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及其出路
時間:2022-02-19 06:49:00
導語: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及其出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由于農村產業領域的拓展速度與農村勞動力的增長速度形成反差,因而勞動力的過剩問題顯得尤其突出。據有關部門統計,現在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已達2億左右。但是,目前城市下崗職工或失業人員,不能就業時,至少可得到政府的低保(或社會救助),而農村剩余勞動力一旦找不到工作,連最基本的生活費都很難保證,生活的困難可想而知。因此,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出路問題,不但是我國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所面臨的一個極富現實性的問題,也直接關系到整個農村穩定、農村國民經濟發展和農民能否奔小康。要擺脫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所面臨的困境,根據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必須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壓縮勞動力的供給,維護和擴大耕地面積,這是緩解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矛盾的一項長遠的戰略性措施。
一是壓縮勞動力的供給。勞動力的增加是隨著人口增長而增加的,首先,必須有效地控制農村人口的增長。我國農村勞動力供給過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歷史上的決策失誤所造成的人口基數過大和自然增長率過高。我們不可能糾正歷史上的決策失誤,也無法改變目前過大的人口基數,但我們可以抓緊當前的計劃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過快膨脹,以緩解農村勞動力不斷膨脹的問題。其次是讓非勞動年齡人口脫離勞動崗位(主要是指童工)。據專家估計,我國非勞動適齡人口參加勞動供給的比率,相當于全部供給人口的10%,若能讓這一部分人脫離勞動崗位,使之學成一至二種適應社會需要的技能后再進行就業,一方面可減少剩余勞動力的數量,一方面又可提高勞動者的基本素質和競爭能力。
二是維護和擴大耕地面積。耕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耕地作為農業第一生產資料,是不可代替的。維護和擴大耕地面積,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是要提高全民節約用地和保護土地資源的意識。要使每個公民都懂得土地的寶貴,要求人們無論是城鎮建設,工礦建設,農業基本建設,還是農村住宅建設或其他基礎性建設,都要力求少占地。其次,是要充分利用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切實加強土地資源的管理。同時還要提高土地資源的質量,逐步改善生態環境,使現有的土地資源免遭破壞。
二、廣開生產門路,拓展就業空間,開辟多渠道的轉移途徑,這是目前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主要出路
一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在農業內部轉移。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農業剩余勞動力在農業內部轉移,實際上就是種植業勞動力向林業、牧業、漁業的轉移。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字,從現實來看,我國農業內部就業天地是很廣闊的。我國目前待開發的農業資源前景十分可觀,有2/3的耕地屬于需要改造的中低產田,還有5億畝宜開發的荒地,18億畝宜林、宜草的荒坡,2000萬畝成海灘涂和3000萬畝可養殖的淡水水域,如果這些資源有1/3得到有效開發,可吸納的勞動力就要以數千萬來計。如果再進一步抓好農副產品的深度加工,實現農村集約化經營,則可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因此,在農業開發上,必須綜合開發和利用耕地、水面、空間資源,發展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的高效農業:在投資政策上,要進一步加強政府扶持力度,增加對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投入,實行科技、資金、物資和政策綜合配套:在稅收政策上,對開發性農業要給以優惠。通過對農業的綜合開發,充分挖掘農業內部的就業潛力。
二是大力發展鄉鎮民營企業,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在農村內部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在農村內部轉移,就是從農業生產領域游離出來的勞動力向工商業等非農業產業轉移。首先,要繼續大力發展鄉鎮民營企業。改革開放以后,由于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到1994年,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1.2億。但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鄉鎮企業大都轉化成了民營企業。從目前我國農村資源狀況和鄉鎮民營企業的發展潛力看,鄉鎮民營企業仍然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主要渠道,也是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潛力所在。因此,必須針對目前東南部沿海地區的鄉鎮民營企業開始出現資本密集化、吸收勞動力的能力相對下降的趨勢,要因勢利導,推動一些鄉鎮民營企業上水平、上檔次、上規模、擴大鄉鎮民營企業的發展空間與領域,使其更多地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同時,推動中西部鄉鎮民營企業的發展,即由東南沿海向幅員廣闊、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發展。隨著鄉鎮民營企業的大發展,其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能力就一定會增強。其次,要大力發展農村第三產業。第三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它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一個重要領域。國外勞動力轉移的經驗表明,在工業發展的早期階段,主要是工業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而在后階段主要是靠第三產業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因此,從總體上看,只有工業化,工業和第三產業大發展,才能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但是,目前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鄉鎮民營企業地區布局較為分散,無法發揮非農產業的集聚效應,帶動第三產業的興起。針對這種狀況,必須貫徹合理布局,相對集中的原則,推動鄉鎮民營企業的連片發展、加工業的適當集中,從而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進而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三是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農村人口不斷減少,城市人口不斷增加,第一產業的勞動力不斷減少,第二、三產業的勞動力不斷增加,這是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因此,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是客觀的、必然的。首先,要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使農村勞動力更快地向小城鎮轉移。發展小城鎮不僅是我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今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最重要的場所。改革開放二十幾年來,小城鎮累計吸納了3000多萬農村勞動力就業。城鎮建設的發展,其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潛力是很大的,因為小城鎮有其自身的優勢:一是投資少。據有關資料反應,大中城市每吸納一個勞動力就業要投資12000元,而小城鎮只要4000元。二是小城鎮更接近于農村,農民離土不離鄉,既可降低轉移過程中的成本和風險,也可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村工業的資源優勢,這種方式的轉移更符合我國的國情。其次,要穩妥地、有序地向大中城市轉移。我國的大中城市,經濟實力雄厚,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物質條件優于農村。而且目前城市第三產業有些活城里人不愿干,隨著今后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城市第三產業還要大力發展,其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因此,在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多種途徑中,大中城市這條渠道也不能完全堵死。第三,要大力發展對外勞務輸出。即在遵守我國及輸出國法律的前提下,多形式、多途徑、多層次、多方面實現勞務輸出,以減輕國內的就業壓力。
三、加強宏觀調控,指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合理流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和勞務市場的開放,農村勞動力長期處于停滯狀態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或向非農業部門轉移,或跨地區流動,尤其是進入九十年代以來,農村勞動力的流動規模急劇擴大。據調查,近些年來,每年農村外出勞動力約6000萬人,其中跨省區流動在2000萬人以上。這種流動對農村來說,使農村剩余勞動力資源由包袱變為財富,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動有很大的盲目性,對我國的交通運輸、社會秩序、城市治安和計劃生育帶來了消極后果。對此,一是必須加強和完善政府的宏觀調控,建立相應的宏觀調控體系,減少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盲目流動。二是要建立健全的就業服務體系,即發展培育多種形式的勞動就業中介服務組織,逐步形成包括信息、咨詢職業介紹、培訓在內的社會化的就業服務體系。堅持市場配制勞動力資源的方向,逐步形成城鄉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實現農村勞動力的有序流動。
四、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素質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勞動力的素質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和規模存在著十分重要的關鍵性作用。實踐證明,勞動者素質越高,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難度越小,轉移的穩定度越高,相反,勞動力素質越差,可供選擇的就業空間越窄,轉移難度越大,穩定度也越低。但是,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目前的情況下,除了切實貫徹實施普及農村義務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基本國策,消除新文盲外,強化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術培訓,建構與農業勞動力就業相適應的新機制是當務之急。一方面必須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對在崗的一部分有文化基礎的農村青年勞動力,通過各種培訓班,分期分批地進行一次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及職業技能培訓:另一方面,可采用在農村小學的高年級中普遍開設勞動課,建立勞動實習基地,并結合小學的自然課特點傳授最基本的現代農業基礎知識,從而培養新一代高素質的農民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