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職能的途徑探討
時間:2022-12-03 05:14:00
導語:管理職能的途徑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管理是人類實踐的操作過程,凡有人群協同勞動的地方,均需要管理。當代管理覆蓋人類生活的一切領域,一切社會事務的實現均要通過管理,一切決策意圖、決策過程、決策實施均是管理的過程。管理是生產力要素組合的粘接劑,沒有當代管理就沒有當代生產力。
而當代最具代表性的管理模式主要有西方式管理、日本式管理和中國式管理等。那么,究竟哪一種管理最為有效呢?管理學界和實際工作者一直有不同的觀點。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展,許多管理學家指出,領導21世紀管理潮流的將是中國式的管理。盡管今天的中國式管理遠未達到至善至美的程度,但中國傳統文化的“仁愛”思想、“和合”精氣中,決定了中國式管理從根本上講就是管理理念的人性化,而這恰恰代表了當代管理學的未來發展方向。
人性化是一個科學的概念,是很客觀的東西,是社會發展的最高追求。為此,管理學對人性的假設也由經濟人、社會人、決策人向復雜人轉變。
早期管理思想中,把人當作會說話的工具,認為人總是好吃懶做,好逸惡勞,毫無責任心的。麥格雷戈把這種傳統的人性假設稱作理論。
以泰羅為代表的科學管理理論強調人追求經濟利益的本性,使管理學與經濟學的人性假設趨于一致。之后,梅奧從“霍桑試驗”中認識到,除了對經濟利益的需求外,人們對社會和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重要,因而否定了經濟人假設,提出了社會人假設;其他,行為科學理論的代表也從不同側面強化了社會人假設,其中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把社會人假設發展為一個精典的需求模型。
當代管理學派中對人性的假設也為數不少,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西蒙在他的決策理論中闡述的決策人假設。他認為管理就是決策,并且在組織中,不同層次的員工都在做決策,所以都是決策人。
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可以看出,由于個人目的、個人偏好、個人利益的存在,人就會有多種需求,這些需求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動機,因此引發出各種各樣的行為來滿足個人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在當今社會,人們受經濟、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陶冶和洗禮,人性變得非常復雜,如果管理者不及時審時度勢,引入激勵機制與員工真誠合作,以滿足員工的需要,充分調動他們的潛能,組織效率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因此,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管理學對人性的假設必將超越經濟人、社會人、決策人假設,升華為復雜人假設。
于是,當代管理就逐步擺脫西方傳統管理的科學管理階段和人際關系管理階段,走向人性化管理階段,也就是在本質上向中國式的管理———人性化管理靠攏。
人性化管理其根本的觀念仍然是人性的假設,但它是整合為系統的“人性”、整體實現的“人性”,并在新的關于人性的假設的基礎上構建新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的管理就是“以人為本”,從滿足人的最根本的需求出發,通過道德引導、理解、認同、尊重、關愛等極具人性化的因素,充分調動人的激情和活力,使每個人的能力都得到最有效地發揮,自身價值得到最大化的體現,產生出巨大的企業推動力和社會推動力;同時,清楚人性的復雜性,人性都是有弱點的,人是容易犯錯誤的,管理要針對人容易犯錯誤的特點,通過道德約束、制定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等方法對人加以必要的約束與管制,盡量限制人性的弱點,減少錯誤的發生,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如果背離了人性化,我們所建立的法律體系和道德體系就很難起到弘揚真善美、遏制假惡丑的作用,一切管理的效能都將大打折扣。
那么,怎樣才能實現人性化管理呢?人性化和實事求是是緊密相連的,人性化包含著人情味兒,但人性化不等于人情化,更不等于無原則。它是一個積極的、極富正義感和愛心的、綜合科學管理與現代管理精華的管理理念,是積極地滿足人們的需要,通過人性化的管理與服務實現人們對各個層次物質的和精神的需求,把人類社會變得更加美好的管理方法。人性化的另一層意思是堅持原則不等于不通人情,鐵面無私固然好,但管理者遇到的問題往往不是簡單地用一個“行”或“不行”就能解決的。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而且更大程度上是一門藝術,因為在同樣的環境里去處理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情感和和手法,就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效果。管理者在堅持原則的同時,用富于理解、同情、關愛的思想去考慮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可以收到既解決了問題又協調了關系、聯絡了感情的理想效果。相反,如果管理者忘記了自己所面對的是富有感情的人,而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的話,就會傷害與之共事的人,難以取得好的效果,甚至會給以后的工作留下隱患。所以,要實現人性化的管理,首先管理者要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良好的品德修養、豐富的管理知識、公認的人格魅力,要極富事業心、正義感和愛心,同時,要對管理對象有充分的了解,對消極的、丑惡的現象與行為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針對產生這些現象的人性的弱點及時、有效地予以遏制和消除。
在實際操作中,需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人性化管理的目的:
(1)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中鮮明的重視人性的思想,體現人文關懷。仁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一向為孔孟之道所推崇。孔子提倡“仁”,就是愛人,也是一種政治主張。孟子晚年著述提出“仁義禮智”、“孝悌忠信”等人生信條,首推“仁”字為四德之首。“仁者愛人”是一種早期的人本主義思想,孔子強調“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儒家提出的仁愛是由己推人,由內而外,由近及遠,墨家主張兼愛,以達到“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敵寡,富不悔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的理想境界。“仁”既是一種處理人際關系的準則,也是實行這一準則的普遍的方法論原則,它提倡人與人相愛,尊重人的價值,同情幫助人,體現了古代的人道主義精神。仁愛精神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源遠流長。偉大的革命先軀孫中山先生畢生倡導“天下為公”,倡導“博愛”的精神。這種人性思想和觀點,強調從無私的動機出發,舍己利人,舍己愛人,與人性管理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事實證明,那些讓廣大員工參與企業管理并取得突出成效的企業,無一不是堅持和發揚重視人性思想的結果。
(2)企業員工是重要生產資源和生產要素。根據員工的能力、特長、興趣、心理狀況等綜合情況來科學地安排最合適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充分地考慮到員工的成長和價值,使員工能夠在工作中充分調動和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不斷創造優異的工作業績,為達到企業發展目標做出最大的貢獻。這是人性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我們不難看出,人性化管理揚棄了傳統的“以人為手段”的管理理念,面對一個“完整”的人,而不僅僅是他們的技術和能力。企業應認識到員工的需求和愿望,承認他們對于歸屬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傾聽和理解他們意見、建議,通過讓他們參與對企業發展、內部管理和其他重大事項的決策,塑造員工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形成企業牢固的凝聚力。
(3)人性化管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企業宗旨。人性化管理通過對員工的重視、對員工的發展的強調,把員工及其自我實現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在人性化管理的實踐中,應始終堅持“先做人,后做事;做好人,再做事”的理念,強調了“做人是第一位”的思想,以人為中心,把員工作為第一上帝,全心全意為員工做好各種服務工作,以換取員工更大的工作熱情和業績,做到了從人性的角度尊重人、關心人和信任人。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中,尊重是一種較高的滿足。企業要有一種濃厚的尊重氛圍,相互之間應建立起一種鼓勵的默契。當工作取得成效時,領導和員工都會贊揚一聲,“不錯,干得很好!”當工作有所失誤,也沒有埋怨和指責,一句“這次不行,下次努力”,如縷縷春風化解許多冰霜寒心。“有等級思想,就不可能有真情”。注重清除“官念”,當好公仆,以平常人、平常心工作生活在員工之間,以“公、正、廉、明、勤”的人格魅力建立平等的關系,發揮表率作用,“要求員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員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領導只當班長,不當家長;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定期向員工報告工作,讓員工享有知情權,設立意見箱,讓員工“把不滿意說出來,把建議提出來”。同時,始終堅持嚴愛相濟的管理哲學,“嚴”字當頭,“愛”在其中,嚴格的管理為基礎和前提,注入濃厚的情感,使員工在心悅誠服的感情交流中,達到管理的效果,使管理與被管理者成為人情味十足的朋友和兄弟姐妹。信任人是一種最高的獎賞,是人與人之間建立情感聯系的基礎。獲得別人信任是一件非常幸福和自豪的事。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把“信賴之心”作為發揮人的潛能和特長的首要一條,使員工隊伍呈現出理想的精神面貌,積極性、創造性得以主動發揮。
(4)人性化管理體現了“人是管理的目的”的思想境界和企業哲學。人性化管理把企業員工作為主體,與其他管理方式的主要區別在于它所采取的措施都是有利于人、有利于員工的全面發展。它的至高境界在于創造一種促進員工不斷學習和積極發展的組織氛圍和共同愿望,并進行內在知識積累,在這個基礎上創新發展和自我實現。如果企業能夠讓員工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不斷創造自己,開創一個讓他們充分施展才華的空間,就達到了企業管理的最終目的。
(5)創造適合人性化管理的工作基礎和條件。企業要進行人性化管理,必須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基礎和條件,這是保持員工滿意的極為關鍵的因素。一般說來,每個人都有很好的天賦才能、潛在的智慧和創造力,如果企業有敬業、進取、寬容的合作氛圍和激勵制度,就能充分發揮員工潛在的能量,就能營造一種非常融洽和協調的企業文化,形成上下同欲的強勁的凝聚力。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說:“我們重視兩種人的價值:一是員工,一是用戶。要不斷地為員工創造一種發揮價值的氛圍。”
(6)企業必須培植適應人性管理的豐厚土壤。進入21世紀,員工與企業的關系已發生很大變化,所有員工在企業這塊土地上自然成長,長高則高,不長則矮,這就是所謂的“土壤學說”。企業要培植豐厚的人性化管理土壤。一要給員工提供寬松的生存空間,使員工迅速成長起來;二要為員工創造機會,實現“以發展創造機會,以機會牽引人才,以人才創造更大的發展,形成更多的機會”這樣一種良性循環機制;三要高度重視員工的潛能開發和自我超越,人的潛能是巨大的,如何發揮潛能,全在于自我超越。因此,企業對員工的管理要由“制約+控制”階段,向“激勵+學習”階段轉變,改變過去以控制員工為中心的管理方式,而實現人才資源的開發,不斷發掘員工的潛能,充分尊重員工的主體性和主創性,這也是當代企業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顯著特點。
- 上一篇:人本管理在管理程序的重要性
- 下一篇:有關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思索
精品范文
8管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