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學科發展的必經之路

時間:2022-09-04 04:18:02

導語:行政管理學科發展的必經之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管理學科發展的必經之路

在我國,行政管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在許多人心目中,行政管理學沒有清晰的學科定位,沒有明確的學術人群,也沒有產生足夠廣泛的影響力。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回避的一點是:作為一門應用學科,行政管理學沒能回應和滿足時代提出的需求,其存在的現實意義遭到質疑。實際上,一門學科的地位最終取決于其在多大程度上解決了所涉及的現實領域的問題。行政管理學亦是如此。要實現自身的發展,行政管理學科必須以問題研究作為其重要路徑,強化問題研究意識,增強問題研究能力,進而提高其理論的解釋力、包容力和影響力。

一、行政管理學科中問題研究的價值

所謂問題研究就是以“問題”為對象,基于問題解決的研究。英國科學哲學家波普爾認為,“科學以問題開始,以實踐或者理論問題開始。”[1]問題的發現和提出,既表現了人類認識已經達到的高度,又成為人類實踐和認識進一步發展的新起點。我國學者王暉指出“人們確定了認識目標以后,接踵而來需要考慮的就是為達到目標,思維應該如何起步。任何理性認識的形成,都是從問題開始,并逐步展開其理論的。對問題的抽象程度、抽象方式的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理論”。[2]“對于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而言,淡漠問題意識,脫離時代與社會現實,無異于切斷他們發展的源頭,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術的生命力將隨之枯竭。”[3]對于行政管理學科來說,凡是令人感到疑難困惑并且是有意義的行政管理問題,都是行政管理學科“問題研究”的對象。

1.問題研究:行政管理學科產生的本源。回顧西方行政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我們看到:行政管理學科自產生開始就是以問題取向為特征的。正是由于政府規模的日益擴大,政府職能的日益復雜,美國學者威爾遜主張建立一門學問去研究探討政府應當在多大范圍內更有效地發揮其職能。威爾遜和古德諾通過對國家職能與政府職能的比較分析,明確了行政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從而實現了行政學與政治學的分離。泰勒、法約爾等學者積極倡導運用科學管理理論推動政府行政與管理的科學化,主張將官僚組織和行政效率作為行政學研究的重點,并將“科學化”視為實現政府目標的根本手段。可見,行政管理學從產生之日起就是一種以問題為本的研究,其學科的重要使命和活動方式就在于對時代提出的行政問題進行解釋和分析。行政管理學在我國的發展也體現出問題取向的特質。隨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中國行政改革與發展實踐中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需要及時捕捉行政改革過程中重大難點、熱點問題并作出解答。正是在這種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行政管理學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很快地在我國發展起來。

2.問題研究:行政管理學科發展的基礎。“問題研究”是以實踐中的問題為出發點的研究模式,其研究的目的在于增進、深化和拓展對行政實踐問題的認識,并將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這一過程和結果不僅有助于人們對該問題及該類問題的了解、評價和解決,還有助于為行政管理學理論體系的構建服務。問題研究貫穿于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中,當這個過程所達到的結果能夠構成新的行政管理學知識增量,從而能夠有效地納入行政管理學科建構之中時,行政管理學科建設就能切實推進。問題研究也是理論和實際之間互動的起點。它以解決問題為目標,以實踐問題為中心,強調現實性和體驗性,從而使行政管理學者有機會了解行政管理工作的真實情境。行政管理學者通過考察現實問題和具體的工作情境,能夠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并從實踐中去探尋問題的來源,使實踐和研究融為一個整體。

3.問題研究:行政管理學科發展的現實要求。隨著我國行政改革的不斷深入,迫切要求行政管理學界為行政改革與發展提供理論指導,為解決日益復雜的行政管理問題出謀劃策。但是到目前為止,許多行政管理學者以通曉西方行政學理論為榮,卻不去研究中國的現實問題,或者不顧中西現實環境的差異照搬西方行政管理的實踐,缺乏原創性問題研究。行政管理學理論研究與行政改革實踐之間存在的顯著差距,是導致我國行政管理學“身份危機”的重要影響因素。正如北京大學趙寶煦先生所說:“政治學和行政管理學研究,要想得到社會認同,就必須能回答當前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提出的問題,提供解決當前中國現實政治問題的最佳方案。”[4]行政管理學研究必須面對行政改革、政府改革過程中的現實問題,把視野和觸角伸向活生生的行政活動。行政體制改革中關于政府職能定位、行政方式改革、行政法制與倫理、行政人員素質提升等重要行政實踐問題,都需要行政管理學提供有說服力、有操作性的指導。行政管理學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發展和繁榮,取決于行政管理學的研究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回應和滿足中國行政改革和發展的現實需求。

二、當前我國行政管理學問題研究的狀況

1.問題意識淡漠。我國的行政管理學創建時間較短,屬于“后發型”學科。行政學最初是政治學的分支學科,后被劃歸管理學科,人們對行政管理學學科屬性的表述尚未完全達成一致,在學科體系、發展取向以及方法論框架等方面仍未形成成熟模式。很顯然,我國行政學學科的現實導致學科研究的原創性工作很艱難。因而,有些學者棄難就易,不是去研究問題,而是把自己關在象牙塔里,熱衷于概念論證和邏輯推理,熱衷于寫不痛不癢的文章。從專業發展的角度檢視與翻閱行政管理學科論文和著作。“我們發現許多研究并沒有明確的研究問題,一些研究中雖有問題但價值性不足,大量研究中則充斥著看上去似乎是研究問題實際上又不是的偽問題,甚至在已立項的課題中也有不少是偽課題。”[5]行政管理學界有相當一部分人缺乏問題意識,不善于去發現有價值的真問題。“當我們將這些人的研究置于相關的學術傳統之中,根據社會科學場域的學術標準對其進行評價時,或者試圖在其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時,卻只能發現……他們的研究在學術上并不具有什么意義,不僅沒有在前人就此問題而形成的知識脈絡上對既有的理論進行證明或證偽,也沒有作出理論上的創新,成為其他社會科學研究者深入研究此一問題的知識基礎。”[6]

2.就問題研究問題,脫離理論基礎。從目前行政管理學科五花八門的學位論文題目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內容寬泛的領域,研究的問題涉及政治學、經濟學、教育學、法學、社會學等等諸多學科。按此推論,我們應該滿心歡喜地看到問題研究在行政管理學領域呈現的欣欣向榮之態,可當我們冷靜下來仔細審視,卻發現這并不是行政管理學科真正需要的問題研究。問題研究的過度泛化,使得行政管理學科的專業屬性受到影響,學科發展難以從問題研究中受益,因而進展緩慢。如果一門學科不能體現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差異,或者不能說明它與那些在社會現實研究方面內容最相近的學科之間的差異,那么這門學科存在的意義何在呢?學科研究的問題不等同于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如果只停留于泛泛的現象描述,沒有經過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思維過程,這樣的問題就不是真正的研究性問題。我們看到,目前相當數量的研究只是就事論事,并不觸及問題的深層,這對于行政管理學科的發展是沒有什么積極意義的。還有一些問題研究沒有體現專業研究和非專業研究的區別,缺乏專業研究要求的基本范式、論證邏輯、闡述方式等,從而失去了專業研究應有的理論深度。

3.思路狹窄,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當前,我國的行政管理學在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明顯暴露出無力之態。“嚴格地說,在過去20多年中,中國公共行政學整體上并沒有對我們這個處于巨大變革之中的社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做出建設性的貢獻。”[5]在研究理念上,人們過于注重理論的演繹,經院式的學術習氣束縛著學科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高。在研究的對象和內容上,行政管理學對其它學科的知識和研究成果吸取得不夠,缺乏從多學科的角度透視中國行政管理問題的能力,從而使這門學科的問題研究顯得干癟空洞。行政管理學研究的內容越來越窄,難以全面、系統、深入地解析中國政府的行政行為,難以為行政改革與發展提供有價值的解決問題之道。在研究方法上行政管理學存在的問題更為突出。長期以來,我們重視質的分析,忽視量的研究;重視規范分析,忽視實證研究;習慣于靜態描述,忽視動態分析。由于行政管理學科的問題綜合性較強,要真正找到符合實際需求的解決方案,就需要多種研究方法的靈活運用。從當前的情況看,我國行政管理學研究的方法仍然比較單一,難以滿足問題研究的需求。

三、加強行政管理學科問題研究的路徑

1.明確學科使命,強化問題意識。首先,真正的行政管理學者必須具有學科使命感,深刻認識行政管理學科的社會使命,自覺地把行政管理學科的研究與我國行政改革與發展的現實需要結合起來,關注行政管理學科對現實的回應以及對行政領域的獨特貢獻。其次,真正的行政管理學者必須具有學科責任感,從現實問題出發并以現實問題為基準,通過自己的努力豐富和發展行政管理理論,積極致力于行政管理學科的建設,以強烈的價值關懷去參與行政管理學的發展進程。再次,真正的行政管理學者必須具備批判和反思的思維品質,擁有自我超越的能力,并將其轉化為理性的行動,提高行政管理學的應用水平,拓展行政管理學的應用范圍。最后,真正的行政管理學者也必然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以及發現、認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2.扎根行政實踐,直面真問題。要提高行政管理學對中國行政改革與發展的貢獻,行政管理學者首先要了解中國行政改革與發展的實踐,正如趙寶煦先生所強調的,“要熟悉中國國情,再研究問題,才能弄清問題的癥結所在。”[4]要做到了解現實狀況,一定要敢于走出書齋,突破已有的框架和教條的束縛。其次要以積極的態度,密切關注行政實踐中遇到的種種新問題、新情況。在新的、前沿的學科問題前,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以嚴謹的態度、理性的思維進行深入探索,提出富有創新性的見解。再次要重視西方現實與中國現實的差異。根據中國的行政環境框定現實的發展圖景,針對中國的實際問題做出迅速的、有力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回應。最后,要勇于面對真問題,不盲目追熱作秀。熱點問題雖然為大家所關注,但實際上熱點問題并不都是需要研究的真問題。“任何一個真問題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邏輯上能自洽;第二,實踐中能舉證。”[7]

3.拓展研究思路,提高問題解決能力。要解決行政管理學科中的問題,首先要求行政管理學者必須借助已有的學科知識。一般而言,新時期出現的新問題是很難完全納入原有的知識和理論體系中的,但這并不等于說原有的知識和理論體系對研究、解決這些問題不起任何作用。其次,行政管理學者必須打破狹隘的學科疆界,在問題研究上采取開放的思維方式與合作方式。緊緊把握“公共問題”取向,積極借鑒、引入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等多學科的理論和分析框架,走學科綜合與交叉的路子。再次,行政管理學者要密切關注新技術、新知識對行政管理學發展所產生的影響,以及對行政觀念、行政職能轉變、治理方式等產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及時預測并回應這種變化對行政管理學產生的新要求。最后,行政管理學者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立場和方法,糾正片面地看待問題的習慣,破除急功近利、追求轟動效應的心態,采用直面現實、有所作為的回答方式,致力于提出建設性的有關“怎么辦”的可行、有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