務的理論知識基礎以及實際操作技能。

(2)依托行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有助于學生與社會接軌,有助于學校隨時掌握人才市場變化規律,從而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學校應該與各行業內知名企業合作,共同建設校外實訓基地,這樣不僅解決了企業的用工需求,更為校外頂崗實習創造了優越的條件。同時,邀請各企業生產負責人和技術骨干參與學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課程開發以及實訓教學工作,使教學與企業生產聯系更加緊密。在學生實習過程中,企業擇優錄取,進而為企業帶來新鮮血液。

(3)結合學校和企業優勢,系統化建設實訓基地。校企共同制訂實訓基地建設的整體規劃。學校與合作企業根據學校發展、人才培養模式等要求對實訓基地建設制訂出整體的規劃,分步驟、分層次地組織實施,力求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功能互補,結構合理,長效發展。學校可根據典型實訓項目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引進企業共建校內實訓基地,按項目、分層次組織實訓,鼓勵技能熟練的學生參與頂崗并獲得勞動報酬,作為學校勤工儉學及企業助學的方式。

實訓基地在保證學生實訓教學工作正常進行的同時,更要注重社會效應,利用先進的硬件設施資源和強大的師資隊伍的支持,擴展社會服務,為社會和企業提供各種職業技能培訓,為民眾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使實訓基地成為中職學校與社會溝通和交流的橋梁。

(4)建章立制規范實訓教學各環節工作。應進一步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完善實訓教學管理體制,使實訓教學有章可循;強化過程管理,從學生參加實訓到實訓報告的完成,從實踐課題的選定到實訓過程的指導監督,都要嚴格管理,規范運作;鼓勵教師優化實訓課程,不斷更新實訓內容,積極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踐,學生獨立完成實訓操作和實訓報告。

(5)強化實訓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教育教學的靈魂,只有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技能過硬的學生。職業學校應采用多種形式加強實訓基地師資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強大的具備“雙師”素質的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師團隊。

(6)結合職業技能鑒定最大限度發揮實訓基地的作用。職業技能是按適應職業崗位群的職業能力要求來確定的。省邢臺現代職業學校通過實訓教學與職業技能鑒定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學生在校期間,可獲得3~5個勞動部門所核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從而大大強化了學生適應工作的能力。

總之,中職學校要完善提升實訓、實習條件,就應與行業、企業建立緊密的聯系,建設校內工學一體的實訓基地。通過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建立學校與企業之間穩定的協調信任關系,形成產教結合、校企合作、互惠雙贏的良性循環,形成完整、系統的人才培養格局,從而提升教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安喜.關于中職學校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J].現代農村科技,2012(15)

[2]梁文宇.中職學校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探討[J].廣西教育(C版),2009(6)

篇4

關鍵詞 校內實習 過控專業 實習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16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e at domestic college,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dilemma and causes faced for practice carried out-of campus and the problems that existed at the practice carried in-campus. So it ha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ome new thinking,they are based on the conditions of in-campus and aided by the extracurricular enterprise , this kind of pattern is multiple forms complementary of practice that are changed from the former form that was mainly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into the forms that are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schools, different majors and departments. By the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specialty of process equip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and scientific arrangement of the internship process and content, m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campus internship conditions, can achieve cooperation and school cooperatio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Keywords school practice; Specialty of Process Equip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0 前言

高等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實習是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轉化過程,是理論教學的繼續、深化和檢驗。該環節一般包括認識實習、課程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抓好實習的建設和管理,為學生提供更完善、更優化、更有吸引力的實踐環境和條件,是實現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和途徑。

二戰以后,發達國家通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建立實習基地,有力地促進了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對提高國家經濟的發展速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近十年來,我國高等學校也紛紛建立起相應的實習基地,有同產業運作相對應的模擬仿真校內實訓基地,有校企聯合辦學的校外實習基地,這些實習基地的建立,不僅使現代大學的教育職能更加完善豐富,集教學職能、科研職能以及社會服務職能于一體,而且也推動了高等教育的創新思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變化,實習基地的建設也在發生著變化,本文以校內實習基地為重點,以機電學院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的學生為對象,探索當前如何應對新的改革形勢的挑戰,著力尋找一些靈活有效、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方法和途徑。

1 高校實習現狀分析

20世紀90年代以前的計劃經濟時代,工科院校傳統的實習方式都是在校外實習企業中進行,吃住在生產企業,與工人師傅們同勞動、同生活,少則幾個星期,多則幾個月,學生們深切體會了企業生產、生活情況,若遇上工廠大修,學生們還可深入設備內部了解詳細構造。近年來,由于市場經濟體制的變化,許多國有企業實現了公司股份體制改革,計劃經濟時代的實習條件已很難再現了,就校外企業來說,企業為了求生存、圖發展,紛紛把重心轉向各自的生產和經營上,對接受校方實習等服務性的工作逐漸淡化;一些企業有嚴格的企業管理和生產安全規章制度,如嚴禁外來人員進入廠區,如此等等使學生的校外實習條件受到限制,于是許多學校把目光紛紛轉向校內,創建各自的校內實習基地,就目前各校校內實習基地形式來看,主要有:(1)實驗室形式;(2)模擬仿真系統;(3)校辦實習工廠。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大多取得了一定成績和效果,但從長遠來看,仍存在一些不足:

(1)實驗室形式,大多各自為政,沒有有效地加以聯合利用。(2)模擬仿真形式,大多只能提供小型設備實踐要求和簡單演示,大型化的設備及生產線還有待開發;模擬仿真的實踐環境和氛圍還不夠逼真,與實體企業的文化、生產、管理等諸多環節有較大差距。(3)校內實習工廠,大多停留在最基礎的實踐環節如金工實習等方面,而且從全年的運行來看實習工廠有很多閑暇時間,還有很大的開發潛力。(4)校內實習基地大多處于為本校學生提供實習服務,為外校提供場所、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包括接受企業人員的進修、培訓或旁聽,以達到資源共享的方式還有待挖掘。(5)校內實習基地的實習經費不足等問題。

90年代以前,尤其是改革開放初期、恢復高考以后,一批批大學生紛紛培養起來,正好彌補了當時國有企業技術人員的大量空缺,企業敞開大門,求賢若渴,為大學生提供了大量實踐機會和場所,對大學生來說,這些條件無疑是個難得的機遇,但是同時,也不能不看到,當時的技術條件和技術水平也需要學生們深入現場,實際操作才能理會得清楚和深刻,進入21世紀,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人們提供了更為現代、寬松、便捷的學習環境和渠道,現代技術的了解更加快捷、準確。另外,隨著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人們的就業結構也從農業人口為主、工業人口為主向從事信息相關工作為主轉變。因此,雖然校外企業實習條件縮減了,但校內條件和其他條件在變化,如何有效地利用它們,努力開發校內資源并進行資源優化組合,具有較大的實際意義。

2 校內實習的改革探究

本文以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以下簡稱過控)專業為對象,針對目前國內高校的校內外實習現狀和困境,立足于校內條件,適時兼顧外部環境,對高校實習環節進行探究,著力尋找既切實可行、又經濟有效,并能應對各種壓力的方法。

2.1 圍繞專業特點、有的放矢

過控專業的專業學位課程,主要有過程流體機械、過程設備設計、過程設備焊接、過程設備控制等。化工過程裝備一般分為化工機器與化工容器兩大類,俗稱動設備與靜設備。化工機器類主要是流體輸送設備,如泵、壓縮機、輸送帶等帶有運動構件的設備,這些設備多是機加工產品,加工精密,內部構造復雜,細小零件多,裝配要求高,但體積一般不大;化工容器類主要是完成介質的分離、儲存、反應、換熱等工藝過程、無傳動構件的罐體設備,這些設備多為焊接產品,制造工序多,容量從幾升到幾百立方不等,類型繁多,很多容器還帶有壓力且裝易燃易爆、有毒介質,有一定的危險性。針對該專業特點,過控專業目前的實踐教學環節也分兩大部分進行,機器類實習和容器類實習。

2.2 合理調整實習時間,分階段進行

一直以來,過控專業或其它工科專業的生產實習或是畢業實習都是一次性(一般為四個星期)完成,而且均安排在大四一學年,生產實習安排在大四上學期開始之前,畢業實習安排在大四下學期開始前,事實上,專業課程的學習一般從大三下學期已經開始。另外,學生到了大三學期,已在學校度過了兩年有余,許多學生開始出現疲乏厭倦的情緒,學習主動性和熱情明顯減低。

為保證實習效果,也為了后續理論課的有效進行,在時間的安排上,我們做了合理調整,將四星期的生產實習分兩個階段,前兩個星期安排在大三下學期開課之前,后兩個星期安排在大四上學期開課之前,前后相差半個理論課學習的學期。

由于專業理論課的學習從大三下學期開始,而且為了及時糾正學生的學習態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重新找回往日的學習狀態,從今年開始,我院的生產實習就按照以上兩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前兩個星期)安排在校內完成,實習內容為校內機器類拆裝,正好對應專業內容的一大部分。第二階段(后兩個星期)實習主要針對容器類部分,有條件的可安排在校外企業,或校內創造環境開展實習。

如此分階段進行,效果明顯改觀,前兩周校內拆裝實習,由于學生們初次接觸實際化工機器,生動活潑,而且可以動手拆裝,學習熱情開始提升,興趣重新激發,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后續專業理論課的教學課堂,到課率明顯提高,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們樂于學習。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和實際操作經驗,又經過半學期的專業理論課的學習,一些同學已能提出比較深刻的專業問題,思維敏銳,實習目的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清晰具體,為后兩周的企業現場實習做了充分的準備。

2.3 挖掘和開發校內實習條件,滿足專業實習要求,實現校內合作

2.3.1 校內拆裝實習基地建設

為了應對當前校外的實習壓力,高校應該努力開發校園環境,著力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實習條件,滿足專業實習要求。我院的校內拆裝實習基地建設就是一個成功實踐。

根據化工機器的特點,如:都有運動構件,一般零件多、內部結構復雜,精確裝配而成,但體積較小,可以拆裝,我院特在學校校園內專門建立了一座校內拆裝實習基地。該基地建筑總面積約1000平米,分上下兩層,共有三個區域,拆裝區、貨架區、模型區。圖1為單層平面布置圖。

拆裝區是最主要的區域,上層有8個拆裝工作臺,分別放置不同類型的小型化工機器,如單級離心泵、多級離心泵、濃漿泵、隔膜泵、制冷壓縮機、水環壓縮機等,下層也有8個拆裝操作區,就地分別放置稍大一點的流體機器,如小型空壓機、雙吸水環真空泵、羅茨鼓風機等,這些機器大小適中、重量合適,非常適合學生們拆裝。稍大的設備配有小型葫蘆和叉車,按每個區域安排5人,整個基地可同時接待至少兩個班的學生。貨架區為剖面機器,對拆裝區的主要機器,都提供了與成品完全相同的但已剖開的機器,并涂以明亮的色彩,琳瑯滿目,學生們在拆裝過程中可以對照剖面機器,了解內部零部件裝配情況,正確拆裝。模型區主要是一些特殊機器模型,它們不僅可以運轉,而且可以組成簡單的工藝流程,并有一定的趣味。由于所購置的設備大多是企業換下的報廢機器,價格低廉,但零部件完整,很多還可運轉,性價比較高。拆裝現場主要設備還配有醒目的拆裝步驟、要求、工作原理、使用工具等,對于無法運轉的機器,實習老師隨時攜帶有電腦進行多媒體現場展示。

在拆裝過程中,學生們不僅詳細了解了各種化工機器的內部結構,零部件構成,工作原理,應用范圍及特點,而且也熟悉了各種機器的拆裝過程,學會了各種拆裝工具的使用。為了訓練學生現場測繪及徒手繪圖能力,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拆裝過程中,我們還要求學生邊拆裝邊測繪,并繪制測繪圖,邊拆裝邊思考,找問題查資料,提出一些想法。

校內拆裝實習基地的建立,一方面緩解了校外實習的壓力,另一方面,解決了校外實習中動手機會少的問題,而且生動多樣的實習內容,所拆設備真實可見,且能親自動手體驗,學生們熱情高漲,感受深刻,大大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望,許多學生在實習報告中都談到這點。有些學生抓住機會,很好地利用了拆裝場所進行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并在學科競賽中取得好成績。

另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根據過控專業的機器拆裝特點,引導學生學會幾種繪圖軟件,比如,利用solidworks應用軟件進行設備的組裝、繪制,模擬機器的動態運行過程,與真實設備對照學習。

2.3.2 依托校園的實踐場所開發

大型設備制造,大化工工藝流程的展示只能在校外企業實現,正如上述,目前校外企業實習的壓力越來越大,因此,這部分的實習只能以見習、參觀為主,具體的動手體驗、勞動實踐環節還需從校園內開發。事實上學校同樣是社會的一個縮影、一個部分,提供一些簡單的實際單元操作流程、一些勞動機會還是可行的。

(1)學校的公共設施建設本身就是一個較完整的工程系統,涉及到鍋爐、容器、給排水、管道、土建、安裝等多專業,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相關部門給在校學生提供參觀、學習、甚至見習、操作都是可行的,這種方式在我校部分專業中已有實施,而且該方法可長期進行,由于涉及的專業比較廣泛,相關專業都能參與。

(2)各院系都有配套專業實驗室,學校還有公共實驗室、基礎實驗室等,這些實驗室也可以有機組合利用起來,形成較為系統的參觀學習與實踐的場所,為全校各專業學生提供共享資源。比如,我院校內拆裝實習基地不僅是過控專業學生的主要實習場所,而且也正在為化工、制藥、材料等相關專業提供實習服務,全年開放,設備利用率高。

(3)校園內建成小型模擬生產車間已成為有條件的學校實際操作的方式,模擬車間要求采用簡捷、無毒、安全的生產線流程,模擬企業實際生產環境,為學生提供較為真實的實習感受。

(4)廢舊設備的改造利用。學校有廢舊設施,校內拆裝實習基地大多也是購進的廢舊設備,這些設備除了可提供拆裝實習外,還可為學生提供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條件。學生可通過對這些廢舊設備的改造進行課外科技創新實踐,我院機械類的學生利用這一平臺進行了數屆機械創新大賽,取得可喜成績。另外也可通過對舊設備的改造使之成為輔助試驗裝置進行適當的對比性試驗。

2.4 利用各校的特點,優勢互補,實現校校合作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和專業特點,為應對校外企業實習壓力,各個學校都在努力開發資源,尋找對策,如上所述,在校園內創建實習基地、建立實習車間等等,由于經費及場地所限,每個學校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根據相同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特點,為充分發揮各學校潛力,同時也為節省經費,減少基地重復建設,各學校采取互助合作的方式是可取的,而且這種走出校門、去外校實習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讓學生走向社會、接觸和適應社會,提高自身應變能力的目的。

2.5 網絡教學,資源共享

21世紀是以網絡的全面深入運用為特征的世紀。網絡環境下的教育不僅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產物,也是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許多學校有著豐富的網絡資源及現代化的網絡技術條件,充分利用這些條件查找最新的現代化科技和裝備,達到校內各院系之間、校與校之間資源共享與優化。

3 結語

(1)根據專業特點,有的放矢,合理調整和分配實習時間,分階段進行及時扭轉了學生松懈的學習狀態,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重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保障了專業理論課的學習效果。

(2)依托校內環境,努力創造和開發校內實習條件,如建立校內拆裝實習基地、實驗室組合、公共設施利用、廢舊設備改造、模擬車間建設等等即可有效緩解校外實習壓力,又能基本滿足學生實習條件和要求,保障實習效果。

(3)利用各校的特點,優勢互補,實現校校合作,既可節省經費,減少基地重復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又能起到使學生走向社會、接觸和適應社會,提高自身應變能力的目的。

(4)充分利用各學校豐富的網絡資源及現代化的網絡技術條件,查找最新的現代化科技和裝備,達到校內各院系之間、校與校之間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 王利平.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路徑探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6):17-19.

[2] 王群,李落星,柏洪武,龔理專.校內教學實習基地建設的探討和實踐[J].時代教育,2009(3):141-142.

[3] 曾真,王為國,劉麗芳.校內實習和校外實習的互補性探究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4(11):46-48.

[4] 鄭津洋,董其伍,桑芝富.過程設備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5] 匡照忠.化工機器和設備[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篇5

1.學生對教學實踐認識存在誤區

(1)學生對實踐教學的目的意義上理解不透徹,沒有認識到實踐是酒店管理專業提升專業技能、掌握專業技巧、培養服務意識、積累經驗的關鍵環節,而是當作了教學中的有償任務來對待。

(2)對酒店管理專業存在認識上偏差。相當比例的學生不愿從一線做起,如,鋪床、擦玻璃、洗餐具等最基層的工作,而是幻想直接從酒店管理者開始做起,忽視了一線工作經歷是將來從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這一事實。

(3)認為勞資不符。學生參加實踐大部分在客房和餐飲部,勞動強度高,但職位和報酬比酒店正式人員低,從而認為酒店是在壓榨自己勞動,認為實踐就是做廉價勞動力,從而產生厭煩情緒。

2.學校在實踐前的培訓教育不夠深入

(1)忽視了對學生時間前的教育及培訓。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應具備較高職業素養和服務意識,這種培養教育應貫穿于整個學習及實踐過程。在學生思想定位上應使學生認識到酒店管理不是坐辦公室,而是需要從基層做起的操作性很強的專業。而學校在實踐教學前的校內培訓中僅僅是照本選科及安全知識普及,離要求標準還有加大差距。

(2)缺乏系統的實踐教學方案。雖然學校對實踐教學非常關注,并有實踐教師全程跟蹤指導。但多數情況下,實踐過程中實行的是保姆式管理,老師的作用僅僅是幫助學生處理與實踐單位之間發生的各類問題,而在專業學習上很少去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究。

(3)沒有系統的考評體系。學校在實踐教學上考評體系不夠科學合理,多數情況是學生交付一份報告即可。但對報告內容,實踐過程中學生的收獲體會等沒有認真的去引導學生總結、梳理,使得實踐流于形式,無法起到激勵和督促作用。

二、深化酒店管理實踐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1.加強教學體系改革,注重培養學生實際管理技能

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是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在培養過程中,教學內容要適應市場所需,實踐教學課程要有針對性,要以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核心設計學生教學培養方案。要結合市場對人才需求來對教學體系層層解剖分析,形成專業素質模塊,然后根據專業素質模塊所需知識及技能等合理構建科學高效的實踐教學體系。根據常年實踐教學經驗,總結出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大致可分為:基礎職業素質,專業服務技能和管理應用等三個模塊,這樣每個模塊都合理規劃內容,設定需達到目標和相關要求,并逐步安排實踐教學,確保將目標和質量標準落實到實踐教學各個環節中。要高度重視校內培訓與酒店實習之間的有機結合,如在一些禮儀、化妝訓練上,完全可以在校內開展,而且校內比酒店也有豐富的理論和教師資源。這樣經過學生校內的系統培訓和校外的實踐經歷有機結合,就可促進學生充分利用學習實踐掌握職業崗位的最新專業技能,從而為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2.堅持探索實踐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在職業學校人才培養中占有重要地位。與傳統學科的實習相比,無論在教學內容、組織形式、考評體系上都有較大不同,具有較強的行業色彩。落實好實踐教學這一重要環節,對形成符合本校實際的實踐教學模式,提升酒店管理專業人才質量,創出學校特色具有重大意義。要認真研究實踐,加強校內技能模擬培訓與校外實踐基地實習的有機結合。校內技能模擬培訓可在學生接觸專業課開始即可組織進行,如,客房技能模擬培訓、餐飲技能模擬培訓、大堂技能模擬培訓等,使得學生對理論在實踐中應用有初步形象直觀認識。當開始組織在酒店實際崗位中實踐時,前期進行的模擬實踐就可發揮較大作用:一方面可彌補模擬環境與實踐環境之間差距;另一方面可使學生迅速融入工作角色,為畢業后正式上崗打下堅實基礎。

3.抓規章制度落實,創新完善實踐教學監管機制

教學制度落實是教學質量提高的保證,不斷完善實踐教學機制是提升實踐教學效益的最終途徑。在酒店管理實踐教學中,要尤為重視實踐過程的監管與指導。專業所在系要成立實踐領導小組,做好分工,制定完善的實踐教學方案及考評計劃,建立定期的檢查、督導制度。每處實習基地都應配齊相應的指導教師,指導教師要實時指導學生制定計劃,組織學生落實實踐單位及崗位,實時掌握每名學生實踐進展,及時研究解決問題等。要堅決避免保姆式的實踐教學,造成學生只是簡單的崗位勞動,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在考核階段,要組織實踐教學豐富的教師指導學生確立實踐報告方向,全程指導報告的撰寫,并嚴格組織答辯。要避免這些過程流于形式,確保制度規定落到實處。

三、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保障建設

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能否落到實處,需要加強保障建設,在教師隊伍、教材內容、教學基地建設上下功夫、探路子、建模式,不斷完善綜合保障體系。

1.積極推進實踐教師隊伍建設

實踐教師的要向著“:既能下一線、又能上課堂,既是實踐者、又是理論專家”的目標建設努力。一是現有的中青年教師要注重實踐動手能力的深化培訓,同實踐基地建立短期培訓制度,鼓勵青年教師到酒店一線進行掛職實習,積累實踐經驗;二是重點對實踐指導教師進行院校的送學送修培養,提高其理論知識層次;三是引進酒店管理專業中管理經驗豐富、專業理論水平較高的專家來學校定期授課,如,聘請一些星級酒店的副總做實踐指導教師,邀請知名專家到學校講授學生職業規劃等,充實教師隊伍力量。通過不斷優化教師結構,建立起梯隊層次,就能使得實踐教學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從而更好的指導與服務于教學實踐。

2.不斷改革創新教學內容方法

培養優秀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實踐教學階段是重要環節之一。要針對酒店行業發展需求、學生就業地域差異及學生特點等,改革創新教學內容。適當組織骨干教師依據大綱編寫適合學校專業特點的實踐教材,如關于職業認識的指導教材、酒店服務類指導教材、職業道德規范指導教材等,以大量實踐經驗來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教學。既避免了“一刀切”教學,又可激發學生學習及實踐興趣,更好的完成教學實踐任務。

3.加強實踐教學基地發展建設

酒店管理專業要求學生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來深化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理解,建立今后職業行為規范的形象清晰認識。這就要求學生參與實踐教學不低于整個專業教學的45%。因此,要提高實踐教學質量,首先,要加強校內實訓硬件設施建設,如,針對酒店管理專業特點,建立較高水平的“客房技能模擬實踐基地、餐飲服務模擬實踐基地、前廳基層管理模擬實踐基地”等場所,為學生在校內實訓階段提供逼真教學情境。其次,要積極與知名酒店建立固定合作關系,共同規范學生校外頂崗實踐流程,使酒店管理實踐教學做到規范化、標準化,真正落實實踐效果。

篇6

專業實踐層次主要結合學生專業課程學習安排,進行教學實習、生產勞動、科研訓練、社會實踐、生產實習5個環節技能訓練,強化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生產勞動和科研訓練兩環節是專業實踐活動的初級階段,放在一、二年級進行,活動的場所主要是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其功能在于幫助學生了解本專業主要畜禽生產過程、工藝要求與技術操作規程等,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技能的基本訓練。社會實踐環節是內容更為豐富多彩、形式更加多種多樣的高層次專業實踐活動,一般在二、三年級掌握了一般專業技能的情況下進行。當前多將社會實踐安排在假期,以小組或分區域活動的方式進行。其主要功能重在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自理、自立、自學等獨立工作能力和獨自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學生接觸實際、認識社會、了解國情民情、培養勞動觀念的重要形式。生產實習環節承接專業實踐和生產實踐,學生在生產實習中既要完成生產實習任務,又要完成畢業論文的設計并付諸實施,實現了從專業技能向綜合生產技能的遞進。

生產實踐層次包括生產實習、專題調查和畢業論文3個環節。這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前的一種實踐演習,主要在三、四年級完成。把學生分散到相關的科研單位、生產單位及教師的科研點上,參與相關的科研、生產、經營管理及推廣工作。生產實習是綜合技能訓練中的關鍵階段,學生可運用學過的理論以及所掌握的基本技能參加畜牧生產的全過程以及各種疫病的診治。以學生獨立操作為主,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發現生產中的問題,并加以分析、觀察和解決。其功能是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基本掌握專業生產的技術、工藝、技能。通過專題調查和畢業論文的寫作,不僅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一次綜合運用,而且又能使學生進一步獲得從事各項工作和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的訓練,可有效地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這也是對學生實踐能力的綜合反映。上述2個層次的實踐、10大環節的訓練、3個階段技能的遞進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的構建既遵循了教育要循序漸進的科學規律,又涵蓋了從基礎到專業進而開展綜合實踐的全面實踐能力的培養。

從多方面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補充和完善各種管理制度,如實驗實訓教學考核、實驗設備的管理、安全管理、實驗實訓耗材的管理、實驗室環保工作、信息和檔案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方法。根據畜牧獸醫學院的實際情況,建立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規章制度,確定不同實驗管理崗位職責和管理工作量。針對不同類型的實驗實訓室,建立對應的實驗設備管理條例。例如畜牧專業主要有遺傳實驗室、畜牧工程實驗室、營養與飼料實訓中心等類型。根據不同類型的實驗設備狀況和實驗性質,筆者制定了相應的實驗實訓管理條例。畜牧學院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實踐教學工作的管理辦法》、《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標準》、《關于實驗室裝備與投資的管理辦法》等多項規章制度;并先后對教學實綱、畢業生產實綱進行了修訂,使其功能不斷得到完善和加強,同時對實踐教學各環節的組織、管理、考核也進行了明確規定,保證了實踐教學工作的制度化與規范化。各個教學環節采用不同的計分方法,分別進行考核。實驗課可單獨設課,單獨考核,考核辦法應以實際操作和筆試相結合的方法,實際操作部分占考核總分值的50%,不及格者應重修。教學實習按學習態度、技能掌握程度、獨立操作能力等項目進行考核,畢業實習采用分項達標積分法,按方案設計、實習態度、實習任務完成情況、實習單位鑒定意見、生產實習筆記和專題報告或畢業論文答辯等項評定成績,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個等級,裝入個人檔案,畢業實習不及格者,不予畢業。優秀者給予表揚和獎勵。實踐表明,這種考核辦法不僅能準確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成績,而且也可較準確地反映出學生的綜合技能與素質的高低。

專業平臺是為學生提供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形成專業素養的基礎平臺。畜牧獸醫學院依據行業發展的要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教學理念,構建起了基本滿足畜牧獸醫行業需求的、較為完整的、實訓突出的專業體系和課程體系,為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了基礎。專業平臺的建設包括專業設置,教學計劃、大綱的制定,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改革,師資與設施條件的保障等等。實踐教學基地是為學生提供專業能力向職業能力轉化的關鍵平臺。畜牧獸醫學院以校內實訓基地為基礎,以校外實訓基地為重要補充,構建了全方位的實踐教學平臺。在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中,強調實訓項目的應用性和操作的規范性,鼓勵創作,提高實訓過程的知識含量,形成較為完整的校內實訓體系。在建設校內實訓基地的同時,為了加強對實驗教學的補充,畜牧學院還積極地與校外幾十家條件好的“教學實習基地”和“實踐教學基地”相合作,在保證學生實踐的基礎上,實現了教學、科研和生產的同步進行。踐行畜牧獸醫學院倡導的產學研合作模式,逐步形成適合自身發展、具有本專業特色的科研道路。畜牧獸醫學院的科研基本定位在于通過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進行應用基礎研究,達到技術開發、技術配套、技術改造、技術服務等目的。

針對畜牧獸醫學院教師解決實踐問題能力強的特點,畜牧獸醫學院大力引進了企業項目,以項目作為引導和推動教學和科研發展。通過承接企業的項目,讓部分師生參與項目活動,使學生在學習期間就能接觸到本行業的新技術、新技能,鍛煉其處理生產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質量意識和品質意識,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對教師而言,通過項目的開發,實踐技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實踐教師是學院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擔任各實踐教學管理教師、指導實踐教學的教師。應加大力度對實踐教師的培養和引進,主要是指導實踐教學的“雙師型”教師和指導生產教學的“生產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逐步形成初、中、高級人員的合理師資結構。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師、學生、行業專家三結合。在校內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傳授專業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指導學生進行校內實訓。在校外實訓基地,教師與行業一線的專家共同指導學生,促使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有效地應用于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p#分頁標題#e#

篇7

[關鍵詞]高職 實驗實訓 教學

[作者簡介]何建新(1975- ),男,湖北英山人,黃岡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高職實訓教學。(湖北 黃岡 438002)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11-0155-02

一、實驗實訓教學的形式

根據實訓的性質,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一是認識實訓。其目的在于通過見習、參觀、訪問等形式,了解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局部或全面情況,鞏固、印證已學課程的內容,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或了解將學課程的內容,增加感性知識,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做好準備。

二是基本操作技能訓練。其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某一基本作業過程的實際操作或模擬練習,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和技巧。

三是綜合實驗實訓。其目的在于通過在校內、外實習單位(實訓基地)接受崗位實務訓練,把專業課中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從而鞏固、加深、擴大所學專業理論和業務知識,獲得綜合的專業操作技能和實際工作經驗。

四是社會調查。其目的在于使學生帶著所學課程中的某個或某方面的理論或實踐問題,對企業、事業單位或機關從事的經濟、管理等工作進行調查,收集資料,分析研究問題,總結、撰寫調查報告。

二、提高實驗實訓水平是高等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

現代工業科技的迅速發展,不斷分化出新的職業崗位,社會迫切要求培養新型勞動力和新型技術人才。高職教育擔負著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高級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直接關系到高等職業教育的生存與發展。近年來,在教育教學領域,職業教育觀念和培養模式相對滯后,高職教育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多樣化職業教育需求。教學工作存在與生產和生活實際聯系不緊密,對知識應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重視不夠,實踐和專業技能訓練薄弱等問題,難以使學生形成熟練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這些問題制約了高職教育的健康發展。因此,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是高職教育面臨的緊迫任務。評價高等職業教育培養質量,最終還是要看高職學生能否滿足社會生產的要求,能否達到生產一線所需要的職業技能,能否掌握高級技師所必備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提高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質量是高等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最主要任務。高職實驗實訓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方式,能有效帶動學生從學習技術知識、職業技能逐步向勝任崗位職業能力要求轉換、提高,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大力推動實驗實訓教學,提高實驗實訓教學水平必然成為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三、高職院校實驗實訓教學體系

(一)高職院校要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高職院校首先必須要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確保各項實踐教學任務的落實。各院校要以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為重點,依托校辦產業、校外實習基地,建立健全工學結合的管理運行機制,不斷加強專業、課程和師資隊伍建設,特別是要在實驗、實訓、實習三個關鍵環節,建立由“實驗室—實訓室(車間)—校內實訓基地(專業性、綜合性、生產性實訓基地)—校外實習基地”分層次組成的專業實踐教學場所;構建由“課程實驗—基本技能實訓—專業綜合能力實訓(校內生產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模擬、仿真演練—技能訓練—實際操練—頂崗鍛煉”逐級提高的學生能力訓練體系;實現由“專業系—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習基地”分級承擔管理的系、院、企業共同管理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將“工”與“學”、“教”與“學”有機結合在一起,使教學從課堂直通車間,學習與就業順利接軌,使學生逐步提升適應能力,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幫助學生順利進入職業生涯,盡快向員工角色轉換。

(二)實驗實訓教學實施的項目

1.實驗實訓教學任務。實驗實訓課程要有實驗實訓教學大綱和實驗實訓教材,實驗實訓教學大綱是組織教學的依據。大綱的制定應體現改革精神,實驗實訓項目和內容的選定應與課程和專業的發展相適應。精選一定數量的基礎性、驗證性、設計性實驗,適當增加技能性綜合性實訓項目。

大綱應明確實驗實訓課程的主要任務和實驗實訓項目的內容,通過實驗實訓課程教學應達到目的、要求:驗證和掌握的基本理論,訓練儀器設備的操作技能,掌握的基本實驗方法和技術以及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結合等內容;實驗實訓課程教學的基本方法、特點、學時分配等。實驗實訓教材是學生進行實驗實訓過程的依據。凡有實驗實訓的課程,必須配有相應的統編實驗實訓教材或自編實驗實訓講義,并配備實驗實訓參考書、實驗實訓指導書,以及必要的圖表、儀器設備使用說明書和操作規程等。

2.實驗實訓指導教師。配備高素質的實驗實訓教學師資是確保實驗實訓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為此,要求實驗實訓指導教師熟悉業務,具有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創造能力的事業心與責任感,具有踏實的工作作風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實驗實訓室主任和指導教師必須由實驗實訓教學經驗豐富、有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

3.實驗實訓教學的組織實施。(1)實驗實訓室主任(或教研室主任)應根據系下達的實驗實訓任務組織實驗實訓教學,任課教師須準備好所有的教學文件資料,并對學生課前所具有的實驗實訓能力進行調查,作為組織實驗實訓課程教學的依據之一。(2)實驗實訓指導教師要認真備課,寫出規范的實驗實訓教案,同時做好實驗實訓儀器設備、材料的準備,檢查安全和環境設施,消除事故隱患。(3)實驗實訓指導教師應首先向學生宣講和實驗實訓室有關的規章制度。對違反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者應予批評、教育和指導,對不聽指導的學生,教師有權責令其停止實驗實訓操作;對造成事故或丟失、損壞儀器設備者,應追究其責任,并按學校有關規定處理。(4)實驗實訓指導教師要勤于檢查、善于指導,既要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又要嚴格要求、規范操作,必要時應做示范;要堅持因材施教,教書育人,善于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設計和創新能力。(5)實驗實訓報告是學生實驗實訓過程的真實記錄和總結。實驗實訓指導教師應重視指導學生實驗實訓報告的撰寫,對學生的實驗實訓報告應認真批改,不合格的應要求學生重做實驗實訓過程或重寫報告。

4.實驗實訓考核。凡有實驗實訓的課程都要進行實驗實訓考核。實驗實訓考核包括理論與操作兩部分。實驗實訓理論考核部分應著重測查學生掌握該課程實驗基本理論、基本原理等情況;實驗實訓操作部分應著重測查學生的動手能力、知識的實際應用情況。

5.實驗實訓教學研究。各實驗實訓室要定期開展實驗實訓教學研究活動,研討實驗實訓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手段的更新等。要組織廣大實驗實訓教師設計新實驗實訓項目,開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綜合實驗實訓項目。實驗實訓室要積極開展自制實驗實訓儀器裝置工作。

實驗實訓室教師要了解并掌握本學科實驗實訓領域中國內外的學術和技術動態。在實驗實訓理論、方法、技術、實驗實訓教學體系、實驗實訓教學管理、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實驗實訓教學質量評估等方面開展探索與研究,重視新型儀器設備的研制和功能開發,組織實驗實訓教材和實驗實訓技術著作的編寫。

四、實驗實訓基地教學環境的建設

加強高職工科院校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是目前各高職院校面臨的急需解決的難題之一,要有可持續發展的機制作保障。由于高職實訓教學的投入大、消耗多,必須有一定的資金持續投入和人財物保障,并給予靈活的政策支持,形成良好的實訓基地自我造血功能和滾動發展的能力,以實現日常教學實訓和設備的更新與技術提升,保持教學正常的運轉。

(一)對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二次開發

為解決現有實驗實訓教學設備不足、限制院校發展的問題,除購買實訓教學設備外,學校可對現有實訓設備發動教師二次開發,使實訓基地建設資金短缺問題得以解決,同時提高設備利用率,使實訓教師實踐的能力得以提高,這也是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有效途徑。依據不同項目作業,教師可對現有設備進行重組與開發,培養和豐富學生實踐經驗和應變能力等,為學生開發職業能力提供外界環境保障,更好地適應未來工作崗位不定性的需要。

(二)虛擬與真實教學并重

強調實踐性是職業技術教育特征,大量的實驗實訓、設計課程需學生在校期間完成,而一定的工具、儀表、設備、能源、材料等資源的消耗支撐實驗實訓課程開設,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培養成本。現代仿真、虛擬技術以電子計算機為基礎,幫助職業院校解決了這一問題。實驗實訓中要統一真實和虛擬教學于實現職業能力開發的培養目標上,堅持虛擬與真實教學并重。交替使用兩種手段,既可為學校節約大量的硬件建設的資金,又可使學生掌握了現代設計新思路、新技術,獲得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

(三)健全制度,科學管理

校內實驗實訓基地應形成管理模式企業化和實驗實訓工作情境化模式,即實驗實訓中引入企業真實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圍和管理模式,按照生產的工序流程來布置,使校內實訓基地企業化。要從設備管理、人員管理、教學管理、質量評價四個方面建立一套規范的規章制度,制度間要相互銜接,不能相互干涉,用科學規范的制度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地發揮實訓基地的作用,提高利用率。

(四)嚴格監控,科學評價

校內實驗實訓基地應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評價指標體系要健全、科學,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以評價體系為依據,加強對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和日常教學管理工作的監控,體現實施教學質量工程的過程控制理念。評價的主體應是獨立于實驗實訓基地管理者以外的部門或專家,同時實驗實訓基地自身也應開展自我評價以及學生對實訓基地工作的評價。形成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和專家評價(包括用人單位)三個層面,通過定期地或不定期地開展評估活動,推動院校加強和改進實驗實訓基地建設、運行管理工作,從軟件與硬件兩方面提高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曉江,張普禮,梁熠葆,等.對高職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的幾點思考[J].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

[2]疏靖.工程項目在高職綜合實訓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B/OL]. http://.cn/Thesis_Y1237666.aspx,2008-08-25.

篇8

關鍵詞:工學結合;實訓基地;汽車類專業

工學結合是一種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教育模式,主體是學生,以職業為導向,充分利用學校內外不同的教育環境和資源,把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和直接獲取實際經驗的校外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工學結合及其相關概念均是基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理論,是以學校與企業合作為具體表現形式的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工作的結合。高等職業教育承擔著為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的重任。2005年11月7日國務院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了“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實訓基地建設是工學結合培養模式下的關鍵要素之一,建設高質量的校內實訓基地,提高企業對學校在校內實訓基地的技能訓練的認同度和信任度,為企業提供低廉勞動成本又具有熟練基本技能的頂崗實習人才參與企業生產是現階段下汽車類專業尋找校企利益結合點,推進工學結合模式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工學結合模式下的汽車類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背景分析

(一)汽車后市場服務型企業對學校培養的人才的信任度分析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在我國雖然已走過20年的發展歷程,但企業對職業技術院校的認識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還比較深,對職業技術院校培養的人才存在有“理論知識強、實踐操作能力差”的認識,對學生就業觀的認識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觀點。這些觀點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與學校的實踐教學設備陳舊、落后,校內實訓內容與生產一線脫節,校內實訓的組織停留于為完成實訓任務、缺乏質量標準層面等因素也不無關系。因而也造成了頂崗實習難度大,即使安排了頂崗實習,但真正放手讓學生參與生產的信任度不高,使頂崗實習的學生很難真正參與到生產的環節中,更多的是見習的形式。

(二)汽車后市場服務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現代汽車已發展成為質量穩定、性能可靠、故障率低的耐用性商品;我國在汽車維修制度上實施的是“強制維護、預防為主”的維護制度和“定期檢測,視情修理”的修理制度,使汽車后市場服務型企業面對的是更多的維護保養工作,而企業對汽車出現系統故障和綜合故障時能診斷的人才需求,并不是要求在生產一線的全員都一定要人人具有診斷的能力。同時,對汽車后市場服務型企業人員穩定性的調查也不難發現,汽車后市場服務型企業人員的流動性非常強。這種對人才能力層次需求和流動性強的特點嚴重地制約了汽車后市場服務型企業參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因此,在汽車行業,真正愿意參加工學結合培養汽車后市場服務型人才的是那些具有戰略眼光、想通過汽車售后市場提高客戶滿意度來占有市場份額的汽車生產主廠,而汽車后市場服務型企業的參與愿望并不高。

(三)校企利益結合點的分析

作為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的汽車類職業技術院校(或專業)的職業導向和市場需求是以汽車后市場服務型企業的崗位需求為主,因此,尋找汽車后市場服務型企業、學校、學生三方共同的目標、利益及動力,尤其是校企利益結合點,是工學結合模式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

學校通過高質量的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使校內實訓基地的實訓設備、常用和專用工具、量具和檢測診斷設備等保持與企業的一致性,甚至比企業具有前瞻性;通過對校內實訓基地的實訓組織、實訓內容和實訓標準的公開性,組織企業對校內實訓基地的考察等形式,建立汽車后市場服務型企業對校內實訓的內容、組織形式、質量標準和考核等環節的認同感和信任感,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培養人才的第一步;在對校內實訓具有認同感和信任度的基礎上,學校通過改進頂崗實習的組織形式、改進學校寒、暑假制度,為企業提供常年能夠頂崗、按批次輪換,保持不間斷的、具有汽車維護保養和汽車換件修理基本技能的相對廉價的頂崗實習的技能型人才,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提高企業人員的素質層次,開展相對與汽車維護保養和汽車換件修理基本技能層次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通過這一層次的合作,提高企業和學校聯系的緊密性,使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和企業用人的利益結合在一起;同時,在這一層次良好合作的基礎上,本著學校為社會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目標和學生繼續學習和技能的繼續提高的需求,開展汽車的系統性故障和跨系統的綜合性故障診斷的相對較高技能層次的人才培養。

二、工學結合模式下的汽車類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構想

(一)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基本思路

工學結合模式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首先要滿足這些特點,在此基礎上,要從設備、儀器、場地、指導教師、實訓內容、實訓質量標準等方面努力建設讓汽車后市場服務型企業具有高度認同度與信任度、讓學生有繼續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技能的進一步提高的校內實訓基地。

基于工學結合的汽車類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的制訂應體現人才培養的層次感,即以汽車維護保養和汽車換件修理基本技能培養的第一層次和以汽車的系統性故障和跨系統的綜合性故障診斷技能培養的第二層次。在有層次的培養計劃引領下,開展課程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和實訓質量標準的建立等工作。

(二)校內實訓基地物質條件建設構想

為滿足第一層次校內實訓需要,構想設置汽車構造實訓室、汽車維護實訓室和汽車修理基礎實訓室。汽車構造實訓室以汽車主要總成的實物、解剖的總成實物和汽車構造多媒體課件為主要物質條件;此實訓室的功能以服務于汽車不同專業,作為汽車類專業的入門基礎平臺。汽車維護實訓室是要著重建設的實訓室,以目前國內常見車型的新車和常用及專用維修工具為主,根據汽車維修企業的環境,布置實訓室的內部結構,營造真實的職業環境;在車型的選擇上,比如建設日系車維護組、德系車維護組、美系車維護組、韓系現代車維護組等;此實訓室的功能以加強汽車維護作業技能的培養,營造真實的職業環境,開展與生產實踐一致的實訓教學為主;此實訓室的建設可以采取與汽車后市場服務型企業合作、與汽車生產主廠合作等方式,積極引進社會資源共建。汽車修理基礎實訓室以汽車總成、配給大量的常用工具、專用工具、測量量具等,此實訓室的功能主要訓練學生的操作姿勢、工具量具的正確選用、測量量具的正確識讀等為主要內容,以汽車主要總成的正確拆裝技能為重點訓練技能。

為滿足第二層次校內實訓需要,構想設置汽車檢測實訓室、汽車診斷實訓室、汽車維修資料檢索室等實訓室。汽車檢測實訓室以汽車維修企業的主要檢測設備為主,其功能是訓練學生對檢測設備的使用技能為主。汽車診斷實訓室以車輛和主要的診斷設備為主,其功能以培養學生對汽車各系統常見故障的診斷技能、診斷設備的使用,對汽車各系統的診斷思維邏輯的訓練和汽車跨系統性的故障診斷的訓練等主要項目為主。汽車維修資料檢索室以常見車型的維修手冊和以現代網絡技術構建的電子書庫為主要建設項目,其功能是培養學生查閱資料的習慣和方法。

(三)校內實訓基地師資隊伍建設構想

校內實訓基地師資隊伍建設構想是以建立校內實訓指導教師群和校外專家庫兩大項目為目標。校內實訓指導教師群的建設,主要通過定期下廠實習、參加汽車生產主廠對維修技能的培訓等為主要手段,達到指導各實訓室功能的要求(如豐田汽車公司在中國開展的T-TEP模式)。校外專家庫的建設立足于地方,吸收行業從事汽車檢測維修一線的高技能人才,建立校外專家庫名錄;通過學校給予補助等方式,邀請校外專家庫成員定期或不定期的參與到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和教學工作中來。做到學校教師參與生產實踐,企業專家參與學校教學的目標,使校企在人員上也做到相互融合。

篇9

關鍵詞: 高職機電專業 實踐性教學 模式改進

要讓學生成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和實踐應用型能工巧匠,必須給學生提供有用、有價值的課堂教學。要使教學更“有用”,必須減少“只動口不動手”的單純理論性教學,加強實踐技能性教學,關注社會生產和科技進步,使教學與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相契合。所學的東西要有用,這是學生的客觀需求,也是職業教育課堂教學追求的價值取向。因此,高職機電專業實踐性教學模式改進非常重要。

一、高職機電專業實踐性教學圍繞專業職業素質、現場技術應用能力、崗位操作技能的改革

高職機電專業畢業生必須掌握相應層次要求的專業文化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術理論,必須具備適應本專業及相近專業應有的、較強的崗位就業及現場技術應有能力。實施高職機電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進就是為畢業生做到“現場下得去、崗位用得上、單位愿意留”提供重要保障。

高職機電專業實踐性教學模式的改進注重研究“基礎寬專、模塊活用”整體教學體系,遵循職業技術教育循序漸進的規律,著重基礎訓練系列(如力學、機械基礎和電子電工實驗、金鉗工、機械維修基本技能訓練等)和專業訓練系列(如校內外機械項目專項實訓、機械結構修理實訓、機電氣儀及控制系統實訓等)、綜合訓練系列(如校內外專業專項綜合實訓等)三部分構成,在教學計劃和教學活動中突出專業技術素質的形成,結合本專業要求的綜合實踐能力與機械工程素質等,從“簡單到復雜,一般到先進,單一到綜合”,逐步適應并能較好掌握崗位(群)要求的職業技能。

二、高職機電專業實踐性教學內容的改進

1.注重培養學生接受新事物的應變能力和創新意識,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

高職機電專業的各理論課程都應包含課內實驗和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動畫和多媒體課件、參觀演示實驗、動手操作實踐認知等方式,實現鞏固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基本方法、訓練基本技能的教學目標。

2.注重基礎過關、技能過硬、靈活運用,重點強調專業基本技能訓練。

結合職業崗位(群)的專業技能需求,在專業實踐性教學各環節注重一般專業能力、專業技能培養,如專業應用技術信息收集(檢索)整理歸類及應用現代信息的能力、自學和獲取新知識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技術組織與管理表達的能力、英語與計算機的應用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組織的能力等。

3.突出專業核心能力與綜合能力培養。

著重機電專業實踐性教學的核心能力與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細化生產實際和崗位要求,有計劃地安排到對口的生產單位或校外實訓基地,把探索性、自設性內容融會貫穿專業課程設計、綜合能力訓練、生產實習及畢業實習各個模塊,讓學生有針對性地解決生產實際問題,設計出總體方案,實施全過程等。

4.強調全面素質實踐教育。

全面素質實踐教育重點是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科學觀和人生觀,真正做到教書又育人。教育學生牢固樹立生活中光明磊落、健康向上、工作中一絲不茍、吃苦耐勞的人生觀念。

三、注重實驗教師和專業實踐指導教師在實踐性教學改進中的主導作用

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進應更有效地與產、學、研相結合,主要有以下方面:

1.組建教師隊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實驗實訓設備的利用率,為學生將來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2.依托行業和企業,把企業崗位能力需求及職工技能培訓與校企合作相結合,加大推進“雙證書”教育力度。

3.著重崗位(群)的針對性,參照生產單位實際,促使專業教師在實踐性教學改進中發揮有效作用。

四、注重專業實踐性教學“三項基本建設”保證

1.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是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進的基本保障。

(1)不斷完善符合崗位(群)及生產單位實際需求的校內專業實驗室建設,注重實用性、便捷性、綜合性和先進性的改造相結合。

(2)充分利用周邊地區的優勢和行業優勢,建立穩定的、充足的機電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為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提供保證。

2.以相關行業、企業專家和校內“雙師型”素質教師為主體,不斷加強專業實踐性教學教材建設。

3.以結構合理、數量滿足、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為重點,不斷加強實踐師資隊伍建設。

(1)專職指導教師應有一定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年輕有為、專業急需、具有工程師(高級技師)以上職稱。招聘一批從生產企業退休但身體健康的老工程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指導教師。在校外實訓基地,聘任一批有豐富實踐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作為校外兼職實訓指導教師,不斷優化并充實現有專業實踐性教學教師隊伍。

(2)采取到國外進修、到高校進修或到生產企業掛職鍛煉,積極為現有中青年教師創造培訓和進修條件,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職業素質。

五、改進并加強專業實踐性教學管理與質量考核

1.改進專業實踐性教學管理與質量考核,針對專業實踐性教學性質、實踐內容與要求目標、實踐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及有關說明等內容,要求實用性和操作性強,重點考核學生的應知應會部分。

2.改進實踐教學質量控制體系,與“雙證書”教育接軌,與實驗實訓基地建設配套,納入全校教學質量評價與評估體系之中。

3.改進“專管共用”實驗實訓基地管理模式,修訂實驗實訓基地的管理規章制度,充分體現對學生開放實驗、實訓、實習室和項目,便于學生對相關技術的集成和實驗實訓基地的綜合利用,有利于技能和職業資格培訓與鑒定。

4.改進對公共職業應用及以技術基礎為主的校內實踐基地,系(部)級各專業大類的專業實踐基地或實驗室的統籌管理水平,盡可能地發揮實驗實訓設施和設備的綜合利用率,努力做到資源共享、責利明確、制度嚴格。

把提高學生的崗位技能和職業能力作為推行高職機電專業實踐性教學模式改進的核心價值追求,這就要求在強化專業實踐性教學的同時,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不斷完善校內實習實訓設施,改善辦學基礎條件,建設完善各專業校內實習實訓車間(室),將基礎理論教學與專業技能訓練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此外,通過頂崗實習、工學結合等形式,讓學生深入感受企業文化,熟悉企業生產過程和崗位技能要求,在生產實踐、社會服務和企業技術研發中提高技能水平,實現學校育人和行業發展、企業人才需求的“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篇10

“2+1”工學模式是將高職教育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在校學習,在學校期間主要完成基本理論與基本專業技能的學習,此階段培養學生的基本專業能力,認真負責、團結合作等社會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第二個階段到校企合作企業進行實際工作,此階段進一步培養學生專業能力,把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有機的結合,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強化學生愛崗敬業、嚴謹求實、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質。為學生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2建設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實驗基地的意義

移動通信技術專業找準與企業生產活動的結合點,在校內建設了一個集生產、科研、教學等功能為一體的職業教育實驗基地,運用企業管理機制,增強了實驗基地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縮短與企業之間的距離,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和效益。為提高本專業辦學活力、辦學效益、辦學質量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為提高我院社會吸引力、影響力和服務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探索如何創建創新型實驗基地

3.1創建具有生產服務特征的校內實驗基地

根據專業生產需求,整合移動通信技術專業認識性實習實訓、基礎性實習實訓、綜合實習實訓等內容與資源,設計若干個教學模塊,涵蓋交換、傳輸和接入,集2G系統和3G三種基本制式。使其成為具有真實的企業生產環境、工藝流程、管理模式、企業文化等生產特征,體現現場生產過程、氛圍與組織形態特征,教學過程與相關企業活動相對接的校內生產性實驗基地。

3.2創建以“模擬”教學產品的校內實驗基地

“模擬”教學產品是指通過對材質、內容、對象等替代、縮小或放大比例、簡化或添加功能等模擬仿真的教學產品。以通信實訓平臺為紐帶,模擬傳輸、交換、接入、無線移動、電源等子系統的實施,使其成為具有相對真實的企業生產環境、工藝流程、管理模式、企業文化等生產情景,體現現場生產過程、氛圍與組織形態,教學過程與相關企業活動相對接的校內生產性實驗基地。

3.3校企合作的生產性校外實驗基地

校企合作,是學校與企業建立的一種合作模式。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學校引進企業模式、勞動和教學相結合、工學交替模式、校企互動式模式和“訂單式”合作模式。對于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在校內實驗基地建設中引進相關企業的項目和文化,在校進行“理論”和“頂崗實訓”相結合的實習實訓。在校外由企業提供實習基地、設備、原料,企業參與學校的教學計劃制定,并指派專業人員參與學校的專業教學。實現企業資源、信息共享的“雙贏”。達到建設具有“廠中校”特征的校外生產性實驗基地的目標。

3.4實驗基地的管理與運行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