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會文化理論研究
時間:2022-05-09 03:39:10
導語:高校工會文化理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工會文化的理論研究是新時期更好地開展高校工會工作的基礎。本文通過對其概念的理清、價值所在以及內涵的研究,從本質、結構、功能和建設四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校;工會文化;理論研究
新的歷史時期賦予了文化改革發展新的使命,也給高校工會文化的理論研究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只有對高校工會文化的基本理論進行探究,解決關鍵問題,理清思路,才能建立較為完整系統的高校工會文化體系,為現階段指導好高校工會工作提供理論支撐。
1高校工會文化的概念厘清
工會是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1]高校工會是由廣大教職工組成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是學校黨組織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也是學校工作的重要支柱。高校工會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工會文化是高校教工長期以來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價值觀、作風、工作習慣和行為規范的總成,是高校工會組織在工作實踐中創造的具有工會特色的精神財務和物質財富的總和。高校工會文化閾于高校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方面,是高校工會工作內涵的體現,同時也為高校工會工作發展和創新提供了動力和指引。
2高校工會文化基本理論研究的價值所在
從學校文化的角度來看,要根據自身的文化積淀、學術傳統、學科特色以及地區和行業的特點,結合自身辦學條件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對大學發展的要求,形成本校發展的指導思想、辦學理念、基本思路和工作重點,建立出色的學科專業、獨具風格的大學文化。[2]因此,高校文化受到眾多研究人員的重視,并開展了豐富的、各具特色的研究。而高校工會作為高校工作的一個部分,從高校工會文化研究的現狀來看,往往是關于建設實踐經驗性的文章較多,內容多屬于高校工會具體工作、特色經驗介紹等方面,而對高校工會文化本身的基本理論研究較少,在中國知網等數據庫中,也很難檢索到相關論文。這說明從基本理論的角度去研究高校工會文化尚處于起步階段。實踐需要理論指導,創新的實踐更需要創新的理論指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缺乏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盲目的實踐不但貽誤發展機遇和時機,延緩歷史進程,而且導致大量的資源和時間損失。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招生規模趨于基本穩定,學科格局基本形成,校區建設基本完成,已從“由小到大”進入到“由大變強”的新的發展階段。“由大變強”的發展,是質量優先的內涵式發展。高校工會在此背景下必然需要有較為系統全面的高校文化進行指導,所以開展高校工會文化的基本理論研究具有時代性和必然性。
3高校工會文化基本理論的內涵
要了解高校工會文化基本理論的內涵,首先要對“基本”二字有一個清晰的界定。“基”即根本的,“本”即事物的根源、主要的,“基本”具有根本的、主要的、事物的本源、貫穿事物始終等釋義。因此,基本理論所要探討的問題應該具有“根本性”“主體性”“貫穿性”以及“綱領性”的特點,我們要探討的也應是具有這些特點的理論。筆者認為高校工會文化基本理論應回答高校工會文化的本質、結構、功能、建設等問題。3.1本質研究。高校工會文化的本質研究必須先對高校工會文化的內涵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高校工會文化植根于高校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包含校園物質文化、校園制度文化、校園行為文化和校園精神文化。而高校工會文化則深深滴扎根于其中,一方面受其浸潤、滋養、同化,另一方面對其催生、拓展、輻射、處處傳承、充實并不斷升華著校園文化的精髓。[3]了解了高校工會文化的內涵,還要從高校工會文化自身的本質特征和本質屬性進行研究。高校工會文化的本質特征是集工會的先進性、信仰、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為一體,和校園文化同步發展,以教職工為對象,通過組織活動、教育培養、服務、維護權益等方式滲透到教職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其本質屬性是促進教職工的全面發展。3.2結構研究。高校工會文化的結構研究是高校工會文化研究的源頭,只有對其結構有清晰的認識,才能進行區分和識別。高校工會文化就像是一個枝繁葉茂的大樹,高校校園文化是大樹扎根的土壤,源源不斷地提供養分,受校園物質文化、校園制度文化、校園行為文化和校園精神文化等校園文化的影響;高校工會的各級組織構成了大樹的主干和枝丫,校工會是大樹的主干部分,校工會下屬各級工會組織是大樹的枝丫部分;樹葉是高校工會文化外顯的突出標識,可以體現出高校工會文化的精髓,是全校工會會員在高校校園文化的氛圍中所展現出來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高校工會文化結構中各方面緊密相連,高校校園文化是基礎,各級工會組織是主體,一系列的工會規章、制度、條例是政策依據和制度保障,工會會員所展現出來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結果。其中精神文化又是高校工會文化的核心部分,它和物質文化是互相依存、互為促進的。3.3功能研究。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當前高校工會文化功能的理論研究主要是聚焦在高校工會文化的導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勵功能、約束功能、調適功能、輻射功能等方面,且大多是從高校校園文化的功能引申而來,雖然這的確是高校工會文化的主體功能,但是忽略了高校工會文化本身應有之功能。從高校工會文化本身去研究其功能還是要立足于高校工會文化的結構,上述眾多功能的研究較為豐富,在此不再贅述。既然高校工會文化是樹狀結構,不斷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并進行轉化,因此,高校工會文化應具有對當前先進文化進行轉化的功能。轉化的前提是吸收,然后根據自身需要進行轉化,并且進行宣傳和發揚,它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順應歷史的進步而進步,并在發展的過程中體現出自身的獨特性。3.4建設研究。高校工會文化的建設要從高校工會工作本身和其結構出發,服務高校教職工,其最根本的目的是服務于高校教育。黨的關于“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論述以及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對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使高校工會工作面臨新的形勢。3.4.1為教職工提供各類服務是高校工會工作的重要任務。提升高校工會工作的服務水平要從高校工會的精神文明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等方面展開。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當前高校工會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工作即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提煉、概括、宣傳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教職工,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教職工,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激勵教職工,促進教職工良好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倫理道德的養成。組織建設方面:高校工會的組織建設是高校工會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包括工會的制度建設、各級工會基層組織、工會干部隊伍建設等內容。作風建設方面:高校工會的作風建設是決定高校工會文化的關鍵因素,高校工會的力量存在于教職工之中,要依靠教職工開展工作,根據教職工的意愿開展工作,要始終把體現教職工的意愿和利益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始終把依靠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作為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證。當前,全國上下都在積極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對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高校工會組織要以身作則,樹立新時期工會干部形象,不圖虛名,干實事,求實效。3.4.2創新是當前高校工會文化建設的主要方向。曾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指出:“時代在發展,事業在創新,工會工作也要發展、也要創新。要順應時代要求、適應社會變化,善于創造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讓職工群眾真正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最可信賴的‘娘家人’。”[4]只有創新高校工會文化管理體制,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激發教職工的創造激情,推動高校工會文化的繁榮發展,切實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務水平,才能更好地滿足教職工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高校工會文化是動態發展的過程,對高校工會文化理論的研究最終目的是為了高校工會文化更好地發展。高校工會文化的本質、結構、功能和建設幾個環節是密切聯系的整體,其本質、結構、功能是相對靜態的存在,而其建設是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對本質的研究是探尋結構的起點,對結構的研究是找尋高校文化內容規律的關鍵,對功能的研究是高校工會文化價值本身的外化,由其本質決定;對建設的研究是最終的目的,是在了解其本質、明晰其結構的前提下,發揮其功能、促進高校工會文化良性發展的過程,這正是高校工會文化理論研究的最終落腳點。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2001-10-27修正.
[2]孫秋華.推動高校內涵式發展[N].光明日報,2013-07-22.
[3]沈意文,劉崗.新時期高校工會文化建設的內涵、功能及其路徑[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0,16(6):50-51.
[4].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的講話[EB/OL].2013-04-28.
作者:馬旭明 單位:皖南醫學院
- 上一篇:企業會計造假行為及監管分析
- 下一篇: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