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勞動力轉移理論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13 11:11:00

導語:農村勞動力轉移理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勞動力轉移理論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國內外關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論述頗多,其理論體系也較為完備,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眾多的農村勞動力轉移理論進行整理綜合,著重將國內外文獻的研究成果結合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進行思考,并對其作一些簡單的評述。

關鍵詞:農村勞動力轉移研究述評啟示

國外文獻綜述與啟示

(一)劉易斯無限供給勞動力轉移模型

劉易斯模型是在“零值勞動力”、“工資不變”和“資本家剩余”三個基本假設的基礎上闡述了二元經濟的發展過程:欠發達經濟中存在兩個部門:一個是以傳統生產方法進行生產、勞動生產率很低、收入僅夠維持生計的傳統部門;另外一個是以現代化方法進行生產、勞動生產率和工資水平超過傳統部門的城市工業部門;傳統部門存在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勞動力供給的彈性是無限的,因此工業部門只要支付略高于農村維持生計收入水平的工資,就會獲得無限的勞動力供應;二元經濟的發展表現為一個現代部門不斷擴張和傳統部門逐漸縮小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是通過收入分配向利潤傾斜所導致的現代部門迅速的資本積累以及現代工業部門從傳統部門吸收勞力和經濟剩余來實現的(劉易斯,1989/1954)。

劉易斯提出的二元經濟發展模型的開創性在于不是停留在對二元經濟結構的描述層面,而是由這種落后狀態推論出一種發展模式,提出了一整套內容廣泛的對內對外經濟改革建議。然而,在劉易斯的觀點中忽視了農業自身的發展在二元經濟中的作用,所以,劉易斯提出的二元經濟發展模型為發展中國家指出了一條工業化的道路,加速了農村勞動力要素從農村向城市的單向流動,但是,當與轉移來的農村勞動力要素相結合的城市資本供給出現告急,或者說,城市資本聚集的速度小于勞動力要素向城市轉移的速度時,就會產生像我國的“農民工邊緣化”現象。

(二)費景漢-拉尼斯模型

針對劉易斯模型的缺陷,費景漢與拉尼斯提出了二元經濟發展的三階段模型(JohnC.H.Fei,1964)。此模型假設由于制度性原因,農業部門的工資水平是固定的,在此基礎上將經濟發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農業勞動力的邊際產品接近于零(農業部門勞動力轉移的機會成本很?。瑒趧恿κ菬o限供給的。由于存在“零值勞動力”,因此農業產出水平不會因為勞動力的減少而下降,勞動力的轉移不會受到阻礙。

第二階段,農業勞動力的邊際產品大于零,但低于“制度工資”水平,農業部門存在“隱蔽失業”,在此階段,如果農業邊際勞動生產率沒有提高,那么隨著勞動力的轉移,農業產出水平將會下降,因而可能發生糧食短缺,并引起糧食價格上漲和工業部門工資水平上升,最終引起經濟增長和勞動力轉移過程緩減甚至停滯。因此,費景漢與拉尼斯認為需要保持農業生產率的同步提高,以此來增加農業剩余和釋放農業勞動力。

第三階段,當農業邊際勞動生產率上升到“制度工資”的水平,就意味著整個經濟——包括勞動力的配置——完全商品化了,經濟發展將由二元的勞力剩余型經濟轉化為一元的資本主義經濟。在這一階段,由于農業生產實現了資本化,因此工業部門要想通過農業勞動力的轉移擴大再生產就必須在勞動力市場上與農業部門展開競爭,而競爭的前提條件是必須使工業部門的工資水平大于或等于農業部門的邊際生產率水平,結果,工業部門的工資水平也將加速增長。

費景漢—拉尼斯模型在農村勞動力要素轉移的過程中,雖然考慮到了這種勞動力要素從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時,會引起農業勞動力的邊際產品的變化,從而促進了勞動力要素供需機制的形成,避免了劉易斯模型所帶來的這種局面:勞動力要素有足夠的動力流動,卻不能充分地和資本結合。換言之,費景漢—拉尼斯模型可以讓勞動力要素隨著資本聚集的速度流動(必要的時候還可能出現勞動力要素回流的現象,我國沿海一帶的“民工荒”或多或少地可以反映這一點),從而讓勞動力要素更加充分地和資本結合。但是此模型有一個很強的潛在假定:即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要素已經和土地要素及資本要素充分結合了。這一點和我國的實際情況并不相符合,例如,鄧晰隆的研究成果測度出我國2003~2006年度農村生產要素綜合市場化程度平均為23.87%(鄧晰隆,2007),這足以證明費景漢—拉尼斯模型在解決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的局限性。

(三)托達羅的“預期收入”模型

托達羅認為,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決策是根據“預期收入”最大化目標做出的,這種決策主要依據城鄉實際工資差距與農村勞動力在城市能夠找到就業崗位的概率。由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是根據預期的城鄉收入差距而不是根據實際城鄉收入差距作出的,因此盡管城市也存在大量失業,農村人口仍然源源不斷地涌入城市,造成了城市勞動力市場嚴重失衡,使失業問題更加嚴重(托達羅,1999/1997)。由此,托達羅認為,按照劉易斯模型采取資本向現代工業部門傾斜的工業化戰略并不能夠解決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相反應當擴大農村中的就業機會,鼓勵農村的綜合開發,以縮小城鄉就業之間的不平衡,從而緩解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

從此模型中可以發現:實際上農村勞動力要素市場和城市勞動力要素市場存在著巨大差異,兩種市場的不兼容導致嚴重的農民工問題,這一點與我國戶籍制度限制下的二元經濟社會結構是相吻合的。但是,托達羅的“預期收入”模型所提出的“擴大農村中的就業機會,鼓勵農村的綜合開發”等構想在我國的實際操作中是需要以例如“戶籍制度、農村土地產權制度、農地承包制度”等關鍵問題的解決為基礎的。

國內文獻綜述與啟示

國內學者對農村勞動力要素的研究較多地結合了我國的實際情況,從農村到城市的移民規模不斷擴張,城市化水平滯后和城鄉工資差距不斷擴大,以及沿海出現民工荒的現象出發,首先考察了我國城鄉政策制定中特殊的制度背景。我國有關城鄉勞動力流動的政策一直是城市對農村勞動力的流動進行限制和管理的政策(宋洪遠,2004),而這些都體現了有關城鄉勞動力流動政策的城市傾向性,是在城市居民出于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影響政府決策的機制下形成的(蔡等,2004)。農民工進城打工,首先遭遇的就是就業歧視或就業權利不平等。農民工不僅被剝奪了成為城市國有企事業和行政單位正式職工的資格,而且還從制度上被排斥在城市部分就業崗位之外,這使得農民工只能進入城市的“第二勞動力市場”(蔣國保,2005),即便如此,當城市政府面臨解決城市下崗工人再就業壓力的時候,這些農民工還面臨著隨時被解雇的命運(余紅等,2006)。正所謂“農村剩余勞動力從事的是城市剩余的工作”,這是現在城鄉勞動力市場的突出問題——勞動力市場分割。

對于這種勞動力市場分割現象,張文龍等從技術和經濟性質的層面進行了界定,認為:工資合約的不同性質是勞動力市場分割的最主要標志,把具有平均主義或相對平均主義基本特征的所有合約總稱為體制內勞動力市場,把具有工資——勞動邊際產品對應的基本特征的所有合約總稱為體制外勞動力市場。不同工資合約的性質有所差別,可以稱之為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制度性分割(張文龍等,2005)。在這種制度性分割下,農村勞動力要以低工資水平和低勞動權益保障為代價,才能贏得在非國有部門就業的競爭優勢。由此王德文等認為導致勞動力市場分割的因素主要有:戶籍以及由戶籍制度引發的養老、醫療、住房、子女教育等一系列社會保障制度的城鄉分割;有限的城市就業總量;勞動力市場不完善的法制建設和對非國有部門勞工保障監督的缺失(王德文等,2004)。

在深入探討勞動力市場分割的過程中,陳釗、陸銘則認為:城鄉分割政策的更為根本的制度因素是城市單方面擁有城鄉政策的決策權。人口多而資本少的歷史條件是導致城鄉分割的重要背景。也正因此,隨著城市發展中資本的不斷積累,城市的生產活動開始對農村勞動力產生需求,于是城市所制訂的城鄉政策就逐漸在農村勞動力流入的控制上有所松動。這種政策轉變是城市從自身利益出發的決策結果,它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福利水平。然而,進城民工在為提高城市人口福利水平做出貢獻的時候,卻同時承受著來自于城市的歧視,這種歧視也成為導致城鄉分割政策形成的原因之一(陳釗等,2006);相反,城鄉之間長期沉淀下來的收入水平、文化背景以及生活質量等方面的感知差異程度,決定了農民工所感知的最佳城市規模大于城市居民所感知的最佳城市規模的程度。

當農民工遷往城市的數量超過城市居民感知的最佳規模時,城市居民就會感到擁擠,代表城市居民利益的城市政府就會設置各種“政策門檻”排斥農民工的繼續進入,這種感知差異也是導致城鄉勞動力市場分割政策形成的重要原因(鄧晰隆,2008)。所以,要實現從城鄉分割到城鄉融合的轉變,除了隨著城市的資本積累而不斷地增加農村向城市的移民外,更為根本的是必須改變城市單方面地制訂有利于自身的政策這一現狀(陳釗等,2006)。

國內學者的研究大都從我國城鄉勞動力市場的制度性分割的現實出發,分別對我國城鄉二元分割的勞動力市場進行描述性研究和制度性分析研究,理論成果豐富,對策建議也具體,但這些研究更多地將“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概念狹義地局限在農村勞動力從農村到城市的單向流動。而筆者認為,勞動力要素的流動應該體現出三個方面,勞動力要素從農村流向城市,勞動力要素從城市流向農村,勞動力要素在農村與農村之間流動。從研究現狀來看,國內學者更加注重對第一種情況的研究。

結論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國外的研究成果盡管不能直接所用,但它們為我們理性思考當前農村勞動力要素轉移提供了規范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尤其是托達羅的“預期收入”模型對作者的啟發甚大。國內學者的研究恰好彌補了國外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經典理論對我國城鄉勞動力市場制度性分割現實了解的不足。但是,如果將“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概念狹義地局限在農村勞動力從農村到城市的單向流動,那么筆者認為現有的研究成果已經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的解決推到了最優求解的極端,但這種結果仍然不能使我們滿意,雖然將農地私有化的農地產權人格化改革不可能實現,但是將農地承包權賦予“繼承性”是可以嘗試的。這些思路將會為我們在“農村勞動力要素在農村與農村之間流動”的領域做出貢獻性研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劉易斯.二元經濟論[M].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

2.費景漢,拉尼斯.勞力剩余經濟的發展[M].華夏出版社,1989

3.托達羅.第三世界的經濟發展[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4.宋洪遠.關于農村勞動力流動的政策問題分析[A].載兆詳(主編).轉軌中國審視社會公正和平等[C].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5.蔡昉等.勞動力流動的政治經濟學[M].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蔣國保.影響農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礙分析[J].特區經濟,2005(12)

7.余紅,丁騁騁.中國農民工考察[M].昆侖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