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看電影難原因及對策

時間:2022-11-25 04:21:00

導語:農村看電影難原因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看電影難原因及對策

論文提要解決農民看電影難問題,必須理順行業管理渠道,落實國家有關政策,建立適應農村電影市場要求的運營新機制,優化整合農村放映隊伍,完善農村電影放映網絡,使電影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電影歷來是農民群眾最喜愛的一種大眾文化娛樂活動,以其直觀、視覺沖擊力強而深受農民群眾的喜愛。在計劃經濟時代,電影作為大眾化的娛樂活動曾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能享受一款豐盛的“電影大餐”是廣大農民的所期所盼。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諸多原因,一個時期以來,電影逐步淡出了市場。筆者在調研中發現,電影雖然在農村有著廣泛的發展空間,但不少地區特別是貧困邊遠的山區農民,多年看不上一場電影的現象仍然存在。

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民看電影難問題,省、市多次組織公益電影放映活動,為解決農民看電影難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應該看到,當前農村文化建設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還不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還不相適應,與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

造成農民看電影難有以下主要原因

一、新興娛樂業的沖擊

隨著VCD、網吧、歌舞廳等娛樂設施的出現,特別是有線電視網絡的開通普及,給電影市場帶來了很大的沖擊。蘇北很多貧困地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緩慢,文化意識淡薄,公益電影無錢支付放映費用,造成農村電影市場嚴重萎縮。2003年9月份,筆者配合縣計生部門在歡墩鎮石門頭村搞宣教活動,觀眾近千人,好多孩子圍著放映機詢問:“這是什么?”當得知是放電影的機器時很是好奇。經了解,該村已有10余年沒放過一場電影,十二、三歲以下的青少年根本就沒看過電影,特別是映后觀眾卻不肯離場,當加映了一部故事片后,群眾報以熱烈的掌聲。這足以說明電影并不是走到了盡頭,而是在農村有著廣泛的生存空間。

二、國家解決農民看電影難的政策在地方得不到貫徹落實

1998年國家出臺預收放映服務費政策,省政府蘇政發[98]22號、連政發[98]40號、贛政發[98]22號文件中明確規定的“農村電影放映實行有償服務”,在確保農村人均每年看12場電影的前提下,按每人每年1.5元的標準收取有償服務費。剛開始實施又因經濟體制改革,贛榆縣減負領導小組將電影有償服務費列為亂收費而被停收,農民用“兩個雞蛋”看一年電影的希望化為泡影。

其實,多年來,黨和政府對農村看電影難的問題都給予了很大的關注,農村電影是公益性的,是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增加科學知識、增強思想素質的一項重大工程。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國家制定了很多解決農民看電影難問題的政策和方案,但遲遲得不到具體的落實,這不能不說地方政府沒有責任。

三、行業管理上下錯位,上級業務部門失去管理職能

電影業上層屬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管理,省以下屬文化廳、局管理,雙方形成了都想管但都管不好的狀況。矛盾焦點在于缺乏整體規劃和統一性,且沒有一條完整的承上啟下通道,缺乏相應的政策保障,也就是說廣電總局制定的政策方案,文化職能部門能否順理成章的貫徹下去,如此的管理模式是制約農村電影市場的發展關鍵所在,這就等于一個媳婦兩個婆婆,很難達成共識。

電影行業塊塊管理關系相當密切,影片的組織、宣傳、發行、放映一環套一環。如今,城市條件優越的影院大多實行了院線制,而作為貧困的蘇北農村來說條件、環境、資金三不占,現實后果是:連云港市灌云、灌南兩縣農村電影市場基本癱瘓,東海縣電影公司因經濟蕭條僅留幾人堅守崗位,工作難以開展。目前僅有贛榆縣電影公司在利用“愛教放映”、“影企聯姻”等放映活動艱難度日。行業管理錯位,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失去職能,也是造成農民看電影難的因素之一。

四、農村集鎮影院挪作它用,適合農民口味的娛樂片少,科教片科技含量不高

筆者在近幾年的農村電影調研中,了解到贛榆縣107萬人口約90%的觀眾沒有看到過進口和國產大片,對“大片”的概念很模糊,這就需要地方政府重視集鎮影院的建設工作。

據了解:全縣18個鎮幾乎所有的電影隊辦公場所被鎮政府挪作它用,原有的集鎮影劇院、劇場16家,現只剩三家。墩尚影劇院賣給個體戶開辦了加工廠;城南影劇院賣給了鹽務局作為鹽庫;九里影劇院05年底也被鎮政府賣給了個人;海頭、殷莊、夾山影劇院移交給了鎮中心小學,有的已改造成飯堂;贛馬、厲莊、城頭、班莊、黑林、宋莊會堂被拆除;金山會堂改成超市……。現剩沙河、土城、羅陽三家劇場也因年久失修,門窗破舊,體無完膚,而無法正常開展放映工作。作為基層黨委政府,并不需要將影劇院拍賣、電影隊存放設備的辦公場所挪用,就能將當地的經濟抓上去,關鍵的是沒有重視基層的文化工作,并且沒有將農民迫切需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放在一定的位置。

目前,反映農村生活題材適合農民觀看的影片較少且質量也不高。我國城鄉差別還是較大,環境、條件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城鄉觀眾胃口也有很大的差別。進口大片、國產大片在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難得一見,其原因是:影片發行部門主要考慮經濟效益,新片在城市上映一段時間后,16MM拷貝才能在農村發行,但數量有限,片租也較高,貧困的農村地區根本無能力購置或租用,適合農村使用的科教片也較少,不同程度上存在技術落后的現象,科技含量不高,種類少,可選性低,很多地區仍在放映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科教片,這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更可悲的是落后的技術有時會誤導農民,給農民帶來重大的損失。

解決農民看電影問題的幾點對策

一、農村電影市場需要政策的支持和政府資金的扶持

“2131工程”暨一村一月一場電影,是具有公益性的政府行為,是一項民心工程,是黨和政府為切實落實農村先進文化建設,解決農民看電影難而實施的重要戰略舉措,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這使廣大農民群眾和電影工作者看到了農村電影的希望。

近日,省政府為解決農民看電影難問題,對貧困地區每個行政村每月放一場電影(每場電影省財政補貼80元)。雖然這項工作已有起色,但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資金不足的困難。

目前,贛榆縣農村電影隊現有的28臺(套)F16-4型流動放映設備大多產于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溴鎢燈放映機占總數的80%,難以保證放映質量。淘汰陳舊老化放映設備,配備高亮度的16MM氙燈流動放映機、數字放映機及配置小型流動放映車輛已是不爭的事實,亟待于市、縣二級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和資金補助政策,以此彌補省放映補貼的不足,共同擔負農民看電影費用,否則僅靠省政府的補助很難解決農民看電影難問題。

二、建立適應農村電影市場要求的運營新機制,優化整合農村放映隊伍,完善農村電影隊建制

縣級建立農村電影放映管理中心,隸屬于縣文化局。機構精簡,人員擇優錄用,采取競爭、聘用上崗相結合。管理人員要求政治素質高,業務技能強,并且一專多能,主要負責農村電影市場的組織落實、市場運作、工作協調等工作。下轄若干個農村流動放映隊,原則留用現有的農村放映人員,他們從事農村放映工作多年,經驗豐富、業務技能較高,均持有文化主管部門考核頒發的放映合格證,對個別電影隊不健全的鎮,可以調整有放映資質的人員補充。對上崗的放映員實行報批制,經鎮政府研究同意,報縣文化主管部門備案。統一協調、統一安排,統一管理,使農村電影市場進入有序的良性經營渠道。

三、完善管理機制,制定可行的實施方案

農村電影放映管理中心負責制定全縣農村放映工作計劃、資金使用計劃及實施方案。政府安排資金監管部門負責農村放映經費的監管工作。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調配好各鎮放映隊伍。縣放映管理中心與鎮村簽訂放映計劃,安排好放映時間、場次、計劃表。建立映后回執單制度,由村、鎮負責人簽字蓋章,報上級主管、資金監管、縣放映管理中心各一份,實行月報賬制。放映管理中心定期到各村、鎮檢查放映工作情況,嚴格規章制度,對違規違紀人員嚴肅處理。

四、積極配合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強影企聯姻活動

開展政策法規電影宣傳月放映,在強化法制的今天,利用電影這一媒體進行“法制、安全、環保、質量”等宣傳很有必要。與政府職能部門聯合開展主題活動,讓政府部門贊助放映經費,既起到了宣傳效果,又達到了教育作用,農民群眾樂意接受。

影企聯姻是企業與市場溝通的很好通道,電影幻燈廣告覆蓋范圍大、觀眾面廣。通過影企聯姻與知名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搭建樹企業形象、宣傳企業產品的平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只有讓企業從中感受到利用電影媒體提高他們的知名度,他們才會不斷的投入資金支持電影。影企聯姻是企業回報社會、促進農村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手段,這樣既解決了農民看電影難問題,也達到了企業自身的宣傳。

農村電影是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國家、省市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社會主義農村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將農村文化工作擺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隨著江蘇省文化廳、財政廳開展的“送科普、送電影、送戲下鄉”活動的轟轟烈烈開展,農村電影必將煥發新的生機,農民看電影難的問題必將得到全面解決,農村電影前景廣闊,農村電影工作者大有可為,有政府的支持,社會的關注,農村電影必將重振雄偉,再現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