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作文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8 04:47:00
導語:電腦作文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1993年開始,桓臺實驗小學率先進行了電腦作文實驗。該實驗對電腦作文與常規作文教學的關系及兩者結合的規律進行了研究與探討,推動了計算機技術的應用。5年來,有關電腦作文教學的研究逐步深入,影響日漸擴大,實驗的學校也越來越多。本文擬就該實驗的教材、教法等情況作綜合介紹,以求正于專家和同行。
一、關于電腦作文課程設置的目的
1.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有關知識,學會漢字輸入方法,掌握計算機有關的操作技能。
2.強化學生主體意識,探討電腦作文與傳統作文教學結合的規律,優化教學過程,建立教學模式和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和思維品質。
3.以電腦作文教學為龍頭,促進具有中國特色的小學語文教育現代化的實現,包括語文教育思想、語文教育內容、語文教育教材、語文教育組織形式、語文教育手段和方法、語文教育質量評估等方面的現代化,進行計算機及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領域的開發與研究,推動各科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素質。
4.培養能勝任現代化教學工作,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并能熟練運用輔助教學軟件,掌握軟件制作方法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二、電腦作文的課時安排
根據國家教委頒布的課程計劃、“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及課題組“計算機作文實驗綱要”,本著激趣、量力、求實、高效的原則,從電腦作文教學的目的任務和教材份量出發,合理安排課時。3—5年級每學期上課8次,每次兩課時(80分鐘),與常規作文間周進行,占用語文教學課時。這樣既不放松手筆作文訓練,又使學生在兩種訓練的過程與方式的對比中,領悟結合的規律,提高訓練的有效性。
三、關于電腦作文的教材
該實驗使用的是省教研室組織編寫的《計算機作文實驗教材》。教材以《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為依據,吸收傳統教學經驗和當代優秀教改成果。每個學期的訓練內容編為一冊,每冊包括8組訓練,最后一組是綜合訓練。每組教材內容包括計算機技能訓練、作文訓練要求、例文、教學建議和教學課件。例文又分標準文、病文、修改文和精品文,每一層次的例文從不同角度選列多篇,各以不同的點評和提問方式,緊扣訓練目標提出訓練要求,以供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各個步驟使用。每組教材后附有教學建議,并配有教學課件。這套教材有如下特色:
(一)整體性。教材編寫從3個學年整體訓練目標出發,恰當選編計算機訓練和作文訓練內容,合理設計訓練序列和訓練要求,既有階段性又有連續性,使常規作文與計算機作文教學有機結合,人腦與電腦活動同步,使計算機訓練要求與作文訓練要求成為雙序一體的小學計算機作文實驗教材。
(二)時代性。作文訓練內容與要求,原則上依據義務教育五年制語文課本(人教版),并作適當調整、充實。選入為學生易于接受、反映時代特點和科技發展的有關內容,以強化學生科技意識和社會使命感。
(三)基礎性。小學生作文和計算機訓練都是啟蒙性的學習,訓練內容和要求是最基本的,符合學生實際基礎,為學生日后學習和工作打下初步基礎。
(四)訓練性。教材編寫為主體性的發揮設計了較廣闊的自主訓練的內容和空間,從寫、評、改、賞到內化目標掌握規律,選編了供學生獨立運用網上操作的多篇正反例文,又規定了嚴格的訓練程序,學生在主動參與并進行創造性的學習過程中,讀讀想想與說說寫寫相結合,提高寫作能力,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五)層次性。教材內容既有統一要求,又鼓勵發展提高。內容編排有梯度,訓練有重點,要求有彈性。每組訓練的例文,根據訓練要求,對表現同一事物而表達效果層次不同的文章,或表現不同事物從不同角度落實本組訓練要求的文章,選入多篇,構成四個層次,這樣在一篇作文的全過程訓練中訓練目標會層層落實。
四、電腦作文教學的基本過程
(一)明確訓練目標,做好寫作準備。
這一步教學任務是使學生明確“寫什么”、“怎樣寫”的要求,為快速輸入做好充分準備。
1.提前一周放題,提出目標要求,讓學生課外思考,并搜集整理作文材料。
2.引導學生理解題目要求,在討論質疑中激活思路,明確訓練方向。
3.練習口述,通過口頭語言發展書面語言,提高敘述的連貫性,并以此建立起所選內容與訓練要求之間的聯系。
教師的指導要恰當聯系所學課文與例話,講解要正確明白,要言不繁,切中肯綮,注意激發學生興趣。這一步如在計算機教室進行,學生可用計算機草列提綱,促進學生理解訓練要求,但不畫框定調。隨著學生能力的提高,這一步要逐步縮短所用時間。
(二)根據目標要求試寫初稿。
試寫前令學生把訓練目標屏幕顯示,依據目標修改提綱,充實內容,形成腹稿,在愉悅氣氛中快速輸入,并按作文要求作屏幕顯示。習作者要把內部語言分解為字詞,再分解為對應的拼音至對應的鍵位,由腦、眼、手、口協調完成。它不同于一般的打字,而是一個復雜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過程。這一步要盡快提高速度,做到限時完成。如:五年級350—500字的文章,均在20分鐘內完成。教師的任務是:
1.全班巡視或網絡掃描,了解學生輸入成文的情況,對共同性或個別性偏離目標的情況,要運用目標導向以不同方式及時指導,但不要限制學生因快速輸入的思想興奮而出現的奔放想象;另一方面要誘導學生強化自控心理,消除行動、情緒忙亂的障礙。
2.選出評改時所用的例文(選用例文要給習作者以鼓舞)。
(三)對照目標,指導修改。
1.令學生調閱標準例文,對照目標,把握標準。使學生明確本組訓練達到基本要求的文章是什么樣的,為以后的評改活動提供模式和創新準備。
2.調閱病例文,指導學生分析病文的“病因”,并將“病因”隨手“記錄”(輸入漢字)在文旁,學習如何選準修改點,掌握評的方法。
3.調閱“修改例文”,與“病例文”同屏顯示。學生由修改內容體會其與前后文的關系,即明確“改什么”、“怎樣改”,體會為什么這樣改的道理,進而深化本次訓練目標,深入領悟什么樣的文章是符合要求的,什么樣的文章是不符合要求的,對不切合或背離訓練要求的常見“病癥”和修改方法有更多方面的了解。
4.評改自己習作,自評自改與互評互改結合。屏幕評議指導,學生有了模仿的“模型”,并從模仿中理解和掌握了評改的意義和方法,加速了從理解到運用方法的過程。通過自評互評,選準修改點,并在文旁輸入簡單提示;通過自改互改,把改正的文字,輸記在對應的文字旁,以備再改,最后整理編輯。要發揮屏幕的窗口效應,使原文與改文同時顯示,令學生比較對照,審視改文是否符合目標要求。隨著學生評改能力的提高,評改環節可合為一體。
(四)鑒賞總結,內化提高。
1.指導學生迅速瀏覽訓練全過程,回顧自己的習作是如何提高的;
2.找出自己或他人優秀習作或習作中優美之處;
3.向全班自薦或推薦優美的句、段、篇,全班共同調閱;
4.共同欣賞精品文(也可是學生習作),總結訓練收獲和寫作規律,并用本組課文印證。
習作鑒賞,是學生的訓練體會、寫作經驗及有關信息的交流碰撞,要正確引導,不僅提高認識,使目標內化,領悟寫作規律,而且啟迪學生創造的萌芽。在欣賞中可以注意幾點:①無論是欣賞句、段,還是整篇,必須緊扣重點訓練項目,保證訓練項目的落實;②不僅使學生能鑒賞文章的優美,還要使學生回顧訓練過程,沿著訓練軌跡,有對比地說出優美之處是如何加工提煉的;③要注意后進生習作中的閃光點,藉此施以鼓勵;④要允許爭論,提倡爭論,并引導學生統一到本次訓練項目上;⑤引導學生提高認識,總結出規律性寫法,然后讓學生將習作存盤或輯印。課后可開展補充性小練筆活動。
上述教學過程用時間80分鐘,其中“寫前準備”用時15分鐘,集中在兩節課內,一氣呵成。與傳統作文教學相比,電腦作文教學過程運行節奏之快,訓練密度之高,學生接受信息量之大顯而易見。
五、實驗效果
通過對1995—1998經過3年實驗的1屆學生4個班240人的調查、測評,在下列幾方面收效明顯。
(一)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電腦作文由于快速輸入的需要,學生必須把作文所用的材料做好準備并安排好先后順序。當學生理解題目要求后;便主動搜集材料,或實地觀察,或查詢資料,將觀察所得存入計算機。輸入前調出整理歸類,置于提綱之下,并提示詳略。文章體裁心中有數,輸入時文思較疏暢,較快地消除書面作文時“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障礙,這就減少或避免觀點材料不一致或條理不清的現象。不僅使材料歸類清楚,而且層次結構得體,提高了布局謀篇的能力。調查表明:87.5%學生主動搜集材料;74%的學生材料歸類清楚;67%的學生能列出較為合體的提綱,比書面作文分別提高24.5%、22%、21%。五年級每次作文時,材料歸類、擬定提綱所用的時間比書面作文也大大縮短。
(二)遣詞造句的能力。不論哪種作文教學,指導學生運用語言始終是訓練學生基本功的重要方面。但是電腦作文與常規作文交叉進行,可以明顯補書面作文訓練的不足。由于學生對事物觀察仔細,理解深切,較準確地把握事物特點,在輸入時病句相對減少。據五年級一次作文統計,出現的病句數量比書面作文減少11%,而同義詞、近義詞、比喻句的運用能力明顯高于未參加實驗的同級同期學生。
(三)初步的創新能力。從習作的立意看,五年級學生習作,一般都有中心,但如何使中心表達得更深刻,常規作文中教師的指導,學生“領悟”很難深入。電腦作文,部分學生在完成輸入后,可自行調閱主服務器中存貯的同一題目而用不同材料或從不同角度記敘而表達效果又呈現不同層次的范文,由于學生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構思的場景或形象中,在相關因素的啟發下,會閃現靈感。捕捉這種靈感,是構思新形象完成創造的關鍵。在每次作文的修改過程中,都有部分學生因受范文啟發或借鑒他人習作之長綜合創新,從而使自己的習作立意深化。如有的學生寫《記一次栽樹活動》,初稿是一般地記敘栽樹過程,在他人文章啟發下,幾次修改后,則由寫育樹而及育人,深化中心。
(四)修改文章的能力。現行作文教學中,要學生修改文章的要求很難落實,原因可有多個,但是有一點是書面作文的修改遠沒有電腦手段的快捷,學生作文心理也沒有電腦作文時愉悅。據統計,電腦作文中90%的學生能對自己習作進行不同程度的修改;89%的學生能對自己或他人習作中運用不當的詞語、說話不合習慣或有簡單語法錯誤的語句改得通順明白;72%的學生能根據中心表達的需要進行結構調整或內容增刪,后兩項能力分別比書面作文提高28%、22%。
(五)鑒賞能力的提高。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對訓練要求不斷深化,又從調閱的正反例文的評點、思考題中,悟出本次習作該怎樣寫不該怎樣寫的道理,明確達到基本要求的文章是什么樣的,怎樣使自己的習作進一步提高,也從中提高了鑒賞能力。利用聯網,閱讀他人習作,68%的學生能根據訓練要求,評價他人習作的得失;80%的學生能指出他人習作中重點段或重點語句對表達中心的作用;85%的學生能結合語言環境,品味詞語表達功能;比書面作文分別提高28%、30%、20%。學生作文的其他能力相應提高。
- 上一篇:語文自然段管理論文
- 下一篇:電教閱讀教學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