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天然氣戰略資源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24 05:44:00

導語:我國天然氣戰略資源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天然氣戰略資源分析論文

要:中國石油需求增長將占今明兩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1/3,預計今年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但是目前中國人均石油開采儲量只有2.6噸,是世界平均值的1/10,這將意味著中國石油消費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將越來越大。

一、中國油氣資源前景堪憂

目前我國石油資源量約為10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約54萬億立方米;石油最終可采資源量135億—160億噸,天然氣最終可采資源量10萬億-12萬億立方米。

按2002年人口統計,我國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儲量1.87噸,人均天然氣剩余可采儲量1552立方米,分別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8%和6%。

(一)油氣資源日益緊缺

(二)資源潛力仍然較大

(三)未來保障任務艱巨

二、我國油氣資源面臨的問題

在目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油氣資源勘探和開發面臨五大問題:

l、后備可采儲量不足

2、風險勘查投入不足

3、缺乏供給保障機制,很難適應市場變化

4、科技總體水平不高,不能滿足增儲上產需要

5、環境問題嚴重,尚未得到充分重視

三、中國致力于解決油氣供需不平衡矛盾的措施

1、油氣的大力勘探、開發

2、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增強我國油氣進口的安全性

3、加快建立國家石油儲備體系,保障國家石油安全

正文:

一、中國油氣資源前景堪憂

國際權威機構近日公布的預測數字顯示,中國目前石油需求增長將占同期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1/3。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介紹,中國石油市場是世界需求量增長最快的市場(國家)之一,2000年中國的原油凈進口量為5983萬噸,2002年為6941萬噸,成品油進口2034萬噸;據海關統計,2003年1-10月,我國進口原油7415萬噸,成品油2374萬噸。預計2004年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近年中國經濟保持持續高速增長,由于經濟增長速度與石油消費量之間呈高度正向相關關系,預計今后幾年中國石油消費量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長態勢。比較保守地估計,2010年中國原油的需求量將達到3億噸,原油需求缺口達到1億噸,2020年需求量達到3.8億噸,缺口達到1.6億噸。

但是目前中國人均石油開采儲量只有2.6噸,是世界平均值的1/10,這意味著中國石油消費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將越來越大。更有人預測,到2010年,中國原油進口依存度將逼近50%。

(一)油氣資源日益緊缺

目前我國石油資源量約為1072.7億噸,其中約71.61%分布在陸上,約22.93%分布在海洋。

表1第三次全國油氣資源評價石油資源狀況

單位:億噸、%總計可采儲量=可轉化資源量+已探明資源量

我國目前已發現500多個油田,其中大慶油田、勝利油田、遼河油田、克拉瑪依油田、四川油田、華北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吉林油田、河南油田、長慶油田、江漢油田、江蘇油田、青海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玉門油田、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冀東油田等油田產量、儲量較為可觀。

但是,在我國已發現的油田中,除大慶、勝利等主要油田外,其他油氣田單位面積儲量普遍較小,低品位油田居多,而且埋藏較深、類型復雜、品質較差、工藝技術要求高。在剩余可采儲量中,優質資源不足,低滲或特低滲油、稠油和埋深大于3500米的超過50%,而且主要分布在西北和東部地區。隨著勘探開發的不斷深入,剩余石油資源中質量差、難開采的比重將越來越大。

總的看,勘探難度逐漸增大,隱蔽、復雜油氣藏已成為勘探主要對象,地表及地質條件復雜的地區正成為勘探的重點目標區。老油田已進入高含水、高采出階段,綜合含水率高于80%,平均采出程度大于65%,原油產量呈遞減趨勢,開發難度越來越大,開采工藝要求越來越高。

截至2002年年底,石油累計探明可采儲量63.95億噸,其中剩余可采儲量24.28億噸,居世界第12位,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儲量1.87噸,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8%,仍屬“貧油大國”。

2002年7月31日,中國石油商務網最新天然氣資源評價,我國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為55.16萬億立方米:根據第三次天然氣資源評價,我國常規天然氣資源地區分布如下:

表2我國常規天然氣資源地區分布單位:萬億立方米,%

截止2002年底,我國天然氣累計探明可采儲量2.56萬億立方米,其中剩余可采儲量2.02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17位,人均天然氣剩余可采儲量1552立方米,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屬于名副其實的“貧氣大國”。

(二)資源潛力仍然較大

從總體上看,我國油氣資源仍有很大潛力可挖。截至2002年,我國石油待發現可采資源量約為71億~96億噸,平均探明率43.4%,其中,東部地區平均探明率超過60%,中西部地區和海域低于30%,均低于73%的世界平均探明率:天然氣待發現可采資源量7.4萬億~9.4萬億立方米,平均探明率23.3%,遠遠低于60.5%的世界平均探明率。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油氣資源探明率較低,整體上處于勘探的早中期階段。

另外,由于中國油氣開采和勘探技術條件的限制,我國一些埋藏較深、類型復雜、工藝技術要求較高和自然條件較差,以及一些深海油氣田的開采、勘探還相當有限,基本處于開發的早中期階段。隨著相關技術的日益成熟和進步,我國油氣資源的開發可望取得較大的進展。

(三)未來保障任務艱巨

根據中國經濟的高增長率和能源消費彈性系數預測,到2010年,我國原油消費總量將達到3億到>.2億噸,屆時中國原油的進口依存度將逼近50%。我國的油氣資源保障將面臨很大壓力。

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決定了我國油氣資源的需求將與日俱增。預測到2010年,2020年石油需求量將分別達到3億噸、3.8億噸,天然氣需求量也將分別達到1200億立方米、2000億立方米。如果同期我國油氣資源得不到重大的發現,國內石油生產能力只能保持在1.8億~2億噸之間,缺口分別為1億-1.2億噸、1.8億-2億噸:國內天然氣生產能力大約為1000億立方米、1500億-1600億立方米,缺口分別為200億立方米、400億-500億立方米。可以預測,2010年國內石油、天然氣產量對需求的保障程度分別為57%、83%左右;2020年為50%、78%左右。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供需缺口還將繼續加大。為了保障我國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我國油氣資源勘探工作的壓力很大,提高油氣資源保障能力的任務十分艱巨。

二、我國油氣資源面臨五大問題

在目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油氣資源勘探和開發面臨諸多問題。

1.后備可采儲量不足

我國油氣資源的后備可采儲量少,特別是優質石油可采儲量不足,缺乏戰略接替區,西部和海相碳酸鹽巖等區域的勘查一直未能取得戰略性突破,后備可采儲量不足已成為制約進一步增加油氣產量和滿足需求的主要矛盾。

2、風險勘查投入不足

基礎性、公益性的油氣前期地質工作具有探索性強、周期長、風險大的特點,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國家公共事業,主要應由政府出資,其成果提供全行業、全社會使用。近年來,國家對這項工作投入少,缺乏有效的機制,發現性調查評價工作力度不夠,基礎地質理論研究長期沒有取得重大突破。

3.缺乏供給保障機制,很難適應市場變化

目前我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油氣資源安全供給保障機制,油氣的資源儲備和原油及成品油儲備,還缺乏統一規劃和布局。我國國家級油氣資源戰略儲備體系剛剛開始建設,進口安全機制和特殊情況下的石油供應應急機制還不完善。

4.科技總體水平不高,不能滿足增儲上產需要

盡管我國在陸相生油、滾動勘探開發及大型非均質砂巖油田開采技術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但我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總體科技水平還不能適應當前增儲上產的需要。隨著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難度的加大,對科技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一系列關鍵理論和技術,如海相碳酸鹽巖成藏理論和深水鉆探,山地地震、難動用儲量開發技術等亟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