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設計思維下的民間藝術論文

時間:2022-08-07 11:00:49

導語:現代設計思維下的民間藝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代設計思維下的民間藝術論文

一、民間藝術的發展現狀

從原始社會開始,中國社會發展就與農業息息相關。其中產生的民間藝術更是中國藝術發展不可或缺的主力因素。民間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涉及人口眾多、表現形式豐富多樣。這些令中國民間藝術具有獨特的審美特征和藝術魅力。民間藝術深深扎根于傳統文化,孕育了主流藝術,具有很重要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功能。隨著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再到網絡社會的發展進程,很多民間藝術生存的土壤已經改變。原先人們從事的手工業生產受到機械化批量生產的沖擊。導致很多民間藝術逐漸瀕臨滅亡。現代藝術對民間藝術的態度是應該利用、吸取。但如果有一天這些民間藝術已經消亡,我們只能從書或者資料上看到的時候,再倡導現代藝術吸取民間文化的精髓,將從何而來呢?樹根已經枯竭,還能給樹葉提供養分。樹木已經枯朽又何談提供氧氣呢?民間藝術就是大樹。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的事如何可以讓民間藝術煥發新的活力,如何保護、創新民間藝術形式。只有讓它煥發新的活力,現代藝術才能從中汲取營養。

二、現代設計思維民間藝術的創新研究

與傳統社會相比,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的社會,各種思想、各種信息都處于大爆炸的狀態。各種新的設計思維、設計理念不斷出現更新。譬如,偶發藝術、大地包裹藝術等。相對于這些層出不窮的新藝術思潮,民間藝術顯得有些無所適從。下面將根據現代設計思維的構成對民間藝術的發展進行三方面的分析。

1.設計理念的更新

相對于多變的現代設計形式而言,民間藝術略顯穩定、保守。所以,從造型上,民間藝術可以借鑒現代設計思維中對于功能的考量,即在保留民間藝術基本形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造,令其適應現代人的使用習慣。這點傳統中式服裝明顯已經取得很大效果。從國家領導人主席和其夫人接見荷蘭國王的著裝形式就可看出,中式服裝已被進行充分開發、創造,成為國際舞臺上中國正統服裝的一種標志化符號。轉換功能也是運用現代設計思維創新民間藝術的又一種方法。譬如,云南很多地區都有許多老的繡片。這種服裝上的裝飾元素,可以被縫制于皮包上。有的還會鑲嵌在鏡框中,作為一種裝飾畫。北方民居木質格子窗的含蓄性、典雅性,在今天家居的室內裝飾中還煥發著獨特的文化性美感。這種改造為很多原本的使用功能已經消失的民間藝術開發出新的使用空間和功能,令其更適合于現代百姓生活,更適合于市場經濟的競爭。

2.新材料開發與利用

新材料的開發與使用也是現代藝術變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譬如,服裝設計中莫代爾面料的開發與使用。這種面料強化了面料的柔軟性,功能性。盡管莫代爾服裝的款式普通,卻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睞。諸如此類的設計案例非常多,如納米材質在嬰兒奶瓶、牙刷設計產品上的使用。納米材質的清潔性令其在對衛生要求相對較高的設計中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傳統民間藝術使用新材料的成功例子也很多。2014年春節期間,窗花這個已經幾乎消失的藝術種類再次大范圍走入百姓家庭。原先的窗花因顏色喜慶、造型美觀而受到百姓的喜愛。但由于現代社會節奏的加快,窗花的材質易損,粘貼麻煩,污染環境、不易長時間保存等問題愈加突出。這些導致消費者始終停留在老年群體,并呈逐漸減少的趨勢。2014年春節期間的窗花在保留原有的造型和色彩的基礎上,改用塑料材質。在粘貼上采取靜電粘貼的方式,避免了粘貼,清洗麻煩的問題。新材料的使用保留了窗花這種民間藝術的優勢,彌補了劣勢。包括塑料材質在吊錢、福字中的使用,增強顏色的鮮艷度、持久性、衛生性。這些年貨商品設計中案例可以說是民間藝術的一次成功創新性改造。

3.兼顧藝術形式的經濟效益考量

對傳統社會而言,人力不是最大的成本,但對現代社會來說,人力是成本核算中最昂貴的部分。伴隨著現代工業的不斷發展,工業化、流水線、批量化生產將制作成本中人力資源部分不斷降低。所以,很多民間藝術中需要制作者大量耗時、耗力的部分逐漸跟不上社會的快節奏發展,這導致民間藝術從業者的大量流失。糖畫是北方京津地區特有的一種民間藝術,原先的糖畫普遍是依靠藝人對糖流量的控制,對造型能力掌控。畫糖畫這種民間藝術效益微薄,且學習時間較長,最終導致從業的匠人越來越少。廠家生產出畫糖畫的機器,操作者無需具有美術功底和熬糖技巧,只需按按鍵,機器就可用糖畫出預先存儲在芯片中的圖案,盡管糖畫的造型不如原來活靈活現,但失誤的可能性極小,這也是民間藝術得以保存、流傳的一種手段。

三、總結

現代設計經常提的一句話是“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如果研究、傳承傳統文化的人們都消失了,欣賞又從何談起。傳統民間藝術不是靜止的,應當是活態化的。試想,一種藝術形式已存活了千年,甚至萬年,但它在我們這個時代消失了,那只能說明我們的無能。假如,我們對民間藝術不采取保護、創新的態度,再過幾千年,我們的后代將面臨沒有傳統、沒有文化的狀態。那將是多么的可怕!

作者:郭琪美劉鵬工作單位:景德鎮陶瓷學院陶瓷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