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理念服務讀者論文
時間:2022-06-23 05:36:00
導語:人本理念服務讀者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以人為本”的理念是促進高校圖書館現代化信息化管理的必備的服務宗旨,而高校圖書館現代化信息化管理的實現有利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傳播。本文就此問題進行具體的探討。
[論文關鍵詞]以人為本圖書館現代化信息化管理
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即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促進人與自然,人文教育的全面發展,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需求和促進人的協調發展。所以在一切工作中必須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在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中更要全面的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1“以人為本”的淵源及發展
以人為本的提法源于費爾巴哈的人本學唯物主義哲學,費爾巴哈繼承文藝復興時期和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人文主義,人道主義思想衣缽。第一次提出了人本主義的哲學口號。如果站在唯物史觀,和社會史觀的社會角度。以及認識社會史觀的角度它予以社會歷史的本質與規律,與認識社會歷史問題的科學方法等問題是相悖的。因而從哲學的高度也就應該持否定的態度。時至現代,人本思想發生了重大的理論轉向,思想家們不再糾纏于對人的形而上學式解釋,而主要偏重于對現實人的生存方式及生活價值的關懷,主張從人的現實境遇、內心世界及文化境況等方面研究人的問題,對人的非理性因素給予重視,并開始關注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以人為本其中的“人”是對客觀存在的各種各樣的人的概括,是抽象的“人”,這個“人”與現實社會中的人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在管理中完全忽視人的因素,不重視人的因素,這也是走向另一個極端。由此主張在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中“以人為本”應該是圍繞人、為了人、關心人、理解人、依靠人、尊重人、凝聚人、發展人,應該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這也是“以人為本”的本意,即是最終的價值目標和價值的尺度。
2“以人為本”的科學內涵
“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和精神的辯證統一。“以人為本”是以人為出發點、以人為核心,其目的是在新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便提高水平,有效的實現組織目標。著名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在1931年出版的《圖書館學五定律》中提出:“圖書是為了利用”,“圖書是為一切人而存在的”、“給讀者所有的書”,全書充滿著以讀者為中心的思想。之后,以讀者為中心的理論體系得到確立,并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充實和發展。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一些知名圖書館提出了“一切為了讀者”、“千方百計為讀者服務”、“為書找人、為人找書”;它們是同一種內涵。
3堅持服務以讀者為本,加強信息化科學化管理
3.1高校圖書館應增強服務意識,轉變服務觀念
圖書館的工作重心應從“書本位”向“人本位”轉移。讀者不再是圖書館的客人,而是圖書館真正的主人。網絡信息時代日新月異、瞬息萬變,面對浩瀚無垠的信息世界,圖書館服務如果停留在延續舊制的收藏和墨守陳規的借還上,那么最終將被這個多變的時代所遺棄。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必須從根本上更新觀念,一切以讀者的需求為準則,從讀者的利益出發,為讀者服務,向讀者負責。工作的中心則放在“用”上。圖書館的整個業務環節,應該自始至終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只停留在微笑服務上是不夠的,應從藏書樓的形態中脫胎出來,逐步向現代化信息化的圖書館方向邁進。
3.2培養讀者的情報意識和文獻檢索利用能力
在當今信息時代,各類文獻資料不僅在數量上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類型也日益豐富。如果不掌握知識寶庫的鑰匙,就不能全面把握各學科研究領域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一般到圖書館借書的大學生都懷著求知的閱讀動機,而高校圖書館的教育形式也比課堂教育更具有主動性,靈活性和選擇性,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創造和開創的能力。總之圖書館要與時俱進,積極適應知識導航員,信息篩選員,網絡管理員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趨勢,從讀者的知識信息需求出發。
創造簡便、快速的檢索方法和渠道,開設讀者檢索窗口。讀者進入圖書館公共檢索系統,就能檢索到本館的書籍,最新到書等各種信息,察看自己的借閱信息,可以網上續借、預約借閱。開展網上檢索,建立自己的主頁,購置了相關數據庫,在主頁上插入了超級連接。
- 上一篇:上學期美術老師個人工作匯報
- 下一篇:大一學生期末總結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