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政務公開存在問題
時間:2022-03-09 04:39:00
導語:鄉鎮政務公開存在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推行政務公開,可以調動廣大干部投身公益事業的積極性,化解農村一些矛盾。鄉鎮政務公開可加快鄉鎮人民政府民主法制建設進程,鄉鎮人民政府作為國家最基層的人民政府,實行政務公開,鄉鎮人民政府的行政行為處在廣大干部和群眾的監督之下,既充分發揮民主,又提高了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推行政務公開可以增強政府和基層干部、農民的雙向約束力,推行政務公開,實行民主管理,不僅要要求鄉鎮干部勤政為民,而且要廉潔奉公,否則廣大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就要戳背脊骨。政務公開有利于調動鄉鎮干部和群眾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實行政務公開,強化監督功能,有效地提高鄉鎮干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盡心盡責地為當地群眾辦實事,能贏得廣大群眾和基層干部的理解、支持、擁護。
二、當前鄉鎮政務公開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務公開的觀念滯后,認識不統一
鄉鎮干部對政務公開的必要性、作用、意義認識不到位,對農民對鄉鎮政務公開的迫切要求的回應性不對稱。有些干部認識不到鄉鎮政務公開對規范政府行為、推進依法行政、抑制權力尋租及腐敗現象,對減輕農民負擔、密切干群關系、治理農村經濟環境、提高鄉鎮政權機關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意義。有些鄉鎮領導和工作人員,對政務公開缺乏正確的和深入的了解,對黨的方針政策理解不深,自己的行為不規范,作風不民主,辦事不公道。怕失權不想公開,怕丟權不愿公開,自身有毛病不敢公開,方式方法不得當不會公開。由于上述原因,一些鄉鎮領導干部并沒有把政務公開看成基層民主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公仆應向主人承擔的一項責任與義務,特別是有些人總怕家丑外揚,因而很不主動,很不認真,推一推動一動,應付了事,在時間上,往往一再延誤,在內容上,往往含含糊糊。
(二)政務公開存在行為偏差和走過場等形式主義現象
從調查中發現,一是公開的主體單位不全。極少數鄉鎮和有些鄉鎮部門并沒有把推進政務公開納入工作中去,存在“等、觀、拖”等現象。二是存在公開的隨意性。主要有內容上的隨意性、公開手段的隨意性、走過場流于形式和時間上的隨意性及公開對象不按要求辦事。公開什么,心中無數,全憑想當然。三是公開的利益選擇性。有的趨“利”避“害”。對本單位有利的就公開,反之就暗箱操作。對群眾公開的主要是群眾的義務方面的內容,回避群眾權利方面的內容。
(三)鄉鎮政務公開的領導體制和監督機制不完善
有的鄉鎮沒有把政務公開納入全局工作之中,政務公開的領導責任制沒有理順,責任分工不明確,組織實施不力,表現為政務公開中鄉鎮、站所和行政村上搞下不搞或下搞上不搞孤立脫節的局面。如果把它們的某個方面割裂開來,顧此失彼,必然會出現干部違法違紀現象,使黨在農村的政策難以全面落實。同時監督制約機制也不夠健全和有效,有的鄉鎮監督權力對決策執行權力無能為力。紀檢監督部門沒有權威,缺乏強制力。有監督職能的各部門之間工作不協調,制度不配套,缺乏合力。監督結果獎罰不及時不得力,缺乏影響力,群眾的監督還沒有對掌權的人的獎懲升降起決定性作用。
三、加強鄉鎮政務公開有效管理的幾點思路
(一)實施政務公開,必須轉變鄉鎮干部思想觀念
抓好公開必須轉變思想觀念,就當前來說,其著力點主要有:一是鄉鎮干部要加強“三個代表”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要思想的學習與教育,把政務公開的意義、作用、必然性融進到“三個代表”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要思想的學習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際工作當中,使鄉鎮領導干部認識到推進政務公開是適應現代公共管理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際工作的客觀需要,是人民群眾的現實性、緊迫性要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因而,具有客觀必然性。二是推動鄉鎮干部對中辦、國辦關于政務公開制度的通知等有關文件和政策的深入學習,使之更加明確政務公開的重要意義、基本原則、基本要求、主要內容和工作方法、監督保障制度、組織領導等內容,使政務公開制度和有關政策更加深入人心。三是推動鄉鎮干部對現代公共管理理論的學習,使之樹立現代公共管理的治理理念,落實憲法賦予公民的知情權。
(二)鄉鎮政務公開要進一步制度化,注重政務公開的實際效果
鄉鎮政務公開,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有原則要求,各地在實施中也取得了很多經驗。為了使這項工作有領導、有秩序地堅持下去,不斷完善起來,首先要明確牽頭部門,認真落實責任制要求。根據行政領導統一原則,建議確定統一的牽頭部門為好。其次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政務公開成效如何,關鍵在于是否建立起明確的政務公開責任追究制度。最后是盡快出臺《政府信息公開法》,通過法律形式規范公民的知情權,規定政府的政務信息公開義務。
(三)健全內外部監督機制,建立長效監督體系
權力監督的實質,就是監督主體對權力主體實行有效控制的過程。在政務公開的過程中,要把政府機關的內部制約監督和外部的制約監督結合起來。在內部監督機制方面,鄉鎮要建立政務公開監督小組。主要擔負四項職能:公開內容確定時把關職能;公開過程中的監督實施職能;公開后聽取來信來訪的職能;整改措施落實的督查職能。監督小組的組成人員實行崗位責任制,每次政務公開檢查結果,都按職按責記入每人的年度考核成績中,作為獎懲的一項重要依據。在外部監督機制方面,首先,聘請群眾監督員。其次,聘請政務公開稽查員。再次,暢通群眾監督的渠道,建立了“兩簿、一線、一箱、一室”,即意見簿、意見處理反饋簿、政務公開熱線電話、政務公開意見箱、政務公開接待室,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監督政務公開工作。
四、小結
政務公開是依法行政的應有之義,是對依法行政的重要探索,同時又反過來促進依法行政與依法治國;實行政務公開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的權利,政府的義務,對基層政權更是如此;理論和現實兩方面迫切要求出臺政務公開的法律法規,使政務公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用法律法規的形式肯定和鞏固各地各部門在政務公開實踐中總結的經驗和取得的成果。所以,法治化道路是走出鄉鎮政務公開的關鍵,只有完善政務公開法律法規,各地鄉鎮政府嚴格依法行政,政務公開就必然成為鄉鎮政府的一項基本工作制度。參考文獻:
[1]陳薔.建立政務公開的運行機制[J].中國行政管理,2000,(1O).
[2]羅忠桓.鄉鎮政務公開制度實施追蹤[J].湖湘論壇,2002,(5).
- 上一篇:西方行政管理理論意義
- 下一篇:行政管理制度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