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藥膳食療發展論文
時間:2022-12-21 05:21:00
導語:我國藥膳食療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中西兩種文化和中醫藥膳食療與現代食物營養學、現代保健醫學、現代食療學的差異比較及中醫藥膳食療的優勢和特色等方面對中國藥膳食療發展諸多問題進行了新的探討。再次提出國內三個全國性藥膳食療學術團體聯合,建立行業協會,加強認證工作,區分處方藥膳和非處方藥膳,建立科學的符合國情的中醫藥膳食療管理體系。并提出中醫藥膳食療業界要引入現代經營方式,推進中醫藥膳食療“申遺”及其國際化進程的建議。
【關鍵詞】中醫藥膳食療;現代經營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化
關于我國藥膳食療發展諸問題,作者曾在2005年著文予以探討。本文現提出進一步研究結果,擬作為引玉之磚,意在引起有關同仁賢達的共同關注,以期群策群力,促進我國藥膳食療的加快發展。
1掃除中醫藥膳食療發展的障礙
筆者提出“中醫藥膳食療”的概念,是因為多年來中國傳統的藥膳食療因為文化轉型的劇變和受現代科學技術文明的沖擊,失去古老環境和傳統文化支撐的大氣候影響,受到嚴重的閹割、扭曲和貶低,不但發展遲滯,且已到面目皆非的地步。中醫藥膳食療面臨著被現代保健醫學、現代食物營養學、現代食療學所替代的生存危機。
1.1中醫藥膳食療和現代保健醫學、現代食物營養學、現代食療學是中西兩種不同文化的產物。而文化比較的方法主要在于差異,而不在于優劣。我們不能用一種文化為指標去度量另一種文化。任何文化都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都是不可否認的,都應當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當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單邊主義的強勢沖擊,已迫使所有國家、所有民族不能不提升文化自覺。在維護文明多樣性,倡導各國、各民族、各地區文化多元并存的時代,尤其不應重蹈文化優劣比較的覆轍。
包括中醫藥膳食療在內的中醫藥是我國最具自主知識產權優勢和自主創新潛力、最具原創性的學術領域。我們應該站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高度,繼承和保護好這份遺產。而不是在“與國際接軌”(西方國家并沒有中醫藥膳食療標準,勉強要接軌,必然是閹割中醫藥膳食療的精髓和靈魂)、“藥膳食療現代化”的大旗下,以現代保健醫學、現代食物營養學、現代食療學對中醫藥膳食療偷梁換柱、李代桃僵。這不僅是可笑的,而且也是可悲的。我們不能忽視、容忍對我國歷史悠久的醫藥文明的背叛。
1.2中醫藥膳食療的優勢和特色與中醫藥的優勢和特色是一致的。根據一些學者的意見,其優勢和特色是:①中醫不是疾病醫學;②中醫不是物質科學;③不是認識論上的知識論。中醫關心的是從哪里尋找健康的鑰匙。同樣的“治病必求于本”這幾個字,西醫的著眼點在于對象性思維的“病”,問的是“病從何來”;而中醫提這個問題的重點在意向性思維的“治”上,問的是“治向何去”。“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東西方對“本”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西方是物質現象背后的本質原因,對本質的認識,是物質世界范圍內的認識論知識論的科學觀。而中醫首先強調識別“利害藥毒”的能力和取舍標準。然后是“聚毒藥以供醫事”,把“毒”轉化為“藥”,把“害”轉化為“利”,幫助人們養生、保健、治病。醫學與醫生有三等:上醫醫未病之病,對象是生命,是養生;中醫醫欲病之病,對象是“健”,任務是保健;下醫醫已病之病,對象是病。
西醫科學化過程中要求的是對靶點的直接對抗,都是對生命現象的抑制和阻斷,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抗生”的。而中醫則要求的是“衛生”和“養生”。中醫的優勢和學術本質,第一是“人”,第二是“生”。“生”是中國文化中的價值觀,認為人們應該“贊天地之化育”,追求的目標是“天人合德”,也就是“你活我也活”,就是“萬物并育而不相害,與萬物浮沉于生長之門”。作者在此換個說法,中醫實際上是一種和諧醫學、生態醫學、中庸醫學,是為人類生命的健康、發展、進化服務的方法、技術、工具。而中醫藥膳食療則是傳統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
1.3中醫藥膳食療和現代食物營養學、現代保健醫學,現代食療學的差異區別,很多學者曾有論述,筆者不再贅述。筆者在此特別指出的是傳統中醫藥學體系中的“食品”和“藥品”的概念與現代醫學(即西醫)的“食品”與“藥品”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很多為通用的同一品種,這幾乎囊括了中醫藥膳食療的全部材料。衛生部曾明文“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76種物品(均為傳統中藥材—后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113種物品、“保健食品禁用”的59種物品名單。很多地區藥監和衛生部門即依據此名單對中醫藥膳食療進行生搬硬套的管理,這使得包括傳統補益中藥材人參、鹿茸等在內的主要中醫藥膳食療的原料,在未辦理保健食品手續的情況下禁止應用。衛生部還專門發文禁止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法定中藥材胎盤的藥膳食療應用。筆者認為,這些管理規章措施用于保健食品和普通工業包裝食品還無可非議,但不適用于應分隸于餐飲業或家庭烹飪膳食范疇的中醫藥膳食療。另外,中西醫甚至對毒性的認識都是不同的,中醫歷來“聚毒藥以供醫事”,“以毒攻毒”,并非有毒就不能使用,而在西醫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按國際管理食品和藥品的相關規范標準,按現代保健醫學、現代食物營養學、現代食療學的模式機械的讓中醫藥膳食療與國際接軌,來實現中醫藥膳食療現代化,等于是按照西醫的思路要求中醫、發展中醫。中醫藥膳食療應在中醫辨證施治特色和自身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和借鑒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醫學的經驗研究創新,實現中醫藥膳食療的現代化。現在對中醫藥膳食療現代化的反思,實際上是對傳統與現代,西方和東方,文化與科學的矛盾反思的延續。
2建立科學的符合國情的中醫藥膳食療管理體系
我國中醫藥膳食療業現在還只是中餐業中的點綴,還未成為有重要地位的主流分支產業。既無宏觀的統一步調的現代化發展戰略和行動綱領,又無行規業約。總之還未建立科學的符合國情的管理體系。衛生、藥監等相關部門則依據國家有關普通工業包裝食品、保健食品和藥品的相關規范,就好像用咖啡的標準要求豆汁;用漢堡的標準要求餃子;用歌劇的標準要求京劇;用拳擊的標準要求武術一樣來對中醫藥膳食療進行管理,有些地方較為寬松,有些地方較為嚴格。這使中醫藥膳食療的學術活動往往成為清談。很多傳統方劑、創新品種由于受到現行法規的制約不能面世,或只有“打擦邊球”、“走曲線”才能面世。這是中醫藥膳食療的悲哀,也是傳統文化的悲哀。
2.1結束“三國演義”,建立行業協會我國中醫藥膳食療學界現有國際藥膳食療學會(香港)、中國藥膳研究會、中國中醫藥學會藥膳專業委員會等三個全國性學術團體。長期以來,這三個學會為我國中醫藥膳食療的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各自擁有一支(其中有交叉)專業隊伍。但由于三個學術團體宗旨相同,專業領域、學術活動相同,甚至組織機構也大同小異,無形中導致了我國中醫藥膳食療隊伍力量的分散,甚至還有的團體為了突出特色以別其他,不惜在名稱和學術活動中加上現代食物營養養學、現代保健醫學、現代食療學的內容,類似于選擇“中西醫結合”的道路。而多年來提倡的“中西醫結合”,實際上是西醫的一統天下,是拋棄中醫的內核精髓(陰陽五行學說),結合的僅是一些可以為西醫所用的藥物和療法。我們不應該再在中醫藥膳食療發展中擇取“中西醫結合”的模式了。
筆者再一次呼吁,為我國的中醫藥膳食療發展大計,應該結束“三國演義”,以我國三個全國性中醫藥膳食療學術團體為基礎和核心,建立“中國中醫藥膳食療協會”,完成學術團體到行業組織的過渡,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中醫藥膳食療發展的需求,開辟我國中醫藥膳食療發展新局面。
中國中醫藥膳食療協會應是行業管理組織,作為政府與中醫藥膳食療生產經營企業以外的“第三部門”,既是溝通政府、企業和市場的橋梁與紐帶,又是社會多元利益的協調機構,也是實行行業自律和維權、規范行業行為、開展行業服務、保障公平競爭的社會組織,同時兼有開展學術研究,轉化科研成果的職能。政府和企業都是協會的服務對象,其角色定位應當是做中醫藥膳食療行業發展的設計者;行業政策的建議者;業戶利益的維護者;協會會員的服務者,實現自律、管理、維權、溝通、協調及服務六大功能,進行行業的調查研究工作,受相關部門委托承擔行業監督管理工作,協助制定行業管理規范、技術標準并開展相關評審認證。
2.2取得認證資格,嚴肅資格認證我國現存三個全國性中醫藥膳食療學術團體都曾程度不同的對經營業戶的經營資質、專業人員的技術資質及產品資質等進行過認證。但這僅是團體內部的不具法規效力的認證
嚴格意義上的認證是由認證機構實施的一種合格評定活動,認定的依據是技術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或標準。認證的結果是由認證機構頒發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形式,來證明企業的產品、服務、管理體系符合相關要求。所以必須由專門的認證機構來進行。目前全國共有110多家認證機構獲得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授權而進入認證機構目錄中,而我國3個中醫藥膳食療學術團體尚不在其中。中國中醫藥膳食療協會建立后的當務之急,是依靠這三個學術團體的專業力量,取得國家對中醫藥膳食療領域的企業經營資質、業者技術資質、質量管理體系、產品資質的國內唯一正式認證資格,以具權威性。
2.3拓寬思路,科學管理中醫藥膳食療的管理,筆者認為,除了根據治療作用、輔助治療作用、保健(功能性)作用、預防(養生)作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外,還應區分處方藥膳(應經中醫師、藥膳師以上有資質專業人員審定方可應用)和非處方藥膳(不用專業人員審定,可由業戶或消費者自主選定,自主應用)的管理方法。這是筆者參考現行藥品管理模式而提出的中醫藥膳食療的新概念和管理思路。處方藥膳多為具有治療作用和輔助治療作用的藥膳品種,而非處方藥膳多為以亞健康為對象,具預防保健作用的藥膳。當然,處方藥膳和非處方藥膳的認定,須由有資質的、權威的機構來認定。
3其他應該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
3.1中醫藥膳食療業界要引入現代經營方式第一是標準化,首要條件是方劑的合理科學,然后是原料、衛生、口味標準化,再擴散至制作步驟,色括各種原料的含量、制作流程、原料貯存之后的還原,甚至制作時的水溫,都要求是機械的可以復制的。第二是投資,目前中醫藥膳食療業界一小部分是專營,絕大部分是兼營的小規模生產的作坊式企業。沒有雄厚的資金基礎,也不知道如何吸引投資商,如何融資,自然無法將生意做大。第三是運行機制,中醫藥膳食療業界缺乏嚴謹的運行與擴張的現代化運行機制。開一家、兩家沒問題,一旦要全國連鎖,由于缺乏良好的機制,很多企業開始走向衰落。
中醫藥膳食療業界的發展方向,筆者認為應該從篩選產品,建立完善的運營模式入手,鎖定主打產品并將其標準化,如果做連鎖經營,那么包括網絡營銷、中心廚房、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等現代化經營方式都一定要完善。
3.2中醫藥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已正式啟動,進入工作程序根據2003101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是:“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術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和群體適應周圍環境以及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為這些社區和群體提供持續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社會實踐、觀念表述、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中醫藥及其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膳食療就都屬于這一類。
國務院在20051222頒發的《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指導思路,基本方針和總體目標。其所提出的“保護、搶救、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與中醫藥界及中醫藥膳食療界歷年所提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作為中醫藥重要組成部分的中醫藥膳食療,既是歷史文化“遺產”,又是鮮活的醫學科學。“申遺”實關中醫藥膳食療的生存和發展。最近,我國粵、港、澳三地把我國傳統的中醫藥膳食療珍品——“涼茶”申遺成功,其中包括54個涼茶配方。而前些年因為“涼茶”未辦理保健食品手續而標示有清熱、祛暑、解毒等功能,被有關部門明令禁止經營并通報批評,還予罰款,并一直在打官司,鬧得烏煙癉氣。現在申遺成功,一切云消霧散,暢行無阻。中醫藥膳食療存在很多相似的懸而未決的問題。如果申遺成功,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此,筆者呼吁三個全國性學術團體同仁行動起來。莫失寬松發展良機,共同努力,爭取中醫藥膳食療作為傳統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整體申遺(據筆者了解,中醫藥膳食療尚未列為中醫藥申遺內容)。或中醫藥膳食療單獨“申遺”,可先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繼而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3.32006-07-04,科技部會同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了《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規劃綱要》,其旨在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解決中醫藥現代化中的關鍵科技問題,推進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促進以中醫藥為代表的世界傳統醫藥進入國際醫藥保健品主流市場,并以此為突破口,帶動我國科技競爭力的全面提升,促進中醫藥“走出去”戰略的實施。這也給中醫藥膳食療的發展帶來新的戰略機遇。
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和中醫藥膳食療的優勢與特色與現代醫學的結合將可能為人類提供新的醫療衛生保健模式。現代科技的發展為中醫藥膳食療的基本原理,核心理論及關鍵技術的重大創新提供方法和手段。包括生物醫學在內的生命科學,有著從分析向綜合,從局部向整體的發展趨勢,中醫藥膳食療的理論和實踐的價值有望重新認識,中醫藥膳食療也將因此成為科技重大創新的源泉和基礎平臺之一。因此,我們應首先考慮在對國內專業隊伍的鞏固提高的基礎上,以我為主,堅持原創性為根基國際化為動力,人類健康為本,傳承創新并重,產學研結合,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建立中醫藥膳食療科技合作網絡,吸引、培養、集聚一批高水平的中醫藥膳食療國際化人才隊伍。逐步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研究團隊;其二,提高中醫藥膳食療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市場的份額。其三,是基本形成一批中醫藥膳食療國際標準,初步建立區域性注冊協調體系,這些標準和規范適應中醫藥膳食療的特點和各國(地區)具體情況。并建立多語種的中醫藥膳食療國際信息中心,建立有重大國際影響的教育培訓國際區域中心和示范中心等,以促進中醫藥膳食療文化的傳播。
【參考文獻】
[1]宋勝利.中國藥膳食療發展諸問題芻議[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4):663.
[2]王者悅.中國藥膳大辭典(修訂版)[M].大連:大連出版社,2002:1.
[3]彭銘泉.中國藥膳大全[M].大連:大連出版社,2002:1.
[4]姚海揚.中國食療大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計,1994:1.
[5]劉昭純,魯明源,張令德.實用藥膳學[M].濟南:山東文化音像出版社,1998.
[6]中國藥膳研究會.中國藥膳美食文化節文集[C].2006.
[7]中國中醫藥學會.第五屆國際藥膳食療學術研術討論文集[C].2005.
- 上一篇:科技局領導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心得體會
- 下一篇:房管局住房管理發展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