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技法及藝術創作啟示

時間:2022-04-26 08:38:19

導語:山水畫技法及藝術創作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山水畫技法及藝術創作啟示

摘要:在古今大量的山水畫創作大家中,清代龔賢的山水畫更顯獨具一格。對龔賢山水畫作品進行解讀和分析,探究其繪畫技法,能為當代藝術創作提供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龔賢;山水畫;藝術特色

龔賢作為金陵八大家之一,在山水畫創作方面有很深的藝術造詣,當時的人們認為其與著名書畫家呂潛構成“天下二半”。龔賢的山水畫創作中,既有古風的繼承,又有自己的創新,其作品顯得獨具一格。對龔賢山水畫作品的研究可以為現代藝術創作提供良好的借鑒。

一、明末清初龔賢山水畫的技法

龔賢的山水畫對很多場景進行了深入細致布局,在作品中能全面展現相關場景的空間感、層次感。(一)線條應用。對于山水畫來說,線條是創作過程中最基礎的元素,也是能夠展現作品創作功力的最直觀因素。龔賢山水畫主要塑造的內容為山、石、林、木、水和屋,這些場景的分割來自于對線條的應用,在具體線條塑造中,則能夠展現出龔賢獨有的藝術特點。1.林木線條。在古代的山水畫創作中,對林木的塑造很多情況下會應用直線條。這種方式能夠展現林木的蔥郁,但在龔賢的作品中,對林木的塑造線條多為曲線。如在《松亭遠山圖》中,對林木主干的塑造就大量應用曲線,并且多為粗線條。線條的堆疊使林木主干顯得錯落有致。樹枝部分,應用細線條勾勒,并在此基礎上構建樹木的葉子,這一過程不僅重視對空間感的塑造,而且大量應用墨點堆疊,展現了樹木的蔥郁。2.山石線條。龔賢作品中的山石線條有兩種形式,一種基本不應用線條,而是將墨跡暈開,展現陰影效果;另一種方法為設置層次分明的線條,展現山石的堆砌感[1]。3.水、屋線條。龔賢在對河流等場景塑造時,基本不繪制線條,雖用空白卻使人感覺到清澈的河流和透明的湖泊,形成了一種淡然的情感。在繪制房屋時,應用的線條會與其他場景的線條進行交匯,構成房屋坐落于山石林木之間的場景。(二)“留白”控制。我國古代山水畫追求對場景神韻的塑造,所以在創作中會大量“留白”,供畫作欣賞者進行想象。龔賢對山水畫的“留白”技術可謂登峰造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主要場景外的留白。我國的古代山水畫中都會在主要場景外進行留白,通常這些留白的區域會被觀眾想象為天空,這也是我國山水畫“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重要表現方法之一[2]。但是龔賢將留白范圍進一步擴大,完成了多空間感的塑造。《夏山過雨圖》就在塑造的山體之間進行留白,這種留白方式一方面展現了周邊山體的千溝萬壑,同時也能給觀眾一種云霧繚繞的想象感,觀眾在想象中自發構建畫作中山體的相對位置,完成了對空間感的有利塑造。2.水面區域留白。一些名畫家為了能夠展現場景的層次感,會在山水畫的水面區域設置較多的場景。清代髡殘《雨洗山根圖》就在水面區域設置了孤島、樹木等,但是龔賢在水面區域的塑造中,留白區域的面積要遠高于其他山水畫名家。在清代龔賢的《靜林帆影》中,水面區域只構建了一艘小船,其余區域全部為留白,展現了“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場景。3.陰影塑造方面。在龔賢的山水畫創作中,也會應用留白的手法進行陰影塑造。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松亭遠山圖》中,山體的塑造只應用暈染的方式進行山體勾勒,同時山體部分大量留白,增強了陰影的表現效果。(三)場景構建。龔賢的山水畫創作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場景構建方法,從以下角度完成對層次感的塑造。1.線條勾勒方面。在場景塑造中,龔賢重視線條的交匯效果,同時能夠對線條的間距、長度等因素進行精準把控。比如在《寒林古屋圖》中,近景區域的樹木線條體現得更明顯,并且線條間距較大,而遠景區域內構建樹木的線條清晰度下降,甚至只應用粗線條展現樹木,同時近景區域線條數量較少,遠景區域線條交匯更多。這種場景構建方法符合人類的場景觀察規律。房屋中的一些線條與近景區域的樹木線條交匯,最終觀眾看到的房屋位于這兩個場景的中間部分[3]。2.場景明暗方面。人體的先天結構決定了人腦會自動將不同明暗情況的場景按照不同距離進行處理,通常較暗的場景被人腦認為距離更遠。龔賢就充分應用了這一特點,在山體的空間感塑造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山家黃葉圖》中,繪制的遠景區域山體用墨更多,整個場景顯得更暗,在觀眾看來,這一區域自然距離更遠。3.事物塑造方面。當同一區域中的事物數量過多時,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山水畫空間感的塑造效果,龔賢巧妙利用留白手法,有效塑造了空間感。另外在事物塑造中,會在無法體現空間感的區域設置小型事物,如《秋水板橋圖》中就在遠景區域的水面上設置了沙洲,實現了對空間感的有效塑造。(四)事物配置。在山水畫創作中,最困難的一點即是對各類事物進行合理配置,既要保證事物之間存在關聯,又要保證事物堆疊不過分擁擠。龔賢在此基礎上對事物配置進行了完善,即通過事物配置展現空間感。常用的表現手法為合理設置事物的尺寸,比如在《山居圖》中,水面上的巖石尺寸靠近河岸的小,而遠離岸邊的大,這種塑造手法能夠讓觀眾自主想象這些巖石的空間距離,從而實現對空間感的塑造。另一種手法為事物交疊?!端赏みh山圖》中近景區域的樹木遮擋住了房屋,這種手法自然會讓觀眾想象出樹木位于房屋之前,再讓房屋對背景樹林進行遮擋,能夠進一步提升空間感的塑造效果。另外,事物之間的交疊方法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展現空間感,比如《夏山過雨圖》就是通過留白區域和山體之間的留白展現空間感。

二、明末清初龔賢山水畫對當代創作的啟示

(一)適當融合思想。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當代山水畫對寫實的重視程度更高,作為寫實山水畫的重要代表,龔賢的山水畫之所以能在山水畫創作大家的作品中脫穎而出,在于龔賢對作品的表現是建立在寫實基礎上的,比如通過應用曲線構建樹木的主干,而在山石、水面區域的構建中又充滿了靜謐之感,最終構建的場景產生了動靜結合的質感,這種方式也能夠體現龔賢內心中兩種思想的激烈碰撞。在當前以及今后的山水畫創作中,可以充分借鑒這種山水畫的創作形式,通過動態和靜態場景的塑造來表達創作者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在這種矛盾感的塑造中,山水畫的整體景觀塑造上必須要有很強的和諧性。(二)合理設置明暗。在龔賢的山水畫作品中存在大量明暗變化的場景,暗處的場景有兩個作用,一方面是展現距離的遠近,遠方事物設置的場景更加陰暗;另一方面是展現相關事物的立體感,比如在龔賢對山體的塑造中就會大量通過明暗變化表現山石的陰影,以提升山體的空間感。在當前和今后的山水畫創作中,可充分應用這種方式進行事物塑造。比如對于山脈描繪,近處場景為能夠獨立存在的樹木,可以把樹木輪廓繪制地更為清晰,可以應用細線條進行樹木主干部分的描繪,就表現手法上來看,這種方式能夠提高描繪事物的亮度。對于遠處山脈,根據山脈的走勢設置明暗色調,要保證整體色調較深,同時在近處的山脈繪制中,可沿山坡方向繪制陰影,從而讓山脈的立體感增強。(三)科學表達事物。在當今的山水畫創作中,一些創作者容易走入誤區,即認為山水畫最核心的內容為展現自身想法或情感,同時認為山水畫創作中需要著重塑造景物的風骨,在最終的創作中忽視了對景物其余方面的塑造,使得整個作品事物表現方面的豐富度和整體性大幅降低。借鑒龔賢山水畫,需要對空間有強烈的想象能力,并積極探究相關事物搭配上的關系,通過線條交匯、場景遮擋的方式實現對相關事物的科學表述。另外在創作過程中需要找到情感表述與事物表達之間的平衡點。比如表達的情感為“淡泊明志”,但同時也意在表達“努力拼搏”;在山水畫的創作中塑造的整體場景,如展現寧靜的氛圍,可以應用留白的手法塑造湖泊、河流等;表達“努力拼搏”可以通過塑造石下野草、沖天樹木等體現出來,力求科學描繪事物,充分表達自身情感。(四)合理布局。通過對龔賢山水畫作品的研究,可以發現其在創作過程中會按照觀眾視角進行布局設計,所以在當代山水畫的創作中,也可充分應用這種方式進行創作。在具體的創作中,創作者可通過對事物的觀察和布局情況進行模擬構建,并在完成這一過程后,以觀眾的審美角度對設計的布局情況進行分析,當發現不能展現事物的特點和結構后,對整個布局體系應做適當調整,符合科學的布局方式后才可進行實際創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龔賢在其山水畫作品中全面展現了事物的空間性和立體性,而這兩方面的展現手法是通過線條選取、線條交匯以及景觀遮擋實現的。這說明在龔賢的創作過程中,已經對舊有的哲學體系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創新。在當前和今后的山水畫創作中,可以參考龔賢的創作特點,對布局、陰影、線條構建體系進行完善,以表達創作者自身情感。

參考文獻:

[1]劉欣.清代龔賢積墨山水畫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8.

[2]高譯.龔賢繪畫中“樹”與“石”探研[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7(05):102-109.

[3]周才林.淺析龔賢山水畫中“留白”形態及影響[D].中國美術學院,2017.

作者:王萬潮 單位:阜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