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鄉村文化傳播新路徑
時間:2022-10-26 11:28:05
導語:新媒體時代鄉村文化傳播新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信息傳播技術的發展、新媒介的廣泛應用和普及,以土味視頻為代表的土味文化作為一種網絡青年亞文化正逐漸成為鄉村文化重要的傳播渠道之一,也對鄉村文化振興做出一定貢獻。
[關鍵詞]土味視頻;土味文化;鄉村文化;鄉村振興
近年來,以土味視頻為代表的土味文化風靡互聯網,各階層人士紛紛參與其中,成為鄉鎮青年自我表達的路徑。雖然起初的土味文化確實含有較多低俗暴力的內容,但隨著互聯網環境的優化和監管力度的加強,如今的土味文化正慢慢改變,逐漸回歸現實生活,并為鄉村文化的傳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表達、賦權與認同
以土味視頻為代表的土味文化作為一種網絡青年亞文化,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青年群體的青睞,他們將日常行為納入其中,并以自己的獨特風格形成了不同的亞文化。在轉型期的中國,城市化也正在經歷猛烈的激增,隨著人口流動性的增加和地區差異的擴大,城市內部被劃分為不同的空間和層次,社會結構也發生了新的變化。有學者將我國社會結構的差異歸納為“城市—農村”“中小城市—大城市”兩對、四類政治經濟社會區域體的差異,并將其概括為“四個世界”。[1]土味視頻誕生和發展的主力軍通常是生活在我國社會的邊緣青年群體,他們大多來自“農村”和“中小城市”,生活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穿著扮相土氣、“非主流”的發型、劣質假冒的名牌衣服和包包是他們顯著的外在特征,代表著沒有品位、低俗的生活方式。他們社會地位不高,與精致的城市生活存在很大鴻溝,在社會公共領域缺乏話語權,但他們不滿足于現狀,渴望成功,夢想能擁有與城市精英群體一樣的平等權利,希望能夠得到社會尊重與認可,收獲財富、愛與幸福。全球化進程不斷加速,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傳播渠道的擴大打破了信息不平衡的局面,傳統媒體時代下主流文化的主導地位被動搖,話語表達變得更加多樣化。很多邊緣群體都進入了生產領域,通過媒介生產完成自我再現,特別是通過影像技術來實現跨地域、甚至是全球性的集體身份建構。[2]越來越多的青年團體將日常行為納入其中,并以自己的獨特風格形成了不同的亞文化。在新媒體平臺上,用戶能夠接收新鮮信息,自由交流亞文化群體間相似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亞文化群體不但增強了自我意識,還借助互聯網的開放性掌握了部分話語權。與人類文明中其他的信息呈現方式———如聲音、圖片、視頻等相比,視頻無疑是最適合鄉村群體的媒介接觸特性的。隨著消費降級,用戶下沉的需求,鄉鎮青年的影子隨著短視頻APP的興起野蠻生長,給了三四線城市的人們足夠大的表達空間和展示自我、傳播自己文化的舞臺。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技術的進步也讓視頻錄制與上傳操作越來越簡單,讓鄉鎮青年們也有了內容傳播的權利,讓創作權真正回歸大眾。他們利用短視頻展示自我,表達直白而樸實,雖然存在一些負能量內容,但總體上著眼于展示他們的獨特言論、行為舉止及處事態度,是他們自我意識的表達,也使得他們的審美和價值觀呈現在大眾眼前。土味視頻中通常會用是否有房有車來評價一個人是否成功,視頻的主角往往在事業上沒有成就,對現實生活不滿卻無法改變,遭到女友嫌棄或周圍人的嘲笑。遭到打擊后通過艱苦的努力來改變現狀。這種話語文本反映了鄉鎮青年對成功的渴望,他們希望融入光鮮亮麗的城市生活,希望靠自己的努力致富,獲得愛情。通過這一系列的表達,顯示出鄉鎮青年們強烈的自我意識。同時,不管是塑造某種人物形象,還是抒發感情、表達人生態度,土味視頻都會以追求快樂為根本導向,以娛樂為王、快樂至上為原則,表達雖然荒誕,但表現出鄉鎮青年們一種“即使生活再苦,也要笑著面對”的樂觀心態,這種表達配合著鏡頭和背景音樂的運用,既能傳達鄉鎮青年想要表達的信息,又能在精神上緩解觀眾的壓力,傳播效果大大增強。與主流群體相比,鄉鎮青年處在社會邊緣,他們擁有的表達欲、分享欲、渴望得到情感慰藉的心理需求只能通過新媒體平臺來得到滿足。起初,鄉鎮青年在大眾媒介中的出場只是“他者再現”,但如今隨著新媒介的廣泛應用和普及,網絡中匯聚了大量不同民族、語言、地域的受眾,鄉鎮青年的主體性日益增強,出場方式也轉變為以參與和互動的主動實踐。社會轉型帶來中小城市和鄉村人口的表達與發聲,解放了以鄉鎮青年為主的亞文化群體的互聯網傳播權力,他們借助短視頻熱的潮流,形成了亞文化群體的特有風格,也逐漸獲得了一定的話語權和身份認同。
二、土味視頻助力鄉村文化傳播
“鄉村文化”是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和鄉村生活形成并發展起來的一整套思想觀念、心理意識和行為方式。[3]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正處于城市時代和農耕時代迅速交接的變換時段,城市發展占據了大部分人的眼球,城市化在日新月異,作為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載體的鄉村,卻在逐漸消失,隨之消失的是鄉村所承載的文化。鄉村文化嚴重衰落,改變了農村的面貌,也改變了人們對鄉村的印象。在很多人眼里,鄉村文化陳舊、過時、野蠻,毫無創造力,他們認為應該拋棄鄉村文化,轉而擁抱精英文化和西方文化,鄉村文化進一步被“冷落”。黨的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建設鄉風文明也將成為發展重點。鄉村文化深刻影響著鄉村的未來發展和一代代的鄉村人民,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要想真正振興農村,文化振興至關重要。要在鄉村有形文化空間的基礎上,以傳承中華文化為導向,努力實現新的轉變。而振興鄉村文化,一定要增強文化創新,促進鄉村文化和現代文化、現代科技的有機融合。鄉村文化以傳統文化為主,但因其推廣和傳播力度較小,傳統的表現形式不能引起人們關注,因此必須依靠現代傳播媒介的力量。利用網絡短視頻平臺進行鄉村文化傳播不失為一個好方式。網絡短視頻憑借其碎片化、節奏快、傳播性強等特點,已成為鄉村人最喜歡的一種休閑娛樂方式和信息獲取手段。在蓬勃的互聯網發展中,農村網絡普及率不斷提高。盡管在不同階層的群體之間,仍然存在一定的媒介使用鴻溝,但通過教育和其他手段,互聯網正逐步滲入社會各階層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為2.55億,占網民整體的28.2%。[4]鄉村影像是塑造鄉村媒介形象的重要渠道,大量鄉村用戶入駐網絡短視頻平臺,實現了鄉村居民的重新部落化,并通過拍攝視頻嘗試鄉村文化自主表達的新路徑,網絡短視頻平臺也逐漸成為促進鄉村形成身份界定與文化認同的線上空間,成為建構鄉村形象的新方式,同時也在創作與傳播的過程中不斷形成特別的審美價值判斷與自我的身份認同。以土味視頻最大的傳播平臺快手為例,其用戶構成與全網移動用戶分布較為相似。易觀《中國短視頻行業年度盤點分析2018》數據顯示,快手APP的活躍用戶以30歲以下人群、中低等收入人群、中等城市及鄉鎮農村人群為主,年輕化、用戶下沉特征顯著。[5]鄉村的文化價值體現在每一個鄉村具體日常的生活實踐,生活在鄉村的人們,就是鄉村文化的持有者、傳承者和實踐者。作為土味視頻最大的傳播平臺,快手將小城鎮與鄉村地區的中低等收入的受眾作為主要目標用戶。通過與觀看與鄉村主題相關的視頻,鄉村用戶建筑起一個在線社交部落,視頻內容所暗含著價值導向、符號象征、生存訴求等元素也成為引發鄉村共鳴的共享文化,完成虛擬交流,傳播鄉村影像,展示鄉村生活。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鄉村群體生產的土味視頻得到了大家的喜愛。近年來,以短視頻形式進行鄉村文化的宣傳得到了強烈好評,特別是以李子柒、華農兄弟等為代表,掀起了一場“鄉村熱”,不僅熱播于國內,還在海外的視頻網站上廣受歡迎,李子柒的視頻一度被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評價為“另一種形式的文化輸出”。總的來說,土味視頻在新媒體平臺上的蓬勃發展為鄉村文化的傳播開辟了一塊新的領地,也激發了鄉村群體進行文化傳播的熱情,擴大了鄉村文化的受眾群體。這種新興的鄉村文化傳播途徑,不僅把鄉村文化重新拉回到人們的視野中,更對鄉村文化進行了創新,賦予了它現代意義。
結語
土味視頻的生產與傳播,呈現出“戲劇化”的特點。以鄉鎮青年為代表的亞文化群體向往著光鮮亮麗、物質充沛的城市生活,但由于現實原因,他們無法真正走進城市文化,只能在邊緣徘徊。于是他們開始在網絡平臺上視頻,把日常生活、娛樂活動戲劇化,融入各種“土味”符號,將不同的符號文本組合起來產生特定的編碼,并通過一定的話語方式展現自我,刻畫出一種理想化的形象,從而達到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土味視頻在新媒體平臺上的蓬勃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為鄉村文化的傳播做出了貢獻,拓展了鄉村文化傳播的新路徑。但以土味視頻為代表的土味文化本質上仍反映出當下我國鄉鎮發展呈現出物質水平和精神需求不平衡的狀態,亞文化群體亟需獲得更多自我表達的渠道,也許未來土味文化不再流行,但鄉村文化一定還會產生其他的表現形式。如何滿足亞文化群體對文化和精神需求,仍需作出更多探索和努力。
注釋:
[1]李強、王昊:《城鄉差異:中國社會分層結構的四個世界》,《社會科學戰線》2014年第9期
[2]盧曉華、李華:《新媒體對維吾爾族青年的社會影響———以百度Uyghur吧調查為例》,《新疆社會科學》2016年第1期
[3]徐之順:《城鄉文化基于文化認同的和諧共生》,《江蘇社會科學》2016年第2期
[4]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20年4月
[5]易觀:《中國短視頻行業年度盤點分析2018》
作者:向美璇 盧曉華
- 上一篇:數字媒體藝術在展示設計的運用
- 下一篇:播音主持人主持風格形成與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