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園林的基礎分析論文

時間:2022-10-02 05:20:00

導語:我國園林的基礎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園林的基礎分析論文

摘要: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他把“正名”當作頭等大事。園林在中國有很悠久的歷史,而園林學的歷史并不很長,認識上卻經歷過很大的反復。近年來由于事業的發展,一些現實問題要求園林學突破傳統的領域,同時中國的園林學又存在和國際上興起時間也并不太久的現代園林學“接軌”的問題。這樣就產生了一些混亂的觀念和概念.

關鍵字:中國園林;基礎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他把“正名”當作頭等大事。園林在中國有很悠久的歷史,而園林學的歷史并不很長,認識上卻經歷過很大的反復。近年來由于事業的發展,一些現實問題要求園林學突破傳統的領域,同時中國的園林學又存在和國際上興起時間也并不太久的現代園林學“接軌”的問題。這樣就產生了一些混亂的觀念和概念......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他把“正名”當作頭等大事。園林在中國有很悠久的歷史,而園林學的歷史并不很長,認識上卻經歷過很大的反復。近年來由于事業的發展,一些現實問題要求園林學突破傳統的領域,同時中國的園林學又存在和國際上興起時間也并不太久的現代園林學“接軌”的問題。這樣就產生了一些混亂的觀念和概念。作為一個學科,它的知識基礎、學術領域、要解決的問題,以及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等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認識,而文論中不斷出現的新術語更加深了人們的困惑。文章想就與園林學的基礎及領域有關的問題談談個人的意見,請同仁教正。

1.中國園林學的基礎

園林學是一個古而新,并在不斷發展的學科,這一點是有共識的。而發展總要有一個基礎,即出發點,這方面東方和西方、中國和外國則存有差異。中國近現代的園林學和中國多數現代科技文化的學科一樣都很年輕,但它起步時絕非一張白紙。因為中國園林的歷史非常悠久而且業績輝煌,全世界都承認中國古典園林是獨樹一幟的體系,對園林藝術有著巨大貢獻。這是中國園林學的根之所在。

中國和西方園林學的基礎之所以不同,從根本上說,西方園林學原是從屬于西方建筑學的,園林藝術是建筑藝術的一部分,學習和掌控它的是建筑師。園藝師為建筑師提供“技術支持”,用植物材料來表現建筑式的美,園林藝術在理念上和建筑藝術沒有原則上的差異。直到今天,西方園林依然經常借鑒建筑的構圖手法,如著名的拉維萊特公園等。

而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追求的是一種“世外”的生活,是哲學和美學意義上超越世俗的生活。這種理念是從中國的文人階層乃至文人化的官僚、宗教人士中產生并注入園林藝術的,是中國園林藝術的核心和文化靈魂。營造匠師和園藝匠師都在為貫徹實現這樣的理念提供技術手段。所以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和建筑藝術有不同的追求。比如建筑以宏大嚴整為美,而園林則以清雅自然為美等等。中國園林藝術的衰微除了物質上的原因外,和它固有理念的異化有很大的關系,而西方古典園林藝術則呈在注入新理念后逐漸從建筑學中分離出來,發展為現代園林學(landscapearchitecture)。

中國的現代學術系統是學習西方(包括前蘇聯)的結果,為中國現代園林學奠定基礎的主要是留學歐美的建筑界前輩,如童寓先生、劉敦楨先生、梁思成先生等。他們從20世紀20-30年代起用西方的學術方法對中國古典園林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研究。他們親自指導建筑系師生對中國現存古典園林進行全面而精確的測繪,這是一項偉大的系統工程,有的堅持了40多年才完成。還有的建筑學者長期從事對傳統園林的研究工作,如周維權教授撰寫了第一部中國古典園林史,何重義、白日新教授等人對圓明園具體而細微的考證復原等等,都是中國園林學的寶貴財富。這一切加上古人的著述都是中國園林之所以是中國園林重要的傳承基因。然而這些建筑界前輩多從建筑的角度研究園林,同時園林學過去也幾乎從未列入建筑系的正式課程。

解放前南京的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設有園藝系,主要課程有果木花卉栽培和造園等。新中國建國初期,畢業于金陵大學的汪菊淵先生曾在農業大學任教,并在梁思成先生的支持下與清華大學建筑系合辦了園林組,其后轉到北京林學院(現北京林業大學)成立園林專業。農林院校為中國園林學注入了當代植物學和園藝學的知識,彌補了建筑院校的不足。同時,林業大學的學生分配后,在全國各大城市從事著卓有成效的園林綠化工作,是園林學當代主要的實踐基礎。由于學習蘇聯,園林專業創建之初便改名為“城市及居民區綠化”專業,因而園林學和城市規劃學開始有所聯系。雖然這個名字不夠恰當,但如果正常發展或許會成為和國外園林學“接軌”的切入點??墒怯捎?0世紀50年代末-70年代末20年間,園林學及其實踐幾乎一直是中國政治和意識形態斗爭的犧牲品而沒有獲得充分自我發展的空間,沒有形成完整而扎實的學術體系,也沒有制定出指導實踐的健全的技術規程和規范,更很少有機會參與現代園林學知識結構的建設。有人認為在中國園林專業教育中,現代園林理論和一些現代園林學必備的知識“幾乎為零”,恐怕不是毫無根據。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的園林學就得要從零開始,更不是說我們研究和實踐的成果已經失去了現實的意義和學習的價值。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在過去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發展,進一步積累知識和經驗。這和人的成長很類似,一方面人的成長要靠自身的基因,基因決定他有成長的可能,而且不同于其他人或別的物種;另一方面要靠補充食物,食物使他延續生命和活力。成長和發展一定是要的,但誰也不希望因此失去自我而成為別的什么東西。

新知識缺乏可以學,問題是把新知識建立在什么基礎上。當代園林的實踐機會是過去任何時代都難以相比的,但相當一部分實踐結果表現出基礎的薄弱和膚淺,給人感覺像斷了線的風箏在亂飛。研究理論的談古者常不及今,論今者常及外不及中。兩者又風馬牛不相及。看來當代中國園林學除了和國際接軌之外,還有和自己的傳統接軌的問題。

在中國進行中國園林學的實踐是中國園林從業者的宿命,它注定你在了解和懂得世界之前必得先了解和懂得中國。而中國是那樣豐富和深厚,了解起來已不容易,何況還要懂得!想省事不越過這道坎直接創新潮,弄不好是揀人家玩剩下的東西,弄得好也不過是學人家正在玩的東西,永遠也不可能走到前面或另辟蹊徑。至于躺在祖宗身上做傳統,假山亭子滿世界擱,更屬貽笑于先人的不肖子弟了。真正要做的是在自己文化的基礎上兼收并蓄,建立起自我發展創新的理論和學術體系,這是能使我們昂首闊步走向世界的惟一途徑。最不可取的是對新東西略知一二,并沒有真的學會,卻先把中國自己的東西看得不值一錢,否定這個發展的基礎。

2.園林學的領域

近百年來,現代園林學在傳統園林學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且還在繼續發展。中國和西方的古典園林盡管存在很大差異,但都是在相對有限的地域內進行園林藝術或”人間天堂”的創造,其主要的知識基礎只是建筑學和園藝學,而且以人工創造環境為主要的工作內容。而當園林開始面向城市環境,與整個城市規劃發生了聯系,現代園林學就產生了?,F代園林學基本的宗旨是在人類居住環境和更大的郊野范圍內創造和保存自然景色的美,是一種在城郊環境中如何再現和保持自然風景的藝術。后來由于社會發展的需要,現代園林學的實踐進一步涉及了文化遺存環境維護、自然風景保護、高速公路、鄉鎮乃至城市景觀設計等內容;涉及的知識領域包括了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生態、水文地質、可持續發展戰略等等。所以,現代園林學是一個從初創開始就不斷發展并吸收新知識、開拓新領域的學科。

知識和實踐領域的擴展是一個學科生機和活力的表現,但有時也會令人對“我是誰”之類的問題感到一些迷茫。比如,我們是搞園林建設還是生態建設,園林專業是否要主導城市規劃乃至區域國土規劃等等。

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園林學的“宗”是什么?應該說它過去是,今后也仍然首先是一種藝術。在英文中“architecture”的本意就是有關規劃和設計建筑,給予建筑某種風格和形式的藝術。簡單可解釋為“營造的藝術”,而“landscapearchitecture”則可以理解為“營造風景的藝術”。由于architecture一詞的中文翻譯還包括可數名頌釹詞“建筑”的意思而與原意不符,加之學界很長一個時期諱言建筑學是藝術,所以很多人不清楚architecture和art原是一類的詞。

藝術要解決的問題首先就是形式、風格和文化內涵等問題。Architecture與一般藝術不同的是更多受到技術和功能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而園林藝術與建筑藝術雖然在創作形式、締造風格等方面有許多共同的規律,但實現的手段則很不相同。簡單地說,建筑是運用沒有生命的材料營造人工的構筑物,園林(特別是西方園林和現代園林)更多是運用有生命和天然的材料營造人類生活的境域。

因此,園林學的核心知識領域是和園林藝術創作有關的,主要包括4個方面:一是和營造藝術有關的知識,二是和有生命的材料——植物有關的知識,三是和園林歷史文化有關的知識,四是營造風景所需要的技術知識。具備這些知識并隨著時展不斷補充和更新內容,就可以成為園林專業工作者了。

除了這些基本的知識之外,還有一些對園林藝術會產生直接影響的學科和知識領域,需要園林工作者掌握或熟悉,如城市規劃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建筑工程學乃至一些現代高科技的知識和其他藝術門類等。它們有的對園林藝術創作提出種種現實性的、技術性的規定和要求,有的會引導園林藝術建立新的理念,創造新的藝術形式,有的可以豐富園林藝術的文化內容。在很多情況下,園林創作需要它們的參與,它們的工作也需要園林的參與。但參與并不是混同或互相取代,因為各自的重點和終極目標不一樣。

拿城市規劃來說,其中當然包括城市景觀和園林綠地系統的規劃,也有藝術的一面,但它更需要研究各種現實的城市功能所要解決的問題。城市規劃的基本任務是通過規劃,合理組織城市的各種資源,引導城市生活向健全、和諧、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城市規劃所取決的因素很多,一般情況下,景觀園林不一定是主導的因素。

再如生態和環境保護,由于和園林學一樣,都涉及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和動植物學的知識并為現代園林創作提供了新的視角和理念,而進入了園林學的知識領域。然而生態和環境保護研究是為了科學的目的,如維持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必要性、可能性、用什么方法,為了保護人類生存環境需要做哪些事情等等,與園林的藝術創作目的是不同的。

不斷吸收新的知識,是園林學發展所必需的,除了可以引入新的理念,還可以促進產生新的風格和流派。然而園林學歸根結底是營造風景的藝術不會變,是用藝術詮釋人與自然的關系這個本質不會變,變了就不再是園林學。比如今后出現了環境主義或生態主義乃至科技主義這樣的園林設計流派都是可能的,但最后仍然落實在藝術上;人們不會真的用生態、生物多樣性或環保的科學標準或科技的先進性來衡量園林,而首先是能否認同它們的文化和形式。也許有的風景園林師具備了主持城市設計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有些城市設計中的景觀因素起了相對主導的作用,但并不意味著園林專業就必然成為城市設計的主導。

當代的這個時期是園林事業發展很快的時期,包括實踐機會增多和實踐領域的擴大,許多項目既超出了園林學傳統的實踐范圍,也超出了其他學科的傳統實踐范圍,比如最近很重要的2008奧林匹克公園等設計項目就是這樣。這樣的項目要求各個學科和專業進行有效的合作,而奧林匹克公園中標的方案恰恰是出自主張并實踐多領域合作設計的Sasaki設計公司,應該說也非偶然。既然是合作,大家就有必要對自己在合作中扮演的角色有比較準確的把握,做自己能做又做得好的事,由誰來主導合作也要看工作的性質和需要。最近時興“景觀”這個詞,可我覺得它有點暖昧。自然風景可以是景觀,城市和建筑可以是景觀,城市小品和廣告可以是景觀,一叢花木或一棵大樹都可以是景觀。于是建筑師、園林師、工藝美術師爭相以景觀設計師自命。這樣就難為了建設委托方,不知道該找誰了。所以,對Landscape這個詞還是翻譯成風景比較好,比較符合原意。它強調的是自然山水花木的景色而不是泛泛的景觀。至于最近有的學校成立了”景觀系”,具體情況不很了解,不能隨便議論。據我所知,園林專業在東方國家有不同的稱謂:有造園、造景、園景等等,并不一定哪個最權威,但在一個國家或學術區域里應該穩定,其知識和實踐領域也應該相對清晰。在中國,園林是一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詞,現在已廣泛使用在學術和行業系統。中國大百科全書把建筑學、園林學、城市規劃學共編一卷,是對這3個學科歷史淵源和現狀關系的一種確認。后來從學會和院校開始在園林之前加了風景二宇,應該說是合乎邏輯的,它適當地表達了園林學從傳統的Garden到近現代Landscape的發展。

風景園林和景觀規劃等雖只是稱謂的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對園林學學術領域的不同理解和認識。我之所以贊成前者,是因為它較為全面而準確地表達了園林學的傳承、發展、以自然和綠色為核心要素以及中國的特色。在諸多新稱謂中還沒有可以真正取代它的。再說拓展學術領域不是拓展市場,什么新潮就玩什么,大樓可以叫廣場,平地可以叫山莊,半年可以出七八個新概念。學術是一個行業的靈魂,需要深刻和嚴謹。所以發展一個學科,首先是充實它的內容,而不是隨意地變換它的術語和名稱。有的時候,盲目擴大領域和其他領域交叉多了,反而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么了。

哲學的原始課題是要回答“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當這三個問題搞不清了,就需要停下來想一想,需要“回憶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