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激活語文的興趣

時間:2022-09-08 09:12:39

導語:綜合實踐激活語文的興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綜合實踐激活語文的興趣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此,《語文課程標準》把綜合性學習作為課程目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為了培養一年級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我精心設計并花了較長時間進行了《可愛的牽牛花》課題實驗,對在低年級如何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了實踐與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堅持在課外下功夫,帶領學生種好牽牛花,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為了給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平臺,今年春天我帶著學生在校園一角種下了牽牛花的花苗。挖坑、植苗、培土、澆水,看似簡單,做好不易。坑挖淺了,花苗站不穩;坑挖深了,花苗出不了頭;土培緊了,花苗壓死了;土培松了,花苗又倒了……先讓學生看著自己的花苗有多長,挖的坑的深度和它一樣高。然后再給他們做示范:把花苗立在坑中間,左手扶苗,右手把土輕輕撥到坑里,讓土填滿了坑,再放開左手,然后松松地壓一壓土。學生仔細觀察了我的示范,學著扶苗、拔土、壓土。有些學生觀察不到位,我就再示范.給他看,他再動手植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苗種好。

牽牛花長葉、抽蔓了,該給花搭架了。我給學生示范,每棵花苗邊插一根竹竿,把花蔓輕輕繞到竹竿上.,這樣花蔓就能順著竹竿往上爬。大部分學生是按照我的方法搭架,有幾個學生在觀察了牽牛花花蔓的長勢后,自己琢磨了一種搭法;因為花蔓彎彎曲曲,怎樣繞也繞不到一根竹竿上,所以他們用三根竹竿措成三角形,這樣不僅架子站得穩,而且牽牛花蔓無論倒向哪一邊,都有竹竿可爬。還有幾個學生的竹竿較短,他們就把竹竿稍稍歪向旁邊的欄桿,這樣花蔓能順著竹竿爬向欄桿。看來,觀察確實是學生認識事物的重要途徑,是增長知識的重要能力。這幾個學生正是在仔細觀察了牽牛花及周圍的環境后,想出了這些好辦法解決了實際問題。為了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我還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牽牛花,學生培育出了美麗的牽牛花,對牽牛花的鐘愛讓他們流連忘返。他們觀察蔓、葉、花的形態,就連葉子上細細的絨毛都觀察到了,還能通過這些絨毛分辨出哪些是剛剛長出的嫩葉,哪些是長出幾天的老葉。對自己喜愛的事物,學生的觀察興趣特濃,觀察能力也尤為突出,這就為他們說寫牽牛花奠定了基礎。

二、堅持在搜集資料上下功夫,指導學生搜集牽牛花的資料,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搜集、整理資料的過程,是對學習內容深人理解、融匯貫通的過程,是開闊眼界、不斷提高的過程。有了豐富的資料,就等于建立了一座知識的寶庫。學生沒有種花的經驗,對牽牛花的生活環境及怎樣種植都一無所知。有的學生還好奇地問我:“老師,這種花為什么叫牽牛花呢?”面對這些問題,我啟發他們去搜集資料,學生不知道什么叫資料,如何去搜集資料。我指導他們:家里有電腦的讓父母幫助上網找找有關牽牛花的資料;還可以到書店去找一找有關花卉栽培之類的書籍,尋找有關牽牛花的資料;也可以問問愛種花的親友或鄰居,向他們請教關于牽牛花種植方面的知識。學生的興致很高,把家長都發動起來了,上網、跑書店、請教別人……過了一個星期,同學們找到了關于牽牛花的各種資料,有介紹牽牛花生長習性的、種植方法的、名稱來歷的、藥用價值的,還有介紹牽牛花藤為什么能纏繞而生、牽牛花為什么朝開暮合等特征的,可以說,學生幾乎把關于牽牛花的所有資料都找齊了。于是我又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小組成員把資料集中起來,分門別類地整理好。這個任務難度較大,我就分組指導他們按外形特征、種植方法、藥用價值分類,把資料整理一番。

這一整理,學生從中學到了不少關于牽牛花的知識。他們能對照牽牛花找到什么是三裂葉片,什么是全緣葉片,什么尊片,知道牽牛花一天澆幾次水,該給它施什么肥,什么時候給它搭架,它什么時候開花等等。于是我又給各小組布置了新任務:各組分工合作制作牽牛花葉子標本。同學們又興奮又春急,不知該怎么辦。我把制作標本的方法告訴他們,并且示范了一個標本的制作過程。各小組忙開了,同學們有的去選擇又大又漂亮的葉子,有的負責帶回家壓平、吸干,有的準備標本簽,還有的準備粘貼標本的標本紙,經過三、四天的分工合作,每個小組拿出了一幅幅牽牛花葉子標本,雖說并不那么標準,但挺像那回事,學生著急自己的作品,喜不自禁。牽牛花開花了,同學們欣喜地觀看,都舍不得伸手去摸一摸。在他們看來,那是天底下最美的花了。

過了幾天,花凋謝了,同學們還有些心疼,我對他們說;“你們把盛開的牽牛花畫下來,不就把它們永遠留下來了嗎?”這下提醒了他們,他們又忙開了。因為是實物臨摹,又沒有美術老師的指導,有些學生不知如何下手。一些有畫畫基礎的學生充當了小老師,幫他們選定幾種花的形態,告訴他們花的基本形狀是喇叭形,葉子是桃形或三裂形,還告訴他們葉子是什么綠色,藤是什么綠色,有的顏色由外及內逐漸變淡等。看著學生你幫我,我教他,我覺得我只是一個旁觀者了。畫畫好了,就是一朵朵牽牛花盛開在雪白的畫紙上。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搜集資料、整理資料、標本制作、描繪牽牛花這些學習過程。更為難得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只是稍作指導,真正的實施者是他們自己。他們互相商量、互相幫助、分工協調合作,解決了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雖然結果不是那么完美,但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已經很讓人欣慰了。

三、堅持在課堂上下功夫,引導學生說寫牽牛花,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語文學習的重點應是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在種了牽牛花、觀察了牽牛花之后,為說寫牽牛花作好了充分準備。我先讓他們回想寫植物的課文是怎么寫的,學生都知道一般是抓住莖、葉、花這幾方面,而寫莖、葉、花又是從形狀和顏色這兩方面來寫的。這時我就讓他們想想自己觀察到的牽牛花的莖(蔓)、葉、花是什么樣的。讓他們說自己的牽牛花,那是學生再高興不過的事了。有的學生說牽牛花的苗苗“兩片嫩綠的子葉就像兩只小蝴蝶對抵著它們的觸角”;有的學生說牽牛花綠綠的葉子“像一個個鴨掌在風中輕輕擺動”;有的學生說牽牛花的藤“像細鐵絲一扭一扭的,彎彎曲曲順著竹竿往上爬”;還有的學生說“我的牽牛花開了六朵,就像一朵朵紫紅色的小喇叭在歡快地唱著歌”。這么一棵普普通通的植物,就因為學生細致的觀察和豐富的想象力而竟然變得如此可愛。

學生會說,要寫就不困難了。我告訴學生,寫話應該是幾句完整的話,要有開頭,點明在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寫完了牽牛花還應該加個結尾,中間還可以加上自己的心里感受,表達對牽牛花的關心、喜愛之情。在我舉例示范之后,學生會寫了。王詩怡同學寫早上她去看牽牛花,發現開了一朵后,“下午我又去看牽牛花,只見它低下了頭,像生病了,旁邊有位哥哥告訴我,因為中午的太陽光太強烈,把它曬昏了。聽了哥哥的話,我決定給它澆水,讓它晚上好好睡一覺,明天就有精神了。”學生對牽牛花的愛讓她如此細心,作文洋溢著天真。在平時的教學和作文指導中,我也比較注意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熱愛生活的人會熱愛生命,熱愛事業,熱愛自己身邊的一切事物,他一定是個樂觀、有責任感的人。我帶著學生種下牽牛花后,天天期盼它長大,期盼它開花,在這種期盼中,學生就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正如余曉陽所寫:“牽牛花順著竹竿頑強地向上爬,一直爬到最高處開出美麗的花。”而駱著把自己和牽牛花看成了同類,她寫到:“我希望它長得更高,花開得更多,我也要跟它比賽,天天有進步。”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們學習《下雨了》、《植物媽媽有辦法》等兒歌的基礎上,我讓學生也試著寫一寫牽牛花的兒歌。我沒有過多指導,只是教給他們:兒歌每行字數相似,末尾的字音要押韻。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寫得非常好,他們的想象力連我也始料不及。王詩怡寫道:“牽牛花,地上爬,/我來幫你搭個架。/藤兒爬到架子上,/送我幾支花喇叭。/不摘它,不吹它,/留著花兒結瓜瓜。/花兒落了沒結瓜,/長出一個小疙瘩。/疙瘩落進泥土里,/明年春天又發芽。”徐伊秀的兒歌充滿了童趣:“小小牽牛花,/長在籬笆下,/每天來澆水,/每天來看它。/發了芽,長葉了,/爬了竿,開花了,/等它長成好媽媽。”江行則從花的名字展開了聯想,“小小牽牛花,/爬到高墻上,/開了花,像喇叭。/不見你牽牛來,/只見你吹喇叭。/嘀嘀噠,嘀噠嘀噠。”讀著這一首首童趣洋溢的兒歌,我覺得這個活動真是為學生開辟了一個新天地,讓學生得以自油地發揮。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可愛的牽牛花》這個活動激發了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興趣,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了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通過這次實踐與探索,我堅信,要多多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加強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把學生從課堂中領出來,融入自解,融入社會,逐步成為一個具有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