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經濟新聞論文

時間:2022-09-15 10:58:00

導語:人與經濟新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與經濟新聞論文

論文關鍵詞:報道經濟新聞讀者

論文摘要:文章從三個方面探討了如何提高經濟新聞在讀者當中的關注度的途徑。

近年來,隨著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經濟新聞已經成為各新聞媒體的重點報道內容。盡管“改進經濟報道,寫好經濟新聞”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客觀地說并不是所有的經濟新聞都完成了它的使命,達到了傳播效果。有的經濟報道喜歡“打官腔”,或者過于“學術化”、“理論化”、文字“貴族化”,無形中將蕓蕓眾生拒之門外。對此人們有兩句頗為不屑的評價:“外行人眼里是內行,內行人眼里是外行”;“內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道出了目前我國經濟新聞的尷尬處境。因此,怎樣寫出讓受眾喜聞樂見的經濟新聞,是現在經濟新聞比較嚴峻的任務。

要軟化經濟新聞,使經濟新聞成為讀者喜聞樂見的新聞是很多記者為之努力的方向。這需要記者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扎實的經濟知識基礎和把專業知識通俗化的技能。我們看到,一切的經濟活動都是由“人”來實施、實現的,因此,顯現人在新聞中的價值和視角,可以使生硬的經濟新聞更加生活、生動,富有生機。

一、報道題材“平民”化

題材平民化的目的就是要突出經濟新聞的群眾性。經濟新聞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活、消費,關系著千萬家企業商品的生產、經營與流通,牽動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經濟報道在面向各級干部的同時,更要面向普通群眾,選取老百姓感受最深、最易理解的角度,來反映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經濟現象和生活,引起老百姓的共鳴。阜陽劣質奶粉事件被媒體曝光后,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老百姓的注意,因為整個事件的受害者是消費者,是那些可憐的孩子和他們的家人,對受害者的關注和支持是這些報道引起很大反響的原因。另外,老百姓也會注意自己的身邊是否存在有類似的劣質奶粉危害自己家人和朋友的健康,這就是貼近老百姓的題材。先以此吸引住讀者,然后才是相應的事件分析和政府措施,讓讀者對整件事有從頭到尾的了解,并解答讀者心中的疑問,這樣的報道無疑是成功的。

2003年6月1日,是南海伏季休漁開始的第一天,粵港兩地的電視臺各報道了一條新聞,這兩篇“同題作文”令人深思:

香港某電視臺:記者來到海邊的漁家,漁民對記者說:伏季休漁一休要兩個月,收入來源沒有了,生活支出不能少,我們生計無著,決定向政府部門貸貼息貸款。

廣東某電視臺:記者來到漁政部門,有關人員對記者說,伏季休漁是國家的法令,任何人不得違反禁令。作為行政主管部門,我們在休漁期間將進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嚴厲打擊那些非法的偷捕者。

同樣一道伏季休漁的題材卻做出兩篇如此不同的文章,是因為記者取了不同的視角,前者將“休漁”向社會生活延伸,用平民的視角,從老百姓的角度去報道休漁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體現人文關懷,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后者就“休漁”報“休漁”,用的是俯角。對民情漠不關心。這樣的新聞太硬、太官僚,只要上頭滿意就行了,下頭滿不滿意,他們就不想關心了。因此,經濟新聞要向社會生活延伸,才能引起讀者的關注。

二、報道視角人性化

經濟是社會物質生產和再生產的活動。誰在活動?當然是人在活動。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人,不寫人怎么宣傳先進生產力?與生產力相對應的是生產關系,而生產關系說到底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總之,經濟活動都是為了人、圍繞人來進行的,人是一切經濟活動的主體,理應成為經濟報道中的主角。透過經濟活動是物質再生產的過程的表面,經濟更為深層的是價值觀念的碰撞與實現。一位哲人說過:“從事任何職業,如果沒有來自人這方面的熱情,都是搞不好的。一個學者如果沒有對人生的追求,沒有對社會進步的追求,科學上的成就必然會受到限制。”同樣,經濟報道離不開對人的關懷,要關注人的生存狀況、歷史環境變遷、社會價值取向等深層的問題,要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報道思路和寫作方式,尤其在深度報道中注意拓寬人文視角。有了這樣的視角,報道才能更加深入、全面,才能有靈魂。所以,把經濟報道與人文關懷結合起來是一個很好的軟化方法。

經濟報道寫人,會不會沖淡經濟味?不會。寫人,可以使經濟報道變活,變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如報道海爾,首先追蹤張瑞敏。因為他是海爾的領軍人物,沒有張瑞敏也許就沒有今天的海爾,張瑞敏就是海爾,海爾就是張瑞敏,分不開。張瑞敏的業績、思路、管理方法,甚至他的行蹤,都可以成為新聞。讓張瑞敏在有關海爾的新聞報道中當向導,只能更有利于讀者領略海爾的風光,更有利于讀者領會海爾的豐富內涵,而不會沖淡海爾的報道價值。假如這樣的企業報道也要硬套“不突出宣傳個人”的框框,把張瑞敏隱去,海爾的報道就會大大遜色。

除了著名人物、領軍人物,普通百姓的生產、消費、日常生活、意見、呼聲,都可以成為經濟報道的內容。2002年六、七月份,《大眾日報》經濟新聞版推出圖文系列報道《就業故事》,連續報道了10位下崗后自謀職業的普通百姓,就是成功的嘗試。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普通人的故事和經歷,給公眾留下的深刻印象往往勝過那些只見物不見人、只講道理不寫人的經濟報道。

三、報道入筆“肖像”化

經濟報道不可能全都以寫人為主,但應該盡量從人寫起。2002年3月8日《大眾日報》經濟新聞版有一篇分析城市農民工問題的稿件,題目是《農民工,農字成為一道坎》(作者張思凱)。報道這樣寫:

“楊志民和楊志仁兄弟是曹縣人,如今同在濟南一家紡織企業務工。不同的是,楊志仁幾年前取得了濟南城市戶口,而楊志民至今還是農民工。

“正是這一簡單的差別,使得兩人收入迥異。去年一年,楊志仁收入12000元,楊志民也能干弟弟的活卻干不上,只領到了3000元(廠里還欠他1000元)。

“作為一名農民工,楊志民不拿自己的收入與弟弟攀比:有活干、能拿到錢就很不錯了。他向往的是,有一天能像弟弟一樣,得到城鎮戶口。

“想得到城鎮戶口,是因為現在許多地方用工對農民工還有很多限制,以及因為這項限制而衍生的種種不平等。

“據來自省統計局的資料,2000年底,我省城鎮單位從業人員為806.9萬人,其中農村戶口71.3萬人,占職工總數的8.8%……”

一篇工作性的經濟報道,就是因為從人寫起,便把抽象變為形象,枯燥變為有味。因此,新聞魅力在于其個人化,只有個人化的新聞,才能夠在報道的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受眾注意力,激起受眾的極大興趣。我們來看一篇寫作于1992年的報道,這篇報道的題目是“遼寧大中型企業探索勞動力競爭流動新體制”,全文僅有940字:

開頭:“作為本溪鋼鐵公司保衛科的管理人員,唐明福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會被從鐵交椅上撤下來,分配到勤雜部門當浴池廁所的清潔工。

曾在電力機車班當了十幾年工長的唐明福,4年前脫離一線崗位進入機關科室工作。能夠坐上辦公室管理人員的舒適椅子,唐明福著實高興了一陣子。因為以往在中國的國營企業,只要不犯錯誤,就不會被調到車間去當工人。”

記者報道的主題是“遼寧大中型企業探索勞動力競爭流動新體制”。但文章一開頭卻讓讀者看到了一個人的命運轉折,這種人物命運由高到低的極大落差,使人立刻對唐明福產生了極大的同情,同時也設置了懸念,唐明福犯什么錯誤了?不然為什么會當了浴池廁所的清潔工?讀者不得不看下去。

善于透過各種現象觀察研究經濟背后的人,才算明白了經濟的實質所在;善于通過寫人來報道經濟,才算悟出了經濟報道的“禪機”。通過人的介入可以引起讀者的關注。

參考文獻:

1.楊自強.增強經濟報道的親和力

2.喻國明.媒介的市場定位——一個傳播學者的實證研究

3.程道才,嚴三九.經濟新聞寫作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