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調整地方經濟圈的展望
時間:2022-09-04 05:33:29
導語:行政區劃調整地方經濟圈的展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徽省撤銷地級巢湖市并對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后,擴大了合肥市的行政區范圍,合肥市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必然會帶動合肥經濟圈的新發展,認識把握這種發展趨勢,是推進合肥經濟圈建設的前提。因此,分析行政區劃調整后合肥經濟圈的發展趨向,就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1與南京經濟圈、武漢經濟圈競合關系的發展趨向
合肥經濟圈與南京經濟圈、武漢經濟圈是相鄰城市圈,在國家主體功能區“兩橫三縱”城市化布局中同處于長江發展橫軸,形成跨東部中部地區的“寧合漢結構”,在全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相鄰經濟圈之間的關系是競爭與合作的關系,而競合關系的發展趨向,是由經濟圈核心城市的經濟規模和發展能力所決定的。但是,與南京、武漢這兩個經濟圈的核心城市相比,合肥市的經濟規模和發展能力都弱于南京與武漢,合肥經濟圈與南京經濟圈、武漢經濟圈在競合關系上就處于弱勢。根據地理板塊理論,一個地理板塊若受到周邊地理板塊的擠壓,前景只有兩個:一是沉降,一是隆起,合肥經濟圈就是處于這樣的狀態之下,為避免“沉降”,爭取“隆起”,唯一的辦法是要做大做強合肥經濟。
“十一五”以來合肥市加快了發展步伐,與南京、武漢的差距逐步縮小,如合肥市的主要經濟指標相對于南京、武漢的程度,地區生產總值﹙GDP﹚由2005年的37.8%和40.9%,上升到2010年的53.9%和49.0%;人均GDP由2005年的49.4%和71.9%,上升到2010年的69.1%和83.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2005年的31.9%和39.2%,上升到2010年的54.8%和54.3%;地方一般財政收入由2005年的27.3%和33.8%,上升到2010年的50.0%和6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64.6%和89.2%,上升到2010年的67.3%和91.6%;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5年的51.5%和73.9%,上升到2010年的64.0%和85.8%。②由于合肥市同南京、武漢差距的縮小,合肥經濟圈與南京經濟圈、武漢經濟圈的競合關系也逐步得以改善。行政區劃調整后,縣級巢湖市與廬江縣劃歸合肥所轄,擴大了合肥市的政區范圍,合肥的人口與經濟總量已達到特大城市規模,在城市體量上也進入與南京、武漢相同的城市等級,從而會進一步推進合肥的聚勢發展。由于核心城市的這種變化,合肥經濟圈與南京經濟圈、武漢經濟圈的競合關系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其基本趨向是:競合范圍會逐步擴大,競合程度會逐步加深。合肥經濟圈與南京經濟圈、武漢經濟圈競合關系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核心城市合寧漢競合關系的變化上。合肥市雖然在城市體量上與南京、武漢處在相同規模等級上,但在經濟規模與發展能力上與南京及武漢都有相當的差距,而這種差距才是實質上的差距。針對這種情況,合肥應把追趕南京、武漢作為今后的前進標桿,努力縮小這種實質上的差距。
追趕雖有競爭,更有合作,是競爭與合作的交織。根據合、寧、漢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合肥與寧漢間的城際競爭主要表現在制造業大項目的招商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高端人才的吸引等方面;合肥與寧漢間的城際合作主要表現在特色產業的分工合作、市場體系的協調建設、勞動力流動中的社會保障銜接和跨行政區交通體系的完善以及長江水資源、生態資源利用與保護的合作等方面。有些領域的競爭會多于合作,有些領域的合作會多于競爭,在競合中會各有所獲、共同發展。合肥市應著力培育優勢、挖掘潛力,在更多競合領域中獲得主動權。根據城市“引力模型”計算,合肥與南京、武漢的經濟聯系轉化系數分別是2.13和0.75[1],南京是武漢的2.84倍,合肥與南京的關聯度大大超過了與武漢,在“寧合漢結構”的競合關系中,應突出合肥與南京的戰略競合關系,核心是合肥要在競合中追趕南京。“十一五”以來,盡管合肥追趕南京的步伐明顯加快,合肥與南京的差距有所縮小,但縮小的主要是經濟總量,而在結構與質量上還有較大差距。
比如,在產業結構上,合肥的第三產業比重低于南京,在空間結抅上,合肥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南京;在發展質量上,合肥的高新技術產業比南京弱,城鄉人均收入水平比南京低;合肥追趕武漢,也是總量上步子大、質量與結抅上步子小,與追趕南京的情況相類似。因此,合肥將寧漢作為發展標桿,特別是把追趕南京作為重點,既是必要的,也是艱巨的,為此,合肥市應充分利用行政區劃調整所形成的有利條件,既要強化合肥在培育優勢產業基地和吸引高端人才等方面的競爭力,又要在更多領域推進與寧漢的經濟技術合作,把握“寧合漢結抅”競合關系的新趨向,在競合中追趕,在追趕中競合,把合肥市建成在規模、結構、質量等方面與寧漢同等級的區域性特大城市,帶動合肥經濟圈的更好更快發展。
2合肥經濟圈的東擴與江淮城市群的崛起
行政區劃調整后,因原屬地級巢湖市的無為縣劃歸蕪湖市轄、和縣與含山兩縣劃歸馬鞍山市轄,合肥經濟圈的范圍縮小了,其中,行政區面積減少4870km2、人口減少250萬人。根據城市經濟圈的成長一般規律,城市經濟圈的空間范圍主要是由核心城市的功能強弱所決定的,隨著核心城市的功能增強,城市經濟圈的空間范圍是會擴大的。行政區劃調整后,合肥市的中心城市功能會進一步增強,合肥經濟圈的范圍應有所擴大,而不應該是縮小。顯然,上述情況變化是不符合城市經濟圈成長的一般規律。根據合肥與周邊市縣的經濟文化及交通聯系狀況與發展趨勢,合肥經濟圈的東擴和江淮城市群的崛起,也就是行政區劃調整后合肥經濟圈發展的必然趨向。合肥經濟圈的東擴,是東向擴大到定遠、全椒兩縣。[2]
定遠、全椒面積分別為2891km2和1572km2,2010年人口分別為97.0萬人和46.5萬人,兩縣均與肥東縣相連,縣城距合肥主城區分別為90km和120km,進入合肥經濟圈具有必然性。第一,兩縣與合肥相鄰,交通聯系十分便捷,特別是合徐、合寧高速公路及京滬高鐵至合肥的支線與滬漢高鐵構建了兩縣與合肥市的快速通道,更提高了兩縣與合肥的通達性,兩縣已處于合肥“1小時經濟圈”之內,進入合肥經濟圈具有交通區位條件。第二,兩縣與合肥在歷史上的經濟文化聯系就十分密切,如今,這種聯系更進入到產業與市場層次,兩縣的產業結構與合肥有較高的關聯性,市場也逐漸與合肥融為一體,特別是隨著合肥市交通樞紐的形成,兩縣要素流動更多地指向合肥,產業與市場已不同程度地進入合肥經濟圈。第三,兩縣與合肥同處于江淮分水嶺,加上六安市的部分鄉鎮地區,兩縣進入合肥經濟圈后,江淮分水嶺的絕大部分鄉鎮都在合肥經濟圈,將更加有利于江淮分水嶺地區的綜合治理、生態修復和經濟社會發展,同巢湖納入合肥市一元化治理具有同樣的意義。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兩縣的經濟發展在全省尚處于中等水平,但發展潛力很大,進入合肥經濟圈后,既會更多地接受合肥市的輻射,又會融入合肥經濟圈的一體化發展,對于兩縣的結構轉型、產業升級、文化繁榮和社會進步等,都會有多方面的推進作用。因此,行政區劃調整后合肥經濟圈向定遠、全椒的東擴,也就十分必要。建議定遠、全椒兩縣黨委、政府從戰略上審視這個問題,盡早加入合肥經濟圈,也建議合肥經濟圈的成員迎接兩縣的加入,推進合肥經濟圈的東擴。
桐城市一開始就加入合肥經濟圈,也為定遠、全椒兩縣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以政府為主導,既打破行政區界限,又不論城市的行政等級,按區域發展規律構建城市經濟圈,是合肥經濟圈的一大創新,將縣級桐城市與其他地級市平列,優勢互補、平等合作,共同達成區域合作協議,已取得了積極的效果。桐城市為安慶市所轄,桐城市加入合肥經濟圈以來,不僅促進了自身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也為安慶市的發展增添了諸多的積極因素,也有利于安慶市的整體發展。同樣的,定遠、全椒為滁州所轄,兩縣加入合肥經濟圈后,不僅會促進兩縣的經濟社會發展,也會為滁州市的發展和“大滁城”建設增添力量。更由于滁州市處于南京與合肥之間,向東融入南京經濟圈,向西融入合肥經濟圈,可以東西助力、“左右逢源”,更加有利于全市的發展和“大滁城”建設。可以說,行政區劃調整后正在形成的“合寧結構”,滁州市的區位優勢會進一步凸顯,發展步伐將會加快,而定遠、全椒助推合肥經濟圈東擴,正是開拓滁州發展新局面的戰略舉措。
行政區劃后合肥經濟圈不僅要東擴,而且還會進一步擴展和提升,由合肥經濟圈上升為江淮城市群。城市發展史已表明:當一個城市經濟圈的核心城市上升到一個新的等級,且相鄰周邊又有若干次等級的城市,那么,這個城市經濟圈一定會發展為包括這些次等級城市在內的城市群,“圈”向“群”的跨越具有必然性。而且,在工業化進入中后期,城市群已成為帶動我國區域發展的主體功能形態,“十二五”期間我國對主體功能區的建設,就是以城市群建設為支撐的,并且把“江淮地區”列為國家的重點開發區之一。合肥居皖之中,北有沿淮城市蚌埠和淮南,南有沿江城市蕪湖、馬鞍山、安慶、銅陵、池州,東有滁州,西有六安,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這些城市都在合肥的2小時車程范圍之內,必將形成以合肥為“群核”、以周邊9個地級市為“群集”的“1+9”江淮城市群,類似于以武漢為中心的“1+8”長江中游城市群和以鄭州為中心的“1+9”中原城市群,從而可以大幅度地優化全省的戰略布局,既形成全省崛起的戰略板塊,又可輻射和帶動皖北發展;同時,又可以拓展長三角城市群的腹地,助推長三角成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3]可以說,江淮城市群的崛起是安徽真正崛起的標志。行政區劃調整為合肥建設成為與南京、武漢、鄭州同體量級的區域性特大城市創造了條件,以合肥為核心的江淮城市群的崛起,也就成為行政區劃調整后合肥經濟圈發展的必然趨向。
3合肥經濟圈一體化程度的提升
行政區劃調整后,合肥經濟圈最廣泛、最深刻的發展趨向,是經濟圈一體化程度的提升。其中包括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市場體系、生態環保、社會管理等一體化程度的提升。基礎設施一體化的提升,主要是發展“大交通”,在經濟圈范圍擴大通勤性、提高通達性,提升“同城效應”,中心城市與衛星城鎮之間形成“同城化”的新格局。所謂“大交通”,即是公鐵水航與管道等多種運輸方式密切銜接、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服務功能完善高效、居民出行便捷安全的綜合性、現代化的交通運輸體系。目前,合肥經濟圈交通基礎設施框架已初步形成,重大項目已列入計劃并正實施,主要是應按一體化趨向提升與完善,進一步通暢主動脈、擴展大微循環、完善“毛細管”,在經濟圈全域形成一體化的交通體系。
產業發展一體化的提升,主要是圍繞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核心骨干企業為龍頭,以差異化發展為特色,推進市縣之間分工協作,提升經濟圈全域的產業發展水平。各市縣經濟開發區要突出優勢產業,圍繞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開拓循環鏈,推進企業間、行業間、開發區之間的分工合作,形成共生共長的產業共生圈。要按照產業發展一體化的原則,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工業重心要向縣市轉移,核心城市合肥要注重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擴大輻射功能;主城區內的開發區或“退二進三”,或“提二升三”;要推進合六、合淮、合蚌、合巢、合廬、合桐產業走廊建設,形成各有特色的跨縣市產業發展空間骨架;要推進以工哺農、以城帶鄉,帶動廣大農村第一產業的“接二﹙第二產業﹚連三﹙第三產業﹚”,加快農業的轉型升級和農村經濟發展。市場體系一體化的提升,主要是構建統一的商品市場、要素市場,建設有活力、開放性的經濟圈市場體系。提升市場體系一體化水平的基本方略,一是打破行政區界限,從規劃入手構建經濟圈統一市場體系,建設若干大型專業市場和合肥要素大市場,以大型骨干企業為龍頭推進連鎖經營;二是實行經濟圈市場一體化監督與管理,如工商登記、食品藥品檢驗、消防安全等領域的互通互認,建立一體化的電子支付結算系統,實現同城結算、商業票據集中交易等;三是繁榮各市縣區域市場,要面向本地居民完善基本服務,面向外地消費者提升特色服務,面向生產者開拓高端服務,進一步完善城市商圈,帶動縣鄉市場發展,提升城鄉市場體系的綜合功能和一體化程度。
生態環保一體化的提升,主要是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生態經濟圈品牌,在全省率先建成協調發展的生態經濟體系、可持續利用的資源體系和人與自然和諧、舒適優美的城鄉生態環境體系以及文明健康的生態文化體系,從決策到建設,從開發到保護,從投入到管理,都形成保障有力的生態環保支撐體系。為此,要堅持共建共享原則、重大項目優先安排原則,以“一山(大別山)一湖(巢湖)一嶺(江淮分水嶺)”為重點,統籌規劃、協調建設、統一管理,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加強水土流失治理,嚴格工業項目的環境評估,提升城鎮“三廢”治理水平,擴大農村“水面污染”的治理范圍等。通過各縣區合力共建,努力提高經濟圈的生態環境承載力。
社會管理一體化的提升,主要是推進跨行政區的社會管理與創新,形成各級黨委政府齊抓共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平正義得以體現、公共秩序得以保障的經濟圈一體化社會管理格局。在近期一個階段要突出兩個重點,一是加強社會穩定的統籌協同,完善跨區域的應急管理體制與機制,打造平安經濟圈品牌,不斷優化經濟圈全域的發展環境;[4]二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各項民生工程建設,統籌經濟圈內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逐步縮小城市居民與進城農民工的收入差距、社保差距。尤要值得提倡的是,在行政區劃調整后,要發揮文化因素對提升社會管理一體化水平的重要作用,破除“合肥人”、“巢湖人”的狹獈意識,增強經濟圈全域的文化認同,消除城鄉居民的“心理距離”,共享社會繁榮發展成果。
- 上一篇:行政協議發展情況及解析
- 下一篇:行政審計狀況狀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