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和現代旅游業發展研究

時間:2022-02-17 10:09:05

導語:飲食文化和現代旅游業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飲食文化和現代旅游業發展研究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中國文化中重要的飲食文化和旅游文化更是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美食旅游發展研究———理論與實踐》一書就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對飲食文化與現代旅游業的發展關系進行了深刻的闡釋。該書對我國飲食文化背景下,現代旅游產業的發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對于飲食不再是單純滿足自身生理需求,更多的是將其發展為一種與書法、繪畫、舞蹈、歌曲一樣需要去弘揚和保護的文化。飲食文化對旅游業的發展具有潛在的促進作用,而旅游業的發展能夠更好地弘揚飲食文化,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西的刀削面等等,大家去當地旅游的話總是會想起這些美食,總是會去嘗嘗,無形中促進了當地飲食行業的發展以及飲食文化的傳播。因此,用地方特色飲食文化來吸引游客,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能更好地弘揚飲食文化。《美食旅游發展研究———理論與實踐》一書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管理學、經濟學、旅游規劃學、飲食文化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方法,對美食旅游的理論及實踐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全書有三篇,上篇為理論篇,下篇為實踐篇,第三篇則為附錄部分。

首先,第一章重點對比了在飲食文化背景下國內和國外美食旅游之間的差別。對比國外美食旅游,我國美食旅游在發展過程中仍存有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國外美食旅游具有類型特色多樣化、注重營銷品牌的價值化、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利用美食節作為促銷手段等。國內旅游則品牌意識較弱,整體發展較為單一,旅游產業與飲食文化融合不充分。相對應地,國外關于美食旅游的研究有相對較成熟的研究體系,研究視角廣泛。而國內的相關研究比國外研究起步較晚,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其次,書中對飲食文化背景下“美食旅游”概念的泛化現象做了分析。理論部分從美食旅游、美食旅游者及美食旅游資源三個方面出發,首次提出了美食旅游“體驗-文化-研學”三分類、美食旅游者兩分法,同時也對目前“美食旅游”概念泛化的現象進行了思考。美食作為旅游中的重要體驗部分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這一點得到了不少學者的關注,而且積累的研究成果頗豐,但是學者對“美食旅游”的界定莫衷一是,概念泛化現象嚴重。這種現象毋庸置疑將會夸大美食旅游者的數量,高估美食旅游對旅游地的貢獻,忽視美食旅游者的真正需求,對旅游類型發展不利。書中第三章第二、三節分析了美食旅游者的類型及動機,在研究美食旅游時應專注從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動機入手來探討,明確美食資源是否會是主要旅游吸引物,美食活動在整個旅游活動中是否處于中心地位,再來探究美食旅游的形式、營銷、美食旅游者的興趣程度及消費能力等,既能避免概念泛化帶來的不良影響,推進小眾旅游類型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又能明確飲食文化對旅游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第三,從游客的特征及美食旅游的精準營銷來分析不同地域游客在飲食習慣、飲食文化方面的差異性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美食旅游發展研究———理論與實踐》一書第六章部分著重對四川美食旅游消費者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包括美食客源的構成、境外游客美食旅游需求分析和消費特征,以及國內美食旅游客源市場特性分析等。該章節數據詳實,研究內容能夠為四川飲食及旅游業的發展提供全面的參考。不同季節、不同省份游客的旅游路線不同,促進了美食旅游資源的優化配置,給美食旅游資源帶來最大經濟效益。該部分從現實發展的角度,通過列舉大量典型案例,對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川美食旅游產業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闡述,有助于理解地方特色飲食文化和旅游發展之間的關系。第四,豐富的資料列舉有助于研究飲食文化背景下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

本書附錄了很多資料,包括聯合國“創意城市聯盟”美食之都評價標準、全世界18個美食之都的相關資料和城市美食旅游發展計劃、國內飲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及國內飲食文化博物館統計表等。這些研究內容能夠促進我國美食旅游理論研究、飲食文化相關研究以及四川省美食旅游產業的發展。綜上所述,飲食文化與旅游產業發展互相促進,協同發展。一方面,飲食文化能夠通過美食拉動旅游經濟的增長,通過旅游來賦予地方飲食新特色;另一方面,旅游產業的發展又能帶動地方飲食文化的宣傳,使飲食文化賦予地方旅游產業新的文化內涵,從而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當前我國飲食文化與旅游產業發展的融合度不高,飲食文化的宣傳力度也較弱。為了提高我國旅游經濟發展的活力,首先地方政府要大力推進飲食文化項目建設,扶持地方特色飲食企業,通過飲食文化促進地方旅游經濟的發展,通過旅游產業拉動飲食文化的宣傳;其次,大力支持美食節等的開展,科學合理地宣傳地方飲食文化,從而通過飲食文化推動旅游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張珍 韓寧