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稅費改革后應特別關注的七大焦點

時間:2022-02-19 05:24:00

導語:農村稅費改革后應特別關注的七大焦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稅費改革后應特別關注的七大焦點

三年的農村稅費改革,使農民的生產條件和生存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農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改善,農業生產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農村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農村稅費改革只是解決了農民負擔過重的問題,而農民負擔問題只是農村改革中的一個方面,要使農村發展與迅速發展的中國經濟水平相適應,除當前正在進行的農村稅費改革外,還必須解決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問題.

農村土地制度問題。中國是個農業文明古國,千百年來中國農民圍繞土地問題發生過無數次可歌可泣的歷史壯舉。土地永遠是農民生存和發展的命根子,土地問題是中國農村的永恒主題,中國歷史就是一部土地制度的演變史。農村改革開放形成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農村巨大變化的原動力,但并未觸及農村土地制度的要害。土地產權不明晰,缺乏土地使用權的繼承和有償轉讓機制,這才是中國農村改革所要面臨解決核心問題之一。農村土地管理者主體缺位,是土地產權不清的主要原因。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在當前情況下已是一個模糊概念。甚至農村土地權擁有者農村集體,在農村土地的處置上也只體現在實現其經濟價值的形式上,即提留款的收取和土地合同的簽訂,并非土地的最終處置者,最終處置權在國家手中。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實際已現變成是一個名存實亡的歷史名詞。正是由于農村土地管理者,并非形式上的農村集體,而是實際上的國家的這種管理上的缺位,致使是農村土地成為一塊無人管理的大蛋糕,任人宰割!城市建設和工業發展,再次以犧牲農村和農民利益為代價。各級政府可以肆意圈占農村土地來發展城鎮規模,興修交通要道,興建工業開發區。農民個人可以隨意改變耕地用途,挖魚塘,建豪宅,致使農民可耕種的土地面積越來越少。這種勢頭若不能得到迅速遏制,即使有再好的農村發展政策,農民若一旦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也就無法改變農民受窮的命運。其次,是土地使用機制不健全,缺乏允許農村土地使用權繼承和農村土地承包權有償轉讓政策。農民對土地的使用缺乏長期觀念,農民為謀求短期內農業效益最大化,對土地的過度墾殖,加速土地沙漠化進程,人為地減少了耕地面積。流于形式的低金額土地補償方式,致使農民寧可低水平種植,或者棄荒,也不愿放棄承包的土地,致使其應有土地價值不能升值。因此,加速土地制度改革已是農村改革中不可回避的問題。首先,是要明確農村土地產權所有者,應由農村集體所有變為國家所有。土地用途變更和土地使用權證的發放,應由國有土地部門統一管理,村民委員會不再行使農村土地管理職能。強化國家對農村土地的監控,提高土地市場化配置效率,消除土地區域和所有制障礙。其次,對農民土地使用權的繼承以契約的方式承認其土地繼承權的合法性,并保護其合法利益(使用權,經營權、農產品占有權,可以繼承、再租賃、贈予、拍賣、抵押、入股)。第三,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農村土地有償使用和有償轉讓機制。國家根據使用者對土地的用途不同,制定不同的使用稅征收稅率。對農業產業只收取土地使用稅;對其他用途則除收取土地使用稅外,還要加收土地復墾費。國家再將這部分稅費返還給農村,作為農村基礎設施改造和耕地維護的費用,加速農村發展和農村土地保護。

農村規模經濟問題。盡管當前的農村改革帶來了農村經濟前所未有的發展,但以家庭為單位的土地承包方式,很難改變中國農業小農經濟的狀況。一家一戶從事生產和經營,無法形成規模經濟。首先是市場化程度低。以家庭為生產單位,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一畝,一個三代同堂中等家庭僅十五畝左右,勞動力在家庭中從事生產規模小,組織和管理十分簡單。由于生產力水平和收入水平低下,在目前條件下,大部分農民生產的農產品僅能自給自足,即使若有剩余,由于單個家庭的規模較小,形成的市場也極為有限,是一種狹小而零碎的市場。市場不發達,導致分工和專業化也很落后。其次,是生產率水平低。目前60%以上的農戶的生產能力,僅能維持養家糊口。,由于資本不足,生產資本的再投入、生產技術的新開發十分有限。他們只能年復一年地耕種同一塊土地,種植相同的作物,使用依舊原始的生產工具,運用滯后于時代水平的生產技術,只有在正常年景,產量才大致相同。生產技術的停滯,導致生產率水平長期得不到提高,農民收入長期處于低水平徘徊。第三,土地產出水平低。家庭式的經營方式,農業增長的主要源泉是土地和勞動力的增加。由于技術的停滯,資金的匱乏及目前的土地制度,導致農民種田的短期行為。使農民缺乏新的農業生產要素投入,土地產出水平低,農業增長主要靠土地擴張和農業投入的增加來實現。第四,規避風險的能力差。當前中國的農業大部分仍屬傳統農業,農業生產受自然條件影響很大。由于技術的滯后,生產率和收入水平低,農民常常處于一種生存的邊緣狀態,抗災能力差。農民為了自己的生存,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種回避風險的本能,力圖通過避免不必要的風險,來減少產量的不確定性。于是出現了一種惡性循環,為回避風險而不敢使用新技術,因不敢使用新技術導致農業效益低,出現農民收入減少,擔心收入的減少,又去刻意回避風險。這就是中國農業至今仍難有一個質的飛躍的根本原因!這種狀況極大地阻礙了中國農業向專業化、現代化、商品化農業轉化的進程。要改變這種狀況,一是建立農民土地使用權繼承和有償轉讓機制。適度擴大單個個體種植面積,要在穩定當前家庭承包責任制的前提下,實行農戶承包土地的有償轉讓和農戶間的耕地面積的自愿聯合機制。通過種植面積的規模化,達到生產方式的規模化,從而有利于農業機械化、化學化、生物化等新技術的推廣和運用。二是建立農民經濟聯合體。首先,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以自愿合股的方式建立農業生產融資聯合體,合股的這些股份可以是自己的承包土地,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農民自產的農產品,農業生產技術,農產品專利,以此來共同籌措農業生產所需資金、技術和生產資料。其次,是建立農產品產銷合作社。以融資聯合體的股民為主體,組建農產品產銷聯合體。采取統一運作的方式,從作物布局,品種選購,農資購買(含農藥化肥),農用機械的使用,到農業新技術開發和運用,產品的儲存、加工和銷售,實行全方位聯合。通過這個聯合體,可以引導他們共同走向市場,克服家庭小規模經營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幫助他們規避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比如,當前國家對農民的扶持政策應該是很優惠的,由于沒有形成一定規模的經濟聯合,單個家庭無法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雖然農產品價格有所上升,但遠遠趕不上生產資料上升幅度。價格不穩定,國家政策的好處農民其實并沒有享受到,而是被農產品中間商所賺取。同時,在聯合體內,把生產、加工、銷售結成完整的產業鏈,有利于提高農業的比較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加速農業商品化、現代化目標的實現。但這個聯合體必須注意兩點:一是要按現代企業制度的運作模式,組建農民經濟聯合體的管理層。特別是注重高素質管理人才的汲納,從一開始就要遠離家族制。二是地域范圍,先耕地連片的自然組,再到自然村和行政村。要穩步推進,逐步擴大。但目前農村經濟聯合體的情況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涉及農產品種范圍不廣,區域輻射功能不強,內部管理不規范。如荊州各種農業協會成員僅占農戶的30%,而且這些協會的實際效益也值得考慮?因此,只有通過建立新的土地運作機制,組建農民經濟聯合體,逐步形成農業規模經濟,才能使中國農業由傳統型向現代化、專業化、商品化農業轉化,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農民收入結構問題。隨著農村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民收入結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由單一的農業收入,變為農業收入與其他收入并舉。這種變化應該是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的良好開端,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大部分農民的收入,還是主要來自農業收入。非農收入也只是少量的打工收入,但有這種收入來源的農戶占農戶總數的30%,最好的地方也不到50%。而農業收入是一種不穩定的收入形式,受自然條件和市場變化的制約,收入成本高,風險大。風調雨順,農產品市場行情好,農民收入就有保證,否則就沒有收入,甚至蝕本。因此,要解決好農村收入問題,必須解決好農民收入結構問題,真正實現農業收入和非農業收入并舉的局面。一是要穩定農業收入。在穩定糧食面積的基礎上,依據地域和環境優勢,重點發展水產、畜禽、林果、蔬菜等特色經濟產業。引進環保技術,加速農業經濟產業帶發展步伐。二是要突破和增加非農業收入。首先是要恢復和發展鄉鎮企業來增加農民收入。鄉鎮企業收入,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是農民收入來源的一大亮點和支柱。但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隨著國家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鄉鎮企業開始走入低谷,農村經濟大幅度滑坡農民收入大幅度下降。造成這種局面,并不是鄉鎮企業自身的問題,而是體制問題;并不是鄉鎮企業從此在農村沒有發前途了,而是人們思想觀念問題。靠國家貸款,低水平來料加工的鄉鎮企業肯定是沒有發展前途的。只有依據地域特色,從重環保、重附加值入手,偏重農產品加工的路子來發展鄉鎮企業,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拓寬了農產品銷售的渠道,同時也安置了富余農村勞動力。其次是建立農村勞務輸出組織。負責培訓他們的勞務技能,聯系勞務輸出崗位,為他們提供便利法律服務。通過改善農民收入結構問題,使農民收入,由以農業收入為主,轉向農業收入和非農業收入并舉;農業收入由種植業收入為主,轉向種植業和養殖業并舉;非農收入由傳統非農收入(建筑、交通、商品零售),轉向傳統非農收入和鄉企收入打工收入并舉。這種多途徑、多形式的收入結構,既增加了農民增收的渠道,又避免了因自然條件和市場環境的變化所帶來的農民收入的波動,確保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農村勞動力從業格局問題。關注農村稅費改革,是因為它減輕了農民負擔,改善了農民生存環境問題。而關注農村勞動力從業格局問題,不僅是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解決農民增收入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解決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的問題。是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安定大局問題!因此,關注農村勞動力格局問題,是農村持續改革無法回避的問題。按農村勞動力的從業對象可分為;農業勞動者、以農業為主兼營非農業勞動者、非農業為主兼營農業勞動者,非農勞動勞動者,58.42%、21.98%、13.32%、6.18%。其狀況又各不相同。關注農村勞動力從業格局,首先是要關注農業從業勞動者的素質,它關系到中國現代農業的走向和發展。但農業勞動者的素質狀況不容樂觀。一是性別比失調。在農村純勞動力女性多與男性,女性勞動力占農業勞動力總數的61.3%。男性勞動力占農村男性勞動力總數的34.2%。二是年齡懸殊大。在農村勞動力中,18歲以下為96.5%,18—40歲占28.9%,40歲以上占79.6%。大部分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離開了農業生產第一線,老弱病殘成為當前農業生產的主力軍。三是文化程度低。據有關資料顯示,在農業勞動者中文盲和半文盲占總數的98.9%,小學文化的占總數的90.5%,初中文化的占總數的39.5%,高中文化的占總數的8.9%。這種狀況是阻礙中國農業邁向現代化農業的巨大障礙。調整農村勞動力從業格局,提高農業勞動力素質,是深化農村改革的當務之急。其次,是關注剩余勞動力的出路問題。對于農民來講,能夠從田間走到車間,從農村走向城市,有一種由衷的企盼和說不盡的喜悅。對于一個級政府來講,能夠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降低農業成本,是時代賦予他們的責任。從目前情況來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無非是三個途徑:一是滯留在農村,從事種植業養殖業。二是原地實行行業轉移,從事非農業。三是跨地區轉移,進入城鎮就業。但現實狀況并不理想,大量農村勞動力滯留在農村,仍是制約農業生產率提高,農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近兩億農村剩余勞動力,既是一個龐大的產業生力軍,又是一個不穩定的火藥桶。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一是農業勞動力的增長與耕地面積存量成反比。農村勞動力隨著農村人口的增長在不斷增加,而耕地面積的存量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在逐年減少。二是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能力弱化。曾幾何時,鄉鎮企業曾是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巨大就業市場,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隨著鄉鎮企業的關、停、并、轉,大批轉移出去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又返回到農村。三是城鎮第二三產業發育滯后,進城民工整體文化程度偏低,就業技能單一,減緩了城鎮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吸納進程。四是農業的比較效益低。有些農村勞動力寧愿棄田拋荒,也不愿種田。加之缺乏其他技能,外出打工無門,只好在家閑著。六是進城農村勞動的就業環境差。打工難,維權難,發展難。正是這種數量的供大于求和素質上的供不應求,使他們之中的多數又無奈地返回農村,這些滯留在農村剩余的勞動力,不僅使他們的價值得不到體現,而且增大了農業成本,減少了農業收入。更重要的是埋下了社會不安定的隱患。特別是那些游蕩在農村和城鎮之間的農村青年,在領略城市的富足和城里人的白眼后,情緒低落,成天無事生非,成為社會不穩定的隱患。若再與待崗的大學生相匯合,如不及時誘導其后果很難設想!

農業農民的素質問題。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的現代化關鍵是農業農民的素質。它包括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和勞動力結構狀況。而目前的現狀是,農業勞動者性別比失調,年齡間距大,文化程度低。據統計:在農業勞動力中女性多與男性,男性勞力中的65.8%已沒有或沒有直接在從事農業第一線上的工作。年齡在18—40歲青壯年中,已有72.1%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其文化程度之低,更令人揪心。在農村勞動力中,大學以上文化占0.05%,高中文化的僅有4.5%,文盲和半文盲占22.25%。而絕大部分高中以上農村勞動力精英,已離開農業勞動,而從事其他行業。剩下的只是老弱病殘、婦女,兒童,成為從事農業生產的生力軍。這就是中國農業仍然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因此,鼓勵大學生投身農業,吸引農村知識青年反返鄉務農,已成當務之急。首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一是進一步減輕農業負擔。在減免農業稅的同時,嚴格控制農用水費收費標準,按計量收取水費,杜絕村組趁機搭車收費;實行農村勞務工有償使用,二是完善農業補貼機制。在穩定糧食直補和良種補貼的基礎上,加大對大宗農產品銷售價格的保護力度。國家應采取一定形式,以貼息的辦法,鼓勵農保值儲蓄,抑制農產品中間商販的投機牟利。三是開辦農技術培訓班。國家出資,以自然村組為單位,像抓農村文化掃盲一樣,開辦農業技術培訓夜校。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的種養殖技術。其次,是制定吸引農業人才的優惠政策。國家像鼓勵和支持大學生開發大西北一樣,鼓勵他們組成自愿者,投身農村經濟建設。以低息或貼息貸款的方式,支持他們領辦農業企業,開發農業基地,承辦農業技術的開發、推廣和運用。對返鄉務農的農村知識青年,在擴大承包耕地面積上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對有志于領辦農業規模經濟的農村知識青年,國家可以采取低息貸款的方式,支持他們購置農用機械、種子、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的投資。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家庭負擔偏重是農業勞動力的基本特征。因此,加快農業勞動力素質的培養,吸引大學生和農村知識青年投身農業,建設農村,盡快使這些大學生和農村知識青年成為中國現代農業的推動者和生力軍,已成為提高農業勞動力素質的重要手段。

農民生存環境的問題。農村改革開放使農民的生存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觀,但也加劇了兩極分化。一是貧富懸殊進一步加大。由于農民的生存地域、文化水平、求職技能、社會背景、收入狀況等的不同,加劇了貧富懸殊。有的農民成為擠身上流社會的富有階層和中產階級,占12·5%;有的農民成為僅能保持溫飽的低收入家庭,占58%;有的農民仍處在饑餓線下掙扎苦熬,占29·5%。二是社保環境進一步惡化。農村輟學率上升。由于農民的收入水平趕不上學校的收費水平,很多農家子弟無錢上學;青壯年勞力外出打工,農村留守勞力減少,為保住責任田,許多農家子弟無奈被迫棄學。農村青少年中的文盲和半文盲再增加,并呈上升趨勢。農村就醫狀況惡化。隨著農村集體經濟的逐步瓦解,農村原有的合作醫療體系被破壞,高額的醫療費用使許多農民望而生畏。有病不敢看,小病拖成大病,最后不治而亡。農村救助乏力。隨著農村集體積累的減少,農村孤寡老人的贍養、貧困戶的救助已無法保障。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農村基層組織問題。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完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農村基層組織形式也發生了更本性的變化。由國家委派一插到底的基層組織,無論是設置方式,還是管理職權都已喪失了原有的職能,形成由村組一權獨攬,到多極分散共治的局面。即村民委員會,村民代表大會,村民議事會等政權性的組織;農村經濟聯合社,農村合作信用社等經濟類組織;專業協會,減負協會,扶貧協會等社會服務性的組織;家族,宗教等民間性組織。這四股力量相互影響,是共同制衡農村社會的穩定的重要因素。因此,農村基層組織的未來走向,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農村稅費改革后機構配套尚未完善情況下,村級政權組織職能被削弱,權威性遭到質疑,農村經濟類組織、社會服務性的組織在農村尚未普及,即使建立也很不規范。而家族、宗教等民間性的組織,正在慢慢地影響農村社會發展走向,逐漸成為一股不可低估的勢力。因此,強化以村委會為主體的村級政權組織的權威性,建立和健全體制規范、輻射功能強的農村經濟實體,使其成為連接農戶與市場的強大鏈條,正確引導民間勢力發展勢頭,控制其負面性影響,已是農村改革中無法回避的問題!

創新農村土承包制度,擴大農業規模經濟,改善農民收入結構,調整農村勞動力從業格局,提高農業勞動力素質,關注農民的生存環境,規范農村基層組織關系,加速農業產業化和農村政權改革,推進農村城鎮化建設和國家戶籍制度改革,是當今農村深化改革中所必須應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