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郵政儲蓄發展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21 04:59:00

導語:我國郵政儲蓄發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郵政儲蓄發展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中國加入WTO后的五年過渡期的結束,中國金融業進入全面開放時代,這對于即將掛牌成立的郵政儲蓄銀行生存壓力比以往更大。資本金較少、面臨同業激烈競爭和盈利能力不足是郵政儲蓄銀行在發展中面對的主要問題。為了擺脫困境,需要銀行內外的相互配合,應引進戰略投資者,拓寬資金運用渠道,走發展社區金融之路。

關鍵詞:郵政儲蓄;股權多元化;社區金融

Abstract:Withtheendingofthefive-yeartransitionperiodafterChina''''sWTOentry,China''''sfinancialindustryisnowfullyopen,whichhasbiggerpressureonthesurvivalofthePostalSavingsBankwhichistobeestablishedsoon.ThemaindifficultiesfacedbyPostalSavingsBankinthedevelopmentaresmallercapital,facingserioushorizontalcompetition,andshortofearningability.Inordertogetridofthedifficulty,interactivesupportbetweeninsidebanksandoutsidebanksisneededtoattractstrategicinvestors,toenlargecapitaloperationchannelsanddevelopcommunityfinance.

Keywords:postalsavings;diversifiedequity;communityfinance

一、郵儲銀行面臨的困境

(一)郵政儲蓄缺乏真正的獨立性,可能成為郵政集團公司的“提款機”

根據2005年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通過的《郵政體制改革方案》,組建國家郵政局,作為國家郵政監管機構;組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經營各類郵政業務;成立郵政儲蓄銀行,實現金融業務規范化經營。過去郵政儲蓄和普通郵政業務在賬務、人員和辦公設施上沒有分開。自從1998年郵政與電信分開后,郵政業務長期處于虧損狀態,2003年國家取消了對郵政部門的補貼,而郵政儲蓄由于可以從人民銀行獲得遠高于儲戶存款利率的轉存款利率,因此利息差額成為郵政部門重要的盈利來源,并用來補貼普通郵政業務。因此這次郵政體制改革觸動了很多郵政員工的基本利益,郵政內部缺乏改革的積極性,按照銀監會制定的改革進程,郵政儲蓄銀行應該在2006年12月掛牌,可到2007年3月,郵政儲蓄銀行仍未正式成立。新成立的郵政儲蓄銀行仍然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全資所有,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劉安東出任郵儲銀行董事長,國家郵政局郵政儲匯局原局長陶禮明出任郵儲銀行行長。郵政儲蓄銀行仍然與郵政集團公司保持著緊密聯系,缺乏真正的獨立性。若郵政集團公司的普通郵政業務繼續虧損,國家又不對其進行財政補貼,郵政儲蓄銀行不可避免地將成為郵政集團公司的“提款機”,這對剛剛組建、缺少盈利方式的郵儲銀行更為不利。

(二)郵儲銀行資本金較少,資本充足率不足

由于郵政儲蓄銀行沒有上市,并且由郵政集團公司全資所有,缺少戰略投資者,因此資本金較少,注冊資本金為200億元,為其母公司郵政集團公司的1/4,資本金數額僅相當于一家中等規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隨著郵儲銀行的發展,面臨的風險可能逐步擴大,資產規模的擴大也要求注入更多的資本金。提高資本充足率不僅能增強銀行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還能增加在金融市場上的信譽。資本金較少,資本充足率不足一直都是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面臨的難題,為了滿足資本充足率要求,國內銀行通過上市,發行次級金融債券,獲得外匯儲備注資等方式來增加資本金,而郵儲銀行在成立開始就面臨著資本金的“先天不足”,沒有引進戰略投資者,也沒有通過進行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資。

(三)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機制薄弱

郵政儲蓄部門只是郵政局的一個內設職能部門,而不是獨立法人機構,因此沒有建立完善的內控機制和風險防范機制。雖然銀監會對郵政儲蓄具有監管權利,但實際上操作起來比較難,這就造成了“外部監管者”的缺位。郵政儲蓄風險不斷積聚,工作人員風險意識淡薄,內部稽核力度不夠,規章制度沒有落到實處,因此郵政部門擠占、挪用郵儲資金現象比較嚴重,資金案件也時有發生。成立郵政儲蓄銀行雖然有助于加強操作風險等風險的防范和銀監會的監管,但因為上述歷史原因風險防范機制需要時間去完善,在銀行成立后短時間內仍會顯得薄弱。

從公司治理結構來看,按照銀監會的要求,郵政儲蓄銀行的籌建須按照“三會分設、三權分開、有效制約、協調發展”的公司治理原則,建立規范的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制度。然而郵政儲蓄銀行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全資所有,郵政集團公司也就是郵政儲蓄銀行的唯一股東,存在著股權結構單一化的問題。現代公司治理結構是建立在股權透明和股權多元化基礎之上的,股權結構過于單一將會影響董事會、監事會發揮自己的作用和履行自身職能,公司內部也缺乏利益制衡。

(四)缺乏專業性金融人才,人員業務素質不高

根據《中國金融年鑒2005》,2004年郵政儲蓄人員為224843人,非正式職工占總人數的53.7%,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占總人數的67%。郵政儲蓄隸屬于郵政部門,郵政儲蓄與其他郵政部門工作人員混崗作業,尤其是基層從業人員與郵政頻繁換崗等問題嚴重,缺乏金融從業經驗及專業化管理。郵政儲蓄由于長期“只存不貸”,因此造成郵政儲蓄工作人員缺乏信貸經驗,對地區信貸需求不了解,不懂信貸正規程序。另外絕大部分郵政儲蓄資金很長一段時期交存人民銀行,沒有任何風險,因此郵政儲蓄相應缺乏風險管理人才。

(五)面臨激烈的競爭

外資銀行在資產規模、管理體制、金融創新能力,人才引進等方面均要領先于郵政儲蓄銀行。外資銀行相對于郵儲銀行的優勢主要表現在:(1)外資銀行除可以開展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外,也可以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由于我國《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不能進行混業經營,所以郵儲銀行在業務范圍上要窄于外資銀行。(2)在華的外資銀行資本雄厚,并且受到母國銀行的支持,金融服務水平很高。而郵儲銀行服務水平較低,一直都被客戶所詬病,電子化和信息化建設要落后于外資銀行。(3)外資銀行具有良好的激勵制度和較高的工資待遇。過去郵政儲蓄由于是郵政局內設部門,人事調動都采取上級任免方式,“官本位”現象嚴重,另外工資水平也要遠低于外資銀行,不能吸引住優秀人才。(4)外資銀行通常按照經濟區域設置分支機構,注重成本—收益原則,而郵儲銀行和國有商業銀行一樣都是按照行政區域設置分支機構。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與股份制商業銀行等中資銀行長期與郵政儲蓄在儲蓄業務上存在著競爭,與郵政儲蓄銀行相比,中資銀行在公司治理結構、硬件設備、服務水平和資金實力等方面存在優勢。郵政儲蓄銀行由于與郵政集團公司共用辦公地點,場所普遍小于其他商業銀行,安全設施存在著隱患。郵政儲蓄過去只能開展對私業務,不能開展對公業務,因此在客戶爭奪上不如其他商業銀行。

農信社是郵政儲蓄銀行在農村金融市場最大的對手。農信社雖然在資產質量、支付結算體系上不如郵儲銀行,但是農信社已經在農村開展業務50多年,具有豐富的信貸經驗,目前正在加大改革力度,有些地方農信社已經重組為農村商業銀行,并逐步實現省內和跨省的通存通兌。郵政儲蓄在2006年才開始開展小額質押貸款業務,明顯要差于農信社。

二、郵政儲蓄銀行的出路探討

(一)修改相關的經濟法律法規,完善征信體系

由于有些經濟法律法規立法較早,隨著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某些法律條款已經顯得過時。另外一些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比較苛刻,法律之間相互存在著沖突,對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阻力。因此為了適應經濟形勢的發展,立法部門應該對不合時宜的法律法規進行修改完善。例如應該修改《擔保法》,放寬對抵押物的限制,解決農民貸款難的問題;修改《商業銀行法》,允許商業銀行混業經營。

征信體系作為金融生態環境中的重要環節,必須加快征信體系建設,其主要措施有:(1)培養公民以及企業的信用意識。人民銀行、銀監會可以聯合教育部門開展誠信教育,樹立“崇尚信用”的良好風氣。(2)促進征信法律法規建設。國家應該制定一部《征信法》為征信體系建設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3)建立齊備的信用資料數據庫。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應該協同合作,及時采集公民和企業的信用資料,并實現信用資料全國共享,對所有人開放查詢。

(二)國家應對普通郵政業務進行適當補貼

郵政業務由于資費偏低,一直低于成本,有些農村網點收不抵支。以前,郵政虧損主要靠電信盈利來彌補,1998年郵電分家后,國家向郵政提供財政補貼一直持續到2003年,這以后主要靠郵政儲蓄盈利來彌補郵政虧損,2006年郵政資費有所上調仍不可徹底解決郵政業務虧損的問題。為了防止郵政集團公司挪用郵儲銀行資金,促進郵儲銀行的初期發展,國家應該對經營成本較大的郵政業務進行適當補貼。2006年我國財政收入超過了3.9萬億元,比2005年增加約8000億元,這就為恢復對郵政的財政補貼提供了可能性。同時,郵儲銀行應該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形成股東相互制衡的局面,防止單一股東挪用郵儲銀行資金的現象。

(三)郵儲銀行應努力增加資本金

由于郵儲銀行的母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自身資本金較少,盈利較少,所以郵政儲蓄銀行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母公司增加資本金注入,必須依靠其他途徑增加資本金。為了達到資本充足率規定目標,郵儲銀行可以通過下列方式增加資本金:(1)郵儲銀行積極開展業務創造利潤,通過自身積累將一部分利潤轉化為資本金。由于郵儲銀行缺少盈利模式,利潤留成較少,這條途徑將會遇到一定阻礙,影響資本金的增加。(2)引進戰略投資者。目前存在著很多想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國外金融機構,它們具有資金雄厚,管理經驗豐富的優點,郵儲銀行應該利用這一契機,吸收戰略投資者。這不僅能為郵儲銀行增加資本金,實現股權多元化,還能利用國外金融機構先進的管理技術來促進郵儲銀行發展。(3)上市融資。郵儲銀行應該進行股份制改造,在國內外證券市場爭取上市。目前中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都在多地進行了上市,股價較高。(4)爭取外匯儲備注資郵儲銀行。我國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一萬億美元,國家在2007年內將成立外匯投資公司,先前成立的中央匯金公司已經向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注資450億美元,郵政儲蓄銀行也應該向外匯儲備管理部門申請注資。

(四)加強風險防范機制和內控機制的建設

郵政儲蓄銀行建立后,其面臨的風險會增加,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和市場風險等風險將會影響到郵儲銀行的正常經營,所以為了保證郵儲銀行穩健運營,在其成立之初就應該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和內控機制。郵儲銀行對于風險防范機制建設可采取針對性的措施:(1)在銀行內部建立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培養銀行全體職員的風險意識,把風險管理思想貫穿到銀行運作經營中的每個環節中去,把業務拓展和風險管理時時結合在一起,風險管理部門和業務拓展部門應及時交流溝通。(2)投入資金改善銀行的硬件設備。目前許多郵政儲蓄網點存在著安全隱患,特別是農村網點設施條件較差。郵儲銀行應該逐步投入資金,建立起安全保障和監控系統。(3)建立垂直、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總行、省行和分支行都應建立起風險管理部門,并且實現垂直領導,保證風險管理部門的獨立性。(4)提高風險管理人員素質。過去郵政儲蓄對風險管理重視不夠,尤其是對新增的信用風險控制不力,所以要加強對風險管理人員的知識培訓,從社會招聘專業的風險管理人員,補充風險管理隊伍。

風險防范機制和內控機制聯系緊密,內控是銀行治理的關鍵,只有建立嚴密的內控機制才能真正地抵御金融風險的發生。郵儲銀行可通過以下途徑入手建立內控機制:(1)建立新的規范可行的規章制度。郵儲銀行應該在過去建立的規章制度基礎上,根據銀監會制定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試行辦法》重新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2)建立有效的風險評估和監測制度。對影響郵儲銀行經營的各種風險進行跟蹤分析,以便及時發現和化解風險。運用一定的風險管理技術,收集業務資料,建立合適的風險計量模型用來測算風險,提供風險預警。(3)對銀行各部門進行授權,明確各部門的權利和責任,防止出現越權操作的行為,尤其是加強對銀行高管的管理,杜絕銀行高管的違法違規行為。(4)遵循真實性、規范化、謹慎性和監督性的原則建立嚴格的會計制度,進行會計監督,保證會計工作相互制約牽制,要經常對會計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檢查。

(五)加快人才培養,提高員工業務素質

郵政儲蓄人員素質比較低,缺乏金融專業知識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因此培養專業素質高的人才,提高人員的學歷水平迫在眉睫。為了解決此問題,首先應該聘請人民銀行、銀監會和其他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對郵政儲蓄人員進行業務和法律法規培訓,使其掌握金融業務程序、風險防范方法和市場營銷知識;其次應該利用其他金融機構撤并的機會,提供良好待遇,吸收其他銀行的工作人員,彌補郵政儲蓄銀行工作人員的短缺;還可以公開招聘金融學專業大學畢業生,提高郵政儲蓄銀行員工的整體學歷水平。

(六)發展社區金融,形成自身的特色

2006年3月銀監會主席劉明康稱郵政儲蓄將改造成為社區銀行。“社區銀行是由地方自主設立和運營的商業銀行,它從其運營的社區吸收資金并運用于該社區,而且不隸屬于某一家銀行持股公司。社區銀行的特征是以私營為主、特定區域經營、規模較小、以特定社區內的中小企業和個人客戶為服務對象”(注:徐鑫.關于我國社區銀行定義的辨析[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6(1).)。按照這個定義,我國目前還沒有社區銀行。郵政儲蓄銀行改造成為真正的社區銀行首先面臨法人結構的障礙,郵政儲蓄銀行是一家全國性質的銀行,而改造成社區銀行后,要把地區分行和支行一級變成獨立的盈虧核算單位,郵政儲蓄銀行總行不再具有一級法人資格;其次,總行對地方分支行的控制力減弱后,地方分支行又缺乏風險控制能力,這樣對我國金融業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因此,郵政儲蓄銀行不宜走社區銀行之路。而社區金融是不同于社區銀行的概念。“社區金融實際上是商業銀行發展零售業務的一種模式,即以一定社區為中心,將銀行零售業務向社區客戶縱深拓展,進而輻射周邊地區及人群。社區金融幫助銀行細分市場,可以集中精力對某一細分市場中的客戶進行了解分析,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金融業務。”(注:徐鑫.關于我國社區銀行定義的辨析[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2006(1).)

郵政儲蓄銀行發展社區金融,自身的優勢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擁有良好的企業形象。郵政儲蓄依靠借記卡“綠卡”為居民存取款、消費、轉賬結算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服務,特別是農村地區很多農民出外務工,子女上學都優先選擇“綠卡”,郵政儲蓄已經在居民中取得了良好的形象。因此郵政儲蓄銀行應該利用郵政的良好形象與社區客戶建立良好的關系,建立客戶信用檔案,提供靈活便利的金融產品,并不斷開拓和培育新客戶。二是擁有很多網點,農村網點比重較大,城市網點深入社區。因此應大力發展中間業務,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例如在居民小區設立ATM機。另外郵政儲蓄銀行應該重視社區中的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的金融需求,為個體工商戶、養殖戶、下崗工人等提供短期融資服務。由于國有四大銀行重點對象是國有企業,中小企業貸款較困難,因此郵政儲蓄銀行應該發揮它的區域優勢,調查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對信用較好的企業應該滿足其貸款需求,同時還可以利用發達的匯兌、結算業務為中小企業服務,促進社區經濟發展。

總之,郵政儲蓄銀行若要與工行、建行等商業銀行和農信社競爭,必須以異求存,具有清楚的市場定位才能夠立足。

參考文獻:

[1]吳瑞玲.淺談加強農村郵政儲蓄網點風險的防范[J].郵政研究,2006(5).

[2]何小珊.郵政儲蓄體制改革的國際借鑒及啟示[J].南方金融,2006(3).

[3]馬飛,李永勝.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機遇與挑戰[J].金融參考,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