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能源合理規劃論文

時間:2022-06-07 11:34:00

導語:農村能源合理規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能源合理規劃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引言;新能源保障意義;農村能源現狀;新農村建設中農村能源規劃;總結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二十字目標”全面體現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要求、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物資、農業是最大限度依賴于自然而又是人為強度控制的特殊生產部門、中國是世界上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農村現有設施與太陽能利用相結合、中國太陽能熱水器作為一種有效的節能綠色產品、四位一體生態模式與種養殖業相結合、大型沼氣工程與村鎮規劃相結合、村莊綠化與單戶垃圾處理相結合、經濟、能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是實現新農村建設的目標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合理進行農村的能源規劃,對農業發展和污染治理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分析了中國農村能源利用現狀的基礎上,為新農村建設中能源規劃提出了幾條建議。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可再生能源;沼氣工程;村鎮規劃;村莊綠化

0引言

2006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開局之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這“二十字目標”全面體現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要求[1]。預示著社會主義新農村文明、繁榮、協調、發展的景象,體現了從中央到各級地方政府對我國現代農村建設的關注程度和投資力度。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中,合理開發利用農村可再生能源,加強農村能源建設,不僅能夠有效緩解農村能源短缺,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生活質量,而且有利于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優化農村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

1新能源保障意義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五大要素之一,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物資。經濟、能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是實現中國農村現代化目標的重要前提。從世界角度來看,12個發達國家消耗了全球3/4的礦物能源,而占全球3/4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只消耗全球礦物能源的1/4。其中88%的能耗都來自不可再生的礦物能源,產生的CO2比自然界吸收的CO2多3%左右,導致越來越嚴重的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從小的方面來看,太陽能光熱、光電轉換技術以及秸稈氣化技術的開發利用,提高了農村用能的水平和質量,養成農民干凈衛生的生活習慣。農村發展沼氣,使廣大農村婦女告別了煙熏火燎之苦;同時把沼氣池與改圈、改廚、改廁同步進行,將各種糞便和污水厭氧發酵,可殺滅寄生蟲和病菌,基本達到無害化標準,有效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狀況,讓農民也能切身感受到只聞飯菜香、不見炊煙起,使其身體健康得到了切實保障[3]。

而農業是最大限度依賴于自然而又是人為強度控制的特殊生產部門,既是生態環境的受害者又是最主要的“貢獻者”之一。由于中國對農業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和社會代價在認識上的滯后,許多農業環境資源問題多年形成積重難返甚至惡性循環的局面,所以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我們一定要調整好農業發展與污染治理之間的關系,做好新能源保障和環境保護工作,保證這項利國利民的工程在全國農村蓬勃發展。

2農村能源現狀

中國是世界上能源生產和消費大國,2005年一次性生產總量達20.6億tce,消費總量約22.2億tce。據農業部統計,其中農村地區能源消費總量為8.70億tce,占全國消費總量的34%。與2000年相比,“十五”期間增加了29.73%,年增長率為5.34%,呈穩步增長態勢[4]。

傳統能源結構沒有改變,仍以秸稈和薪柴等非產品的生物質能為主要燃料。優質能源比例低。2005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為539kgce,其中秸稈411kg,薪柴200kg,煤炭258kg,電力94kWh,沼氣7.63m。而2003年中國人均生活用能為149kgce(不含非商品能源),其中,煤炭63.4kg,電力173.7kWh,液化石油氣10.0kg,天然氣4.4m,煤氣10.2m[5]。與全國水平相比,可以看出,農村居民生活用能結構極不合理,主要表現為能源效率低,城鄉差距較大。

現階段,中國農村能源供需雖已基本得到了改善,但距離小康水平的能源需求仍有較大的差異。落后的用能方式嚴重地污染了農村室內外空氣質量,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影響生活質量的提高。而且,過度依賴秸稈、薪柴還造成森林等生態林草植被資源的破壞,嚴重危害生態環境。

3新農村建設中農村能源規劃

3.1農村現有設施與太陽能利用相結合

豐富的太陽輻射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無污染、廉價、人類能夠自由利用的能源。其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非常廣闊,尤其是當電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頻頻告急時,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實行“陽光計劃”,尋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中國太陽能熱水器作為一種有效的節能綠色產品,將在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的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比起電熱水器來,不僅能給農民帶來清潔舒適的衛生環境,還能為中國節省大量電能[6]。

太陽房,可以理解為建成能自動達到冬暖夏涼效果的房屋。其投資,僅在原建筑直接投資的基礎上增加10%~20%,而太陽能的利用率即可以達到60%~70%,也就是可以節約將近70%的采暖能耗,降低了農民供暖、空調降溫的投資。所以太陽房技術較適合于在農村廣泛推廣[7]。

3.2四位一體生態模式與種養殖業相結合

“四位一體”生態模式技術于1996年通過農業部組織的專家鑒定,結論為“國內領先”,并被國家科委列為全國重大科技推廣項目之一。蔬菜可以提前上市約40天,產量有大幅度的提高。瓜果畸形少,口感好,銷售快,每組大棚一般年收入6000~10000元,增加經濟收入1500元左右。將沼液消毒后作飼料添加劑喂豬,豬平均日增重0.7kg以上,最高可達0.77kg,提高了出欄率;從而便于農戶搶占種養殖業市場,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一次投資,多年受益,經濟效益顯著[8]。同時長期使用沼肥,可使土壤疏松、結構優化,土壤肥力顯著提高,減少農藥使用次數,有利于無公害蔬菜的生產。

3.3大型沼氣工程與村鎮規劃相結合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村鎮規劃建設方面雖然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是,也還存在許多諸如布局散小,建設無序;設施匱乏,環境惡劣等問題[9]。所以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要科學確定村莊布局與規模。村莊布點要與環境相結合,應體現聚集發展,有利于保護農村生態環境、農業生產發展、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保護耕地。

大型沼氣工程與村鎮規劃結合到一起,(如圖3),中心區域為居民區,向外擴展一次為第二產業區和第一產業區。在居民區與第二產業區的交界處建設大型環保型沼氣工程,主要用來處理村鎮聚集后居民產生的大量日常生活廢棄物,改善居民區的生活環境。在第二產業區與第一產業區的交界處建設大型能源型沼氣工程,一方面將第一產業區農作產生的大量秸稈及大型畜禽廠的畜禽糞便等農業廢棄物進行有效的處理,避免污染環境;另一方面可以將沼氣池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通過管道輸送到居民區,作為清潔能源供居民日常生活使用(做飯,照明,取暖等)改善農村室內空氣質量,向集約方向發展,避免了單戶沼氣池運行中原料不足、技術知識缺乏、管理疏漏而造成的一些問題;同時伴隨沼氣產生的沼渣沼液,可以用于第一產業區的種養殖業,增加產量提高農產品質量,優化結構改良土壤,所以不僅有效的發展了農村經濟,同時改善了農村環境。

3.4村莊綠化與單戶垃圾處理相結合

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推進,不僅城市垃圾越來越多,鄉村的生活垃圾也是越來越多,對農村來說,生活垃圾的處理多采用堆棄方式,常造成街道臟亂惡臭[10]。所以這不僅不能從根本上實現垃圾資源化,還造成了二次污染。垃圾只是一種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其有機物含量相當高,一般超過50%,是極其寶貴的資源。

有機廢棄物的蚯蚓堆制處理技術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項新型生物處理技術,且對絕大多數有機廢棄物有較強的分解作用。同時加速了有機物的分解和轉化,并能有效除去或抑制堆制過程中產生的臭味。因此利用蚯蚓處理家庭生活垃圾,不僅工藝簡單不需要特殊設備,還可促進垃圾資源化的良性循環,實現可持續發展[11]。在農戶家里制作兩個約1立方米大小的蚯蚓垃圾處理箱,費用約為50元,每天可以處理垃圾1.5kg,產生蚯蚓糞0.9公kg,蚯蚓糞氮、磷、鉀含量齊全,并含有大量有機質、腐植酸物質,衛生、無異味、顆粒狀、吸水、保水、透氣性能強,是花卉、草坪極好的肥料,特別適合做庭院及村莊綠化肥料,提高植物栽培的成活率,維持生長旺盛期。所以在中國農村推行戶用蚯蚓垃圾處理箱,經濟合理操作簡單,不僅一邊處理垃圾,一邊還可以為種植庭院蔬菜、花卉提供肥料,綠化村莊,改善農民的生活環境。

4總結

經濟、能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是實現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也是實現中國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前提。避免農業發展以資源環境和社會為代價,造成許多農業環境資源問題形成積重難返甚至惡性循環的局面。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應將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落實到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盡量多利用可再生資源,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合理進行農村的能源規劃,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保證這項利國利民的工程在全國農村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EB10L].新華網,2005.1

[2]樓洪志,王仲森.快農村能源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對策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6.22(增1):32-36.

[3]倪慎軍,張國強.新能源與新農村建設[J].農業工程學報,2006.22(增1):37-40.

[4]中華人民共和國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K].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5.

[5]田宜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能源供應問題[J].農業工程學報,2006,22(增1):25-2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