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婦女健康共促和諧社會

時間:2022-08-21 11:45:00

導語:關注婦女健康共促和諧社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注婦女健康共促和諧社會

論文摘要:婦女約占總人口的二分之一,號稱“半變天”,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在婦女健康問題上制定了一系列保護政策,婦女疾病預防和健康狀況與十幾年前相比,有了明顯改善,但由于各項措施不盡完善,婦女家庭負擔重、傳統思想觀念桎梏、缺乏疾病預防的基本知識等導致婦科病多發、如宮頸癌、乳腺癌、性傳播疾病等嚴重侵蝕著廣大婦女健康的肌體。而婦女健康問題的影響,涵蓋了個人、家庭、社會和人類發展等各方面,給家庭幸福、社會穩定和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因此關注婦女健康,成為關系家庭穩定、社會和諧的頭等大事。本文就我縣婦女健康狀況作淺要分析。

作者簡介:葉慧書,女,系景寧畬族自治縣婦聯副主席;胡穎敏,女,系景寧畬族自治縣婦幼保健所副所長,從事婦女健康工作多年,工作經驗比較豐富。

婦女約占總人口的二分之一,號稱“半變天”,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在婦女健康問題上制定了一系列保護政策,婦女疾病預防和健康狀況與十幾年前相比,有了明顯改善,但由于各項措施不盡完善,婦女家庭負擔重、傳統思想觀念桎梏、缺乏疾病預防的基本知識等導致婦科病多發、如宮頸癌、乳腺癌、性傳播疾病等嚴重侵蝕著廣大婦女健康的肌體。而婦女健康問題的影響,涵蓋了個人、家庭、社會和人類發展等各方面,給家庭幸福、社會穩定和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因此關注婦女健康,成為關系家庭穩定、社會和諧的頭等大事。本文就我縣婦女健康狀況作淺要分析。

一、我縣婦女的健康狀況:

(一)已婚婦女婦科患病率居高;據2006年統計,我縣已婚婦科健康體檢應查人數為13253人,實際參檢人數1903人,普查率僅14.4%,婦科患病人數1546人,患病率達81.20%,其中乳腺小葉增生640例,患病率33.60%,居第一位;宮頸炎367例,患病率19.28%,居第二位;子宮肌瘤185例,患病率9.71%;滴蟲性陰道炎137例,患病率7.20%;卵巢囊腫49例,患病率2.57%;宮頸癌2例,患病率0.11%;其他婦科疾病169例,患病率8.87%,婦科門診每年發現宮頸癌患者有20例余,而且有2-3例婦女因宮頸癌發現過晚無法醫治而死亡。此外目前據疾控中心統計我縣艾滋病感染者中的54.5%為婦女。

(二)未婚女青年生殖健康狀況堪憂;2003年根據我縣婚前檢查的1964例未婚女青年資料統計,婚前檢出疾病人數191例,患病率為9.73%,其中生殖系統疾病(包括性傳播疾病及生殖器炎癥等)為166例,占8.45%,占同組檢出疾病的第一位,檢查時已懷孕者285例,病史采集統計婚前有1次流產的786例,2次以上流產的315例。新婚姻條例頒布實施以后,女性婚前健康體檢率大幅下降,2006年我縣女性婚前健康體檢應檢人數2004人、實際檢查了8人,婚檢率僅0.40%。

(三)危重孕產婦時有發生;我縣每年有孕產婦數1600余例,其中有高危孕產婦800余例合并內科疾病、營養不良性貧血、妊娠期特有疾病等,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危重情況危險到母嬰健康,而且就2006年尚有24例孕婦因家庭貧困或計劃外生育回避孕期保健、在無助產技術服務單位或家庭接生。自1998年以來,我縣共死亡6例農村孕產婦,因家庭接生導致死亡的2例,占33.3%,因家庭貧困孕產期疾病延誤治療導致死亡的4例,占66.7%。

(四)不意愿妊娠屢屢發生;每年因避孕失敗或沒有采取避孕措施而意外妊娠人數尚大量存在,據統計2006年我縣醫療保健部門行人流術的1533例、引產術的112余例、因宮外孕治療的85余例,而且未婚先孕有逐年增加現象。

二、我縣婦女健康狀況分析

以上數據表明,我縣婦女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特別是農村婦女的健康尤其值得關注,因其對個人生理及疾病的認識不到位、自我保健意識非常淡薄,再則傳統思想的束縛、婦科檢查的特殊性以及就診的費用虛高等影響非常深遠,具體表現如下:

(一)特殊的生理結構。婦女盆腔與外界相通,育齡婦女性生活頻率高,經常受到與妊娠有關的人流、引產、分娩及上取宮內節育器等宮腔操作的影響,加之未能及時調養身體、抵抗力降低或無菌操作不嚴等原因,易導致感染。此外婦女青春期、孕產期、圍絕經期,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會有巨大的變化。

(二)婦女自我保健意識落后。我縣婦女婦科患病率居高,普遍的婚前性行為導致生殖健康疾病增多,而對健康體檢的忽律,主要是一方面因沒有開辦正規的有關生殖健康教育的課堂,很多婦女在有生以來從未接受有關科學的生殖知識的教育,以至她們沒有獲取生殖健康知識的廣闊渠道,大多數婦女都不知道生殖系統結構、功能等知識,不能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或有了疾病不能正確識別,;另一方面由于羞澀思想在作怪,許多婦女不敢公開了解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不敢到婦科就診或不能識別哪些是異常情況,以至沒有及時就診,延誤治療時機,最終使小病捱成大病;三是部分婦女不注意性生活衛生,一旦患上婦科疾病,丈夫不配合治療,致使婦科疾病常治常發,難已治愈,三是偏信謠言,沒有采取有效避孕措施,以至反復流產,最后造成更大的婦女身心痛苦和家庭經濟損失。四是自我感覺良好,厭煩婚前健康檢查及婦科檢查的繁瑣。

(三)傳統思想觀念桎梏。由于受幾千年封建思想的影響,很多婦女都談“性”色變,特別是農村、年紀大的婦女認為那是不光彩、不干凈的事,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不能在人前公開的講,如果誰要談論這樣的話題,誰患了這方面的疾病,就會被人恥笑和懷疑。受“人言可畏”和錯誤認識的影響,一些婦女患了婦科病,不敢就醫,不敢咨詢,自己默默承受著痛苦,直到病變至生命垂危。特別是在偏僻山村,婦女有了婦科病或生小孩,不上醫院,有的用土辦法,有的就是硬扛著,沒有行常規的檢查和治療。在發覺自己可能患有婦科病后,大多數婦女從省錢、省時和保密的角度出發,自行買藥,不進行系統和正規治療,或聽信江湖郎中,或輕信“祖傳秘方”,使小病成了大病,最后不得不去正規醫院就醫,結果使家庭蒙受更大的經濟損失,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生活。

(四)醫療衛生資源相對不足。婦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是一個相對繁瑣的過程,以常見的急性陰道炎為例,其病因是由多種病原體感染引起的,在治療時必須要查清是屬于哪種類型的,對癥治療,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但在我縣農村的醫療衛生資源相對不足,婦科疾病診療能力在村衛生室不能開展,在許多鄉鎮衛生院執業醫師缺乏,醫療衛生條件和環境堪憂、產科服務功能低下,婦科疾病也不能及時診治。如不能常規地進行婦科檢查,一些常見婦科疾病都很難得以診斷,更不用說治療。此外縣級婦女保健部門設備落后,服務功能不能滿足婦女健康的需求,健康教育設施不完善。

(五)農村經濟水平低下。我縣尚屬于貧困縣,農村人均年收入在2800元以下,勉強維系著家庭生活——養家糊口,尚有家庭另外支出如教育等,個人的健康問題特別是婦產科類隱現的疾病沒有引起重視,而且近年來醫藥費用的虛高,以至能不去醫院的盡量不去,如有的孕產婦因家庭經濟困窘在家分娩,不僅不安全,而且容易患上許多婦科疾病,有的并發危重疾病則一再拖延致使許多悲劇發生。

三、婦女不健康的危害

婦女健康雖是個人問題,但她不只是個人的資本,而且是維系著家庭的穩定和安康的重要籌碼。

(一)影響和諧的性生活和夫妻感情。患有婦科病的婦女不但個人要經受心理和生理上的雙重痛苦,而且還會給家庭生活帶來一系列問題。婦女患疾病后,有的不能進行正常的性生活,甚至會對性生活產生厭惡,嚴重的婦科疾病會導致性交疼痛,對于婦女來說患病后的性生活是一種摧殘。然而正常的性生活是維系夫妻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一對夫妻常年不能進行正常性溝通的話,夫妻的關系勢必會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婦女的生殖系統疾病將成為夫妻感情破裂的導火索。此外,有的婦科病還會影響育齡婦女的正常生育,給家庭的正常生活蒙上陰影。

(二)破壞家庭經濟運行,影響正常的生產生活。婦女是支撐家庭的一根頂梁柱,她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到家庭的和諧,如婦女孕產期死亡或患重病在床,則孩子對母親的依戀變成了哽咽,老人對兒媳精心照料的希求成了泡影,給丈夫的噓寒問暖變成了相對無語淚四行,本來雖不寬裕但生活自在的家負債累累……。

(三)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而婦女是構成家庭的細胞。婦女患有婦科病后,夫妻之間不能有和諧的性生活、孩子得不到媽媽的關愛,因病致貧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一方面由于夫妻缺乏性溝通,導致夫妻感情不和,家庭糾紛增多,大大增加了夫婦的離婚率;另一方面在婦女患有婦科病的部分家庭,由于丈夫不能獲得滿意的性生活,長期處于性饑渴狀態,迫使他們通過和婚外情來獲取性滿足的行為大大增多,這樣也給社會帶來了諸多不安定因素。三是有些性傳染疾病如梅毒、艾滋病、淋病等得不到及時醫治,會相互傳染以及傳給下一代,關乎著下一代的茁壯成長和全面發展。婦科疾病的纏繞將是潛伏的對未來世界影響最大的危機,也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一塊頑石。

四、提高婦女健康的幾點建議

提高婦女健康水平,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保護婦女權益,調動社會資源,認真組織好集中性的社會宣傳活動,努力營造有利于婦女健康的社會輿論環境“關愛母親健康,關愛女孩健康成長”。

(一)加大政府投入,促進婦女健康事業的發展。促進婦女健康事業的發展、提高婦女的健康水平是關系社會發展、民族昌盛、人類文明的基礎工程。政府應加大力度,為民干實事,一是強化衛生行政執法,加強綜合衛生監督體系建設,依法查處各類危害婦女身心健康的違法行為。二是加大對婦婦幼保健機構經費投入,加強婦幼保健網絡建設,完善、穩定婦幼保健隊伍,深化婦幼保健機構的規范化管理和服務,提高衛生保健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三是加強對貧困孕產婦的救助工作,制定“景寧縣貧困孕產婦救助辦法”,切實保障貧困孕產婦的基本醫療需求,維護廣大婦女的生存健康權益。四是加強農村衛生事業建設,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做好預防保健的綜合服務,重點篩查和治療危害農村婦女健康疾病。五是建設一處婦女體育運動場所,提高婦女的健身意識,提高婦女身體素質。六是實行免費婚檢,防范于未然,從源頭上及時阻止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促進婦女的健康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二)加強科普宣傳,提高婦女對生殖保健知識的知曉率。因為疾病的發生與發展和認識不到位有直接關聯的。因此必須從以下四方面加強宣傳教育:一是青春期保健要與學校衛生相結合。隨著女性青春期的提前,建議教育部門在小學高年級開設生理、心理衛生課,使她們對自己身體將要發生的生理變化做好思想準備,能夠適應由于生理變化而產生的心理變化。根據青春期學生的特點,編寫和發放青春期衛生知識健康手冊,請有關專家定期深入學校舉辦健康教育講座和答疑,保健部門開設性咨詢門診、開通熱線電話等,協助校區滿足女學生在青春期的保健需求,正確對待生理疾病,提高“性”意識和自我保健意識。二是充分利用“新婚學校”“孕婦學校”定期舉辦等形式有針對性的對新婚夫婦、孕產期婦女開展生理知識、性知識、優生優育、保健知識教育;三是婦聯、計生、衛生等部門要聯合加強對女性生理、心理和性理方面的宣傳,消除多數婦女認為婦科病“是常見病,無大礙”和得了病就“見不得人”的錯誤認識,逐步樹立一種新型的婚育觀念和相對開放的性觀念。四是充分利用輿論、媒體等多渠道進行宣傳,使婦女進一步提高對自身狀況的認知度,掌握婦科疾病的特點、癥狀、危害和預防等方面的知識,做到平常預防、患了不慌、及時診療。發現自己患有生殖系統疾病時,能夠正確、冷靜地對待,做到自己不隨便用藥、不病急亂投醫、不使用所謂的祖傳密方或偏方以致耽誤治療的時機,而能及時進行正規治療。五是在社區、農村開辦婦科病防治、性傳播疾病防治課堂,開通婦科病咨詢熱線,讓患病而又害臊的婦女同胞能夠多渠道咨詢和了解婦科病防治知識。

(三)認真組織實施“婦女健康促進工程”,提高婦科疾病的診治率。2007年開始我省著手實施了“婦女健康促進工程”,由省財政保障經費,每兩年為農村婦女婦科健康體檢一次,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各婦聯組織以及各機關、企事業單位要發動并組織轄區內已婚育齡婦女參加健康體檢;各鄉鎮衛生院則要增強婦科診治的能力及完善服務功能,深入開展健康教育,宣傳資料進村入戶,普及生殖健康知識和預防愛滋病知識,健全健康檔案,對在檢查中發現患有婦科疾病的患者應積極治療,疑難雜癥轉到縣級醫院治療,幫助她們恢復健康并做好隨訪工作。保健部門及時總結分析我縣婦科患病情況并提出干預措施,不斷促進婦女健康水平。

(四)加強基層婦女保健服務建設,提高一線防控能力。逐步增加對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促進農村醫療衛生水平的盡快提升,每個鄉鎮衛生院應逐步完善為一個功能齊全、設施配套、服務一流的社區服務站或中心,常規開設婦科疾病門診,切實提高農村婦科病診療能力;衛生、計生要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充分運用醫療衛生資源為農村婦女開展生殖保健服務工作。從加強一線防控能力入手,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具有預防、醫療、保健、計劃生育、健康教育、康復“六位一體”的服務功能。將婦女保健和計劃生育、健康教育結合起來。利用社區責任醫生與患者建立起來的信任關系,進行家訪,電話指導。做好育齡婦女的孕產期保健、計劃生育指導,防止計劃外懷孕,保證婦女的健康。

(五)建立定期送醫下鄉機制,共享縣級以上醫療技術資源。逐步形成一個婦聯牽頭,衛生、計生配合,由縣級以上提供技術、設備,鄉鎮負責場所準備和組織的定期婦科普查機制,讓農村能共享縣市級以上大中型醫院高超的醫療技術和先進的醫療設備等資源。

總之,婦女的健康問題是個人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因此,全社會必須予以高度關注,并且要積極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只有不斷的關注關愛婦女健康,構建和諧社會才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